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民用建筑概述_第1頁
第四章民用建筑概述_第2頁
第四章民用建筑概述_第3頁
第四章民用建筑概述_第4頁
第四章民用建筑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一節(jié)房屋建筑的構造組成第一節(jié)房屋建筑的構造組成 第二節(jié)民用建筑的等級第二節(jié)民用建筑的等級 第三節(jié)建筑標準化和模數(shù)協(xié)調第三節(jié)建筑標準化和模數(shù)協(xié)調 第四節(jié)定位軸線第四節(jié)定位軸線通常所說的“建筑”,往往是指建筑物和構筑物的通稱。建筑物是指供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居住以及從事生產(chǎn)和各種文化活動的房屋和場所,如住宅、學校、辦公樓、工廠的車間。構筑物指人們一般不直接在內進行生產(chǎn)或生活的建筑,如水壩、水塔、蓄水池等。建筑物按用途可分為民用建筑、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建筑。民用建筑:供人們工作、學習、生活、居住等類型的建筑,如住宅、學校、辦公樓等。工業(yè)建筑:各類生產(chǎn)用房和為生產(chǎn)服務的附屬用房,如單層工業(yè)廠房,產(chǎn)品倉庫

2、等。農(nóng)業(yè)建筑: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使用的房屋,如糧倉,農(nóng)業(yè)上用來儲存種子的用房等。圖圖4-1建筑物的組成建筑物的組成房屋建筑的組成組成 作 用 要 求基礎承荷、傳力堅固、穩(wěn)定、抗侵蝕墻柱豎向承重、傳力、分隔、抗風雨、保溫堅固、穩(wěn)定、耐久、保溫、隔熱、隔聲樓板層水平承重、支撐墻體、傳力堅固、剛度大、隔聲地坪承本層活荷載、本身自重堅固、熱工、隔聲等樓梯通行、垂直交通疏散力、耐磨、防滑門窗交通、采光、通風保溫、隔聲、防風沙屋頂防風雨、承受自重及風雨隔熱、強剛度、防水 民用建筑高度與層數(shù)的劃分民用建筑高度與層數(shù)的劃分 1.住宅建筑按層數(shù)劃分為:13層為低層;46層為多層;79層為中高層;10層以上為高層。 2.

3、公共建筑及綜合性建筑總高度超過24m者為高層(不包括高度超過24m的單層主體建筑)。 3.建筑物高度超過100m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一、建筑物的分類按施工方法類別承重構件實例備注全現(xiàn)澆現(xiàn)場澆筑砼框架建筑全預制預制承重現(xiàn)場進行裝配整體廠房非典醫(yī)院全裝配部分現(xiàn)澆部分裝配豎向現(xiàn)澆水平裝配磚混建筑住宅和公共建筑類別層數(shù) 高度高層建筑類別層數(shù)高度低層13低高916小于50多層46 小于24中高1725 5075中高79高高2940 100高層1024米超高大于40大于100超高100按承重結構結構形式承重構件按結構形式砌體磚木結構磚、木框架磚混結構磚、構造柱、樓板、梁框架剪力墻鋼筋砼結構構造柱、樓板、梁

4、筒體鋼結構鋼特種、懸索網(wǎng)架等二、民用建筑的等級 按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分一級:耐久年限為100年以上,適用于重要建筑和高層建筑二級:耐久年限為50-100年,適用于一般性建筑三級:耐久年限為25-50年,適用于次要建筑四級:耐久年限在15年以下,適用于臨時性建筑。 按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分級(一)材料的燃燒性能 燃燒性能是指建筑構件在明火或高溫作用下是否燃燒,以及燃燒的難易程度。 非燃燒體:指非燃燒材料制作的構件。如 磚、石、鋼筋砼、金屬等。 難燃燒體:指用難燃燒材料制作的構件。如瀝青砼、半條抹灰、水泥刨花板、經(jīng)防火處理的木材等。 燃燒體:指用燃燒材料制作的構件。如木材、膠合板等。(二)材料的耐火極限

5、 耐火極限是指對任一建筑構件按時間-溫度標準曲線進行耐火試驗,從受到火的作用時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破壞或失去隔火作用時止的這段時間,用小時表示。當建筑構件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之一時,就認為其達到廠耐火極限。(三)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是根據(jù)建筑物主要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確定的,共分四級。根據(jù)我國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16-2006)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 50045-1995)規(guī)定:不同耐火等級建筑物主要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表4-1和表4-2的規(guī)定。在建筑中相同材料的構件根據(jù)其作用和位置的不同,其要求的耐火極限也不相同。建筑耐火等級高的建筑其構件的燃燒

