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練習題答謝中書書_第1頁
短文兩篇練習題答謝中書書_第2頁
短文兩篇練習題答謝中書書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PAGE18 頁 共 NUMPAGES18 頁短文兩篇練習題答謝中書書短文兩篇練習題答謝中書書作 業(yè) 導 航1理解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2把握兩篇文章的語言特點3掌握文言詞語的用法一、根底局部1記承天寺夜游選自_,作者_,字_,號_。北宋_家,_家。和父親_、弟弟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稱“_”。2以下加粗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為哪一項A五色交輝 曉霧將歇B夕日欲頹 沉鱗競躍C月夜入戶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D相與步于中庭 但少閑人3翻譯句子。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閱讀以下文段,完成48題。答謝中書書陶弘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頂

2、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4“書”的意思是_,“答謝中書書”的意思是_。5找出統(tǒng)領全文的句子。6下邊兩個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頂峰入云,清流見底。夕日欲頹,沉鱗競躍。7本文分_層,寫出各層大意。8寫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閱讀以下文段,完成912題。記承天寺夜游蘇 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9找出文中

3、的比喻句、擬人句、反問句。10把全文劃為三層,并寫出各層大意。11古人愛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蘇軾寫竹柏的用意是什么?12找出文中的議論句。這些句子表現(xiàn)了蘇軾怎樣的心境?二、進步局部閱讀下文,完成1317題。甲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jié)葉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致于劍拔士導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jié)節(jié)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那么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乙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此磨墨

4、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傊?,意在筆先者,定那么也。13解釋以下句中加粗的詞。而節(jié)葉具焉具:_節(jié)節(jié)而為之為:_14甲文中包含了兩個成語,請寫出一個,并解釋它的意思。答:成語是:_這個成語的意思是:_15乙文中說“意在筆先”,甲文中也有文字說的是這個意思,請將這些文字找出來,寫在下邊。答:這些文字是_。16甲文中作者明確指出了當時畫竹的缺點,這些缺點是什么?請用原文中的語句作答。答:這些缺點是_。17選出對甲乙兩文意思理解分析p 不正確的項A甲文的主旨在于提醒手不能畫出胸中之竹的原因,乙文的主旨在于說明畫竹的“定那么”。B甲文強調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方能“振筆直遂”,乙文

5、主張畫竹應“意在筆先”。兩文作者見解一致,觀點一樣。C甲文主張畫竹先要靜觀默察,爛熟于心,才能一氣呵成;乙文說明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的關系,兩文都道出了藝術的真諦。D“胸中之竹”于“眼中之竹”,畫者“手中之竹”又并非完全是“胸中之竹”,這是說藝術創(chuàng)作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甲乙兩文都蘊含了這樣的道理。三、試一試18人們常把“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請寫出它們所比喻的高貴品質。短文兩篇自學評估達標訓練1給加粗字注音。夕日欲頹 未復有能與奇者藻、荇交橫2解釋加粗字。五色交輝: 曉霧將歇:夕日欲頹: 沉鱗競躍:念無與為樂者: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3填空

6、。答謝中書書作者是南北朝時南朝的_。記承天寺夜游是_代詩人_所寫,他與其父、其弟合稱為“_”。才能進步閱讀下面的文章,答復以下問題。天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全承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行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_?_?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1文中畫線處應填的句子是_和_。2“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此句描寫的對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運用了_的修辭手法。3翻譯以下句子。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4“懷民亦未寢”中“寢”的讀音是_,意思是_,成語_中有這個字,就作這個意思講。5文中最能表現(xiàn)作者自豪自慰又惆

7、悵悲涼心境的句子是哪一句?_開放探究試比擬下面兩段文字在寫景抒情上的異同。答謝中書書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頂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至假設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那么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參考答案1tuy_ng2交相輝映 消散 墜落 潛游在水中的魚 考慮、想到 參與,這里指欣賞 共同,一起 形容水的澄澈3陶弘景 宋 蘇

8、軾 三蘇1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月光 竹柏影 比喻3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一樣清閑而有雅趣的人。qn 友好親睡覺,廢寢忘食等。5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寫景上都寫令人賞心悅目之景,但前者是融天下美景于一文,而后者是洞庭湖一處之景。抒情上都抒發(fā)欣喜之情,但前者表達熱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后者那么表達遷客騷人寵辱皆忘的愉悅之情。短文兩篇綜合才能測試一、為以下字注音頹 鱗 遂 荇二、填空1答謝中書書的作者是_,字通明,號_。題目中的第二個“書”字的意思是_。2記承天寺夜游選自 ,作者是_,字子瞻,號_,是_朝的_家。他與父親_、弟弟_合稱為“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三、根據(jù)課文內容,在括號內

