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亞健康幻燈片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ef701db9f4f14280155f5ad5f67141/15ef701db9f4f14280155f5ad5f671411.gif)
![認識亞健康幻燈片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ef701db9f4f14280155f5ad5f67141/15ef701db9f4f14280155f5ad5f671412.gif)
![認識亞健康幻燈片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ef701db9f4f14280155f5ad5f67141/15ef701db9f4f14280155f5ad5f671413.gif)
![認識亞健康幻燈片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ef701db9f4f14280155f5ad5f67141/15ef701db9f4f14280155f5ad5f671414.gif)
![認識亞健康幻燈片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ef701db9f4f14280155f5ad5f67141/15ef701db9f4f14280155f5ad5f6714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楊振東 深圳 海斯泰認 識 亞 健 康 前 言 世界衛(wèi)生組織 (WHO)1948 年提出了著名的健康新概念,即“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且是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狀態(tài)”。具體來說,健康應括以下10個方面的內容: 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 活和工作; 處世樂觀,態(tài)度積極,樂于承擔任務而不 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應變能力強, 能適應各種環(huán)境的變化; 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體重適當,體形勻稱,頭、 臂、臀比例協(xié)調; 眼睛明亮,反應明銳,眼險不發(fā)炎; 牙齒清沽,無缺損, 無疼痛, 齒踉顏色 正常, 無出血; 頭發(fā)光澤,無頭屑; 肌肉、皮膚富有彈性
2、,走路輕松。 與健康對立的是不健康即疾病,疾病我們己熟知。人體有沒有既不健康又沒有患病的狀況呢? 20世紀80 年代中期前蘇聯(lián)學者N 布魯赫教授及后來許多學者研究認為,人體的確存在一種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間狀態(tài), 人們稱之為 亞 健 康 (Subhealth)。 人們習慣地將健康稱為第一狀態(tài),患病稱為第二狀態(tài)。那么對既不健康又沒有疾病的中間狀態(tài),稱之為第三狀態(tài),中國學者青島醫(yī)學院的王育學教授稱之為亞健康狀態(tài),并獲得中國亞健康研究學者的廣泛支持。一、什 么 是 亞 健 康 亞健康狀態(tài)是指身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床狀態(tài),應用現(xiàn)代醫(yī)學手段檢查未能發(fā)現(xiàn)明顯的疾病指標,但肌體活力降低、各種適應能力有不
3、同程度下降,而當事人卻訴說 有一些不適的生理狀態(tài) 各國學者對亞健康狀態(tài)作了不少研究紛紛提出了類似的名稱:如中間壯態(tài),中介狀態(tài),半功能狀態(tài),亞臨床狀態(tài),半健康狀態(tài), 潛病狀態(tài), 灰色狀態(tài), 臨床前態(tài),隱匿狀態(tài),誘病狀態(tài)等等。 根據(jù)WHO的一項全球調查資料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僅占5%,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群為第三狀態(tài),即亞健康狀態(tài)。日本國立衛(wèi)生院最近在政府的支持下,對亞健康最容易發(fā)生的疲勞作了專項調查, 二、亞 健 康 對 人 類 的 危 害 在全國 5000余名1565歲的人中表示感到“非常疲勞”的高達60%。另一項對13000名在職員工的同類調查中,72%的上班族感到“十分疲勞”,75
