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同步練習卷(含答案)_第1頁
1.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同步練習卷(含答案)_第2頁
1.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同步練習卷(含答案)_第3頁
1.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同步練習卷(含答案)_第4頁
1.1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同步練習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一試題(共30小題)1下列實驗中,不是驗證聲音產生條件的是()A說話時,把手指放在喉嚨處B彈撥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輕輕放在吉他上C敲擊音叉,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D將正在發(fā)聲的鬧鐘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氣機逐漸抽出罩內空氣2如圖所示,把持續(xù)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抽出其中的空氣,就聽不到鈴聲了。這一現(xiàn)象表明()A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B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C聲音在真空中音調變低D鬧鈴在真空中無法振動3近幾年,世界各地不斷發(fā)生地震。有關專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識,是使喪生人數(shù)增多的一個原因以下關于被埋在廢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A大聲呼救B見縫就鉆,說不定能從廢

2、墟中爬出來C靜下來等待營救人員營救D用硬物敲擊墻壁或管道,向營救人員求救4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的護航艦艇上,出現(xiàn)了一種神秘的聲波武器“金嗓子”,對索馬里海盜構成了有效威懾,若要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可以用薄薄的一層真空帶來實現(xiàn),主要是利用了 。5關于聲音的傳播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與聲源的振動頻率有關B與傳播聲音的介質有關C與聲源的振動幅度有關D與上述三個因素都有關系(多選)6關于聲音的傳播,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音借助介質以波的形式傳播B聲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傳播C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D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隨著介質的不同而不同7人們在空氣中唱歌或說話,對于聲

3、音的傳播速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音量越大、音調越高的聲音傳播得越快B在溫度相同的空氣中,任何聲音的傳播速度都相同C用力喊出的聲音音量很大,它傳播得就快,小聲說出的聲音傳播得就慢D聲音尖也就是音調高的聲音傳播得快,聲音粗也就是音調低的聲音傳播得慢8人們在空氣中唱歌或說話,對于聲音的傳播速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用力喊出的聲音音量很大,它傳播得就快,小聲說出的聲音傳播得就慢B聲音尖也就是音調高的聲音傳播得快,聲音粗也就是音調低的聲音傳播得慢C音量越大、音調越高的聲音傳播得越快D在溫度相同的空氣中,任何聲音的傳播速度都相同9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產生的,一次下雨時,小美觀察到閃電發(fā)生后3s才聽到雷聲

4、,打雷的地方距離小美 m,雨滴下落是以 為參照物。(v聲340m/s)10在學校百米賽跑時,終點計時員聽到發(fā)令槍響時開始計時,最后冠軍成績是11.50s,則冠軍的成績 (選填“偏大”或“偏小”),其準確成績應該是 s。(保留兩位小數(shù),聲速為340m/s)11某人在一根較長的裝有水的鋼管的一頭敲一下,另一人在水管的另一頭能聽到三次響聲,這三次響聲傳播的介質順序是()A空氣、水、鋼管B水、空氣、鋼管C鋼管、水、空氣D鋼管、空氣、水12有一根鋪設在開闊地面上長17米的已供水的鐵質水管,甲同學用小鐵棒在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同學在水管的另一端貼近管壁,可聽到()(已知聲音的響度足夠讓乙同學聽到,聲音的頻

5、率也在乙同學的聽覺頻率范圍內,聲音在鐵、水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依次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要大于0.1s)A一次敲擊聲B兩次敲擊聲C三次敲擊聲D無法確定13人耳能分清回聲的條件是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你面向一高墻喊話,如果想分清回聲,那么你和高墻之間的距離至少應()A大于34mB大于17mC小于17mD等于34m14圖所示為北京天壇公園里堪稱聲學建筑奇觀之一的圜丘。當游客站在圜丘頂層的天心石上說話時,會感到聲音特別洪亮。下列關于聲音變得特別洪亮的解釋中正確的是()A聲音變成了超聲波B圜丘上裝有擴音器C站在圜丘上說話時,聲音傳播得

6、更快D反射的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聲音得到了加強15電影院的墻壁上都被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稱“燕子泥”,這樣做的其目的是()A減弱回聲B防止聲音振壞墻壁C改善音色,使聲音更好聽D能增大聲音的響度使每位觀眾都能聽清楚16一艘科考船對某海域的海底形狀利用聲吶系統(tǒng)進行了測繪。具體方法是:在經過該海域水平面等間距的A、B、C、D、E五個位置時,向海底定向發(fā)射超聲波,測得回收信號的時間分別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據(jù)時間,求出海底與海平面的距離,就可以繪出海底的大致形狀,則該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狀如圖中的()ABCD17一個同學站在原地不動并向著遠處的山崖大喊一聲,1.5s

