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BIM技術應用與發(fā)展報告2021_第1頁
上海BIM技術應用與發(fā)展報告2021_第2頁
上海BIM技術應用與發(fā)展報告2021_第3頁
上海BIM技術應用與發(fā)展報告2021_第4頁
上海BIM技術應用與發(fā)展報告202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Shanghai BI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 Development Reportsm11Bfatrt6 tieIzB-Shanghai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HousingUrbanRur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目錄 HYPERLINK l _bookmark0 前言 6 HYPERLINK l _bookmark1 摘要 8 HYPERLINK l _bookmark2 第一章 國內外BIM技術應用與發(fā)展概況 10 HYPERLINK l _bookmark3 國外BIM技術應用發(fā)展概況 10 HYP

2、ERLINK l _bookmark4 總體概況 10 HYPERLINK l _bookmark5 BIM技術推進規(guī)劃 12 HYPERLINK l _bookmark6 BIM技術標準與指南 13 HYPERLINK l _bookmark7 BIM技術推廣組織 16 HYPERLINK l _bookmark8 BIM技術應用率 18 HYPERLINK l _bookmark9 BIM技術應用價值及效益 20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BIM技術人才培養(yǎng) 22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國內主要城市BIM技術應用發(fā)展概況 26 HYPERLI

3、NK l _bookmark12 總體概況 26 HYPERLINK l _bookmark13 BIM技術推進規(guī)劃 27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BIM技術標準與指南 29 HYPERLINK l _bookmark15 BIM技術推廣組織 34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BIM技術應用價值及效益 36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BIM技術人才培訓與技術交流 38 HYPERLINK l _bookmark18 第二章 上海市BIM技術應用分析 42 HYPERLINK l _bookmark19 BIM技術應用政策環(huán)境與成

4、效 42 HYPERLINK l _bookmark20 政策環(huán)境 42 HYPERLINK l _bookmark21 推進組織 43 HYPERLINK l _bookmark22 標準指南 45 HYPERLINK l _bookmark23 行政管理 47 HYPERLINK l _bookmark24 宣傳培訓 48 HYPERLINK l _bookmark25 BIM技術應用推廣情況 51 HYPERLINK l _bookmark26 BIM技術應用率現狀與分析 51 HYPERLINK l _bookmark27 BIM技術應用階段 55 HYPERLINK l _bookm

5、ark28 BIM技術應用項 55 HYPERLINK l _bookmark29 BIM應用軟件 58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BIM技術應用價值 60 HYPERLINK l _bookmark30 BIM技術應用管理模式 61 HYPERLINK l _bookmark31 項目BIM技術應用成效評價 66 HYPERLINK l _bookmark32 BIM技術成效評價指標 66 HYPERLINK l _bookmark33 BIM技術應用成效評價模型 70 HYPERLINK l _bookmark34 BIM技術應用項目成效現狀 71 HYPERLINK

6、 l _bookmark35 BIM技術應用成熟度 74 HYPERLINK l _bookmark36 成熟度模型 74 HYPERLINK l _bookmark37 政策領域 76 HYPERLINK l _bookmark38 技術領域 77 HYPERLINK l _bookmark39 組織領域 78 HYPERLINK l _bookmark40 第三章 上海市BIM技術應用發(fā)展情況 81 HYPERLINK l _bookmark41 重點領域BIM技術應用情況 81 HYPERLINK l _bookmark42 重大工程BIM技術應用 81 HYPERLINK l _boo

7、kmark43 重點區(qū)域BIM技術應用 110 HYPERLINK l _bookmark44 智慧園區(qū)BIM技術應用 122 HYPERLINK l _bookmark45 保障房BIM技術應用 135 HYPERLINK l _bookmark46 防疫抗疫中的BIM技術應用 138 HYPERLINK l _bookmark47 BIM技術兩化融合情況 144 HYPERLINK l _bookmark48 BIM技術與裝配式融合 144 HYPERLINK l _bookmark49 BIM技術與綠色建筑融合 148 HYPERLINK l _bookmark50 BIM技術與其他技術

8、的融合 150 HYPERLINK l _bookmark51 BIM技術+5G技術 150 HYPERLINK l _bookmark52 BIM技術+人工智能 156 HYPERLINK l _bookmark53 基于BIM技術的智慧規(guī)劃 160 HYPERLINK l _bookmark54 基于BIM技術的智慧工地 165 HYPERLINK l _bookmark55 基于BIM技術的智慧運維 171 HYPERLINK l _bookmark56 第三屆上海市BIM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大賽 178 HYPERLINK l _bookmark57 第四章 上海市BIM技術應用展望 180

9、HYPERLINK l _bookmark58 形勢任務 180 HYPERLINK l _bookmark59 “十四五”規(guī)劃的相關要求 180 HYPERLINK l _bookmark60 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必然要求 180 HYPERLINK l _bookmark61 上海五大新城建設的相關要求 181 HYPERLINK l _bookmark62 發(fā)展機遇與發(fā)展趨勢 182 HYPERLINK l _bookmark63 面臨挑戰(zhàn) 185 HYPERLINK l _bookmark64 觀念認識帶來的挑戰(zhàn) 186 HYPERLINK l _bookmark65 市場機制的挑戰(zhàn)

10、187 HYPERLINK l _bookmark66 支撐體系面臨挑戰(zhàn) 189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下一步重點工作 190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參考文件 192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附錄-第三屆上海市BIM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大賽獲獎名單 194前言建筑業(yè)正處在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fā)展的轉折時期,BIM技術以其巨大的價值導向力,正在逐漸改變建筑行業(yè)的未來。據相關統(tǒng)計,2021-2025年全國對于BIM技術的人才需求已經達到130萬人之多。以BIM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工程建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

