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cjj61_第1頁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cjj61_第2頁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cjj61_第3頁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cjj61_第4頁
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cjj6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民行業(yè)標準 城市管線探測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ng andsurveying underground pipelines and cables in cityCJJ 612003J 27120032003北京第 1 頁中民行業(yè)標準 城市管線探測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ng andsurveying underground pipelines and cables in cityCJJ 612003批準部門:中民建設部施行日期:2 00 3年10月1日2 00 3第 2 頁中民建設部公

2、告第 152 號建設部關于發(fā)布行業(yè)標準城市管線探測技術規(guī)程的公告管線探測技術規(guī)程為行業(yè)標準,為 CJJ 612003,自2003現批準城市年 10 月 1 日起實施。其中,第 3 . 0 . 6、3 . 0 . 12、4 . 6 . 2、4 . 6 . 4、5 . 6 . 1(1)、A . 0 . 1、A . 0 . 4、A. 0 . 5、A. 0 . 6、A. 0 . 7、A. 0 . 9 條(款)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zhí)行。原行業(yè)標準城市管線探測技術規(guī)程CJJ6194同時廢止。中民建設部年 6 2月0033 日第 3 頁前言根據建設部建標 2000 53號文的要求,規(guī)程編制組在廣泛,認真總

3、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和國外先進技術,并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城市管線探測技術規(guī)程CJJ 61 94 進行了修訂。規(guī)程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 .總則;2 .術語;3 .基本規(guī)定;4 .管線探查;5 .書編寫和管線測量;6 .成果驗收。管線圖的編繪;7 .管線信息管理系統(tǒng);8 .規(guī)程主要修訂技術內容是:1 .增加了術語一章;2 .增加管線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一章;3 .管線測量一章中增加 GPS 測量技術和管線數字測繪的內容;4 .在管線圖的編繪一章增加計算機繪圖的內容;5 .附錄中增加了附錄 G管線及其附屬物的分類編碼表;附錄 H管線成果表數據庫的基本結構等。本規(guī)程由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

4、由主編容的解釋。負責具體技術內本規(guī)程主編100038)本規(guī)程參編:市測繪(地址:市復外羊坊店路 15 號,:巖土工程勘察廣州市規(guī)劃局中國地質大學寧波市測繪保定管線探測工程山東正元地理信息工程公司國家本規(guī)程主要起草人:管線勘測工程院區(qū)福邦周王磊施寶湘李孟武焜第 4頁目次前言41總則72術語83基本 規(guī) 定94管 線 探 查144.14.24.34.44.54.6一 般 規(guī) 定14實 地. 15管線探查物探方法和技術18探查儀器技術要求20地面管線點標志設置21探查工作質量檢驗215管 線 測 量245.15.25.35.45.55.6一般規(guī)定24控 制 測 量24己有管線測量27管線定線測量與竣

5、工測量27管線數字測繪29測量成果質量檢驗316管線圖編繪336.16.26.36.46.56.6一般規(guī)定33專業(yè)綜合管線圖編繪35管線圖編繪36管線斷面圖編繪37管線成果表編制37管線圖編繪檢驗377管線信息管理系統(tǒng)397.1一般規(guī)定39第 5 頁7.27.37.4系統(tǒng)總體結構與數據標準39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40系統(tǒng)的建立與. 418書編寫和成果驗收458.18.28.38.4一般規(guī)定45書編寫45成果驗收46成果提交47附錄 A管線探測安全保護規(guī)定48附錄 B管線探測附表49附錄 C探查管線的物探方法51附錄 D管線的代號和前面顏色56附錄 E管線圖圖例57附錄 F管線圖樣圖60附錄 G管線點

6、成果表62附錄 H管線成果表數據庫的基本結構63附錄 I管線及其附屬物的分類編碼64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69第 6 頁1總則1 . 0 . 1 為了城市管線探查、測量、圖件編繪和信息系統(tǒng)建設的技術要求,及時、準確地為城市規(guī)劃、設計、施工以及建設和管理提供各種管線現狀資料,保證其成果的質量,以適應現代化城市建設發(fā)展的需要,制定本規(guī)程。1 . 0 . 2纜等1 . 0 . 31 . 0 . 4本規(guī)程適用于城市市政建設和管理的各種不同用途的金屬、非金屬管道及電管線的探查、測繪及其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建設。本規(guī)程以中誤差作為衡量探測精度的標準,二倍中誤差作為極限誤差。城市管線探測,應積極采用高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儀

7、器,但應滿足本規(guī)程的精度要求。1 . 0 . 5 城市的規(guī)定。管線探測,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外,符合國家現行有關強制性標準第 7 頁2術語2 . 0 . 1管線探測UndergroundP i pe li neDe t ec t i ngandSurvey i ng確定管線屬性、空間位置的全過程。2 . 0 . 2管線普查Genera lSurveyo fUndergroundP i pe li ne按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要求,采取經濟合理的方法查明城市建成區(qū)或城市規(guī)劃發(fā)展區(qū)內的管線現狀,獲取準確的管線有關數據,編繪管線圖、建立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tǒng),實施管線信息資料計算機動態(tài)管理的過程。2 . 0 .

8、3 現況調繪Ac t ua li t ySurveyandDraw i ng由各專業(yè)管線權屬負責組織有關專業(yè)對已埋設的管線進行資料收集,并分類整理、調繪編制現況調繪圖,為野外探測作業(yè)提供參考和有關屬性依據的過程。管線2 . 0 . 4 管線點 Survey i ngPoo fUnderground P i pe li ne管線探查過程中,為準確描述管線的特征和附屬設施信息,在地下管線探查或工作中設立的測點。2 . 0 . 5 偏距Se t over管線點與管線中心線的地面投影之間的垂直距離。2 . 0 . 6 圖幅無縫拼接Seam l essJoi ng o fMapShee t對兩側原本相連

