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下冊詩詞_第1頁
八年級上下冊詩詞_第2頁
八年級上下冊詩詞_第3頁
八年級上下冊詩詞_第4頁
八年級上下冊詩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真誠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參考資料,若有不當之處,請指正。八年級上古詩詞 王譽蓉1、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 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譯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樣?那一脈蒼莽的青色橫亙在齊魯無盡無了。 天地間的神奇峻秀啊,都在這一山凝結(jié)聚繞,那山北山南一邊暗一邊明,判若黃昏和晨曉??捶鍘n層云迭起,胸中一陣陣蕩滌波濤,睜裂雙眼目送那漸入山林的點點歸鳥。 啊,將來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巔站得高高,俯首一覽,啊眾山匍伏在山腳下是那么渺小。賞析: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齊魯青未

2、了”,是經(jīng)過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霸旎娚裥?,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后兩句,寫由望岳而產(chǎn)生的登岳的意愿。從這兩句富有啟發(fā)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2、春望 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譯文:故國淪亡,

3、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嘆時局,看到花開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戰(zhàn)火連綿,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痛苦中我的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賞析: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的長安城,雜草叢生,滿目荒涼。詩人憂時傷亂,觸景生情。全詩由望著筆,情景相融。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憂國到思家,情感愈來愈強、逐漸具體、逐漸深入。讀罷全詩,滿腹焦慮、搔首而嘆的詩人恍若眼前。此詩以深沉凝練、言簡意多聞名。遣詞用字,精當準確,含蘊豐富。首聯(lián)寫望中所見,頷聯(lián)表達感傷時事之情,頸聯(lián)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尾聯(lián)表達連綿戰(zhàn)火中憂國、傷時、思家的焦慮心情。3、石壕吏

4、 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yīng)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譯文:傍晚我投宿于石壕村,在夜里有官吏來捉人。老翁翻墻逃走,老婦走出去應(yīng)對。官吏喊叫得是多么得憤怒,老婦啼哭得是多么得凄苦。我聽到老婦上前說道:“我三個兒子都服役去參加圍困鄴城之戰(zhàn)。其中一個兒子托人捎了信回來,其中兩個在最近的戰(zhàn)爭中才死了。活著的人茍且偷生,死的人永遠逝去。家中再也沒有什么男人了,只有個吃

5、奶小孫子。因為有小孫子,所以兒媳婦沒有離開這個家,但進進出出沒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老婦我雖然身體衰弱,請允許我跟從您夜里走。趕緊去河陽服役,現(xiàn)在還趕得上做早飯?!鄙钜拐f話的聲音已經(jīng)消失了,好像聽到低聲哭泣抽咽。天亮后我繼續(xù)趕前面的路程,只能與逃走回來的老翁告別。賞析:全詩的主題是通過對“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繪,揭露官吏的橫暴,反映人民的苦難。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單刀直入,直敘其事。不僅點明了投宿的時間和地點,而且和盤托出了兵荒馬亂、雞犬不寧、一切脫出常軌的景象,為悲劇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環(huán)境?!坝欣粢棺饺恕币痪洌侨奶峋V,以下情節(jié),都從這里生發(fā)出來。從“吏呼一何怒”至“猶得備

6、晨炊”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笆泛粢缓闻?!婦啼一何苦!”兩句,極其概括、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尖銳矛盾。并為老婦以下的訴說制造出悲憤的氣氛。最后一段雖然只有四句,卻照應(yīng)開頭,涉及所有人物,寫出了事件的結(jié)局和作者的感受?!耙咕谜Z聲絕,如聞泣幽咽?!北砻骼蠇D已被抓走,兒媳婦低聲哭泣?!疤烀鞯乔巴荆毰c老翁別”兩句,收盡全篇,于敘事中含無限深情。正由于詩人筆墨簡潔、洗煉,全詩一百二十個字,在驚人的廣度與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與沖突,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4、歸園田居(其三) 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譯文:南山下

7、有我種的豆地,雜草叢生而豆苗卻稀少。早晨起來到地里清除雜草,傍晚頂著月色扛著鋤頭回家。道路狹窄草木叢生,傍晚的露水沾濕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濕了并沒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違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賞析:本篇寫詩人離開仕途,歸隱田園的簡樸生活,抒發(fā)了他對官場生活的憎惡和歸田后的喜悅安適的心情。路窄草長,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濕了有什么可惜的呢?這句話看似平淡,但這種平淡正好映射了結(jié)尾這一句“但使愿無違”,使得“愿無違”強調(diào)得很充分。這里的“愿”更蘊含了不要在那污濁的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首聯(lián)寫南山腳下豆苗生長的情況,頷聯(lián)寫早起晚息不辭辛勞的情形,頸聯(lián)寫歸來時的景物和感受,尾聯(lián)表明自己隱居躬耕、不與世