11、的應用,正深度重塑建筑產業(yè)新生態(tài),推動建筑業(yè)數字化轉型。2020年7月,住建部、發(fā)改委等13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設工業(yè)化協(xié)同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在建造全過程加大BIM技術、互聯(lián)網、物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集成與創(chuàng)新應用;積極應用BIM技術,加快構建數字設計基礎平臺和集成系統(tǒng),實現設計、工藝、制造協(xié)同;通過融合遙感信息、城市多維地理信息、建筑及地上地下設施的BIM技術等多源信息,探索建立表達和管理城市三維空間全要素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回顧和總結“十三五”期間,為深化建筑業(yè)改革,推進建筑產業(yè)現代化、市場機制健全化的目標,住建部、上海市委、市政府先后發(fā)布

12、一系列BIM技術應用配套激勵政策,大力推動建筑信息模型在行業(yè)、企業(yè)上的應用與發(fā)展,使得本市BIM技術在推廣數量、應用水平、審批方式、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了顯著提升。根據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要求,上海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推廣中心于2016年編寫了首部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與發(fā)展報告,到2020年已經完成了五部發(fā)展報告的發(fā)布。五年來,在上海市政府、高校和企業(yè)的共同努力下,作為全國信息化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先行者,上海市BIM技術研發(fā)與應用推廣持續(xù)走在全國前列。BIM技術應用項目規(guī)模增長迅速,截至 2020年年底,本市采用BIM技術的項目總投資額與2019年同比增長14.6%,與2017年同 比

13、漲幅超過60%;在應用階段上實現了全生命周期的覆蓋,不僅在項目的設計施工階段已達到了100%的應用率,更是延伸到了運維階段的應用,以業(yè)主需求為導向的BIM技術運維應用在其廣度和深度上也在不斷拓展,逐步走向成熟;BIM技術的應用層級也逐漸提升,從原本的項目級應用、企業(yè)級應用,逐步發(fā)展到城市級應用,推動城市管理平臺從網格化二維信息管理向智能化、智慧化管理發(fā)展;BIM技術與新技術協(xié)同方面,BIM技術逐漸與物聯(lián)網、大數據等技術協(xié)同應用,不斷推動建筑業(yè)信息化的轉型升級。2020年5月至6月,上海市政府先后頒布推動工業(yè)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升級實施“工賦上?!比晷袆佑媱潱?020-2022年)、 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

14、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都強調了將數字孿生技術和5G、人工智能、工業(yè)互聯(lián)網等技術一起融入新基建的建設,融入城市的管理和生產生活中。在建筑領域,BIM技術是實現數字孿生的工具,數字孿 生則是BIM技術應用的價值升級。立足當今上海市建筑行業(yè)轉型發(fā)展的現狀,在“十四五”規(guī)劃和長三角戰(zhàn)略的重大機遇時刻,應當重點關注BIM技術與項目管理、企業(yè)管理、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與價值挖掘,通過建立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管理模式,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從而激發(fā)企業(yè)內生的動力,推動基于BIM技術的建設管理實質性的轉變,推動項目全生命期數字資產在城市管理維度下的整合與應用,真正實現基于數字孿生的智慧城市管理。摘要

15、2020年是“十三五”時期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guī)劃的關鍵之際。為詳細了解BIM技術國內外發(fā)展前沿,系統(tǒng)掌握本市BIM技術應用成果和推進情況,進一步提煉總結經驗,為下一步推進工作提供決策依據,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委托上海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推廣中心牽頭組織編制了2021上海市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用與發(fā)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本報告是自2016年首部報告發(fā)布以來的第六本報告,在注重政策一致性的基礎上,緊密圍繞“創(chuàng)新”與“全過程應用”的思路,以項目應用為核心,聚焦上海市重點區(qū)域和重大工程,聚焦建筑行業(yè)綠色化、工業(yè)化、數字化發(fā)展方向,系統(tǒng)分析總結了本市BIM技術應用的成果,

16、以及與管理融合應用的模式與經驗。報告重點體現了BIM技術在全過程、全要素的集成應用,突出BIM技術與智慧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深度融合發(fā)展,并重點關注 BIM技術與新基建結合助推建筑業(yè)轉型升級。今年的報告中著重體現了上海市BIM技術應用當前發(fā)展階段的“四個亮點”:上海市重點片區(qū)和智慧園區(qū)的數字孿生技術應用;融合BIM技術的精細化管理;BIM技術與5G、AI等新技術結合的智慧應用;智慧運維的深化應用。此外,由于2020年遭受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都帶來了巨大影響,給許多產業(yè)的發(fā)展方向、技術創(chuàng)新的方向、業(yè)態(tài)模式變革方向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在今年防疫抗疫的艱巨工作形勢下,BIM技

17、術等信息化技術手段發(fā)揮出了極大的作用,作為本次報告的一個特點,對防疫抗疫中的BIM技術應用進行總結。編制內容分為四個章節(jié)及附錄:第一章簡要概述國內外BIM技術應用與發(fā)展情況, 介紹了國外BIM技術應用等方面發(fā)展情況,對BIM技術推進規(guī)劃、標準制定、推廣組織、 BIM技術應用價值與效益及人才培養(yǎng)情況進行了詳細調研;第二章系統(tǒng)分析本市BIM技 術應用,重點闡述了本市BIM技術應用政策環(huán)境、推廣情況及成熟度評估情況;第三章 對本市BIM技術總體應用發(fā)展情況進行深度剖析,重點總結BIM技術在重點區(qū)域和重大 工程、裝配式建筑及綠色建筑的融合應用以及與多元數字化新興技術協(xié)同應用的經驗;第四章在上海市“十四

