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的教學策略_第1頁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的教學策略_第2頁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的教學策略_第3頁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的教學策略_第4頁
《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的教學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的教學策略武漢外國語學校孟凡盛物質結構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學的重要理論知識,也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學習這部分知識,可以使學生對所學元素化合物等知識進行綜合、歸納,從理論上進一步理解。同時,作為理論指導,也為學生繼續(xù)學習化學打下基礎。本章內(nèi)容雖然是理論性知識,但教材結合元素化合物知識和化學史實來引入和解釋,使理論知識與元素化合物知識相互融合,以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一.用化學史整合三維目標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根本體現(xiàn),它使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堅實的操作性基礎。在這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學會”,過程與方法維度的目標立

2、足于讓學生“會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樂學”。化學家傅鷹曾說:“化學給人以知識,而化學史給人以智慧”。化學史中的智慧就是課堂教學需要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材上所選化學史往往受篇幅和文字所限,或所載信息有限,或人文內(nèi)涵隱含在字里行間,這些都有待于教學中教師的拓展、挖掘和發(fā)揮。教師有意識地利用化學史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促進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引導學生學習科學方法,體驗探究過程,形成科學的世界觀。第一節(jié)元素周期表本節(jié)從化學史入手,直接呈現(xiàn)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在學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質和原子結構示意圖的基礎上,以周期表的縱

3、向結構為線索,以堿金屬和鹵族元素為代表,通過比較原子結構(電子層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異同,突出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相同;并通過實驗和事實來呈現(xiàn)主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幫助學生認識元素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的關系。教學重點: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教學難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知識與技能(學會)過程與方法(會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學)1 .原子序數(shù)2 .周期表的編排原則3 .周期(元素種數(shù))4 .族(族序數(shù)的順序)1 .教師示范回出一張兀素周期表2 .學生熟記族序數(shù)順序、

4、主族元素的名稱和元素符號,畫出元素周期表。1 .有美周期律和兀素周期表的化學史2 .熟練準確畫出元素周期表3 .提高學生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簡介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出生在俄國西伯利亞。他從小熱愛勞動,喜愛大自然,學習勤奮。門捷列夫長期為無機化學的缺乏系統(tǒng)性所困擾,他搜集每一個已知元素的性質資料和有關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還有共性。例如,已知鹵素元素的氟、氯、澳、碘,者E具有相似的性質;堿金屬元素鋰、鈉、鉀暴露在空氣中時,都很快就被氧化,因此都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門捷列夫開始試著排列這些元素。他把每個元素都建立了一張長方

5、形紙板卡片。在每塊長方形紙板上寫上了元素符號、原子量、元素性質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們釘在實驗室的墻上排了又排。發(fā)現(xiàn)性質相似的元素,它們的原子量并不相近;相反,有些性質不同的元素,它們的原子量反而相近。他緊緊抓住元素的原子量與性質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反復研究,經(jīng)于在1869年2月19日發(fā)現(xiàn)了原素周期律。在排列元素周期表的過程中,門捷列夫大膽指出當時一些公認的原子量不準確。如那時金的原子量公認為169.2,按此在元素表中,金應排在鉞、鉗的前面,因為它們被公認的原子量分別為198.6、196.7,而門捷列夫堅定地認為金應排列在這二種元素的后面,原子量都應重新測定。大家重測的結果,鉞為190.9、鉗為1

6、95.2,而金是197.2。實踐證實了門捷列夫的論斷,也證明了周期律的正確性。在門捷列夫編制的周期表中,還留有很多空格,這些空格應由尚未發(fā)現(xiàn)的元素來填滿。當有人將門捷列夫對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看得很簡單,輕松地說他是用玩撲克牌的方法得到這一偉大發(fā)現(xiàn)的,門捷列夫卻認真地回答說,從他立志從事這項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大約20年的功夫,才終于在1869年發(fā)表了元素周期律。他把化學元素從雜亂無章的迷宮中分門別類地理出了一個頭緒。此外,因為他具有很大的勇氣和信心,不怕名家指責,不怕嘲諷,勇于實踐,敢于宣傳自己的觀點,終于得到了廣泛的承認。為了紀念他的成就,人們將美國化學家希伯格在1955年發(fā)現(xiàn)的第101號新元

