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測量實用PPT學習教案_第1頁
控制測量實用PPT學習教案_第2頁
控制測量實用PPT學習教案_第3頁
控制測量實用PPT學習教案_第4頁
控制測量實用PPT學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控制測量實用控制測量實用第1頁/共68頁第2頁/共68頁第3頁/共68頁由整體到局部、由高級到低級,分級布網(wǎng),逐級控制。第4頁/共68頁圖根。方法:水準測量、三角高程測量。第5頁/共68頁第6頁/共68頁等級平均邊長起始邊中誤差測角中誤差三角形最大閉合差一20-251/3500000.70.72.52.5二131/2500001.01.03.53.5三81/1500001.81.87.07.0四2-61/1000002.52.59.09.0表表5-1 國家平面控制測量主要技術(shù)指標國家平面控制測量主要技術(shù)指標第7頁/共68頁返回v一等精度最高,是國家控制網(wǎng)骨干,二等一等精度最高,是國家控

2、制網(wǎng)骨干,二等控制網(wǎng)是在一等控制網(wǎng)上加密的控制測量控制網(wǎng)是在一等控制網(wǎng)上加密的控制測量,是國家控制網(wǎng)的全面基礎(chǔ)。三、四等控,是國家控制網(wǎng)的全面基礎(chǔ)。三、四等控制網(wǎng)是在二等控制網(wǎng)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加密制網(wǎng)是在二等控制網(wǎng)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加密建立的,一般作為地形圖的測繪和施工控建立的,一般作為地形圖的測繪和施工控制測量依據(jù)。如制測量依據(jù)。如圖圖5-1-2。 第8頁/共68頁密導線測量也分為四個等級,即一、二、三、四等。返回第9頁/共68頁返回第10頁/共68頁第11頁/共68頁20cm1260cm圖圖5-1-4普通混凝土標石普通混凝土標石 第12頁/共68頁草草 圖圖導導 線線 點點相關(guān)位置相關(guān)位置P3李

3、李 莊莊7.23m化肥廠化肥廠8.15m獨立樹獨立樹6.14m圖圖5-1-5 導線點之標記圖導線點之標記圖第13頁/共68頁第14頁/共68頁0.30.50.40.20.20.70.4圖圖5-1-6 混凝土普通水準標石混凝土普通水準標石(單位:單位:m)第15頁/共68頁第16頁/共68頁第17頁/共68頁等等級級 技術(shù)項目技術(shù)項目 三三 等等 四四 等等 圖根水準圖根水準 1.1.所用儀具所用儀具 DSDS3 3型水準儀型水準儀 雙面水準尺雙面水準尺 DSDS3 3型水準儀型水準儀 雙面水準尺雙面水準尺 DSDS3 3型水準儀型水準儀 雙面水準尺雙面水準尺 2.2.測站觀測程序測站觀測程序

4、后后- -前前- -前前- -后后 后后- -后后- -前前- -前前 后后- -后后- -前前- -前前 3.3.視線最低高度視線最低高度 三絲能讀數(shù)三絲能讀數(shù) 三絲能讀數(shù)三絲能讀數(shù) 中絲讀數(shù)中絲讀數(shù) 0.3m0.3m 4.4.最大允許視距最大允許視距 75m75m 100m100m 150m150m 5.5.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差 2.0mm2.0mm 3.0m3.0m 20mm20mm 6.6.視距讀數(shù)法視距讀數(shù)法 三絲讀數(shù)(下三絲讀數(shù)(下- -上)上) 三絲讀數(shù)(下三絲讀數(shù)(下- -上)上) 直接讀出視距直接讀出視距 7.K+7.K+黑黑- -紅紅 2mm2mm 3mm3mm 4mm

5、4mm 8.8.黑、紅面高差之差黑、紅面高差之差 3mm3mm 5mm5mm 6mm6mm 9.9.每段前后視距離累每段前后視距離累積差積差 5m5m 10m10m 100m100m 10.10.路線總長(路線總長(L L) 200km200km 80km80km 30km30km 11.11.高差閉合差高差閉合差 1212Lmmmm 2020Lmmmm 4040Lmmmm 12.12.其他其他 每一測段偶數(shù)站每一測段偶數(shù)站 每一測段偶數(shù)站每一測段偶數(shù)站 可用同時靜水面可用同時靜水面 傳遞高程過湖傳遞高程過湖 表表5-2 三、四等和圖根水準測量技術(shù)要求三、四等和圖根水準測量技術(shù)要求 第18頁/

