漢字文字與文化_第1頁
漢字文字與文化_第2頁
漢字文字與文化_第3頁
漢字文字與文化_第4頁
漢字文字與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會計學(xué)1漢字文字與文化漢字文字與文化第1頁/共34頁漢漢 字字 的的 起起 源源 有有 種種 種種 傳傳 說,說, 中中 國國 古古 書書 里里 都都 說說 文文 字字 是黃帝的史是黃帝的史官官 倉倉 頡頡 創(chuàng)創(chuàng) 造造 的。的。 說說 倉倉 頡頡 看看 見見 一一 名名 天天 神,神, 相相 貌貌 奇奇 特,特, 面面 孔孔 長長 得得 好好 像像 是是 一一 幅幅 繪繪 有有 文文 字字 的的 畫,畫, 倉倉 頡頡 便便 描描 摹摹 他他 的的 形形 象,象, 創(chuàng)創(chuàng) 造造 了了 文文 字。字。 有有 的的 古古 書書 說,說, 倉倉 頡頡 創(chuàng)創(chuàng) 造造 出出 文文 字字 后,后, 由由 于于

2、泄泄 漏漏 了了 天天 機,機, 天天 落落 下下 了了 小小 米,米, 鬼鬼 神神 夜夜 夜夜 啼啼 哭。哭。 還還 有有 一一 種種 傳傳 說,說, 說說 倉倉 頡頡 觀觀 察察 了了 鳥鳥 獸獸 印印 在在 泥泥 土土 上上 的的 腳腳 跡,跡, 啟啟 發(fā)發(fā) 了了 他他 發(fā)發(fā) 明明 文文 字字 的的 靈靈 感。感。 這這 種種 種種 傳傳 說說 都都 是是 靠靠 不不 住住 的。的。 文文 字字 是是 廣廣 大大 勞勞 動動 人人 民民 根根 據(jù)據(jù) 實實 際際 生生 活活 的的 需需 要,要, 經(jīng)經(jīng) 過過 長長 期期 的的 社社 會會 實實 踐踐 才才 慢慢 慢慢 地地 豐豐 富富 和和

3、 發(fā)發(fā) 展展 起起 來來 的。的。 第2頁/共34頁漢字起源于圖畫漢字起源于圖畫 人字本來是一個人的側(cè)面形象,頭跟手足都是全的。人字本來是一個人的側(cè)面形象,頭跟手足都是全的。后來手足失去了,頭也失去了,頭頸的部分又跟手臂連起后來手足失去了,頭也失去了,頭頸的部分又跟手臂連起來,這才變成了一撇一直和一撇一捺。來,這才變成了一撇一直和一撇一捺。 從上例我們看出,最初的文字主要是以從上例我們看出,最初的文字主要是以圖畫圖畫形式出現(xiàn)形式出現(xiàn)的。當(dāng)人們較為固定地用簡捷的圖畫來表示生活中的某些的。當(dāng)人們較為固定地用簡捷的圖畫來表示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時,這類圖畫就具有了一定的文字符號意義,稱之為事物時,這類圖

4、畫就具有了一定的文字符號意義,稱之為圖畫文字圖畫文字。圖畫文字轉(zhuǎn)變成為記錄語言的符號。圖畫文字轉(zhuǎn)變成為記錄語言的符號漢字漢字,經(jīng)歷了相當(dāng)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經(jīng)歷了相當(dāng)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我們現(xiàn)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比較定型的文字是殷周的比較定型的文字是殷周的甲骨文甲骨文。 第3頁/共34頁二、二、“六書六書”說說 漢字的造字和用字有漢字的造字和用字有“六書六書”之說。關(guān)于之說。關(guān)于“六書六書”的定義,人們引用最多的是東漢文字學(xué)家的定義,人們引用最多的是東漢文字學(xué)家許慎許慎的說法。的說法。說文解字說文解字?jǐn)ⅲ骸耙辉灰辉恢甘轮甘?,指事者,視而可識,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察而見意

