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制圖鋼筋構造助讀與解析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26436f2-42a4-42ef-8573-57d4d1abe47f/626436f2-42a4-42ef-8573-57d4d1abe47f1.gif)
![平法制圖鋼筋構造助讀與解析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26436f2-42a4-42ef-8573-57d4d1abe47f/626436f2-42a4-42ef-8573-57d4d1abe47f2.gif)
![平法制圖鋼筋構造助讀與解析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26436f2-42a4-42ef-8573-57d4d1abe47f/626436f2-42a4-42ef-8573-57d4d1abe47f3.gif)
![平法制圖鋼筋構造助讀與解析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26436f2-42a4-42ef-8573-57d4d1abe47f/626436f2-42a4-42ef-8573-57d4d1abe47f4.gif)
![平法制圖鋼筋構造助讀與解析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0/626436f2-42a4-42ef-8573-57d4d1abe47f/626436f2-42a4-42ef-8573-57d4d1abe47f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平法鋼筋構造助讀與解析平法看圖要點之剪力墻平法施工圖看圖原則:先校對平面,后校對構件;根據(jù)構件類型,分類逐一細看;先看各構件,再看節(jié)點與連接。1.看結構設計說明中的有關內容。明確底部加強區(qū)在剪力墻施工圖中的部位及高度范圍;2.檢查各構件的平面布置與定位尺寸。根據(jù)相應的建筑平面圖墻柱及洞口布置,查對剪力墻各構件的平面布置與定位尺寸是否正確。特別應注意變截面處上下截面與軸線的梁軸線的關系;3.從圖中(截面注寫方式及表中(列表注寫方式檢查剪力墻身、剪力墻柱、剪力墻梁的編號、起止標高、截面尺寸、配筋、箍筋。當采用列表注寫方式時,應將表和結構平面圖對應起來一起看;4.剪力墻柱的構造詳圖和剪力墻身水平、豎
2、直分布筋構造詳圖,結合平面圖中剪力墻柱的配筋,搞清從基礎到屋頂整根柱或整片墻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構造;5.剪力墻梁的構造詳圖,結合平面圖中剪力墻梁的配筋,全面理解梁的縱向鋼筋、縱向鋼筋錨固、箍筋設置要求、梁側縱向構造鋼筋的設置要求等;6.其余構件與剪力墻的連接,剪力墻與填充墻的拉接;7.全面理解剪力墻的配筋圖,讀者可以自己動手畫出整片剪力墻各構件的配筋立面圖??拐鹬鵎Z的箍筋還是外箍加拉筋好一位呢稱為涵秋1234的網(wǎng)友不久前在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發(fā)帖說:03G101-1中講到柱復合箍筋時,有一點讓人很疑惑的地方,就是柱的復合箍筋里面套的小箍筋可以用拉鉤代替,大家可以仔細看03101-1的46頁注
3、2的這句話,如果那樣,能夠省下一些制作箍筋的鋼筋,盡管是筆誤,但是估計沒人敢那樣做,我把那句話挑出來問過技術負責人、監(jiān)理總監(jiān)、設計院設計師,大都認為是筆誤,但是所表達的意思沒人敢表態(tài),這也印證了對03G101的評價,作為參考可以,依據(jù)只能選取有用的。一丁老師指出,03G101-1關于柱復合箍的這個要求提得非常好,不是筆誤,而是一項有科學試驗研究成果做堅強依托的切實有效的抗震構造措施。大箍套小箍,(03G101-1主要是對梁箍筋的設計要求;對抗震框架柱子的井字復合箍,(03G101-1則推崇外箍加拉筋的抗震構造。在柱子當中,外箍加拉筋,對框架柱的橫向配筋約束功能優(yōu)于大箍套小箍的方案,因為大箍套小
4、箍方案中的小箍對大箍是不產生約束的,因而大箍的無支長度未得到減少,當柱受到大量級的軸向載荷作用后,大箍的側向變形迅即發(fā)育,接踵而至的就是由大箍負責圍圈的那些個縱向鋼筋因為被圍乏力而迅即出現(xiàn)側向變形的趨勢,從而造成柱承載能力的驟然下降,直至失效。外箍加拉筋的情況就不一樣,拉筋緊靠豎筋拉住外箍,使外箍的無支長度明顯減少,外箍所圍的每一根縱向鋼筋均受到充分的橫向約束,在大量級的軸向載荷作用時,由于混凝土受到足夠的橫向約束而不易破壞,這就是二者破壞機理的區(qū)別。當然,對于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混凝土框架柱來說,這種過程只會在試驗室看到,更會在像唐山大地震那樣的大地震作用下才會發(fā)生,如果我們所設計/施工/監(jiān)理的
5、結構物,在全壽命期沒有遭遇到唐山大地震那樣的大地震,那么不用說箍筋怎么怎么做,就是縱向鋼筋稍微打點這樣那樣的折扣,也未必就會發(fā)生問題,即便是1個C50的100010001000mm的混凝土塊,也要在450,000kN軸向壓力作用才可能被壓碎。我在這里給朋友們講清楚二點,第一抗震設防對抵御地震破壞的作用是不言而諭的,在真實地震作用下,設防與不設防,后果截然不同;第二,抗震框架柱子井字復合箍采用“外箍加拉筋”(緊靠縱向鋼筋,拉住外箍,將外箍、拉筋和柱縱向鋼筋3者用同一組加長綁絲緊密地綁扎在一起的構造形式,因為拉筋拉住外箍減少了外箍的無支長度,*了外箍的橫向變形從而約束了柱的各縱向鋼筋的側向變形,提