6、性能就差,耐火極限的時間就長。(三)建筑物的耐火等級 按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規(guī)模分級 建筑物按其重要性、規(guī)模、使用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共六個級別。一、建筑標準化 建筑標準化即建筑工業(yè)化,是指用現(xiàn)代工業(yè)的生產(chǎn)方式來建造房屋,其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即建筑設計標準化、構配件生產(chǎn)工廠化、施工機械化。建筑設計標準化是實現(xiàn)其余兩個方面的前提。建筑模數(shù)的協(xié)調(一)建筑模數(shù)的類型 基本模數(shù):建筑模數(shù)協(xié)調統(tǒng)一標準中的基本尺度單位,用符號M表示。即1 M=100 mm。 導出模數(shù):分為擴大模數(shù)和分模數(shù)。擴大模數(shù)為基本模數(shù)的整數(shù)倍。 水平擴大模數(shù)基數(shù)為3M,6M,12M,15M,30M,

7、60M,其相應的尺寸分別是300,600,1200,1500,3000,6000mm。豎向擴大模數(shù)基數(shù)為3M,6M,其相應的尺寸分別是300,600mm。分模數(shù)為整數(shù)除基本模數(shù)。 分模數(shù)基數(shù)為1/10 M, 1/5 M,1/2 M,其相應的尺寸分別是10,20,50mm。(二)模數(shù)數(shù)列 模數(shù)數(shù)列是以基本模數(shù)、擴大模數(shù)、分模數(shù)為基礎擴展的數(shù)值系統(tǒng),其擴展幅度和數(shù)值見(表1.1)。 模數(shù)數(shù)列根據(jù)建筑空間的具體情況擁有各自的適用范圍,建筑物中的所有尺寸,除特殊情況外,一般都應符合模數(shù)數(shù)列的規(guī)定。模數(shù)名稱模數(shù)名稱分模數(shù)分模數(shù)基本模數(shù)基本模數(shù)擴大模數(shù)擴大模數(shù)模數(shù)基模數(shù)基數(shù)數(shù)代代號號1/10M1/5M1/

8、2M1M3M6M15M30M60M尺尺寸寸102050100300600150030006000系列號系列號一一二二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八八九九模數(shù)數(shù)列及幅模數(shù)數(shù)列及幅度度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20406080100120140400501001508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5003006009001200150018002100240027006000用于豎用于豎向尺寸向尺寸時幅度時幅度不限不限60012001800240030003600420048005400600066009000用于豎用于豎向尺寸向

9、尺寸時幅度時幅度不限不限1500300045006000750012000用于豎用于豎向尺寸向尺寸時幅度時幅度不限不限3000600090001200036000600012000180002400030000幅度不幅度不限限適用范圍適用范圍主要用于縫隙、構主要用于縫隙、構造接點、建筑構件造接點、建筑構件的截面及建筑制品的截面及建筑制品的尺寸的尺寸主要用于建筑構件的截面、建主要用于建筑構件的截面、建筑制品、門窗洞口、建筑構配筑制品、門窗洞口、建筑構配見及建筑物的開間、進深、層見及建筑物的開間、進深、層高尺寸高尺寸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開間、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開間、進深、層高建筑構配件的進深、層高建筑構

10、配件的尺寸尺寸模數(shù)數(shù)列的應用 水平基本模數(shù)1M至20M的數(shù)列,應主要用于門窗洞口和構配件截面等處。 豎向基本模數(shù)1M至36M的數(shù)列,應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層高、門窗洞口和構配件截面等處。 水平擴大模數(shù)3M、6M、12M、15M、30M、60M的數(shù)列,應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開間或柱距、進深或跨度、構配件尺寸和門窗洞口等處。 條 豎向擴大模數(shù)3M數(shù)列,應主要用于建筑物的高度、層高和門窗洞口等處。 分模數(shù)1/10M、1/5M、1/2M的數(shù)列,應主用于縫隙、構造節(jié)點、構配件截面等處。 分模數(shù)不應用于確定模數(shù)化網(wǎng)格的距離,但根據(jù)設計需要分模數(shù)可用于確定模數(shù)化網(wǎng)格平移的距離。三、建筑構配件的尺寸 標志尺寸:用以標

11、注建筑物定位軸線間的距離以及建筑構配件、建筑組合件、建筑制品、有關設備位置界限之間的尺寸。標志尺寸應符合模數(shù)數(shù)列的規(guī)定。 構造尺寸:是建筑構配件、建筑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設計尺寸,一般情況下標志尺寸減去縫隙尺寸為構造尺寸??p隙尺寸應符合模數(shù)數(shù)列規(guī)定 實際尺寸:是建筑構配件、建筑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產(chǎn)制作后的實有尺寸。 圖圖4-2幾種尺寸的關系幾種尺寸的關系(a)標志尺寸大于構造尺寸標志尺寸大于構造尺寸;(b)有分隔構件連接有分隔構件連接;(c)構造尺寸大于標志尺寸構造尺寸大于標志尺寸 定位軸線:用來確定建筑物主要結構構件位置及其標志尺寸的基準線,同時也是施工放線的基線。用于平面時稱平面定位軸線