4、%的人常感到精力不足或頭暈頭痛。我國深圳市2004年8月的一項健康調查發(fā)現(xiàn), 認為自己“渾身無力、肌肉酸痛、神經衰弱、失眠、時常煩躁、易怒、內分泌失調|、憂慮、與人溝通少等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占77%。 湖南長沙對中年婦女作了一項健康調查, 有 60% 的人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不久前上海、無錫、深圳等地對1,197位中年人進行了健康調查,其中有失眠、多夢、不易入睡或白天精力不振的人占66%, 經常腰酸背痛者占62%,干活勞累、疲勞者占58%, 爬樓梯時感到吃力或者記憶力減退的人占57%, 皮膚干燥、面色灰暗、情緒不穩(wěn)定占48%。 從以上不完全的統(tǒng)計資料可以看出,亞健康狀態(tài)在人群中所占比例之大,亦可見其對
5、人群的工作、學習、生活、健康危害之深。3、亞健康狀態(tài)產生的原因3.1. 生物因素3.1.1. 病毒感染說:臨床研究證實,在亞健康人群的血漿內抗EB病毒抗體持續(xù)升高 ( 特別是抗EB病毒殼抗體滴度高于1:80) 。 EB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免疫功能紊亂,導致亞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生。還有人類苞疹病毒、巨細胞病毒、腸道病毒等感染亦可損害和破壞免疫系統(tǒng),引起亞健康人群的癥狀,這些表現(xiàn)多發(fā)生在病毒感染之后,或在亞健康狀態(tài)中因病毒感染而加重。這類人群血液中可有多種病毒抗體濃度升高,但大多數(shù)研究未發(fā)現(xiàn)確切的致病病毒。3.1.2. 免疫學異常說:部分亞健康人群中除體液免疫異常外,同時有細胞免疫功能異常,表現(xiàn)為抑制性T淋
6、巴細胞下降而使輔助性T淋巴細胞比例相對高于正常。3.1.3. 代謝異常說:研究發(fā)現(xiàn),亞健康人群 中慢性疲勞綜合征者,其細胞膜上的必 需脂肪酸減少,補充必需脂肪酸后其癥 狀明顯好轉。 英國、日本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疲勞綜合征者腦內過多地攝入了色氨 酸,色氨酸在體內轉換為能調節(jié)睡眠的遞質血清基,該遞質可使動物產生處于睡眠般的疲勞狀態(tài),研究者還合成了一種稱為BCH的物質進行拮抗,服用后可使癥狀得到好轉。3.1.4. 內分泌失調說:有研究證實亞健康人群中的慢性疲勞綜合征者,腦內5-羥色胺(5-HT)活性增強, 5-羥色氨與中樞性疲勞和睡眠有關。處于內分泌波動期如青春期、月經期、妊娠期、更年期, 或有輕度
7、內分泌功能紊亂者易成為亞健康人群。 3.2. 心理因素 亞健康有抑郁癥表現(xiàn)者占4047%,焦慮癥者占32%,軀體化障礙者占15%,同時符合一個或多個精神疾患表現(xiàn)者占72%。 亞健康與心理失衡關系密切,主要原因是的心理壓力超過了那些心理承受力薄弱者的承受能力,使之產生一系列心理不適應癥狀。如遭遇生活事件的刺激、人際關系緊張、人文環(huán)境的突然變化、經濟壓力過大,或有人格缺陷等。 A型性格(不是A型血型)有強烈的競爭心理、快節(jié)奏、高效率、時間緊迫感強、爭強好勝, 這類人工作目標、人生目標一個接一個, 如達不到目標時易于出現(xiàn)激動、發(fā)怒、焦慮、煩躁等情緒化反應 , 這些均不利于健康。3.3. 生活因素 不
8、良的生活習慣:如嗜煙、酗酒、吸毒和濫用藥物均可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造成損害使大腦皮質發(fā)生退行性變化, 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頭痛、頭昏、注意力不能集中等。 膳食的不平衡:攝入不足則患營養(yǎng)不良,攝入過剩則患肥胖或超重并易引起現(xiàn)代文明病,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等。礦物質、維生素等的不平衡亦可引起缺乏癥或過剩癥,如維生素的缺乏癥, 鈣的缺乏可導致骨質疏松, 但鈣攝入過多則可引起高鈣尿癥等等。 長期運動不足:使人對外界反應遲飩、協(xié)調性差、大腦神經傳導速度減慢,久而久之則使機體代謝減慢,大腦功能退化,思維遲飩,免疫功能差,導致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失調而發(fā)生亞健康狀態(tài)或發(fā)生疾病。 睡眠不足:隨著