6、高了框架柱的抗破壞能力,因此比“大箍套小箍”要好的多得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關于基礎、樓板等抗震規(guī)定(摘編基礎的抗震規(guī)定1.同一結構單元的基礎不宜設置在性質截然不同的地基上;2.同一結構單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樁基;3.地基為軟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嚴重不均勻土時,應估計地震時地基不均勻沉降或其他不利影響,并采取相應的措施。1.砌體房屋。2.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內不存在軟弱粘性土層的下列建筑:1一般的單層廠房和單層空曠房屋;2不超過8 層且高度在25m 以下的一般民用框架房屋;3基礎荷載與2項相當?shù)亩鄬涌蚣軓S房。3.本規(guī)范規(guī)定可不進行上部結構抗震驗算的建筑。注:軟弱粘性土層指7 度、
7、8 度和9 度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分別小于80、100 和120kPa 的土層。1.一級框架和IV類場地的二級框架;2.各柱基承受的重力荷載代表值差別較大;3.基礎埋置較深,或各基礎埋置深度差別較大;4.地基主要受力層范圍內存在軟弱粘性土層、液化土層和嚴重不均勻土層;5.樁基承臺之間。板的抗震作用和要求1.現(xiàn)澆和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樓、屋蓋等剛性樓蓋建筑,宜按抗側力構件等效剛度的比例分配。2.木樓蓋、木屋蓋等柔性樓蓋建筑,宜按抗側力構件從屬面積上重力荷載代表值的比例分配。3.普通的預制裝配式混凝土樓、屋蓋等半剛性樓、屋蓋的建筑可取上述兩種分配結果的平均值。4.計入空間作用、樓蓋變形、墻體彈塑性變形
8、和扭轉的影響時,可按本規(guī)范各有關規(guī)定對上述分配結果作適當調整。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30,應采用雙層雙向配筋,且每層每個方向的配筋率不應小于0.25%。1.過渡層的底板應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板,板厚不應小于120mm;并應少開洞、開小洞,當洞口尺寸大于800mm時,洞口周邊應設置邊梁。2.其他樓層,采用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樓板時均應設現(xiàn)澆圈梁,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樓板時應允許不另設圈梁,但樓板沿墻體周邊應加強配筋并與相應的構造柱可靠連接。非結構構件的抗震規(guī)定四級抗震框架與非抗震框架的區(qū)別四級抗震時,因為laE=la,所以不少人誤認為四級抗震與不抗震沒有分別,四級抗震就與非抗震一樣的構造,我們指出,這種看法
9、是不對的。讓我們一起來看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圖集,有圖集的朋友,請把圖集翻到36頁,在36頁提出一四級抗震設防時,柱的縱向鋼筋連接位置:底層底部h1/3以后,方可連接,樓層下部是hn/6、hc、500mm 以后,方可連接;大家再把圖集翻到42頁,我們看非抗震設防時,柱的縱向鋼筋連接位置:底層底部即可綁扎連接,500mm可機械連接或焊接;從36頁和42頁的比較中,我們看到了四級抗震與不抗震的柱在縱向鋼筋可連接區(qū)域上的不同要求。接下來,我們再來看KZ的箍筋,請把圖集翻到40頁,我們先一起看四級抗震
10、要求:底層下部h1/3加密,底層上部和樓層上下各方hn/6、hc、500mm必須加密;縱向鋼筋搭接連接區(qū)域也必須加密。大家再把圖集翻到45頁,我們一起來看非抗震要求:僅僅在縱向鋼筋綁扎搭接連接區(qū)域對箍筋進行加密。這是四級抗震與非抗震KZ箍筋的不同要求。我們再看KL的頂部的縱向鋼筋,54頁下面的KL圖是三、四級抗震的要求,具體要求是什么呢?要求頂部的縱向角筋需設置“通常鋼筋”57頁:非抗震框架,頂部不須設置通常角筋。因此54頁角筋的連接有l(wèi)aE要求,而57頁角筋的連接只有150mm的要求,沒有l(wèi)aE的要求。這是上部角筋的區(qū)別。再看KL的底部縱向鋼筋,一起看54頁下面那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底部鋼筋
11、伸入支座的長度應laE,且應0.5hc+5d;我們再來看57頁的圖,可以看到:底部鋼筋伸入支座的長度la,無需滿足0.5hc+5d的要求。允許底部鋼筋在支座外近支座ln/3范圍內搭接連接。57頁有3行圖,第一行和第三行各畫了3柱兩梁組成的非抗震框架,中間的右邊是一個“支座、節(jié)點范圍之外的下部鋼筋搭接”,在這個小圖中,柱子的左邊,明示了:在距離支座ln/3進行l(wèi)l搭接連接的做法。這是梁下部縱向鋼筋的四級抗震與非抗震的不同要求。最后,我們再來看梁的箍筋構造,我們一起來看63頁的圖,可以看到:在梁端1.5hb、500mm的區(qū)域加密,縱向鋼筋搭接連接區(qū)域也必須加密。我們一起來看64頁的圖,可以看到:梁
12、端箍筋無需加密,僅僅在縱向鋼筋搭接連接區(qū)域加密。這是梁箍筋的不同要求好,我們現(xiàn)在來總結一下,請先看下面這張圖表:通過今天的講解,希望大家知道,房屋抗震設防,不僅僅只是考慮采用抗震連接長度llE或抗震錨固laE長度??拐疬B接長度llE和抗震錨固長度laE只是在抗震設防環(huán)節(jié)上的重要構造,但不是唯一構造。當基礎、樓板和樓面梁,采取了其他一些抗震措施之后,就是不再需要采用llE和laE,這些部分也還是抗震結構,只要一個結構物是抗震的,那么,這個結構物從頭頂?shù)侥_底各到各處所有元素全都是具有抗震能力的。平法看圖要點之梁平法施工圖看圖看圖重點:根據(jù)建筑圖的門窗洞口尺寸、洞頂標高、節(jié)點詳圖等重點檢查梁的截面尺
13、寸及梁面相對標高等是否正確;逐一檢查各梁跨數(shù)、配筋;對于平面復雜的結構,應特別注意正確區(qū)分主、次梁,并且檢查主梁的截面與標高是否滿足次梁的支承要求。看圖要點:1.根據(jù)相應的建筑平面圖,校對軸線網(wǎng)、軸線編號、軸線尺寸;2.根據(jù)相應的建筑平面圖的房間分隔、墻柱布置,檢查梁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梁軸線定位尺寸是否齊全正確;3.仔細檢查每一根梁的編號、跨數(shù)、截面尺寸、配筋、箍筋、相對標高。首先根據(jù)梁的支承情況、跨數(shù)分清主梁或次梁,檢查跨數(shù)是否注寫正確;4.若為主梁時,檢查附加橫向鋼筋有沒有遺漏,截面尺寸、梁的標高是否滿足次梁的支承要求;5.檢查梁的截面尺寸及梁的相對標高與建筑圖洞口尺寸、洞頂標高、節(jié)點詳