8、俗同流合污的心愿。5、使至塞上 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譯文:(我)輕車簡從要視察邊疆,要去的地方遠過居延。(我)像蓬草飄出了漢塞,像歸雁飛入了北方的天空。大沙漠中孤煙直上,黃河邊上落日正圓。走到蕭關(guān)恰好遇見騎馬的偵察兵,前敵統(tǒng)帥正在燕然前線。賞析:“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點明出使得地點“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象隨風(fēng)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象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nèi)心的激憤和抑郁。

9、與首句的“單車”相呼應(yīng)。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最后兩句寫到達邊塞:“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6、渡荊門送別 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譯文:自劍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來到了楚國境內(nèi)作一次旅游。崇山隨著荒野出現(xiàn)漸漸逝盡,長江進入了莽原也緩緩而流。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飛來天鏡,云層締構(gòu)城郭幻出海市蜃樓。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xiāng)之水,行程萬里繼續(xù)漂送我的行舟。賞析:“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點明游覽的地

10、點。頷聯(lián)用游動的視角描寫景物的變化,頸聯(lián)通過“水中映月圖”天邊云霞圖,展示江上美景。尾聯(lián)有欣賞美景轉(zhuǎn)入深沉的鄉(xiāng)情之嘆。7、 登岳陽樓(其一)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fēng)霜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譯文: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fēng)卷起,樓閣上的旌旗靜止 我登臨的地方,讓吳國和蜀國在這里分開。 我徘徊的時刻,使洞庭湖與君山籠罩在暮靄里 為避戰(zhàn)亂我奔波三年 行程萬里 今日登高遠望是什么心緒? 登樓憑吊古人 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賞析:首聯(lián)“洞庭之東江水西,

11、簾旌不動夕陽遲.”寫景,一”東”一”西”形象生動的說明了岳陽樓的地理位置.“簾旌不動夕陽遲”由遠及近,從”簾旌”到”夕陽”,描繪出了一幅靜謐而慘淡的的夕陽入山圖.面對這樣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詩人不由悲從心來。頷聯(lián)中,”登臨吳書蜀橫分地”從歷史角度介紹了岳陽樓,此句仿杜詩中”吳楚東南”意境雄偉,讓人想起戰(zhàn)火紛飛的三國時代,懷古傷今,怎能不讓人”徙倚”在山水之間.在這樣美麗的岳陽樓畔,詩人卻提不起半點觀賞山水的雅興,僅”徙倚”二字,便把詩人那滿腔愁緒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頸聯(lián)從杜甫”萬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脫胎而來,而又未生搬硬套,”萬里”三年”說明了詩人逃難時遙遠的路途以及具體的時間,

12、恰當?shù)谋憩F(xiàn)了自己背井離鄉(xiāng),漂泊不定的生涯。尾聯(lián)情景相生,”風(fēng)霜”既指秋色濃重,又與自己的”白頭”相映襯,且暗示了當時政治局勢的嚴峻,”老木滄波”既指眼前實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自我寫照.這樣的蒼涼氣韻,與杜詩中”無邊落木瀟瀟下”,”艱難苦恨繁霜鬢”相同.同樣的國破家亡,天涯淪落,此時此刻,杜甫成了詩人患難中的知己,因此,詩中自然有了杜詩中雄闊慷慨的風(fēng)格8、長歌行 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唏。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譯文:園中葵葉青青,承受若朝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陽春季節(jié)的雨露陽光本是大白然的恩澤,萬物因此而閃

13、耀著生命的光輝。時常憂慮秋天的來臨那時青綠的葉兒也將枯黃凋零。時光流逝不返,宛如東流入海的百川何時能西歸?青春年少時不及時努力待到老大一事無成,唯有徒然傷悲。 賞析 :這首長歌行作者借百川歸誨、一去不回來比喻韶光之匆勿易逝,感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全詩從青葵起興聯(lián)想到四季變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應(yīng)當抓緊時間奮發(fā)努力的結(jié)論,其比興手法是很明顯的。 9、 野望 王 績東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譯文:傍晚時分在東皋遙望,徘徊不定內(nèi)心想有依靠。 每棵樹都顯出蕭條秋色,每座山都只見到落日。 放牧的人

