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采礦專業(yè)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文件_第1頁
礦山采礦專業(yè)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文件_第2頁
礦山采礦專業(yè)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文件_第3頁
礦山采礦專業(yè)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文件_第4頁
礦山采礦專業(yè)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文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礦 山 企 業(yè)采 礦 初 步 設 計 委 托 資 料 內 容(試 行).采礦專業(yè).全國冶金系統設計院采礦業(yè)務建設網一九八九年二月關于印發(fā)“礦山企業(yè)采礦專業(yè)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試行)的通知各有關單位: 為提高采礦專業(yè)施工圖設計質量,統一設計標準,根據1987年11月采礦業(yè)務建設網采礦專業(yè)昆明會議的決定,委托長沙黑色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起草的“礦山企業(yè)采礦專業(yè)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試行),現已編制完畢,印發(fā)給網內各單位試行。在試行過程中如有新的建議和意見,請函告長沙黑色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采礦室,以便今后作必要的修訂。 全國冶金系統設計院采礦業(yè)務建設網 一九八九年二月 編制單位:冶 金 工 業(yè) 部長

2、沙黑色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院 長 唐昭武院副總工程師 李鼎權科 技 處 遲貴德采 礦 室 主 任 劉儒臣主 任 工 程 師 羅紹裘 吳壽崢編 寫 楊慶銓 一九八九年二月 編 制 說 明 “采礦專業(yè)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編制說明如下: 1本“規(guī)定”內容包括露天礦、露天礦大爆破,砂礦床水力開采、地下礦和炸藥加工廠等五個部分的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由于各礦山的條件不同,生產工藝有區(qū)別,在實際應用中,對各部分列出的施工圖項目和深度要求,可根據各礦山具體情況決定取舍和增減。各設計單位專業(yè)分工有所不同,其深度要求不受影響。 2“規(guī)定”著重闡明施工圖設計的內容和深度,至于設計步驟、方法和制圖標準,

3、請另參見其他有關資料和規(guī)定。 3.施工圖中所附的各種表格(工程量表、材料表、座標表、斷面特征表等)型式和圖形符號,均以礦業(yè)工程制圖中的規(guī)定為準。 4“規(guī)定”是根據國家和冶金部已經頒發(fā)的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編制的,如將來有所變動,則以新的規(guī)程、規(guī)范(如安全規(guī)程、礦業(yè)工程制圖、礦業(yè)工程術語等)為準。 5由于時間倉促,水平所限,不妥之處難免,請在試行中批評指正。 在編制過程中,得到一些單位和同志的大力支持,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在此表示感謝。 長沙黑色冶金礦山設計研究院 采礦室 一九八九年二月目 錄第一章 編制施工圖設計的原則要求5第二章 露天礦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72.1設計圖紙的基本內容72.2露天礦施工

4、圖設計內容72.2.1采(礦)剝(離)工程72.2.2開拓運輸工程102.2.3通風、施工井巷工程112.2.4露天礦防、排水工程12第三章 露天礦大爆破工程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15第四章 砂礦床水力開采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16第五章 地下礦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195.1設計圖紙的基本內容195.2地下礦施工圖設計內容205.2.1平巷工程205.2.2斜井工程245.2.3無軌斜坡道工程305.2.4硐室(中、小型)工程315.2.5采礦方法及采準、切割工程325.2.6充填系統工程405.2.7 防、排水系統工程425.2.8通風系統工程44第六章 炸藥加工廠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44 第一章 編制

5、施工圖設計的原則要求 1、為提高采礦專業(yè)施工圖設計質量、統一設計標準,特制定“采礦專業(yè)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以下簡稱規(guī)定)。 2、施工圖設計必須貫徹執(zhí)行國家有關法令、法規(guī)及礦山安全規(guī)程、礦業(yè)工程制圖等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 3、施工圖設計是施工建設的依據,亦是監(jiān)督和竣工驗收的依據。 4、施工圖設計的內容和深度,必須滿足礦山施工和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及編制工程預算的需要。 5、施工圖設計以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的初步設計或方案設計為基本依據。在本階段設計開展前或設計過程中,如上階段設計原則或方案有變更時,則新更改的內容必須報請原設計審批機關批準后,方能繼續(xù)進行施工圖設計。 6、施工圖設計應具備下列必要的條件:

6、(1)、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批的上階段設計文件。 (2)、必要的地形、地質測繪資料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氣象、地震等基礎資料。 (3)、露天礦邊坡設計時,應有經鑒定和審批的邊坡巖體力學試驗研究報告資料。 (4)、露天礦大爆破工程,必須具備地形、地質資料和爆破試驗資料。 (5)、在水下、主要運輸干線或建筑物下進行地下開采時,應具有巖體力學試驗報告資料。 (6)、改、擴建礦山應有礦山開采和井巷工程現狀實測資料。 (7)、設備安裝資料。 (8)、對礦體賦存條件較簡單的小型礦山,可適當簡化上述某些資料的要求。 7、施工圖設計由計算說明書和圖紙兩部分組成。要求計算數據準確,文字敘述清楚,便于審核,并歸檔入庫

7、。設計圖紙能準確地表達設計意圖,繪圖清晰、美觀,符合制圖規(guī)定。 第二章 露天礦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 2.1設計圖紙的基本內容(1)座標網及座標值,指北標志。 (2)礦體、巖層、地質構造界線及代號。 (3)勘探工程及編號。 (4) 地面主要建筑物、構筑物、設施及編號。(5)井巷工程及編號。(6)座標表。 (7)工程量表。(8)材料表(安裝、支護、鋪軌等)。(9)圖例。(10)必要的文字說明。2.2露天礦施工圖設計內容2.2.1采(礦)剝(離)工程 1、露天開采終了平面圖 比例:1:2000或1:1000 本圖旨在控制采場境界范圍及采場內主要開拓工程位置及輪廓,需要計算和標明主要控制點的座標與標高及

