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學習總結_第1頁
計算機網絡學習總結_第2頁
計算機網絡學習總結_第3頁
計算機網絡學習總結_第4頁
計算機網絡學習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計算機網絡學習總結 計算機在今天能如此流行,絕對離不開網絡,網絡將多個計算機連在一起,不再是獨行俠,而大部分計算機使用者也是沖著它而來,可以說,若沒有網絡,全世界使用計算機者會少一大半。 世界國家網民分布: 網絡的分類按覆蓋范圍分:局域網LAN(作用范圍一般為幾米到幾十公里)城域網MAN(界于WAN與LAN之間)廣域網WAN(作用范圍一般為幾十到幾千公里)按拓撲結構分類總線型環(huán)型星型網狀按信息的交換方式來分: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報文分組交換 最早的internet是由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局(APRA)建立的。現代計算機網絡的許多概念和方法,如分組交換技術都來自ARPAnet

2、。 ARPAnet不僅進行了租用線互聯(lián)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而且做了無線、衛(wèi)星網的分組交換技術研究-其結果導致了TCP/IP問世。1977-1979年,ARPAnet推出了目前形式的TCP/IP體系結構和協(xié)議。1980年前后,ARPAnet上的所有計算機開始了TCP/IP協(xié)議的轉換工作,并以ARPAnet為主干網建立了初期的Internet。1983年,ARPAnet的全部計算機完成了向TCP/IP的轉換,并在 UNIX(BSD4.1)上實現了TCP/IP。ARPAnet在技術上最大的貢獻就是TCP/IP協(xié)議的開發(fā)和應用。2個著名的科學教育網CSNET和BITNET先后建立。1984年,美國國家

3、科學基金會NSF規(guī)劃建立了13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及國家教育科技網。隨后替代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8年Internet開始對外開放。1991年6月,在連通Internet的計算機中,商業(yè)用戶首次超過了學術界用戶,這是Internet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此Internet成長速度一發(fā)不可收拾??傮w來看,網絡的發(fā)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60年代末至20世紀70年代初為計算機網絡發(fā)展的萌芽階段。美國國防部于1969年建成了第一個遠程分組交換網ARPANET,第一次實現了由通信網絡和資源網絡復合構成的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也標志著計算機網絡的真正產生。作為這一階段的典型代表ARP

4、ANET,其主要特征是:為了增加系統(tǒng)的計算能力和資源共享,把小型計算機連接成實驗性的網絡。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是局域網絡發(fā)展的重要階段。1976年,美國Xerox公司的Palo Alot研究中心推出以太網(Ethernet),他成功的采用了夏威夷大學ALOHA無線電網絡的基本原理,使之發(fā)展成為第一個總線競爭式局域網絡。1974年,英國劍橋大學計算機研究所開發(fā)了著名的劍橋環(huán)局域網(Cambridge Ring)。這些網絡的成功實現,一方面標志著局域網絡的產生,另一方面,它們形成的以太網及環(huán)網對以后局域網絡的發(fā)展起到導航的作用。這一階段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特征為:局域網絡作為一種新型的計算

5、機體系結構開始進入產業(yè)部門。局域網技術是從遠程分組交換通信網絡和I/O總線結構計算機系統(tǒng)派生出來的。第三階段,整個20世紀80年代是計算機局域網絡的發(fā)展時期,采用的是具有統(tǒng)一的網絡體結構并遵守國際標準的開放式和標準化的網絡。綜合業(yè)務數據通信網絡(ISDN)和智能化網絡(IN)的發(fā)展,標志著局域網絡的飛速發(fā)展。1980年2月,IEEE(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下屬的802局域網絡標準為委員會宣告成立,并相繼提出IEEE801.5802.6等局域網絡標準草案,其中絕大部分內容已被國際化標準組織(ISO)正式認可。作為局域網絡的國際標準,它標志著局域網協(xié)議及其標準化的確定,為局域網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