14、圖等有無矛盾;6.檢查集中標注的梁上部通長鋼筋與原位標注的鋼筋有無矛盾;7.梁的標注有無遺漏;8.檢查樓梯間平臺梁、平臺板是否沒有支座;9.結合平法構造詳圖,確定箍筋加密區(qū)的長度、縱向鋼筋切斷點的位置、錨固長度、附加橫向鋼筋及梁側構造鋼筋的設置要求等;10.非矩形截面梁,還得結合截面詳圖看圖,且應看與建筑圖中的詳圖有沒有矛盾;11.初學者可以通過親自翻樣,畫出梁的配筋立面圖、剖面圖、模板圖、甚至畫出各個鋼筋的形狀和尺寸;12.檢查各設備專業(yè)的管道、設備安裝與梁平法施工圖有無矛盾,樓層較大設備基礎下方,一般應設置梁。若有管道穿梁,應預埋套管,并應滿足構造要求;13.看看結構設計,施工有無困難,能
15、不能保證施工質量,提出合理化建議;14.注意梁的預埋件是否有遺漏,特別是公共建筑外墻,裝修所要求的埋件。HPB235光面鋼筋做為溫度筋時要不要設鉤A:誰知道溫度筋做不做鉤?幫幫忙急用。B:這個沒有硬性規(guī)定吧,急用就打個電話問一下設計師,我們一般不做的。A:一般都不做是嗎?C&D:一般都不做的。一丁:按理說,溫度筋是受拉鋼筋,要做鉤。E:溫度筋應該是防止混凝土表面開裂,它一般布置在混凝土板上部。而受拉筋它應該設了負彎矩筋的,我個人認為不要彎鉤一丁:溫度筋是為了扼阻混凝土在溫度作用下受拉開裂后裂縫發(fā)展而設置的受拉鋼筋。溫度筋受到的是拉力,溫度筋要么不設,設了,就應當按照受拉鋼筋構造,不是受壓鋼筋。
16、混凝土開裂的本質是什么?是混凝土中混凝土受到的主拉應力混凝土的極限抗拉強度后將混凝土拉開于是裂縫就發(fā)生了。那種認為溫度筋不受拉力、或者不受力的觀點,是非結構師的觀點。F:溫度筋原來是受拉鋼筋。一丁:構造配筋不是不受力配筋,而是設計師不需要通過計算來確定的配筋,構造配筋也是受力鋼筋,許多按構造要求配置的鋼筋甚至是受力異常的復雜、以致于專家們在現(xiàn)階段一時拿不出合適的計算模型,因此規(guī)定按照某種“構造要求”來配置有不少“構造配筋”是屬于這樣的情況。那種認為構造鋼筋是不受力鋼筋的信息是比較荒唐、比較有害的非結構師觀點。一丁:如果廣大群/網(wǎng)友能夠理解溫度筋是受拉鋼筋,再討論設不設鉤就沒意思了!因為光面受拉
17、鋼筋規(guī)范明確規(guī)定需要設鉤,沒有調和的余地。關鍵是要思考這些個鋼筋為什么要放到混凝土里面,這些個鋼筋放在里面,受到什么樣作用究竟是受拉還是受壓這樣思考一下,設不設鉤的疑惑就可以得到解決。梁多肢箍內箍寬度的合理確定H:我在算基礎主梁箍筋時,譬如:梁截面10001800,板厚800,配筋:10B25(上部為10根二級直徑為25的鋼筋,12C32(下部為12根*直徑為32的鋼筋,A10-100(6箍筋為一級直徑為10(六肢箍,在支座處還有支座負筋,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都單排不用雙排,滿足鋼筋之間的凈距要求,請問內箍的尺寸是以頂部鋼筋數(shù)量確定還是以底部鋼筋數(shù)量來確定?L:對,好澆注混凝土。一丁:第一步,比
18、較上下配筋中各單排配筋根數(shù)的多少。在同一跨梁內,當箍筋設計肢數(shù)相同時,在左右兩個支座截面和中間截面3個截面的上下共6組單排配筋中,比較上下排配筋中各單排配筋根數(shù)的多少。實際上部鋼筋,支座截面肯定多于跨中截面,下部鋼筋跨中截面肯定不會少于支座截面,故只要比較左右支座上一排較多根數(shù)與跨中下一排鋼筋根數(shù)哪排根數(shù)多,就從那排縱向鋼筋下手。第二步,將根數(shù)較多的那排鋼筋的間距首先分勻。第三步,畫上箍筋,箍筋肢距宜基本勻稱。H:明白一丁:第4步,確定上排/或下排缺少的鋼筋的空位。這個具體的梁,上排筋的空位可選取在中間。為什么上面少2根,少在中間比較好?因為那樣布置,在混凝土澆注時下料比較爽。L:在梁的同一個
19、跨度內,內箍筋的寬度一般不需要改變。一丁:對。H:明白,先從相比鋼筋較多的那排鋼筋下手,全跨以它為主導確定箍筋之內箍寬度。一丁:順便提請廣大群網(wǎng)友注意,在確定梁內箍寬度時,應兼顧梁柱縱向鋼筋配筋之間的協(xié)調。譬如,某個框架設計,梁的縱向鋼筋為奇數(shù),柱的縱向鋼筋也是奇數(shù),還要求梁中對準柱中,那樣的話,梁中間的那根鋼筋就會與柱中間的那根鋼筋“相頂”,遇到這種情況,最好事先請設計人員將柱的縱向鋼筋根數(shù)改為偶數(shù)。如果不改,勢必會造成梁柱鋼筋因為“頂?!倍l(fā)生偏位。如果事先沒有提請設計單位修改,就要優(yōu)先保證梁的鋼筋位置,“請”柱的鋼筋讓位于梁的鋼筋,一是因為梁的可調整余量往往很少,而柱的調整空間就比較大;
20、二是因為梁是懸空構件,在平時受力比柱重要得多,而所謂的強柱,在平時,并不發(fā)揮作用。平時的作用是經常的,地震的作用是瞬時的。如果我們對經常性的荷載作用都不能保證安全,談瞬時作用下的安全儲備就沒有工程意義。要理解抗震設防是保證平時安全前提下對工程結構物的加強。我們在2003年和2005年兩次參加全國工程質量大檢查中,都遇到過許多個工地柱中間那根鋼筋不在柱截面中間的偏位情況,這是因為要保證梁的縱向鋼筋位置而“不得已”請柱鋼筋讓位于梁所造成的不可豁免的偏位。我們把在全國質量大檢查中看到的柱中間這根鋼筋的偏位叫做“非施工因素”造成的質量瑕疵。這是需要工程參與各方(設計、施工、監(jiān)理在事先控制中予以解決的問
21、題,現(xiàn)在設計采用軟件,許多設計人員缺少工程構造實戰(zhàn)經驗,往往考慮不了這么細致。遇到這種情況,如果誰指責鋼筋工技術水平差,只能說明指責的這些人自己個人的技術水準尚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剪力墻水平鋼筋與豎向鋼筋相對位置群友甲:剪力墻豎向鋼筋和水平鋼筋的位置是如何肯定的?豎向鋼筋在外,水平鋼筋在內或豎向鋼筋在內,水平鋼筋在外,二種情況是如何確定?群友乙:剪力墻主要承擔平行于墻面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作用,對平面外的作用抗力有限,平面外受力如與剪力墻垂直方向擱置梁的情況則必須經過特殊處理。剪力墻可能出現(xiàn)彎曲、剪切或施工縫抗滑移等多種破壞形態(tài),一級抗震結構的剪力墻應進行施工縫抗滑移驗算。由此分析,剪力墻的水平