12、;用于豎向時稱為豎向定位軸線。一、定位軸線編號定位軸線應用細點劃線繪制,軸線編號應注寫在軸線端部的圓內。圓應用細實線繪制,直徑為8mm,詳圖上可增為10 mm。定位軸線圓的圓心,應在定位軸線的延長線或延長線的折線上。橫向定位軸線的編號用阿拉伯數(shù)字從左至右順序編寫;縱向定位軸線的編號用大寫的拉丁字母從下至上順序編寫,但I、O、Z不得用 (圖1.3)。定位軸線也可分區(qū)編號,注寫形式為“分區(qū)號-該區(qū)軸線號” (圖1.4) 。當平面為圓形或折線形時,軸線的編寫分別按圖示方法進行(圖1.5、圖1.6) 。 在建筑設計中經(jīng)常把一些次要的建筑部件用附加在建筑設計中經(jīng)常把一些次要的建筑部件用附加軸線進行編號,

13、如非承重墻、裝飾柱等。附加軸軸線進行編號,如非承重墻、裝飾柱等。附加軸線應用分數(shù)表示,并按下列規(guī)定編寫線應用分數(shù)表示,并按下列規(guī)定編寫: 1)兩根軸線之間的附加軸線,應以分母表示前一兩根軸線之間的附加軸線,應以分母表示前一軸線的編號,分子表示附加軸線的編號,編號宜軸線的編號,分子表示附加軸線的編號,編號宜用阿拉伯數(shù)字順序編號,如用阿拉伯數(shù)字順序編號,如: 表示表示2號軸線后附號軸線后附加的第一根軸線。加的第一根軸線。 表示表示B號軸線后附加的第二號軸線后附加的第二根軸線。根軸線。 2)1號軸線或號軸線或A號軸線之前的附加軸線應以分母號軸線之前的附加軸線應以分母01, 0A分別表示位于分別表示位

14、于1號軸線或號軸線或A號軸線之前的軸線,號軸線之前的軸線,如如 表示表示1號軸線之前附加的第一根軸線。號軸線之前附加的第一根軸線。 表示表示A號軸線之前附加的第二根軸線。號軸線之前附加的第二根軸線。 附加軸線編號二、磚墻平面定位軸線二、磚墻平面定位軸線 (一一)非承重墻定位軸線非承重墻定位軸線 由于非承重墻沒有支撐上部水平承重構件的任務,因此由于非承重墻沒有支撐上部水平承重構件的任務,因此平面定位軸線的定位就比較靈活。非承重墻除廠可按承重平面定位軸線的定位就比較靈活。非承重墻除廠可按承重墻定位軸線的規(guī)定進行定位外,還可以使墻身內緣與平面墻定位軸線的規(guī)定進行定位外,還可以使墻身內緣與平面定位軸線

15、相重合。定位軸線相重合。 (二二)承重墻平面定位軸線承重墻平面定位軸線 1.承重外墻的定位軸線承重外墻的定位軸線 (1)當?shù)讓訅w與頂層墻體厚度相同時,平面定位軸線與外當?shù)讓訅w與頂層墻體厚度相同時,平面定位軸線與外墻內緣距離為墻內緣距離為120 mm,如,如圖圖4-6 (a)所示。所示。 (2)當?shù)讓訅w與頂層墻體厚度不同時,平面定位軸線與當?shù)讓訅w與頂層墻體厚度不同時,平面定位軸線與頂層外墻內緣距離為頂層外墻內緣距離為120 mm,如,如圖圖4-6 (b)所示。所示。 2.承重內墻的定位軸線承重內墻的定位軸線 (1(1)承重內墻的平面定位軸線應與頂層內墻)承重內墻的平面定位軸線應與頂層內墻

16、中線中線重合。重合。 (2)(2)為廠減輕建筑自重和節(jié)省空間,承重內墻根據(jù)承載的實為廠減輕建筑自重和節(jié)省空間,承重內墻根據(jù)承載的實際情況,往往是變截面的,即下部墻體厚,上部墻厚薄。際情況,往往是變截面的,即下部墻體厚,上部墻厚薄。如果墻體是對稱內縮,則平面定位軸線中如果墻體是對稱內縮,則平面定位軸線中分底分底層墻身,如層墻身,如圖圖4-7 4-7 (a)(a)所示。如果墻體是非對稱內縮,則平面定位軸所示。如果墻體是非對稱內縮,則平面定位軸線線偏中分偏中分底層墻身,如底層墻身,如圖圖4-7 4-7 (b)(b)所示。所示。 (3)(3)當當內墻厚度內墻厚度370 mm370 mm時,為廠便于圈梁