8、其他內容。 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2)、(3)、(4)、(6)、(9)、(10)外,尚需下列內容: (1)露天采場境界最上開采水平和露天底的開采輪廓線及其坡底線的各控制點。 (2)采場內主要開拓運輸系統起始點、終點及轉折點。 (3)采場內部與外部運輸線路交接點。 (4)各階段水平開采終了平臺及其標高。 (5)爆破危險界線。 (6)采場外地形線及采場內外重要的地質構造線。 2、露天采場基建終了平面圖 比例:l:2000或1:l000 本圖旨在控制基建范圍和基建工程的位置。需要計算和標明主要基建控制點的座標及標高等。 除2.1節(jié)基本內容(1)、(2)、(3)、(4)、(6)、(9)、(1

9、0)外,尚需: (1)基建終了采場最外輪廓線及坡底線主要控制點。 (2)各基建階段邊坡推進位置坡底線主要控制點。 (3)采場內部與外部運輸線路交接點。 (4)出入溝及開段溝坡底線(單壁時)或中心線(雙壁時)的控制點。 (5)防、排水設施及主要生產設備布置。 (6)采場外地形線及采場內、外重要地質構造線。 (7)基建工程量(礦、巖、土)總表。 3、基建水平平平面圖 比例:1:2000或1:1000 除2.1節(jié)中基本內容(1)、(2)、(3)、(6)、(7)、(9)、(10)外,尚需:1) 本圖應標明以下控制點的座標和標高:(1)基建階段邊坡推進位置及坡底線主要控制點。(2)開段溝開挖界線,出入溝

10、中心線控制點。(3)采場內部與外部運輸線路交點。2)開段溝橫斷面規(guī)格尺寸。4、露天采場橫剖面(縱剖面或輔助剖面)圖比例:1:2000或1:1000(1)在地質橫剖面(縱剖面或輔助剖面)圖上繪制開采終了階段坡面線和各種平臺及開采水平標高。(2)標明截水溝位置及其規(guī)格尺寸。當需要加固坡邊時,還需標明邊幫加固部位及加固工程輪廓圖。5、邊坡加固圖 比例:1:2000或1:1000、1:500除21節(jié)中基本內容(7)、(8)、(9)、(10)外尚需:(1)繪制邊坡加固位置、加固工程結構及其幾何尺寸和角度等。(2)需要卸載的邊坡尚需畫出卸載剝離范圍并計算出剝離工程量。(3)當改、擴建礦山邊坡需增修疏干、排

11、水工程(如鉆孔、導流水溝或巷道),則應繪制工程平面及斷面布置圖,并標注有關尺寸。2.2.2開拓運輸工程當采用斜坡卷揚或膠帶運輸開拓時,需和總圖、礦機等專業(yè)共同會商上述開拓系統的起始點和終點、破碎站或調車場的空間位置。只有在采用平硐溜井(或溜槽)開拓時才由采礦(或礦建)專業(yè)獨立完成該系統如下的施工圖。1、平硐一溜井(或溜槽)開拓系統平面圖比例:1:2000或1:1000除21節(jié)基本內容(6)、(9)、(10)外,尚需:(1)在地質地形圖上標出露天采場境界,各溜井(或溜槽)的平面位置,并標注各井口(或溜槽口)的座標和標高,以座標表型式表示各種井、槽之間在地表的平面相關尺寸。(2)用虛線表示出平硐、

12、施工導坑(遇有導坑時)、通風、排水等井巷工程。2、平硐一溜井開拓系統縱投影圖(沿運輸平硐方向剖視圖) 比例:1:2000或1:1000(1)在地質地形剖視圖上,標出溜井(溜槽)、檢查井巷、各種硐室、運輸平硐、通風及施工井巷等的立面位置,相互連接關系。(2)溜井(或溜槽)上、下口及變段部位的標高,運輸平硐坡度。3、平硐(或運輸巷道)及導坑(有施工導坑時)施工圖比例:1:2000或1:1000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2)、(5)、(6)、(7)、(8)、(9)、(10)外、尚需:(1)標明溜井裝車(或運輸)水平平硐、導坑(有導坑時)及聯絡道、裝礦硐室、操作室、除塵硐室、通風、檢查、施工等井巷

13、工程及相互連接關系。(2)裝車(或運輸)平硐及導坑硐口、平硐交岔點、平硐轉折點的座標及標高。4、平硐、導坑、聯絡巷道斷面圖 見521節(jié)。5、平硐、導坑巷道璇岔施工圖 見521節(jié)。6、各種硐室施工圖 見524節(jié)。7、主溜井、裝礦硐室和準軌平硐斷面及璇岔等施工圖見礦建專業(yè)有關規(guī)定。8、溜槽施工圖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7)、(10)外尚需:(1)平面圖 比例:1:1000或1:500在地形圖上繪制溜槽平面圖,并標出溜槽中心線、底部寬度,上、下口中心座標及標高,不同商度的橫斷面編號及排水溝位置。(2)縱剖視圖 比例:1:1000或1:500標出溜槽底面幾何尺寸,上、下部標高及連接關系,車檔位置。加固部

14、位及其有關尺寸。(3)橫斷面圖 比例:1:500繪制對應平面圖上溜槽不同高度的橫斷面規(guī)格尺寸,邊坡傾角。2.2.3通風、施工井巷工程通風工程主要包括平硐一溜井系統的裝卸礦硐室、操作室、運輸巷道和地下防排水系統的水泵房、變電所、車場巷道等通風井巷工程;施工井巷工程專指為加速平硐一溜井施工進度而掘進的施工平巷、豎井、斜井等井巷工程。1、平硐一溜井通風系統圖 比例:1:1000或1:5002、平硐一溜井施工井巷系統圖 比倒:1:1000或l:500以上兩圖盡可能在平硐一溜井總平面圖和立面圖上表示清楚。3、通風或施工平巷、斜井、立井、硐室等施工圖以上諸圖與地下礦施工圖設計有關部分相同。2.2.4露天礦