7、素命名為“幻”。諾貝爾獎最大遺憾是一票錯失門捷列夫。俄國天才科學家門捷列夫與諾貝爾獎的擦肩而過恐怕要算諾貝爾獎最大的遺憾。二、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教材中鹵素間的置換反應實驗是分步進行的,飽和氯水會揮發(fā)出氯氣造成污染??蓾舛雀倪M設計實驗如下。實驗裝置如右圖。實驗操作:向 U形管中加入約2g高鎰酸鉀粉 末;取一根5mm150mm的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在 右圖所示實驗裝置中的“ 4、5、6”處帖上濾紙小旗, 分另1J滴3滴淀粉KI溶液、飽和KI溶液、NaBr溶液(從 上到下)。另取一同樣的玻璃管, 兩端各塞入一小團脫 脂棉,在1和2處脫脂棉上分另滴入淀粉 KI溶液和飽 和NaBr溶液,關在兩端分別

8、接一乳膠管(事夾子);在3處裝入吸有NaOH溶液的脫脂棉。按右圖的裝置 連接。滴加濃鹽酸,即可看到有黃綠色的氯氣產(chǎn)生, 上小旗接觸后,由下至上依次出現(xiàn):紅棕色、紫黑色、藍色。打開a、b處的夾子,當氯氣恰好上升到2位置,濃鹽酸1提料K1溶液2飽和KaBr溶液溶渣一 4淀粉KI溶液 一5飽和KI溶液一6飽和可油儲液保持一會兒即夾住a處以堿金屬元素和鹵族元素為代表,介紹同主族元素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知識與技能(學會)過程與方法(會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學)1 .堿金屬兀系2 .鹵素元素(1)原子結構示意圖及異同點(2)化學性質的相似性和遞變性(3)物理性質的相似性和規(guī)律性(4)判斷元素金屬性強弱

9、的方法(5)判斷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方法3.同主族元素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1 .對比實驗:鈉、鉀分別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鈉、鉀分別與水反應的實驗。2 .Cl2、B2、I2的顏色狀態(tài)比較(實物展示對比)。3 .鹵化氫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適度拓展)4 .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實驗。5 .鹵素單質與水反應的比較。(適度拓展)1 .總結判斷兀素金屬性強弱的簡單方法(單質與氧氣或水反應劇烈比較)2 .總結歸納判斷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多種方法(單質與氫氣化合的難易、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在水溶液中單質間的置換反應。)3 .提高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得出結論的能力。鹵素間的置換反應實驗改進:上升。取下上節(jié)玻璃管,在2處

10、微微加熱,即看到紅棕色的澳上升到b處,此時有藍色出現(xiàn)。改進后的優(yōu)點:操作方便,對比性強,現(xiàn)象明顯,且無有毒氣體逸出。三、核素在元素的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有密切關系的基礎上,提出元素性質與原子核的關系,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關知識。知識與技能(學會)過程與方法(會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學)1 .質量數(shù)、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及其關系,原子符號的表示方法。2 .元素、核素、同位素的關系和區(qū)別3 .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4 .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農(nóng)業(yè)、醫(yī)療、考古等方面的應用。1 .通過視頻了解原子核質里大體積小。2 .學會通過概念的外延和內(nèi)涵給概念下定義。(如給出元素、核

11、素、同位素的定義)3 .了解核素的相對原子質重和近似相對原子質重、了解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和近似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4 .學會查閱資料。1 .通過對視頻的觀察,提高微觀想象能力。2 .體驗給概念正確下定義的快樂。3 .以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例,了解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方法。2.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確切地說應為放射性核素)能夠自發(fā)地從原子核內(nèi)部放出粒子或射線,同時釋放出能量,這種現(xiàn)象叫做放射性,這一過程叫做放射性衰變。放射性現(xiàn)象是一種元素的原子自發(fā)地轉變?yōu)榱硪环N元素的原子的結果,它動搖了多少世紀以來作為經(jīng)典化學基石的原子不可分、化學元素不可變”的觀念。放射性元素是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的統(tǒng)稱。指得

