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趣味小故事ppt課件_第1頁
管理學趣味小故事ppt課件_第2頁
管理學趣味小故事ppt課件_第3頁
管理學趣味小故事ppt課件_第4頁
管理學趣味小故事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經典管理法則分享1 蝴蝶效應2潘金蓮撐開窗戶,撐窗戶滴棍子掉下去了,于是西門慶看到了,于是他們相遇了。如果潘金蓮同學當時沒有開窗,那么她就不會遇到西門慶。2 如果沒有遇到西門慶,那么她就不會被迫出軌,那樣武松哥哥就不會怒發(fā)沖冠為紅顏,這樣他就不會奔上梁山。3 武松就不會奔上梁上,不會奔上梁山之后,哪怕水泊梁山107將依舊轟轟烈烈,但是宋江和方臘的戰(zhàn)役,方臘也不會被武松單臂擒住。4 只要武松治不了方臘,梟雄方臘就能取得大宋的江山。5 只要方臘取得了大宋的江山,就不會有靖康恥, 不會有金兵入關。6 金兵不入關,就不會有后來的大清朝。7 沒有大清朝,當然也不會有后來的閉關鎖國沒有慈禧太后。8 沒有慈

2、禧太后,沒有閉關鎖國,自然也不會有八國聯(lián)軍侵略中國啊,不會有神馬鴉片戰(zhàn)爭啊。9 沒有這些殺千刀的戰(zhàn)爭和不平等條約,中國說不定憑借五千年的文化首先就發(fā)展資本主義了。10 發(fā)展了資本主義,發(fā)展到今天,說不定中國早就超過了美國、小日本神馬的,趕超了幾百年了。已經是最發(fā)達的最強悍的國家了。11 我們再也不用為房子,車子,票子發(fā)愁了!12 所以,誰打個電話給甘婷婷演滴潘金蓮,告訴她;你有事沒事開神馬窗??!蝴蝶效應假如潘金蓮沒有推開窗戶,那么歷史會不會改寫呢?3蝴蝶效應 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tǒng)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后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

3、一場龍卷風。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tài)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經系統(tǒng)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來說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4蝴蝶效應給我們的提示 1.著眼全局,防微杜漸; 2.細節(jié)決定成??; 3.捉到對生命有意義的“蝴蝶”5暈輪效應 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xiàn)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蓋了其他特征,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比如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或衣著打扮、生活習慣看不順眼,就認為他們一定沒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傾慕朋友的某一可愛之處,就會把

4、他看得處處可愛,真所謂“一俊遮百丑”。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其錯誤在于: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征,習慣以個別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以點代面;第二,它把并無內在聯(lián)系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征聯(lián)系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征必然會有另一種特征;第三,它說好就全都肯定,說壞就全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傊瑫炤喰侨穗H交往中對人的心理影響很大的認知障礙,我們在交往中要盡量地避免和克服暈輪效應的副作用。 67管 理 定 律熱爐法則形象地闡述了懲處原則:熱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是熱的,是會灼傷人的警告原則。領導者要經常對下屬進行規(guī)章制度教育,警戒他們不要觸犯規(guī)

5、章制度。每當你碰到熱爐時,肯定會被火灼傷一致性原則?!罢f”和“做”是一致的,說到就會做到。也就是說只要觸犯組織的規(guī)章制度,就一定會受到懲處。當你碰到熱爐時,立即就被灼傷即時性原則。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fā)生后立即進行,決不能拖泥帶水,決不能有時間差,以便達到及時改正錯誤行為的目的。不管是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公平性原則。在組織的規(guī)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論是領導者還是下屬,只要觸犯組織的規(guī)章制度,就要受到懲處。熱爐法則懲處原則 熱爐法則這個源自西方管理學家提出的懲罰原則,它的實際指導意義在于有人在工作中違反了規(guī)章制度,就象去碰觸一個燒紅的火爐,一定要讓他受到“燙”的處罰。8 破窗原理9 一個房子如果