15、防、排水工程露天礦防、排水工程,一般包括露天采場地表防、排水和深凹采場或地下排水的自流或機械排水系統。l、露天采場地面截水溝施工圖 比例:1:1000本圖主要是在采場之外修建截水溝(或攔洪壩、排洪隧道、河流改道等),防止地表水流入露天采場內。按照單位分工,有的由總圖或其他(如隧道工程)專業(yè)出圖。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6)、(7)、(10)外,尚需:(1)在條帶狀地形圖上繪制出水溝長度、寬度、中心線及其轉折點的座標和溝底標高。(2)在水溝斷面圖上標注水溝斷面規(guī)格尺寸、支護型式及厚度。(3)有跌水消能池時,亦應標明其規(guī)格尺寸、支護型式及厚度。2、露天采場防、排水系統圖 比例:1:2000

16、或1:1000(1)采用自流排水方式時,在露天開采終了平面圖上布置截水溝及其他防、排水設施,并標注水溝坡度、流向及水溝中心線轉折點的座標和標高。(2)配合機械排水時,則還需標明集水坑、水泵站、排水管道等設施。井標注集水坑和水泵站結構尺寸、標高及水泵揚程高度和出水口標高。3、露天一地下聯合防、排水工程系統圖比例:1:2000或1:1000本圖著重表示露天防、排水工程與地下泄水井巷工程之間的相互關系。(1)在露天采場終了平面圖上用虛線表示地下泄水巷道一斜井、平巷、天井和階段集水平巷及中央排水豎井(或斜井)等排水工程。 (2)深凹采場截水溝等排水設施的位置及其與地下泄水工程的連接關系。4、地下泄水斜

17、井系統圖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6)、(7)、(8)、(10)外,尚需:1)平面圖 比例:1:2000或1:1000(1)將泄水斜井、階段泄水平巷(或天井)、底部集水巷道等,水平投影到與露天采場相對應的座標網的平面圖上,表明上述工程在平面上的相互連接關系。(2)標出斜井上、下口、斜井與階段泄水平巷(或天井)交點、采場平臺與泄水平巷(或天井)交點的座標。2)斜井縱剖視圖 比例:1:2000或1:1000(1)標明泄水斜井、階段泄水平巷(或天井)、露天采場平臺截水溝以及底部集水巷道等工程的立面位置及相互關系。(2)標注上述工程的長度、高度、角度、坡度和水流方向。3)地下泄水井巷斷面圖 比例:

18、1:50標出斷面規(guī)格尺寸、支護型式及厚度。5、底部集水平巷施工圖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6)、(7)、(10)外,尚需:1)平面圖 比例:1:2000或1:1000在有座標網的平面圖上布置集水平巷、泄水斜井底部、水倉(用機械排水)、外部排水設施(自流出地表)等工程、標明上述工程之間相互連接關系及平硐硐口(自流出地表)、轉折點、平巷與其他工程連接點的座標。2)平巷斷面圖 比例:1:50標明斷面規(guī)格尺寸、支護型式及厚度。3)平巷璇岔施工圖 見52I節(jié)。6、地下排水泵房系統圖 比例:1:1000或1:500該圖由采礦或礦建專業(yè)出圖。其內容: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5)、(10)外,尚需

19、:圖中著重表示排水井(豎井或斜井)、車場、進水巷道、防水門、沉淀池、水倉、配水巷道、吸水井、管子道、清倉絞車硐室或排泥設施、水泵房、變電所等工程的平面位置及相互關系。上述工程單項施工圖設計深度詳見礦建專業(yè)施工圖設計深度要求和地下礦防,排水系統工程。 第三章 露天礦大爆破工程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大爆破作業(yè)廣泛應用于礦山基建剝離、路塹開挖以及蓄水、攔砂筑壩等工程。本章內容僅適用于礦山基建剝離。1、大爆破工程平面布置圖比例:1:1000或1:500、1:200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3)、(5)、(6)、(7)、(8)、(10)外,尚需:(1)在地質地形圖上布置平硐及主、副藥室(多層藥室爆破時

20、可用階梯狀平面剖視圖表示)。并標注平硐口中心線及其轉折點和藥室中心點的座標和標高。(2)標明平硐、藥室、剖切線的編號。(3)標出爆破危險界線。2、藥室及裝藥施工圖 比例:1:100或1:50除2.l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7)、(8)、(10)外,尚需:(1)在藥室三視圖(正視、俯視、側視)上標出藥室規(guī)格尺寸,底板標高及支砌型式,藥室與平硐或橫硐連接關系。(2)在三視圖上標出炸藥堆放結構尺寸,主、副起爆藥包位置及炸藥類型和裝藥量。(3)堵塞體位置、規(guī)格尺寸及堵塞材料類型和用量。3、平硐和橫硐斷面圖 比例:1:50標明斷面規(guī)格尺寸、支護型式。4、起爆網路聯接示意圖(1)藥室主、副網路布置及聯接關系。(2

21、)起爆雷管、端線、聯接線等規(guī)格及型號。(3)材料消耗量。 第四章 砂礦床水力開采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 1、露天開采終了平面圖 比例:l:2000或1:1000 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2)、(3)、(6)、(9)、(10)外,尚需:1)標出露天開采最終境界。2)計算并標出采場內以下各點的座標和標高: (1)階段水平最終邊坡(坡底線)的控制點; (2)礦(砂)漿輸送或溢流的固定泵站、管道、溝坑等的主要控制點。3)繪出開采境界外的地形及礦(砂)漿輸送管線。2、基建終了平面圖 比例:1:2000或1:1000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2)、(3)、(4)、(6)、(10)外,尚需:1)需要計