9、社會的變革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睡眠不足己成為當代都市人的一種通病,為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夜間睡眠時機體分泌和釋放較多的生長激素、性激素、催乳素和黃體素等,退黑素(Melatonin)亦在睡眠時分泌。這些激素的分泌對整個肌體的調節(jié)和修復是有利的。否則就會出現(xiàn)睡眠不足而引起頭昏頭暈、乏力、思維遲鈍等一系列機體活力不足的亞健康狀態(tài)。3.4. 社會因素 由于社會的現(xiàn)代化進程使競爭日趨激烈,生活、工作、學習壓力愈來愈大,會使人們產生許多的不適應。工業(yè)化、信息化加快,給人們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壓力,帶來緊張感和不適, 造成內分泌失調, 使人們進入亞健 康狀態(tài)。 工作緊張、競爭性增強, 使人際關系復雜, 人際間
10、的交流減少, 使人產生不良情緒, 亦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宗教信仰、文化傳統(tǒng)、社會習俗的不同和所謂文明的沖突對人體亦會造成不良影響。社會經濟的變革和快速變化,失業(yè)者社 會地位的變遷等均可通過人的情緒而影響到身體的變化。 3.5. 環(huán)境因素 3.5.1. 水污染:工業(yè)廢水、生活污 水、醫(yī)院污水、農業(yè)用水(化肥、農藥)污染。其中化學性污染對環(huán)境破壞最為嚴重, 對人危害最大;水的生物性污染主要來自生活廢水、人和動物的大小便及腐敗的動物尸體;物理性污染來自漂浮物,核電廠,核動力機械的核泄露而釋放的放射性物質的污染。 主要危害是使人中毒而發(fā)生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癥狀,最常見的有疲勞、失 眠、
11、眼干、皮膚癌癢、惡心嘔吐、腹瀉、咳嗽等。近年對食品安全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蔬菜、水果的化肥、農藥污染己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 視。3.5.2. 空氣污染:包括自然界的污染,如火山爆發(fā)、溫泉中的二氧化硫、春秋季的 花粉、花絮等。生活中的污染如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烴類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浮塵以及二次空氣污染(光化學污染)。 室內空氣污染如裝修用的油漆、纖維板、大理石、花崗巖等散發(fā)的化學物質如甲醛和放射性氣體氡,吸煙時排出的煙塵,棉纖維、化學纖維灰塵, 洗衣粉、化妝品、清潔劑等的污染, 這些均可對人體造成就一定的危害。室內污染對人體危害性大,(因人在室內活動時間較長)目前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3
12、.5.3. 噪音污染:噪音對人的損害是全身心的, 可使人腎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血管收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 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發(fā)生障礙,損傷視覺器官和聽力,可使人頭痛、煩躁不安、情緒反常、精神不集中、耳鳴、失眠等, 為導致亞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3.5.4.電磁波輻射污染:天然電磁波輻射來自地球的熱輻射, 太陽熱輻射、宇宙輻射和雷電等:人工電磁輻射來自無線電廣播、電視、雷達發(fā)射設備及電磁能在工業(yè)、科學和醫(yī)療上的設備。幾乎包括了人類制造 的所有電器設備,近年應用日益廣泛的通訊設備手機的電磁輻射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 目前環(huán)境中的電磁輻射主要是人工電磁輻射, 其對人體的危害包括熱效應損害, 表現(xiàn)
