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保健實驗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89cca000122cda3b40c5344937447c/8d89cca000122cda3b40c5344937447c1.gif)
![體育保健實驗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89cca000122cda3b40c5344937447c/8d89cca000122cda3b40c5344937447c2.gif)
![體育保健實驗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89cca000122cda3b40c5344937447c/8d89cca000122cda3b40c5344937447c3.gif)
![體育保健實驗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89cca000122cda3b40c5344937447c/8d89cca000122cda3b40c5344937447c4.gif)
![體育保健實驗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d89cca000122cda3b40c5344937447c/8d89cca000122cda3b40c5344937447c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體育保健學實驗指導實驗一人體一日需熱量測定一、實驗目的通過本實驗使學生學會運用活動觀察計算的基本方法,學會運用對人體一日需熱量進行測定的基本方法。二、實驗原理應用由直接或間接測熱法所取得的人體各項熱能消耗的數(shù)據(jù),計算其實際活動的熱能消耗詳細觀察記錄人體一天(24h)中,各項活動的內(nèi)容和時間(以min計),然后歸類相加,將全天各項活動的熱能消耗量相加,再乘以體重或體表面積,即得出人體一天活動的熱能消耗量。在此基礎上再加上l0的食物特殊動力作用所消耗的熱能,就是人體一天的需熱量。三、實驗器材人體各項活動熱能消耗數(shù)據(jù)表格資料,計算工具。四、實驗步驟(一)查找各項活動或動作的單位熱能消耗值(KJ/m2
2、/min、Kcal/m2/min)。(1Kcal=4.184KJ)(二)記錄人體一天身體各項活動內(nèi)容的名稱及其所占用的時間,計算各項活動或動作的熱能消耗值,登記在實驗報告的相應欄目內(nèi)。(三)合計1日(1440min)單位體表面積消耗的熱量D(KJ/m2、Kcal/m2)。(四)計算人的體表面積(m2)=0.0061身高(cm)+0.0128體重(kg)-0.1529。(五)計算身體1日內(nèi)各項活動的耗熱總和E(也可用其它方法計算,如體重)。E=DX體表面積(六)計算受試者食物特殊動力作用耗熱量HH=E.Xl0%(七)受試者身體一日需熱量S(KJ/d、Kcal/d)S=E十H一般情況下,成年人每天
3、的基礎代謝需求量在1500Kcal以上。成年男子每千克體重1小時的基礎代謝為4185KJ,或每一平方米體表面積1小時的基礎代謝為167KJ。女性比男性約低5%,老年人比成年人約低10%?;A代謝可有10%15%的波動。五、注意事項(一)記錄一晝夜活動內(nèi)容時間應計滿24h(1440min)。(二)記錄中對查表查不到的活動項目,在選靠近似活動項目時,選靠應恰當,合理。(三)影響計算結(jié)果準確性的非計算性問題:如查表中,看錯行或串行,其活動的耗熱量與活動項目不對應;抄錄數(shù)據(jù)時,計錯數(shù)字中小數(shù)點的位置,都會造成計算結(jié)果有較大出入,特別要注意熱能單位的換算。六、實驗作業(yè)要求按步驟完成實驗,記錄、計算并完成
4、實驗報告。實驗二體質(zhì)測試與健康檢查一、實驗目的通過本實驗的設計與測量,學會對人體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的基本評價指標的測定,學會如何初步評價體質(zhì)與健康。通過本實驗的設計與測量,學會采用常規(guī)指標對人體運動過程中的機能反應進行監(jiān)控和評價。二、實驗原理人體在安靜狀態(tài)時,心率、血壓、呼吸等生理指標較穩(wěn)定。這就難以了解機體心肺功能的潛力。定量負荷試驗時,機體需要動員各器官的潛力,以保證內(nèi)環(huán)境的穩(wěn)定,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表現(xiàn)出身體各器官的功能水平。一般情況下,心率隨運動負荷的增加而逐漸增加。當停止運動后,心率恢復到安靜水平需要一段時間?;謴蜁r間的長短與身體機能有很大的關系,機能良好則運動后心率恢復快。
