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空間(七八單元)_第1頁
閱讀空間(七八單元)_第2頁
閱讀空間(七八單元)_第3頁
閱讀空間(七八單元)_第4頁
閱讀空間(七八單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冰心冰心簡介 冰心簡介:冰心(1900.10.05-1999.02.28),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詩句來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為意。原籍福建福州長樂橫嶺村人,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名譽理事等職。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集子里。總的說來,它們大致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冰心,這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壇,便以宣揚“愛的哲學”著稱。而母愛,就是“愛

2、的哲學”的根本出發(fā)點。她認為,母愛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在繁星春水中,她把母愛視為最崇高最美好的東西,反復加以歌頌: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詩人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把母愛之情傳達出來,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這種母愛的頌歌,在繁星春水里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梢哉f,正是對母愛的深情贊頌,奠定了這兩部作品深沉細膩的感情基調。與頌揚母愛緊密相連的,便是對童真、童趣、童心及一切新生事物的珍愛: 萬千的天使, 要起來歌頌小孩子; 小孩子! 他那細小的身軀里, 含著偉大的靈魂。 在詩人的眼里,充滿純真童趣的世界才是人間

3、最美的世界。 二是對大自然的崇拜和贊頌。在冰心看來,人類來自自然,歸于自然,人與自然應該是和諧一致的: 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孩, 臥在宇宙的搖籃里。 冰心還將母愛、童真、自然融為一體: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極樂的應許, 我要至誠地求著: “我在母親懷里, 母親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這首詩把對母愛的歌頌、對童真的呼喚、對自然的詠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營造出一個至善至美的世界,感情誠摯深沉,語言清新典雅,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和啟迪,是冰心小詩中最美的篇章之一。 三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們稱這部分詩為“哲理詩”。這類詩簡練而雋永: 墻角的花, 你孤芳自賞時, 天地便小了。

4、在藝術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國古典詩詞和泰戈爾哲理小詩之長,善于捕捉剎那間的靈感,以三言兩語抒寫內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長。特別是在語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瑩明麗,明白曉暢而又情韻悠長,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馬克 吐溫 馬克吐溫(Mark Twain),美國幽默大師、小說家、著名演說家、杰出的作家、和著名記者,真實姓名是薩繆爾蘭亨克萊門?!榜R克吐溫”是他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 馬克馬克吐溫是美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他人,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他經歷了美國從初期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

5、的經歷了美國從初期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fā)展過程,其思想和創(chuàng)作也表現(xiàn)為從輕快發(fā)展過程,其思想和創(chuàng)作也表現(xiàn)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fā)展階段,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fā)展階段,前期以辛辣的諷刺見長,到了后期語言更前期以辛辣的諷刺見長,到了后期語言更為暴露激烈。為暴露激烈。 被譽為被譽為“美國文學史上的美國文學史上的林肯林肯”。他于。他于1910年年4月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歲,安日去世,享年七十五歲,安葬于紐約州艾瑪拉葬于紐約州艾瑪拉王子與貧兒 本書為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chuàng)作的小說。用很久以前就在英國流傳的王子和侍從的故事為素材, 描寫了一個貧苦兒童湯姆和一個富貴王子愛德華交換社會地位

6、的童話式故事,具有十分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也成為了馬克吐溫作品精選中風格特異的一部作品。 馬克吐溫的女兒曾說:“我曾經讓爸爸寫一本書,將他富于同情心的天性展現(xiàn)出來,在某些方面來說,王子與乞丐正是這樣一本書。有很多可愛的想法充滿了全書,還有那些語言,非常好,簡直十全十美?!?貧兒湯姆坎第出生于倫敦的一個貧苦家庭中,父親游手好閑,酗酒成性。湯姆從小就生活凄苦,常常四處乞食,還得承受父親和奶奶的辱罵和毆打,只有母親能夠給予他一點溫暖。 雖然如此,湯姆卻有幸得到同樣窮困的安德魯神父的教誨,不但從他那兒聽到了許多故事和傳說,還學會了一點拉丁文和各種知識。 在夢想中,湯姆就把自己想象為王子,還和小伙伴們扮