6、共68頁第19頁/共68頁第20頁/共68頁第21頁/共68頁第22頁/共68頁第23頁/共68頁第24頁/共68頁圖根導線轉(zhuǎn)折角觀測技術(shù)要求圖根導線轉(zhuǎn)折角觀測技術(shù)要求第25頁/共68頁第26頁/共68頁第27頁/共68頁012354BA2345(1)圖圖7-3-1 閉合導線閉合導線返回第28頁/共68頁123AB123CD0ABcCD圖圖7-3-3 附合導線附合導線返回第29頁/共68頁第30頁/共68頁導線測量的內(nèi)業(yè)計算導線測量的內(nèi)業(yè)計算思路:思路:由水平角觀測值由水平角觀測值,計算方位角,計算方位角;由方位角由方位角、邊長、邊長D D,計算坐標,計算坐標 增量增量X X 、 Y Y;由坐

7、標增量由坐標增量X X 、 Y Y,計算,計算X X、Y Y。(計算前認真檢查外業(yè)記錄,滿足規(guī)范(計算前認真檢查外業(yè)記錄,滿足規(guī)范 限差要求后,才能進行內(nèi)業(yè)計算)限差要求后,才能進行內(nèi)業(yè)計算)第31頁/共68頁1)坐標正算)坐標正算ABABABABABABDyDxsincosABABABAByyyxxx第32頁/共68頁2 2) 坐標反算坐標反算2AB2ABAB)yy()xx(D)()(1ABABABxxyytgR 第33頁/共68頁ABRABABR180ABABR180ABABR 360ABABRABRABRABR第34頁/共68頁例例1. A1. A點坐標為點坐標為(3706.783,40

8、75.731(3706.783,4075.731) D DABAB=213.85=213.85米,米, ABAB =134 求求B B點坐標點坐標x xB B、y yB B。第35頁/共68頁解:根據(jù)公式可得出解:根據(jù)公式可得出xAB=DABcosAB=213.85cos1345730=151.105(m)yAB=DABsinAB=213.85sin1345730=151.105(m) xB = xA+ xAB =3706.783+( 151.105 )=2925.678(m) yB = yA+ yAB =4705.731+151.325=4227.056(m)第36

9、頁/共68頁例例2. 2. 已知已知A A、B B兩點坐標分別為兩點坐標分別為A A(1376.389,2045.2631376.389,2045.263),),B B(1407.471,1911.5781407.471,1911.578)求直線求直線ABAB的距離的距離D DABAB和和方位角方位角ABAB 。 第37頁/共68頁405476)389.1376471.1407()263.2045578.911()()(11 tgxxyytgRABABAB22)()(ABABAByyxxD 251.173)263.2045578.1911()389.1376471.1407(22 解:解:由于

10、xAB為正值, yAB為負值,該直線位于第四象限,則:2005283360405476 AB 第38頁/共68頁1 1)、繪制計算草圖,在圖上填寫已知數(shù)據(jù)和觀測數(shù)據(jù)。)、繪制計算草圖,在圖上填寫已知數(shù)據(jù)和觀測數(shù)據(jù)。 2 2)、角度閉合差)、角度閉合差(angle closing error)(angle closing error)的計算與調(diào)整的計算與調(diào)整。 (1 1)計算角度閉合差:)計算角度閉合差: = =測測- -理理 = = 測測-(n-2)-(n-2) 180180o o (2 2)計算限差:)計算限差:)(40圖根級允nf1. 閉合導線內(nèi)業(yè)計算閉合導線內(nèi)業(yè)計算 第39頁/共68頁n

11、fVi/當當f fff容容時,可將閉合差反號平均分配到時,可將閉合差反號平均分配到各觀測角中,每個角度的改正值各觀測角中,每個角度的改正值 fV 檢核:檢核:iV 測測 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調(diào)整后的內(nèi)角總和應等于調(diào)整后的內(nèi)角總和應等于理理 , 即即檢核:檢核: 1802 n 第40頁/共68頁3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邊坐標方位角。)、按新的角值,推算各邊坐標方位角。 右右后后前前左左后后前前 180180 4 4)、按坐標正算公式,計)、按坐標正算公式,計算各邊坐標增量。算各邊坐標增量。 iiiiiiDyDx sincos檢核:檢核: 理論值推算值或者:或者:第41頁/共68頁5 5)、坐