18、五”規(guī)劃和城市數字化轉型等形勢任務要求的基礎上,提出上海 市BIM技術應用展望,重點分析了上海市BIM技術應用發(fā)展趨勢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并提出下一步工作重點;附錄內容包括“第三屆上海市BIM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大賽”獲獎名 單及部分獲獎項目案例集。本報告內容力求全面、系統(tǒng)、客觀地反映當今上海市BIM技術應用與推進情況,提出下一步行動方向,充分體現“國際視野、國內領先和上海特色”,為行業(yè)發(fā)展和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本報告撰稿單位和個人對國內外BIM技術應用發(fā)展最新情況進行了詳盡調研分析,針對上海市BIM技術應用發(fā)展情況進行了細致總結。報告對本市BIM技術應用發(fā)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但由于編制組精力與

19、編制時間有限,加之BIM技術應用仍處于不斷發(fā)展過程中,本報告難免存在不當之處,歡迎各位讀者多多批評指正,以期在今后的編制工作中逐步完善。第一章 國內外BIM技術應用與發(fā)展概況國外BIM技術應用發(fā)展概況總體概況根據全球著名咨詢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于2020年9月發(fā)布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全球市場軌跡與分析報告,全球建筑信息模型(BIM)市場規(guī)模在2020年約為48億美元。該公司在COVID-19疫情的背景下進行了20202027的早期市場分析,預計 BIM技術市場規(guī)模在2027年將達到13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7.1%。美國、加拿大、日本、中國和歐洲將進一步推動BIM

20、市場,中國仍將是這一地區(qū)市場群中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亞太地區(qū)在澳大利亞、印度和韓國等國的帶動下預計在2027年BIM技術市場規(guī)模達到16億美元。根據美國聯(lián)合市場研究(Allied Market Research)發(fā)布的全球BIM技術市場報告,BIM技術主要應用在商業(yè)和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且到2022年將占全球市場的63%。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BIM技術給建筑業(yè)帶來的新建造管理模式將受到業(yè)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加速建筑行業(yè)發(fā)展的步伐。政府及組織仍然是推進BIM技術的主要動力,以下為BIM技術發(fā)展較為前沿的英國、美國、新加坡、日本的發(fā)展進程介紹。英國是國家層面推進BIM技術實施最早的國家,在制定BIM

21、技術全球標準中充當關鍵角色。隨著數字化發(fā)展的需要,英國于2017年成立英國數字建設中心(CDBB),2019年CDBB制定了英國數字計劃的發(fā)展路線,從多條路線上分節(jié)點探索發(fā)展進程,以支持國家數字孿生系統(tǒng)的開發(fā)。2019年10月英國BIM技術聯(lián)盟、英國數字建筑中心 (CDBB)和英國標準協(xié)會 (BSI) 共同啟動的英國BIM技術框架,取代了BIM-level2,集成了BIM技術最新標準及指導、構件資源庫等信息直接供項目各階段使用,能夠更好地完成建筑的全周期信息化管理。同時自2016年10月3日起,英國每個政府部門必須具備電子檢驗供應鏈BIM技術信息的能力。美國處于引入創(chuàng)新數字基礎設施技術的前沿,

22、主導北美地區(qū)BIM技術行業(yè)的發(fā)展,其BIM技術的發(fā)展主要在于地方政府機構以及企業(yè)的推動。自2010年開始,美國威斯康星州對所有公共建設項目作出規(guī)定,要求投資超過250萬美元的新建項目和投資超過500萬美元的改造項目,均要采用BIM技術。美國GSA從2008年起要求所有使用或部分使用美國政府撥款的主要項目,總投資超過3500萬美元,均要符合GSA制定的系列BIM技術指南。同樣,2010年開始,美國LACCD也要求其校園改造項目中的所有工程都要采用 BIM技術,并且符合其制定的兩個BIM技術應用標準。麥格勞希爾公司定期對BIM技術在全國的應用進行調研,其數據顯示美國市場過去十幾年BIM技術應用和實

23、施一直穩(wěn)步增長。這種市場自發(fā)的增長,主要源于BIM技術為建筑行業(yè)各個參與方帶來的效益。新加坡政府一直堅定地推動新加坡BIM技術的發(fā)展,使新加坡成為BIM技術應用最廣泛的國家之一。1997年開始啟動建筑信息化CORENET項目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Network),2000年至2004年期間相繼開發(fā)了:建筑圖紙自動審圖功能的e-Plan Check、集成建筑規(guī)劃 IBP (Integrated Building Plan)系統(tǒng)、集成建筑服務 IBS (Integrated Building Services)系統(tǒng)。在2007年新加坡建設局(BCA)發(fā)布了世

24、界上首個BIM技術電子提交系統(tǒng) (e-Submission System)。2011年,BCA成立了建設和房地產網絡中心(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Network, 簡稱CORENET),用以審批建設項目交付的BIM模型,并與一些政府部門合作確立了示范項目。2012年BCA與buildingSMART分會合作發(fā)布新加坡建筑信息模型指南。2013年起B(yǎng)CA強制要求提交建筑BIM模型,2014年起提交結構與機電 BIM模型,并且最終在2015年前實現所有建筑面積大于5000平方米的項目都必須提交 BIM模型的目標。通過經濟政策的鼓勵,組織推廣培訓會議等手段使系統(tǒng)順利