5、三、實驗器材聽診器、血壓計(電子)、秒表、臺階、功率自行車、心率遙測儀、節(jié)拍器、肺活量計、橡皮吹嘴、酒精、消毒棉球等。四、實驗步驟(一)內(nèi)容:1.30秒30次蹲起實驗:受試者站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做蹲起動作,下蹲時足跟不能離地,全蹲時兩上肢前平舉,起立后兩臂下垂。如此反復20次在30s內(nèi)完成。30秒20次蹲起,做完后測量恢復期的心率和血壓,共測3分鐘,當最后一個蹲起結(jié)束時,要受試者迅速坐下,測恢復期第1、2、3min的心率和血壓,每分鐘的前10s測心率,后50s測血壓,并記錄。根據(jù)心率的變化進行評定:運動后心率上升的百分比二X100%(1)機能良好運動后心率上升不多,血壓中度升高
6、,3min內(nèi)心率、血壓基本恢復到安靜水平。(2)機能較差運動后心率比安靜時上升達70%以上,血壓上升不明顯或明顯上升,3min內(nèi)心率、血壓均未能恢復到安靜水平。2.15秒原地快跑實驗:受試者以100m賽跑的速度和強度原地跑15s。當跑完15s后立即測恢復期第1、2、3、4min的心率和血壓,測試方法同前,并記錄。要多次定期重復進行測試,在評定時,僅以1、2次測試結(jié)果所得出的結(jié)論容易造成判斷錯誤。3聯(lián)合機能試驗:該試驗連續(xù)給受試者3次定量負荷:30s20次蹲起,其負荷量對于運動員來說可視為準備活動階段;15s原地快跑可,測定機體迅速加強血循環(huán)的能力;3min(或2min)高抬腿跑,可測定機體循環(huán)
7、系統(tǒng)機能保持較高水平的能力。該試驗負荷較大,又能對機體提出不同要求所以能有效地反應心血管系統(tǒng)的機能。測安靜時心率和血壓,30s20次蹲起,15s原地快跑方法同前。3min(或2min)高抬腿跑要求高抬腿,步頻180次/min-1完成后立即側(cè)恢復期第1、2、3、4、5min的心率和血壓,方法同前。參照15s原地快跑的一次運動負荷試驗的5種反應類型來評定心臟血管機能水平。圖5-1五種反應類型表哈佛臺階試驗:受試者以30次/min的頻率上、下一定高度的臺階,持續(xù)運動5min,上一下為登臺階一次(雙腳4步為一次)。如果中途有連續(xù)20s不能跟上節(jié)奏,則令其停止運動,并記錄運動時間。根據(jù)心率的變化進行評定
8、:運動后心率上升的百分比二X100%(1)機能良好:運動后心率上升不多,血壓中度升高。(2)機能較差:運動后心率比安靜時上升達70%心率,血壓上升不明顯,3min內(nèi)心率,血壓均未能恢復到安靜水平。哈佛臺階指數(shù):哈佛指數(shù)=X100簡單哈佛臺階指數(shù):哈佛指數(shù)=X100其中,t為上下臺階時間(單位:S);f1、f2、f3分別為恢復期第24min前30s心率。表5-1哈佛臺階試驗心血管機能評定:90優(yōu)*在人體測量與評價實驗介紹中有更詳盡的評定方法與標準。PWC試驗:170PWC是英語“PhysicalworkCapacity”一詞的縮寫,可把它直譯成“身體工作能力”。用每分鐘170次的心率值測驗身體工
9、作能力,叫做PWC170。對于年齡較大的受試者,為了補償由于年齡增長而最大心率的正常減少,指定的心率值可以低一些(如PWC或PWC)。l60l50(1)用自行車功率計測試pwci70直接測定pwci7o的方法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pwci7測驗常采用間接測定方法。間接測定法的理論基礎是:心率和功率在一定的負荷范圍內(nèi)(相當于心率在110一180次分之間)成線性關系。PWC7的間接測定方法是讓受試者完成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功率的運動負荷(每次6分鐘),在負荷末的最后30秒時測量心率,并描繪在坐標紙上。受試者稱體重,并靜坐休息l5min,受試者按第一個負荷蹬自行車功率計,每次蹬車時間不超過6min,頻率
10、為60r/min,負荷的選擇是關鍵。在運動中,測定每lmin的后30s心率,當心率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后,即前后2min的心率不相差5次/min。可用此心率來計算PWC。,不必一定要6min。第一次負荷完成后,可休息5min,再開始第二次負荷,按同樣方法測定每一分鐘的后30秒心率。PWC=n+1701n1為第1次負荷的功率W(千克米/分);氣為第2次負荷的功率W(千克米/分);f:為第1次負荷時的心率(次/分);f2為第2次負荷時的心率(次/分);這樣,在進行PWC機能測驗后把所得的n、n、f和f的數(shù)據(jù)代入公式,便可計算出受試1701212者的pwc17的精確值。表5-2選擇二次負荷的參考(kgm/m