5、,上上下下是也;二曰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象形者,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畫成其物,隨體詰詘ji q 彎曲彎曲 ,日日月月是也;是也;三 曰三 曰 形 聲形 聲 , 形 聲 者 , 以 事 為 名 , 取 譬 相 成 , 形 聲 者 , 以 事 為 名 , 取 譬 相 成 ,江江河河是也;四曰是也;四曰會意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以見指撝撝hu,武武信信是也;五曰是也;五曰轉(zhuǎn)注轉(zhuǎn)注,轉(zhuǎn)注,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考老老是也;六曰是也;六曰假借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令長長是也。是也?!钡?頁/共34頁

6、漢字經(jīng)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甲骨文 金文金文 小篆小篆 隸隸書書 楷楷書書 行行書書 第5頁/共34頁1.1.象形象形 最初人們只是描摹事物的形狀來指稱事物,這種最初人們只是描摹事物的形狀來指稱事物,這種造字方法叫做象形。如造字方法叫做象形。如“人人” 、山、田等。、山、田等。隨著人們認(rèn)識隨著人們認(rèn)識水平的提高水平的提高,想要表達(dá)的抽想要表達(dá)的抽象事物越來越象事物越來越多多,為了補救為了補救象形的局限,象形的局限,于是又有了指于是又有了指事、會意、形事、會意、形聲等方法。聲等方法。第6頁/共34頁第7頁/共34頁2.2.會意會意并并 這是甲骨文這是甲骨文“并并”字,像兩

7、人并排站在一字,像兩人并排站在一起。金文寫成起。金文寫成 ,小篆寫成,小篆寫成 。說文說文云:云:“併也,從二併也,從二立立?!?隸書寫成隸書寫成“並並”。會意字基本上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象形符會意字基本上是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象形符號組成的復(fù)合符號。號組成的復(fù)合符號。 第8頁/共34頁繁體字的繁體字的“關(guān)關(guān)” :關(guān)、闗:關(guān)、闗 第9頁/共34頁第10頁/共34頁 古人認(rèn)為女子古人認(rèn)為女子的美主要表現(xiàn)在眼的美主要表現(xiàn)在眼睛上,所以,古文睛上,所以,古文“媚媚”是在女子的是在女子的頭上加一個大大的頭上加一個大大的眼睛和眉毛,表示眼睛和眉毛,表示女子的秋波嫵媚。女子的秋波嫵媚?!盎仨恍Π倜幕仨恍?/p>

8、百媚生”媚媚第11頁/共34頁形聲字是由義符和音符形聲字是由義符和音符兩部分組成的。兩部分組成的。形聲的造字功能最強,形聲的造字功能最強,據(jù)統(tǒng)計,清代康熙年間據(jù)統(tǒng)計,清代康熙年間編纂的編纂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形形聲字占聲字占90%。形聲字在。形聲字在漢字中的數(shù)量最多(漢字中的數(shù)量最多(80多)多)。3.3.形聲形聲第12頁/共34頁第13頁/共34頁4、指事、指事本本刃刃 說文說文云:云:“木下曰木下曰本本,從,從木木,一一在其下。在其下?!奔坠俏膶懗杉坠俏膶懗?是象是象形的部分,形的部分,“ ”是增加的符號,表示是增加的符號,表示“根本根本”之所在。金文寫成之所在。金文寫成 ,小篆寫,小篆寫成

9、成 ,隸書寫成,隸書寫成 本本,楷書寫成,楷書寫成“本本”,三點變成了一橫。三點變成了一橫。 這是小篆的寫法,這是小篆的寫法,說文說文云:云:“刀堅也,刀堅也,象刀有刃之形。象刀有刃之形。” 是從是從 演變而演變而來的,是來的,是“刀刀”的象形;一點是增加的符號,的象形;一點是增加的符號,表示表示“刀口在這里刀口在這里”。隸書楷書寫成。隸書楷書寫成“刃刃”??梢苑譃橄旅鎯深悾嚎梢苑譃橄旅鎯深悾海?)在象形字的基礎(chǔ)上增加)在象形字的基礎(chǔ)上增加“指事指事”符號符號。第14頁/共34頁(2)純粹符號性質(zhì)的指事字。)純粹符號性質(zhì)的指事字。 上上下下 一條橫線代表位置的界限,一點在線以上一條橫線代表位置