25、啟用,逐漸在2015年通過電子提交系統(tǒng)及電子審批系統(tǒng)實現了所有建筑項目都必須提交BIM模 型的目標,電子審批系統(tǒng)完善了建筑業(yè)工作流程,提高了項目審批效率及建筑生產質量。目前,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NRF)、新加坡總理府、新加坡土地管理局(SLA)和新加坡政府技術局(GovTech)提出虛擬新加坡項目,建設動態(tài)的三維(3D)城市模型和協(xié)作數據平臺,如圖1-1,平臺包括政府提供的公共資源信息及物聯(lián)網動態(tài)數據,為 城市規(guī)劃、智慧城市建設、公共安全管理等領域提供助力。圖 1-1 虛擬新加坡平臺日本通過制定BIM技術導則的形式進行行業(yè)推廣,隨著2009年成立綜合項目交付小 組IPD-WG以來,專職進行B

26、IM技術理論研究及標準制定,并于2012年發(fā)布基于建筑師 角度的 JIABIM技術導則。2014年,日本國土交通省發(fā)布了針對政府投資項目的日 本現行唯一官方BIM技術標準BIM技術導則(政府建設項目BIM模型制作及應用相關 指導)。與此同時BIM技術軟件公司開始本土化開發(fā),與大型建筑企業(yè)進行合作,制 定BIM技術應用規(guī)范。目前日本在政府和大型建筑項目的設計和施工階段應用十分廣泛。BIM技術推進規(guī)劃近十年來,在建筑業(yè)快速發(fā)展背景下,各國BIM技術應用在政府引導下逐步推進,下表1-1所示為美國、英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陸續(xù)出臺的BIM技術推進規(guī)劃,為 BIM技術應用發(fā)展指明了發(fā)展方向和階段目標

27、。表 1-1 國外主要國家BIM技術推進規(guī)劃及近年進展情況國家機構推進規(guī)劃和重點內容新加坡建筑管理署(BCA)2015年實現超過5000平米的新建建筑均采用BIM技術提交所有專業(yè)的圖紙給政府審查。設計機構提交建設局的設計模型必須采用能夠兼容政府審圖系統(tǒng)的通用格式,材料可同時供相關部門如房屋發(fā)展局、土地管理局、建設局、交通局、能源部門登錄Corenet平臺并聯(lián)審批。2017年10月提出 HYPERLINK .sg/buildsg/digitalisation/integrated-digital-delivery-idd 集成數字交付(IDD)戰(zhàn)略,鼓勵更多的建筑環(huán)境行業(yè)公司實現數字化。2018

28、年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NRF)等部門提出虛擬新加坡項目,建立城市3D管理模型和平臺。英國內閣辦公室2011 年 5 月, 內閣辦公室發(fā)布了“ 政府建設戰(zhàn)略(Government Construction Strategy)”,要求到2016年,政府明確要求前企業(yè)實現 3D-BIM的全面協(xié)同,并將全部的文件以信息化管理。2019年10月英國BIM聯(lián)盟、英國數字建筑中心和英國標準協(xié)會共同啟動了英國 BIM框架,進一步規(guī)劃全產業(yè)鏈信息化管理標準。英國英國財政部(HM Treasury)響應國家基礎設施委員會(NIC)2017年的“ HYPERLINK .uk/wp-content/uploads/

29、Data-for-the-Public-Good-NIC-Report.pdf 公共產品數據報告”,英國財政部2018年7月啟動的國家數字孿生計劃 HYPERLINK https:/www.cdbb.cam.ac.uk/what-we-do/national-digital-twin-programme (NDTP)。計劃未來十年結合BIM技術,開發(fā)信息管理框架,利用高質量,安全的數據可以改善建筑基礎架構的構建和管理。英國國家住房聯(lián)合(NHF)2020年全國住房聯(lián)合會和英國BIM技術聯(lián)盟的成員正開發(fā)一套示例性的文件和指南,以支持住房協(xié)會實施數字資產管理。生成一套BIM技術文檔供住房協(xié)會發(fā)展使用

30、,其中包括建設全周期參與人員及建造方案等信息。美國美國總務署(GSA)2003 年開始GSA 下屬公共建筑服務部門的首席設計師辦公室(OCA)推出了全國3D-4D-BIM計劃。從2007年起,GSA就要求所有大型項目(招標級別)都需要應用BIM技術,鼓勵采用3D-4D-BIM技術,且給予不同程度的資金支持。美國美國陸軍工程兵團(USACE)2006 年10 月, USACE 發(fā)布了15 年的BIM 技術發(fā)展路線規(guī)劃(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 Road Map for Implementation to Support MILCON Transformat

31、ion and Civil Works Projects within the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為USACE采用和實施BIM技術制定戰(zhàn)略規(guī)劃,以提升規(guī)劃、設計以及施工質量與效率。USACE規(guī)劃所有軍事建筑項目都將使用BIM技術。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建設局2016年2月發(fā)布澳大利亞基礎設施規(guī)劃,規(guī)劃未來15年基礎設施發(fā)展計劃,提出對于政府出資建設的大型基礎設施必須強制使用 BIM技術。澳大利亞澳大利亞采購和建設委員會(APCC)為支持澳大利亞基礎設施規(guī)劃落地,澳大利亞政府委托APCC與行業(yè)合作,圍繞BIM技術實施工作擬定合理的指導意見,制定BI技術實

32、施過程中所涉及的通用標準和技術條款。澳大利亞澳大利亞buildingSMART2012年6月受澳大利亞工業(yè)、創(chuàng)新、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部委托發(fā)布了一份“ 國家BIM 行動方案”( Natio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itiative),2016年7月1日起所有澳大利亞政府的建筑采購要求使用基于開放標準的全三維協(xié)同BIM技術進行信息交換。BIM技術標準與指南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及各國政府近年制定BIM技術標準和指南如下表1-2所示。表 1-2 國外BIM技術標準和指南國家名稱簡介發(fā)布時間發(fā)布機構ISO 19650 系列ISO 19650 是在英國