7、演王宮里的分封游戲。誰知蒼天不負有心人,貧兒湯姆真的有機會當一次王子。 一次,他被愛德華王子領進王宮,王子處于對外面世界和湯姆的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湯姆互換了衣裝,而他們本是同一天出生,相貌、身材、聲音和表情幾乎都一樣,換裝后連他們自己都分辨不出來。就這樣,貧兒湯姆在王宮里當上了王子,而愛德華王子則到貧民窟里去受難。湯姆當上王子后,一開始更多是恐懼,唯恐自己被發(fā)覺要處以死刑,但是沒有人發(fā)覺,包括老國王都認為王子只是神志不清,患了瘋病,需要好好護理。隨后,湯姆漸漸擺脫了恐懼,慢慢地適應了宮廷生活,甚至喜歡上那種前呼后擁、窮奢極欲的氣派;在老國王死后,湯姆甚至能盡其所能地施行仁政,體恤下情。 而愛德

8、華王子則沒有什么幸運,到了貧民窟,他還堅持自己的王子身份,于是很自然地被認為是患了瘋病,并受到湯姆父親的狠狠管教。 后來,愛德華王子不得不穿著破衣爛衫,食不果腹,四處流浪,他加入流民隊伍,差點被隱修士謀殺,還被迫做了小偷,幸好遇上了落魄的邁爾斯亨頓爵士,得蒙照顧,才最終回到倫敦。 在新國王的加冕典禮上,愛德華王子及時證明了自己才是真王子,是應當加冕的國王,而湯姆則是心甘情愿地幫助他恢復王子身份。魯濱遜漂流記 從這部小說的表面上看,講述的是一個奇跡般的歷險故事,但是,故事背后卻隱含著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也隱藏著人們所普遍渴望和夢想的東西,如向往的自由、孤筏重洋、英雄夢想、敢于行動、自立于世、勇于

9、擔當?shù)鹊取?這部小說也啟示讀者:沒有冒險就沒有成功,只有那些不畏艱險的人,才能享受冒險的樂趣笛福 丹尼爾笛福(16601731)在18世紀英國四大著名小說家中,笛福名列第一, 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笛福生于倫敦一個商人家庭,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在從事商業(yè)的同時,他還從事政治活動,代表當時日益長升的資產階級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冊子,并因此被捕。 笛福直到晚年才開始創(chuàng)作小說。寫魯賓遜漂流記時,他已59歲了。此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辛格頓船長、杰克上校等小說,這些小說對英國及歐洲小說的發(fā)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笛福魯濱遜漂流記概要 魯濱遜出生于一個體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見識一番。他瞞

10、著父親出海去倫敦, 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風浪,船只沉沒,他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 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經商,賺了一筆錢。 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爾人俘獲,當了奴隸。后來他劃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貨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里買下一個莊園,做了莊園主。他不甘心于這樣的發(fā)財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販賣奴隸。 第四次航海時,船在途中遇到風暴觸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唯有魯濱遜幸存,只身漂流到一個杳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用沉船的桅桿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槍支彈藥、工具等運到岸上,并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接著他用削尖的木樁在帳篷周圍圍上柵欄,在帳篷后挖洞居住。他用簡單的工具制作

11、桌、椅等家具,獵野味為食,飲溪里的淡水,度過了最初遇到的困難。 他開始在島上種植大麥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篩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馴養(yǎng)野山羊,讓其繁殖。他還制作陶器等等,保證了自己的生活需要。還在荒島的另一端建了一個“鄉(xiāng)間別墅”和一個養(yǎng)殖場。雖然這樣,魯濱遜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離開孤島的辦法。他砍倒一棵大樹,花了五六個月的時間做成了一只獨木舟,但船實在太重,無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盡棄,重新另造一只小的。魯濱遜在島上獨自生活了15年后,一天,他發(fā)現(xiàn)島邊海岸上有一個腳印。不久,他又發(fā)現(xiàn)了人骨,生過火,原來外島的一群野人曾在這里舉行過人肉宴。魯濱遜驚愕萬分。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