12、、銀和針,以及元素周期表中針以后的所有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放射性元素的元素符號是紅色的。放射性元素最早應用的領域是醫(yī)學和鐘表工業(yè)。鐳的輻射具有強大的貫穿本領,發(fā)現(xiàn)不久便成為當時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工具;鐳鹽在暗處發(fā)光,用于涂制夜光表盤。核電站和核艦艇使用的核燃料,工業(yè)、農(nóng)業(yè)和醫(yī)學中使用的放射性標記化合物,工業(yè)探傷、測井(石油)、食品加工和腫瘤治療所使用的某些放射源等。放射性應用的形式可分成三種:第一,它可以作為新的科學研究工具(即示蹤原子)應用于各種學科。其中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yī)學、地質學和考古學等;第二,放射性同位素所發(fā)射的射線和X射線很相似,可以用來作為輻射源去透視各種X射線不能透視的

13、材料內(nèi)部的特性和缺陷,并可以在大規(guī)模生產(chǎn)中,用作為自動檢查儀器及各種測量儀器等等;第三,它可作為核能源應用,如核電池。下面僅就某些方面的應用加以簡單介紹。第二節(jié)元素周期律以周期表的橫向結構為線索,先介紹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突出電子層數(shù)的不同和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遞增關系,以第三周期元素為代表,歸納出元素周期律。教學重點:元素周期律的涵義和實質;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教學難點: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一、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教材沒有具體介紹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而是直接給出了1-20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讓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簡單的規(guī)律。知識與技能(學會)過程與方法(會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學)

14、1 .理解原子的結構2 .掌握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3 .會畫主族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4 .理解稀有氣體原子結構特點1 .利用電子層模型示意圖,理解原子的結構2 .通過對前20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歸納,總結出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3 .利用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畫出其他主族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1 .原子模型的演變。2 .發(fā)現(xiàn)主族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與元素周期表之間的關系。3 .了解稀有氣體發(fā)現(xiàn)史,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和精益求精的方法。3.稀有氣體及稀有氣體化合物(1)稀有氣體名稱的演變稀有氣體原來叫“惰性氣體”,意指“懶惰”沒有活性,一般極不易與其它元素反應。但這個名稱已較少使用,因現(xiàn)今已發(fā)現(xiàn)

15、很多惰性氣體化合物。在1991年,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員會公布的化學名詞中正式規(guī)定,把惰性氣體改稱為稀有氣體,這個名稱也有不精確之處,因為這些氣體占地球大氣組成的0.94%,其中僦氣占了0.9%。(2)稀有氣體的發(fā)現(xiàn)一一第三位小數(shù)點的故事1892年,英國科學家瑞利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制取氮氣,測定出來的氮氣密度并不相同,兩者相差0.0064g/L,瑞利并沒有忽略這一差異,他不認為這是實驗本身的誤差加以修正,而是把他的實驗結果與研究論文一起公開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公開征求答案,引起了他的朋友拉姆塞的注意并開始一起研究這個問題。他們在翻越80年前英國科學家實驗大師卡文迪許的實驗記錄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卡

16、文迪許當年的實驗報告中記錄了氧與氮化合為氮的氧化物再溶解在苛性鈉溶液中,最后管內(nèi)總有一個小氣泡,其體積相當于原氣體體積的1/120。他們重復了卡文迪許的實驗并對這個小氣泡內(nèi)剩余氣體進行密度測定和光譜分析,確認它是一種新元素,后來被命名為僦。這個事實給人以極大的啟發(fā),一個小小的氣泡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但里面隱藏著一個化學元素家族(零族)。它們默默無聞地酣睡了100多年,直到細心過人的瑞利和拉姆塞不放過第三位小數(shù)上的差異,才把它們從不被人察覺的細節(jié)中探索出來。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科學家誠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精益求精的思維方法。(3)稀有氣體化合物的發(fā)現(xiàn)1962年,巴特利特在研究無機氟化物時,發(fā)現(xiàn)強氧化性的六氟