6、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墻,如果出現(xiàn)一些涂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干凈的地方,人們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xiàn)之后,人就會毫不猶疑地拋,絲毫不覺羞愧。環(huán)境可以對一個人產生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及時矯正和補救正在發(fā)生的問題 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林經過觀察提出了“破窗理論”。破窗原理10 南風法則11 南風法則 “南風”法則也稱“溫暖”法則,源于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吹得人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

7、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溫暖如春,隨之開始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最終南風獲得了勝利。12 南風法則 這則寓言形象地說明一個道理:溫暖勝于嚴寒、柔性勝于剛性。領導者在管理中運用“南風”法則,就是要尊重和關心員工,以員工為本,多點“人情味”,少點官架子,盡力解決員工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員工真正感覺到領導者給予的溫暖,從而激發(fā)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真誠溫暖員工。13 手表效應14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個人有一只表時,可以知道現(xiàn)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只時卻無法確定。兩只表并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表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業(yè)管理方面給我們一種非常

8、直觀的啟發(fā),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甚至每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企業(yè)或者個人無所適從。 15 羊群效應16 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過去,第二只、第三只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盡管攔路的棍子已經不在了,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xiàn)象,“有樣學樣”,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羊群效應17 “羊群效應”描述是個體的從眾跟風

9、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對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斷,出奇能制勝,但跟隨者也有后發(fā)優(yōu)勢,常法無定法!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從眾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種意見的人數(shù)多少,而不是這個意見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說服力,很少有人會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叭罕姷难劬κ茄┝恋摹?、“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出頭的椽子先爛”這些教條緊緊束縛了我們的行動羊群效應提升自己的判斷力,不盲目跟風。18 鯰魚效應19 一個小漁村的漁民靠到深海捕捉沙丁魚(一種比較懶的魚)為生。但由于捕魚點距離陸地比較遠,漁民捕的魚運回漁村時,往往死掉大半,很難賣

10、出好價錢。只有一個漁翁,他運回陸地的魚,都是活的,總能賣出好價錢,但是他從來不讓人看他的魚艙。直到他死后,好奇的村民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他的魚艙里總是放著一條鯰魚。由于鯰魚是以捕食沙丁魚為生,所以鯰魚在魚艙里會不停地追逐沙丁魚,結果一些老弱的沙丁魚被吃掉,但其他的沙丁魚由于總在不停游動,所以都活著到岸。而其他漁船所捕的沙丁魚靜止不動,結果一大半都會死掉。鯰魚效應20 激活員工隊伍。 這個傳說告訴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如果一個企業(yè)缺少活力與競爭意識,沒有生存的壓力,就如同“沙丁魚”一樣,在“魚艙”里混吃混喝,必然會被日益殘酷的市場競爭所淘汰。一個員工也是如此,長期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必然會成為時代的棄兒。

11、鯰魚效應21蘑菇定律來由:來自20世紀70年代一批年輕電腦程序員的創(chuàng)意。由于當時許多人不理解他們的工作,持懷疑和輕視的態(tài)度,所以年輕的電腦程序員就經常自嘲“像蘑菇一樣的生活”。 “蘑菇管理”是許多組織對待初出茅廬者的一種管理心態(tài).初學者被置于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或打雜跑腿的工作);澆上一頭大糞(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任其自生自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 22定律的意義:心態(tài)的調整對于組織的初入者,尤其是那些象牙塔里走出來的大學生們很重要。落實的方法 :一、企業(yè): 1、避免過早曝光:他或她還是白紙,有理論難免會紙上談兵。過早對年輕人委以重任,等于拔苗助長; 2、養(yǎng)分必須足夠:

12、培訓、輪崗等工作豐富化的手段是幫助人力資本轉為人力資源的工具。 二、個人: 1、初出茅廬不要抱太大希望:當上幾天“蘑菇”,能夠消除我們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現(xiàn)實,看待問題也會更加實際; 2、耐心等待出頭機會:千萬別期望環(huán)境來適應你,做好單調的工作,才有機會干一番真正的事業(yè); 3、爭取養(yǎng)分,茁壯成長:要有效的從做蘑菇的日子中吸取經驗,令心智成熟。三、管理者 要尊重人才的成長規(guī)律。23 青蛙現(xiàn)象24 把一只青蛙冷不防地丟進裝滿熱水的鍋里,這只青蛙在千鈞一發(fā)的生死關頭會突然用盡全力,一下子躍出那勢必使它喪命的水鍋,安然逃生!而用同樣的鍋,在鍋里放滿與自然溫度相同的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

13、又已經恢復了元氣的青蛙放到鍋里。由于水溫適度,青蛙沒有任何感覺,接著悄悄地點燃鍋底下的炭火慢慢地燃燒,青蛙悠哉游哉地在水中享受“溫暖”,等到它感覺到熱度已經忍受不住了,終于想要奮力一跳以逃命時卻已為時過晚。 青蛙現(xiàn)象25啟示之一是:我們的組織和社會生存的主要威脅,并非來自突如其來的事件,而是由緩慢漸進而無法察覺的過程形成。人們目光短淺,只看到局部,而無法縱觀全局,對于突如其來的變化,可以從容面對,對于悄悄發(fā)生的大的變化,而無法察覺,最終會帶給我們更加嚴重的危害!啟示之二是:青蛙,就好象是我們生活中的蕓蕓眾生,我們要著眼未來,勤于思考新的問題,勤于學習新的知識,不能過“今日有酒,今日醉”和“當一

14、天和尚,撞一天鐘”的醉生夢死的生活,到頭來將是非常可悲的!啟示之三是:當今的社會,是一個知識爆炸、日新月異的時代,知識也需要不斷更新,所以我們不要一味的沉迷于現(xiàn)狀、安于現(xiàn)狀,不思進取,這樣下去的話,肯定會被時代所淘汰,也會有面臨失業(yè)的危險!啟示之四是:我們不要單純的,只能面對突如其來的危險,而忽視那種緩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險,因為,那種緩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險,才是最可怕的! 時刻保持危機意識。26 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巴萊多定律)19世紀末20世紀初意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余80%盡管是多數(shù),卻是次要的。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

15、人手里,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tǒng)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這就是二八法則。27 二八法則告訴我們,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企業(yè)經營和管理中要抓住關鍵的少數(shù);要找出那些能給企業(yè)帶來80%利潤、總量卻僅占20%的關鍵客戶,加強服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業(yè)領導人要對工作認真分類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抓主要項目上。有主有次、抓大放小二八定律28 刺猬法則29 刺猬法則 刺猬”法則講的是:兩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擁在一起??梢驗楦髯陨砩隙奸L著刺,刺得對方怎么也睡不舒服。于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只刺猬終于

16、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又不致于被扎。與員工保持“適度距離”。30 刺猬法則 與員工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不僅可以避免員工之間的嫉妒和緊張,而且可以減少他們的恭維、奉承、行賄等行為,防止與員工稱兄道弟、吃喝不分,并在工作中喪失原則。事實上,霧里看花,水中望月,給人的是“距離美”的感覺,管理上也是如此。一個原本很受員工敬佩的領導者,往往由于與員工“親密無間”,就會使自己的缺點顯露無遺,結果在不知不覺中喪失了嚴肅性,不利于對其更進一步的管理。另外,“刺猬”法則還啟示我們,彼此間的親密協(xié)作是必不可少的,員工之間、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管理者之間,盡管每個人都有其特點和個性,但各自為戰(zhàn)在