33、 PAS 1192 標準基礎上開發(fā)的一系列國際BIM技術標準提出通過基于BIM技術的協(xié)同工作來實現建筑資產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由 ISO/TC 59/SC 13 技術委員會負責制定及維護。2018年起持續(xù)制定及發(fā)布中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SO 19650-1提出應用BIM技術進行建筑資產全生命周 期信息管理的概念及原則,包括信息交換,信息記錄,信息版本及組織規(guī)劃等。2018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SO 19650-2提出基于BIM技術的建筑資產交付階段信 息管理要求,并于附錄中提供各相關方信息管理責任分配矩陣模板。2018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SO 19650-3提出基于BIM

34、技術的建筑資產運營階段信 息管理要求。提供運營階段信息管理流程,并提供適當的運營階段各方協(xié)作環(huán)境。2020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SO 19650-5提出基于BIM技術的建筑資產相關敏感信 息的安全管理要求。降低敏感信息丟失、誤用或修改的風險,提高建筑信息的安全性和安?;謴湍芰?。2020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英國ISO 19650標準指南指南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為 ISO19650系列中與信息管理的相關概述。第二部分為項目交付過程中包括數據環(huán)境、信息需求、執(zhí)行計劃、信息管理等內容。2019年4月英國標準協(xié)會( BSI )英國BS EN ISO 23387:2020建筑對象數據模板標準規(guī)

35、定了建筑工程中使用產品的數據模板,包括產品數據模板概念、原理和一般結構。通過定義的概念文件,以IFC類數據共享格式制定對象信息框架。2020年英國標準協(xié)會(BSI)英國BS EN ISO22057(征求意見稿)為推進建筑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標準中制定在 BIM技術中將EPD應用于建筑產品的數據模板。2021年英國標準協(xié)會(BSI)英國PAS 1192 系列建筑工程信息協(xié)同工作規(guī)范英國國家BIM技術標準,建立了建筑資產全生命周期工程信息協(xié)同工作規(guī)范,促進資產交付及設施管理過程中的數據高效、安全的利用,是 ISO 19650 國際BIM標準的基礎。2007-2018年英國標準學會(BSI)英國PAS1

36、192-6-2018: 基于BIM的結構化健康和 安全信息協(xié)同 共享及使用規(guī) 范提出了在建造過程中如何通過BIM模型來 識別、共享以及使用健康與安全信息,從而實現減少風險。2018年英國標準學會(BSI)英國PAS 1192-7建筑產品信息(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建造過程中結構化數字建造產品信息的定義、共享和維護規(guī)程。2018年英國標準協(xié)會(BSI)英國BIM Protocol v2BIM Protocol 是英國 BIM-Level 2 的關鍵部分,作為補充法律協(xié)議(合同范本),對雇主和承包方提出了附加的義務和權利。相較2013年發(fā)布的第一版,此版本基于 PAS 1192-2 標準進行了大量更新

37、。2018年英國建筑業(yè)會(CIC)美國美國國家建筑信息模型標準 (NBIMS-USV)發(fā)布基于IFC標準的美國國家BIM標準第 一、二、三版,它的主要內容框架包括標準引用層、信息交換層和BIM標準實施層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相輔相成,互相依托,形成一整套標準體系。2007-2015年美國建筑科學研究院(NIBS)新加坡新加坡BIM指南2.0版指南中規(guī)范BIM技術建造和協(xié)作程序,項目在不同階段BIM技術應用內容,該指南主要包括BIM技術規(guī)范、BIM建模和協(xié)作流程以及附錄。2013年新加坡建設局(BCA)新加坡 HYPERLINK .sg/docs/default-source/docs-corp-

38、buildsg/integrated-digital-delivery-(idd)/bim_guide_for_asset_information_delivery_v1.pdf BIM技術資產信息傳遞指南推進建筑數字化行動計劃制定資產信息傳遞指南,為建筑/設施業(yè)主提供在設計和施工階段使用BIM技術應用信息交付和管理的 步驟,便于業(yè)主運營和維護階段使用。2018年新加坡建設局(BCA)新西蘭新西蘭BIM手冊根據國際及新西蘭BIM技術發(fā)展現狀,新西蘭BIM技術促進協(xié)會于2019年在第二版BIM手冊(2016)的基礎上升版形成新西蘭BIM手冊第三版,并在附錄中提供開展項目 BIM技術工作所涉及的模

39、板文件包括工作 流程、工作內容及項目案例等。2019年BIM加速委員會(BIM Acceleration Committee)澳大利亞NATSPEC HYPERLINK /documents/natspec-national-bim-guide 國家BIM指南指導項目中BIM技術實施,定義項目的角色和職責、協(xié)作程序、批準的軟件、建模要求、數字交付成果和文件標準。包括NATSPEC國家BIM指南、項目BIM簡要模板、NATSPEC BIM參考清單、NATSPEC BIM對象/元素矩陣。2016年NATSPEC新西蘭新西蘭BIM手冊第三版根據國際及新西蘭BIM技術發(fā)展現狀,新西蘭BIM技術促進協(xié)會

