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2023 高考歷史 全程復習 三十五 貨幣與賦稅制度 課時訓練(教師版)_第1頁
備戰(zhàn)2023 高考歷史 全程復習 三十五 貨幣與賦稅制度 課時訓練(教師版)_第2頁
備戰(zhàn)2023 高考歷史 全程復習 三十五 貨幣與賦稅制度 課時訓練(教師版)_第3頁
備戰(zhàn)2023 高考歷史 全程復習 三十五 貨幣與賦稅制度 課時訓練(教師版)_第4頁
備戰(zhàn)2023 高考歷史 全程復習 三十五 貨幣與賦稅制度 課時訓練(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三十五貨幣與賦稅制度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1.根據(jù)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貨幣圖得出的正確認識是()A.青銅器物鑄造以貨幣為主B.貨幣的發(fā)行流通趨向相對統(tǒng)一C.貨幣經濟占據(jù)了主要地位D.錢文上鐫刻的書法以隸書為主【解析】選B。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貨幣各異,隨著秦朝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發(fā)展,貨幣樣式統(tǒng)一為圓形方孔型,B正確;根據(jù)所學可知,青銅器物鑄造主要是禮器和兵器,A排除;古代以小農經濟為主而非貨幣經濟為主,C排除;隸書開始流行于秦漢時期,D排除。2.(2021寧波模擬)唐朝后期,在流通領域產生了“便換”,接近于現(xiàn)在的匯票,商人把款項交給某地的某機構或商

2、家,領取票證,然后持票到所屬道府,核對憑據(jù)無誤后,提取款項。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當時()A.具有交易憑證功能的紙幣產生B.貨幣金融領域出現(xiàn)變革C.完善的商業(yè)信用體系已經建立D.重農抑商政策日益松動【解析】選B。唐代“便換”接近于現(xiàn)代的匯票,從其流通程序來看,顯然突破了之前的貨幣流通形式,說明這一時期貨幣金融領域出現(xiàn)了變革,B正確;“便換”不等于紙幣,最早的紙幣出現(xiàn)在北宋,排除A;通過題干無法判斷當時的商業(yè)信用體系是否完善,排除C;題干與重農抑商政策無關,排除D。3.北宋中期,“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民十六戶主之。其后,富者資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數(shù)起”。這表明交子()A.具有民

3、間交易憑證功能B.產生于民間的商業(yè)糾紛C.提高了富商的社會地位D.促進了經濟重心的南移【解析】選A。材料中的“蜀民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表明交子的出現(xiàn)是民間的行為,其中最有力的證明就是“私為券”,故選A。B明顯錯誤,材料反映出的商業(yè)糾紛是在交子使用之后出現(xiàn)的。C、D為無關項,所以排除。4.1850年,倫敦毫無疑問是世界金融體系的太陽,1950年,紐約成為全球財富的中心。世界金融中心從英國轉到美國的標志是()A.浮動匯率制的確立B.美國世界霸權地位的確立C.金本位制的崩潰D.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解析】選D。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布雷頓森林體系是美國主導建立的世界金融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

4、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從英國轉到美國的標志,故選D;綜上所述可知A、B、C均不是世界金融中心轉移的標志,排除。5.某同學探究“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時,將英美設計的戰(zhàn)后貨幣秩序與經濟運動藍圖繪制成如下圖示:這場英美之間“布雷頓森林的較量”旨在A.建立戰(zhàn)后國際貨幣體系B.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C.爭奪世界經濟霸權地位D.促進世界貿易自由化【解析】選C。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英國有廣闊的殖民地,海外市場廣闊,因此其主張根據(jù)國際進出口貿易來決定各國的份額,而美國是當時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因此其主張根據(jù)黃金外匯儲備和國民收入來決定投票權。兩國對國際貨幣秩序主導權的爭奪在本質上體現(xiàn)了英美兩國爭奪世界經濟霸權的地位

5、,C正確;A只是現(xiàn)象而非本質;B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關貿總協(xié)定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排除D。6.魏晉以來,宗族聚居,已為傳統(tǒng)。隋初,政府實行析戶政策,規(guī)定“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為戶頭,以防容隱,于是計帳進四十四萬三丁”。這一政策旨在()A.削弱宗法觀念B.維護社會穩(wěn)定C.擴充人口數(shù)量D.增加賦稅收入【解析】選D。根據(jù)“于是計帳進四十四萬三丁”可以看出,政府通過析戶政策,使傳統(tǒng)的宗族進行了分家,增加了小農戶的數(shù)量,同時也增加了稅收,故D正確;A、B、C都不是這一政策的主旨,可排除。7.唐代的兩稅法是一次劃時代的賦稅變革,它取代了以丁身作為征稅標準的租庸調制。兩稅法的原則是:戶無主客,以現(xiàn)居為簿

