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外墻水刷石施工水刷石飾面是一項傳統的施工工藝,它能使墻面具有天然質感,而且色澤莊重美觀,飾面堅固耐久,不褪色,也比較耐污染,其施工方法如下。(1)材料要求水泥品種及標號:應使用早期強度較高、穩(wěn)定性較好的水泥,以325425號水泥為宜,所用水泥應是同一廠、同一批號、同一顏色,要有出廠證明或試驗資料。用于水刷石底層或墊層的砂子和面層的石子,應清潔無雜質,砂子的含泥量不得超過3%。使用前要過篩。用于面層的石子應顏色一致,并根據抹灰部位、式樣等要求選擇石子粒徑,過篩分類使用前沖洗干凈,堆放好進行覆蓋。沖刷用水:應清潔,不含泥土、油脂等打質,一般采用自來水。石灰膏:塊狀生石灰經15d以上的熟化期淋成石灰
2、膏后使用。(2)基層處理基層要認真將表面雜物清理干凈,腳手架孔洞填塞堵嚴硅墻表面凸出較大的地方要剔平刷凈,蜂窩低凹、缺棱掉角處,應先刷一道107膠:水=1:1的水泥素漿,再用1:3水泥砂漿分層修補。硅墻表面應根據澆筑時所用的隔離劑種類,采取不同措施進行洗刷。如使用油質隔離劑時應用火堿溶液洗滌,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硅的光滑表面應進行鑿毛處理,使需要抹灰的表面鑿斬成為毛糙面,以增加與抹灰層之間的粘結力(3)找規(guī)矩,抹底層和墊層砂漿墻基層經處理清潔后,要根據不同的基層、不同的季節(jié)在開始抹灰的前一天再澆水充分濕潤墻面,并要澆透澆勻,沖去表面的殘渣浮土。抹灰前應在清潔濕潤的墻面上找規(guī)矩,基層為磚墻面時由
3、頂層從上向下彈出垂直線,在墻面和四角彈線找規(guī)矩,在窗口的上、下沿,彈水平線,在墻面的陰陽角、柱處彈垂直線,在窗口兩側及柱垛等部位做灰餅,按彈出的準線每隔1.5m左右,做一道標筋,其做法是用1:0,5:4的水泥石灰砂漿,在標筋位置的墻頂及墻根處各做一個約7cm的灰餅,再在中間加抹幾個灰餅,然后根據墻面和四角的準線拉線網將全部灰餅找平,將同一直線灰餅連成一條標筋,用木抹子壓實找平并灑水養(yǎng)護,以此保證底層和墊層的平整?;鶎訛楣鑹γ鏁r,抹灰前先刷薄薄的一層素水泥漿(宜摻水重10%的107膠),緊跟著抹一層1:0.5:3的水泥石灰砂漿,表面用木抹子找平,第二天開始灑水濕潤養(yǎng)護墻面。待底層砂漿67成干時,
4、參照磚墻找規(guī)矩的方法,從上至下拉垂直線、水平線、貼灰餅做標筋、套方等找規(guī)矩,隨即抹1:3水泥砂漿找平,根據我的規(guī)矩和標筋用靠尺刮平壓實,用木抹子槎平搓毛,總厚度控制在12mm內,每層抹灰的時間間隔要適當,以防止墜裂。(4)水刷石面層施工粘貼分格條底層或墊層抹好后待砂漿67成干時,按照設計要求,彈線確定分格條位置,但必須注意橫條大小均勻,豎條對稱一致。木條斷面高度為罩面層的厚度、寬度做成梯形里窄外寬,分格條粘貼前要在水中浸透以防抹灰后分格條發(fā)生膨脹;粘貼時在分格條上、下用素水泥漿粘結牢固;粘貼后應橫平豎直,交接緊密,通順。抹罩面石子漿在底層或墊層達到一定強度、分格條粘貼完畢后,視底層的干濕程度酌
5、情澆水濕潤,先薄薄均勻刮素水泥漿一道,這是防止空鼓的關鍵。刮漿厚度1mm左右,刮漿后緊跟著用鋼抹子抹1:21:2.8水泥石子漿(按石子顆粒大小而定,如用小八粒應為1:2.5,如用米厘石應為1:2.8)。操作前應做樣板試驗,為方便操作可加適量的石灰膏漿。在每一塊分格內從下往上隨抹隨拍打揉平,用抹子反復抹平壓實,把露出的石子尖棱輕輕拍平,使表面壓出水泥漿來。在抹墻面的石子漿時,要略高出分格條,然后用刷子蘸水刷去表面浮漿,拍光壓光一遍,再刷再壓,這樣做不少于三次,在刷壓拍平過程中,石在灰漿中轉動,達到大面朝外和表面排列緊密均勻。為了解決面層成活后出現明顯的抹紋,石子漿抹壓后,可用直徑4050mm、長
6、度500mm左右的無縫鋼管制作成小滾子,來回滾壓幾遍然后再用抹子找平,這樣便于提漿,同時密實度也好。在陽角處要吊垂線,用木板條臨時固定在一側,并定出另一側的罩面層高度,然后抹石子漿,抹完一側后用靠尺靠在已抹好石子漿的一側,再做未抹的一側,接頭處石子要交錯避免出現黑邊。陰角可用短靠尺順陰角輕輕拍打,使陰角順直,現在我們普遍采用在陰角處加豎向分格條的做法,可取得更為滿意的效果。噴刷噴刷是水刷石的關鍵工序,噴刷過早或過度,石子露出灰漿面過多容易脫落,噴刷過晚則灰漿沖洗不凈,造成表面污濁影響美觀。噴刷應在面層剛剛開始初凝時進行,即用手指按壓無痕或用刷子刷石子不掉粒為宜,這是保證噴刷質量的關鍵。水刷石墻