22、算和標出采場內以下各點的座標及標高: (1)采場基建范圍最外輪廓及主要控制點;(2)階段水平基建終了邊坡(坡底線)的主要控制點;(3)礦(砂)漿輸送或溢流的移動或固定泵站;(4)輸送管道及溝坑等的主要控制點。2) 繪出采場基建范圍外的地形線、輸送管線敷設和運輸線路布置等。3)基建工程量(礦、巖、土)總表。3、基坑(或塹溝)開拓系統平面圖比例:1:2000或l:1000、1:500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2)、(3)、(4)、(6)、(9)、(10)外,尚需:1)標出采礦場、輸送系統,運輸道路、排棄場、洗選廠、工業(yè)場地等的位置及互相聯系,工作面水槍、泵站、礦(砂)漿池、輸送管道、溢流溝等平

23、面位置。2)計算并標出基坑(或塹溝)中心線控制點、采場內、外部線路連接點的座標及標高。4、塹溝施工圖 比例:1:1000或1:500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7)、(8)、(10)、外,尚需:1)在塹溝平面、斷面和縱剖面圖上標出水槍,沖礦(砂)溝、供水管等的位置。2)塹溝規(guī)格尺寸、溝底標高及坡度。3) 沖礦(砂)溝的規(guī)格尺寸及礦(砂)漿流向。5、基坑施工圖 比例:1:1000或1:500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7)、(8)、(10)外,尚需:1) 在基坑平面、斷面和縱剖面圖上標出水槍、礦(砂)漿池、砂泵站、輸送管道和供水管道的位置及有關尺寸。 2)標出基坑和礦(砂)漿池規(guī)格尺寸。 6、平硐一溜井開拓

24、系統圖 設計和深度與露天礦平硐一溜井開拓系統圖基本相同。但需增加溜井下口裝配圖、消能池施工圖、巷道溢流溝施工圖等。 7、采礦方法圖 比例:1:100或l:50 1)在平面和剖面圖上標出臺階高度、階段坡面角、水槍沖采的寬度、坡度、沖礦(砂)溝和管線的敷設位置。 2) 如需預先剝離或預先松動,則應標出預先剝離或預先松土的范圍。 8、礦(砂)漿溢流溝施工圖 除2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6)、(7)、(10)外,尚需: 1)平面圖 比例:1:1000或1:500 (1)在地形圖上布置溢流溝,標注其中心線溢流方向及其與礦床、砂泵站的銜接關系。 (2)標注溝底中心線控制座標和標高及溝底坡度。 2)斷面圖 比例:

25、1:100或1:50 標出斷面規(guī)格尺寸及支護厚度。 3)縱剖視圖 比例:1:1000或1:500 標出溢流溝各段水平長度、總長度及坡度等。 9、松動爆破(或剝離)施工圖 (1)在地形圖上標明基建時期松動爆破(或剝離)的范圍和孔網布置。 (2)表示出松動(或剝離)方式的主要參數、設備布置等。 10、砂泵站配置圖 見有關專業(yè)深度要求。 第五章 地下礦施工圖設計深度規(guī)定 5.1設計圖紙的基本內容 (1)座標網及座標值,指北標志。 (2)礦體、巖層、地質構造界線及代號。 (3)勘探工程及編號。 (4)井巷工程及編號。 (5)座標表。 (6)工程量表(包括掘進、支護工程量)。 (7)材料表(包括井巷裝備

26、、支護用木材和鋼材及巷道鋪軌等)。 (8)圖例。 (9)文字說明。 5.2地下礦施工圖設計內容 5.2.1平巷工程 1、平硐硐口施工圖 比例:1:100或1:50 平硐硐口施工圖包括硐門和明路塹設計圖。硐口巖石條件較好、硐口上部山坡較緩的可只做硐門框設計,巖石條件不好的硐門施工圖,包括以下內容。 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6)、(7)、(9)外,尚需: 1)正式圖 (1)標明硐門形式及端墻、翼墻規(guī)格尺寸(包括基礎深度、寬度和端墻嵌入路塹邊坡巖層內的深度)。 (2)平硐斷面規(guī)格尺寸,軌道、水溝、人行道布置及有關尺寸,軌面或平硐底面(無軌)標高。 (3)路塹邊坡的坡度及硐頂水溝底面坡度。2)縱剖視圖(

27、1)標明端墻仰坡、厚度和硐頂仰坡及坡腳與端墻背面的水平距離。(2)硐頂回填土厚度及水溝規(guī)格尺寸。(3)硐口支護長度及支護型式。(4)與正視圖相應部分的規(guī)格尺寸。3)俯視圖(用以上兩視圖能表示清楚的可不出俯視圖)(1)標明硐口外3m范圍內的路塹、水溝、軌道布置及其與外部連接關系和相關尺寸。(2)硐口座標點及座標值。(3)與正視圖、縱剖視圖相應部分尺寸。2、平巷斷面圖 比例:1:50或1:30有軌、無軌和各種拱形(園弧、三心、半圓)平巷斷面圖的深度要求基本相同。斷面圖應表明以下內容及尺寸。(1)斷面形狀、規(guī)格、最大運輸設備、管線、集電弓、支架等輪廓,軌道、人行道、水溝、預埋件的位置。(2)錨噴支護