13、為頭痛、眩暈、耳鳴、惡心、疲勞、食欲 降低、失眠、記憶力衰退、情緒不穩(wěn)定和局 部灼熱感;非熱效應損害則表現(xiàn)為神經衰弱征候群,如精神抑郁、記憶力減退、健忘等。 長期暴露在電磁波環(huán)境中還可以引起血管擴張、血壓異常、腦功能障礙、白內障、流產或不孕, 其至引起人的免疫功能低下, 使人易患白血病、腦腫瘤等。4. 關于“亞健康”的判斷 由于目前國際上對亞健康的概念、內涵、外延尚未進行嚴格地界定,國內亦未制定出亞健康的診斷標準。因此研究亞健康的各學派在理論上意見分歧較大,各地報告的亞健康人群的發(fā)生率也不一,診斷上難以取得一致的意見。 因此,目前尚未見一個統(tǒng)一的量化的診斷標準。還應該進行大規(guī)模的前瞻性 流行病
14、學調研 , 對回顧性的資料還需作進一步的考證,這些正是當前研究的難點和熱點。如亞健康者軀體方面很重要的癥狀有“頭昏”,就是一個較為模糊的概念,其它疾病如貧血、高血壓、低血糖癥等諸多疾病亦可引起。 雖然如此,我們仍可通過亞健康者容易發(fā)生的癥狀加上通過各種醫(yī)學手段排除患有器質性疾病, 而對“亞健康”者作出判斷。亞健康常見的癥狀有:軀體方面:頭昏、乏力、困倦、懶怠、心悸、氣短、失眠、肌肉關節(jié)酸痛、性機能減退、口干、口臭、偏瘦或體重超重或肥胖等。心理方面:情緒低落 , 精神萎靡 , 記憶力減退 , 反應遲飩 , 心煩意亂、恐懼不安 、焦慮煩躁、疲倦感、無聊感、不快活感、 憂郁、猜忌心、壓力感、心理飽和
15、和科技壓 力綜合征等。社會適應能力方面:處世障礙、孤獨、 冷漠、自卑感、人際關系不良、空虛、自閉 癥、輕生愿望等。 只有當以上癥狀經休息、自我調節(jié)不能很快恢復正常而較長期存在且通過各種醫(yī)療手段排除有器質性疾病后,方可以作出“亞健康”的判斷。當然對這種判斷還需要進行動態(tài)觀察,以觀察上述表現(xiàn)是否為某些疾病前期癥狀,以免耽誤疾病的診斷。 2001年中國亞健康學會召開會議,學者們提出了有關亞健康檢測的 30 項標準是:經常精神緊張,無原因地感到焦慮不安;在生活和工作中孤獨自卑,憂郁苦悶;注意力易于分數(shù),思考問題膚淺;工作中容易激動,處事沖動,無法自控,且經常無事白煩;記憶力明顯減退,甚至見到熟人仍無法
16、記起他的名字;難得與人交往,經常情緒低落;對生活的興趣變得淡薄,欲望驟減;自覺精力下降,做事情反應遲飩,動作緩慢;經常感到自己頭昏腦脹,雖然休息也不容易復原;站立時間略長即感到頭暈日眩;時常感覺肢體酥軟,干事力不從心;體重較前減輕,自覺體虛力弱;夜晚不易入睡,即使入睡,也多夢易醒;清晨不愿起床,白天經常打盹;經常感到手足局部麻木或手足發(fā)涼;手掌或腋窩汗多,經常感覺口干舌燥;經常感到手足局部麻木或手足發(fā)涼;手掌或腋窩汗多,經常感覺口干舌燥;經常自我感覺低燒,夜間時有盜汗;常有腰酸背痛的感覺,而且不易消失;出現(xiàn)較明顯的口臭,且舌面自生白苔;經常反復發(fā)生口舌潰殤;感覺味覺功能下降,食欲不振;胃部經常
17、泛酸曖氣,消化不良;大便異常,經常出現(xiàn)稀便,或便秘,且感到腹部脹滿不適;很容易患感冒,口唇容易出現(xiàn)皰疹;經常感覺胸憋氣急,呼吸緊迫;經常鼻塞流涕,咽喉疼痛;經常感覺胸痛胸悶,心前區(qū)有壓迫感;經常感覺心悸心慌,心跳不規(guī)律;出現(xiàn)耳鳴,而且乘坐車船時易于暈車暈船。 上述30項標準中,如有6項或6項以上比以 前變化很大時, 就可以初步被認定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 應進行檢查并采措施進行調整了。5 關于亞健康的檢查5.1. 常規(guī)體檢、一級性和二級性檢查 對亞健康者根據(jù)需要和可能作常規(guī)體檢;一級性檢查:血、尿、大便常規(guī)、心電圖 、心臟腹部超聲檢查、胸腹 X 線檢查、肝腎 功能、空腹血糖等;二級性檢查:腦電圖、H
18、olter 、心電監(jiān)測、生化檢查、免疫功能檢查, 與疾病相關的DNA和基因PCR檢查、標準的心理測量量表檢查等,以排除或發(fā)現(xiàn)隱匿發(fā)生的疾病。 有條件者還可以進行以下檢查 5.2. 一滴血檢測法 目前多用此檢測系統(tǒng)來檢測亞健康狀態(tài),該檢測系統(tǒng)集光學、光電學、電子學、醫(yī)學影象學為一體,以氧化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對細胞水平的形態(tài)學觀察,檢測體內的微生態(tài)變化,分析體內氧化過程、激素酶和其他生化過程,從而評估人體 107 種臨床和亞健康狀態(tài)。 該系統(tǒng)除應用于一般病理分析外,尤其適合于活性血液分析: 紅細胞、白細胞、 血小板數(shù)量和細胞的完整性及白血病檢查; 免疫系統(tǒng)狀況; 脂肪代謝紊亂時血液中可發(fā)現(xiàn)殘留的代