12、留心周圍的事物。直到第24年,島上又來了一群野人,帶著準備殺死并吃掉的俘虜。魯濱遜發(fā)現(xiàn)后,救出了其中的一個。因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魯濱遜把被救的野人取名為“星期五星期五”。此后,“星期五”成了魯濱遜忠實的仆人和朋友。 接著,魯濱遜帶著“星期五”救出了一個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親。不久有條英國船在島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亂,把船長等三人拋棄在島上,魯濱遜與“星期五”幫助船長制服了那幫叛亂水手,奪回了船只。他把那幫水手留在島上,自己帶著“星期五”和船長等離開荒島回到英國。此時魯濱遜已離家35年(在島上住了28年)。 他在英國結了婚,生了三個孩子。妻子死后,魯濱遜又一次出海經商,路經他住過的荒島,

13、這時留在島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魯濱遜又送去一些新的移民,將島上的土地分給他們,并留給他們各種日用必需品,滿意地離開了小島。格列佛游記 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16671745)出生于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家境十分貧寒,出生后7個月父親就去世了,由于母親無力撫養(yǎng)他,于是他的伯父負起了教養(yǎng)他的責任,直至將他送進了當時的都柏林大學。 當時的都柏林大學是一所教會學校,是為教會培養(yǎng)忠實弟子的,而斯威夫特始終十分厭惡大學里講授的神學和各種繁瑣哲學,可想而知,他也不可能取得令學校滿意的成績,畢業(yè)時,只獲得了一張所謂的“特許學位”文憑,致使他無法在社會上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格列佛游記

14、 格列佛游記是喬納森斯威夫特(又譯為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記體諷刺小說,以里梅爾格列佛(又譯為萊繆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游四國的經歷。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慧骃國的奇遇, 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統(tǒng)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還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了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的幻想寫出了荒誕而離奇的情節(jié),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斗爭,統(tǒng)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圖,對殖民戰(zhàn)爭的殘酷暴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 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tǒng)治者的英勇斗爭。小人國 1699年,外科醫(yī)生格列佛隨“羚羊號”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險

15、,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國),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專車把體積巨大的格列佛運到京城獻給國王,他的出現(xiàn)幾乎吸引了小人國所有的人。 格列佛溫順的表現(xiàn)逐漸贏得了國王和人民對他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習慣。當時,另一小人國不來夫斯古帝國準備從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國,格列佛涉過海峽,把50艘最大的敵艦拖回利立浦特國的港口,立了大功。 但是格列佛不愿滅掉不來夫斯古帝國,使皇帝很不高興。這時,王后寢宮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王后大為惱火。于是,小人國君臣沆瀣一氣準備除掉格列佛。格列佛聽到風聲,趕快逃到不來夫斯古帝國,后來平安回到英國。大人國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

16、隨“冒險號”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風暴,船被刮到布羅卜丁內格(大人國)。格列佛被一位高達20米的農民捉住。農民帶格列佛到全國各大城市展覽,最后來到首都。這個農民發(fā)財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場,把他累得奄奄一息。 當這個農民眼看無利可圖時,便把格列佛賣給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宮廷中非常得寵,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鳥等動物的侵襲。面對國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紹了英國各方面的情況及近百年來的歷史,但被國王一一否定。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 由于思鄉(xiāng)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shù)鹆似饋?。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fā)