10、的界限,一點在線以上是是“上上”字。字?!耙灰弧焙秃汀?”都是純粹的符號,都是純粹的符號,“上上”字甲骨文寫成字甲骨文寫成 (橫線也可以寫成(橫線也可以寫成弧形)弧形) ,金文寫成,金文寫成 , 印文印文字寫成字寫成 ,小篆寫成,小篆寫成 。說文說文 云:云:“高也。此古文高也。此古文上上,指事也。,指事也?!半`書楷書寫隸書楷書寫成成“上上”。 一點在橫線下是一點在橫線下是“下下”字。甲骨文寫字。甲骨文寫成成 ,金文寫成,金文寫成 ,小篆寫成,小篆寫成 ,隸書寫成隸書寫成“下下”。第15頁/共34頁三、漢字文化三、漢字文化漢字的自身結(jié)構(gòu)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漢字的自身結(jié)構(gòu)包含了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11、1 1、透過漢字,可以獲取有關(guān)中國古代的社會、透過漢字,可以獲取有關(guān)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民俗風(fēng)情等多方面的信息。生活、民俗風(fēng)情等多方面的信息。 甲骨文里的甲骨文里的“火火”字寫作字寫作 ,像燃燒著的火,像燃燒著的火,沖起三柱火苗。沖起三柱火苗。 畫一個人,頭上是火,它就是畫一個人,頭上是火,它就是“光光”字。有了火,便有了光明;傳說教民耕種的字。有了火,便有了光明;傳說教民耕種的神農(nóng)氏又稱炎帝,為南方火德之帝;燧人氏鉆木取神農(nóng)氏又稱炎帝,為南方火德之帝;燧人氏鉆木取火,人民得熟食,減少了疾病,因此被擁戴為君主?;?,人民得熟食,減少了疾病,因此被擁戴為君主。這些都反映了遠(yuǎn)古人民對火的崇拜。這些都

12、反映了遠(yuǎn)古人民對火的崇拜。第16頁/共34頁第17頁/共34頁 “送送”這個字古今詞義沒有什么變化。但是,這個字古今詞義沒有什么變化。但是,這個字的偏旁這個字的偏旁“關(guān)關(guān)”是什么意思,它與是什么意思,它與“送送”詞義詞義有什么關(guān)系?以前一直不清楚。直到近代,文字學(xué)有什么關(guān)系?以前一直不清楚。直到近代,文字學(xué)家根據(jù)古文資料,分析出家根據(jù)古文資料,分析出“關(guān)關(guān)”原寫作原寫作 表示兩只手,上面是火,意思是以火贈人,后來只表示兩只手,上面是火,意思是以火贈人,后來只取其取其“贈送贈送”的意義。這樣的分析是可信的。的意義。這樣的分析是可信的。 中國云南地區(qū)的苦聰人,幾十年以前還處在父中國云南地區(qū)的苦聰人

13、,幾十年以前還處在父系家長制的社會制度中。在他們那個社會里,火特系家長制的社會制度中。在他們那個社會里,火特別珍貴,每當(dāng)遷徙時,首要攜帶的是火種,由家長別珍貴,每當(dāng)遷徙時,首要攜帶的是火種,由家長親自拿著,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物以稀為貴,贈人親自拿著,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物以稀為貴,贈人以火,那是十分貴重的禮物了。以火,那是十分貴重的禮物了?!八退汀弊值胶髞?,字到后來,只有只有“贈送贈送”的意義,誰還想到它同火的關(guān)系呢?的意義,誰還想到它同火的關(guān)系呢?第18頁/共34頁2 2、漢字的構(gòu)形釋義反映了中國古代的哲學(xué)思想。、漢字的構(gòu)形釋義反映了中國古代的哲學(xué)思想。 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