22、分布筋在豎向分布筋的外側和內側都是可以的。但放置外側對抗裂有利且施工方便。03G101-1圖集統(tǒng)一將剪力墻水平筋放置在豎向筋的外側,更多的還是從方便施工角度考慮的,即由外到內是:第一層,剪力墻水平鋼筋;第二層,剪力墻的豎向鋼筋和暗梁的箍筋(同層;第三層,暗梁的水平鋼筋。群友乙:地下室內墻,與上部結構的剪力墻一樣水平筋放置在外側是可以的。地下室外墻可視其厚度和深度,具體分析,比如墻厚400mm以上,埋深一共就只有35米,水平筋放哪里都無所謂;但是墻厚300mm以下,埋深有10來米,土壓力就很大,就要爭取豎向鋼筋之間的較大距離,來抗御土壓力。當土壓力不大,墻較厚時,豎向鋼筋放里面去,對安全儲備沒有
23、影響;反之,當土壓力較大,墻較薄,豎向鋼筋跑里面去,對安全儲備影響很大。群友乙:剪力墻水平筋放在內側或外側并沒有規(guī)定,規(guī)范上的例圖或構造手冊不能作為絕對依據(jù)。從抗剪來講,剪力墻水平筋與混凝土一起,起抗剪作用,但這和其位置是在豎向分布筋內外沒有關系。至于說水平筋作為暗柱的箍筋使用,這話不準確,實際上是為了滿足箍筋體積配箍率而算在內的,但這是有前提的,就是水平筋在暗柱內要有可靠錨固,一般做法是在暗柱外一定范圍即由外側彎進暗柱內達到錨固長度?,F(xiàn)在也有一種做法,是水平筋直接作為暗柱的箍筋使用,這種做法要求水平筋與其交錯布置的箍筋總量要滿足體積配箍率要求,在體積配箍率較高的情況下并不容易實現(xiàn),因為可能造
24、成水平筋浪費。在體積配箍率要求較低時,水平筋應在端部做成U形筋回插,與墻內水平筋按搭接連接長度搭接,并設置必要的拉筋。但這種做法同樣不影響墻內水平筋放在內側,只要處理好搭接部分就可以了。對于墻體裂縫,因為大多數(shù)裂縫是由溫度收縮或施工時澆筑混凝土出現(xiàn)冷縫引起,而剪力墻上的裂縫大多是豎向或斜向的,所以水平筋在外側對這種裂縫確實有一定好處。但是,如果僅僅因為這個好處就要求水平筋在外側并不必要,因為裂縫的形成和開展與施工質量包括養(yǎng)護等在內有極大關系。樓上有位朋友說的對,水平筋放在外側,主要的原因是施工方便。這是由施工現(xiàn)場的實踐得來的,并不是純粹的書本上的理論。群友丙:我們一般是剪力墻的水平筋在外,擋土
25、墻的水平筋在內。一丁:剪力墻的剪切變形趨勢是剪力墻各平剖面截面間相對水平錯動的趨勢。剪力墻的剪切變形是剪力墻各平剖面截面間相對水平錯動的變形。抵抗這種水平錯動,遏阻這種水平錯動趨勢,起主導作用的不是鋼筋,而是剪力墻水平鋼筋所圍成的核心混凝土,鋼筋的存在,主要是保護和防止核心混凝土不在受力中散架,而間接發(fā)揮作用。一丁:規(guī)范計算抗震抗剪,都是*截面條件,歸結為對水平鋼筋所圍有效抗剪截面的大小的*,就好比梁箍筋所圍核心混凝土對梁抗剪的貢獻,在一定程度上,道理是相同的!如果誰對該截面提供的抗剪抗力不要求極大值,那就鋼筋放在那里都沒有關系,鋼筋放與不放也沒有關系!規(guī)范上的例圖或構造手冊是多少代抗震科學家
26、的經驗結晶,別把規(guī)范不當一回事。但是,一個國家的專業(yè)規(guī)范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妄加評說的。這個問題,在3年前,在某論壇已經討論得滿透徹,想如今又在該論壇掀起一股剪力墻水平鋼筋放那都沒有定規(guī)的“浪潮”,鋼筋混凝土構造知識普及任重道遠。梁柱鋼筋根數(shù)須注意奇偶吻合一丁:如果梁筋必須居中,那柱筋也要居中,普通人怎么做得到?網(wǎng)友瑾瑾:老師,柱中間的鋼筋能不能往上移一點?一丁:那檢查就說這柱筋偏位因為那根鋼筋理論上“必須”在柱中間。那根梁鋼筋也“必須”在梁中間,要不,也是偏位,因此,這種偏位,是非施工因素造成的質量瑕疵!非施工因素造成的質量瑕疵在2005年全國質量大檢查中,提出之后,對一些當事質監(jiān)站震動滿大。所
27、以梁柱縱向鋼筋事先要做好奇偶匹配!這里我著重指出,柱梁中心對稱,梁寬度方向奇數(shù)根鋼筋,柱這側也是奇數(shù)根鋼筋,柱中間那根鋼筋與梁中間那根鋼筋頂牛。必須建議設計修改為奇偶配,不得奇奇搭配。奇奇搭配,施工無法實施,不能保證工程質量,必須提出合理化建議設計變更。圖集“梁”鋼筋錨固長度取值群網(wǎng)友甲發(fā)帖指出:在03G101-1第65頁中,次梁(L底筋的錨固長度為12d,如果,我有一根次梁的下部鋼筋是2級鋼直徑圓14的,那么錨固長度12d應該為168 mm。然而,在03G101-1第33頁中,有“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于250mm” 這樣一條備注。群網(wǎng)友乙問:我這根次梁下部鋼筋的錨固長度,究竟是取16
28、8mm,還是取250mm ?群網(wǎng)友丙跟貼認為:框架結構中非框架梁,上部縱筋貫通設置,在端支座彎錨La;下部縱筋宜在主梁外連接,也可在主梁內錨固,螺紋鋼筋的錨固長度:12 d。“受拉”鋼筋受拉鋼筋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于250mm。群網(wǎng)友丁跟貼則認為,此處應該在12d與250mm之間取大值。鑒于此,一丁解析如下:除了在群討論之外,我們在瀏覽各專業(yè)網(wǎng)站過程中、在講學面對面的與聽友的互動交流中,發(fā)現(xiàn)還有許許多多群/網(wǎng)友也還沒有搞明白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向大家宣傳,在現(xiàn)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02中,對梁縱向鋼筋的錨固根據(jù)不同情況分為3種類型:即1 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la(
29、見(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33頁的表格;3 受拉鋼筋的最小抗震錨固長度laE(見(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34頁的表格。對la和laE,大多數(shù)網(wǎng)友并不陌生,對于las,還有許多網(wǎng)友沒有掌握,今天做些宣傳,先把規(guī)范條文摘錄如下:las5d2當V0.7ftbh0 時帶肋鋼筋las12d光面鋼筋las15d此處,d 為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其次我們一起來看“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于250mm?!边@句話出現(xiàn)在(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33頁la的表格之注3,這