19、謝產物,如異源斑塊、脂肪斑塊等, 膽汁酸代謝紊亂可發(fā)現(xiàn)膽固醇結晶(為形成膽、腎結石的危險因素); 支原體、衣原體、寄生蟲、霉菌感染; 維生素B族、微量元素缺乏; 藥物毒性致血清學改變; 快速診斷多種疾病因素。 還適用于干燥血液迅速檢測健康狀態(tài): 體內氧自由基對組織、細胞、器官的損害; 癌癥的早期診斷;維生素 C 缺乏,重金屬中毒; 大、小腸菌群失調和功能紊亂; 心臟問題; 內分泌功能紊亂,泌尿系統(tǒng)和過敏反應等其他亞健康問題。5.3. 量子共振檢測儀檢測 該系統(tǒng)以現(xiàn)代量子科學為基礎,綜合運用生物分子學、物理學、病理統(tǒng)計學的成果, 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號檢測與處理技術,對各類疾病及亞健康狀
20、態(tài)進行檢測 。此系統(tǒng)是國際上最高科技數(shù)字化醫(yī)療設備之一。 在發(fā)達國家已開始廣泛應用多年,我|國上海己應用數(shù)千例病人。該系統(tǒng)通過檢測人體毛發(fā)或血液或尿液,即可以此分析人體整體功能狀態(tài),從細胞、分子水平了解人體 5300多個健康指標,分析人體的健康狀況: 可預報發(fā)病先兆及癥狀,許多疾病在解剖結構發(fā)生變化之前早已出現(xiàn)變化。CT、MRI是以解剖結構為基礎的診斷技術,量子共振檢測儀則是以功能變化為基礎的診斷技術,測定人體內含水物質的微弱磁場變化,以達到早期提示診斷的目的; 準確檢查腫瘤的有無及其性質、部位 , 根據(jù)設計如有 10 個以上癌細胞即可檢出 , 可幫助早期發(fā)現(xiàn)腫瘤 。 檢測人體是否有重金屬或對
21、人體有害的其他化學物質中毒; 識別病原因子 , 炎癥性病原(病毒、細菌、真菌)的查找和鑒別 , 以分析各種疾病和亞健康的原因,還可對過敏原和不明原因發(fā)熱原因的查找; 測定電磁輻射污染對人體免疫功能的影響; 心理因素檢測:情志病因的量化 , 不良情緒刺激機體產生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的改變 , 該系統(tǒng)可檢測情緒變化給機體造成的危害程度,并可量化讀數(shù)。5.4. 信息能量檢測 該醫(yī)療模式以德國伏爾醫(yī)生所創(chuàng)立的穴道經絡電檢法為基礎 , 以量子論推衍而來的波的傳遞學說為理論依據(jù) , 結合現(xiàn)代科學對經絡的認識 , 運用電子儀表、計算機等高科技技術形成診斷、治療兼用的醫(yī)療系統(tǒng)。其能廣泛而深入地檢測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
22、。該技術在國內應用尚少 , 尚未見相關臨床資料。5.4. 信息能量檢測 該醫(yī)療模式以德國伏爾醫(yī)生所創(chuàng)立的穴道經絡電檢法為基礎 , 以量子論推衍而來的波的傳遞學說為理論依據(jù) , 結合現(xiàn)代科學對經絡的認識 , 運用電子儀表、計算機等高科技技術形成診斷、治療兼用的醫(yī)療系統(tǒng)。其能廣泛而深入地檢測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該技術在國內應用尚少 , 尚未見相關臨床資料。5.5. 微循環(huán)和血液粘度檢查 可應用微循環(huán)檢測系統(tǒng)對人體甲皺微循環(huán)和球結膜微循環(huán)狀態(tài)進行檢測 , 以發(fā)現(xiàn)微循環(huán)血管支形態(tài)及血流狀態(tài)的異常改變 , 可單獨或結合血液粘度檢查或其他檢測結果對 亞健康人群作出判斷。5.6. 現(xiàn)代中醫(yī)檢測法 主要根據(jù)“有諸
23、內必形于外”,望、聞、間、切四診合參、“色脈相應”、八綱辨證等中醫(yī)理論設計的量表進行檢測,彌補了現(xiàn)代醫(yī)學體檢無器質性病變即為“未見明顯異?!钡脑\斷模式之不足,對健康者、亞健康者、患者分別從精、氣、神、形、質、體、用、恒、變等十幾個方面進行篩選, 并對特異性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分析以作出準確的判斷。5.7 其它檢查方法5.7.1. 體能檢測法:為體育教學、訓練、評估運動員體質的方法 , 現(xiàn)借用來對人體健康狀況進行評估。 身體形態(tài)檢查指標有身高、體重、腰圍、胸圍、臀圍; 功能檢查 指標有心律、脈搏、血壓、呼吸、肺活量、 昕力、視力; 體能檢查指標有握力、立定 跳遠、縱跳、坐位體前屈,選擇