14、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刻,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漢字構(gòu)形上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采取的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漢字構(gòu)形上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采取的具體方式是以人為出發(fā)點,來構(gòu)形示意并施用于物。具體方式是以人為出發(fā)點,來構(gòu)形示意并施用于物。 如中國古代表示長度的度量單位寸、咫、尺、尋、丈如中國古代表示長度的度量單位寸、咫、尺、尋、丈等都與人體有直接聯(lián)系。等都與人體有直接聯(lián)系。說文說文尺部尺部云:云:“寸、咫、寸、咫、尺、尋、常、仞皆以人之體為法。尺、尋、常、仞皆以人之體為法?!薄啊薄板?,中婦人手長八咫,中婦人手長八寸為咫寸為咫”,寸部寸部:“尋,尋,度人之兩臂為尋度人之兩臂為尋”,是,是

15、取法于人體某些部位的長度來作為長度單位的。取法于人體某些部位的長度來作為長度單位的。第19頁/共34頁 中國古人既有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又有中國古人既有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又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觀念?!疤焯臁弊直旧砭褪翘烊撕弦挥^念的產(chǎn)物。字本身就是天人合一觀念的產(chǎn)物。說文說文一部一部:“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天,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闭f文說文大部大部:“大,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奔坠俏?、金文的甲骨文、金文的“天天”字像人字像人體之形,本義是指人的頭頂(顛),由人的頭頂轉(zhuǎn)而指自然的天,體之形,本義是指人的頭頂(顛),由人的頭頂轉(zhuǎn)

16、而指自然的天,是天人合一思想最形象的文字圖解。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古代漢字是天人合一思想最形象的文字圖解。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古代漢字構(gòu)造和語意系統(tǒng)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許慎構(gòu)造和語意系統(tǒng)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許慎說文說文敘敘云:云:“古者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钡?0頁/共34頁 “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近取諸身,遠(yuǎn)取諸物”是古人是古人造字的取材范圍,即以自身和同圍的造字的取材范圍,即以自身和同圍的事物作為造字時摹擬的對象。事物作為造字時摹擬的對象?!叭≈T取諸身身

17、”、“取諸物取諸物”是基于對人與自然是基于對人與自然分野的認(rèn)識,而分野的認(rèn)識,而“近取近取”、“遠(yuǎn)取遠(yuǎn)取”并不意味著作為本體的人和作為客體并不意味著作為本體的人和作為客體的自然的對立,正好相反,是把人與的自然的對立,正好相反,是把人與自然視為可以相互取法的一體,與所自然視為可以相互取法的一體,與所謂的謂的“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相一致。它包含著相一致。它包含著由人及物、由物及人、既人又物等形由人及物、由物及人、既人又物等形式。式。第21頁/共34頁 這是心臟的象形,上部是這是心臟的象形,上部是兩個心房,下部是包含兩個心兩個心房,下部是包含兩個心室的部分,中間一豎是縱溝。室的部分,中間一豎是縱溝。后

18、來心尖底下拖尾巴,心房只后來心尖底下拖尾巴,心房只剩得兩點,心室變成一點和一剩得兩點,心室變成一點和一勾。心是取法于人的以及心的勾。心是取法于人的以及心的形狀而造出的象形字,但在使形狀而造出的象形字,但在使用時除了指人心外,也可指動用時除了指人心外,也可指動物的以及物體的中央部位,如物的以及物體的中央部位,如狼心、掌心、圓心、地心、木狼心、掌心、圓心、地心、木心、夾心、空心等。心、夾心、空心等。 由人及物:由人及物:如如“心心”字字第22頁/共34頁 林義光林義光文源文源說:說:“(支)即枝之古文,別生(支)即枝之古文,別生條也。條也?!敝傅氖侵参锏闹l,指的是植物的枝條,詩經(jīng)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衛(wèi)風(fēng)芄蘭