30、顯然只是對la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對las和laE提出的要求;接下來我們再來看(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第65頁中,次梁(L底筋的錨固長度為12d,這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02關于las的規(guī)定要求的,不需要在“在12d與250mm之間取大值”。la、las、laE在不同梁的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用途。我們大家千萬不要混淆la、las、laE這三類不同錨固長度的規(guī)定長度和使用范圍。這就好比愣要拿青菜的口味和營養(yǎng)成分來與胡蘿卜、西葫蘆的口味和營養(yǎng)成分進行比較一樣,是一件比較前提不成立所以沒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再來看“梁”的上部鋼筋,混凝
31、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是如何規(guī)定的:在這里我們給出民用建筑工程設計常見問題及圖示解析,給出了圖示,請看:連梁腰筋的討論一網(wǎng)友瑾瑾:連梁高度范圍底部的第一根腰筋距離連梁底部到底是多少不太好確定。一丁老師,您認為呢?1、連梁側面水平筋中上部或下部的第一根筋是不是距離LL上部或下部1/2間距?圖集與規(guī)范也未見這方面的規(guī)定,而透過案例學平法中從計算式可以看出LL側面上下第一根腰筋距離上下邊緣15mm。2、當連梁兩側腰筋面積配筋率滿足要求后,梁腰筋間距取為200mm,此時LL1腰筋與剪力墻水平分布筋不共線,那么,LL1側面腰筋伸入兩側墻肢內多長呢?(是取LaE還是效仿KL側面構造縱筋錨
32、入KZ 15d?請問一丁老師,如果要單獨計算LL高度范圍內的側向腰筋根數(shù),是不是:(梁高-1/2腰筋間距2/間距+1?個人認為,連梁高度范圍內的側向腰筋根數(shù)很難計算,因為此腰筋是跟著墻水平分布筋走的,而水平分布筋根數(shù)又跟層高等等有關。一丁:連梁高度范圍上下的第一根腰筋棗能不能不要這樣看問題?剪力墻水平鋼筋在連梁范圍拉通配置(連續(xù)通過不就很好嘛。如果某片剪力墻沒有開洞,該剪力墻自下而上水平分布鋼筋按照設計要求的某個間距均勻配置。所謂LL就是將剪力墻洞口上方的那部分“墻體”的上下按LL的設計要求配置相應的縱向鋼筋,在LL高度范圍的腰筋,則由剪力墻的水平分布鋼筋拉通配置(連續(xù)通過,因此不存在LL腰筋
33、從什么地方開始布置的問題,請看下面這張示意圖。網(wǎng)友瑾瑾:可是如果不計算出LL側面腰筋的根數(shù)或排數(shù),其側面拉筋也不好計算?一丁:側面拉筋與兩側剪力墻的水平分布鋼筋相同,所謂LL其實就是開洞剪力墻洞口上方的那點“墻”。平法(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圖集51頁就是根據(jù)這個規(guī)定作出的標準設計要求。鑒于此,平法(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圖集19頁的剪力墻身表中為Q1剪力墻提供的水平鋼筋直徑12mm間距250mm;而在同一頁面的剪力墻梁表中,給出的LL1截面為3002000,截面高度2000700跨高比(1800-
34、300/2000=0.750.3%,滿足要求,但是間距250mm200mm,不能滿足作為連梁腰筋的要求,因此不能簡單地直接將Q1的水平分布鋼筋在LL1范圍內拉通配置(連續(xù)通過,而是必須事先通過設計交底、圖紙會審或技術恰商等方式,將這個問題擺到設計結構師面前,請其按照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T 3-2002 J 186-2002規(guī)定和(03G101-1(現(xiàn)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要求,在LL高度范圍內,將此水平鋼筋間距調整到200之后,再拉通配置(連續(xù)通過。原因是因為LL不另外設置側向鋼筋,而是利用剪力墻的水平鋼筋“連續(xù)通過”,所以如果剪力墻水平筋設計為25
35、0時,當連梁高度大于700時,在LL高度范圍內剪力墻水平筋間距也要跟著調整為200。我不是不讓大家計算出LL側面腰筋的根數(shù),而是告訴大家LL腰筋是利用剪力墻水平分布鋼筋在LL范圍內連續(xù)配置,因此不存在第一根腰筋從那里起步的問題。你提到的那個課件,要求“LL側面上下第一根腰筋距離上下邊緣15mm”,絕對不附合結構構造一般要求,普通梁一排與二排鋼筋凈間距還要25mm呢,15mm肯定不正確。假如這Q1有4200高,下部有洞區(qū)域按照原設計要求剪力墻水平分布鋼筋間距250mm,上部無洞區(qū)域剪力墻水平分布鋼筋間距需要調整為200mm。那是圖集51頁有這個要求!一要拉通配置(連續(xù)通過,二間距要200mm,所
36、以無洞區(qū)域(連梁高度范圍需要調整為200mm。連梁是剪力墻中的梁類構件,圖集第三頁就把它歸類為“墻梁”,與框架梁有區(qū)別。因為LL也與梁一樣跨空,面目更趨近于梁,說是梁,說的是其表象;說不是梁是剪力墻洞口上方的剪力墻,說的是其實質。AL是剪力墻的水平層間加強部件,LL是剪力墻之間的連接部件。鋼筋看圖與構造做法施工常見問題解析(連載1有業(yè)界讀者在論壇上發(fā)帖說,他注意到施工中有封閉箍筋開口向下的做法,他問做的人有何依據(jù)?做的人說不知道,都是看見人家怎么做的就跟著也怎么做。也有人說箍筋開口應放在構件的受壓區(qū),懸挑梁是下部受壓,故箍筋開口向下放置。不知道對不對?首先匡正一下箍筋開口的不正確提法。在各種現(xiàn)