6、了基礎。這一階段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特征是:局域網絡完全從硬件上實現了ISO的開放系統(tǒng)互聯(lián)通信模式協(xié)議的能力。計算機局域網機器互聯(lián)產品的集成,使得局域網與局域網互聯(lián)·局域網與各類主機互聯(lián),以及局域網與廣域網互聯(lián)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第四階段,20世紀90年代后至今是計算機網絡飛速發(fā)展的階段,也是屬于第四代計算機網絡,第四代網絡是隨著數字通信出現和光線的介接入而產生的,其特點:網絡化,綜合化,高速化及計算機協(xié)同能力。同時,快速網絡接入Internet的方式也不斷的誕生,如 ISDN, ADSL,DDN,FDDI和ATN網絡等。這一階段計算機網絡的主要特征是:計算機網絡化,協(xié)同計算能力發(fā)展以及全

7、球互聯(lián)網的盛行。計算機的發(fā)展已經完全與網絡融為一體,體現了“網絡就是計算機”的口號。 世界網絡用戶增長:年份用戶數/億人20014.9120026.1820037.1720048.54200510.21200610.96200713.20200814.60200917.3201019.7201120.8201222.7下一代計算機網絡:  NGN,普遍認為是因特網、移動通信網絡、固定電話通信網絡的融合,IP網絡和光網絡的融合;是可以提供包括語音、數據和多媒體等各種業(yè)務的綜合開放的網絡構架;是業(yè)務驅動、業(yè)務與呼叫控制分離、呼叫與承載分離的網絡;是基于統(tǒng)一協(xié)議的、基于分組的網絡

8、。  在功能上NGN分為四層,即接入和傳輸層、媒體層、控制層、網絡服務層。涉及軟交換、MPLS、E-NUM等技術據說美國正在組建獨立于因特網之外的另一個互聯(lián)網絡,用于解決因特網資源淤積,病毒漏洞橫行。結合上述資料來看,很大可能出現一種新概念的網絡結構。誕生一種新型的網絡思維模式和經濟模式。隨著科技飛速發(fā)展,重組網絡似乎已經刻不容緩早一些技術難以解決;而在這個資源飛速上傳的網絡時代,再晚一步都會給重組帶來巨大的成本。從計算機網絡應用來看,網絡應用系統(tǒng)將向更深和更寬的方向發(fā)展。首先,Internet信息服務將會得到更大發(fā)展。網上信息瀏覽、信息交換、資源共享等技術將進一步提高速度

9、、容量及信息的安全性。其次,遠程會議、遠程教學、遠程醫(yī)療、遠程購物等應用將逐步從實驗室走出,不再只是幻想。網絡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將成為網絡發(fā)展的熱點話題。今后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將表現為高性能化、網絡化、大眾化、智能化與人性化、功能綜合化,計算機網絡將呈現出全連接的、開放的、傳輸多媒體信息的特點。 專家認為未來計算機的發(fā)展趨勢是:微處理器速度將繼續(xù)提升,英特爾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制造出每個芯片上有10億個晶體管的中央處理器,個人電腦將具有原來的高性能服務器所具有的處理能力;高性能計算機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儲結構,將擁有1GHz以上的時鐘頻率;每個芯片有4個8路并行的以及更為復雜的GISC接點;計算機將

10、采用更先進的數據存儲技術(如光學、永久性半導體、磁性存儲等);外設將走向高性能、網絡化和集成化并且更易于攜帶;輸出輸入技術將更加智能化、人性化,隨著筆輸入、語音識別、生物測定、光學識別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人與計算機的交流將更加便捷。 專家提出,軟件技術的發(fā)展將呈現平臺網絡化、技術對象化、系統(tǒng)構件化、產品領域化、開發(fā)過程化、生產規(guī)?;⒏偁巼H化的趨勢。高端計算機軟件、操作系統(tǒng)微內核與源碼技術、軟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軟件開發(fā)和集成工具面向人們個性化需求的應用軟件,在相當時期內仍將是軟件領域的主要研究內容。軟件技術正以計算機為中心向以多媒體信息服務為對象的方向發(fā)展,軟件開發(fā)與芯片設計相互融合和滲