19、芄蘭“芄芄wn蘭之支蘭之支”,用的就是它的初文。,用的就是它的初文?!爸еА庇晌锛叭耍晌锛叭?,轉(zhuǎn)而指人的肢體,轉(zhuǎn)而指人的肢體,易易坤坤“正位居體,美在其中,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支而暢于四支”的的“支支”,就是指人的四肢。枝條的,就是指人的四肢。枝條的“枝枝”、四肢的、四肢的“肢肢”是后起字。是后起字。 由物及人:由物及人:指取法于自然,轉(zhuǎn)而施用于人。指取法于自然,轉(zhuǎn)而施用于人。如如“支支”字。字。第23頁/共34頁既人又物:既人又物:如如“邑邑”,就是既人又物的字,就是既人又物的字形,是人與自然的結(jié)合。形,是人與自然的結(jié)合。上面的上面的“口口”,象征疆域,其下像人跪坐之形,是,象征疆

20、域,其下像人跪坐之形,是人字的變體,有土有人,才構(gòu)成人字的變體,有土有人,才構(gòu)成“邑邑”。邑者,國。邑者,國家也。它所體現(xiàn)的正是漢字構(gòu)形與運用既人又物的家也。它所體現(xiàn)的正是漢字構(gòu)形與運用既人又物的特點。特點。 邑邑,國也國也說文說文。段玉。段玉裁注裁注:“左傳左傳凡稱人曰大國凡稱人曰大國,凡自稱曰敝邑。古國邑通稱。凡自稱曰敝邑。古國邑通稱?!敝祢E聲朱駿聲通訓(xùn)定聲通訓(xùn)定聲:“書書西邑夏西邑夏、天邑商天邑商、大邑周大邑周,皆謂國。皆謂國?!?第24頁/共34頁3.3.漢字反映的古代先民科學(xué)技術(shù)水平漢字反映的古代先民科學(xué)技術(shù)水平臼臼ji 古人最早掘地為臼,古人最早掘地為臼,用以舂米,后來又有了石用以

21、舂米,后來又有了石臼,所以古文臼,所以古文“臼臼”是臼是臼中有米的意思。中有米的意思。 臼臼,舂也。古者掘地為臼舂也。古者掘地為臼,其后穿木其后穿木石。石。說文說文 斷木為杵斷木為杵ch ,掘地為臼。掘地為臼。易易系辭下系辭下 擇滿臼擇滿臼,舂之而不碎。舂之而不碎。賈思勰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齊民要術(shù)第25頁/共34頁舂舂chng “舂舂”的古文字的古文字形是一人站在臼旁,形是一人站在臼旁,雙手捧杵雙手捧杵ch搗粟的形搗粟的形象。它是我國以杵舂象。它是我國以杵舂米的歷史的反映。米的歷史的反映。第26頁/共34頁 古文字形是船的古文字形是船的象形。象形。 古代舟、船有別。古代舟、船有別。往來于河流兩岸渡

22、往來于河流兩岸渡口的是舟,沿著河口的是舟,沿著河流航行的是船。流航行的是船。 “舟舟”用作偏旁,用作偏旁,常在字的左邊,多常在字的左邊,多用來表示與水上交用來表示與水上交通有關(guān)的事物。如:通有關(guān)的事物。如:船、艙、舵、航、船、艙、舵、航、艄、舢等。艄、舢等。舟舟第27頁/共34頁井井 古文字形像井欄,有的字形在井欄中加一點,表示可以汲水,是“水井”的意思。第28頁/共34頁1 1、了解漢字的基本造字法。、了解漢字的基本造字法。2 2、選擇若干漢字,透視其中的文化信息。、選擇若干漢字,透視其中的文化信息。第29頁/共34頁第30頁/共34頁第31頁/共34頁第32頁/共34頁4、指事、指事本本刃刃 說文說文云:云:“木下曰木下曰本本,從,從木木,一一在其下。在其下?!奔坠俏膶懗杉坠俏膶懗?是象是象形的部分,形的部分,“ ”是增加的符號,表示是增加的符號,表示“根本根本”之所在。金文寫成之所在。金文寫成 ,小篆寫,小篆寫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