37、澆鋼筋混凝土梁類構件中的箍筋,通常分為封閉箍筋和開口箍筋兩類,前者為矩形,后者為U形。封閉箍筋又分為焊接連接封閉箍筋和活扣連接封閉箍筋兩個亞類。本題所問的,應該是非焊接封閉箍筋的活口,放在什么位置更好的問題。剪切變形是使桿件橫截面間產生相對錯動的趨勢,受壓則是沿桿件軸線的縮短,剪切變形和壓縮變形是兩個情形,沒有必要疊加在一起討論。網(wǎng)上盛傳封閉箍筋活口朝向的時候,說封閉箍筋的活口一般應設置在受壓區(qū)。我們指出,這個說法,在客觀上是難以實施的。房屋結構物,在風荷載作用下,或者在地震作用影響下,構部件受到往復振動。舉個例子,某框架柱上午遇到左來風,框架柱就向右彎曲,框架柱的左側邊緣受拉,右側邊緣受壓;
38、于是上午請箍筋活口呆在右側,符合箍筋活口呆在受壓區(qū)的要求。還是這根框架柱下午遇到右來風,框架柱只能向左彎曲,框架柱右側邊緣受拉,框架柱左側邊緣受壓。于是下午請箍筋活口呆在框架柱的左側,也符合箍筋活口呆在受壓區(qū)的要求。足見封閉箍筋活口呆在受壓區(qū)的要求,除非讓箍筋在構件中具有“見風使舵”的功能,否則就無所遵循。凡是自然人作不到的事情,就不能用于指導工程實踐。咱把這個事再往深里展開來宣傳宣傳,用生活經驗來與讀者溝通。讀者一般都使用過普通的雨傘。雨天,戶外打傘,無風時雨滴向下作用,傘骨的外懸部分,向下彎曲,各傘骨自然上部纖維受拉、下部纖維受壓。一陣大風襲來,將傘反向拉壞,在那被拉的瞬時,各傘骨外懸部分
39、的上部受壓、下部受拉。否則,不會發(fā)生反方向拉脫的情況。我闡述這個事件的目的是要讀者了解一個現(xiàn)象:附屬于豎向構件的懸臂結構根部下方,當豎向構件水平劇烈振動時,會產生很大的瞬時拉力。就跟我經常講,沒有純粹的軸心受壓構件一樣,懸臂構件沒有絕對的受壓區(qū)。當豎向構件產生振動時,我們在附屬于豎向構件的懸臂桿的根部下緣縱向鋼筋上曾經測到過瞬時“拉應變”。所以,箍筋就是箍筋,要義是箍住、箍牢、箍均勻。而轉圈設置,每個角每4個箍筋設置1個活口,就能使箍筋實現(xiàn)箍住、箍牢、箍均勻的目標。1970年代中期,筆者有幸接觸到工業(yè)與民用建設結構荷載規(guī)范(TJ 9-74組在寶島海南搜集到的臺風災害機理資料,農家外挑的木結構涼
40、曬臺的破壞是:臺風從木結構涼曬臺下方,將其向上掀翻、拽出。筆者企盼結構工程師在做設計時,對懸臂或外伸長度較大的梁,梁下部鋼筋的數(shù)量和錨固構造予以控制。我們接觸到許多設計院做的高層,頂部若干層外伸梁上下配筋設計成一樣的,對下筋直錨長度也有相當高的要求,這是非常好的。據(jù)悉,在河北省2002系列省標圖集中,鋼筋混凝土懸挑梁下部鋼筋支座處錨固,就規(guī)定8度設防超過2m,9度設防超過1.5m時為長臂梁,下部鋼筋不得按照受壓鋼筋的要求進行錨固,其水平段錨固長度應0.4laE,且須向上彎錨15d,冀標的這個要求就很科學。我們凡事是要用自己的頭腦考慮,要經過頭腦過濾之后再“現(xiàn)發(fā)現(xiàn)賣”。包括對筆者的說法,都要像家
41、庭主婦處置買來的菜那樣,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如把菜根、爛葉統(tǒng)統(tǒng)放到鍋里燴,結果這道菜的質量可想而知是難以下咽的。我們在學習鋼筋看圖與構造以及下料的過程中,千萬不要用某種思維定式貽誤自己的技術進步和理論發(fā)展。各類鋼筋混凝土結構構造圖書手冊的編著者大多是我國混凝土結構領域的精英級人士,每本都有閃光點,其中一些經典著作,在五十多年來一直指導著我國結構工程師從事結構設計。咱們在學習G101系列圖集的過程,應當廣泛汲取其他構造專家和構造著作的精華來武裝自我,提升自我,尤其當設計指定的文件范圍內,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構造詳圖時,也即所謂遇到特殊性問題,具體設計又沒作出明示時,就應當積極借鑒這些個構造著作的構造
42、圖解,與設計人員一起,積極應對,把問題合理解決。網(wǎng)友瑾瑾:老師的意思是說洞口高度范圍墻筋間距250mm,無洞區(qū)域(連梁高度范圍調整為200mm。一丁:對,你的理解正確。原因是因為LL不另外設置側向鋼筋,而是利用剪力墻的水平鋼筋“連續(xù)通過”,所以如果剪力墻水平筋設計為250mm時,當連梁高度大于700mm時,在LL高度范圍內剪力墻水平筋間距也要跟著調整為200mm。網(wǎng)友瑾瑾:如果設計真是這樣,整棟樓下來,會多用剪力墻水平筋,但這多用的卻算不到。一丁:對,這是我們在審圖過程中經常碰到的設計常見問題。就連咱這標準圖集的典型示例工程都出現(xiàn)此等暇疵,所以更多的對規(guī)范條文不很熟悉、不大理解的普通設計人員,
43、圖面發(fā)生這種事情,更是很多見。這個事情我們要在設計交底、圖紙會審會上提出,請設計出具修改設計出具修改文件,因為不是一碗豆腐湯的錢,你出我出都無所謂!網(wǎng)友瑾瑾:側面拉筋與兩側剪力墻相同,原來關于連梁腰筋的問題終于弄明白了,謝謝老師!像下圖這種情況,LL左右的YJZ只有箍筋,沒有水平分布筋,那LL兩側還需不需要單獨設置腰筋呢?一丁:肯定需要單獨設置腰筋。網(wǎng)友瑾瑾: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可是腰筋是伸入兩邊墻肢LaE還是效仿KL側面構造G筋錨入KZ中15d?腰筋伸入兩邊YJZ內LaE,且600mm,不是效仿KL側面構造G筋錨入KZ 中15d,LL腰筋與KL的腰筋受力情形不一樣。本來是要求剪力墻水平鋼筋連續(xù)
44、通過,現(xiàn)在支承LL的YJZ本身沒有配置水平分布分布鋼筋,所以另外需要另外配置腰筋。網(wǎng)友瑾瑾:陳青來老師在回復連梁箍筋時指出:“但只指對應連梁的頂層,并不是工程的頂層”。這話怎么理解?一丁:陳青來老師的原話是:“中間樓層連梁,在其支座范圍不需要設置箍筋,但頂層LL在支座范圍要求設置箍筋;但只指對應連梁的頂層,并不是工程的頂層?!边@句話什么意思呢?譬如某個建筑,一共有25層,這個建筑“工程的頂層”就是25層上面的屋面頂板;“對應連梁的頂層”是指支承某代號連梁LLx所在的剪力墻Qy范圍不是從125層,而是只到19層,第20層開始,LLx所在的剪力墻Qy沒有再上來,那么這個19層的頂就是LLx所“對應