9、的圖形作精確的銜接,使其在邏輯上和幾何上融成連續(xù)一致的數據體的過程。2 . 0 . 7 拓撲結構 Topo l og i ca lS t rnc t ure在管線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中,對管線和管線點等目標體之間空間連接關系的描述即拓撲關系;目標體之間的拓撲關系總稱為拓撲結構。2 . 0 . 8 實時動態(tài)(RTK)Rea l T i me K i nema t i c一種基于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實時差分GPS 定位測量技術。2 . 0 . 9管線信息管理系統(tǒng) UndergroundP i pe li neI n f orma t i onSys t em管線在計算機、硬件、數據庫和網絡的支持下,利用G I

10、 S 技術實現對及其附屬設施的空間和屬性信息進行輸入、編輯、新和輸出的計算機管理系統(tǒng)。第 8 頁、查詢統(tǒng)計、分析、更3基 本 規(guī) 定3 . 0 . 1管線探測的對象應包括埋設于的給水、排水、燃氣、熱力、工業(yè)等各種管道以及電力、電信電纜。3 . 0 . 2管線探測應查明管線的平面位置、埋深(或高程)、規(guī)格、性質、材料等,編繪管線圖,并宜建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tǒng)。管線普查、廠區(qū)或住宅小區(qū)管線探3 . 0 . 3測、施定:管線探測按探測任務可分為城市地管線探測和管線探測四類。各類探測的要求和范圍應符合下列規(guī)1 城市管線普查據城市規(guī)劃管理部門或公用設施建設部門要求、依據本規(guī)程進行,其范圍包括道路、廣場等主

11、干管線通過的區(qū)域;2 廠區(qū)或住宅區(qū)管線探測據工廠或住宅小區(qū)管線探測設計、施工和管理部門的要求,參照本規(guī)程規(guī)定進行,其探測范圍應大于廠區(qū)、住宅小區(qū)所轄區(qū)域或要求指定的其他區(qū)域;3 施地管線探測應在專項工程施工開始前參照本規(guī)程規(guī)定進行,其范圍應包括開挖、可能受開挖影響的管線安全以及為查明管線所必需的區(qū)域;4 專業(yè)管線探測據某項管線工程的規(guī)劃、設計、施工和管理部門的要求、參照本規(guī)程規(guī)定進行,其探測范圍應包括管線工程敷設的區(qū)域。3 . 0 . 4管線探測的基本程序宜包括:接受任務(委托),搜料,現場踏勘,儀器檢驗和方法試驗,編寫技術設計書,實地,儀器探查,建立測量控制,地下管線點測量與數據處理,管線圖

12、編繪,編寫技術總結和成果驗收。探測任務較簡單及工作量較小時,上述程序可簡化。3 . 0 . 5用戶任務管線探測任務專業(yè)探測的主管部門以任務形式下達,或由以委托方式進行。但都應簽訂合同書,明確責任。合同書的內容宜包括:,工程名稱,測區(qū)位置和范圍,作業(yè)內容和技術要求,工作期限和應提交的成果,工程造價和付款方式,有關責任和獎罰規(guī)定等。3 . 0 . 6 城市管線普查采用的平面坐標和高程系統(tǒng)必須與當地城市平面坐標和高程系統(tǒng)相一致。當廠區(qū)或住宅小區(qū)管線探測和施地管線探測采用非當地城市坐標系統(tǒng)時,應與當地城市坐標系統(tǒng)建立換算關系。第 9 頁3 . 0 . 7施3 . 0 . 8城市管線探測采用的地形圖比例

13、尺,應與城市基本地形圖比例尺一致,地管線探測地形圖比例尺可按實際情況而定。管線探測的管線點包括線路特征點和附屬設施(附屬物)中心點,可分為明顯管線點和隱蔽管線點二類。明顯管線點應進行實地和量測有關參數。隱蔽管線點應采用物探方法,利用儀器探測或通過打樣洞方法探查其位置及埋深。對管線探測的所有管線點均應在地面設置明顯標志。3 . 0 . 9管線探測的取舍標準據各城市的具體情況、管線的疏密程度和委托方的要求確定。管線普查取舍宜符合表 3 . 0 . 9 的要求。表 3 . 0 . 9管線普查取舍標準3 . 0 . 10管線探查應積極采用經方法試驗證明行之有效并達到本規(guī)程第 3 . 0 . 12條第

14、1 款所規(guī)定的精度要求的新方法、新技術。3 . 0 . 11 對于探查、測繪的儀器和工具應精心使用與愛護,做到定期檢驗校正,經常保養(yǎng),使其保持良好狀態(tài)。野外探測和信息管理系統(tǒng)建設應符合附錄 A 的安全規(guī)定。3 . 0 . 12 城市管線探測的精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管線隱蔽管線點的探查精度:平面位置限差t s:0 . 10h ;埋深限差t h:0 . 15h。管線的中心埋深,為厘米,當 h100cm 時則為以 100cm(式中 h 為代入計算)注:特殊工程精度要求可由委托方與承接方商定,并以合同形式確定。第 10 頁管線類別需探測的管線給水管徑50mm 或100mm排水管徑200mm 或400m

15、m 400mm燃氣管徑50mm 或75mm工業(yè)全測熱力全測電力全測電信全測管線點的測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誤差 ms 不得大于5cm(相對于鄰近控制2點),高程測量中誤差 mh 不得大于3cm(相對于鄰近控制點);3管線圖測繪精度:管線與鄰近的建筑物、相鄰管線以及規(guī)劃道路中心線的間距中誤差 mc 不得大于圖上0 . 5mm。3 . 0 . 13管線現場探測前,應全面搜集和整理測區(qū)范圍內已有的管線資料和有關測繪資料,宜包括下列內容:1234已有的各種管線圖;各種管線的設計圖、施工圖、竣工圖及技術說明資料;相應比例尺的地形圖;測區(qū)及其鄰近測量控制點的坐標和高程。3 . 0 . 14 現場踏勘應在搜集、

16、整理和分析已有資料的基礎上進行。踏勘應包括:核查搜集的資料,評價資料的察看測區(qū)的地物、地貌、交通和度和可利用程度;管線分布出露情況、地球物理條件及各種可能的干擾;3 核查測區(qū)內測量控制點的位置及保存狀況。3 . 0 . 15 踏勘結束后,應選定合理的探測方法并進行必要的方法試驗。在此基礎上編寫技術設計書,其內容應包括:12概況;3456789探測工作的目的、任務、范圍和期限;測區(qū)地形與測量控制資料分析、交通條件及相關的地球物理特征、管線探查方法有效性分析,工作方法及具體技術要求;測量控制及管線點連測與數據處理、管線圖編繪的工作方法及具體要求;作業(yè)質量保證體系與具體措施;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工作量