17、化鉗可將O2氧化,繼而他嘗試用PtF6氧化Xe。結果反應得到了橙黃色的固體。巴特利特認為它是六氟合鉗酸氤(XePtF6)。這是第一個制得的稀有氣體化合物。目前合成的稀有氣體化合物絕大多數(shù)都是氤的化合物,如氤氟化物一一XeF2、XeF4、XeF6二、元素周期律以第三周期為代表介紹元素周期律。知識與技能(學會)過程與方法(會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學)1 .兀素原子的電子層排布、原子半徑和主要化合價呈同期性變化。2 .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呈周期性變化。3 .元素周期律。1 .利用表格分析,初步得出兀素性質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2 .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鈉、鎂、鋁(同周期金屬元素)金屬性的變化規(guī)律。3 .通

18、過資料卡片(硅、磷、硫、氯元素的性質實事)結合視頻,得出同周期元素非金屬性變化規(guī)律。1 .總結判斷兀素金屬性強弱的方法。2 .總結判斷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方法。1 .鎂與水反應實驗改進鎂與水的反應,盡管有明顯的反應速率,但產(chǎn)生氫氣的量較少,且看不到產(chǎn)生的氫氧化鎂,只能通過氫氣的產(chǎn)生和酚酬:指示劑的變色去認定氫氧化鎂的存在,說服力不強。根據(jù)水溶液中KCl、NaCl有阻止氫氧化鎂薄膜在鎂上形成的作用,可將水改成食鹽水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取一段擦去表面氧化膜的鎂條,卷成螺旋狀,插入盛有食鹽水溶液的試管或燒瓶中,再將試管或燒瓶倒插在盛有食鹽水的燒杯中,可以觀察到鎂持續(xù)不斷地跟水反應,幾分鐘后,白色的氫氧

19、化鎂沉淀聚積在燒杯底部。2 .硅化氫、磷化氫自燃視頻。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知識與技能(學會)過程與方法(會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學)1 .周期表中金屬兀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分區(qū)。2 .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3 .元素的(主要)化合價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關系。4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對于其他與化學相關的科學技術的指導作用。1 .畫出主族兀素周期表,標出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的分區(qū),指出金屬性最強的元素和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2 .非金屬元素氣態(tài)氫化物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3 .主族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堿)性變化規(guī)律。4 .尋找新的半導體材料、制造新農(nóng)藥、尋找催化劑

20、和耐高溫、耐腐蝕的合金材料。1 .死亡兀素氟的發(fā)現(xiàn)2 .熟練畫出主族元素周期表,并能準確推出IA、IIIA、0族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3 .舉例說明“位于分界線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現(xiàn)出一定的金屬性,又能表現(xiàn)出T的非金屬性”。死亡元素一一氟的發(fā)現(xiàn)氟奪走了我十年的生命”一一莫瓦桑在化學元素史上,參加研究的化學家最多、歷史最長、實驗的危險性最大要算元素氟了。為了能制出氟氣,幾代化學家鍥而不舍為之奮斗,有的因中毒損害了健康,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1813年英國化學家戴維為制取氟中毒,被迫中斷研究。1836年,愛爾蘭科學院院士喬治諾克斯和托馬斯兄弟在研究過程中,托馬斯中毒幾乎喪命,喬治在療養(yǎng)院療養(yǎng)了3年才恢復健康

21、;比利時的耶魯特對氟的制備也進行了長期研究,因中毒太深而殉身科學。法國化學家尼克雷前赴后繼,以自己的生命鋪墊在探索制取單質氟的道路上。著名的法國化學家蓋呂薩克和泰納爾也差點兒被單質氟的制取奪去了生命。因此,氟元素有“死亡元素”之稱。在制備氟氣過程中多次中毒的法國化學家莫瓦桑,終于在1886年6月26日首次成功地獲得了單質氟,這種氣體遇到硅立即著火,遇到水即生成氧氣和臭氧,與氯化鉀反應置換出氯氣。由于莫瓦桑的杰出貢獻,他榮獲了1906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在慶祝他制得氟20周年大會上莫瓦桑在答詞中說“我們不能停留在已經(jīng)取得的成績上面。在達到一個目標之后,我們應當不停地向著另一個目標前進,否則就不會