40、于2019年在第二版BIM手冊(2016)的基礎上升版形成新西蘭BIM手冊第三版,并在附錄中提供開展項目 BIM工作所涉及的模板文件包括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及項目案例等。2019年新西蘭BIM促進協(xié)會BIM技術推廣組織國際及各國主要BIM技術推廣組織如表1-3所示:表 1-3 國外BIM技術推廣組織國家推廣部門/組織使命及推廣領域-國際標準化組織工程信息化技術委員會(ISO/TC59/SC13)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下屬面向工程領域信息化管理方向的技術委員會,負責 ISO 19650 等一系列 BIM標準的制定及維護工作,由中國、英國、美國等27個成員國的專家團隊組成。-建筑智慧國際聯(lián)盟(bS

41、I)自1995年成立以來,已在19個國家設立分部,其通過創(chuàng)建開放的國際標準認證體系,組織各類學術交流活動,推動BIM技術全生命周期各參與方信息交流與協(xié)同合作。英國英國BIM技術聯(lián)盟(UKBIM技術Alliance)成立于2016年,聯(lián)盟成員涵蓋設計、施工、建設單位、制造商等各個領域,促進建筑行業(yè)數字化轉型。目前參與組織英國BIM技術框架指南、制造商產品數據指南、全國住房聯(lián)合會數字資產管理等工作。英國英國建筑業(yè)協(xié)會(CIC)英國建筑業(yè)領域權威性非營利機構。自2011年起定期舉辦BIM技術論壇,協(xié)助英國政府推進其BIM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發(fā)布BIM Level-2 相關合同范本、風控指南及信息管理服務細

42、則等指導性文件。英國英國數字建設中心(CDBB)2017年成立,與商業(yè)、 HYPERLINK .uk/government/organisations/department-for-business-energy-and-industrial-strategy 能源與工業(yè)戰(zhàn)略部(BEIS)、劍橋大學合作,旨在為基礎設施和建筑全生命周期提供數字化管理技術,改善建筑環(huán)境,提升商業(yè)競爭力和生產力。英國英國建筑規(guī)范組(NBS)英國建筑行業(yè)權威標準機構,隸屬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開發(fā) Uniclass 2015(建筑行業(yè)分類編碼體系)及 NNBL 族庫平臺。自2011年起每年對英國BIM技術發(fā)

43、展情況進行調研分析,形成NBS國家BIM報告。英國英國標準協(xié)會(BSI)國際標準研發(fā)及認證機構,協(xié)助英國政府制定國家BIM技術標準(PAS1192)、ISO 19650標準指南,制定英國BIM技術框架,并提供BIM技術相關教育培訓及標準認證服務。英國英國建筑業(yè)BIM技術標準委員會(AEC (UK)BIM技術 Standard Committee)在 IFC 標準、NBIMS 標準的基礎上制定適用于Revit、Bentley、 ArchiCAD、Vectorworks 等不同BIM技術軟件應用環(huán)境下的英國 AEC BIM協(xié)議,并對既有標準進行更新升版。美國美國陸軍工程兵團(USACE)隸屬美國聯(lián)

44、邦政府和軍隊的機構,從事公共工程、設計和建筑管理的機構。承諾所有的軍事建筑項目使用BIM技術。美國美國總務署(GSA)總務署通過所屬公共建筑服務中心(Public Buildings Service)為聯(lián)邦政府提供公共建筑服務,在建筑工程、城市發(fā)展、項目管理等領域提供政策指導。美國美國建筑科學研究院(NIBS)通過支持建筑科學技術的進步以改善建筑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為國家和公眾利益服務。專注于發(fā)現和解決安全宜居的住宅、商業(yè)及工業(yè)設施建設過程中的潛在問題。新加坡國際建筑環(huán)境周(IBEW)亞太地區(qū)首個涵蓋整個建筑環(huán)境生態(tài)周期價值鏈的綜合性大型 活動,由12個業(yè)界貿易協(xié)會參與舉辦。旨在推動行業(yè)前沿動態(tài),

45、包括數字化,先進建筑,可持續(xù)發(fā)展建筑,以及智能設施管理。新加坡國家建設局(BCA)制定BIM技術發(fā)展目標和路線圖,推動整個建筑行業(yè)全面應用BIM技術。澳大利亞BIM技術咨詢委員會(ABAB)由澳大利亞采購和建設委員會(APCC)、澳大利亞建筑業(yè)論壇(ACIF)、主要標準制定機構NATSPEC、buildingSMART和澳大利亞標準局共同成立。協(xié)調政府、企業(yè)和學術界進行BIM技術標準制定、行業(yè)推廣、人才培養(yǎng)和項目實踐。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建設局澳大利亞基礎設施建設局是一個獨立的法定機構,主要職責是為澳大利亞基礎設施行業(yè)開發(fā)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藍圖,向政府提供關于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包括制定

46、國家重點基礎設施規(guī)劃。BIM技術應用率隨著各國政府或組織大力推廣BIM技術,其項目應用率逐年上升。根據NBS英國 BIM報告2020報告,總結2011-2020年期間,知道并使用BIM技術的人數由13%提升 73% ,BIM技術的使用率提升了60個百分點,截至2020年,不知道也沒有在用BIM技術人數僅占1%,圖1-2為2011-2020年期間各年度BIM技術采用情況隨時間的變化圖。隨著BIM技術的不斷推廣,行業(yè)已形成BIM技術發(fā)展的內動力,私營企業(yè)和其他類型的項目使用BIM技術越來越多,BIM技術不再是只用來滿足政府要求的技術工具。通過調查, BIM技術在各類工程以及客戶類型應用,得出私營企

