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滅菌與細菌的分類級_第1頁
消毒滅菌與細菌的分類級_第2頁
消毒滅菌與細菌的分類級_第3頁
消毒滅菌與細菌的分類級_第4頁
消毒滅菌與細菌的分類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消毒與滅菌二、細菌的分類教學要求【掌握】 消毒、滅菌等基本概念常用消毒滅菌方法及適用范圍細菌種、屬、菌株、標準菌株的概念,細菌的命名原則和書寫規(guī)則【熟悉】消毒滅菌的應用【了解】影響消毒滅菌效果的因素消毒滅菌技術發(fā)展歷史1847年 匈牙利人塞麥爾維斯: 漂白粉洗手降低院內產(chǎn)褥熱死亡率1867年 英國人李斯特: 發(fā)明石碳酸消毒法, “腐爛是微生物引起的”1886年 德國人伯格曼:蒸汽滅菌法1890年 美國人哈斯特:戴橡膠手套 李斯特1998年4月,深圳市婦女兒童醫(yī)院共計手術292例,發(fā)生感染166例。致病菌為龜型分枝桿菌。感染原因是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醛配制錯誤,錯把2%戊二醛稀釋200倍。2

2、005年12月,上海第九醫(yī)院專家到安徽宿州市立醫(yī)院為10例白內障患者實施手術,結果均感染綠膿桿菌,其中9名患者單側眼球被摘除。感染原因是手術器械不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滅菌,全用75%的乙醇浸泡手術器械,達不到滅菌要求。2009年10月廣東潮陽區(qū)谷饒中心衛(wèi)生院18例剖腹產(chǎn)產(chǎn)婦發(fā)生切口感染。原因手術器械等清洗不徹底,手術用刀片、剪刀、縫合線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達到滅菌效果。院內感染個案消毒滅菌是減少院內感染發(fā)生的關鍵概念滅菌消毒防腐清潔無菌及無菌操作概念視頻: 供應室消毒滅菌概念滅菌(sterilization) 殺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芽胞在內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消毒(disi

3、nfection) 殺死物體上病原微生物,不一定能殺死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微生物,包括有哪些?概念防腐(antisepsis) 防止或抑制細菌生長繁殖的方法。 細菌一般不死亡。清潔(cleaning) 通過除塵埃和一切污穢以減少微生物數(shù)量的過程。徹底清洗是保證消毒或滅菌成功的關鍵概念“無菌物品” 進入人體內部手術器械、注射器、導管; 實驗室所用培養(yǎng)基、試劑、器材等。概念無菌(asepsis): 不含活菌的意思。無菌操作(aseptic technique): 防止微生物進入機體或物品的操作技術。進行微生物實驗、外科手術及醫(yī)療技術操作等過程,均需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擦拭法高壓蒸汽滅菌法常用

4、消毒滅菌方法物理法 化學法浸泡法熏蒸法噴霧法熱力法生物凈化法輻射法燃燒法烤箱法煮沸法干熱法濕熱法日光曝曬法紫外線燈照射法電離輻射法消毒滅菌的方法物理消毒滅菌法 熱力滅菌法 輻射殺菌法 濾過除菌法 干燥與低溫抑菌法化學消毒滅菌法 原理及分類消毒滅菌的方法熱力滅菌法(1)干熱滅菌 a.焚燒 b.燒灼 c.干烤 (2)濕熱滅菌 a.煮沸法 b.巴氏消毒法 c.間歇滅菌法 d.高壓蒸汽滅菌法 利用熱力破壞微生 物的蛋白質、核酸、細胞壁和細胞膜,從而導致其死亡。干熱滅菌a.焚燒:b.燒灼: 紅外電熱滅菌器 方法:對廢棄物可直接在焚燒爐內焚毀;培養(yǎng)用的試管或燒瓶,當開啟或關閉塞子時,將試管(瓶)口或塞子,