11、透,將人機充分自然地結合起來;網絡軟件正在成為研究投資的熱點;軟件業(yè)的市場發(fā)展空間將超過硬件業(yè)的市場規(guī)模。 專家預測,到2005年,全球電子計算機產品的市場規(guī)模將超過4000億美元,軟件在3500億美元以上;2010年又將分別達到5100億美元與6000億美元左右。2005年,國內市場對電子計算機產品的需求預測:微機1800萬臺(其中筆記本電腦占10)、服務器20萬套、顯示器2000萬臺、打印機800萬臺;軟件2200億2500億元,其中系統(tǒng)軟件為110億120億元、支撐軟件300億320億元、應用軟件380億400億元。 專家建議,今后應當鼓勵發(fā)展高性能服務器、移動式筆記本電腦或掌上電腦(適

12、應25G3G)、多功能激光、噴墨打印機、掃描儀;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軟件(基于LINUX及UNIX)、網絡控制軟件、數據庫軟件、CADCAM軟件和其他應用軟件等。繼續(xù)支持發(fā)展的產品應有:普通針式打印機、彩色顯示器、調制解調器等。對低檔次個人電腦應實行限產。未來的計算機將以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為基礎,向巨型化、微型化、網絡化與智能化的方向發(fā)展。1.巨型化巨型化是指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更高、存儲容量更大、功能更強。目前正在研制的巨型計算機其運算速度可達每秒百億次。2. 微型化 微型計算機已進入儀器、儀表、家用電器等小型儀器設備中,同時也作為工業(yè)控制過程的心臟,使儀器設備實現“智能化”。隨著微電子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

13、,筆記本型、掌上型等微型計算機必將以更優(yōu)的性能價格比受到人們的歡迎。3. 網絡化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深入,特別是家用計算機越來越普及,一方面希望眾多用戶能共享信息資源,另一方面也希望各計算機之間能互相傳遞信息進行通信。計算機網絡是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絡己在現代企業(yè)的管理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銀行系統(tǒng)、商業(yè)系統(tǒng)、交通運輸系統(tǒng)等。4. 智能化計算機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之上。智能化是計算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新一代計算機,將可以模擬人的感覺行為和思維過程的機理,進行“看”、“聽”、“說”、“想”、“做”,具有邏輯推理、學習與證明的能力。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商

14、業(yè)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劇、新興網絡技術的大量涌現、互聯(lián)網應用的飛速發(fā)展、各種新的應用需求的不斷提出,現行互聯(lián)網及其體系結構所存在的一些缺陷也開始變得日益明顯和突出,如服務質量難以保證、服務不能靈活定制、網絡透明性逐漸喪失、網絡安全缺乏保障、軟/ 硬件實現越來越復雜、扭斗(tussle) 現象日漸凸現和激化等。Internet各個組成部分的參與者之間的利益可能是相互沖突的,參與者相互競爭以實現自己特定的利益,稱這種過程為“扭斗(tussle)”。因此在下一代Internet體系結構的設計中,容納(如果可能并利用)“扭斗”對于Internet體系結構的演進是至關重要的。種種跡象表明,現階段以互聯(lián)網為代

15、表的計算機網絡在表現出從未有過的興盛和繁榮的同時,其相應體系結構也表現出從未有過的脆弱和不足。正確認識當前計算機網絡的現狀,深刻洞悉計算機網絡發(fā)展的趨勢,全方位重新審視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涵義,對于研究和建立滿足下一代網絡發(fā)展需求的新一代網絡體系結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美國信息技術峰會(IDF)于2009年9月23日在美國舉行,英特爾公司總裁歐德寧在峰會上展示了世界上第一款基于22納米制造工藝可工作芯片的硅晶圓。據介紹,22納米的工藝將出現在未來英特爾的處理器中。近年來,CPU的制程工藝一直在降低,目前最先進的已投入生產的是32納米的微處理器,低數值能使CPU降低能耗。 雖然有不少

16、企業(yè)開始說摩爾定律已失效,但歐德寧在會上還是表示“英特爾遵循摩爾定律,正在推動產業(yè)的發(fā)展?!彼€透露,目前最新的32納米技術的CPU已經成功整合了圖形功能,并計劃在第四季技術投產銷售。歐德寧展示的22納米晶圓由多個芯片構成,每個芯片都包含364兆位的SRAM存儲器,在指甲蓋大的面積上集成了29億個晶體管。軟交換技術從廣義上講,軟交換是指一種體系結構。利用該體系結構建立下一代網絡框架,主要包含軟交換設備、信令網關、媒體網關、應用服務器、綜合接入設備等等。從狹義上講,軟交換是指軟交換設備,其定位是在控制層。它的核心思想是硬件軟件化,通過軟件的方式來實現原來交換機的控制、接續(xù)和業(yè)務處理等功能。各實體