17、估算及工作進度;組織、儀器、設備、材料計劃;擬提交的成果資料。注:探測任務較簡單或工作量較小時,技術設計書可簡化,直至可簡化成施工方案。第 11 頁3 . 0 . 16開井管線普查宜采用在專業(yè)管線提供己有管線現況資料基礎上,以作業(yè),獲取管線數與儀器探查,結合法測繪、機助成圖的內外據成果,同步建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tǒng),實行動態(tài)管理的技術方案和,組織實施,實行工程監(jiān)理的管理工作模式。3 . 0 . 1712343 . 0 . 18管線普查應包括下列內容:管線現況調繪及資料的搜集;管線探測;成果驗收與歸檔;建立已有管線信息管理系統(tǒng)與動態(tài)管理機制。管線的現況調繪是管線普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基礎,是作為管線探測時

18、實地參考和編制管線屬性數據的依據。3 . 0 . 19管線現況調繪應符合下列要求:1 搜集已有及技術說明,管線資料:管線設計圖,報批的紅線圖,管線施工圖管線竣工圖及成果表等;2 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將管線位置轉繪到城市基礎地形圖上,編制成現況調繪圖。3 . 0 . 20管線現況調繪圖的編制應符合下列要求:1 已有管線現況調繪圖據管線竣工圖所示尺寸及坐標數據展繪,如無竣工圖及竣工測量資料的管線,可根據其設計圖和施工圖及管線與鄰近的建(構)筑物、明顯地物點、現有路邊線的相互關系展繪;2 已有管線現況調繪圖應采用透明色筆進行顏色轉繪,線粗不應大于0 . 7mm。轉繪圖式按附錄 E 規(guī)定的圖

19、例進行。現況調繪圖必須注明管線的權屬、管線類別、規(guī)格、材質和埋設年代。管線線路特征點和附屬設施中心點的坐標、高程等數據,應編列相應的管線成果表,并注明數據來源和精度。3 . 0 . 21 作業(yè)序質量檢查應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必須實行“三檢”的質檢制度,并提交各工。管線普查工作應建立工程監(jiān)制,實行全過程的質量,工程監(jiān)理機構應在作業(yè)完成各工序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對作業(yè)過程各工序進行質量檢查,并提交工程監(jiān)理。3 . 0 . 22管線普查成果資料應按管理的載體、裝訂規(guī)格和組卷要求,分為文字、表、圖、數據盤四大類進行整理組卷,成果驗收后由普查工程部門第 12 頁移交給管線管理部門管理,管理部門應對歸檔后的管

20、線普查成果資料進行動態(tài)管理,將已拆除或新建的管線資料及時更新。3 . 0 . 23管線普查的應滿足建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數據格式要管線數據庫實施信息系統(tǒng)的管求,建庫部門進行計算機數據監(jiān)理后,同時置入理與應用。進行動態(tài)管理的管線資料應符合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第 13 頁4管 線 探 查4 . 1 一 般 規(guī) 定4 . 1 . 1管線探查應在現場查明各種管線的敷設狀況,即管線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和埋深,同時應查明管線類別、材質、規(guī)格、載體特征、電纜根數、孔數及附屬設施等,繪制探查草圖并在地面上設置管線點標志。4 . 1 . 2 管線點宜設置在管線的特征點在地面的投影位置上。管線特征點包括交叉點、分支點、轉

21、折點、變材點、變坡點、變徑點、起訖點、上桿、下桿以及管線上的附屬設施中心點等。4 . 1 . 3 在沒有特征點的管線段上,視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管線探測任務不同,管線的管線點間1 城市管線普查和管線探測,直按相應比例尺設置管線點,管線點在地形圖上的間距應小于或等于 15cm;2 廠區(qū)或住宅小區(qū)管線探測,直按相應比例尺設置管線點,管線點在地形圖上的間距應小于或等于 10cm;34施地管線探測,宜在現場按小于或等于10m 間距設置管線點;當管線彎曲時,管線點的設置應以能反映管線彎曲特征為原則。管線探查應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資料的基礎上,采用實地4 . 1 . 4與儀器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4 . 1

22、 . 5 管線點的標記,管線點序號用管線代號和管線點序號組成,管線代號可用漢語拼音字母數字標記。管線點在同一測區(qū)內應是惟一的。4 . 1 . 6 管線探查現場應使用墨水鋼筆或鉛筆按管線探查所列項目填寫清楚,并應詳細地將各種管線的、連接關系、管線點等標注在相應大比例尺(如 1500)地形圖上,形成探查草圖交付管線測量工序使用。一切原始、項目應填寫齊全、正確、清晰,不得隨意擦改、涂改、轉抄。確需修改更正時,可在原數據內容上劃一“”線后,將正確的數據內容填寫在其旁邊,并注記原因,以便。第 14 頁4 . 2實 地4 . 2 . 1 對明顯管線點上所出露的 并按附錄 B . 0 . 1 的格式填寫管線

23、點4 . 2 . 1 選擇。管線及其附屬設施應作詳細、和量測,結果。各種管線實地的項目可按表4 . 2 . 2 在實地時,應查明每一條管線的性質和類型,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23給水管道可按給水的用途分為生活用水、生產用水和消防用水;排水管道可按排泄水的性質分為污水、雨水和合流;燃氣管道可按其所傳輸的燃氣性質分為煤氣、液化氣和天然氣;按燃氣管道的壓力 P 大小分為低壓、中壓和高壓:低壓 p中壓 p高壓 P5kPa;5kPa,0 . 4MPa;0 . 4MPa,1 . 6MPa。4 工業(yè)管道可按其所傳輸的材料性質分為氫、氧,乙炔、石油、排渣等;按管內壓力大小分為無壓(或自流)、低壓、中壓和高壓:無

