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2.3堿金屬元素教案(大綱版高一上)_第1頁
化學:2.3堿金屬元素教案(大綱版高一上)_第2頁
化學:2.3堿金屬元素教案(大綱版高一上)_第3頁
化學:2.3堿金屬元素教案(大綱版高一上)_第4頁
化學:2.3堿金屬元素教案(大綱版高一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化學必修第一冊教案堿金屬元素【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學內(nèi)容: 堿金屬元素二. 教學目標: 1. 了解堿金屬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能運用原子的知識,了解它們在性質上的差異及其遞變規(guī)律。 2. 了解焰色反應,并能利用焰色反應檢驗鈉、鉀的化合物。 3. 初步學會用科學方法及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理解化學問題。三.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堿金屬元素的性質以及跟原子結構的關系。難點:科學方法模式的訓練。四. 知識分析:(一)原子結構: 1. 共同點: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1,易失電子,具有較強的還原性。 2. 不同點:電子層數(shù)增加,原子半徑增大。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還原性增強。(二)單質的物理性質: 1.

2、共同點:*都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質軟,密度小,熔點低,有較好的導電、導熱性能。 2. 不同點:堿金屬的熔、沸點逐漸降低,*密度逐漸增大。(三)單質的化學性質: 1. 共同點:與鈉相似,都能與非金屬、水、酸、溶液等反應,生成離子,最高價氫氧化物均為強堿。 2. 不同點:單質的還原性增強。與反應: (1):在常溫和燃燒時生成;(2):常溫生成,燃燒時生成;(3)K:常溫生成,燃燒時生成。與反應: (1):與反應較為緩和;(2):迅速反應,伴有浮、熔、動、響等劇烈的現(xiàn)象;(3)K:除的現(xiàn)象外,還可以燃燒,輕微爆炸等現(xiàn)象;(4):發(fā)生爆炸性的反應。它們的氫氧化物溶液的堿性逐漸增強。(四)焰色反應: 1

3、. 概念: 利用離子或單質原子在火焰中所顯示的不同顏色來檢驗,這種檢驗方法叫做焰色法。是物質檢驗的一種方法,但不屬于化學檢驗的方法。 2. 操作:(1)火焰本身顏色淺,否則干擾檢驗物質的觀察,可用酒精噴燈。(2)蘸取待測物的金屬絲在灼燒時應無色,且熔點高,不易氧化,可用、絲,并用稀鹽酸反復清洗。(3)鉀的焰色要透過藍色鈷玻璃,濾去鈉的黃光。(五)堿金屬中的特性: 1. 從,密度呈增大的趨勢,但。 2. 單質均為銀白色,除外(略帶金色)。 3. Li的保存:同樣不能接觸空氣,但不能像Na那樣保存在煤油中,因為,所以應用蠟封。【典型例題】例1 按的順序下列性質逐漸減弱(或降低)的是( )A. 單質

4、的還原性B. 元素的金屬性C. 單質的密度D. 單質的熔點分析:我們需重點理解、記憶堿金屬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但一些特殊的地方也應特殊記憶,K是同系列元素中的反常者(在密度方面)。答案:D例2 下列對于銫()的性質的預測中,正確的是( )。A. 它只有一種氧化物B. 它與劇烈反應C. 具有很強的氧化性D. 受熱不易分解分析:堿金屬單質具有還原性,且隨核電荷數(shù)增加而增強,那么,它的離子的氧化性則與之相反,即隨核電荷數(shù)增加而減弱,因此的氧化性很弱,而其單質還原性很強,與反應就會很劇烈,由與的相似點可知,的氧化物也應當有多種(、等),其碳酸氫鹽也應與相似受熱分解。答案:B點評:學習堿金屬元素應著重在兩方

5、面,一方面是元素單質的相似性及遞變性,另一方面是元素化合物的性質相似性。例3 當水和銣與另一種堿金屬的合金7.8g完全反應時,放出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為0.2g,則合金中另一堿金屬可能是( )A. 鋰B. 鈉C. 鉀D. 銫分析:所有的堿金屬都可按下式與水發(fā)生反應。設:該合金的平均原子量為M。2M 27.8g 0.2g 可知合金的平均相對原子質量為39,已知銣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5.5,則另一種堿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一定要小于39,即Li、Na滿足題意要求。點評:利用平均值的原則先求出平均量,各成分量應在平均值的上下。例4 含有1.40g堿金屬(M)及其氧化物()的混合物與水反應,生成1.79g堿。

6、求混合物的成分及其組成。解析:由于堿金屬不確定,可采用極值法,即討論1.40g全部為堿金屬及1.40g全部為堿金屬氧化物時生成堿的質量,然后再根據(jù)平均值規(guī)律,建立不等式解題。 若1.40g全為堿金屬(設其原子量為a),則產(chǎn)生的質量為,若1.40g全為氧化物,則產(chǎn)生的質量為,顯然有解得:,只有鉀才適合此條件。設x和y分別為鉀及氧化鉀的質量,則 點評:本題若用常規(guī)方法對可能存在的物質作逐一嘗試,逐一淘汰求解是很繁難的。選取極值法進行求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5 草木灰含有碳酸鉀,從草木灰中提取并做有檢驗:(1)用石蕊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2)從草木灰中提取鉀鹽。過濾后的溶