45、連梁的頂層”。鋼筋看圖與構造做法施工常見問題解析(連載2抗震框架梁柱的縱向鋼筋的接頭為什么要避開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區(qū)?夏天的風:因為梁的加密區(qū)一般是設置在端頭位置,那里剪力比較大,是整根梁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故不能把接頭設置在那里。宋氏集團-建:首先我感覺你的見解很不錯,但是我不太明白的是剪力和鋼筋接頭有什么關系?lingmin:閃光對焊的接頭試拉出來的結果是斷在鋼筋原材料上的而不是斷在接頭,但是焊接接頭抗剪力小,你做的是抗拉實驗而不是抗剪。宋氏集團-建:剪力不是讓箍筋承受的嗎?況且那里支座邊上是加密的,接頭還要抗剪嗎?夏天的風:你想的太復雜了,建議你去看一下混凝土的書籍,里面有你想要的答案。zho
46、ujiangding:還有人說:因為梁的加密區(qū)受剪力比較大,一般的焊接很難保證質量,所以要避開。一丁:抗震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區(qū)域,往往是地震時塑性鉸可能形成的位置,因此,各國規(guī)范為了保證塑性鉸的安全,都不提倡梁柱的縱向鋼筋在此區(qū)域實施連接。對KL要求在KZ內錨固水平段長度0.4laE,有些柱截面不夠大,有些KL則以剪力墻為支座,不滿足這個要求,該怎么辦?網(wǎng)絡媒體廣泛流傳著“以較小直徑替換較大直徑鋼筋,來減少錨固長度的絕對值,進而達到滿足0.4laE的錨固要求”的方法,這從純理論層面上來分析,未嘗不可。將這個方法理論聯(lián)系實踐,看看是行還是不行。我們先看下面這張表從上表,我們看到剪力墻厚度
47、為250mm時,取鋼筋保護層厚度為15mm,其水平可布筋的理論長度是235mm。如果某框架梁KL 原設計配置了6根直徑25的*肋紋鋼筋,0.4laE需要380mm,如果按照用小直徑的鋼筋替代,只能使用直徑14,它的0.4laE只要213mm,滿足要求,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在另外一方面6根25的鋼筋截面積=6490.9=2945.4mm2,而14的單根截面積=153.9mm2,需要2945.4/153.9=19.14根。本來二排鋼筋,現(xiàn)在20根鋼筋需要布置5排,于是產生鋼筋放不下、或鋼筋雖然可以放下,但是影響到梁的有效高度,第三排鋼筋的斷點位置還沒有定論,又出來第四排鋼筋的斷點位置待確定、第五
48、排鋼筋的斷點位置需要考慮等等一系列無法應對的問題。所以說,用小直徑鋼筋置換大直徑的方法解決不了實際問題。譬如框架梁KL還是這6根25的鋼筋,剪力墻厚度為200,此時可布筋長度為185mm,只能用12的鋼筋,其0.4laE為183mm,滿足布筋長度要求,但是12鋼筋不宜用于框架梁縱向鋼筋。所以我們指出,“以較小直徑替換較大直徑鋼筋”的說法是缺乏工程實踐經驗的人沒有經過必要的計算比較,憑一時“靈感”脫口而出的,不具有實際可操作性。我國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T3-2002 J在民用建筑工程設計常見問題及圖示05SG109-3(混凝土結構中,對此進行了細化和圖示。這個問題得在源頭上解決,
49、也就是要結構設計人員在出圖階段解決。如果施工圖設計文件在繪制和審查二道大環(huán)節(jié)均未予以解決而就將問題流入到施工實施階段,那么一開始,我們就要利用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的時機,向結構設計人員問清楚,請設計人員給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意見。一線施工與監(jiān)理人員遇到這個問題,要勤于向設計人員咨詢,不要擅自處置。鋼筋看圖與構造做法施工常見問題解析(連載3屋面板角部加強筋Crs究竟在哪些部位需要設置?這條是用來約定角部加強筋Crs的。原設計一般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僅僅在沿支座周邊設置上部鋼筋,板的中間區(qū)域上部沒有配置鋼筋。另外一種是板的上部配置有雙向通常鋼筋的情況。本圖集在考慮角部加強筋Crs時,這兩種情況區(qū)別對待,分
50、別考慮。這里的圖是兩種角部加強筋Crs布置示意圖。對第一種情況,看看原來沿支座周邊配置的角部鋼筋符合不符合加強筋的要求,符合了,就維持原設計不動;如果原有的角部配筋比擬設置的角部加強筋Crs直徑小、間距大、長度短,就要用Crs取代原配置的板支座上部兩個方向的非貫通鋼筋,用圖b替代圖a。對第二種情況,見圖c,角部加強筋Crs只要在雙向貫通鋼筋的空檔中設置,此時原來雙向貫通鋼筋照常通過,這就是“間空布置的意思”,如圖d 。屋面板角部加強筋Crs通常在房屋大陽角設置。房屋大陽角是一個針對房屋變形單元的廣義概念,不僅僅只是4個大陽角。如果一幢房屋有變形縫將其分為兩個變形單元,那么它的每一個變形單元都至
51、少有4個大陽角,總起來就是8個大角。如果在一個變形單元,平面上前后錯開,錯開的陽角也要考慮設置加強筋。對這個懸挑陰角一些讀者“想象”不出來,在此,我們也一并宣傳一下這個懸挑陰角。學習與會審建筑圖紙的技巧和方法(上建筑設計圖紙是施工企業(yè)進行施工活動的主要依據(jù),學習與會審圖紙是技術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學好圖紙,掌握圖紙內容,明確工程特點和各項技術要求,理解設計意圖,是確保工程質量和工程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從事施工的人員都應重視圖紙學習,認真學好圖紙以便能正確、有效地指導施工,否則,不學習圖紙或學習得不夠仔細就盲目進行施工,勢必會影響工程質量,造成經濟損失。工程圖紙往往是少則幾張,多則數(shù)十張到數(shù)百張
52、,如何能快捷地學好圖紙,達到融會貫通,一般采用的學習方法是:先粗后精,先建筑后結構,先大后細,先主體后裝修,先一般后特殊。先粗后精。就是先看平面、立面、剖面,將整個工程的設計圖紙粗略地看一遍,使對整個工程的規(guī)模、特點、結構情況,使用材料要求等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檢查圖紙是否齊全、清楚,內容有無漏項。然后再一張一張地細看,核對圖紙中總尺寸和分尺寸,坐標、軸線、位置、標高、平立面等是否一致,標注是否齊全,有無遺漏、錯誤之處,各處交叉連接是否相符,門窗型號的位置、尺寸和數(shù)量表與平面是否一致等。先建筑后結構。就是先看建筑圖,后看結構圖,核對建筑圖和結構圖的軸線位置、尺寸是否一致,前后有無矛盾;檢查立