17、或墻內豎向孔道時,為廠便于圈梁或墻內豎向孔道的通過,往往采用的通過,往往采用雙軸線形式雙軸線形式,如,如圖圖4-7 4-7 (c)(c)所示。有時所示。有時根據(jù)建筑空間的要求,把平面定位軸線設在距離內墻某一根據(jù)建筑空間的要求,把平面定位軸線設在距離內墻某一外緣外緣120 mm120 mm處,如處,如圖圖4-7 4-7 (d)(d)所示。所示。 (4) (4)帶壁柱外墻的墻身內緣與平面定位軸線相重合或距墻帶壁柱外墻的墻身內緣與平面定位軸線相重合或距墻身內緣身內緣120 mm120 mm處與平面定位軸線相重合,如處與平面定位軸線相重合,如圖圖4-84-8所示。所示。圖圖4-8帶壁柱外墻的定位軸線帶

18、壁柱外墻的定位軸線(a)墻身內緣與平面分位軸線重合墻身內緣與平面分位軸線重合;(b)距墻身內緣距墻身內緣120 mm處與平面分位軸線重合處與平面分位軸線重合 (1)變形縫一側為墻體一側變形縫一側為墻體一側為墻垛為墻垛:墻垛的外緣應與平墻垛的外緣應與平面定位軸線重合。如果墻面定位軸線重合。如果墻體是外承重墻時,平面定體是外承重墻時,平面定位軸線距頂層墻內緣位軸線距頂層墻內緣120 mm,如,如圖圖4-9 (a)所示。所示。如果墻體是非承重墻時,如果墻體是非承重墻時,則平面定位軸線應與頂層則平面定位軸線應與頂層墻內緣重合,如圖墻內緣重合,如圖4-9 (b)所示。所示。( (三三) )變形縫處定位軸

19、線變形縫處定位軸線(a)墻按外承重墻處理;(b)墻按非承重墻處理 t-墻厚;ai-分位軸線間尺寸;ae-變形縫寬度圖圖4-9變形縫外墻與墻垛交界處定位軸線變形縫外墻與墻垛交界處定位軸線 (2)變形縫兩側均為墻體變形縫兩側均為墻體:如兩側墻體均為承重墻,如兩側墻體均為承重墻,平面定位軸線應分別設在平面定位軸線應分別設在距頂層墻體內緣距頂層墻體內緣120 mm處,處,如如圖圖4-10 (a)所示。如兩側所示。如兩側墻體均為非承重墻,平面墻體均為非承重墻,平面定位軸線應分別與頂層墻定位軸線應分別與頂層墻體內緣重合,如圖體內緣重合,如圖4-10 (b)所示。所示。圖圖4-10變形縫處兩側為墻體的定位軸

20、線變形縫處兩側為墻體的定位軸線(a)按外承重墻處理;(b)按非承重墻處理t-墻厚;ai-分位軸線Inl尺寸;ae-變形縫寬度 (3)帶連系尺寸的雙墻定位帶連系尺寸的雙墻定位:當兩側墻按承重墻處理時,當兩側墻按承重墻處理時,頂層定位軸線均應距頂層定位軸線均應距墻內墻內緣緣120 mm;當兩側墻按非當兩側墻按非承重墻處理時,定位軸線承重墻處理時,定位軸線均應與墻內緣重合,如均應與墻內緣重合,如圖圖4-11所示。所示。圖圖4-11帶連系尺寸的雙墻定位帶連系尺寸的雙墻定位(a)按外承重墻處理;(b)按非承重墻處理 ae-變形絳寬度;ae-系尺寸( (四四) )建筑高低層分界處的墻體定位軸線建筑高低層分界處的墻體定位軸線 (1)(1)建筑高低層分界處不設變形縫時,應建筑高低層分界處不設變形縫時,應按高層部分承重外墻定位軸線處理,平按高層部分承重外墻定位軸線處理,平面定位軸線應距墻體內緣面定位軸線應距墻體內緣120 mm120 mm,并與,并與底層定位軸線相重合底層定位軸線相重合( (圖圖4-12 4-12 ) )。 (2)(2)建筑高低層分界處設變形縫時,應建筑高低層分界處設變形縫時,應按變形縫處墻體平面定位處理。按變形縫處墻體平面定位處理。( (五五) )建筑底層為框架結構時的定位軸線建筑底層為框架結構時的定位軸線建筑底層為樞架結構時,樞架結構的定建筑底層為樞架結構時,樞架結構的定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