11、in)估計值第一個負荷時運動強度第一個負荷后即刻心率100-120120-130130-140第二個負荷時運動強度800300-4501080900750800-1000450-720126010809001000-1500720-9001440126010801500900-10801800144012601(kgm/s)=9.80665瓦(w)。例如表5-2中:300kgm/min為5kgm/s,為49w。(2)臺階實驗法測定PWC170可以采用臺階實驗法來測定PWC170,臺階的高度有15、30、40cm3種,可根據(jù)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高度的臺階。臺階實驗如做兩次負荷(第一次上下頻率可為2
12、0,第二次上下頻率為30次/min),每次運動5min中間休息3min,每次負荷后立即測定10s心率(豈,fj,然后根據(jù)公式計算出兩次蹬臺階的做功量(n2,n1),進一步計算出PWC170,但負荷較難控制。PWC=n+1701fl為第1次負荷時的心率(次/分);f2為第2次負荷時的心率(次/分);n1為第1次負荷的功率W(千克米/分),男子為P11,女子為P8;n2為第2次負荷的功率W(千克米/分),男子為P16,女子為P12;P為體重(kg)臺階試驗做一次負荷來測定pwc170值,但難以說明與心率的關系;可加大負荷進行二次負荷來測定PWC170值。計算公式為:氐W(n)=x(1+1/3)其中
13、:W=功率(kg.m/min)p=體重(kg)h=臺階高度(m)n=上下臺階次數(shù)t=上下臺階總時間由于下臺階所做的功大約是上臺階所做功的三分之一,故臺階試驗中所做的功可用上述公式計算。例如:受試者體重為50kg,臺階高度為0.5m,上下臺階總次數(shù)為140次,上下臺階總時間為5min,其功率為:W=50X0.5X140/5X(1+1/3)=933kg.m/min注意負荷功率單位的換算:kg.m/min與W即瓦的換算。運動后5次肺活量試驗:讓受試者連續(xù)測量5次肺活量.每次間隔時間為15s(含吹氣時間),記錄各次結(jié)果。各次測量值基本相同或逐漸增加者為功能良好,逐漸下降、特別是最后兩次明顯下降為功能不
14、良。(二)步驟:1.首先檢查并記錄測試人員安靜時的脈搏和血壓。受試者靜坐15min后,連續(xù)測3次10s心率,取其穩(wěn)定值(即其差數(shù)不大于1),再測血壓,測過血壓后不要將袖帶解下以備繼續(xù)測量血壓時用,也可用電子血壓計。2做好準備活動,設定負荷方案,如PWC170試驗和運動后5次肺活量試驗的負荷。分組實驗要分工合作,分別做好實驗測試并記錄。進行分析評價。五、注意事項(一)測量安靜時的脈率和血壓時要盡可能避免其它因素的干擾,否則將會影響到計算結(jié)果的準確性。(二)在恢復期內(nèi),每分鐘前10秒測脈搏,后50秒測血壓。(三)聯(lián)合機能試驗各部分之間都應密切連接。在檢查時要嚴格遵守時間的限制;做完20次蹲起并經(jīng)過
15、3分鐘恢復期后,緊接著就要開始做15秒原地快跑;同樣做完15秒原地快跑,并經(jīng)過4分鐘恢復期后,就接著做3分鐘慢跑。(四)PWC170試驗時,心率和功率在一定的負荷范圍內(nèi)(相當于心率110180次/min之間)才為線性關系,因此,第一次負荷的心率必須超過110次/min,而第二次負荷心率不能超過180次/min。(五)二次臺階實驗法測定pwc170負荷較難控制。一次臺階實驗法測定pwc170難以說明與心率的關系。六、實驗作業(yè)要求(一)24人為小組,分工合作完成。(二)討論各實驗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性。(三)完成實驗報告。實驗三體育課的醫(yī)務監(jiān)督一、實驗目的通過實踐使學生熟悉體育課醫(yī)務監(jiān)督的方法、手段及評