5、在火焰上來回旋轉2-3次,實驗室接種環(huán)燒灼。適用范圍:污染的廢棄物、病理標本、帶膿性分泌物的敷料和紙張等的處理,實驗室接種環(huán)的消毒滅菌;某些金屬器械、搪瓷類物品急用時。 視頻:滅菌操作干熱滅菌c.干烤: 160170 2小時。 適用于高溫下不變質、不蒸發(fā)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等。d.紅外線 適用于醫(yī)療器械、食具烤箱濕熱滅菌比干熱滅菌效力大(1)菌體蛋白較易凝固;(2)穿透力大;(3)潛熱。蒸氣變?yōu)橐簯B(tài)的潛熱穿透力和滅菌效果比較濕熱滅菌a.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用較低溫度殺滅液體中的病原菌、同時又不影響消毒物品的營養(yǎng)成分及香味的消毒 方法:71.715-30s, 常用于牛奶

6、和酒類等的消毒。濕熱滅菌b.煮沸法: 1005min殺死繁殖體; 1001-2h 殺死芽胞 水中加2%碳酸氫鈉,可提高沸點到105c.流動蒸汽滅菌法:是一種簡單、經(jīng)濟、應用最早的消毒方法之一。適用于耐濕、耐高溫的物品。濕熱滅菌d.間歇蒸汽滅菌法: 殺死細菌所有繁殖體和芽胞的滅菌法。 適用不耐高熱含糖、牛奶的培養(yǎng)基。100 30min37 培養(yǎng)1824h 100 30min37 培養(yǎng)1824h 100 30min濕熱滅菌e.高壓蒸汽滅菌法:103.4kPa,121,1530min,殺死芽胞在內的所有微生物。滅菌效果最好、目前應用最廣用于耐高溫和不怕潮濕物品的滅菌。不能滅活朊粒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滅

7、菌法,利用高壓及飽和蒸氣的高熱所釋放的潛熱滅菌。手提式高壓蒸汽滅菌器小型全自動高壓滅菌器不向外排放蒸汽和熱力大型全自動高壓滅菌器下排氣式壓力蒸汽滅菌器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器手提高壓蒸汽滅菌器滅菌效果監(jiān)測滅菌效果監(jiān)測高壓蒸汽滅菌法: 嗜熱脂肪芽胞桿菌環(huán)氧乙烷法: 枯草芽胞桿菌輻射殺菌法a.紫外線: 波長240280nm,260nm最強穿透力差,適用于實驗室、無菌室、培養(yǎng)箱等的空氣消毒及物品表面消毒。注意防護:紫外線對眼睛和皮膚有刺激作用改變DNA分子構型,干擾細菌DNA復制轉錄紫外線消毒實驗室殺菌效率與強度和時間的乘積成正比??諝庀荆好?0m3空間用30W紫外燈照30min物體表面消毒:紫外燈與

8、物體的距離1.2m。應將物品 攤開或掛起,使其表面直接受到照射生物安全柜輻射殺菌法b.日光,微波 c.電離輻射: 射線、射線(如60Co)等,用于一次性醫(yī)用塑料制品,食品保存。穿透力強,可在包裝后滅菌輻照食品。濾過除菌法濾菌器filter 薄膜濾菌器: 孔徑 0.1m-0.45m 硝基纖維素膜。常用0.22m深層濾器:石綿、玻璃濾菌器 用途:不耐高溫滅菌的血清、細菌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氣等的除菌 。不能除去支原體和病毒。高效空氣過濾器HEPA應用于無菌手術室、生物安全柜。高效空氣過濾器:應用于無菌手術室、生物安全柜等干燥與低溫抑菌法低溫法:貯藏菌種冷凍真空干燥法-最好的菌種保存方法 加入冷凍保

9、護劑 -20-70凍干菌種低溫冰箱消毒劑殺菌機制消毒劑的分類消毒劑使用原則消毒劑使用方法常用化學消毒劑 化學消毒滅菌法如皮膚、粘膜、排泄物及周圍環(huán)境、光學儀器、金屬銳氣和某些塑料制品的消毒。用化學藥品進行消毒滅菌的方法,凡不適用于熱力消毒滅菌和不怕濕的物品均可選用此法消毒 殺菌機制:(1)使菌體蛋白質變性或凝固;(2)干擾細菌的酶系統(tǒng)和代謝;(3)損傷細胞膜影響通透性。消毒劑殺菌機制哪種消毒劑適用?中效:殺滅細菌繁殖體、結核桿菌、真菌、病毒,但不能殺滅芽孢低效:殺滅細菌繁殖體、部分真菌、親脂性病毒,但不能殺滅結核桿菌、親水性病毒和芽孢高效:能殺滅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 消毒劑的分類1、根據(jù)物品