24、壓(或自流)壓力=0;低壓 P中壓 P高壓 P0,1 . 6MPa;1 . 6MPa,10MPa;10MPa。熱力管道可按其所傳輸的材料分為熱水和蒸汽;電力電纜可按其功能分為供電(輸電或配電)、路燈,電車等;按電壓的高低可分為低壓、高壓和低壓V 1kV;壓:高壓V1kV,110kV;壓 V110kV。7 電信電纜可按其功能分為4 . 2 . 3 在明顯管線點上應實地量測5cm。電纜、有線電視和其他電信電纜等。管線的埋深,用米表示,誤差不得超過4 . 2 . 4據管線的埋深可分為內底埋深,外頂埋深和外底埋深。量測何種埋深管線的性質可按表 4 . 2 . 1 或委托方的要求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25、第 15 頁4表. 2 . 1各種管線實地項目第 16 頁管線埋深斷面根數材質構筑物附屬物載體特征埋設年代權屬單位內底外頂管徑寬高壓力流向電壓給水排水管道方溝燃氣工業(yè)自流壓力熱力有溝道無溝道電力管塊溝道直埋1外頂埋深;溝道或自流的管道應量測其內底埋深;有壓力的管道應量測其2 直埋電纜和管塊應量測其外頂埋深;溝道應量測其內底埋深;3隧道或頂管工程施地的管線應量測其外底埋深。4 . 2 . 5 在窨井(包括檢查井、井、閥門井,儀表井、人孔和手孔等)上設置明顯管線點時,管線點的位置應設在井蓋的中心。當管線中心線的地面投影偏離管線點,其偏距大于 0 . 2m 時,應以管線在地面的投影位置設置管線點,窨

26、井作為專業(yè)管線附屬物處理。4 . 2 . 6管道及埋設電纜的管溝應量測其斷面尺寸。圓形斷面應量測其內徑;矩形斷面應量測其內壁的寬和高,用毫米表示。4 . 2 . 7管道應查明其材質(鑄鐵管、混凝土管、鋼筋混凝土管、管、石棉水泥管、陶土管、陶瓷管、磚石溝等)。4 . 2 . 8 埋設于塊孔數。管溝或管塊中的電力電纜或電信電纜,應查明其電纜的根數或管4 . 2 . 9 在明顯管線點上,應查明4 . 2 . 9)。各種管線上的建(構)筑物和附屬設施(見表第 17 頁電信管塊溝道直埋注:表中“”示應實地的項目。表4 . 2 . 9各種管線上的建(構)筑物和附屬設施4 . 2 . 10 工區(qū)內缺乏明顯管

27、線點或在已有明顯管線點上尚不能查明實地中應查和量明的項目時,應邀請熟知本地區(qū)測。4 . 3管線的參加或通過開挖進行實地管線探查物探方法和技術4 . 3 . 1 探查隱蔽被探查的被探查的辨出來;管線的物探方法應具備以下條件:管線與其周圍介質之間有明顯的物性差異;管線所產生的異常場有足夠的強度,能從干擾背景中清楚地分3 探查精度達到本規(guī)程第3 . 0 . 12 條第 1 款的規(guī)定。4 . 3 . 2 探查管線應遵循以下原則:123從已知到未知;從簡單到復雜;方法有效、快捷、輕便;第 18 頁管線類別建(構)筑物附屬設施給水水源井、給水泵站、水塔、清水池、凈化池閥門、水表、消火栓、排氣閥、排泥閥、預

28、留接頭、閥門井排水(雨水、污水)排水泵站、沉淀池、化糞池、凈化構筑物、暗溝地面出口檢查井、跌水井、水封井、沖洗井、沉泥井、進出水口、污水篦、排污裝置燃氣、熱力及工業(yè)管道調壓房、煤氣站、鍋爐房、動力站、儲氣柜、冷卻塔漲縮器、排氣(排氣、排污)裝置、凝水井、各種窨井、閥門電力變電所(站)、配電室、電纜檢修井、各種塔(桿)桿上變壓器、露天地面變壓器、各種窨井、人電信變換站、控制室、電纜檢修井、各種塔(桿)、增音站交接箱、分線箱、各種窨井、檢修井4 相對復雜條件下根據復雜程度宜采用相應綜合方法。4 . 3 . 3管線探查的物探方法據任務要求、探象和地球物理條件,可按本規(guī)程附錄 C 選用。4 . 3 .

29、 4管線探查前,應在探查區(qū)或鄰近的已知管線上進行方法試驗,確定該種方法技術和儀器設備的有效性、精度和有關參數。不同類型的物理條件的地區(qū),應分別進行方法試驗。管線、不同地球4 . 3 . 5 探查金屬管道和電纜據管線的類型、材質、管徑、埋深、出露情況、地電環(huán)境等按下列規(guī)定選擇探查方法:金屬管道,根據條件宜采用直接法、夾鉗法及電磁感應法;接頭為高阻體的金屬管道,宜采用頻率較高的電磁感應法或夾鉗法,亦可采用電磁波法,當探查區(qū)內鐵磁性干擾小時,可采用磁場強度法或磁梯度法;管徑(相對埋深)較大的金屬管道,宜采用直接法或電磁感應法,也可采用電磁波法、磁法或波法;4 埋深(相對管徑)較大的金屬管道,宜采用功

30、率(或磁矩)大、頻率低的直接法或電磁感應法;5 電力電纜宜先采用定位、定深,當電纜有出源工頻法進行搜索,初步定位,然后用主動源法精確時,宜采用夾鉗法;6 電信電纜和照明電纜宜采用主動源電磁法,有條件時可施加斷續(xù)發(fā)射信號。4 . 3 . 6 非金屬管道的探查方法宜采用電磁波法或擇:波法,亦可按下列原則進行選1 有出的非金屬管道宜采用示蹤電磁法;2 鋼筋混凝土管道可采用磁偶極感應法,但需加大收發(fā)距離(應注意近場源影響);(或磁矩)、縮短管徑較大的非金屬管道,宜采用電磁波法、可采用直流電阻率法(含高密度電阻率法);熱力管道或高溫輸油管道宜采用主動源電磁法和紅外輻射法。波法,當具備接地條件時,4 .