16、價標準,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運用這些知識技能,為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zhì)量、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服務。二、實驗原理本實驗通過觀察教師組織教學情況及測定學生所承受的運動負荷的反應,判斷體育課教學是否符合體育保健學有關原理。三、實驗器材電子血壓計、秒表、心率遙測儀、坐標紙、直尺、計算器等。四、實驗步驟(一)學生46人一組,制定測試方案(二)現(xiàn)場測試運動過程中的心率從上課學生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測試對象,人數(shù)依據(jù)儀器設備的情況而定。將心率發(fā)射器安裝在受試學生身上打開接受器并調(diào)整好頻率?,F(xiàn)場測定運動過程中的血壓從上課學生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測試對象,人數(shù)根據(jù)現(xiàn)場擁有的電子血壓計數(shù)量及測試人員的人數(shù)而定。注意避
17、免與測定心率選取同一個對象(三)在測定受試者安靜時心率、血壓后,開始按教師的教案上課。(四)可將整個課分為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及結(jié)束部分,分別在每個部分結(jié)束后,即刻測定受試者的心率、血壓并作好記錄。通常每3min測定一次心率并作好記錄,課后lOmin測最后一次心率。(五)計算及繪圖,進行評價:將各個時刻測得的脈率數(shù)據(jù)繪制在坐標紙上(以時間為橫坐標,對應的心率為縱坐標,圖5-3),將曲線上的各點與橫坐標做一垂直線.將整個曲線劃分為15個部分(以一節(jié)課45min,每3min測一次心率計)。用下列公式計算各個部分的生理負擔量:Xn=nt十dtXn表示該部分生理負擔量,n為該部分的最低脈率,d
18、為該部分的最高脈率與最低脈率之差,t為該部分持續(xù)時間(min)。以圖5-3為例:工X1=80X3+X3=249X2=86X2+X2=180工X3=94X4+X4=428計算整個課的平均生理負擔量M:M=X1+X2+X3工X15/t(t=45分鐘)M=122計算體育課生理負擔量指數(shù):體育課生理負擔量指數(shù)值=1.5表5-3生理負擔量指數(shù)評定表生理負擔量指數(shù)運動負荷等級2.01.8最大1.81.6大1.61.4中1.41.2小1.21.0最小也可用百分法(k%)計算:k%=100%表5-4生理負擔量等級表(k%)k%等級1%-20%最小20%-40%小40%-60%中60%-70%大70%-80%最
19、大(六)完成實驗作業(yè)五、注意事項(一)每次測脈率均以10s計,然后再折算成每分鐘脈率數(shù)。(二)測量安靜時的脈率要盡可能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擾,否則將會影響到生理負擔量計算的準確性。(三)用遙測心率儀測定脈率時,要求測試人員要事先熟悉儀器的性能,并注意測試對象的活動范圍,不要超出儀器的最大接收距離。(四)根據(jù)本實驗步驟較多的特點建議在現(xiàn)場測試時測試對象不必過多,12名即可,計算及評價時,再要求每個參加實驗的學生都參與。(五)如無遙測心率儀,也可采用手測脈率法測試部位在手腕橈動脈處。采用此方法時,最好事先計劃好每個測試時刻,一般在完成一個動作或一段教學內(nèi)容后進行,45min的課至少要測定10次.(六)
20、電子血壓計測定在運動時測定干擾變化較明顯,因而所得出的總分只作為參考,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文字性描述。建議考慮第一次完成現(xiàn)場部分,第二次再進行分析、評價。六、實驗作業(yè)要求(一)要求每位同學參與,以小組為單位抽查一位同學進行講解。(二)完成實驗報告。圖5-3體育課生理負擔量記錄圖表實驗四運動損傷的處理一、實驗目的通過本實驗使學生掌握止血、包扎、固定的具體操作,掌握繃帶、三角巾包扎的基本要領和包扎技術(shù)。二、實驗原理通過實踐,熟練操作并體驗運動損傷處理的包扎與止血技術(shù)。三、實驗器材繃帶、醫(yī)用橡皮膏、剪刀、止血帶、夾板、三角巾、棉花等。四、實驗步驟(一)熟悉全身主要淺表動脈的體表位置,操作指壓止血法和止血
21、帶止血法。3人一組,先閱讀教材及實驗指導,熟悉全身主要淺表動、靜脈的準確位置,然后一人監(jiān)督另2人互相進行淺表動、靜脈定位。參考教材,實踐指壓止血法,然后實踐止血帶止血法將止血帶的一端留出,并用手夾住,另一手將止血帶適當拉長,繞圈,將殘留端夾在示指和中指間拉出即可。(二)用繃帶進行環(huán)形、螺旋形、“8”字形包扎繃帶,三角巾包扎方法參考教材?!?”形包扎法適用于包扎關節(jié)部位,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從關節(jié)中心開始,先做環(huán)形包扎,然后將卷帶斜行纏繞,一圈繞關節(jié)的上方,一圈繞關節(jié)的下方,兩圈在關節(jié)凹面交叉,反復進行逐漸遠離關節(jié)。包扎時每圈壓住前一圈的1/2到2/3,最后在關節(jié)的上方或下方以環(huán)形包扎結(jié)束。第