7、液在蒸發(fā)皿里加熱以得到鉀鹽晶體。加熱過程中要 ,當蒸發(fā)到 時停止加熱。(3)用焰色反應檢驗。某學生用無銹鐵絲沾碳酸鉀粉末,卻沾不上,這是因為 ;某學生沾上了鉀鹽粉末,但在酒精燈上灼燒時看到火焰是黃色而不是紫色,這是因為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石蕊試紙的使用方法及蒸發(fā)、焰色反應等實驗基本操作,對學生來說,務必熟練掌握。答案:(1)將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沾溶液點在試紙上,再與比色卡對照。(2)不斷用玻璃棒攪拌溶液;只剩下少量溶液。(3)無銹鐵絲未經(jīng)加熱;未隔藍色鈷玻璃觀察。點評:考查了學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模擬試題】 1. 某物質灼燒時,焰色反應呈黃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物質一定

8、含鈉元素B. 該物質一定是鈉的化合物C. 該物質一定是金屬鈉D. 不能確定是否含鉀元素 2. 除去中混有的少量粉末,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加熱B. 加溶液C. 加鹽酸D. 加溶液 3. 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堿金屬元素的單質( )。(長春市檢測題)A. 熔點依次降低B. 密度依次減小C. 顏色逐漸加深D. 金屬活動性增強 4. 工業(yè)上常用氨堿法制取碳酸鈉(將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飽和食鹽水而析出小蘇打,再經(jīng)過濾、焙燒而得到純堿),但卻不能用氨堿法制碳酸鉀,這是因為在溶液中( )。(東華杯競賽題)A. 溶解度較大B. 溶解度較小C. 溶解度較大D. 溶解度較小 5. 下列關于銫的描述中,正確的

9、是( )。(鄭州市預測題)A. 是一種可溶于水的強堿性物質B. 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一種氧化物C. 與水反應,能發(fā)生爆炸,并放出D. 加熱可生成氧化銫和二氧化碳 6. 焰色反應每次實驗都要用某種試劑洗凈鉑絲,這種試劑是( )。 A. 溶液B. 溶液C. 硫酸D. 稀鹽酸 7. 物質灼燒時,火焰呈紫色的一定含有( )。(浙江省會專題) A. 鉀原子B. 鉀離子C. 鉀元素D. 鉀的化合物 8. 把一小塊金屬鉀投入硫酸銅溶液中,生成物有( )。(廣州市測試題)A. Cu和B. Cu、和C. 、和D. Cu、和 9. 下列物質中,既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又能與鹽酸反應的是( )。 A. B. C. D.

10、 10. 下列物質中加入到水中無氣體放出的是( )。 A. 金屬鉀B. 氧化鈉C. 純堿D. 過氧化鉀 11. 下列堿金屬元素的陽離子中氧化性最強的是( )。(鄭州市預測題) A. B. C. D. 12. 在空氣或氧氣中加熱,只能生成堿性氧化物的是( )。 A. LiB. NaC. KD. Rb 13. 鉀和鈉的性質相似,下列說法中能較好地解釋這個事實的是( )A. 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B. 都是金屬元素C. 原子半徑相差不大D. 最高化合價相同14. 堿金屬(除鈁外)中,原子半徑最大的是 ,密度比水大的是 ,熔、沸點最高的是 ,單質的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 ,與水反應最劇烈的是 。(廣州市測試題)

11、15. 通常用小蘇打的懸濁液除去中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不能用溶液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不能用溶液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天津市調(diào)查題)16. A、B、C三種物質均屬于同一種金屬的化合物。用鉑絲蘸取A、B、C三種物質的溶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均呈淺紫色。已知:A與B反應生成C;加熱B得到D;D與A的水溶液反應生成B或者生成C;B可與酸和堿反應。則A是 ,B是 ,C是 ,D是 。17. 今有銣和另一種堿金屬的合金46g,當它與足量的水反應時,放出標準狀況下的氫氣22.4L,試通過計算推導出另一種堿金屬的名稱,并計算原合金中銣的質量分數(shù)。18. 根據(jù)草木灰中提取鉀鹽的實驗,

12、填寫下列空白:(1)此實驗操作順序如下: 稱量樣品; 溶解、沉淀; ; ; 冷卻結晶。(2)用托盤天平(指針向上的)稱量樣品時,若指針偏向右邊,則表示: (選擇A、B、C、D填空)。A. 左盤重,樣品輕B. 左盤輕,砝碼重C. 右盤重,砝碼輕D. 右盤輕,樣品重(3)在進行第步操作時,有時可能要重復進行,其原因是 。(4)在進行第步操作時,要用玻璃棒不斷小心地攪動液體,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 。(5)所得產(chǎn)物中,主要鉀鹽有: 等。(“三南”高考題)19. 有a、b、c、d四瓶未知溶液,它們是和酚酞,有人不用任何試劑就能把它們一一鑒別出來,其實驗步驟如下:(1)取少許溶液兩兩混合,據(jù)此把四種溶液分成兩組。(2)取一組混合溶液,不斷滴入另一組中的一種未知溶液,據(jù)此鑒別出a和b。(3)再取 2mL已鑒別出的a溶液,滴入3滴未知溶液c,再加入4mL未知溶液d,在這個過程中無明顯變化。綜上實驗可以確認a是 ,b是 ,c是 ,d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