7、后聽到回聲,假設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約為340m/s,那么該同學距山崖大約是()A510mB255mC340mD1020m18汽車勻速駛向山下的隧道,在距洞口1750m處司機按響喇叭,10s后司機聽到回聲,則汽車的速度是 m/s,聽到回聲時汽車距洞口 m(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19下列事例中屬于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B聽到上課鈴響同學們都走進教室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20以下實例中,不能說明聲波可以傳遞信息的是()A有經驗的工人通過聽機器的運轉聲判斷機器是否正常B醫(yī)生用聽診器了解病人心臟工作情況C牙醫(yī)用超聲波

8、清潔牙齒D霧中航行的船員通過號角的回聲判斷懸崖距離21暖水瓶的瓶膽夾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來探究真空能否傳聲。他把音樂賀卡里的電子發(fā)聲器放入瓶中,根據(jù)聽到的聲音進行判斷。在他設計的下列幾組比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用一個完好的和一個已經漏氣的瓶膽進行比較B將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膽中進行比較C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進行比較D把瓶膽放在近處和遠處進行比較(多選)22根據(jù)小資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聲速大小跟介質的溫度有關B聲速大小跟介質的物態(tài)有關C聲速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D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一定比液體中快23有一山谷,兩旁都是峭壁,有位獵人在山谷內放了一槍,0.5s后聽到第一聲

9、回聲,1.5s后聽到第二聲回聲。求這個山谷的寬度(聲速為340m/s)。24一輛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距離正前方峭壁440m處鳴笛后繼續(xù)前進,經過2.5s聽到從峭壁反射回來的鳴笛聲,若聲速為340m/s,求汽車的行駛速度。25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回收到信號用時0.6s,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回收到信號用時0.4s,若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1s,則汽車在測速儀兩次接收信號間隔過程中行駛的距離是 m。(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是340m/s)26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離得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是因為()A無

10、線電話傳聲快B月球上溫度太低C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D宇航員穿著宇航服聽不到聲音27超聲波洗牙很受人們喜愛。超聲波之所以能洗牙,是因為()A超聲波是清潔劑B超聲波傳遞去污信息C超聲波能發(fā)生反射D超聲波引起振動,把污垢去除28在復習聲現(xiàn)象時,同學們舉出了一些實例: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在抽取鐘罩內空氣的過程中,鈴聲逐漸減小正在發(fā)聲的音叉插入水里,看到水花四濺用手按住正在發(fā)聲的琴弦時,琴聲會消失吹笛子時,手按住不同的孔便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其中能說明聲音產生原因的是()ABCD29甲、乙兩山之間的距離為850m,小強在兩山之間某處(距甲山較遠)高聲喊叫,他聽到兩次回聲的時間間隔是1s,已知常

11、溫下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則小強到甲山的距離為 m。30一輛汽車以15m/s的速度正對山崖行駛,鳴笛后2s聽到回聲,求:(1)鳴笛處距山崖多遠?(2)聽到回聲時,距山崖多遠?1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試題(共30小題)1下列實驗中,不是驗證聲音產生條件的是()A說話時,把手指放在喉嚨處B彈撥吉他的弦后,立即把手輕輕放在吉他上C敲擊音叉,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D將正在發(fā)聲的鬧鐘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氣機逐漸抽出罩內空氣【解答】解:A、說話時,把手指放在喉結處,會感覺到聲帶的振動,說明振動產生聲音,故A不符合題意;B、撥動吉他的琴弦發(fā)出聲音時,立即把手輕輕放在吉他上,可以感覺琴

12、弦在振動,故B不符合題意;C、將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感知發(fā)聲體的音叉在振動,故C不符合題意;D、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鬧鐘的聲音會逐漸變小,若把罩內的空氣全部抽出則聽不到聲音,說明聲音在真空中不能傳播,是驗證聲音傳播條件的,故D符合題意。故選:D。2如圖所示,把持續(xù)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抽出其中的空氣,就聽不到鈴聲了。這一現(xiàn)象表明()A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B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C聲音在真空中音調變低D鬧鈴在真空中無法振動【解答】解: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的,用抽氣機將玻璃罩內的空氣抽出,空氣越來越少,鈴聲逐漸變小,當玻璃罩內被抽成真空,將聽不到鈴聲,說明真空不能傳聲。故選:A。3近幾年,世界各地