22、二種方法是從關節(jié)圖5-4踝關節(jié)“8”字形包扎下方開始,先做外形包扎,然后將卷帶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來回做“8”字形纏繞并逐漸靠攏關節(jié),最后以環(huán)形包扎結(jié)束(如圖5-4所示)。肱骨干骨折:取兩塊合適夾板,分別置于傷肢內(nèi)、外側(cè)、用疊成帶狀的三角巾在骨折的上、下兩端將夾板固定、再用小懸臂帶綁在軀干上加以固定。鎖骨骨折:用3條三角巾分別折成寬帶,兩條做成環(huán)套于雙肩,另一條在背部將兩環(huán)拉緊打結(jié),腋下放置棉墊等松軟物,以防腋下組織受傷,最后以小懸臂帶將傷肢掛起。(三)互相交流討論五、注意事項(一)包扎時應使傷員處于舒適的體位,包扎過程中盡可能不要改變傷員的位置。包扎時動作要熟練、柔和,松緊適度。(二)包扎結(jié)束
23、時結(jié)不能打在傷口上。(三)包扎四肢時應使指、趾端外露,以便觀察血液循環(huán)情況。六、實驗作業(yè)要求(一)2人一組,互相操作。(二)教師給予點評。(三)完成實驗報告,談體會并作自我評價。實驗五運動損傷的急救(心肺復蘇)一、實驗目的通過本實驗使學生正確掌握心肺復蘇術(shù),并能熟練進行單人、雙人操作。二、實驗原理在某些意外情況下,人體發(fā)生心跳、呼吸突然中止后會造成血液循環(huán)的停止。腦細胞對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血液循環(huán)停止后4-6min大腦即發(fā)生嚴重損害,甚至不能恢復,所以必須爭分奪秒地進行心肺復蘇術(shù)。通過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使呼吸血液循環(huán)得以恢復挽救生命?,F(xiàn)場心肺復蘇術(shù)主要為徒手操作,在許多場合下這是唯一實用
24、的有效方法。三、實驗器材心肺復蘇模擬人、無菌紗布、酒清棉球、鑷子等。四、實驗步驟(一)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聽心肺復蘇模擬人的使用講解,熟悉并明確使用方法。(二)人工呼吸術(shù):圖5-5人工呼吸術(shù)在暢通呼吸道后要立即判斷病人有無呼吸,搶救者將臉貼近病人的口鼻,感受有無氣息進出,同時眼睛側(cè)視病人胸部,觀察其有無起伏。若都無反應則說明病人沒有呼吸,要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將病人放置成復蘇體位,即病人仰臥,頭、頸、軀干平直無扭曲,雙手放于軀干兩側(cè),用仰頭舉頜法開放病人氣道:搶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額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的示指與中指置于下頜骨近下頜角處,抬起下頜,在保持病人呼吸道暢通和口部張開的位置下進行。操作
25、時用按于病人前額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搶救者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緊貼病人的口(要將病人的口全部包住,若條件許可可先用一塊無菌紗布蓋住病人的口),快而深地向病人口內(nèi)吹氣,直至病人胸部上抬。一次吹氣完畢后立即與病人口部脫離,放松捏鼻的手指,以便病人從鼻孔出氣,輕輕抬起頭部,眼觀病人胸部,同時吸入新鮮空氣,準備下一次人工呼吸。每次收入的氣量約為8001200mL注意心肺復蘇模擬訓練器的提示與評價。(三)心臟復蘇術(shù)在判斷病人沒有脈搏后,就應立即淮備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病人應仰臥于硬板床或平地上,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的位置下,先進行兩次人工呼吸,然后搶救者應快速找到按壓的部位:首先以食指、中指并攏沿