9、填上恰當?shù)脑~,并在橫線上解釋該詞1兩岸石壁,五色:_2曉霧將:_3競躍:_4未復有能其奇者:_四、閱讀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1解釋以下詞語。念: 遂: 蓋: 但:2上文貫穿全文的線索是_,描寫月夜庭中風光的句子是“_。”3上文共分三層:第一層,記事,交代了_; 第二層,寫景,寫了_;第三層,抒情,抒發(fā)了_。4本文結尾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怎樣理解作者這種心情?游白水書付過蘇軾短文兩篇答謝中書書 復習題山川之美,古來

10、共談。頂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譯文:山河的壯美,是自古以來人們共同談賞的。這里的頂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見底,河流兩岸懸崖峭壁,在陽光下各種光榮交相輝映。蒼青的密林和碧綠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蔥蘢。每當早晨,夜霧將要消歇,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每當黃昏,夕陽將落,可見到水中的魚兒競相跳躍。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自從謝靈運之后,還沒有人能置身這佳美的山水之中。一、文學常識1、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日“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本文是給謝中書復信中的一

11、局部內容,描繪山川秀美,清新簡淡,是寫景的名篇。2、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南朝齊、梁時期思想家、醫(yī)學家、文學家,隱居茅山。有陶隱居集真誥真靈位業(yè)圖本草集注養(yǎng)性延命錄等著作流傳于世。梁武帝遇有國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詢他的意見,時人稱為“山中宰相”。3、 謝中書即謝征,字元度,陳郡陽夏人,曾作中書鴻臚,所以稱之為謝中書。陶弘景給謝征的這封回信,稱道江南山水之美,筆籠山川,紙納四時,文辭清麗,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二、重要詞義1、青林翠竹,四時俱備四時:四季。俱:都2、曉霧將歇歇:消散3、夕日欲頹,沉鱗競躍頹:墜落。競躍:爭著跳躍欲:將要。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4、未復有能與奇者與:參與,這里指欣

12、賞三、重點翻譯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早晨的霧將要消散,可聽到猿猴長嘯,鳥雀亂鳴; 2、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3、實是欲界之仙都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4、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自從謝靈運之后,還沒有人能欣賞這奇美的山水。四、課文理解1、本文反映了什么思想?反映了娛情山水的思想。2、中心思想本文表達了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3、書是一種怎樣的體裁?書即書信,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可具有文學性。4、全文抓住哪一個字去寫?共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 “美”字 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鳥,魚兒 有靜有動,有聲有色。5

13、、文中所提到的“康樂”是指誰?舉他有什么深意?謝靈運;說明可以欣賞領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現(xiàn)的自得之情。6、“猿鳥亂鳴”一句中的“亂”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它寫出了“鳴”的狀態(tài),寫出了晨景的熱烈歡騰的氣氛7、沉鱗競躍”一句中的“競”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它寫出“躍”的狀態(tài),爭相跳,靜中有動,寫出熱鬧的氣氛。8、你能否再找出兩句寫山或水的優(yōu)美詩文?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五、填空答案1、“頂峰入云,清流見底” 表現(xiàn)了之美。山水相映2、“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表現(xiàn)了之美。色彩配合3、“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14、 表現(xiàn)了晨昏變化之美六、精選練習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頂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1.“書”的意思是_,“答謝中書書”的意思是_。2.找出統(tǒng)領全文的句子。3.下邊兩個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頂峰入云,清流見底。夕日欲頹,沉鱗競躍。4.本文分_層,寫出各層大意。5.寫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參考答案:1.信 給謝中書的信2.山川之美,古來共談。3.對偶 對偶,借代4.三 自古以來,文人們都夸贊山水的美麗。詳細描繪各種美麗的極致。感慨這樣的人間天堂,再也沒有人能欣賞到。5.通過寫人間奇

15、景,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歡之情第27課 短文兩篇一、根底局部1記承天寺夜游選自_,作者_,字_,號_。北宋_家,_家。和父親_、弟弟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稱“_”。2以下加粗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為哪一項A五色交輝 曉霧將歇B夕日欲頹 沉鱗競躍C月夜入戶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D相與步于中庭 但少閑人3翻譯句子。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閱讀以下文段,完成48題。答謝中書書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頂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

16、能與其奇者。11古人愛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蘇軾寫竹柏的用意是什么?12找出文中的議論句。這些句子表現(xiàn)了蘇軾怎樣的心境? 二、試一試人們常把“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請寫出它們所比喻的高貴品質。27答案一1 東坡志林_,作者_蘇軾_,字_子瞻_,號_東坡居士_。北宋_文學_家,_書畫_家。和父親_蘇洵_、弟弟_蘇轍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稱“_三蘇_”。C31 早晨的霧氣將要消散,猿和鳥都一同叫了起來。太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想到?jīng)]有和我一起游覽作樂的同伴,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張懷民。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4“_信_,“_給謝中書的信_。5。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