17、之間通過標準的協(xié)議進行連接和通信,以便于在下一代網絡中更快地實現有關協(xié)議及更方便地提供服務。光交換與智能光網絡技術盡管波分復用光纖通信系統(tǒng)有巨大的傳輸容量,但它只提供了原始帶寬,還需要有靈活的光網絡結點實現更加有效與更加靈活的組網能力。當前組網技術正從具有上下光路復用(OADM,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和光交叉連接(OXC,Optical Cross Connect)功能的光聯(lián)網向由光交換機構成的智能光網絡發(fā)展;從環(huán)形網向網狀網發(fā)展;從光電光交換向全光交換發(fā)展。即在光聯(lián)網中引入自動波長配置功能,也就是自動交換光網絡(ASON, Automatic Switch

18、ed Optical Network),使靜態(tài)的光聯(lián)網走向動態(tài)的光聯(lián)網。其主要特點是:允許將網絡資源動態(tài)的分配給路由;縮短業(yè)務層升級擴容的時間;顯著增大業(yè)務層結點的業(yè)務量負荷,快速的業(yè)務提供和拓展;降低運營維護管理費用;具備光層的快速反應和業(yè)務恢復能力;也減少了人為出錯的機會;還可以引入新的業(yè)務類型,例如按帶寬需求分配業(yè)務,波長批發(fā)和出租,動態(tài)路由分配,光層虛擬專用網等;還具有可擴展的信令能力,提高了用戶的自助性;提高了網絡的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等;總之,智能光網絡將成為今后光通信網的發(fā)展方向和市場機遇。3G以上的移動通信系統(tǒng)技術3G系統(tǒng)比現用的2G和2.5G系統(tǒng)傳輸容量更大,靈活性更高,它以多媒

19、體業(yè)務為基礎,已形成很多的標準,并將引入新的商業(yè)模式。3G以上包括后3G,4G,乃至5G系統(tǒng),它們將更是以寬帶多媒體業(yè)務為基礎,使用更高更寬的頻帶,傳輸容量會更上一層樓。它們可在不同的網絡間無縫連接,提供滿意的服務;同時網絡可以自行組織,終端可以重新配置和隨身攜帶,是一個包括衛(wèi)星通信在內的端到端的IP系統(tǒng),可與其它技術共享一個IP核心網。它們都是構成下一代移動互聯(lián)網的基礎設施。 此外3G必將與IPv6相結合。歐盟認為,IPv6是發(fā)展3G的必要工具。制定3G標準的3GPP組織于2000年5月已經決定以IPv6為基礎構筑下一代移動通信網,使IPv6成為3G必須遵循的標準。計算機網絡研究熱點IPv6

20、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縮寫,也被稱作下一代互聯(lián)網協(xié)議,它是由IETF小組(Internet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設計的用來替代現行的IPv4(現行的IP)協(xié)議的一種新的IP協(xié)議。 我們知道,Internet的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IP地址用一個32位二進制的數表示一個主機號碼,但32位地址資源有限,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了,因此Internet研究組織發(fā)布新的主機標識方法,即IPv6。在RFC1884中規(guī)定的標準語法建議把IPv6地址的128位(16個字節(jié))寫成8個16位的無符

21、號整數,每個整數用四個十六進制位表示,這些數之間用冒號(:)分開,例如:3ffe:3201:1401:1280:c8ff:fe4d:db39 未來的計算機網絡是基于IPv6技術的網絡。現有的IPv4技術在地址空間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已成為網絡發(fā)展的最大障礙。此外,IPv4在服務質量,傳送速度,安全性,支持移動性與多播等方面也有局限性,這些局限性妨礙網絡的發(fā)展,使許多服務與應用難以開展。因此,在IPv6的設計過程中除了要根本解決地址短缺問題外,還要考慮在IPv4中解決不好的許多問題,例如提高網絡吞吐量,改善服務質量,提高安全性,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動性,更好地實現多播功能等。IPv6將使網絡上升到一