53、面圖各樓層的標高是否與建施平面圖相同,再檢查建施的標高是否與結施標高相符。建施圖各樓層標高與結施圖相應樓層的標高應不完全相同,因建施圖的樓地面標高是建筑完成面標高,而結施圖中樓地面標高是結構頂面標高,不包括裝修面層的厚度,同一樓層建施圖的標高應比結施圖的標高高出2050mm。這一點需特別注意,因有些施工圖,把建施圖標高標在了相應的結施圖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會出錯。此外,尤其要注意由于柱凈高(包括應嵌砌填充墻、樓梯平臺梁支承在框架柱上等形成的柱凈高與柱截面長邊尺寸(或圓柱直徑之比4 (Hn/h c4或2的短柱,其箍筋應沿柱全高加密。檢查立面圖門窗頂部標高是否與所在層的梁底標高相一致(或即使兩者
54、標高一致,但兩者不在同一豎向平面內,此時應向設計索要梁下挑耳節(jié)點構造;檢查樓梯踏步的水平尺寸和標高是否有錯,檢查梯梁下豎向凈空尺寸(凈高是否大于2m,是否存在碰頭現(xiàn)象。結構圖部件等大樣圖及其編號,是否與結構布置圖相符;鋼筋配置是否齊全合適,鋼筋尺寸、數(shù)量、形狀與鋼筋表是否相符,特別是配筋有無遺漏和差錯,安裝有無問題。先大后細。就是先看大圖后看細部大樣圖,搞清細部構造要求和作法,以及節(jié)點構造的連接處理是否清楚、合理,核對平面圖中標注的大樣與大樣圖的編號、尺寸、形式、作法是否一致,所采用的標準圖集編號、類別、型號與圖紙是否矛盾,大樣圖是否齊全,有無遺漏。先主體后裝修。就是先看主體結構部分,后看裝修
55、部分(包括裝飾、防火、保溫、隔墊、隔音等以及其他特殊裝修部位構造和材質要求。先一般后特殊。就是先看一般建筑結構部位,熟悉基本尺寸、標高、部位、構造和要求后再看特殊部位和要求(如地基處理、變形縫的設置、防火處理、抗震構造等搞清構造和處理方法;有無使用特殊材料,其品種、規(guī)格、數(shù)量能否滿足需要等等。(未完鋼筋看圖與構造做法施工常見問題解析(連載4(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第69頁基礎連梁與框架柱連接,錨入框架柱的長度有何規(guī)定(分端部與中間部位,多跨連梁支座部位沒有加密箍筋,是不是這些梁本來就不需要箍筋加密?06G101-6圖集第68頁的下圖“基礎連梁JLL縱筋構造”中清楚地標明
56、:基礎連梁的縱筋錨入柱內“La”。這個回應是錯誤的。06G101-6圖集第68頁的下圖“基礎連梁JLL縱筋構造”中清楚地標明:基礎連梁的縱筋錨入位于柱下面的基礎中,長度自其上柱外緣計算“La”。筆者指出,基礎連梁是拉接基礎的,與柱沒有發(fā)生直接聯(lián)系,所以不存在基礎連梁的縱向鋼筋在柱中錨固多少的問題。從概念上講,基礎連梁是整個基礎系統(tǒng)的一個組成元素,它是支持支承柱子的獨立基礎、他向條形基礎或樁基承臺的一種連接構件。因此是柱子錨入基礎,而不是作為基礎組成部分的連梁之縱向鋼筋錨入柱子?;炷两Y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 第68頁也清楚地標
57、明:基礎連梁的縱筋錨入柱子下方的基礎中,長度可取為柱邊向內“La”,而不是像有些讀者理解的:“基礎連梁的縱筋錨入柱內La。”這樣一件事情在早于柱子形成前就已經發(fā)生。其次,才有柱縱向鋼筋插入基礎。也就是講,基礎和基礎連梁施工結束時,柱子還僅僅只有插筋,根本沒有形成柱子,因此,“基礎縱向鋼筋錨入柱子”的說法在施工工藝邏輯關系上也是絕對講不通的。柱以基礎為支座,基礎連梁是基礎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如何判別0.000以下的梁究竟是基礎梁還是基礎連梁、地下框架梁?從結構分析角度來說,基礎梁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作用于建筑結構上的荷載和結構物自重,通過柱和墻傳遞到基礎,基礎又將其傳遞到地基土?;A對地基土產生了作用力,同時地基土對基礎產生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工程界稱其為地基反力。凡是受到地基反力作用的梁,我們稱其為基礎梁?;A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文化產業(yè)投資基金信托資金借貸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家庭光伏發(fā)電設備銷售與市場推廣合同
- 勞動合同范本技工
- 書面財產贈予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綜合體門面租賃及商業(yè)數(shù)據(jù)分析服務合同
- 農林機械租賃合同范本
- 如何設計女式滌棉襯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方案2025年立項
- 買斷代銷合同范本
- 供價合同范本
- 中國赤芍浸膏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康復科院感年度工作計劃
- T-BJCC 1003-2024 首店、首發(fā)活動、首發(fā)中心界定標準
- 《海洋自然保護區(qū)》課件
- 2024年云南機場集團飛機維修服務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外科手術及護理常規(guī)
- 北師大版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材分析解讀課件完整版
- 蘇少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單元備課
- 學校開學教師安全培訓
- 出口潛力分析報告
- 晉升的述職報告
- 微信視頻號運營技巧攻略詳解全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