12、標增量閉合差計算與調(diào)整)、坐標增量閉合差計算與調(diào)整 X X理理=0 =0 Y Y理理=0=0(1 1)計算坐標增量閉合差:)計算坐標增量閉合差:測理測測理測yyyfxxxfyx閉合導線閉合導線:第42頁/共68頁導線全長閉合差導線全長閉合差 : : 22yxDfff Df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 (relative length (relative length closing error of traverse):closing error of traverse): 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衡量導線的精度,即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衡量導線的精度,即 :NfDDfKDD1/1 一般要求,一

13、般要求,K K值不應超過值不應超過1/20001/2000,困難地區(qū)不應,困難地區(qū)不應超過超過1/10001/1000。 1/20001/2000第43頁/共68頁若若K1/2000K1/2000(圖根級),則將(圖根級),則將f fx x、f fy y以相反符號,按邊長以相反符號,按邊長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標增量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標增量上去。并計算改正后的坐標增上去。并計算改正后的坐標增量量 ixXDDfVi iyYDDfVi 改正后坐標增量改正后坐標增量為為 檢核:檢核:YiiiXiiiVYYVXX 00 iiYXYYXXfVfV 檢核:檢核:(2 2)分配坐標增量閉合差。)分配坐標增量閉合差。

14、第44頁/共68頁6 6)、坐標計算)、坐標計算 根據(jù)起始點的已知坐標(獨立測區(qū)是假設坐標)和調(diào)整后根據(jù)起始點的已知坐標(獨立測區(qū)是假設坐標)和調(diào)整后的坐標增量,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計算公式為的坐標增量,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計算公式為 由起始點依次計算各點坐標,最后還應再推算出起始點的坐由起始點依次計算各點坐標,最后還應再推算出起始點的坐標,其值應該與已知坐標相符,以檢查計算是否正確。標,其值應該與已知坐標相符,以檢查計算是否正確。檢核:檢核:理論值推算值理論值推算值YYXXiiiiiiYYYXXX 后后前前后后前前第45頁/共68頁-Y第46頁/共68頁 2.2.附合導線內(nèi)業(yè)計算附合導線內(nèi)業(yè)

15、計算附合導線與閉合導線的計算步驟基本相同。但附合導線與閉合導線的計算步驟基本相同。但由于幾何條件不同,只是角度閉合差和坐標增由于幾何條件不同,只是角度閉合差和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方法有所不同,現(xiàn)敘述如下。量閉合差的計算方法有所不同,現(xiàn)敘述如下。以下圖為例說明:以下圖為例說明: 123AB123CD0ABcCD第47頁/共68頁CCCDCBBABB18018018018018018044344323342212311121+) 1806ABCDBCDD4231CABAB2134C(1)計算角度閉合差:理測f如圖:以右轉(zhuǎn)折角為例如圖:以右轉(zhuǎn)折角為例 計算計算 。理180 n終終始始右右理理 同理:

16、以左角計算同理:以左角計算理 180n始始終終左左理理 第48頁/共68頁 180180nfnf終終始始右右測測始始終終左左測測 第49頁/共68頁當當f fff容容時,可將閉合差時,可將閉合差反號反號平均分配到平均分配到各觀測角中,每個角度的改正數(shù)各觀測角中,每個角度的改正數(shù) 檢核:檢核:改正后角值改正后角值 調(diào)整后的內(nèi)角總和應等于調(diào)整后的內(nèi)角總和應等于理理 , 即即檢核:檢核: nfVi/iV 測測 fV 180180nn終終始始右右測測始始終終左左測測 第50頁/共68頁3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邊坐標方位角。)、按新的角值,推算各邊坐標方位角。 4 4)、按坐標正算公式,計算各邊坐標

17、增量。)、按坐標正算公式,計算各邊坐標增量。 右右后后前前左左后后前前 180180 iiiiiiDyDxsincos檢核:檢核: 理論值推算值或者:或者:第51頁/共68頁5 5)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 附合導線坐標增量閉合差為附合導線坐標增量閉合差為始終理始終理YYY 寫成一般公式為:寫成一般公式為: f fx x = = X X測測- - X X理理=X X測測 - - (X X終終-X-X始始)f fy y = = Y Y測測 - - Y Y理理 =Y Y測測 - -(Y Y終終- Y- Y始始) 附合導線角度閉合差、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調(diào)整方法和附合導線角度閉合差、坐