22、個新臺階,并將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地完善。 ipv6的優(yōu)點 :1.提供更大的地址空間,能夠實現plug and play和靈活的重新編址 2.更簡單的頭信息,能夠使路由器提供更有效率的路由轉發(fā). 3.與mobile ip和ip sec保持兼容的移動性和安全性 4.提供豐富的從ipv4到ipv6的轉換和互操作的方法,ipsec在ipv6中是強制性的. ipv6和ipv4的互操作能力 從ipv4到ipv6有豐富的轉換手段 使用dual stack或者6to4 tunnel能夠進行平滑轉換 使用NAT能夠使ipv4和ipv6節(jié)點通信云計算: 廣義的云計算指廠商通過建立網絡服務器集群,向各種不同類型客戶提

23、供在線軟件服務、硬件租借、數據存儲、計算分析等不同類型的服務。廣義的云計算包括了更多的廠商和服務類型,例如國內用友、金蝶等管理軟件廠商推出的在線財務軟件,谷歌發(fā)布的Google應用程序套裝等。通俗的理解是,云計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聯(lián)網上的服務器集群上的資源,它包括硬件資源(服務器、存儲器、CPU等)和軟件資源(如應用軟件、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等),本地計算機只需要通過互聯(lián)網發(fā)送一個需求信息,遠端就會有成千上萬的計算機為你提供需要的資源并將結果返回到本地計算機,這樣,本地計算機幾乎不需要做什么,所有的處理都在云計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計算機群來完成。它旨在通過網絡把多個成本相對較低的計算實體整合成一個具有強

24、大計算能力的完美系統(tǒng),并借助SaaS(軟件即服務) 、PaaS(平臺即服務) 、IaaS (基礎設施即服務) 、MSP等先進的商業(yè)模式把這強大的計算能力分布到終端用戶手中。Cloud Computing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通過不斷提高“云”的處理能力,進而減少用戶終端的處理負擔,最終使用戶終端簡化成一個單純的輸入輸出設備,并能按需享受“云”的強大計算處理能力!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簡寫,中譯名為傳輸控制協(xié)議/因特網互聯(lián)協(xié)議,又名網絡通訊協(xié)議,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協(xié)議、Internet國際互聯(lián)網絡的基礎,由

25、網絡層的IP協(xié)議和傳輸層的TCP協(xié)議組成。TCP/IP 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因特網,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的標準。協(xié)議采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絡來完成自己的需求。通俗而言:TCP負責發(fā)現傳輸的問題,一有問題就發(fā)出信號,要求重新傳輸,直到所有數據安全正確地傳輸到目的地。而IP是給因特網的每一臺電腦規(guī)定一個地址。 從協(xié)議分層模型方面來講,TCP/IP由四個層次組成:網絡接口層、網絡層、傳輸層、應用層。TCP/IP協(xié)議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層參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是傳統(tǒng)的開放式系統(tǒng)互連參考模型,是一種通信協(xié)議的7層抽象

26、的參考模型,其中每一層執(zhí)行某一特定任務。該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種硬件在相同的層次上相互通信。這7層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接口層)、網絡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應用層)。而TCP/IP通訊協(xié)議采用了4層的層級結構,每一層都呼叫它的下一層所提供的網絡來完成自己的需求。由于ARPNET的設計者注重的是網絡互連,允許通信子網(網絡接口層)采用已有的或是將來有的各種協(xié)議,所以這個層次中沒有提供專門的協(xié)議。實際上,TCP/IP協(xié)議可以通過網絡接口層連接到任何網絡上,例如X.25交換網或IEEE802局域網。 網絡層中的協(xié)議主要有IP,ICMP,IGMP等,由于它包含了IP協(xié)議模塊,

27、所以它是所有基于TCP/IP協(xié)議網絡的核心。在網絡層中,IP模塊完成大部分功能。ICMP和IGMP以及其他支持IP的協(xié)議幫助IP完成特定的任務,如傳輸差錯控制信息以及主機/路由器之間的控制電文等。網絡層掌管著網絡中主機間的信息傳輸。傳輸層上的主要協(xié)議是TCP和UDP。正如網絡層控制著主機之間的數據傳遞,傳輸層控制著那些將要進入網絡層的數據。兩個協(xié)議就是它管理這些數據的兩種方式:TCP是一個基于連接的協(xié)議;UDP則是面向無連接服務的管理方式的協(xié)議。OSI中的層功能TCP/IP協(xié)議族應用層文件傳輸,電子郵件,文件服務,虛擬終端TFI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 等