13、不斷發(fā)生地震。有關專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識,是使喪生人數(shù)增多的一個原因以下關于被埋在廢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A大聲呼救B見縫就鉆,說不定能從廢墟中爬出來C靜下來等待營救人員營救D用硬物敲擊墻壁或管道,向營救人員求救【解答】解:地震后,當我們被埋在廢墟下時,大聲呼救或靜下來等待營救等都很難使外界的營救人員知道,見縫就鉆更容易發(fā)生二次傷害。正確的做法是通過用硬物敲擊墻壁或管道,讓聲音通過固體傳播出去,向外界發(fā)出信息求救,選項D正確;故選:D。4中國海軍第五批護航編隊的護航艦艇上,出現(xiàn)了一種神秘的聲波武器“金嗓子”,對索馬里海盜構成了有效威懾,若要阻擋這一武器的襲擊,可以用薄薄的

14、一層真空帶來實現(xiàn),主要是利用了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窘獯稹拷猓郝曇裟茉诠腆w、液體、氣體中傳播,所以要阻擋這聲波武器“金嗓子”的襲擊,可以用薄薄的一層真空帶來實現(xiàn),主要是利用了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答案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5關于聲音的傳播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與聲源的振動頻率有關B與傳播聲音的介質有關C與聲源的振動幅度有關D與上述三個因素都有關系【解答】解: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有關,也與溫度有關,與聲源的振動頻率和振動幅度無關。故選:B。(多選)6關于聲音的傳播,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A聲音借助介質以波的形式傳播B聲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傳播C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隨溫度降低而

15、增大D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隨著介質的不同而不同【解答】解:A、聲音借助介質以波動形式傳播,故A正確;B、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C、一般來說,聲音的傳播速度隨著介質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錯誤;D、一般來說,聲音的傳播速度隨著介質種類的不同而不同。故D正確。故選:AD。7人們在空氣中唱歌或說話,對于聲音的傳播速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音量越大、音調越高的聲音傳播得越快B在溫度相同的空氣中,任何聲音的傳播速度都相同C用力喊出的聲音音量很大,它傳播得就快,小聲說出的聲音傳播得就慢D聲音尖也就是音調高的聲音傳播得快,聲音粗也就是音調低的聲音傳播得慢【解答】解:聲速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所

16、以在溫度相同的空氣中,任何聲音的傳播速度都相同。與音量大小、音調高低無關。所以ACD不正確,B正確。故選:B。8人們在空氣中唱歌或說話,對于聲音的傳播速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用力喊出的聲音音量很大,它傳播得就快,小聲說出的聲音傳播得就慢B聲音尖也就是音調高的聲音傳播得快,聲音粗也就是音調低的聲音傳播得慢C音量越大、音調越高的聲音傳播得越快D在溫度相同的空氣中,任何聲音的傳播速度都相同【解答】解: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有關,一般說,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最慢,聲音的傳播速度還與介質的溫度有關,與聲音的音調、響度、音色無關,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9閃電和雷

17、聲是同時產生的,一次下雨時,小美觀察到閃電發(fā)生后3s才聽到雷聲,打雷的地方距離小美1020m,雨滴下落是以地面為參照物。(v聲340m/s)【解答】解:(1)在空氣中,光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產生的,從產生閃電到被人看到的時間很短,可以忽略,可認為看到閃電即產生閃電;聲音的傳播速度為v340m/s,由v得,打雷的地方與人的距離:svt340m/s3s1020m。(2)以地面為參照物,雨滴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是變化的,雨滴是向下運動的。故雨滴下落是以地面為參照物的。故答案為:1020;地面。10在學校百米賽跑時,終點計時員聽到發(fā)令槍響時開始計時,最后冠軍成績是11.50s,則

18、冠軍的成績偏大(選填“偏大”或“偏小”),其準確成績應該是11.79s。(保留兩位小數(shù),聲速為340m/s)【解答】解:如果計時員聽到槍聲才開始計時,說明槍聲已經傳播100米到達終點時才開始計時,所測時間偏小,成績會偏大;聲音傳播100m所需時間t聲0.294s,運動員的運動時間t運動員t+t聲11.50s+0.294s11.79s。故答案為:偏大;11.79s。11某人在一根較長的裝有水的鋼管的一頭敲一下,另一人在水管的另一頭能聽到三次響聲,這三次響聲傳播的介質順序是()A空氣、水、鋼管B水、空氣、鋼管C鋼管、水、空氣D鋼管、空氣、水【解答】解:本題中傳播聲音的物質有三種:水、鋼管和空氣,在