26、病人肋弓處向中間滑移,在兩側(cè)助弓交點處尋找胸骨下切跡(劍突處),以此作為定位標志,然后將食指和中指的兩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為按壓區(qū)。將手掌根重疊放在另一手背上,使手指不要接觸胸壁,搶救者雙臂應伸直,雙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的頻率為60一80次/min,對于成年病人按壓深度為34cm。圖5-6心臟復蘇術(shù)(四)單人與雙人心肺復蘇術(shù)單人進行心肺復蘇術(shù):遵循上述步驟先進行兩次人工呼吸,然后進行15次胸外心臟按壓,即吹氣和按壓的比例是2:15,如此反復進行,直到專業(yè)醫(yī)務人員趕到。雙人進行心肺復蘇術(shù):遵循上述步驟,人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另一人進行胸外心臟按
27、壓。此法要求兩人必須協(xié)調(diào)配合,按壓與吹氣的比例為5:1或4:1。五、注意事項(一)注意找到準確的心臟位置,按壓時用力應垂直向下(特別是肘關節(jié)要伸直),不要左、右擺動,雙手要重疊放置,按壓后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可離開胸骨定位點。(二)開放氣道行仰頭舉頜法時,注意手指不要壓迫病人頸前部、頜下軟組織,也不要使頸過伸。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每次吹氣量不要過大圖5-7模型操作心肺復蘇術(shù)否則易造成胃大量充氣,吹氣時間不能過長。(三)注意節(jié)奏與二人配合比例,按壓與吹氣要交叉進行。六、實驗作業(yè)要求(一)每人須完成單人或雙人心肺復蘇術(shù)。(二)完成實驗報告(包括評價)。實驗六按摩實驗一、實驗目的能正確掌握按摩的
28、基本手法、體會手法的功力,即持久、有力、均勻、柔和、深透。熟悉人體主要穴位。二、實驗原理按摩主要是憑借術(shù)者的雙手(及身體的其他部位或器械),采用專門的手法,在中西醫(yī)理論的指導下,作用于人體體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通過機械、神經(jīng)、體液的刺激和調(diào)節(jié),提高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以達到調(diào)理人體功能,防治傷病為目的的一種物理療法。三、實驗器材人體經(jīng)絡穴位模型、按摩床等四、實驗步驟(一)各種按摩基本手法練習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著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推動為推法。2.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著力,緊貼在皮膚上,作來回直線的摩動為擦法。揉法:用手的不同部位,著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圓形或螺旋形的揉動,以帶
29、動該處的皮下組織隨手指或掌的揉動而滑動的手法為揉法。揉捏法: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攏,手成錐形,將全掌及各指緊貼于皮膚上,作環(huán)形旋轉(zhuǎn)的揉捏動作,邊揉邊捏邊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進的手法為揉捏法。搓法:用雙手挾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對用力,方向相反,作來回快速地搓動的手法為搓法。按法:用指、拿、肘或肢體的其他部分著力,由輕到重地逐漸用力按壓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時間(約30s),再由重到輕地緩緩放松的手法為按法。摩法:用示指、中、環(huán)指指面或手掌面著力,附著于被按摩的部位上。以腕部連同前臂,作緩和而有節(jié)奏的環(huán)形撫摩活動的手法為摩法。拍擊法:用手掌或手的尺側(cè)面等拍擊體表的手法為拍擊法。常用的有拍打