10、的性能和各種微生物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消毒劑。2、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有效濃度、消毒時間及使用方法。3、消毒劑應定期更換,易揮發(fā)的要加蓋,定期檢測、調整濃度。4、待消毒的物品必須先洗凈擦干,全部浸沒在消毒液內,并打開物品的套蓋。 消毒劑使用原則消毒劑使用方法1、浸泡法2、擦試法3、噴霧法4、熏蒸法 常用消毒劑類型作用機制及種類類別作用機制常用種類酚類蛋白變性,細胞膜損傷石炭酸、洗必泰醇類蛋白變性乙醇氧化劑氧化、蛋白沉淀高錳酸鉀、過氧乙酸、過氧化氫、碘酊表面活性劑蛋白變性,改變胞壁通透性新潔而滅酸堿類破壞膜、壁,蛋白凝固醋酸、生石灰烷化劑醛類蛋白質、核酸烷基化蛋白變性環(huán)氧乙烷甲醛、戊二醛消毒劑使用范圍

11、劑量含氯消毒劑漂白粉飲用水有效氯0.4%次氯酸鈉皮膚 物表 排泄物 有效氯0.01-0.1%過氧乙酸皮膚 物表 空氣0.1-0.5%過氧化氫皮膚 物表 空氣3%戊二醛醫(yī)療器械2%乙醇醫(yī)療器械 皮膚75%碘酊皮膚 黏膜 物表2%碘乙醇溶液碘伏皮膚 黏膜 物表0.3%-0.5%有效碘溶液苯扎溴銨皮膚 黏膜 物表0.05-0.1%氯己定皮膚 黏膜 物表0.02-0.05%高錳酸鉀皮膚 黏膜 蔬菜 水果1-10g/L溶液 常用消毒劑種類及使用常用消毒劑高效消毒劑 含氯消毒劑: 次氯酸、漂白粉、二氯異氰酸尿酸鈉 過氧化物消毒劑: 過氧乙酸、過氧化氫、二氧化氯 醛類消毒劑: 戊二醛(不腐蝕金屬)、甲醛 環(huán)

12、氧乙烷:800-1200mg/L 56 6h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環(huán)氧乙烷易燃,有毒)過氧化氫滅菌器(安全:常溫、常壓、無毒、無殘留 殺菌譜廣,殺菌力強)中效消毒劑含碘消毒劑:碘伏、碘酊醇類:乙醇7075低效消毒劑季銨鹽類:苯扎溴銨(新潔爾滅)氯已定(洗必泰)高錳酸鉀常用消毒劑高危:需進入無菌組織的物品。滅菌 中危:接觸黏膜的器械。消毒低危:只接觸未損傷皮膚。清洗、消毒室內空氣消毒滅菌 物理消毒法: 紫外線照射(1.5W/m3,1h)最常用; 濾過除菌:高效過濾裝置化學消毒法:過氧乙酸或過氧化氫噴霧、熏蒸醫(yī)療器械物品的消毒滅菌消毒滅菌的運用手和皮膚的消毒 用肥皂和流動水正確洗手 病原微生物污染時應用

13、消毒劑消毒。 消毒滅菌的運用免洗手消毒液正確洗手黏膜的消毒:過氧化氫、洗必泰病人排泄物與分泌物的消毒滅菌:次氯酸鈉病人污染物品的消毒:漂白粉、過氧乙酸 飲水的消毒:氯氣環(huán)境的消毒 消毒滅菌的運用影響消毒滅菌效果的因素消毒劑微生物 環(huán)境種類濃度作用時間菌齡種類有機物溫度酸堿度數(shù)量抵抗力:芽胞-結核分枝桿菌-病毒-繁殖體-真菌常用殺菌因子對HIV 污染物消毒使用的劑量殺菌因子劑量熱(80 )72 h紫外線(15 W燈管,距10 cm 處照射)8 min含氯消毒劑(含有效氯500-5000 mg/ L ) 10 30 min碘伏(含有效碘50100 mg/ L )1030 min乙醇65 %75 %