28、的巷道應繪出錨桿分布、型號;鋼筋砼支護的巷道應繪出鋼筋分布、型號;鋼纖維砼和鋼絲網砼支護的巷道應標明鋼纖維型號及鋼絲網規(guī)格。(3)寬度尺寸,應標注支護厚度、巷道及最大運輸設備、安全間隙、人行道、水溝等寬度,軌距、雙軌中心線間距、軌道中心線至墻和巷道中心線的距離。(4)高度尺寸,應標注巷道墻高、拱高、凈高、總高以及水溝、基礎深度,管線、支架預埋件高度,架線和運輸設備頂部至軌面、軌面至巷道底板的高度,以及巷道大、小拱半徑。(5)巷道斷面特征表。(6)注明斷面用于何處。當采用鋼筋砼軌枕、預制水溝蓋板、預制砼支架等,應另繪制結構圖和統計每件材料消耗。3、平巷交岔點(旋岔)施工圖 比例:1:100本圖一

29、股只需繪制平面圖和附擴大斷面特征表即能滿足施工。當需要表示管道跨越璇岔時,可加繪管道跨越處斷面圖,以表明管道固定和連接關系。施工圖應表示以下內容。(1)標明管道型號及規(guī)格尺寸、軌道中心線和巷道中心線曲線參數及璇岔起、止(一般過墩柱尖后兩米)界線。(2)分斷面編號及間距,岔心至璇岔起點和墩柱尖(一般墩柱寬5OOmm)的距離,軌道中心線至墻的間距以及巷道寬度、支護厚度、璇岔長度等尺寸。(3)分斷面特征表和工程量表。如采用鋼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支護時,則需計算材料消耗和繪制鋼筋配置圖。并附鋼筋表。鋪軌材料可列入階段平巷中統一計算。4、三角道施工圖 比例:1:200或1:100(1)標明軌道中心線及曲線

30、參數,道岔型號及規(guī)格尺寸,巷道之間的連接尺寸及兩軌道中心線交點與岔心點之間的距離。(2)巷道寬度、長度、支護型式及厚度。(3)各段巷道斷面圖及璇岔施工圖 (4)工程量表包括璇岔、曲線巷道掘進及支護工程量。鋪軌材料可計入階段平巷部分。5、階段巷道平面布置圖 比例:1:2000或1:1000本圖一般在已探明了礦體邊界的階段地質平面圖上,布置本階段的各種井巷工程。包括以下一些主要內容。 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2)、(3)、(4)、(5)、 (6)、(7)、(8)、(9)外,尚需: (1)階段運輸、裝礦、采準、通風、排水、充填等巷道 及井底車場、水泵房等排水系統的平面布置及相互連接關 系。 (

31、2)豎井或斜井、電梯井、設備材料井、泄水井、充填井、礦石和廢石溜井、通風或人行天井、斜坡道等的上、下口座標和標高,及其與階段巷道的連接關系。 (3)各種硐室的平面位置及其與階段巷道的連接關系,風門、防水門、防火門等的位置。 (4)采區(qū)(或盤區(qū))、礦房及礦柱的劃分。 (5)軌道中心線或巷道中心線(無軌)的曲線參數及其交點和軌道或巷道轉折點(中心線)的座標、標高。 (6)不同規(guī)格巷道斷面、璇岔施工圖 6、豎井井底車場施工圖 1)車場平面圖 比例:1:500或1:400 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4)、(5)、(6)、(7)、(9)外,尚需: (1)根據運輸能力大小和主井、副井、主溜井位置及階段

32、運輸巷道、石門的相互位置關系確定車場的型式(立式或臥式、環(huán)形或盡頭式)。 (2)在有座標網的平面圖上,布置車場運輸線路,包括堅井或主溜井的空、重車線路及材料車、人車、礦石車、廢石車、調車線等。 (3)主井、副井、主溜井、車場巷道、各種硐室(調度室、訊號室、等候室、變電所、水泵房、沉淀池、水倉、排泥硐室、通風除塵硐室、機車庫等)及防水門、風門、泄水井(孔)和泄水巷道、推車機、阻車器等的位置及相互連接關系,并標明車場起止界線。(4)各座標點、變坡點、道岔岔心點之間的平面距離及座標點、井筒中心(或提升中心)、溜井中心、泄水井中心的座標值,軌道中心線的曲線參數及各種硐室的定位尺寸等。2)車場線路縱剖面

33、圖 比例:水平1:500,垂直1:50(1)用橫襲的形式表示運輸線路、水溝的高程變化坡度狀態(tài)(詳見“礦業(yè)工程制圖標準”規(guī)定)。(2)與車場平面圖相對應的軌道中心線及水溝各變坡點的編號及各點之間的水平距離、坡度。(3)主井、副井、主溜井等各段的縱剖面圖應分別繪制。3)車場巷道斷面、璇岔、硐室等施工圖5.2.2斜井工程斜井有礦車組(串車)提升、箕斗提升和膠帶輸送的明斜井(井口出地表)及盲斜井?;沸本瑧硎境鲂本c裝礦(巖石)、卸礦(巖石)礦倉的銜接關系,箕斗斜井車場施工圖內容及深度與豎井井底車場裝、卸礦和回車線路部分基本相同。膠帶輸送機斜井,是以腔帶代替有軌提升設備,應表示出兩端裝、卸料處與其

34、他工程或設備的銜接關系。當采用鋼繩牽引的膠帶輸送機乘坐人員時,應標明其上下人員平臺尺寸及其與周圍巷道之間的關系。各種斜井井筒部分的施工圖設計深度基本相同。以下列舉礦車組(串車)提升斜井為例,闡明其斜井施工圖設計深度要求。 礦車組(串車)提升斜井施工圖1、斜井系統平面圖(水平投影圖) 比例:1:1000或1:500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4)、(5)、(6)、(7)、(9)外,尚需:(1)在有座標網的平面圖上布置斜井、甩車道、車場(上、中、下部)、階段平巷及硐室工程。(2)計算并標出斜井軌道中心線上、下口及各分岔點、變坡點的座標及標高。(3)標注斜井及各分岔點之間、人車站臺的水平長度。(4