6、;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這一政策的調整()A.從根本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B.以財產性收入作為征稅依據(jù)C.使稅收種類由單一變得繁多D.以政府嚴格控制戶籍為前提【解析】選B。由材料“它取代了以丁身租庸調制”“以貧富為差”可知,兩稅法以財產為征收標準,減輕了丁稅,因此B正確,D排除;兩稅法并未從根本上減輕農民的負擔,A排除;兩稅法簡化了稅種,C排除。故選B。8.從明史所載田賦征收的品目來看,除了小部分錢鈔以外,絕大部分是麻布、絲絹和米麥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農民的土特產。這一現(xiàn)象()A.加重了勞動人民的負擔B.延緩了社會經濟的轉型C.體現(xiàn)了重農抑商的特點D.導致了稅收政策的變化【解析】選

7、B。田賦征收和里甲正役中絕大部分用實物,很少用錢鈔,這不利于社會經濟的轉型,故選B;材料內容主要體現(xiàn)了田賦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實物征派居多,錢鈔占少數(shù),與加重勞動人民負擔無關,排除A;重農抑商指重視農業(yè)、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與材料無關,排除C;稅收政策的變化與當朝的政治、經濟發(fā)展狀況有直接的關系,這時期田賦征收和里甲正役中實物征派居多不能導致稅收政策的變化,排除D。9.下表反映的是南京國民政府1933-1935年田賦與主要工商稅預算比較。表格數(shù)據(jù)說明當時()年份田賦比重主要工商稅比重193311.0%89.0% 193410.2%89.8% 193512.5%87.5% A.農業(yè)產值增長較

8、快B.工商業(yè)賦稅負擔較為沉重C.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緩慢D.日本侵華阻礙工業(yè)化進程【解析】選B。從上表可以看出1933-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主要工商稅預算比重遠遠高于田賦,說明當時工商業(yè)賦稅負擔較為沉重,故選B。10.1854年6月,清政府與英、美、法等國達成協(xié)議,約定由三國各推一人幫辦關稅事務,從而確立了以洋人為主管理海關的體制,這一體制()A.表明中國海關主權開始喪失B.反映了清政府已經失去民心C.阻滯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D.有利于列強對中國經濟侵略【解析】選D。據(jù)所學可知,1842年南京條約協(xié)定關稅的內容說明中國海關主權已經喪失,故A錯誤;據(jù)材料“清政府與英、美、法等國達成協(xié)議”表明不是涉及

9、人民,故B錯誤;據(jù)材料“確立了以洋人為主管理海關的體制”可知進一步破壞中國關稅主權,加速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故C錯誤;材料“確立了以洋人為主管理海關的體制”便利了列強對中國商品輸出,有利于列強對中國經濟侵略,故D正確。11.據(jù)統(tǒng)計,19301936年間,中國海關進口指數(shù)下降40%,入超下降78%。與此同時,海關進口稅卻呈現(xiàn)上升趨勢,在19261936年的十年間增長達三倍以上。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A.國民經濟建設成效顯著B.中國經濟結構發(fā)生變化C.改訂新約運動的歷史影響D.小農經濟的頑強抵制作用【解析】選C。據(jù)材料“19301936年間,中國海關進口指數(shù)下降40%,入超下降78%。與此

10、同時,海關進口稅卻呈現(xiàn)上升趨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國民政府發(fā)起了改訂新約運動,逐漸收回了關稅自主權,故C正確;國民經濟建設主要促進了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與材料無關,故A錯誤;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經濟結構已經發(fā)生變化,與材料現(xiàn)象沒有直接關系,故B錯誤;鴉片戰(zhàn)爭后小農經濟逐漸解體,故D錯誤。12.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實行累進稅率,納稅人收入越多,稅率也就越高?!岸嗍杖攵嗉{稅,少收入少納稅”是個人所得稅的顯著特點。這說明()A.個人所得稅就是國家對居民個人征收的稅B.我國居民的個人收入差距在逐漸擴大C.國家對個人之間的收入差距進行適當?shù)恼{整D.防止出現(xiàn)過高的個人收入是我國現(xiàn)在的一項重要任務【解析】選C。個