24、反應時等項目。5.7.2. MIO健康評估法:由MIO制定采用百分制逐項打分,對應于健康定義進行綜合評價,WHO用此法調查結果顯示,評分85分 以上屬健康者僅占10%,70分以下屬疾病者約占20%,70- 85分的亞健康人群占 70%。MIO健康評估法可預報心、腦、血管疾病、提示惡 性腫瘤、臟器病變、血液病、過敏性疾病、體內污染、內分泌系統(tǒng)異常、服藥效果、社 交障礙等方面的信息 , 為當前世界流行的健康評估法。5.7.3. 唾液檢測法:其應用原理是人在疲勞時血液中的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唾液中會出現(xiàn)一淀粉酶,該儀器通過檢測一淀粉酶的量來推測疲勞的程度。此方法為日本人發(fā)明,比測量腦電波的方法要簡便
25、得多。6、對亞健康人群的處理原則 由于亞健康的概念較為模糊且涉及面廣, 其軀體的、心理的、社會適應性方面的亞健 康癥候群繁多 , 限于篇幅和認識的局限,不能一一列出,下面僅對亞健康人群的處理原則作一簡單介紹。6.1.生物醫(yī)學處理 尤其是對軀體性亞健康癥狀困擾者,可適當采取對癥措施處理,例如對常見的疲勞癥可采用中藥調理的方法。近時加拿大學者研究給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接種流感疫苗可減輕疲勞癥狀,且安全有效。還有應用維生素B12肌肉注射可減輕疲勞癥狀的報道 對失眠者可用小劑量治療失眠的藥物如舒樂安定,頭痛者亦可考慮用些鎮(zhèn)痛劑。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用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如轉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26、)、胸腺膚(Thymos in)、丙種球蛋白(r-GIobu1in)、干擾素(Interferon)、左旋米唑(Levamisole) 、黃芪、刺五加等。對心理方面的亞健康癥狀如焦慮、憂郁等亦可考慮應用抗焦慮藥和抗抑郁藥等等。 中醫(yī)藥療法涉及臨床、養(yǎng)生、保健各個方面,應發(fā)揮中醫(yī)藥治療的優(yōu)勢,中醫(yī)根據(jù)對亞健康者的問、聞、望、切資料和八綱辯證分析、臨癥施以中藥調理多會收到一些好的效果。傳統(tǒng)的非藥物治療方法也很多如推拿法、捏脊法、摩腎法、點穴法、拔罐法、針炙法、艾炙法、熱敷法、藥浴法、耳壓法、氣功調息法等等中醫(yī)康復療法均可試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藥膳療法”,中醫(yī)根據(jù)“藥食同源”的理論,依照亞健康者
27、的具體情況和藥物的特性制成既可口又健身法病的膳食,進行全身性綜合性調治,可廣泛用于各種亞健康癥狀的解除,使這類人群回到健康狀態(tài)上來。 對亞健康就醫(yī)者應建立專門的健康檔案和微機隨訪系統(tǒng)以便追蹤觀察。6.2. 健康教育指導 對亞健康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亞健康發(fā)生的原因、特點、預后以及對身心的危害,既要解除其思想顧慮,又要避免不以為然、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以求得治療上的配合。同時指出心理、社會因素在產生亞健康癥狀方面的重要作用。 并引導其正確對待這些因素,幫助其建立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習慣,重視個人預防保健 , 愛護身體、戒煙限酒、飲食有節(jié)。注意個人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經常參加一些有關健康方面的科普知識