31、3 . 7 在盲區(qū)探查管線時,應先采用主動源感應法及源法進行搜索,搜索方法有平行搜索法及圓形搜索法,發(fā)現異常后宜用主動源法進行追蹤,精確定位、定深。第 19 頁4 . 3 . 8 用管線儀定位時,可采用極大值法或極小值法。極大值法,即用管線儀兩垂直線圈測定水平分量之差Hx 的極大值位置定位;當管線儀不能觀測Hx 時,宜采用水平分量 Hx 極大值位置定位。極小值法,即采用水平線圈測定垂直分量 Hz 的極小值位置定位。兩種方法宜綜合應用,對比分析,確定管線平面位置。4 . 3 . 9 用管線儀定深的方法較多,主要有特征點法(Hx 百分比法、Hx 特征點法)、直讀法及 45 法,探查過程中宜多方法綜

32、合應用,同時針對不同情況先進行方法試驗,選擇合適的定深方法。定深點的位置宜選擇在管線點或其鄰近被測管線前后各 34 倍管線中心埋深范圍內是單一的直管線,中間無分支或彎曲,且相鄰管線之間距離較大的地方。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不論用何種方法定深,應先在實地精確定出定深點的水平位置;2 直讀法定深時,應保持深修正系數進行深度校正。天線垂直,直讀結果據方法試驗確定的定4 . 3 . 10 區(qū)分兩條或兩條以上平行管道或電纜時,宜采用直接法或夾鉗法,通過分別直接對各條管線施加信號來加以區(qū)分;在采用電磁感應法時,宜通過改變發(fā)射裝置的位置和狀態(tài)以及發(fā)射的頻率和磁矩,分析信號異常的強度和寬度等變化特征加以區(qū)分。

33、4 . 3 . 11 采用直接法或充電法探查管線時,應保持良好的電性接觸;接地電極應布設合理,接地點上應有良好的接地條件。4 . 3 . 12 采用電磁感應法探查管線時,應使發(fā)射機與管線處于最佳耦合狀態(tài),接收機與發(fā)射機保持最佳收發(fā)距;當周圍有干擾存在時,應進行方法試驗,確定減小或排除干擾的方法。4 . 3 . 13 現場作業(yè)時,應按儀器的使用說明進行操作。并按附錄 B . 0 . 1 表格式填寫探查結果。4 . 4探查儀器技術要求4 . 4 . 1 選用何種管線探查儀器應與采用的方法技術相適應。探查金屬用電磁感應類管線探查儀器即管線儀。4 . 4 . 2 管線儀應具備下列性能:管線宜選第 20

34、 頁1 對被探測的2 有較強的管線,能獲得明顯的異常信號;能力,能區(qū)分管線產生的信號或干擾信號;3 滿足本規(guī)程第3 . 0 . 12 條第 1 款所規(guī)定的精度要求,并對相鄰管線有較強的分辨能力;45678工作;9有足夠大的(或磁矩),能滿足探查深度的要求;有多種發(fā)射頻率可供選擇,以滿足不同探查條件的要求;能觀測多個異常參數;性能穩(wěn)定,重復性好;結構堅固,密封良好,能在- 10至+45的氣溫條件下和潮濕的環(huán)境中正常儀器輕便,有良好的顯示功能,操作簡便。4 . 4 . 3 非電磁感應類管線探查儀器(如地質、淺層儀、電阻率儀、磁力儀及紅外熱輻射儀等),應符合相應物探技術標準的要求。4 . 4 . 4

35、 對新購置的、經過大修或長期停用后重新啟用的儀器,在 投入正式探查前應按說明書的要求作全面檢查和校正。每天開工前或收工時應檢查儀器的電池電壓,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更換電池。4 . 4 . 5 儀器使用、和保管過程中,應注意防水、防潮、防曝曬,防劇烈振動。4 . 5地面管線點標志設置4 . 5 . 1 管線點均應設面標志,標志面宜與地面取平。選擇何種地面標志(預制水泥樁、刻石、鐵釘、木樁、油漆等)情況確定。據標志需保留的時間長短和地面的實際4 . 5 . 2 管線點地面標志埋置后應在點位附近用顏色漆注出管線點選擇在明顯且能較長時間保留的地方。,標注位置宜4 . 5 . 3 當管線點的實地位置不易尋

36、找時,應在探查之間的距離和方位,實地栓點,并繪制位置示意圖。表中注記其與附近固定地物4 . 6探查工作質量檢驗4 . 6 . 1管線探查必須按第 3 . 0 . 21 條進行質量檢查與驗收工作。各級檢查工作必須獨立進行,不能省略或代替。質量檢查應按附錄 B . 0 . 2 表格式填寫探查質量檢查結果。第 21 頁4 . 6 . 2 每一個工區(qū)必須在隱蔽管線點和明顯管線點中分別抽取不少于各自總點數的5%,通過重復探查進行質量檢查。檢查取樣應分布均勻,隨機抽取,在不同時間、由不同的操作員進行。質量檢查應包括管線點的幾何精度檢查和屬性4 . 6 . 3 管線點的幾何精度檢查包括隱蔽管線點和明顯管線點

37、的檢結果檢查。隱蔽管線點應復查管線的水平位置和埋深。對明顯管線點應復查管線的埋深。根據重復探查結果,按公式(4 . 6 . 3 - 1)、(4 . 6 . 3 - 2)和(4 . 6 . 3 - 3)分別計算隱蔽管線點平面位置中誤差 mts 和埋深中誤差 mth 及明顯管線點的量測埋深中誤差 mtd 、mts 和 2 mth不得超過限差t s 和t h 的 0 . 5 倍,限差 t s 和t h 按公式(4 . 6 . 3 - 4)和(4 . 6 . 3 - 5)計算, mtd 不得超過2 . 5cm。2tism 4 . 6(. 3 - 1)ts2n1ti2hm (4 . 6 . 3 - 2)