11、人所得稅是國家對個人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故A錯誤;B不符合材料,排除;據(jù)材料“多收入多納稅,少收入少納稅”可知是對收入差距的調整,故C正確;D說法片面,排除。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6分)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1945年12月27日,參加布雷頓森林會議的國家中的22個國家代表在布雷頓森林協(xié)定上簽字,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最重要的內容是確立了美元-黃金雙掛鉤機制。主要包括:第一,美元同黃金掛鉤,其他成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各國貨幣按美國規(guī)定,確立了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官價,在沒有經美國批準的情況下不得更改。第二,固定匯率,即各國匯率變動只能在1%上下

12、的范圍內浮動,這兩項安排是布雷頓森林體系中最重要的,而美元與黃金的這種雙掛鉤也就成為布雷頓體系的主要特征。摘編自孟憲揚對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評價材料二2014年10月,中國政府和20個其他亞洲國家簽訂了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合作備忘錄。截至2015年3月,已有46個國家加盟,如英、德、法等西方大國。美國前財政部部長薩默斯評論道:“這個月會被銘記,因為美國失去了全球經濟體制領導者的角色?!蹦敲?亞投行的成立是否意味著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摘編自王紅英、郭子睿亞投行: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中國的全面勝利?(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點,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5分)(2)根據(jù)

13、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成立“亞投行”是否意味著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并闡述理由。(5分)【解析】第(1)題特點:根據(jù)材料“第一,美元同黃金掛鉤,其他成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各國貨幣按美國規(guī)定,確立了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官價”可歸納出美元與黃金掛鉤;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占據(jù)主導地位。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布雷頓森林體系出現(xiàn)的原因需要從經濟大危機的教訓、美國的自身實力加強、建立穩(wěn)定的國際貨幣體系的需要及世界經濟聯(lián)系的加強等角度進行分析即可。第(2)題態(tài)度及理由:材料中的說法是錯誤的,因為世界歷史發(fā)展中,曾經存在多個金融體系,而亞投行體現(xiàn)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建立世界新

14、的多邊金融合作的努力。答案:(1)特點: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占據(jù)主導地位。原因: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的教訓;美國經濟力量的強大;各國建立穩(wěn)定國際貨幣體系的要求;世界經濟聯(lián)系的加強。(2)是否:是。理由:世界歷史發(fā)展中,曾經存在多個金融體系;亞投行體現(xiàn)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建立世界新的多邊金融合作的努力。是否:否。理由:亞投行以“美元”計價,完全沒有脫離布雷頓森林體系以來所確立的美元地位;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通過亞投行推動新型世界金融合作而惠及世界各國發(fā)展,而非重建世界金融體系。(答出一個角度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15、臺灣統(tǒng)一后,清政府即派人前往江浙和閩粵,察看沿海情況,以定可否開海貿易??滴醵瓿⑷∠A?第二年(1685年)于廣州、漳州(廈門)、寧波和鎮(zhèn)江的云臺山四處分別設置了粵、閩、浙、江四個海關。在行政上,各海關屬戶部管理,海關監(jiān)督直接向戶部和皇帝負責?;浐jP志上說:“天下海關,在福建者轄以將軍。在浙江、江蘇者轄以巡撫,惟廣東粵海關專設監(jiān)督,誠重其任也?!闭幾皂f慶遠、葉顯恩主編清代全史(第五卷)材料二19世紀40年代下半期(1845-1850年),廣州輸出的茶葉由7 600萬磅下降到5 500萬磅,生絲由6 800包下降到4 300包。進口的棉花由7 700萬磅下降到6 400萬磅。對英國

16、的貿易總額,由3 100萬元下降到1 600萬元。進口的美國商船由93只下降到70只。摘編自嚴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1840-1894)材料三在接管舊海關的基礎上,1949年12月政務院批準中央人民政府海關總署試行組織條例,1950年1月發(fā)布關于關稅政策和海關工作的決定,同年12月又發(fā)布關于設立海關的原則和調整全國海關機構的指示。1951年11月,政府取消了各地口岸私營的(包括外國人辦的)公證及檢驗機構,由國家商檢及公證機構統(tǒng)一負責對外貿易的公證及檢驗。摘編自武力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清代設置海關的歷史背景。(5分)(2)根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鴉片戰(zhàn)爭后廣州海關地位的變化,并簡析其原因。(5分)(3)根據(jù)材料三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