35、)明斜井應標明與井口外部工程的連接關系;盲斜井應標明與卷揚機硐室等的連接關系和相關尺寸。2、斜井縱剖面圖 比例:1:1000或1:500(1)標明斜井與階段平巷、卷揚機房(硐室)、天輪(或游動輪)、阻車器等的位置關系及相關尺寸。(2)與平面圖相對應的各分岔點、變坡點之間及斜井井筒的實際長度,斜井傾角及上、下豎曲線參數,斜井上、下口及階段平巷、分岔點、變坡點的標高。 (3)隔墻(或欄柵)上下起止界線。3、斜井縱剖面底部放大圖 比例:1:100 (1)標明斜井傾角及提車線、甩車線的豎曲線參數。 (2)各點(豎曲線切點及提車、甩車線平面交點)之間的實長、水平長及高度。 4、斜井斷面圖 比例:1:50

36、或1:30(1)斷面形狀、規(guī)格,最大提升設備(或最大件)、隔墻(或欄柵)、扶手、臺階、管線、支架等布置及輪廓,軌道,人行道、水溝布置。(2)錨噴、鋼絲網、鋼筋砼支護的斜井應分別繪出錨桿、鋼絲網和鋼筋配置圖。(3)寬度尺寸,應標注支護厚度、井簡及最大設備、人行道、隔墻、安全間隙、水溝等的寬度,軌距、雙軌中心線間距、軌道中心線至井筒中心線和至斜井邊墻的距離。(4)高度尺寸,應標注斜井墻高、拱高、凈高、總高及水溝、基礎深度,斜井底面至軌面、管線、支架預埋件、扶手、隔墻、管墩等高度尺寸,以及大、小拱半徑。(5)斜井斷面特征表。(6)必要時需繪制鋼筋砼軌枕、預制水溝蓋板、預制砼支架結構圖或復用標準圖。5

37、、斜井甩車道施工圖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6)、(7)、(9)外,尚需:1)平面圖(水平投影圖) 比例:1:100或1:50(1)斜井及甩車道的軌道、水溝、人行通道、人車站臺、訊號室等的平面布置,道岔水平投影參數。(2)斜井、甩車道各點(岔心點、豎曲線切點、自溜坡起止點)之間及各段的水平長度,甩車道的起、止界線(一般起于斜井分岔點、止于提車線及甩車線自溜坡的起止點一P點)。2)縱剖視圖 比例:1;100或1:50(1)繪制軌面線并標注甩車道偽傾角、斜井傾角及相關尺寸。(2)豎曲線參數及其與平面圖相對應的各點之間的實際長度、水平長度和高度。(3)提車線、甩車線切點至P點的坡度及兩線路之最大高差。

38、3)甩車道及人行通道斷面圖 見521節(jié)。6、斜井璇岔施工圖 比例:1:100內容和深度與平巷璇岔施工圖基本相同。但為了施工方便,斜井璇岔一般是沿斜井傾斜面的平面圖,而不是水平投影圖。故所注尺寸為實際長度。7、斜井車場施工圖斜井分上、中、下部車場。上部車場有平車場和甩車式車場兩種,甩車式車場比平車場通過能力大、勞動強度小、安全性好等優(yōu)點,比較多采用。上、中、下部車場施工圖深度要求基本相同,在此僅舉盲斜井車場為例,闡明其施工圖的深度要求。1)平面圖 比例:1:500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4)、(5)、(6)、(7)、(9)外,尚需:(1)根據斜井與階段平巷的相互位置關系選擇合理的車場型式。

39、(2)在有座標網的平面圖上布置車場線路,包括空重車線、材料車線、調車場以及各種硐室工程。標明車場與斜井甩車道、階段平巷及各種硐室的連接關系和相關尺寸。(3)計算和標注車場各點(岔心點、變坡點)的座標、標高以及有關平面尺寸,道岔型號及軌道曲線參數。(4)車場與階段平巷、斜井甩車道的分界線,電機車架線起止處,人車、材料車存放、風門、防水門等的位置。2)車場線路縱剖面圖 見521節(jié)。3)車場巷道斷面圖 見521節(jié)。4)平巷璇岔施工圖 見521節(jié)。8、斜井吊橋施工圖斜井吊橋有普通吊橋(無甩車線)和吊橋式甩車道兩種型式。施工圖深度要求基本相同。以下僅舉吊橋式甩車道為例闡明其深度要求。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

40、(4)、(6)、(7),(9)外,尚需:1)平面圖 比側:1:50(1)標明斜井、甩車道、吊橋、車場、各種硐室、人行道等平面連接關系及相關尺寸。(2)岔心點、吊橋豎曲線切點編號及其平面尺寸。(3)吊橋起止界線。2)縱剖視圖 比例:1:50(1)斜井、甩車道、吊橋、車場、硐室的銜接關系,埋設件的位置及定位尺寸。(2)斜井傾角,與平面圖對應點之間的實際長和水平長度,吊橋及甩車線坡度、豎曲線參數、各點間的高差。3)斷面圖 比例:1:50(1)斷面規(guī)格尺寸,支護型式及厚度。(2)斜井吊橋甩車道上、下層連接關系及有關尺寸,設備、設施布置及規(guī)格尺寸,埋設件位置及定位尺寸。(3)斜井、吊橋、甩車道的軌道中心

41、線和硐室中心線的間距。4)甩車道、吊橋線路坡度圖 比例:1:50(1)斜井、甩車道、吊橋軌面線坡度及其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 (2)甩車道、吊橋軌道中心線的豎曲線參數,吊橋、自溜坡長度及各點之間的計算尺寸。5)信號硐室、絞車硐室斷面圖 比例:l:50(1)斷面規(guī)格尺寸。(2)底面標高、埋設件位置。(3)工程量表。6)吊橋結構及安裝施工圖(1)在吊橋縱剖視圖和平面圖上,標明吊橋與斜井、車場及各部件的連接關系,部件名稱、規(guī)格及結構和安裝尺寸與標高。(2)吊橋的結構與安裝尺寸。(3)對尚未表示清楚的部件應繪制大樣圖,如墻頂埋設件、岔頭埋設件、縱粱砼墩、轉動軸連接處、墊塊等。(4)設備材料明細表。另外還