17、現(xiàn),格列佛獲救后,乘船回到英國。飛島國 在家呆了一段時間,格列佛又隨“好望號“出海。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海盜船劫持,格列佛僥幸逃脫,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飛島救起。這些人的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國王和貴族都住在飛島上,老百姓則住在巴爾尼巴比等三座海島上。格列佛離開飛島后,來到巴爾尼巴比進行訪問,并參觀了島上的“拉格多科學院”。這所科學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誕不經的課題,結果造成全國遍地荒涼,房屋坍塌,人民無衣無食。 接著,格列佛來到巫人島。島上的總督精通魔法,能隨意召喚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會見了古代的許多名人,結果發(fā)現(xiàn)史書上的記載很多不符合史實,甚至是非顛倒。而后,格列佛又游覽了拉格耐

18、格王國,見到一種長生不老人“斯特魯布魯格”。離開該國后,格列佛來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國。慧骃國 格列佛回家后五個月,受聘為“冒險號”船長,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變,把他囚禁了幾個月,然后被放逐到“慧骃國”。在這里,格列佛遭到一種形狀像人的名為“耶胡“的畜生的圍攻。幸虧一匹具有智慧的馬“慧骃”來給他解了圍。原來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tǒng)治者,而“耶胡”則是馬所豢養(yǎng)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骃”國的馬民看來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因此引起了他們的興趣。格列佛很快學會了該國語言,應主人的邀請,他談到在世界其他地方馬是畜生,而像他那樣的“耶胡”則具有理性,并且是馬的主人。這使“慧骃”感到很

19、震驚。格列佛游記的意義 格列佛游記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離奇情節(jié),深刻地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xiàn)實。 作品熔現(xiàn)實與幻想于一爐,將兩者進行對比,用虛實的反差來完善諷刺的藝術效果,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史鐵生好運設計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癥,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后歷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副主席。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

20、寫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時46分因突發(fā)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史鐵生認為好運應具有幾項先天的優(yōu)越:聰明,漂亮和一副好身體。屠格涅夫鄉(xiāng)村放鶴亭記 蘇軾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蛄⒂谮椋╞ei)田,或翔于云表;暮則傃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郡守蘇軾蘇軾,時從賓佐僚吏,往見山人,飲酒于斯亭而樂之

21、。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詩曰: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蓋其為物,清遠閑放,超然于塵埃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隱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無損者;然衛(wèi)懿公好鶴則亡其國。周公作酒誥,衛(wèi)武公作抑戒,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而劉伶、阮籍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雖清遠閑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于鶴乎?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鄙饺诵萌欢υ唬骸坝惺窃眨 蹦俗鞣批Q、招鶴之歌曰: “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斂翼,宛將集兮,忽何所

22、見,矯然而復擊。獨終日于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屨,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飽。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元豐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記 放鶴亭記 這篇記有明顯的出世思想。文章指出,好鶴與縱酒這兩種嗜好,君主可以因之敗亂亡國,隱士卻可以因之怡情全真。 作者想以此說明:南面為君不如隱居之樂。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爭失敗后的消極情緒。 全文主要通過活潑的對答歌詠萬式與出了隱逸者信然自適的生活圖景和不為時事所囿的自由心境,表現(xiàn)作者對隱居之樂的神往。佝僂者承蜩莊子 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佝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

23、、六月累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吾執(zhí)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佝僂者承蜩 譯文 孔子到楚國去,經過樹林,看見一個駝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鬃诱f:“先生真是巧??!有門道嗎?”駝背老人說:“我有我的辦法。經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疊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那么失手的情況已經很少了;迭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那么失手的情況十次不會超過一次了;迭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也就會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樣

24、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臨近地面的斷木,我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地很大,萬物品類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蟬的翅膀,從不思前想后左顧右盼,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轉身對弟子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蘇州園林之拙政園蘇州園林之留園蘇州園林之獅子林蘇州園林之滄浪亭滄浪亭記滄浪亭記 浮圖文瑛,居大云庵,環(huán)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滄浪亭記,曰:“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請子記吾所以為亭者?!?余曰:“昔吳越有國時,廣陵王鎮(zhèn)吳中,治南園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孫承佑,亦治園于其偏。迨淮南納土,此園不廢。蘇子美始