22、有所進步。一個人應當永遠為自己樹立一個努力為之奮斗的崇高目標,只有這樣做的時候,他才會感到自己是一個真正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前進?!闭埻瑢W們用化學知識說明為什么制備氟氣艱難危險?第三節(jié)化學鍵在初中化學的基礎上,通過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以及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化學鍵的涵義;讓學生進一步從結構的角度認識物質的構成,從而提示化學反應的實質。教學重點:離子鍵、共價鍵的概念;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概念;化學鍵的概念;化學反應的實質。教學難點:化學鍵的概念;化學反應的實質。一、離子鍵知識與技能(學會)過程與方法(會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學)1 .鈉在氯氣中燃燒2 .分析氯化鈉的

23、形成過程3 .離了鍵的概念4 .離子化合物(1)理解概念(2)掌握主族兀素的原子和單核離子的電子式(3)用電子式表小AB型、A2B型、AB2型等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4)離子化合物與強電解質的關系5 .AlCl3不是離子化合物6 .離子半徑大小比較和10e微粒的總結歸納。1 .通過鈉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結合氯化鈉形成的視頻等,得出離了鍵的概念。2 .正確理解“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3 .以第3周期元素為例,掌握原子和單核離子的電子式;通過用電力式表示NaCl、BaO、Na?。、K2S、MgB2、CaH2等的形成過程,總結離子化合物的形成條件。4 .以AICI3不是離子化合物,總結出“

24、金屬性強的元素與非金屬性強的元素通常形成離子化合物”。1 .評價教材上“通常,活潑金屬與活潑非金屬形成離子化合物”,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批判性。2 .規(guī)范使用化學用語。鈉與氯氣反應實驗改進:鈉與氯氣反應實驗可進行改進,裝置如右圖,實驗步驟:(1)取黃豆大的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玻璃管中,按圖所示安裝好;(2)慢慢滴入濃鹽酸,立即劇烈反應產(chǎn)生氯氣;(3)先排氣至管內(nèi)有足夠氯氣時,反應停止后,管壁上可觀察到附著的白色固體。改進實驗的優(yōu)點:(1)整個實驗過程中氯氣保持一定濃度和純度,避免發(fā)生副反應;(2)案例可靠,污染少。實驗條件控制:(1)高鎰酸鉀要研細;(2)鹽酸質量分數(shù)為30%34%。二、共價

25、鍵知識與技能(學會)過程與方法(會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學)1 .用電子式表小CI2、H2、HCI、H2。、CO2等分子的形成過程。2 .Cl2、H2、HCl、H2O、CO2等的結構式3 .共價鍵和共價化合物的概念4 .電子式(1)雙原子單質分子(H2、B2、。2、N2)(2)氣態(tài)氫化物(HF、H2。、NH3、CH4)(3)氧化物(H2O、CO2、H2O2、22。2)(4)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NaOH、Ca(OH)2、HClO、H2CO3(5)鹽(NaClO、NaHS、NaCN)(6)其他(BF3、PCl3、CaC2、NH4CI、HOCN和HNCO、OH、CIO等)5 .非極性鍵和極性鍵1 .

26、通過視頻、電子式表示分子的形成過程,了解共價分子的結構式、理解共價鍵的概念。2 .通過CI2、HCI、AICI3總結共價鍵形成的條件(同種非金屬元素的原子間、不同種非金屬兀素的原子間、金屬性不強的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間)3 .根據(jù)共用電子對是否發(fā)生偏向,共價鍵分為極性鍵和非極性鍵。1 .總結歸納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的區(qū)另I。2 .通過學生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總結常見物質電子式的書與方法。、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知識與技能(學會)過程與方法(會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學)1 .化學鍵的概念及分類2 .化學反應的實質3 .分子間作用力4 .相對分子質里:、分子間作用力、物質的熔點沸點之間的關系