42、需要繪制人行橋結構與安裝圖、啟吊絞車基礎及安裝圖、吊橋鋼軌及定位卡加工圖等。5.2.3無軌斜坡道工程無軌斜坡道按其用途有直通地表的主斜坡道和連接階段之間的輔助斜坡道;按線路布置形式有直線式、蟓旋式、折返式斜坡道。直線式斜坡道施工圖設計,除傾角較緩(10一15)和不鋪設軌道外,與一般斜井基本相同;螺旋式、折返式斜坡道施工圖設計深度也有相似之處,在此僅舉折返式斜坡遭闡明其施工圖深度要求。1、平面圖(水平投影圖) 比例:1:1000或l:500(1)在有座標網的平面圖上布置斜坡道、與斜坡道連接部分的階段(或分段)平巷、溜井、會讓車道、水溝等工程,表明其相互位置關系。(2)計算并標注斜坡道中心線變坡點

43、、轉折點、溜井中心及其座標點的座標和標高,平曲線參數、曲線加寬段、緩和線段長度,斜坡道平面長度。2、縱剖視圖深度要求與豎井車場線路縱剖視圖基本相同。即用橫表的形式表示線路各點的標高及各點間的實際長度、坡度。3、斷面圖 比例:1:50或1:30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5)、(6)、(7)、(9)、外,尚需:(1)斷面形狀、規(guī)格尺寸,支護型式及厚度,路基、路面結構尺寸。(2)管線及運輸設備外形,人行道、水溝布置及有關尺寸。(3)彎道斷面應標出外側路面超高和加寬值。(4)路面砌筑(不穩(wěn)固巖層地段)型式、厚度及橫向坡度等有關路面參數及排水方式。(5)鋼筋砼支護及錨噴支護的巷道應繪出鋼筋配置圖及鋪桿分布情

44、況。5.2.4硐室(中、小型)工程該工程系旨地下生產和輔助生產的中,小型硐室。主要有電機車修理硐室、采區(qū)變電所、牽引變電所、鑿巖機修理硐室、運輸調度室(值班室)、等候室、信號室、醫(yī)療救護站、消防器材庫等硐室。地下破碎機硐室、卷揚機硐室,卸礦硐室、水泵房、中央變電所、防水門硐室及排泥硐室等,一般由礦建專業(yè)設計制圖,采礦專業(yè)配臺。1、正視圖(或縱剖視圖) 比例:1:100或1:50(1)硐室輪廓,室內設備、設備基礎、溝坑、起重粱或起重吊鉤、各種預埋件、管線出入口的布置及相關尺寸。(2)硐室與主要巷道連接關系,硐室內、外地面標高。2、平面圖(或平剖視圖) 比例;1:100或1:50(1)硐室平面位置

45、,與主要巷道的連接關系及相關尺寸,控制點座標或平面定位尺寸。(2)室內設備及設備基礎、溝坑、管線、軌道、安全門和欄柵門、墻、柱等平面位置及有關尺寸。(3)巷道或軌道中心線的夾角及平曲線參數。3、側視圖(或橫剖視圖) 比例:1:100或1:50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6)、(7)、(9)外,尚需:(1)硐室斷面形狀及規(guī)格尺寸,支護型式及厚度。(2)設備及設備基礎、溝坑、管線、預埋件、墻、柱、梁等的位置及其間距和高度。4、聯絡道斷面圖 比例:1:50標注斷面規(guī)格尺寸、支護型式及厚度。5、局部大樣圖在三視圖中局部沒有喪示清楚的,應繪制局部大樣圖。防火門、欄柵門、蓋板等應另繪制加工制造圖和安裝圖。5.2

46、.5采礦方法及采準、切割工程5.2.5.1采礦方法施工圖采礦方法的種類較多,不論是厚、中厚、薄礦體,還是傾斜、急傾斜、緩傾斜礦體的采礦方法施工圖,可用標準采礦方法圖和局部大樣圖表示。標準采礦方法施工圖,一般以三向剖視圖或其中的兩向剖視圖表示。三向剖視圖是:正剖視圖,即沿礦體傾斜面的剖視圖;平剖視圖,即在采場或礦塊不同高度(如切割水平、出礦水平或采場頂部深孔鉆鑿水平)作的水平剖視圖,也可成階梯形作平剖視圖;側剖枧圖,即垂直礦體走向的橫剖視圖。以下列舉幾種類型的采礦方法施工圖闡明其深度要求。 1、留礦采礦法施工圖 比例:1:500或1:300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4)、(9)外,尚需:(1)在三

47、向剖視圖上布置運輸巷道、裝礦或耙礦巷道(有底部結構)、天井、溜井及其聯絡巷道、硐室等,標出礦房、礦柱界線及礦塊結構參數。(2)標注礦體厚度、傾角,漏斗、聯絡道相關尺寸,剖切線位置、編號及炮眼布置和已爆破礦石界線。(3)底部結構型式及有關尺寸,必要時繪制局部大樣圖。 (4)采準、切割工程量表。(5)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2、階段礦房采礦法(包括V、C、R法)施工圖比例:1:500或1:300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4)、(9)外,尚需:(1)在三向剖視圖上布置運輸巷道、裝礦(或耙礦)巷道、天井(人行、通風)、溜井(或漏斗)及聯絡巷道,鑿巖硐室(或巷道)、階段斜坡道等采切工程。(2)標注礦塊結構參數