28、講座。掌握適當?shù)男l(wèi)生保健知識和正確對待亞健康 癥狀的態(tài)度,這是調整亞健康回到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6.3. 心理行為調控 明確心理干預、治療的重要價值,可結合健康教育一同進行。傾聽亞健康者的心聲, 解除其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幫助其建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調整個人不良心態(tài),提高心理素質,適應社會競爭的大環(huán)境,力求保持心理狀態(tài)平衡。 緩解思想壓力,包括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壓力,提高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性,提高自我減壓、解壓和抵抗壓力的能力。經過自我調節(jié)后,對心理上的亞健康狀態(tài)仍未得到有效改善甚至加重者,可請心理咨詢專業(yè)工作者進行咨詢和治療。6.4. 自主行為干預6.4.1. 調節(jié)人體生物鐘 : 當今工作、
29、學習、生活的節(jié)奏加快,給人增加了精神方面的壓力,緊張、狂歡、憂慮、嫉妒、恐懼、疲勞等可使人體生物鐘發(fā)生紊亂,影響人的 健康。亞健康狀態(tài)的發(fā)生與機體對內、外環(huán) 境的經常變化不適應有關 , 因而要求自己對 生物鐘進行主動的調節(jié)和適應,保持或重新 建立條件反射 , 保持生活的規(guī)律性 , 以使亞 健康狀態(tài)向健康狀態(tài)轉化。6.4.2 科學合理的膳食:WHO在維多利亞宣言中提出了保持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合理膳食概括起來可稱為“一、二、三、四、五、紅、黃、藍、白、黑”十項原則,做到了可解決60%的健康問題。 十項原則為:一袋牛奶;二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三份蛋白 :瘦
30、肉1兩或雞蛋1個 , 豆腐2兩或魚蝦2兩;四句話: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 , 七八分飽;五百克新鮮水果/每曰;紅酒適量(每日不超過50-l00ml);黃蔬菜;綠色蔬菜;白即為燕麥;黑木耳。 食物品種要多避免單一 , 保證碳水化合 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水份等營養(yǎng)物質的供給 , 以保證機體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和工作、學習、生活消耗的補充。6.4.3堅持適量的運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保健操、健美操 、游泳、舞蹈、田徑、瑜珈、太極拳、太極劍、太極扇及其它有利于健康的武術套路和傳統(tǒng)鍛煉方法。適度有益的鍛煉使血液中的自細胞增多 , 免疫球蛋白升高 , 膽固醇降低 ,高密度脂蛋白升高。 可激活機體的活力 , 解除疲勞、減輕思想壓力 , 使人變得行動靈活、 思維敏捷,促使亞健康狀態(tài)向健康狀態(tài)轉化。運動中的最高安全心率為170減去年齡?!吧谟谶\動,健康在于運動”是有道理的 , 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隱形滲透性密封劑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山東省日照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會議 展覽合同
- 2025機動車買賣合同模板
- 運輸類合同范本
- 南寧房屋租賃服務合同模板
- 2025建筑施工物資租賃合同示范文本無擔保方
- 雞蛋供貨采購合同
- 借款用于投資合同
- 技能培訓中的表達技巧訓練
- 2024年資格考試-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統(tǒng)答案及評分參考
- (蘇版)初三化學上冊:第2單元課題1空氣
- 2023年12月廣東珠海市軌道交通局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人筆試近6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薈萃答案帶詳解附后
- 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查房護理課件
- 燃氣罩式爐應急預案
- 專題23平拋運動臨界問題相遇問題類平拋運和斜拋運動
- 超聲科醫(yī)德醫(yī)風制度內容
- 高三開學收心班會課件
- 蒸汽換算計算表
- 四年級計算題大全(列豎式計算,可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