19、這三種物質中,聲音在鋼管中傳播的最快,在空氣中傳播的最慢,人在水管的另一端聽到的第一聲響是從水管中傳來的,第二聲響是從水中傳來的,第三聲響是從空氣中傳來的。故選:C。12有一根鋪設在開闊地面上長17米的已供水的鐵質水管,甲同學用小鐵棒在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同學在水管的另一端貼近管壁,可聽到()(已知聲音的響度足夠讓乙同學聽到,聲音的頻率也在乙同學的聽覺頻率范圍內,聲音在鐵、水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依次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要大于0.1s)A一次敲擊聲B兩次敲擊聲C三次敲擊聲D無法確定【解答】解:鐵管長s17m,空氣中的聲速是v空340m/s

20、,在水中的速度v水1500m/s,在鐵管中的速度v鐵5200m/s,在空氣中的時間:t空0.05s,在水中的時間:t水0.011s在鐵管中的時間:t鐵0.003s;由上可知,任何兩次的時間間隔都小于0.1s,故只聽到一次聲音,A正確。故選:A。13人耳能分清回聲的條件是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你面向一高墻喊話,如果想分清回聲,那么你和高墻之間的距離至少應()A大于34mB大于17mC小于17mD等于34m【解答】解:由v得,聲音在0.1s內傳播的路程:svt340m/s0.1s34m,根據(jù)聲波的反射可得,聲源到高墻的距離:s34m17m;因人耳能分清回聲的條件是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

21、.1s以上,所以人和高墻之間的距離應大于17m。故選:B。14圖所示為北京天壇公園里堪稱聲學建筑奇觀之一的圜丘。當游客站在圜丘頂層的天心石上說話時,會感到聲音特別洪亮。下列關于聲音變得特別洪亮的解釋中正確的是()A聲音變成了超聲波B圜丘上裝有擴音器C站在圜丘上說話時,聲音傳播得更快D反射的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聲音得到了加強【解答】解:當游客在圜丘頂層的天心石上說話時,聽到的聲音格外響亮,這是建筑師利用聲音的反射原理,使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聲音得到加強,形成回聲的音效效果,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15電影院的墻壁上都被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稱“燕子泥”,這樣做的其目的是()A減弱回聲B防止聲

22、音振壞墻壁C改善音色,使聲音更好聽D能增大聲音的響度使每位觀眾都能聽清楚【解答】解:電影院的空間距離較大,當聲音在劇場內傳播時,遇到墻壁會反射回來形成回聲,由于劇場較大,回聲與原聲進入人耳的時間差會大于0.1s,人耳會分辨出來,這樣就會造成劇場內的聲音非常嘈雜,使人聽不清楚原聲。所以將劇場的墻壁修得粗糙不平,以此來減弱聲音的反射,使人能聽清楚原聲。故選:A。16一艘科考船對某海域的海底形狀利用聲吶系統(tǒng)進行了測繪。具體方法是:在經過該海域水平面等間距的A、B、C、D、E五個位置時,向海底定向發(fā)射超聲波,測得回收信號的時間分別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據(jù)時間,

23、求出海底與海平面的距離,就可以繪出海底的大致形狀,則該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狀如圖中的()ABCD【解答】解:根據(jù)v變形公式svt可知;速度一定時,時間越長通過的路程越大,因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故B符合題意。故選:B。17一個同學站在原地不動并向著遠處的山崖大喊一聲,1.5s后聽到回聲,假設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約為340m/s,那么該同學距山崖大約是()A510mB255mC340mD1020m【解答】解:因為聲音傳播到山崖的時間為總的時間的一半,所以t1.5s0.75s,由v得,該同學和山崖間的距離:svt340m/s0.75s255m。故選:B。18汽車勻速

24、駛向山下的隧道,在距洞口1750m處司機按響喇叭,10s后司機聽到回聲,則汽車的速度是10m/s,聽到回聲時汽車距洞口1650m(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解答】解:(1)由v得,10s內汽車行駛的路程為s車v車t,聲音傳播的路程為s聲v聲t,v車t+v聲t2s,即:v車10s+340m/s10s21750m,解得:v車10m/s;(2)汽車10s行駛的路程:s車v車t10m/s10s100m,聽到回聲處距洞口的距離為:sss車1750m100m1650m。故答案為:10;1650。19下列事例中屬于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B聽到上課鈴響同學們都走進教室C通過聲學