14、溶液 510 min過氧化氫3 %溶液 1030 min戊二醛2 %溶液 2030 min甲醛5 %8 %溶液2030 min煤酚皂溶液1 %3 %溶液1030 min季銨鹽類0. 1 %0. 2 %溶液30 min 以上 朊粒的滅活朊粒:無核酸結構,但在宿主細胞內增殖感染性蛋白質對化學因子的抵抗力是所有微生物中最強侵犯中樞神經(jīng)組織,可引發(fā)慢性退行性腦組織病變,如克雅氏病、庫魯病 、瘋牛病等 1mol/L的氫氧化鈉或5%次氯酸鈉浸泡1h后,134 高壓蒸汽處理2h微生物實驗室的消毒滅菌實驗室哪些常用物品需要消毒滅菌?用何方法消毒滅菌? 培養(yǎng)基(耐熱、不耐熱)、接種環(huán)、吸嘴、玻璃研磨器、試管等均

15、為無菌物品。 實驗室配制的耐熱物品常用高壓蒸氣滅菌法;不耐熱用間歇蒸汽滅菌法。微生物室常規(guī)工作中產(chǎn)生的醫(yī)療廢物如何處置? 帶菌的培養(yǎng)基須先在實驗室內高壓蒸氣滅菌法處理;帶菌液體用次氯酸鈉(有效氯1000-2000mg/L)浸泡;地面物品表面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和噴灑。第六節(jié) 細菌的分類細菌的分類原則與層次 細菌分類學(Bacterial taxonomy)是微生物分類學的一個分支,是對細菌進行分類鑒定命名的一門科學。分類(classification)是指根據(jù)相似性或親緣關系,將一個有機體放在一個單元中。 鑒定(identification)是指確定一個新分離物是否歸屬于某個已命名的分類單元的過程

16、。命名(nomenclature)是按照國際命名法規(guī)給予有機體一個科學的名稱。 分類等級:界(Kingdom )門(Division)綱(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屬(Genus )種(Species )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但分類單元之間可加入亞門、亞綱、亞目、亞科等次要分類單位。種以下又可分為亞種、變種、型、菌株等種 細菌分類的基本單位。生物學性狀基本相同的細菌群體構成一個菌種。 凡是16S rRNA序列同源性 97的兩株細菌,即可確定為同一種。屬 性狀相近關系密切的若干菌種組成屬。菌株 同種微生物不同來源的純種培養(yǎng)。 標準菌株或模式菌株 具有某種細菌典型特征的

17、菌株。如: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標準菌株)常見的分類等級概念:型:按某種細微特征在種內進一步區(qū)分。血清型、噬菌體型、生物型、細菌素型。用于流行病學的分析研究。群:不是固定分類單位,按某種生物學特征,把相應的菌株歸在一起,組成群。例如:沙門菌血清分群。例:大腸埃希菌:屬于原核生物界-細菌域-變形菌門- 變形菌綱-腸桿菌目-腸桿菌科-埃希菌屬的一個種分類方法表型分類: 傳統(tǒng)分類法(“形態(tài)、生理特征”等作為分類依據(jù)) 數(shù)值分類法及自動細菌鑒定法分析分類: 對菌體組分、代謝產(chǎn)物組成等分析 質譜鑒定法基因型分類: 最精確:16SrRNA序列(細胞“活化石”)分析,G+C mol%亦較常用腸桿

18、菌科細菌編碼的檢索方法舉例(手工法)葡 萄 糖 賴 鳥 硫 靛 乳 衛(wèi) 苯 尿 枸產(chǎn) 產(chǎn) 氨 氨 化 基 茅 丙 櫞 酸 氣 酸 酸 氫 質 糖 醇 酸 素 酸(A) (G) 4 2 1 4 2 1 4 2 1 - + - + + - - - - AG 2 6 0AG260 查碼 結果為大腸埃希氏菌 臨床常用手工細菌鑒定系統(tǒng)(API鑒定系統(tǒng))API腸桿菌API非發(fā)酵菌API酵母菌1、伯杰氏細菌鑒定學手冊(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D. Bergey(美國細菌學家),1923年第1版,1994年第9版。2、伯杰氏系統(tǒng)細菌學手冊(B