38、th2n1ti2dm (4 . 6 . 3 - 3)td2n2n 0.10 1h(4 . 6 . 3 - 4)tsini 11n 0.15 1h(4 . 6 . 3 - 5)thini11式中S t i 隱蔽管線點的平面位置偏差(cm);h t i 隱蔽管線點的埋深偏差(cm);dt i 明顯管線點的埋深偏差(cm);隱蔽管線點重復探查平面位置限差(cm);t s隱蔽管線點重復探查埋深限差(cm);t hn1 隱蔽管線點檢查點數;第 22 頁n2 明顯管線點檢查點數;hi 各檢查點管線中心埋深(cm),當h i 100cm 時,取 h i 100cm。4 . 6 . 4 對隱蔽管線點必須進行開

39、挖驗證,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每一個工區(qū)應在隱蔽管線點中均勻分布、隨機抽取不應少于隱蔽管線點總數的 1%且不少于 3 個點進行開挖驗證;當開挖管線與探查管線點之間的平面位置偏差和埋深偏差超過本規(guī)程第 3 . 0 . 12 條第 1 款規(guī)定的限差的點數,小于或等于開挖總點數的 10%時,該工區(qū)的探查工作質量合格;當超差點數大于開挖總點數的10%,但小于或等于 20m%時,應再抽取不少于隱蔽管線點總數的 1%開挖驗證。兩次抽取開挖驗證點中超差點數小于或等于總點數的 10%時,探查工作質量合格,否則不合格;當超差點數大于總點數的 20%,且開挖點數大于 10 個時,該工區(qū)探查工作質量不合格;當超差點數大

40、于總點數的 20%,但開挖點數小于 10 個時,應增加開挖驗證點數到 10 個以上,按上述原則再進行質量驗證。4 . 6 . 5性管線探查除對管線點的平面位置和埋深進行檢查外,還應對管線點的屬進行檢查。發(fā)現遺漏、錯誤應及時進行補充和更正,確保管線點屬性資料的完整性和正確性。4 . 6 . 6 經質量檢查不合格的工區(qū),應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并針對不合格原因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然后對不合格工區(qū)進行重新探查。在重新探查過程中,應驗證所采取糾正措施的有效性。4 . 6 . 7 各項檢查工作應做好檢查,并在檢查工作結束后編寫管線探查質量檢查,檢查內容應包括:1234工程概況:檢查工作概述; 問題及處理

41、措施;精度統(tǒng)計;價。5第 23 頁5管 線 測 量一般規(guī)定5 . 15 . 1 . 1管線測量一般包括以下內容:控制測量、已有管線測量、管線定線與竣工測量、測量成果的檢查驗收。5 . 1 . 2管線測量前,應收集測區(qū)已有控制和地形資料,對缺少控制點和地形圖的測區(qū),基本控制網的建立和地形圖的施測,以及對已有控制和地形圖的檢測和修測,均應按現行的行業(yè)標準城市測量規(guī)范CJJ8 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5 . 1 . 3管線點的平面位置測定宜采用法或數字測繪法進行,其精度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 3 . 0 . 12 條第 2 款的規(guī)定。5 . 1 . 4管線點的高程測量宜采用水準測量,亦可采用電磁波三角高程測量,其精

42、度應滿足本規(guī)程第 3 . 0 . 12 條第 2 款的規(guī)定。5 . 1 . 5管線圖的測繪,采用常規(guī)測圖法,內外業(yè)成圖和其他數字測繪的方法進行,其精度應滿足本規(guī)程第 3 . 0 . 12 條第 3 款的規(guī)定。5 . 1 . 6 各項測量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應經檢驗和校正。其檢校及觀測值的改正按現行的行業(yè)標準城市測量規(guī)范CJJ8 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5 . 1 . 7數字測繪法所的數據應符合數據庫入庫的要求。5 . 2控 制 測 量5 . 2 . 1管線控制測量應在城市的等級控制網的基礎上布設圖根導線點。城市等級控制點密度不足時應按現行的行業(yè)標準城市測量規(guī)范CJJ8 的要求加密等級控制點。5 . 2

43、. 2 圖根導線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圖根光電測距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應符合表5 . 2 . 2 - 1 的規(guī)定;第 24 頁表 5 . 2 . 2 - 1圖根光電測距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2 圖根鋼尺量距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應符合表5 . 2 . 2 - 2 的規(guī)定;表 5 . 2 . 2 - 2圖根鋼尺量距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3 當進行1 500 、1 1000 測圖時,附合導線長度可放長至表 5 . 2 . 2 - 2規(guī)定值的 1 . 5 倍,此時方位角閉合差不應超過40 n ,絕對閉合差不應超過圖上 0 . 5mm。當導線長度短于上述兩表規(guī)定的 1 / 3 時,其絕對閉合差不應大于圖

44、上0 . 3mm。5 . 2 . 3 采用 GPS 技術布測管線控制點,可采用靜態(tài)、快速靜態(tài)和動態(tài)等方法進行。靜態(tài)測量的作業(yè)方法和數據處理按現行的行業(yè)標準全球術規(guī)程CJJ73 的要求執(zhí)行。5 . 2 . 4 采用 RTK 動態(tài)測量時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城市測量技123基準站的位置宜選擇在高處; 準確求取基準站的WGS 84 坐標;根據測區(qū)大小應連測3 個以上且分布均勻的等級控制點,求解測區(qū)坐標的轉換參數;4RTK測量時應選擇較好時段和數不少于 4 顆時進行作業(yè),用戶站(流動站)觀測時,其觀測精度應控制在2cm 以內;5 每點都應獨立地測定兩次,其較差應小于5cm,否則應重測;6 RTK測定時的數據

45、,不但要記三維坐標成果,還應原始的觀測數據。第 25 頁附合導線長度(m)平均邊長(m)導線相對閉合差測回數 DJ6方位角閉合差50075 1 / 20001 60 n注:n 為測站數。附合導線長度(m)平均邊長(m)導線相對閉合差測回數DJ6方位角閉合差()測距儀器類型方法與測回數900800 1 / 40001 40 n單程觀測 1注:n 為測站數。5 . 2 . 5 圖根鋼尺量距導線的邊長丈量應采用檢定過的鋼尺,按雙次丈量法進行。當尺常數大于 1 / 10000、溫度大于 10、坡度大于 1 . 5%時應加改正。新的或經檢修后的測距儀在使用前應進行全面的檢驗與校正。當使用鋼尺量距時,新尺