14、驅(qū)趕牛群回來,打獵的人騎馬帶獵物歸返。 相互見面郴不相職,(我不禁)長歌懷念那些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 賞析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diào)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南朝詩風(fēng)大多華靡艷麗,王績的野望卻有這樣-種樸素的好處。這首詩首尾兩聯(lián)抒情言事,中間兩聯(lián)寫景,經(jīng)過情-景-情這-反復(fù)濤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詩人曾經(jīng)在隋朝和唐朝作官,后來隱居還鄉(xiāng)。這首詩是在隱居時寫的。秋天傍晚時分,詩人遙望山野,內(nèi)心空落落的,只見景色蕭條,放牧和打獵的人們各自返回,雖然互不相識,但各得其樂??吹竭@些,詩人不禁懷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10、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

15、。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譯文:草木枯黃凋零了,陣陣鴻雁飛向南,北風(fēng)呼嘯刮不停,一汀秋水-江寒。家鄉(xiāng)是那鹿行山,茅廬就在襄水灣,遙望遠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思鄉(xiāng)眼淚已流盡,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遠方在天際,此情此景不堪看。我想找人問一問,迷路渡口在哪邊? 暮色蒼茫無所見,只見江海水漫漫。賞析:這是一首懷鄉(xiāng)思歸的抒情詩。以興開首借鴻雁南飛引起客居思歸之情。中間寫望見孤帆遠去,想到自己無法諧同的悵惘,最后寫欲歸不得的郁積。全詩情感是復(fù)雜的。詩人既羨慕田園生活,有意歸隱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鴻圖。這種矛盾,就構(gòu)成了詩的內(nèi)容。1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

16、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揖,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譯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漲浩淼無邊, 水天含混迷迷朦朦接連天空。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與槳,圣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 賞析:這是一首干祿詩。所謂干祿,即是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以求引薦錄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游長安,以此詩獻之,以求錄用。詩前半首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征開元的清明政治。后半首即景生情,打發(fā)個人進身無路,閑居無聊的苦衷,表達了急于入世的決心。全詩頌對

17、方,而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卑不亢十分得體。氣蒸去夢澤,波撼岳陽城一句筆力千鈞,千古傳誦,寫登上岳陽樓之后看到的波瀾壯闊的洞庭湖景象。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寫希望出仕,一展才華做一番事業(yè)。 12、黃鶴樓 崔 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睛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譯文: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飛去的黃鶴再也不能復(fù)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干載依舊。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在目,鸚鵡洲的芳草長得密密稠稠。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xiāng)?面對煙波渺渺大江令人發(fā)愁! 賞析:這首詩是吊古懷鄉(xiāng)之佳作。詩人

18、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fēng)骨。作者把神話傳說和眼前的現(xiàn)實景物緊密結(jié)合起來,用形象豐富、音節(jié)流暢的詩句,抒發(fā)了登臨吊古、懷古思鄉(xiāng)的情感,頗有豪放的氣概。詩雖不協(xié)律,但音節(jié)洪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嚴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此為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13、送友人 李 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譯文:青山橫臥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環(huán)繞著東

19、城。在此我們-道握手言別,你像蓬草飄泊萬里遠征。 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陽余輝可比難舍友情。 頻頻揮手作別從此離去,馬兒也為惜別聲聲嘶鳴賞析: 這是首送別詩,充滿詩情畫意。首聯(lián)工對,寫得別開生面。中間二聯(lián)切題,寫分手時的離情別緒。前兩句寫對朋友飄泊生涯的關(guān)切,落筆如行云流水,舒暢自然。后兩句寫依依惜別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寫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尾聯(lián)更進一層,抒發(fā)難舍難分的情緒。全詩寫得新穎別致,豐采殊異。色彩鮮艷,語言流暢,情意宛轉(zhuǎn)含蓄,自然類與人情美水乳交融,別是一番風(fēng)味。 14、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zho。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20、。譯文 自古以來人們就以秋天而悲嘆蕭條空寂,而我卻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在秋日的晴交中,振翅高飛的鶴排去直上,就將我的情致引到高高的青天。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被貶時期的作品。詩人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吟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這首詩通過鮮明的藝術(shù)形象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它給予人們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和景色,更喚醒人們?yōu)槔硐攵鴬^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使人獲得深刻的美感和樂趣。15、魯山山行 梅堯臣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fù)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譯文(這)恰恰跟找愛好山野風(fēng)光的情趣相合,(那)忽高忽低、疊疊重重的眾多山峰,隨意在