25、儀器接收到的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解答】解:A、利用超聲波給金屬工件探傷,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A不符合題意;B、聽到上課鈴響同學們都走進教室,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B不符合題意;C、通過聲學儀器接收到次聲波等信息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是利用了聲音傳遞信息,故C不符合題意;D、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了聲音傳遞能量,故D符合題意。故選:D。20以下實例中,不能說明聲波可以傳遞信息的是()A有經驗的工人通過聽機器的運轉聲判斷機器是否正常B醫(yī)生用聽診器了解病人心臟工作情況C牙醫(yī)用超聲波清潔牙齒D霧中航行的船員通過號角的回聲判斷懸崖距離【解答】解:A、

26、有經驗的工人通過聽機器的運轉聲,判斷機器運轉是否正常,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A不合題意;B、醫(yī)生用聽診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臟工作狀況,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B不合題意;C、牙醫(yī)用超聲波清潔牙齒,是利用聲波傳遞能量,故C符合題意;D、霧中通過號角的回聲判斷懸崖的距離,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D不合題意。故選:C。21暖水瓶的瓶膽夾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來探究真空能否傳聲。他把音樂賀卡里的電子發(fā)聲器放入瓶中,根據(jù)聽到的聲音進行判斷。在他設計的下列幾組比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A用一個完好的和一個已經漏氣的瓶膽進行比較B將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膽中進行比較C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進行比較D把瓶膽放在近處

27、和遠處進行比較【解答】解:A、完好的瓶膽夾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氣的瓶膽不是真空的,可以驗證真空能否傳聲,故A設計合理;B、將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膽中,沒有控制聲音響度大小,不符合控制變量法的思想,無法比較,故B設計不合理;C、不塞瓶塞時聲音通過空氣向外傳播,塞上瓶塞時聲音通過瓶塞向外傳播,探究的是固體傳聲和氣體傳聲,不符合題意,故C設計不合理;D、把瓶膽放在近處和遠處進行比較,沒有控制距離相同,不符合控制變量法的思想,無法比較,故D設計不合理;故選:A。(多選)22根據(jù)小資料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聲速大小跟介質的溫度有關B聲速大小跟介質的物態(tài)有關C聲速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D聲音

28、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一定比液體中快【解答】解:A、聲音在不同溫度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不同,所以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溫度有關,故A正確;B、聲音在水中和冰中的傳播速度不同,所以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物態(tài)有關,故B正確;C、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說明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故C正確;D、聲音在15的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470m/s,而在軟木中的傳播速度是500m/s,所以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不一定比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快,故D錯誤。故選:ABC。23有一山谷,兩旁都是峭壁,有位獵人在山谷內放了一槍,0.5s后聽到第一聲回聲,1.5s后聽到第二聲回聲。求這個山谷的寬度(聲速為340m/s)?!窘獯稹拷?/p>

29、:聲音傳到較近峭壁的時間:t10.5s0.25s,聲音傳到較峭壁的時間:t21.5s0.75s,聲音在兩旁峭壁之間傳播的時間:tt1+t20.25s+0.75s1s,由v可得,這個山谷的寬度:svt340m/s1s340m。答:這個山谷的寬度為340m。24一輛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距離正前方峭壁440m處鳴笛后繼續(xù)前進,經過2.5s聽到從峭壁反射回來的鳴笛聲,若聲速為340m/s,求汽車的行駛速度?!窘獯稹拷猓河深}意知:2.5s內,汽車與聲音通過的路程之和等于鳴笛時車距峭壁距離s的2倍,即s車+s聲2s;因為v,所以v車t+v聲t2s;即v車2.5s+340m/s2.5s2440m;解得:v

30、車12m/s;答:汽車行駛的速度為12m/s。25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回收到信號用時0.6s,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回收到信號用時0.4s,若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1s,則汽車在測速儀兩次接收信號間隔過程中行駛的距離是30.6m。(超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是340m/s)【解答】解: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6s,所以第一次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為t10.6s0.3s,由v可得: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距離:s1v聲t1340m/s0.3s102m;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4s,所以第二次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為t20.4s0.2s,汽車接收到第二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s2v聲t2340m/s0.2s68m;汽車在接收到兩次信號的間隔過程中,行駛的距離:s車s1s2102m68m34m。汽車從接收到第一次信號到接收到第二次信號過程中,汽車的行駛時間:ttt1+t21.1s0.3s+0.2s1s,所以汽車的車速為:,由下圖可知,測速儀兩次接收信號的時間間隔tt2t1+2t21.1s0.6s+0.4s0.9s,所以汽車在測速儀兩次接收信號間隔過程中行駛的距離為svt34m/s0.9s30.6m。故答案為:30.6。26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