25、建滄浪亭,最后禪者居之。此滄浪亭為大云庵也。有庵以來二百年,文瑛尋古遺事,復子美之構于荒殘滅沒之余,此大云庵為滄浪亭也。 夫古今之變,朝市改易。嘗登姑蘇之臺,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蒼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闔閭、夫差之所爭,子胥、種、蠡之所經營,今皆無有矣!庵與亭何為者哉?雖然,錢鏐因亂攘竊,保有吳越,國富兵強,垂及四世,諸子姻戚,乘時奢僭,宮館苑囿,極一時之盛;而子美之亭,乃為釋子所欽重如此??梢砸娛恐姑谇лd之后,不與其澌然而俱盡者,則有在矣!” 文瑛讀書,喜詩,與吾徒游,呼之為滄浪僧云。(選自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滄浪亭記的意義 作者在抒發(fā)自己因園亭的變化而產生的感慨之同時,強調了“士之欲

26、垂名于千載”、“則有在矣”的道理,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的胸懷。李寄李寄 李寄斬蛇是東晉時期的漢族傳說故事。出自搜神記。本文大概:以前有一條大蛇,為禍一方,每年都要送去童女祭祀,將樂縣的李誕,家里有六個女兒,沒有兒子。他的小女兒名寄,要應征前往。父母慈愛,終究不讓她去。李寄自己偷偷地走了,最后李寄訪求好劍和會咬蛇的狗,將蛇殺死了。李寄斬蛇的意義 斬蛇的過程,既表現(xiàn)了她的機智,也表現(xiàn)了她的勇敢。復次,寫她入穴尋得九女髑髏,嘆其怯弱,哀其不幸,自然交代了故事的結局?!坝谑羌呐彶蕉鴼w”,寥寥數(shù)字,傳神地表現(xiàn)出這個少女從容自信的情態(tài)和氣度。在敘事中,李寄的勇敢機智和官吏的懦怯無能形成強烈的對比。文章對李

27、寄的描寫雖然著墨不多,但能抓住情節(jié)的展開來表現(xiàn),人物形象鮮明。 本文描寫窮苦少女李寄斬蛇除害的事跡,熱情贊頌其不畏兇暴,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大智大勇,同時也暴露了封建官吏的懦怯無能、草菅人命。 搜神記 搜神記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綴輯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個。所記多為神靈怪異之事,也有一部分屬于民間傳說。其中干將莫邪、李寄、韓憑夫婦、吳王小女、董永等,暴露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歌頌反抗者的斗爭,常為后人稱引。 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設想奇幻,極富于浪漫主義色彩。后有托名陶潛的搜神后記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覽上下卷,都是搜神記的仿制品。搜神記對后世影響深遠,如唐代傳奇故事,蒲松齡

28、的聊齋志異,神話戲天仙配及后世的許多小說、戲曲,都和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筆記小說”的代表作,為言談、軼事的筆記體短篇小說。 從世說新語世說新語及相關材料中魏晉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晉時期談玄成為風尚,而玄學正是以道家道家老莊思想為根底的,道道家家思想對魏晉士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況,乃至整個社會風氣都產生了重要影響。王子猷雪夜訪戴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shan,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王子猷雪夜訪戴譯文

29、王子猷,居住在山陰,一次夜里大雪紛飛,他一覺醒來,打開窗戶,命令仆人上酒,四處望去,一片潔白銀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誦著左思的招隱詩。忽然間想到了戴逵。當時戴逵遠在曹娥江上游的剡縣,即刻連夜乘小船前往。經過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門前卻又轉身返回。有人問他為何這樣,王子猷說:“我本來是乘著興致前往,興致已盡,自然返回,為何一定要見戴逵呢?” 王子猷雪夜訪戴是一篇記述日常生活小事的精致小品,通過寫王子猷雪夜訪戴安道興盡而返的故事,體現(xiàn)了王子猷率真,任性張揚個性,追求事實的過程,而并非結果,是一個性情瀟灑的人,也反映了當時土族知識分子任性放達的精神風貌。 方山子傳 蘇軾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