21、峻秀的山峰中穿梭衍走,在山中踽踽獨行,突然在幽徑中迷了路。(看到)霜落在地上,黑熊在爬樹??湛帐幨幍臉淞种幸奥乖谙酗嬎?自問一聲)哪里有人家呢?(就聽到,云外傳來一聲雞叫。賞析:這是一首五律,描寫山行所見。但這首詩不為格律所束縛,寫得新穎自然,曲盡山行的情景。首聯(lián)為倒裝,既突出了愛山的情趣,又顯得跌宕有致。頷聯(lián)進一步寫山行。迷字以小景見大景,更見野景之幽與野情之濃。頸聯(lián)互文見意,寫山行所見的動景。尾聯(lián)余味無窮,兩句詩寫山行者望云聞雞的神態(tài)及其喜悅的心情,都躍然可見宛然可想。 16、浣溪沙 蘇 軾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

22、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譯文 山下新長出來短短的野花野草浸在蘭溪里,松林間沙路治凈得不沾泥土,蕭蕭的暮雨聲和布谷鳥的啼叫聲在回蕩。誰說人老了就不能再年輕?我)門前的溪水就能從東向西流!不要聽了黃雞啼叫就悲嘆自己的白發(fā),悲嘆衰老。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貶官黃州時所作。當時處在受挫折,政治上很不如意的肘期,但是作者并不因此消極失望。他游清泉寺,從春夏之交蓬勃旺盛的自然景色中汲取生活的樂趣。本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由景入情,一反人們常嘆的時光流逝,得出“休將白發(fā)唱黃雞的哲理,奉勸人們不要自傷白頭年老。表達了作者雖身處逆境,但胸懷曠達、信念堅定的思想感

23、情。 17、 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陸 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譯文 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家里,并不感到孤單和悲傷, 還在想著為國家去戍守輪臺。 在夜靜更深的時候,聽著屋外風(fēng)雨的聲音, 不知不覺地進人夢境:自己跨著披甲的戰(zhàn)馬,威武地巡邏在北方邊境上。 賞析:本詩是詩人在故鄉(xiāng)所作,時已68歲。首句敘述他罷官后年老體衰,閑居荒僻故鄉(xiāng)的情景和心情。第二句表達了他守衛(wèi)邊疆的志愿。僵臥孤村的形象和不自哀的心態(tài)表現(xiàn)了詩人堅持抗金、收復(fù)失地的心愿至死不渝,意境悲壯、深沉。第三句寫時間、環(huán)境和現(xiàn)實生活中詩人的形象。詩人巧借自然界的風(fēng)雨把現(xiàn)實與夢境自然地聯(lián)系起來,使鐵馬冰河的

24、夢境和戍輪臺的平生壯志巧妙地融為一體,借此抒發(fā)強烈的愛國之情。詩風(fēng)豪邁清新,氣象雄渾,語言精煉。八年級下冊古詩詞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譯文:在巴山楚水這些凄涼的地方,我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友突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沉船的旁邊正有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頭卻是萬木爭春。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賞析:首聯(lián)緊承白居易詩的末聯(lián),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心酸憤懣不平。頷聯(lián)用典故寫自己歸來的感觸

25、,油然而生悲痛惆悵之情。頸聯(lián)“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眲⒂礤a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cè)畔,有千帆競發(fā);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xiàn)出豁達的襟懷。尾聯(lián)便順勢而下表示要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現(xiàn)出堅韌不拔的意志。詩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見豪放,是酬贈詩中優(yōu)秀之作。2、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譯文:一只古老的斷戟沉落江底流逝的歲月也未使它銷蝕,拿起磨出洗凈的斷戟,我認出是東吳破曹時是的遺物。假如東風(fēng)不給周瑜便利,那美麗

26、的大喬、小喬就只有永遠鎖在銅雀臺了。賞析:詩篇開頭借一件古物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慨嘆。由這件小小的東西,詩人想到了漢末那個分裂動亂的時代,想到那次重大意義的戰(zhàn)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這前兩句是寫其興感之由。后兩句是議論。借史傾吐胸中的抑郁之氣3、過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炭譃╊^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譯文: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苦辛,如今戰(zhàn)火消歇已熬過了四個周星。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fēng)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炭譃┑膽K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