47、業(yè)和公共部門的使用率基本相同,如圖1-3所示。根據澳大利亞和新西蘭BIM報告2019,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98%的受訪者對BIM技術的認識非常廣泛,大多數受訪者認為BIM技術是制作3D模型的工具,71%的受訪者對“數字工程”(DE)不太熟悉,因此目前BIM技術處于由建模工具向建筑環(huán)境數字化轉型過渡階段。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主要在醫(yī)療建筑、綜合體、商業(yè)、交通、體育等公建項目中應用,90%的受訪者在以上類型項目中使用過BIM技術,圖1-4所示。隨著非洲人口的持續(xù)增長,該地區(qū)對基礎設施建造的需求愈加強烈,BIM技術推廣為其提供了創(chuàng)新解決的方案。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期間,BIM非洲研究委員會對

48、非洲地區(qū)BIM技術使用情況進行了的首次調查,根據非洲BIM報告2020,大約90%的受訪者知道BIM技術,僅45%的機構在項目中采用了BIM技術,其中約30%的受訪者實際參與了BIM技術的實施,33.97%的公司在采用外包的形式使用BIM技術。非洲大陸地區(qū)應用進展較為緩慢,前景非常廣泛。資料來源:NBS國家BIM報告 2020,NBS,2020圖 1-2 2011-2020期間各年度BIM技術采用情況隨時間的變化圖資料來源:NBS國家BIM報告 2020,NBS,2020圖 1-3 BIM技術應用項目及客戶類型調查資料來源:澳大利亞和新西蘭BIM報告,NBS,2019圖 1-4 BIM技術應用

49、的項目類型BIM技術應用價值及效益自BIM技術推廣以來,其在可視化和協(xié)作、設計與施工計劃同步,沖突檢測以及成本降低中發(fā)揮較大的作用,通過縮短開發(fā)時間,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簡化工作流程,從而實現提升高達20%的生產率。NBS國家BIM報告2020報告中調查了BIM技術應用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已使用過BIM技術的用戶中85%認為其增加了施工的協(xié)調性,加快項目進程,71%的用戶認為其提高了生產力,一半以上用戶(51%)認為BIM技術提高了盈利能力,如圖1-5所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BIM報告2019中調查顯示,87%的使用者認為采用BIM技術加強了施工文件的協(xié)調性,減少承包商建造過程中返工,能夠提高交

50、付的效率及盈利能力,如圖1- 6所示。資料來源:NBS國家BIM報告 2020,NBS,2020圖 1-5 英國BIM技術應用價值資料來源:澳大利亞和新西蘭BIM報告,NBS,2019圖 1-6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BIM技術應用價值NBS國家BIM報告2020報告分析了未來五年內BIM技術將結合云計算、無人機、 3D 打印等技術,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可視化效果,提升數據共享的能力。目前用戶對云計算的使用率最高,為42% ,預計未來五年應用率最高的技術為建筑構件的3D打印,使用率為19% ,如圖1-7所示。資料來源:NBS國家BIM報告 2020,NBS,2020圖 1-7 BIM技術與新興技術結合提

51、升數據共享能力此外,根據 McGraw-HillBIM SmartMarket Report中全球BIM技術投資回報率(ROI)相關數據表明,全球BIM技術投資回報率(ROI)有幾個特征:其一,回報率為盈利的企業(yè)占主流,平均約有70%的總承包企業(yè)認為BIM技術投資回報率(ROI)為正,約有30%的分包商為負或盈虧平衡狀態(tài);其二,BIM技術應用年限較長的企業(yè)和BIM技術深度應用企業(yè)投資回報率為正的比例高。BIM技術人才培養(yǎng)隨著近年BIM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其在建筑工程領域的重要性以及取得的價值已得到世界范圍內的認可;同時BIM技術專業(yè)的人才需求增長加速,專業(yè)人才的不足已成為影響其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2、因此各國政府、高校、行業(yè)、企業(yè)通過開設BIM技術相關課程、競賽等機制來為行業(yè)培養(yǎng)人才。本節(jié)將從學歷教育、資格認證、重要競賽與重要國際會議等維度來分析國際上BIM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現狀。一、BIM技術 相關學歷教育國際BIM技術相關學歷教育情況如表1-4所示,以美國、英國、新加坡為例。表 1-4 國際BIM技術相關學歷教育情況國家名稱培養(yǎng)方式培養(yǎng)目標斯坦福大學綜合設施中心(CIFE)土木學院主導,與建筑學院和計算機學院合作開設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通過研討會、實習等途徑為學生提供落地的理論教學及能力認證,包系統(tǒng)性培養(yǎng)BIM技術相關綜合管理人才。括設計、施工和設備管理(FM)等。佐治亞理工大學建筑學院主

53、導,與土木學院合作組建研究團隊開設BIM課程,建筑學院課程偏向設計階段,土木學院課程偏向施工階段。成立數字化建筑實驗室(DBL)和高能效建筑實驗室(HPBL),均涉及BIM技術相關前瞻性研究。校企合作: 佐治亞理工大學與德國RIB 集團合作開設BIM & iTWO課程。將BIM技術作為高級專業(yè)課,設立BIM案例研究課程,旨在從技術、設計和工程實踐等角度全方位培養(yǎng)BIM技術專業(yè)人才。普渡大學普渡大學注重BIM技術在商業(yè)建設中的應用。理論課程主要包括幾何學,空間關系,地理信息,建筑部件的數量和特性。專業(yè)課程主要包括計算機圖形學,編程課程,渲染技術等。旨在培養(yǎng)同時具備建筑學與計算機學專業(yè)知識,熟悉各