30、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jié)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聳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象乎?”因謂之方山子。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聳然異之。 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于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fā)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

31、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shù)霉?,使從事于其間,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見。方山子倘見之歟? 方山子傳譯文 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仰慕漢代游俠朱家、郭解的品行,鄉(xiāng)里的游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歲稍長,就改變志趣,發(fā)奮讀書,想以此來馳名當代,但是一直沒有交上好運 。到了晚年隱居在光州、黃州一帶名叫岐亭的地方。 住茅草屋,吃素食,不與社會各界來往。放棄坐車騎馬,毀壞書生衣帽,徒步在山里來往,沒有

32、人認識他。人們見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說:“這不就是古代樂師戴的方山冠遺留下來的樣子嗎?”因此就稱他為“方山子”。 我因貶官居住在黃州,有一次經過岐亭時,正巧碰見了他。我說:“哎,這是我的老朋友陳慥陳季常呀,怎么會在這里呢?”方山子也很驚訝,問我到這里來的原因。 我把原因告訴了他,他低頭不回答,繼而仰天大笑,請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蕭條,然而他的妻子兒女奴仆都顯出怡然自得的樣子。 我對此感到十分驚異?;叵肫鸱缴阶幽贻p的時候,是酗酒任性,喜歡使劍,揮金如土的游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見到方山子帶著兩名騎馬的隨從,身藏兩箭,在西山游獵。只見前方一鵲飛起,他便叫隨從追趕射鵲,未能

33、射中。 方山子拉緊韁繩,獨自躍馬向前,一箭射中飛鵲。他就在馬上與我談論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敗之事,自認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過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氣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間顯現(xiàn),這怎么會是一位隱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勛之家,理應有官做,假如他能置身官場,到現(xiàn)在已得聲名顯赫了。他原本家在洛陽,園林宅舍雄偉富麗,可與公侯之家相同了。在河北還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絲帛收入,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樂了。 然而他都拋開不去享用,偏偏要來到窮僻的山里,這難道不是因為他獨有會心之處才會如此的嗎?我聽說光州、黃州一帶有很多奇人異士,常常假裝瘋顛、衣衫破舊,但是無法見到他們;方山子或許能遇見他們吧

34、。 方山子傳的意義 蘇軾是方山子的老友,看到如今的方山子與昔日的方山子判若兩人,在強烈的對比中,很白然地會勾起他對方山子的回憶, 朝政黑暗,世道不公,蘇軾與方山子的際遇同等,兩人同屬“不遇”,所以蘇軾文中通過這些實例的強烈對比,充分表現(xiàn)了對宋統(tǒng)治者的極端不滿和怨恨,雖未直言,但字里行間飽含其意。芋老人傳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傭出,獨與嫗居渡口。一日,有書生避雨檐下,衣濕袖單,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從郡城就童子試歸。老人略知書,與語久,命嫗煮芋以進。盡一器,再進,生為之飽,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庇曛?,別去。 十余年,書生用甲第為相國,偶命廚者進芋,輟箸嘆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香而

35、甘也!”使人訪其夫婦,載以來。 至京,相國慰勞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煩爾嫗一煮芋也?!币讯鴭炛笥筮M,相國亦輟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猶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調和之有異,時、位之移人也。 相公昔自郡城走數(shù)十里,困于雨,不擇食矣;今日堂有煉珍,朝分尚食,張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猶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聞實多:村南有夫婦守貧者,織紡井臼,佐讀勤苦,幸或名成,遂寵妾媵,棄其婦,致郁郁而死,是芋視乃婦也。城東有甲乙同學者,一硯、一燈、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舉,登仕路,聞甲落魄,笑不顧,交以絕,是芋視乃友也。 更聞某氏子,讀書時,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