27、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汗青。賞析:詩的開頭兩句回顧自己一生的主要經(jīng)歷。接下去兩句就進一步抒寫國破家亡的悲哀。頷聯(lián)這兩句以比喻的方式寫國勢和身世,生動形象,而蘊藏其中的感情尤為深摯沉痛,極有藝術(shù)感染力。接下去,“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兩句,是對前面“山河破碎”兩句的補充,具體概括自己的抗元經(jīng)歷,表現(xiàn)憂憤之情。前一句是追記過去。后一句是慨嘆眼前,說自己不幸戰(zhàn)敗,只身被俘,孤掌難鳴,飄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這兩句中,往日的體驗與今日的體驗交錯在一起,回首當初的“惶恐”,還看今日的“零丁”,令詩人百感交集。而這一切又都是由于國家的危亡引起的,詩人忠貞報國,卻眼看大

28、好河山淪入敵手,心中的悲憤自然是難以名狀的。從全詩的構(gòu)思上看,前面這六句把悲憤艱危的氣氛渲染到了極致,接下去兩句則筆鋒一轉(zhuǎn),情緒由悲憤轉(zhuǎn)為激昂,由壓抑轉(zhuǎn)為高亢?!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惫磐駚?,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舍身取義,一片丹心將垂于史冊,映照千古。這激情慷慨的兩句詩,表明了詩人舍身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民族氣節(jié)。全詩也因有此兩句收尾而成為一代名作,千古壯歌。4、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29、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譯文明月從何時才有?手持酒杯來詢問青天。不知道天上宮殿,今年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風(fēng)歸返,又恐怕返回月宮的瓊樓玉宇,愛不住高聳九天的冷落、風(fēng)寒。起舞翩翩玩賞著月下清影,歸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間!轉(zhuǎn)過朱紅樓閣,月光低灑在綺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悵無眠。明月不該有什么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時候才圓?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zhuǎn)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但愿離人能平安康健,遠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賞析:上片寫中秋賞月,因月而引發(fā)出對天上仙境的奇想?!案咛幉粍俸辈⒎亲髡卟辉笟w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

30、在人間”才是根本之所在。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碼還可以與自己清影為伴。從“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轉(zhuǎn)折開闔中,展示了蘇軾情感的波瀾起伏。他終于從幻覺回到現(xiàn)實,在出世與入世的矛盾糾葛中,入世思想最終占了上風(fēng)?!昂嗡圃谌碎g”是毫無疑問的肯定,雄健的筆力顯示了情感的強烈。下片寫望月懷人,即兼懷子由,同時感念人生的離合無常。換頭由中秋的圓月聯(lián)想到人間的離別。夜深月移,月光穿過“朱閣”,照近“綺戶”,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這里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節(jié)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月圓人不圓是多么令人遺憾??!詞人便無理埋怨圓月:

31、“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相形之下,更加重了離人的愁苦了。無理的語氣進一步襯托出詞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時又含蓄地表示了對不幸離人的同情。詞人畢竟是曠達的,他隨即想到月亮也是無辜的,便轉(zhuǎn)而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奔热蝗绱?,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憂傷呢?這三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從語氣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問;從結(jié)構(gòu)上,又是推開一層,從人、月對立過渡到人、月融合。為月亮開脫,實質(zhì)上還是為了強調(diào)對人事的達觀,同時寄托對未來的希望。因為,月有圓時,人也有相聚之時。蘇軾就是把前人的詩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鑄成對天下離人的共同美好祝愿。全詞設(shè)景清

32、麗雄闊,如月光下廣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間來回馳騁的開闊空間。將此背景與詞人超越一己之喜樂哀愁的豁達胸襟、樂觀情調(diào)相結(jié)合,便典型地體現(xiàn)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fēng)格。5、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張養(yǎng)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譯文:華山的山峰好像從四面八方奔集起來,黃河的波濤洶涌澎湃好像在發(fā)怒,潼關(guān)外有黃河,內(nèi)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我遙望古都長安一帶,內(nèi)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傷心的是經(jīng)過秦漢宮殿的遺址,看到了無數(shù)間的宮殿都變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滅亡,百姓還是受苦。賞析:第一句話寫出了潼關(guān)的雄偉

33、氣勢,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其險惡,并暗示它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第二句話寫路經(jīng)潼關(guān)是所見所想。歷代改朝換代的戰(zhàn)爭的慘烈圖景躍然紙上最后一句寫作者的感慨,對歷史進行了可貴的概括,評斷,對廣大人民的深切同情。6、飲酒(其五)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譯文:我的房屋建在眾人聚居的地方,門前卻無車馬的喧囂。你問我怎么能如此,心離塵俗就覺地幽偏。在東籬附近采摘野菊,悠閑自得地欣賞南山。山最美的景色在傍晚,山林間飛鳥結(jié)伴回還。這里邊有人生的意義,想辨別出來,卻不知怎樣用語言來表達。賞析:這一首寫詩人如何從大自