46、使用前,每隔一定時間或折損后均應進行校尺。5 . 2 . 6 測距儀測距時可單方向測邊,兩次讀數差值在 1cm 內取平均值。邊長應加測距儀的加、乘常數改正,并用垂直角進行斜距改平。5 . 2 . 7 因地形限制導線無法附合時,可布設不多于四條邊的支導線。邊長用測距儀測距時,總長不應超過表 5 . 2 . 2 - 1 規(guī)定長度的 1 / 2;用鋼尺量距時,總長不應超過表5 . 2 . 2 - 2 規(guī)定長度的 1 / 2。最大邊長不應超過上述表中平均邊長兩倍。水平角觀測應左右角各測一測回,測站圓周角閉合差不應大于40。用鋼尺量邊時,應往返量測。5 . 2 . 8 導線計算可采用簡易平差法,邊長和坐

47、標值取至毫米,角值取至秒。5 . 2 . 9 高程控制測量應起算于等級高程點,宜沿管線布設附合水準路線,不應超過兩次附合。使用精度不低于 DS 型水準儀及普通水準尺單程觀測,估讀至毫米。水準路線閉合差不應超過10mm n (n 為測站數)。水準路線計算可采用簡易平差法,高程計算至毫米。5 . 2 . 10 高程控制測量可采用電磁波三角高程測量方法,與導線測量同時進行,儀高和鏡高采用經檢驗的鋼尺量取至毫米。其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表 5 . 2 . 10 的規(guī)定。表 5 . 2 . 10三角高程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5 . 2 . 11 垂直角觀測測回數與限差應符合表 5 . 2 . 11 的規(guī)定。5表

48、. 2 . 11垂直角觀測的技術要求第 26 頁等級測回數指標差垂直角互差一次附合DJ211525DJ6225二次附合DJ6125項目線路長度(km)測距長度(m)高程閉合差(mm)限差410010 n5 . 3己有管線測量5 . 3 . 1 已有管線測量內容應包括:對管線點的地面標志進行平面位置和高程連測;計算管線點的坐標和高程、測定狀地形測量,編制成果表。管線有關的地面附屬設施和管線的帶5 . 3 . 2 管線點的平面位置測量可采用 GPS、導線串連法或極坐標法。采用 GPS 和串連的作業(yè)方法和精度要求按本規(guī)程第 5 . 2 節(jié)規(guī)定實施。采用極坐標法時,法的坐標水平角觀測一測回,鋼尺量距應

49、雙次丈量,距離不宜超過 50m,光電測距不宜超過 150m。5 . 3 . 3 管線點的高程宜采用直接水準連測。單獨路線每個管線測點宜作為轉點。管線測點密集時,可采用中視法。5 . 3 . 4 采用全站儀同時測定管線點坐標與高程時,水平角和垂直角均宜測一測回。若又采用管線數字測繪時,則可觀測半測回,測距長度不應超過 150m,儀器高和硯牌高量至毫米。5 . 3 . 5 管線點的平面坐標和高程均計算至毫米,取至厘米。5 . 3 . 6 橫斷面應垂直道路中心線布置。規(guī)劃道路應測至兩側沿路建筑物或紅線外,非規(guī)劃道路可根據需要確定。在橫斷面上應測出道路的特征點、管線點高程,地面高程變化點以及遇到的各種

50、設施,各高程點可按中視法實測,高程檢測較差不應大于4cm。5 . 3 . 7管線 1 5001 2000 比例尺帶狀地形圖測繪的寬度:規(guī)劃道路以測出兩側第一排建筑物或紅線外 20m 為宜,非規(guī)劃路根據需要確定。測繪內容按管線需要取舍,測繪精度與基本地形圖相同。5 . 4管線定線測量與竣工測量5 . 4 . 1管線定線測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管線定線測量應依據經批準的線路設計施工圖和定線條件進行;12 定線導線測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在規(guī)劃線路內定線時,定線導線應符合表 5 . 4 . 1 - 1 和表 5 . 4 . 1 - 2 的規(guī)定;第 27 頁表 5 . 4 . 1 - 1光電測距導線的主

51、要技術要求表 5 . 4 . 1 - 2鋼尺量距導線的主要技術要求)2 當在非規(guī)劃線路等定線時,定線導線應符合表 5 . 2 . 2 - 1 和表 5 . 2 . 2 - 2 的規(guī)定;)3 在控制點比較稀少的地區(qū),定線導線可同級附合一次。3 定線導線距離測量應采用級光電測距儀單程觀測一測回;用鋼尺量距,應采用往返或單程雙次丈量等方法,距離應加尺長、溫度和傾斜改正;4 定線測量宜采用法;測定地物點坐標,應在兩個測站上用不同的起始方向按極坐標法或兩組前方交會法測量,交會角應控制在 30150之間。當兩組觀測值之差小于 5cm 時,取兩組觀測值平均值作為最終觀測值;管線定線計算,方位可根據需要計算至

52、1或 0 . 1,距離、坐標計算至毫米;7 管線樁位遇物不能實釘時,可在管線中線上釘指示樁。各樁應寫明樁號,指示樁與應釘樁位的距離應在有關資料中注明;8 在測量過程中,應進行校核測量,包括控制點的校核、圖形校核和坐標校核。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校核測量技術要求應符合表 5 . 4 . 1 - 3 的規(guī)定;第 28 頁等級符合導線長度(km)平 均 邊 長(m)往返丈量較差相對誤差方位角閉合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三級1 . 2120 1 / 10000 24 n 1 / 5000注: 1 .當附合導線長度短于規(guī)定長度的 1 / 3 時,導線全長的絕對閉合差不應大于13cm;2光. 電測距導線

53、的總長和平均邊長至 1 . 5 倍,但其絕對閉合差不應大于 26cm。等級閉合環(huán)或附合導線長度(km)平均邊長(m)測距中誤差(mm)方位角閉合差()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三級1 . 5120 15 24 n 1 / 6000)2 用導線點測設的樁位,應采用圖形校核,以及在不同測站(內分點或外分點)上后視不同的起始方向進行坐標校核測量。該導線的表 5 . 4 . 1 - 3校核測量技術要求5 . 4 . 2管線竣工測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新建管線竣工測量應在覆土前進行。當不能在覆土前施測時,應在覆土前按本規(guī)程第 4 . 1 . 2 條和第 4 . 1 . 3 條的規(guī)定,設置管線待測點并將設置的位置