48、,礦體厚度、傾角。(3)礦塊頂部鑿巖硐室(巷道)規(guī)格尺寸,炮眼布置及爆破參數。(4)底部結構型式及相關尺寸,必要時繪制局部大樣圖。(5)采準、切割工程量表。(6)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以上在三向視圖上尚不能表示清楚時則需增加鑿巖硐室(巷道)平面圖和出礦水平平面圖及局部大樣圖。采用水平深孔崩礦的階段礦房法施工圖與垂直(下向)深孔崩礦階段礦房法基本相同,但在三視圖上應表示出天井鑿巖硐室和炮眼布置及爆破參數。 分段礦房式采礦法施工圖與階段礦房采礦法也基本相同,但在三視圖上應表示出分段鑿巖巷道(分段鑿巖、階段出礦)和分段出礦巷道(分段鑿巖、分段出礦)、天溜井或斜坡道等井巷工程。 3、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

49、施工圖 比例:1:1000或1:500 (1)在正剖視圖上主要表明上、下分段巷道(垂直走向布置)錯開位置及炮眼布置。 (2)在平剖視(各分段平面)圖上主要表明回采進路、下盤聯絡巷道、天井(人行、通風)、溜井(礦石、廢石)、電梯、設備材料井或斜坡道等工程的具體位置及相互連接關系(詳見該采礦方法采準、切割施工圖部分)。 (3)在側剖視圖上主要表明上述采切工程與礦體在立面上的位置關系以及與上、下階段巷道的連接關系和分段高度。4、礦柱回采施工圖礦柱回采與相類似的采礦方法施工圖基本相同。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增減施工圖的內容和深度要求。5.2.5.2采準、切割施工圖采準、切割施工圖,必須通過地質勘探、基建

50、或生產勘探后,探明了礦體邊界才能進行采準、切割施工圖設計。按照不同的采礦方法工藝要求,采準、切割施工圖設計內容和深度有所不同,但歸納起來各種采礦方法的采切工程主要內容有:上下階段巷道(不屬開拓)及其之間的天溜井、上山及下山、分段巷道、斜坡道、聯絡巷道、提升人員和設備材料的井筒、硐室以及充填、通風、鑿巖等采切工程的布置;采場頂底柱、間柱及其中(出礦水平、切割水平、深孔鑿巖水平)采切工程的布置。以下列舉幾種類型的采礦方法的采準、切割施工圖設計深度要求,其他類型的可參照執(zhí)行。1、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采準、切割施工圖1)分段巷道平面布置圖 比例:1:1000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2)、(4)、(

51、5)、(6)、(7)、(9)外,尚需:(1)根據礦體厚度和礦、巖穩(wěn)固性,在分段地質平面圖上布置回采進路、分段沿脈巷道、切割平巷、天溜井聯絡巷道,以及天井(人行、通風、切割)、溜井(礦石、廢石)、電梯、設備材料井或斜坡道等工程的平面布置,局部扇風機及風筒安裝位置和數量。(2)沿脈巷道、聯絡巷道、各種井口等主要控制點的編號及座標和標高。2)巷道斷面圖 比例:1:50或1:30 各種采準、切割平巷及天餾井的斷面規(guī)格尺寸和管線安裝位置。 3)人行兼通風天井施工圖 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6)、(7)、(9)外,尚需: (1)在天井縱剖視圖上標明天井與階段和分段巷道的標高及連接關系,梯子平臺安設間距、梯子

52、搭接關系及管線安裝位置。 (2)在斷面圖上標注斷面規(guī)格尺寸、支護型式及支護厚度,梯子、管線的平面布置及相關尺寸,橫梁規(guī)格及埋設深度。 (3)梯子結構及安裝圖 標出梯子的結構及安裝尺寸。 4)溜井上口格篩裝置施工圖 標注格篩結構尺寸、安裝尺寸及材料型號、數量。 5)天井、溜井施工圖 不支護的天、溜井施工圖,一般給出斷面規(guī)格尺寸和在 階段平面圖上標出上下口中心座標、標高以及與其他巷道的連接關系,并計算掘進工程量。 6)溜井裝載(振動放礦機出礦)硐室施工圖 比例:1:100或1:50 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6)、(7)、(9)外,尚需: (1)正視圖 a硐室、溜井、運輸巷道、在立面上的位置關系及相關

53、尺寸,支護型式及支護厚度。 b設備、構件編號及相互連接關系及相關尺寸。 c預埋件位置及預埋深度。(2)俯視圖a溜井、硐室、運輸巷道的平面關系及相關尺寸。b設備、構件的平面連接及平面尺寸。c人行道、水溝位置,硐室、運輸巷道、軌道中心線距離。(3)側視圖a溜井口、硐室、運輸巷道、設備及構件側視外形尺寸和編號。b礦車與出礦設備相互銜接關系及相關尺寸。c控制開關位置及高度。7)階段斜坡道施工圖 見523節(jié)。8)設備材料井、電梯井施工圖 見礦建專業(yè)有關規(guī)定。9)放頂巷道施工圖為了安全生產,某些采礦方法在回采之前或在回采過程中需要進行放頂工作。因此。放頂工程是基建和采準的一部分。放頂巷道一般布置在回采最上部分段(或礦塊)的頂部水平。(1)放頂巷道平面布置圖 比側:1:1000或1:500除51節(jié)中的基本內容(1)、(2)、(3)、(4)、(5)、(6)、(7)、(8)、(9)外,尚需:a.在地質平面圖上布置放頂巷道、人行井、溜井、硐室及其他放頂井巷工程。b計算并標出巷道中心線交點、轉折點、天井中心點的座標及標商,畫出放頂界線及炮孔布置。(2)放頂井巷斷面圖 比例:1:50標出斷面規(guī)格尺寸及放頂炮孔長度、角度、孔距、排距等爆破參數。2、有底柱分段(或階段)崩落法采準、切割施工圖1)出礦水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