34、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義,獲得恬靜的心境?!敖Y(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從居住的草廬寫起,反思歸田后自己的生活狀況。他并沒有隱居山林巖穴或寄身廟宇不食人間煙火。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也就會有鬧市,人來車往,喧囂不絕于耳,可詩人卻說“而無車馬喧”。這是為什么呢?三四句自問自答揭開了謎底?!皢柧文軤枴鞭D(zhuǎn)換敘事角度,將抒情主體客體化,頗富情趣?!靶倪h地自偏”極為精練的回答:因為心情閑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安靜。詩的前四句通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篇的基調(diào)。以下幾句主體隱去,進入“寫景區(qū)”,“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筆,不經(jīng)意中道出的“絕妙好辭”,渾然天成,不工而工,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35、“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抒情主體又漸漸浮出,寫眼前景物,脫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韻。最后兩句,寫出了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暗用莊子外物篇的說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痹倬畹恼Z言,也不足傳達人們復(fù)雜的感受。7、行路難(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 ,今安在?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譯文: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劍環(huán)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

36、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fēng)雪早已封山。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夢,他乘船經(jīng)過日邊。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 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賞析: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情懷,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敖痖浊寰贫肥?,玉盤珍羞直萬錢?!睌⑹麻_篇,漸而過渡到抒情。開頭以極為夸張的筆法領(lǐng)起,仿佛在營造歡樂的宴飲氣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三四句急轉(zhuǎn)直下“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強烈的反差襯出詩人內(nèi)心的悲苦。當精神苦悶的時候,美味佳釀也難以下咽。以樂景寫哀,強化了哀的程度?!坝牲S河冰塞川,將

37、登太行雪滿山”(比喻對偶),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世途的艱難,寓含著無限的悲慨?!伴e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保ㄓ玫洌┰娙硕嗝聪M窠?、伊尹那樣,有為于當世。但理想不能征服現(xiàn)實,現(xiàn)實也不肯認同理想。這樣的痛苦交織于詩人心中,他終于發(fā)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嘆?!伴L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保ㄊ闱椋┚辰珙D開,高昂樂觀,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8、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杜甫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

38、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譯文:八月里秋深,狂風(fēng)怒號,狂風(fēng)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一會兒風(fēng)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

39、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nèi)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shù)挠晁衤榫€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fēng)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wěn)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xiàn)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fēng)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賞析:“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庇洈⒚鑼懬镲L(fēng)破茅屋的過程,反映詩人思想感情的發(fā)展、變化。

40、“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庇洈⒚鑼懭和瘬尣?。(貧窮甚至惱羞成怒的窘狀)“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蹋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比喻)記敘描寫屋破雨漏?!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議論抒情)表現(xiàn)了作者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抒發(fā)了詩人的理想和希望,這是全詩最重要的部分。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

41、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譯文:北風(fēng)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fēng)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雪花散入珠簾打濕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沙漠結(jié)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fēng)也無法牽引。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

42、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賞析:“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蓖怀鑫鞅边吔h(huán)境氣候的特點:風(fēng)雪來得早、猛?!昂鋈缫灰勾猴L(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保ū扔鳎┻@個春意盎然梨花滿樹的春天景象,是他的想像和主觀感受,可是卻把雪的潔白、鮮潤的特點揭示出來了,為寒冷的邊塞增添了無限春意?!吧⑷胫楹煗窳_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眰?cè)面描寫漫天大雪所造成的酷冷氣候和邊塞將士生活的艱苦?!板j@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保▽ε伎鋸垼┏猩蠁⑾?,由詠雪過渡到送別?!俺钤啤奔葘懢耙矊懬?,自然引出送別。把邊塞將士的軍營置于一個廣漠遼闊的背景上,給人奇異壯偉的深刻印

43、象?!爸熊娭镁骑嫐w客,胡琴琵琶與羌笛”以下八句寫送別。點明了餞行地點、原因。餞別酒席上演奏的仍異鄉(xiāng)的樂器,思鄉(xiāng)之情委婉流露?!凹娂娔貉┫罗@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鞭@門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異的畫面:在暮雪紛飛的背景上,一面鮮紅的旗幟凝住不動?!俺浮本_真實地描繪出紅旗凍住,北風(fēng)吹著也不飄動的情狀。最后四句寫雪中送友的情景:“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保斸槪┣皟删湓妼懰陀讶巳r的情景,后兩句詩是寫友人離去以后的情景。詩人送友人歸去時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鄉(xiāng)之情,都通過“雪上空留馬行處”這句詩表達出來了。這樣的結(jié)尾,真如撞鐘,清音有余,使人產(chǎn)生無窮的遐想。