18、標增量閉合差的調(diào)整方法和其他計算均與閉合導線相同。其他計算均與閉合導線相同。 第52頁/共68頁 附和導線坐標增量示意圖附和導線坐標增量示意圖第53頁/共68頁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 K K (relative length (relative length closing error of traverse):closing error of traverse): 導線全長閉合差導線全長閉合差 : : 22yxDfff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衡量導線的精度,即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衡量導線的精度,即 :NfDDfKDD1/1一般要求,一般要求,K K值不應超過值不應超過1/20001/2

19、000,困難地區(qū)不應,困難地區(qū)不應超過超過1/10001/1000。 Df1/20001/2000第54頁/共68頁(2 2)分配坐標增量閉合差。)分配坐標增量閉合差。若若K1/2000K1/2000(圖根級(圖根級),則將),則將f fx x、f fy y以相反以相反符號,按邊長成正比分符號,按邊長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標增量配到各坐標增量上去。上去。并計算改正后的坐標增并計算改正后的坐標增量。量。 ixXDDfVi iyYDDfVi 改正后坐標增量為改正后坐標增量為 檢核:檢核:YiiiXiiiVYYVXX 始始終終始始終終YYYXXXii YYXXfVfV 檢核:檢核:第55頁/共68頁OXY

20、y理321C B123C fxfyfDx理y測x測圖圖5-3-5 導線增量閉合差幾何意義導線增量閉合差幾何意義第56頁/共68頁6 6)、坐標計算)、坐標計算 根據(jù)起始點的已知坐標(獨立測區(qū)是假設坐標)和調(diào)整后根據(jù)起始點的已知坐標(獨立測區(qū)是假設坐標)和調(diào)整后的坐標增量,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計算公式為的坐標增量,計算各導線點的坐標,計算公式為 由起始點依次計算各點坐標,最后還應再推算出起始點的坐由起始點依次計算各點坐標,最后還應再推算出起始點的坐標,其值應該與已知坐標相符,以檢查計算是否正確。標,其值應該與已知坐標相符,以檢查計算是否正確。檢核:檢核:理論值推算值理論值推算值YYXXiiiii

21、iYYYXXX 后后前前后后前前第57頁/共68頁第58頁/共68頁三角高程測量三角高程測量是一種間接測定兩點之間是一種間接測定兩點之間高差的方法高差的方法使用于山區(qū)或不便于進行水準測量的使用于山區(qū)或不便于進行水準測量的地區(qū)。地區(qū)。要求觀測兩點之間的要求觀測兩點之間的水平距離水平距離D(或或斜斜距距S)以及兩點之間的以及兩點之間的豎直角豎直角 。7.5 7.5 高程控制測量高程控制測量第59頁/共68頁三角高程測量原理三角高程測量原理A點高程已知,在測站點高程已知,在測站A觀測觀測 AB水平距離水平距離D和和 垂直角垂直角 ,則:,則:或viShviDhABAB sintanB點的高程:點的高

22、程:ABABhHHvviKlhAB2sin21第60頁/共68頁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對高差的影響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對高差的影響距離較遠時距離較遠時(距離大于距離大于300m ),考慮,考慮地球曲率地球曲率差差和和大氣折光差大氣折光差對高差對高差的影響,應對觀測得到的影響,應對觀測得到的高差加的高差加“兩差兩差”改正改正:RDkfRDf222221球差改正:球差改正:氣差改正:氣差改正:RDkfff21221兩差改正:兩差改正:o第61頁/共68頁RDkfRDf222221球差改正:球差改正:氣差改正:氣差改正:RDkfff21221兩差改正:兩差改正:三角高程測量中的三角高程測量中的“球氣差球氣

23、差”改正改正經(jīng)研究,因大氣折光引起經(jīng)研究,因大氣折光引起的視線曲率半徑約為地球的視線曲率半徑約為地球曲率半徑的曲率半徑的7倍,倍,取取k=1/7RDffrcf22143. 0上式中地球半徑上式中地球半徑R=6371 km ,水平距離,水平距離D以以km為單位為單位第62頁/共68頁直反覘高程計算公式直反覘高程計算公式 在已知高程點在已知高程點A A安置經(jīng)緯儀,觀測待定高程點安置經(jīng)緯儀,觀測待定高程點B B,計算待定點,計算待定點B B的高程的高程H HB B ,稱為,稱為直覘直覘。在待定高。在待定高程點程點B B安置經(jīng)緯儀,觀測已知高程點安置經(jīng)緯儀,觀測已知高程點A A,計算待定點,計算待定點B B的高程的高程H 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