17、工作中卻是不可取的,“獨木難成林”、“眾人劃槳開大船”就是這個道理。31 理論10:木桶效應32 木桶效應是指一只木桶想盛滿水,必須每塊木板都一樣平齊且無破損,如果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塊不齊或者某塊木板下面有破洞,這只桶就無法盛滿水。即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一個木桶無論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決于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木桶效應33 木桶效應注重團隊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企業(yè)管理也是如此,要提高企業(yè)的效益,就必須狠抓薄弱環(huán)節(jié),否則單位的整體工作就會受到影響。人們常說“取長補短”,但只取長而不補短,就很難提高工作的整體效應。34 帕金森定律19

18、58年,英國歷史學家、政治學家諾斯科特帕金森(C.Northcote Parkinson)出版了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一書。帕金森經過多年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人做一件事所耗費的時間差別如此之大:他可以在10分鐘內看完一份報紙,也可以看半天;一個忙人20分鐘可以寄出一疊明信片,但一個無所事事的老太太為了給遠方的外甥女寄張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個鐘頭,尋眼鏡一個鐘頭,查地址半個鐘頭,寫問候的話一個鐘頭零一刻鐘特別是在工作中,工作會自動地膨脹,占滿一個人所有可用的時間,如果時間充裕,他就會放慢工作節(jié)奏或是增添其他項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時間。由此得出結論:在行政管理中,行政

19、機構會像金字塔一樣不斷增多,行政人員會不斷膨脹,每個人都很忙,但組織效率越來越低下。這條定律又被稱為“金字塔上升”現(xiàn)象。35 帕金森定律我們假設有個當官兒的,他覺得自己勞累過度了。他只能在三個補救辦法中取其一。一個辦法,他提出辭職;第二個,要求同事來分擔自己的工作;第三個,要求增加先生和先生來當助手。帕金森定律舉例: 一工作會自動膨脹到占滿所有可用的時間按照歷史上一貫做法,恐怕毫無例外地要選擇第三個辦法。因為如果辭職,他就失去了領取養(yǎng)老金的權利,請來級別和自己相當?shù)模鹊饺蘸笊弦患壍模ńK于)退了休,豈不是在自己晉升的道路上增加了對手?因此,寧可要級別比自己低的先生和先生來歸他領導,何況、二位的

20、到來等于提高了他的地位。他可以把工作分成兩份,分別交給先生和先生掌管,自己成了唯一掌握全面的人。單單補充一個先生行不行呢,為什么?36 帕金森定律有必要強調一下,先生和先生二位是缺一不可的。單單補充一個先生那可不行,為什么呢?因為只讓一個先生分擔的工作,先生幾乎充當了原本就不想要的的角色,先生成了唯一可以頂替君的人,所以,要找助手,非找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可,這樣他們才可以相互制約,牽制對方的提升。有朝一日先生也抱怨工作疲勞過度時(毫無疑問他是會走到這一步的),會跟他商量,再給他也配上兩名助手。鑒于先生的地位和先生相當,為了避免矛盾,君只得建議給先生同樣增配兩名助手。于是,在補充了,四位先生之后

21、,君自己的晉升就十拿九穩(wěn)了。37 帕金森定律對管理實踐的啟示:帕金森定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不稱職的行政首長一旦占據(jù)領導崗位,龐雜的機構和過多的冗員便不可避免,庸人占據(jù)著高位的現(xiàn)象也不可避免,整個行政管理系統(tǒng)就會形成惡性膨脹,陷入難以自拔的泥潭。 38 馬太效應圣經里的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眹趸貋頃r,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庇谑菄酹剟盍怂?0座城池。第二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于是國王便獎勵了他5座城池。第三個仆人報告說

22、:“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放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于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那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并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边@就是馬太效應39 馬太效應馬太效應的啟示:對企業(yè)經營發(fā)展而言:馬太效應告訴我們,要想在某個領域保持優(yōu)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的時候,即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fā)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對經濟學界: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世界第一高峰

