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腹腔鏡麻醉管理課件_第1頁
腹膜后腹腔鏡麻醉管理課件_第2頁
腹膜后腹腔鏡麻醉管理課件_第3頁
腹膜后腹腔鏡麻醉管理課件_第4頁
腹膜后腹腔鏡麻醉管理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后腹腔鏡圍手術期肺保護 患者,女,46歲,H163cm,W88kg.主因左乳腺癌根治術后5個月,頭痛頭暈2周入院。 患者確診高血壓病5 年,口服降壓藥控制尚可。體重增加4年。因無其它不適不曾系統(tǒng)檢查。5月前確診左乳腺癌于當?shù)蒯t(yī)院行根治術。術后化療完成4個療程。2周前出現(xiàn)頭痛頭暈不適,檢查發(fā)現(xiàn)雙下肺感染并胸膜炎,但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且血壓調控困難,情緒激動后出現(xiàn)嘔吐而來院。 門診MRI檢查發(fā)現(xiàn)左腎上腺2.5X1.2X1.0cm占位而收住院。病例介紹 患者住院后全面檢查確診左腎上腺醛固酮型腫瘤。給予2周的肺部感染與降壓治療后擇期行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 術前3天復查結果: 1、胸部正側位片顯

2、示:雙下肺肺紋理增多,兩側胸膜增厚,少量胸腔積液。 2、肺功能為中度限制性障礙; 3、動脈血氣分析各項指標基本正常; 4、超聲:左腎上腺腫瘤;膽囊炎;脂肪肝;右卵巢囊腫。 余相關檢查基本正常 麻醉前病情評估ASA III級;病例介紹麻醉方案: 麻醉誘導:芬太尼2ug/kg、咪噠唑倫0.04mg/kg、依托咪脂0.2mg/kg、順阿曲庫銨0.2mg/kg、利多卡因1mg/kg,7.5號強化氣管導管在視頻喉鏡引導下經(jīng)口氣管內插管。 機械呼吸:呼吸模式:PSV。呼吸參數(shù):Vt 7ml / kg,RR14-18BPM,PEEP 1-4cmH2O.PetCO2持續(xù)監(jiān)測加間斷動脈血氣分析調控呼吸參數(shù),維持

3、PetCO2在4248mmHg. 麻醉維持:丙泊酚12mg/kg/h;瑞芬太尼24ug/kg/h微量注射泵持續(xù)靜脈輸注;順阿曲庫銨0.1mg/kg間斷靜注維持肌松。七氟烷0.53VOL%吸入調控血壓. 入室乳酸林格液500毫升,羥基淀粉130 液500毫升前后快速輸液麻醉期間復方林格液乳酸林格液交叉維持輸液。 肺保護用藥:入室靜注戊乙奎醚2mg;靜滴氨溴索30mg. 病例介紹麻醉管理: 依麻醉方案順利麻醉誘導與維持?;颊哂覀扰P位下二氧化碳氣腹10分鐘,PetCO2升至58 mm Hg ,RR 調至20BPM,15分鐘降至44mmHg后RR維持16BPM,同時七氟烷持續(xù)3.0vol%吸入。 游離

4、腎上腺腫瘤過程局部滲血較多,輔助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壓,同時輸液速率適度增加。 手術歷時90分鐘結束,術畢前20分鐘停用七氟烷吸入;10分鐘給予呋塞咪20mg靜滴,同時停用丙泊酚。病例介紹術畢10分鐘自主呼吸恢復,拔除氣管導管,停用瑞芬太尼,靜注氨丁三醇60mg.面罩輔助呼吸。20分鐘完全清醒。術畢30分鐘送回病房。 回病房后3小時面罩吸氧狀態(tài)下SpO2下降至86%,RR28BPM,淺快,訴胸悶,血壓110/50 mm Hg ,HR 130BPM,雙肺聽診未見異常。手術醫(yī)師給予氫化考的松200mg無緩解。會診后給予哌替啶100mg,異丙嗪12.5mg,并連接含利多卡因700mg,芬太尼1.2mg,

5、氨丁三醇180mg的PCIA鎮(zhèn)痛。約20分鐘逐漸恢復正常。病例介紹一、病情特點:1、中年女性,病理性肥胖2、乳腺癌根治術后,持續(xù)化療并致肺部感染3、腎上腺腫瘤病史較長4、術前肺部感染控制不理想5、肺功能檢查有中度限制性肺功能障礙病例分析二、手術特點:1、腎上腺腫瘤手術特殊的病理機制圍手術期激素變化對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較顯著2、后腹腔鏡手術二氧化碳氣腹對肺功能的影響及PaCO2波動更加顯著。3、氣腹壓力對腎上腺腫瘤的影響4、局部解剖復雜,手術條件要求較高5、側臥位手術加之肥胖,呼吸功能干擾更大病例分析三、麻醉管理1、腎上腺腫瘤切除前后循環(huán)功能的調控預防性處理技巧?2、體位變化前后肺功能的變化提前過度

6、通氣?3、術野滲血與二氧化碳的吸收及空氣栓塞預防控制性降壓的風險4、術前肺部感染與保護性肺通氣實施?病例分析1、Conzo G, Pasquali D, Della Pietra C, et al. Laparoscopic adrenal surgery: ten-year experience in a single institutionJ. BMC surgery, 2013, 13(Suppl 2): S5.14711478 A、腹腔鏡是傳統(tǒng)開放手術良好的替代方法 B、氣腹壓力的增加,加劇手術前后體內激素的變化,高危血壓的風險增加。 C、二氧化碳吸收及膈肌指數(shù)變化增加了麻醉期間呼吸管理的難度。 D、現(xiàn)代手術、麻醉技術提升,預防性處置理論與技能的提出,整體醫(yī)療安全顯著提高相關文獻1、麻醉前肺功能評估與維護病理生理?2、麻醉期間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