19、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Holt(美國細菌學家),1984-1989年編寫完第1版共4卷,2001年開始發(fā)行第2版共5卷。細菌分類命名系統(tǒng)細菌分類命名系統(tǒng)伯杰氏鑒定細菌學手冊(第2版伯杰系統(tǒng)細菌學手冊(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本版包括五冊,共30篇,主要根據(jù)細菌的rRNA、DNA及蛋白質序列進行分類:第一冊為古細菌、藍綠藻菌、光合作用菌和具分支菌屬。第二冊為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第三冊為GC比低的革蘭陽性菌。第四冊為GC比高的革蘭陽性菌。第五冊為浮霉菌門

20、(Planctomycetes)、螺旋體門(Spirochaetes)、纖維桿菌門(Fibrobacters)、擬桿菌屬(Bacteroides)、梭桿菌門(Fusobacteria)。類 ,G有細胞壁的真細菌 分 類 依 據(jù) 菌 屬需氧/微需氧、有動力、螺形G菌螺菌屬、彎菌屬螺桿菌屬需氧/微需氧、G桿菌與球菌 假單胞菌屬、軍團菌屬、奈瑟菌屬、莫拉菌屬產(chǎn)堿桿菌屬、布魯斯菌屬、羅卡利馬體屬、鮑特菌屬、弗郎西斯菌屬兼性厭氧G桿菌、弧菌 埃希菌屬、志賀菌屬、沙門菌屬、克雷伯菌屬變形桿菌屬、普羅威登斯菌屬、耶爾森菌屬、弧菌屬、巴氏桿菌屬、嗜血桿菌屬厭氧G直、彎或螺形桿菌 類桿菌屬、梭桿菌屬厭氧G球菌韋

21、榮球菌屬立克次體與衣原體 立克次體屬、考克斯體屬、衣原體屬螺旋體 密螺旋體屬、疏螺旋體屬、鉤端螺旋體屬類,G+有細胞壁的細菌 G+球菌 腸球菌屬、球菌屬鏈球菌屬、消化鏈球菌屬形成芽胞的桿菌芽胞桿菌屬、梭菌屬形態(tài)規(guī)則的無芽胞G+桿菌李斯特菌屬、丹毒絲菌屬形態(tài)不規(guī)則的無芽胞G+桿菌棒狀桿菌屬、放線菌屬、動彎桿菌屬 分枝桿菌分枝桿菌屬放線菌諾卡菌屬、鏈霉菌屬、紅球菌屬 類,無細胞壁的真細菌 支原體屬、脲原體屬 類,古細菌 未發(fā)現(xiàn)有致病菌 命名法采用生物雙名法(binominal nomenclature)。具備拉丁化文字的形式和明確的分類等級兩個特點,即由一個屬名和一個種名構成。屬名在前,第一個字母

22、要大寫,種名在后,第一個字母小寫,斜體表示。 中文譯名與此相反:種名在前,屬名在后。如:Staphylococcus aureus 金黃色葡萄球菌 屬名 種名 種名 屬名Salmonella typhi 傷寒沙門菌 屬名 種名 種名 屬名例如Salmonella typhi(沙寒沙門菌)。屬名也可用第一個字母代表,如S.typhi等。有時泛指某一屬細菌而不特指其中的某個細菌則可在屬名之后加上sp,如Salmonella sp,即表示沙門菌屬細菌(sp代表菌種species,復數(shù)用spp);習題1.殺滅芽胞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線照射 B.煮沸5min C.巴氏消毒法 D.流通蒸氣滅菌法 E.高壓蒸氣滅菌法2.滅菌方法錯誤的是: A.手術室空氣-紫外線 B.飲水-氯氣 C.排泄物-漂白粉 D.含血清培養(yǎng)基-高壓蒸氣滅菌 E.溫度計-75%酒精3.下述不可能殺滅細菌芽胞的方法是: A.煮沸法 B.巴氏消毒法 C.間歇滅菌法 D.干熱滅菌法 E.高壓蒸氣滅菌法4.關于紫外線,說法錯誤的是: a.其殺菌作用與波長有關 c.265-266nm殺菌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