44、這首詩表現(xiàn)的情調(diào)是豪放的。詩人描繪了邊塞的大風(fēng)雪和氣候的早寒,可筆下著重表現(xiàn)的不是將士生活的艱苦,而是西北邊塞奇異雄偉的雪景;詩中雖然寫了惜別之情和思鄉(xiāng)之情,卻絲毫沒有傷感的情緒。在西北大風(fēng)雪背景下,送別場面帶有雄渾悲壯的色彩。在藝術(shù)上,起始四句寫風(fēng)雪是外景,接著四句詩描寫軍營中內(nèi)景,進而又由內(nèi)到外,用兩句詩寫軍營外的冰雪世界。前十句詩重點在詠雪。后又由外景轉(zhuǎn)向內(nèi)景,寫?zhàn)T別筵席,再由內(nèi)轉(zhuǎn)向外,寫送別時情景,畫面一個接一個推出,如此大開大闔,奔騰跳躍,形成了詩的意境的波瀾起伏?!叭婈P(guān)鍵在四個雪字,一送別前的雪景,二餞別時的雪景,三臨別時的雪景,四送別后的雪景?!惫孰m全詩轉(zhuǎn)折突兀,結(jié)構(gòu)錯綜變化,

45、但以雪為中心線索抒情寫景,章法嚴謹。10、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離愁滿懷,正對著白日西下,揚鞭東去從此辭官赴天涯。落花紛紛絕不是無情飄灑,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賞析:“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笔闱閿⑹拢ǘ鄬哟蚊鑼懀?,無限感慨中表現(xiàn)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離別的愁緒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兩個畫面相反相成

46、,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币月浠橛?,表明自己的心志,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落紅”喻辭官,“春泥”喻平民百姓,“花”喻朝廷)“化作春泥更護花”,表達了詩人的一腔愛國熱忱?;錃w根,化為春泥,不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色彩、芬芳,不正可以獻給后之來者嗎?詩人從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guī)律中得到啟發(fā)。從愁思中擺脫出來,帶著時代的使命感,上升到一種莊嚴神圣的境界。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jié)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fù)雜的情感。11、贈從弟(其二)劉 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風(fēng)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

47、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譯文:高高聳立的山上的松樹,在山谷中吹來的瑟瑟風(fēng)中挺立。風(fēng)聲是多么強大,松枝有是多么勁挺!冰與霜正下得猛烈急驟,而松柏卻整年長久端正挺立。難道不怕遭受嚴寒嗎?松柏有不懼嚴寒的本性!賞析:開頭第一句描寫出全詩的主體松數(shù)的形象:亭亭立與山上。第二句采取對立的方式寫亭亭之松所處的環(huán)境(背景):瑟瑟谷中風(fēng)。在瑟瑟的山谷風(fēng)聲中,松樹高聳的立在山上,這一形象,可以稱得上“雄偉”。三、四兩句對風(fēng)聲與松樹都予以展開描寫,描寫它們在對立中所展現(xiàn)的情狀。如果說前面四句主要寫松上形象的話,那么后面四句則主要寫松樹的品質(zhì)。它雄偉挺拔,不懼怕任何惡劣嚴酷的環(huán)境。這樣,松樹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現(xiàn)。全

48、詩以簡練的語言、勁挺的風(fēng)格寫出了松樹的鮮明形象,其實是以比興手法象征詩人自己的性格與抱負,詩中因此融入了對松樹贊頌的深厚感情。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譯文 :三秦之地拱衛(wèi)著都城長安,彌漫的霧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 我與你都充滿著離別愁意,(因為我們)都是遠離家鄉(xiāng),外出做官的人 。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親密近鄰。 (我們)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樣(讓淚水)沾濕佩巾。鑒賞:該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diào)相承,以實轉(zhuǎn)虛,

49、文情跌宕。第三聯(lián)“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千古傳誦,有口皆碑。尾聯(lián)點出“送”的主題?!昂?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眱删?,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13、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譯文:前面看不到古代知人善任的君王,后面又看不到舉賢授能的賢君。想到天地是那樣永久長遠,獨個兒流下了悲傷的眼淚。賞析:這首詩,是古今一致公認的名篇。這首詩的題目有一個“登”字但是詩中無一處點明這個字,不過讀者又處處感到有這個字的存在。一、二句的“前”與“后”自然是詩人登高所望的“眼前”與“身后”,但他卻