27、5 .NH3、H2O和HF沸點的反?,F(xiàn)象說明氫鍵的存在;氫鍵對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1.在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基礎上,抽象出化學鍵的概念。2,用C12、”、HCl的球棍模型和結構式及視頻,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3,通過F2、Cl2、B2、I2的狀態(tài)和沸點,理解相對分子質量與分子間作用力之間的關系。4.元素非金屬性強弱、原子半徑、共用電子對的偏移程度理解氫鍵。1 .比較教材上離子鍵、共價鍵及2處化學鍵的概念,給出離子鍵、共價鍵的定義。2 .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氯氣、SO2、NO2是易液化的氣體。3 .總結18e微粒,培養(yǎng)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資源(一)課標內(nèi)容(主題1物質結構基礎)內(nèi)容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1 .知

28、道兀素、核素的涵義。2 .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3 .能結合有關數(shù)據(jù)和實驗事實認識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關系。4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結構,知道金屬、非金屬在兀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5 .認識化學鍵的涵義,知道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6 .了解有機化合物中碳的成鍵特征。7 .舉例說明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現(xiàn)象。查閱資料并討論:放射,住兀素、放射性向位素在能源、農(nóng)業(yè)、醫(yī)療、考古等方面的應用。實驗:幾種金屬鹽的焰色反應。查閱資料并討論: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變化的規(guī)律。討論或實驗探究:堿金屬、鹵族元素的性質遞變規(guī)律。閱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史料,討論元素周期律的發(fā)現(xiàn)對

29、化學科學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交流討論: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分子的區(qū)別。制作簡單有機分子的結構模型。(二)教學要求第一節(jié)元素周期表基本要求1 .能描述兀素周期表的結構(周期、族),知道兀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 .了解118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3 .以IA和口A族為例,掌握同一主族內(nèi)元素性質遞變規(guī)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4 .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知道C、H、。常見的同位素及其應用。發(fā)展要求1 .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2 .了解元素的金屬性強弱的比較方法要求說明過渡兀素的原子結構及其性質遞變規(guī)律不作要求。第二節(jié)元素周期律基本要求1 .掌握兀素周期律的涵義和實質。2 .以第3周期為例,掌握同一周期內(nèi)元素性質的

30、遞變規(guī)律與原子結構的關系。3 .知道元素化合價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關系。4 .知道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對其他與化學相關的科學技術具有指導作用。發(fā)展要求1 .原子半徑與原子結構的關系。2 .了解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方法。3 .掌握元素的位、構、性之間的關系要求說明不宜拓展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電離能、電負性等內(nèi)容。第三節(jié)化學鍵基本要求1 .知道離子鍵、共價鍵的概念以及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的概念,能夠說出各種化學鍵的形成。2 .知道離子化合物、共價化合物的概念,能夠判斷常見化合物的類別。3 .掌握電子式的表示方法,能夠用電子式表示物質的形成過程。4 .知道化學鍵的概念,

31、能夠從化學鍵的變化的角度解釋化學反應的實質發(fā)展要求1 .了解一些簡單共價分子的空間結構。2 .以水為例認識一種特殊的分子間作用力一一氫鍵。要求說明1 .不宜拓展共價鍵的鍵長、鍵角等概念,鍵能的概念將在第二章中出現(xiàn)。2 .極性分子、非極性分子不作要求。3 .形成氫鍵的條件和原因/、宜拓展。(三)教學建議1.課時分配建議節(jié)次教學內(nèi)容建議課時ITT兀素周期表兀素周期表1兀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1核素1第一節(jié)兀素周期律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1兀素周期律1兀素周期表和兀素周期律的應用1第二節(jié)化學鍵離子鍵1共價鍵2歸納與整理2合計112.教學方法建議(1)恰當把握概念原理知識學習的深廣度,處理好與選修模塊學習的關系,既打好基礎、又留有余地。(2)本章的教學設計要圍繞“結構決定性質”的主線,從二個層面上來認識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原子結構:原子核外電子排布一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微粒間的作用力:化學鍵、分子間作用力、氫鍵一微粒間的作用差異與物質性質的關系。(3)注意直觀教學,運用結構模型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