36、人某,及為吏,以污賄不飭罷,是芋視乃學也。故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豈獨一芋哉! 老人語未畢,相國遽驚謝曰:“老人知道者!”厚資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贊曰:老人能于傾蓋不意作緣相國,奇已!不知相國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賢夫并老人而視芋之者。特怪老人雖知書,又何長于言至是,豈果知道者歟?或傳聞之過實耶?嗟夫!天下有縉紳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芋老人傳的意義 味道的好壞不是由于烹調方式的不同,而是由于時勢地位和個人際遇的不同;人不能因為眼前的環(huán)境而忘掉了過去。 芋老人的一席話告誡人們:切不可因為自己取得功名而視曾經與自己風雨同舟的人們如糞土,切不可

37、因自己時勢地位的改變而改變看朋友的眼光,無論取得怎樣的功名,都不要改變自己從前質樸的心靈說明時、位移人的道理,以諷諭由于地位變化而忘其昔日者比比皆是的社會現(xiàn)象為學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备徽咴唬骸拔釘?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

38、有慚色。為學的意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只有立下了目標,努力去實現(xiàn),才會獲得成功。主觀努力是成敗的關鍵。 人貴立志,事在人為。人要立長志,不要常立志。人之為學,貴在立志,無論客觀條件的好壞,天資的高低,關鍵在于主觀努力。 文章以兩個和尚去南海的故事為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難與易的辯證關系,告訴我們事在人為的道理。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jié)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的巔峰之

39、作。 蒲松齡 蒲松齡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清代著名的小說家、文學家。字留仙,又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 他出身沒落地主家庭,連續(xù)四次參加舉人考試而全部落榜。直到72歲赴青州補為貢生。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lián),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勞山道士 邑1有王生,行2七,故家3子。少慕道4,聞勞山多仙人,負笈5往游。登一頂,有觀6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團7上,素發(fā)垂領,而神觀爽邁8,叩9而與語,理甚玄妙10,請師之11,道士曰:“恐嬌惰不能作苦12?!贝鹧浴澳苤??!逼溟T人甚眾13,薄暮14畢集。王俱與稽15首,遂16留觀中。凌晨

40、17,道士呼王去,授以斧18,使隨眾采樵。王謹受教19。過月余,手足重繭20,不堪21其苦,陰有歸志22。一夕23歸,見二人與師共酌24。日已暮,尚無燈燭。師乃剪紙如鏡25,黏壁間。俄頃,月明輝26室,光鑒毫芒27。諸28門人環(huán)聽奔走29。一客曰:“良宵勝樂,不可不同30?!蹦擞诎干先鼐?,分賚31諸徒,且囑盡醉。王自思:七八人,壺酒何能遍給32?遂各覓盎盂33,競飲先釂34,惟恐樽35盡;而往復挹注36,竟不少減。心奇之37。俄一客曰:“蒙38賜月明之照,乃爾寂飲39。何不呼嫦娥來?”乃以箸40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與人等。纖腰秀項,翩翩作“霓裳舞41”,已而42歌曰:“仙仙乎,而還乎,而幽我于廣寒乎43!”其聲清越,烈如簫管。歌畢,盤旋而起,躍登幾上,驚顧之間,已復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樂,然不勝酒力矣。其餞我于月宮可乎44?”三人移席,漸入月中。眾視三人,坐月中飲,須眉畢見45,如影之在鏡中。移時46,月漸暗;門人然燭47來,則道士獨坐而客杳矣。幾上肴核尚存。壁上月,紙圓如鏡而已。道士問眾:“飲足乎?”曰:“足矣?!薄白阋嗽鐚?,勿誤樵蘇48?!北娭Z49而退。王竊欣慕50,歸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傳教一術。心不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