50、因此聯(lián)想到久遠的古昔與以后的時代;古今相連,造成了時間的漫長。詩人的苦悶痛苦的心情因時間與空間的襯托,得到了極為深沉的表現(xiàn)。前三句寫詩人登高時的心理活動,最后一句才寫外部表情。內(nèi)心是表情的依賴,表情是內(nèi)心的反映,兩者恰當結(jié)合,勾畫出一個胸懷大志而又不逢其時、獨立悲嘆的動人形象。全詩的語句長短不齊,音調(diào)富于變化,更有助于表達詩人起伏強烈的慨嘆之情。14、 終南別業(yè)王維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譯文(自己)中年以后厭塵俗喧囂,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邊陲,常游山水。興致來了,就獨自一人前往欣賞這美麗的景色,這種美好的事只能自

51、得其樂。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來,看那悠閑無心的云興起漂游。偶然遇見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與他談?wù)撋介g水邊之事,相與留連,忘了回去的時間。賞析:本詩屬于近體詩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近人俞陛云在詩境淺說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云起,見妙境之無窮??晌蛱幨朗伦冎疅o窮,求學(xué)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薄白丛破饡r”,是心情悠閑到極點的表示。云本來就給人以悠閑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fēng)采,對于我們了解王維的思想是有認識意義的。15、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 白棄我去者,昨

52、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譯文丟棄我離開的,昨天的日子不能夠挽留;攪亂我的心緒的,今天的日子又有許多煩惱憂愁。秋風(fēng)萬里送來南飛的大雁,面對這種景象應(yīng)該在高樓上酣暢地飲酒。你的文章如建安風(fēng)骨那樣剛健,我的詩向南齊小謝的詩那樣清新秀發(fā)。全都滿懷超逸的興致,豪壯的情思飛揚橫溢,想要登上青天把明月攬取。抽刀斬斷流水但水更加不停的流,舉杯飲酒想消除憂愁但卻更加憂愁。人活在世上不符合心愿,明天就打散頭發(fā)去擺弄扁舟。賞析:這首詩的一

53、、二兩句直接抒寫了詩人郁積的煩憂和苦悶,兩個長句激蕩排比,表現(xiàn)了詩人長期以來政治上遭受挫折,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長期糾纏在詩人心頭,使他難以解脫。第三、四倆感句是個轉(zhuǎn)折,從極度苦悶突然進入遼闊開朗的境界,點出在樓上餞別的主題,展示出詩人豪邁寬廣的襟懷。中間六句痛苦淋漓的抒發(fā)豪情意逸興,前面的煩憂苦悶一掃而光。詩句自然照應(yīng)了題中的謝樓和校書叔云,一則是恭維李云的詩文剛健遒勁,頗句建安風(fēng)骨;二則是說自己的詩歌像小謝那樣清新秀發(fā)?!皯謶岩菖d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進一步渲染了長空萬里的秋雁激發(fā)起來的壯思逸興,用極其浪漫的手法,把詩人的性格和昂揚豪邁之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最后四句詩人再一次回到痛苦的現(xiàn)實中來

54、,更加強烈地感到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無法調(diào)和,使他瀟灑曠達外表下深藏著的悲哀更加深重。詩人時而把自己拋向歡樂的絕頂,時而使自己陷于痛苦的深淵。思想感情的急驟變化和藝術(shù)結(jié)構(gòu)的起伏跌宕,在全詩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語言的健舉豪爽和比喻的自然天成也為以后詩歌的發(fā)展做出了表率。1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 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譯文:長安大街上,下著小雨像酥油那樣軟潤,野草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只是萌芽。這是最值得稱道的一年中春季最美好的時節(jié),它遠勝過皇城綠柳如云的時候。賞析:這首詩又名初春小雨。詩中所寫當是早春景物,主要寫小雨后的京都景色。起始一句點明地點并描寫了小雨所形成的情狀長安街上下著紛紛灑灑的細雨;這細雨看上去十分可愛,它落在地面上就像酥油一樣軟潤,野草開始萌發(fā);這種萌發(fā)遠看一片新綠,近看卻隱隱約約。這一句,真實的寫出了在小雨中所看到的野草萌生狀態(tài)。三、四兩句是詩人對前兩句所寫景物的評價。他認為,這是一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