54、類BIM技術標準,并掌握一定數據處理能力的專業(yè)人才。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筑學院開設建筑數字化工具、電腦技術理論課程,前者注重培養(yǎng)常用BIM技術軟件,后者培養(yǎng)BIM技術在不同工程階段應用及意義。注重培養(yǎng)掌握BIM技術工具的應用,熟悉各類軟件及使用價值。兼顧技術和管理人的培養(yǎng)。亞利桑那州州立大學DECIMAL實驗室仿照現代建筑模型,配合計算機和可移動設備進行施工模擬仿真,如標書編制、物流規(guī)劃、會議協(xié)調、項目進度和計劃編制等。通過項目參數化建模和工料估算研究,培養(yǎng)工程管理人才。利物浦大學其建筑學院作為第一所獲皇家建筑師協(xié)會(RIBA)認證的大學院系,開設了基于BIM技術的理學碩士學位,通過講座、研討、演

55、示等學習課程,學習BIM技術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BIM技術軟件運用能力,同時拓展新興領域如公共數據環(huán)境、云平臺、大數據和智能城市方面知識面。通過理論學習結合項目開設研究生課程,運用最新的建模、管理、分析和可視實踐,學習從設計到運西英格蘭大學化工具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邀請行業(yè)專家進行培訓,維階段行業(yè)標準和管理參與公司BIM技術組織戰(zhàn)略和BIM技術實施計劃。方法,培養(yǎng)BIM技術領域管理型人才。英國BCA 學院建立精益和虛擬工程中心(CLVC),設置BIM技術和 VDC 兩個專科學位,其中BIM技術專業(yè)涉及三維建模、工程管理、管線綜合、造價算量等課程內容。作為新加坡建設局下屬教育和研究機構,

56、致力于培養(yǎng)各類專項人才。BIM技術 研究院BIM技術 ACADEMY 是最早提供完善的BIM技術專業(yè)研究生教育的機構,在學歷教育和企業(yè)培訓方面均擁有完善的課程體系及專業(yè)的培訓團隊。世界頂尖BIM技術研究及咨詢機構,致力于培養(yǎng)專業(yè)BIM技術人才。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國立大學設計與環(huán)境學院成立BIM能力中心,通過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學習BIM技術基礎理論及領域前沿技術。旨在通過BIM技術革新與實踐,提高新加坡建筑行業(yè)生產力,以及培養(yǎng)建筑環(huán)境方面的管理型人才。二、BIM技術相關資格認證國際BIM技術相關資格認證情況如表1-5所示:表 1-5 國外BIM技術相關資格認證匯總名稱主辦方認證對象認證

57、體系BIM風箏標志認證 (Kitemark)英國標準協(xié)會 (BSI)企業(yè)認證分為BIM技術設計和施工、BIM技術資產管理、BIM技術建筑產品、BIM技術全生命周期認證,根據評估標準 ISO19650,對企業(yè)具有相應BIM技術交付能力進行認證。BRE全球BIM技術認證英國建研院(BRE)企業(yè)根據國際標準BIM技術ISO 19650-2: 2018 認證企業(yè)具有BIM技術實施能力,每3年認證一次。BRE全球BIM技術認證英國建研院(BRE)從業(yè)人員針對希望掌握BIM技術流程的非應用人員開設BIP認證,對在BIM技術應用的人員開設執(zhí)行與任務信息管理(TIM)和項目信息管理(PIM)認證。全球BIM技

58、術經理認證(GBM)英國諾丁漢大學、英國皇家建造師學會(CIOB)從業(yè)人員基于英國政府BIM技術任務組制定的課程體系開展相關培訓及認證。CM-BIM認證(Certificate of Management-BIM)美國建筑承包商協(xié)會(AGC)從業(yè)人員針對施工企業(yè)和項目中的BIM技術基本概念、軟件應用、法律法規(guī)、既有流程整合等方面的培訓及認證。ICM 國際BIM技術資質認證ICM 國際建設管理學會從業(yè)人員針對具有一定從業(yè)經驗的人士提供BIM技術工程師和BIM技術項目管理總監(jiān)兩類職業(yè)能力評估(APC)。三、重要會議及競賽國際智慧建設聯(lián)盟(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簡稱

59、bSI)每年舉辦兩次國際峰會,并在第二次會議上評選每年度 BIM 技術項目大獎(bSI Awards),年度評獎對象是采用 bSI 標準和解決方案并且取得卓越成果的工程實踐項目。最近一次大賽評獎于 2020 年 10 月挪威奧斯陸峰會舉辦,大賽設置了四大類獎項,分別是項目交付類優(yōu)秀項目、運維類優(yōu)秀項目、科研類優(yōu)秀項目和技術類優(yōu)秀項目,四大類獎項下均設有子獎項。中國中交公路顧問有限公司“巴拿馬運河第四橋的openBIM 技術設計”和中鐵第一勘察 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在陜西省城際項目中應用 BIM 技術的研究”獲得特殊榮譽獎。全球工程建設業(yè)卓越 BIM 技術大賽由Autodesk 公司主辦,每年一

60、屆,至今已舉辦 9 年。2020 年 11 月線上舉辦,該獎項旨在表彰工程建設從業(yè)者利用技術重塑設計和施工作業(yè)過程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獎項有基礎設施設計、建筑設計和施工類別中獲獎的大、中、小型項目,并設立了一個新的獎項“年度創(chuàng)新者獎”。2020 年創(chuàng)新獎得主為 Wajdi Mereb ,其利用BIM 技術規(guī)劃和設計了諸多大型項目,積極推動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 (Dubai RTA) 進行數字化轉型。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的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 (Chengdu Phoenix Mountain Sports Park) 獲得施工類大型項目大獎。基礎設施年度光輝大獎賽由 Bentley 公司主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