30、法、叩擊法和切擊法。抖法:肢體抖動法時,用雙手或單手握住肢體遠端,微用力作連續(xù)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動。運拉法:用一手握住被按摩者關節(jié)遠端肢體,另一手握住關節(jié)近端肢體,在關節(jié)的生理活動范圍內(nèi)作被動性的運動的手法為運拉法。拿法:用單手或雙手的拇指與食、中兩指,或拇指與其他四指指面著力,作相對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進行有節(jié)律的提拿揉捏為拿法。滾法:用手背近小指側(cè)部分或小指、環(huán)指、中指的掌指關節(jié)突起部分著力,附著于一定部位上。通過腕關節(jié)伸屈和前臂旋轉(zhuǎn)的復合運動,持續(xù)不斷地作用于被按摩的部位上,此為滾法。刮法:拇指屈曲,用指甲(也可用硬幣、匙等代替)在病變部位作單方向的勻速刮動的手法為刮法。掐法:用手指
31、指端或指甲緣著力,切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續(xù)或間斷的力垂直向下按壓的手法為掐法。彈筋法:用拇指與示、中兩指或拇指與其他四指指腹將肌肉或肌腱速提速放的手法為彈筋法。撥法:用雙手的拇指指端陷壓于一定部位上,適當用力作與韌帶或肌纖維垂直方向來回撥動的手法為撥法。理筋法:用拇指指腹壓迫傷部,順著肌纖維、韌帶或神經(jīng)行走的方向緩慢移動,以順理其筋的手法為理筋法。(二)使用取穴方法,找到上下肢常用穴位1.取穴穴位在人體都有定的位置,療效的好壞與取穴準確關系非常密切,正確取穴需掌握專門的方法。方法之一骨度量法:是將人體各部分分為若干等份法。每一等份作為1寸,又叫“分寸折量法”。(詳見教材)方法之二指量法:又
32、稱“指寸按”,是以患者的手指寬度為標準,進行取穴的方法。指量法看圖:圖5-8手指寬度標準2.常用穴位表5-5頭面部常用穴位穴位位置主治百會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昏厥、頭痛、眩暈、失眠印堂兩眉內(nèi)側(cè)端連線中點頭痛、眩暈、失眠、鼻炎人中人中溝上1/3與下2/3交界處休克、中暑、昏迷、腰扭傷太陽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1寸凹陷處感冒、頭痛、眼疾攢竹眉內(nèi)側(cè)端凹陷中近視、前頭痛、面癱魚腰眉毛中點眼疾絲竹空眉外側(cè)端斜視、結(jié)膜炎、頭痛、面癱晴明目內(nèi)眥內(nèi)上方凹陷中(攢竹下3分)近視、斜視、結(jié)膜炎承泣眼眶下緣上方目正視,瞳孔正下7分近視、目赤腫痛四白眼平視瞳孔直下1寸,當眶下孔凹陷處眼疾、頭痛、面癱風池胸鎖乳突
33、肌與斜方肌之間凹陷處,平耳垂感冒、眩暈、失眠、頸肩痛表5-7下肢的常用穴位穴位位置主治環(huán)跳臂裂上端與股骨大轉(zhuǎn)子尖連線的外側(cè)1/3與內(nèi)2/3交界處腰痛、坐骨神經(jīng)痛、下肢麻痹承扶臂橫紋線中點腰骶痛、坐骨神經(jīng)痛、股二頭肌痙攣風市立正,兩手下垂腿外側(cè),中指尖所觸處坐骨神經(jīng)痛、下肢麻木無力血海正坐屈膝,股骨內(nèi)上髁上2寸膝痛、尿血伏兔髕骨上緣6寸,在髂前上棘與髕骨外上緣連線上下肢癱瘓、麻痹、疼痛委中窩橫紋中點急性腰扭傷、膝痛、坐骨神經(jīng)痛膝眼屈膝、髕韌帶內(nèi)側(cè)凹陷中膝軟、膝痛陽陵泉屈膝,腓骨小頭前下凹陷中膝痛、下肢麻木、無力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cè)1寸腹痛、腹瀉、嘔吐、便秘承山腓腸肌肌腹下方“人”字紋處正
34、中腓腸肌痙攣、腰腿痛、足跟痛懸鐘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緣踝扭傷、落枕昆侖外踝最突出點與跟腱之間凹陷中踝關節(jié)病癥、腰背痛、頭痛太溪內(nèi)踝最突出點與跟腱之間凹陷中眩暈、失眠、踝痛、足跟痛涌泉足底正中線前1/3與后2/3交界處中暑、昏迷、足底抽筋表5-8腰背部常用穴位穴位位置主治大椎第7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之間感冒、發(fā)熱、中暑、項背部疼痛天宗肩胛岡下緣正中與肩胛下角連線的上肩胛部麻木、疼痛、落枕1/3與下2/3交界處肩井大椎與肩峰連線的中點處肩背部疼痛、手臂不舉肺俞第3、第4胸椎棘突間旁開1.5寸咳嗽、哮喘、背部軟組織勞損胃俞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棘突間旁開1.5寸胃痛、消化不良、嘔吐、慢性腹瀉腎俞第2、第
35、3腰椎棘突間旁開1.5寸腰腿痛、泌尿系統(tǒng)疾病大腸俞第4、第5腰椎棘突間旁開1.5寸腰痛、腰扭傷、腹瀉、便秘腰陽關第4、第5腰椎棘突間腰痛、下肢麻痹表5-9上肢的常用穴位穴位位置主治肩隅曲池手三里扭傷外關內(nèi)關合谷肩峰外下方,舉臂凹陷處屈肘90,肘橫紋盡頭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曲池穴下2寸屈肘,掌心向內(nèi),曲池與腕背橫紋中點連線上1/4與下3/4交界處腕背橫紋上2寸,尺橈骨之間掌側(cè)腕橫紋上2寸,兩肌腱之間手背第1、第2掌骨之間,靠第2掌骨體中點肩臂痛、肩周炎手臂疼痛、麻木、無力上肢酸痛、麻痹、腹痛、腹瀉急性腰扭傷感冒發(fā)熱、落枕、上肢痛昏迷、上腹痛、胸痛、惡心感冒、頭痛、發(fā)熱、牙痛、中暑后溪握拳,第5掌