54、準確地引到地面上,做好點之記;竣工測量以本規(guī)程第5 . 2 . 2 條和第 5 . 2 . 3 條所規(guī)定控制點進行,也可利用原定線的控制點進行;新建管線點坐標與高程施測的技術要求,應按本規(guī)程第5 . 3 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4 新建管線應按本規(guī)定第4 . 2 節(jié)實地實地逐項填寫;內容的有關規(guī)定和附錄 B . 0 . 1 表對照5 竣工測量的數據應符合數據入庫的要求。5 . 5管線數字測繪5 . 5 . 1業(yè)測繪等管線數字測繪內容應包括:通過對已有測繪資料的收集,管線與外的數據輸入計算機,經數據處理,圖形處理,輸出綜合(或單項)管線帶狀圖(或分幅圖)和各種成果表。5 . 5 . 2 標識管線,數據

55、屬性的代碼設計應具有科學性、可擴性、通用性、實用性、惟一性、性。第 29 頁項目技術要求適用范圍異站檢測點位坐標差(cm)直線方向點橫向偏差(cm)條件角驗測誤差()條件邊驗測相對誤差規(guī)劃線路 5 2 . 5601 / 3000山區(qū)一般工程及非規(guī)劃線路 10 3 . 5901 / 20005 . 5 . 3所生成的數據文件應便于檢索、修改、增刪、通訊與輸出。數據文件的格式可自行規(guī)定,但應具有通用性,便于轉換。5 . 5 . 4輯、5 . 5 . 5管線數字測繪應具有數據通訊、分類、標準化、計算、數據預處理、編、繪制管線圖,輸出和數據轉換等功能。野外測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數據的內容應包括:控制測

56、量,管線點的測量、管線的測量;2所生成的數據文件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 5 . 5 . 3 條規(guī)定的要求;數據時,角度應讀記至秒,距離應讀記至毫米。儀器高,覘牌高應量記3至毫米;4管線數字測繪的控制測量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 5 . 2 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567管線測點的坐標、高程測量應符合第5 . 3 節(jié)有關條款的規(guī)定;測量內容及取舍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4 . 1、4 . 2 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的數據應進行檢查,刪除錯誤數據,及時補測錯、漏數據,超限的數據應重測,經檢查完整正確的測量數據,生成管線測量數據文件;8管線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 4 . 2 節(jié)中的條款,管線可直接使用電子手簿或輸入計算機,生成管線數據文件;9 數據文件

57、應及時存盤,并做備份。5 . 5 . 6 數據處理與圖形處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 數據處理與圖形處理應包括圖形文件的自動生成等;管線屬性數據的輸入和編輯、元數據和管線2345管線屬性的輸入應按照的原始和探查的原始手簿進行;數據處理后的成果應具有準確性、一致性,通用性;對野外管線成圖生成的管線圖形數據和屬性數據的修改、編輯能聯動;應具有生成管線數據文件、管線圖形文件、管線成果表文件和管線統(tǒng)計表文件,并繪制管線(帶狀)圖和分幅圖,輸出管線成果表與統(tǒng)計表等功能。所繪制的管線圖,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現行的圖式符號標準;6管線的元數據生成應能從圖形文件和數據庫中部分自動獲取以及編輯、查詢,統(tǒng)計的功能;7 數據

58、文件和圖形文件應及時存盤、備份。第 30 頁5 . 5 . 7 對管線數據文件應進行處理,生成管線圖形文件、管線屬性數據文件與管線成果表文件,并繪制規(guī)程第 5 . 6 節(jié)的規(guī)定對管線帶狀圖或分幅圖,輸出管線成果表與統(tǒng)計表。并按本管線數字化測繪的成果應進行檢查與驗收。5 . 5 . 8管線數字測繪應提交下列成果:成果說明文件;管線元數據文件; 管線探查數據文件;管線測量數據文件;管線屬性數據文件;管線圖形文件;管線成果表冊。12345675 . 6測量成果質量檢驗5 . 6 . 1管線的測量成果必須進行成果質量檢驗,并符合下列要求:1測量成果質量檢查時,應隨機測區(qū)管線點總數的5%進行復測。2 復

59、測管線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應按公式(5 . 6 . 1 - 1)和(5 . 6 . 1 - 2)分別計算測量點位中誤差 mcs 和高程中誤差。 s2cim5(. 6 . 1 - 1)cs2 nc2cihm5(. 6 . 1 - 2)ch2 nc式中 Sc i 、hc i 分別為重復測量的點位平面位置較差和高程較差;nc重復測量的點數。5 . 6 . 2 測量點位中誤差 mcs 和高程中誤差 mch 不得超過本規(guī)程第 3 . 0 . 12 第 2 款的規(guī)定。否則應返工重測。5 . 6 . 3 各級檢查工作應做好檢查,并在檢查工作結束后編寫管線測量的檢查,檢查應包括下列內容:1 工程概況;第 31

60、 頁2345檢查工作概述;精度統(tǒng)計;價;處理意見。第 32 頁6管線圖編繪6 . 1 一般規(guī)定6 . 1 . 1管線圖的編繪應在管線數據處理工作完成并經檢查合格的基礎上,采用計算機編繪或手工編繪成圖。計算機編繪工作應包括:比例尺的選定、數字化地形圖和管線圖的導入、注記編輯、成果輸出等。手工編繪工作應包括:比例尺的選定、 上墨等。6 . 1 . 2地形底圖、管線展繪、文字數字的注記、成果表編繪、圖廓整飾和原圖管線圖應分為專業(yè)管線圖、綜合管線圖和管線橫斷面圖。6 . 1 . 3致。6 . 1 . 4專業(yè)管線圖及綜合管線圖的比例尺、圖幅規(guī)格及分幅應與城市基本地形圖一編繪用的地形底圖應符合下列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