23、是珠穆朗瑪峰8844.43M,而且其高度也是婦孺皆知。 世界第二高峰在那里是多少呢?世界第二高峰又有多少人知道呢?中印巴交界的喬戈里峰8611M,少233.43M。40 理論12:彼得原理每個組織都是由各種不同的職位、等級或階層的排列所組成,每個人都隸屬于其中的某個等級。彼得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晉升的相關現(xiàn)象研究后,得出一個結論:在各種組織中,雇員總是趨向于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的原理。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名稱職的教授被提升為大學校長后,卻無法勝任;一個優(yōu)秀的運動員被提升為主管體育的官員,而無所作為。 41 理論12:彼得原理 印度一家電

24、腦軟件公司一度因為市場競爭激烈、效益不好而瀕臨破產的境地,正在這時,公司的一名電腦程序員開發(fā)出一個新的軟件操作系統(tǒng),投入市場后大受歡迎,銷售火爆,使得公司起死回生,并逐步走上正軌。 為了嘉獎這名程序員為公司作出的重大貢獻,總經理建議將他晉升為部門經理。沒想到這位程序員一口回絕:“我學的是程序設計,不善于人事管理,如果您提升我的話,我只會浪費大家的時間而一事無成。噢,我手頭還有一個程序要做,我可以走了嗎?”說罷匆匆而去。這位電腦程序員后來締造了自己的軟件王國,他就是現(xiàn)今世界著名軟件公司切斯尼公司的總裁達伯茲42 彼得原理時下,許多單位都把崗位晉升作為對職工的主要獎勵方式,而員工們對晉升提拔趨之若

25、鶩(wu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這種現(xiàn)象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處不在。 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其不稱職的級別,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fā)展停滯。因此,這就要求改變單純的根據(jù)貢獻決定晉升的企業(yè)員工晉升機制,不能因某人在某個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將一名職工晉升到一個無法很好發(fā)揮才能的崗位,不僅不是對本人的獎勵,反而使其無法很好發(fā)揮才能,也給企業(yè)帶來損失。如:華為公司技術晉升崗和管理晉升崗43 彼得原理啟示: 適才適用、因事用人、因職謀人44商業(yè)管理寓言 45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只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

26、只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結果突然發(fā)現(xiàn)一只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這人趕緊將老板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說:不。這人奇怪了:那為什么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shù)呢?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板。寓言 1: 三只鸚鵡46 寓言 1: 三只鸚鵡 優(yōu)秀管理者好像一定要是能力非常全面的人,其實不然,真正的領導人,不 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懂決策,管理并團結自己的下級,就能更好地利用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強的人,從而自身的價值也通過他們得到了提升。相反

27、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于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yōu)秀的領導人。 管理就是讓別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別人愿意去做。寓言啟發(fā)47 寓言 2:獵殺駱駝 有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孩子,到沙漠去獵殺駱駝。他們到達了目的地。父親問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备赣H搖搖頭說:“不對?!备赣H以同樣的問題問老二。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還有沙漠?!备赣H又搖搖頭說:“不對。”父親又以同樣的問題問老三。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駱駝?!备赣H高興地說:“答對了?!?48 寓言 2:獵殺駱駝 制定目標而能產生效果,秘訣就是“明確”二字,成功的目標,必須是明確的。進一步說,目標要具體化、要量化。對于企業(yè)而言,一個時期的戰(zhàn)略目標必須是明確、具體的;對于一個團隊來說,行動的目標也必須是明確的、具體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全體成員明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才能對全體成員產生巨大的激勵作用。有了明確、具體的目標,不管具體工作進行到哪一個階段,也不管在實現(xiàn)目標的進程中遇到了什么意外的情況或問題,都能夠保證企業(yè)或者團隊成員調整自己的工作任務和努力程度,保證能始終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寓言啟發(fā)49 寓言 3:蜜蜂和蒼蠅 六只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