28、等 表示層數據格式化,代碼轉換,數據加密沒有協(xié)議會話層解除或建立與別的接口的聯(lián)系沒有協(xié)議傳輸層提供端對端的接口TCP,UDP網絡層為數據包選擇路由IP,ICMP,OSPF,EIGRP,IGMP,RIP 數據鏈路層傳輸有地址的幀SLIP,CSLIP,PPP,MTU,ARP,RARP 物理層以二進制形式在物理媒體上傳輸數據ISO2110,IEEE802,IEEE802.2 TCP/IP模型的主要缺點有:第一,它在服務、接口與協(xié)議的區(qū)別上就不是很清楚。一個好的軟件工程應該將功能與實現方法區(qū)分開來,TCP/IP恰恰沒有很好地做到這點,就使得TCP/IP參考模型對于使用新的技術的指導意義是不夠的。TCP

29、/IP參考模型不適合于其他非TCP/IP協(xié)議簇。第二,主機-網絡層本身并不是實際的一層,它定義了網絡層與數據鏈路層的接口。物理層與數據鏈路層的劃分是必要和合理的,一個好的參考模型應該將它們區(qū)分開,而TCP/IP參考模型卻沒有做到這點。 IP層接收由更低層(網絡接口層例如以太網設備驅動程序)發(fā)來的數據包,并把該數據包發(fā)送到更高層-TCP或UDP層;相反,IP層也把從TCP或UDP層接收來的數據包傳送到更低層。IP數據包是不可靠的,因為IP并沒有做任何事情來確認數據包是按順序發(fā)送的或者沒有被破壞。IP數據包中含有發(fā)送它的主機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機的地址(目的地址)。高層的TCP和UDP服務

30、在接收數據包時,通常假設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這樣說,ip地址形成了許多服務的認證基礎,這些服務相信數據包是從一個有效的主機發(fā)送來的。IP確認包含一個選項,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來指定一條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間的直接路徑。對于一些TCP和UDP的服務來說,使用了該選項的IP包好像是從路徑上的最后一個系統(tǒng)傳遞過來的,而不是來自于它的真實地點。這個選項是為了測試而存在的,說明了它可以被用來欺騙系統(tǒng)來進行平常是被禁止的連接。那么,許多依靠IP源地址做確認的服務將產生問題并且會被非法入侵。TCP是面向連接的通信協(xié)議,通過三次握手建立連接,通訊完成時要拆除連接,由于TCP是面

31、向連接的所以只能用于點對點的通訊。TCP提供的是一種可靠的數據流服務,采用“帶重傳的肯定確認”技術來實現傳輸的可靠性。TCP還采用一種稱為“滑動窗口”的方式進行流量控制,所謂窗口實際表示接收能力,用以限制發(fā)送方的發(fā)送速度。如果IP數據包中有已經封好的TCP數據包,那么IP將把它們向上傳送到TCP層。TCP將包排序并進行錯誤檢查,同時實現虛電路間的連接。TCP數據包中包括序號和確認,所以未按照順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損壞的包可以被重傳。TCP將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層的應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務程序和客戶程序。應用程序輪流將信息送回TCP層,TCP層便將它們向下傳送到IP層,設備驅動程序和物理介質,最后到接收方。面向連接的服務(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們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況下使用TCP(發(fā)送和接收域名數據庫),但使用UDP傳送有關單個主機的信息。主要特點: (1)TCP/IP協(xié)議不依賴于任何特定的計算機硬件或操作系統(tǒng),提供開放的協(xié)議標準,即使不考慮Internet,TCP/IP協(xié)議也獲得了廣泛的支持。所以TCP/IP協(xié)議成為一種聯(lián)合各種硬件和軟件的實用系統(tǒng)。(2) TCP/IP協(xié)議并不依賴于特定的網絡傳輸硬件,所以TCP/IP協(xié)議能夠集成各種各樣的網絡。用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