7、面的噴刷動作要快,1人在前面用軟毛刷蘸水將表面灰漿刷掉,露出石子,避免掉粒,后面1人緊跟用噴霧器先將四周相鄰部位噴濕,然后由上而下的順序分段進行噴水沖刷,每段約80cm,噴頭距墻面約1020cm噴射要均勻,把表面的水泥漿沖掉,使石子外露粒徑的1/3左右。噴刷陽角處時,噴頭要斜角噴刷,保持棱角明朗、整齊。沖洗要適度不宜過快、過慢或漏沖洗。噴刷時出現局部石子顆粒不均勻現象,應用鐵抹子輕輕拍壓,以達到表面石子顆粒均勻一致。如出現裂紋現象要及時用抹子抹壓把表面的水泥漿沖洗干凈露出石子后,用小水壺由上而下沖洗干凈,取出分格條后上下應清口,石子不能壓條。在噴刷完后的墻面上分格縫處用1:1水泥砂漿做凹縫深度
8、34mm并上色。最好在水泥砂漿內加色拌和均勻后再嵌縫,以增加美觀。(5)質量通病和采取的預防措施陽角部位水刷石操作完成后往往出現黑邊或沒有尖棱,被分格條斷開的陽角上下或左右不平直。出現黑邊的原因為抹陽角反貼八字靠尺時水泥漿抹得太高,未沖刷干凈,要避免黑邊必須兩面連續(xù)施工。陽角無尖棱的原因是壓得不實或噴頭噴水時角度不對,正確的做法是噴霧器噴刷前,待面層水泥石子漿收水后用鋼抹子溜一遍,將小孔洞分層壓實擠嚴壓平,把露出的石子尖棱輕輕拍平,在轉角處多壓幾遍,并先用刷子蘸水刷一遍,把陽角面層的灰漿從陽角部位往外刷掉,檢查石子是否飽滿均勻、壓實。如果壓得不實再壓、再刷,如此反復應不少于三次,然后用噴頭由上
9、至下順序噴刷,并掌握好斜角噴刷的角度。陽角不平直的原因是,抹罩面水泥石漿時,操作人員往往把靠尺對正前一天抹完的陽角,這樣用抹子一壓,原灰漿中的空隙被石子擠嚴,面層產生收縮,水泥漿被沖洗后就比前一節(jié)飾面略低一些,所以后做的陽角就比先做的陽角低一些,而出現了陽角不平直。因此,要嚴格按控制線操作,貼靠尺時要比前一天已完的陽角略高一些,經過抹壓、沖洗等過程后做的陽角就可以與上面的陽角對正。陰角部位的水刷石容易出現不直、石子脫落、靠近陰角12cm處石子稀、顏色發(fā)渾、不干凈等現象,這些問題往往互相關聯,最好在陰角交接處分兩次完成水刷石操作,先做一個平面,然后做另一個平面,在靠近陰角底子上留出罩面水泥石漿的厚度,彈上下或左右的準線作為抹灰依據,然后在已抹完的平面上,靠近且角處彈另一條準線作為抹另一平面的依據,這樣分兩次操作可以解決陰角不直的問題,正確掌握噴水角度和時間也可防止石子脫落、石子稀疏等現象。但最好的方法是在陰角處加一道分格條,既能保證順直,又方便操作。墻面水刷石經常發(fā)生空鼓、發(fā)花、石子脫落、石子不均勻現象,空鼓的原因一是結合層已經干燥,二是水泥漿未刮嚴,石子不均勻的原因是底子灰濕度小,罩面時干得快、壓不均勻或壓得不好、配合比不正確、沖刷過輕或過度等。彩色水刷石容易在塊與塊之間、上下層之間發(fā)生顏色不一致,解決的方法主要是罩面石子漿按試樣統一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集成式建筑工程勞務用工安全質量保障合同
- 建筑玻璃節(jié)能技術研發(fā)采購及施工應用合同
- 高級家政保姆全方位服務長期協議
- 澳大利亞留學生自習室租用管理與費用結算協議
- 影視器材意外損壞賠償與責任劃分合同
- 忠誠協議精神賠償免除與責任追究完整解決方案合同
- 網絡安全漏洞掃描與網絡安全意識培訓合同
- 數據安全事件調查與處理合同
- 影視道具租賃與影視劇本審查服務合同
- 電商直播移動應用開發(fā)與直播服務合同
- 2024年成都高新區(qū)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教師筆試真題
- 開展勤儉節(jié)約活動實施方案和具體安排
- 糖尿病患者體重管理專家共識(2024版)
- 機械加工生產流程
- 2024年度電影項目制片人聘用合同書標準版3篇
- 2023年高考英語試卷(新課標Ⅰ卷)含答案解析
- 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運城職業(yè)技術大學
- 水利工程監(jiān)理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制度
-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興慶區(qū)銀川一中2025屆高考壓軸卷數學試卷含解析
- 風電建設安全課件
- 《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課件-裝配式地面構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