36、骨頭后,掌橫紋盡尖處落枕、急性腰扭傷落枕手背,第2、第3掌骨間,掌指關節(jié)后5分洛枕、手指麻木、咽喉痛十宣十指尖端,距指甲1分中暑、昏迷、休克體驗運動前、中、后按摩操作方法與時間。腕、肘、肩、腰、膝、踝各大關節(jié)以及肌肉、韌帶和骨骼的損傷癥狀、典型癥狀、診斷方法和處理方法。五、注意事項按摩操作時要清潔手,指甲要剪短,手指不帶飾物,注意體位與姿勢。六、實驗作業(yè)要求(一)體會按摩基本手法的動作要領。(二)取好穴位標志點,請教師指導。(三)完成實驗報告(體會)。實驗七運動損傷的診斷與處理一、實驗目的通過本實驗使學生了解常見運動損傷的癥狀、診斷要點和典型癥狀,初步掌握各運動損傷的診斷方法和處理方法。二、實
37、驗原理運動損傷的發(fā)生與各部位的解剖生理特點和運動技術(shù)特點有密切關系,采用望診、觸診、聽診、問受傷史、主動運動、被動運動、抗阻運動等方法可以診斷出各部運動損傷的性質(zhì)。冷療法和制動具有鎮(zhèn)痛、防腫作用,熱療法和適當運動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促進修復的作用。采用這些常規(guī)的物理方法可以對損傷進行初步的處理。三、實驗器材診斷床、模型、冰塊、繃帶、相關理療儀器。四、實驗步驟(一)學生46人一組。(二)觀察、觸摸、討論各部位的解剖生理特點。(三)討論各部位各損傷的表現(xiàn)及其可能原因。(四)采用相關診斷方法對損傷作出診斷。運動功能檢查:杜格氏征:患者肘部緊貼胸壁時,手觸摸不到健側(cè)的肩峰;患者手能摸到對側(cè)肩峰,而肘關節(jié)內(nèi)側(cè)不能接觸胸壁,均為陽性。旋臂屈腕試驗:患者傷肢伸直,前臂旋前,檢查者將患者腕部做極度屈曲,肱骨外上髁部疼痛為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產(chǎn)各種商標1000萬條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申請備案
- 2025年中國金屬管轉(zhuǎn)子流量計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廣東省某電子元器件表面貼裝生產(chǎn)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農(nóng)副產(chǎn)品供貨合同范例
- 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培養(yǎng)研究調(diào)研報告
- 毛織行業(yè)節(jié)能減排-深度研究
- 電商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深度研究
- 供應鏈逆向物流協(xié)同-深度研究
- 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在電商培訓中的應用-深度研究
- 數(shù)據(jù)挖掘在審計中的應用-深度研究
-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無答案)
- 2025年中國電子煙行業(yè)發(fā)展前景與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分析報告
- 無人機法律法規(guī)與安全飛行 第2版空域管理
- 醫(yī)療器材申請物價流程
- 人教PEP版2025年春季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 2024年世界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市政管線(道)數(shù)字化施工組”賽項考試題庫
- 華為研發(fā)部門績效考核制度及方案
- CSC資助出國博士聯(lián)合培養(yǎng)研修計劃英文-research-plan
- 2025年蛇年年度營銷日歷營銷建議【2025營銷日歷】
- 攝影入門課程-攝影基礎與技巧全面解析
- 司法考試2024年知識點背誦版-民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