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七章 營養(yǎng)與慢性疾病5第五節(jié) 營養(yǎng)與腫瘤(Nutrition and Tumor)第1頁,共25頁。 腫瘤(Tumor)是機體致瘤因素引起的,細胞失去控制的異常增生而形成的異生物(或稱贅生物)。根據細胞生長速度和分化程度、有否浸潤和轉移,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腫瘤。凡是分化程度差,生長迅速,具有浸潤到周圍組織,能夠發(fā)生轉移的腫瘤稱為惡性腫瘤(Malignant Tumor)。起源于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稱癌(Cancer),是一類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其特征為異常細胞生長失控,并由原發(fā)部位向其它部位播散。這種播散如無法控制,將侵犯要害器官并引起功能衰竭,最后導致個體死亡。 第2頁,共25頁。
2、 一、食物中的致癌因素 惡性腫瘤的發(fā)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大量的實驗研究及臨床觀察資料顯示,約有1/3惡性腫瘤的發(fā)生與膳食營養(yǎng)因素密切相關。目前國內外科學家認為,有3550的癌癥是由飲食構成不合理、飲食習慣不衛(wèi)生和烹調加工不科學而引起的。1991年4月召開的第一屆國際營養(yǎng)與腫瘤學術會議上,著名的英國腫瘤流行病專家RDoll提出,合理膳食可使胃癌和結腸癌的死亡率降低90,使子宮內膜癌、膽囊癌、胰腺癌、宮頸癌、口腔癌、咽癌和食管癌的死亡率降低20,并可使癌癥總死亡率降低10 %。第3頁,共25頁。 (一)食物中存在的致癌物 食物中已發(fā)現的致癌物以N-亞硝基化合物、黃曲霉毒素、多環(huán)芳烴類化合物、
3、雜環(huán)胺類化合物這四大類分布比較廣泛,目前認為它們均是致癌性很強的化學物質,能引起多種動物多種器官腫瘤,一次大劑量或長期小劑量均可致癌。 除了上述四類致癌物外,食品中還存在其它致癌物,如食物中殘留的農藥、某些食品添加劑、易污染到食物中的某些重金屬和食品容器包裝材料。 第4頁,共25頁。 上述致癌物根據其來源也可分為四類:食品在一定貯存條件下自身發(fā)生變化而合成的,如N-亞硝基化合物;食物在加工烹調過程中產生的,如多環(huán)芳烴類化合物、雜環(huán)胺類化合物;食物受污染產生或含有致癌物,如食品受黃曲霉菌污染而含有其毒素,另外食品還可受到農藥、食品添加劑、重金屬、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等污染而具有致癌性;食品本身含有的
4、天然成分,如某些生物堿、植物本身的生長調節(jié)劑等。第5頁,共25頁。 1.N-亞硝基化合物 N-亞硝基化合物是一類具有N-N=O結構的有機化合物,根據其分子結構不同可分為N-亞硝胺和N-亞硝酰胺兩大類,對動物均有較強的致癌作用。亞硝胺不是終末致癌物,要在體內代謝活化,而亞硝酰胺是終末致癌物,無需在體內活化就有致癌作用。N-亞硝基化合物的前體物主要來源于環(huán)境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用于魚、肉等食物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以及環(huán)境中的胺類。目前發(fā)現N-亞硝基化合物與胃癌、食管癌、肝癌、結直腸癌、膀胱癌等病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第6頁,共25頁。 R1 N-N=O R2第7頁,共25頁。 2.黃曲霉毒素 是黃曲
5、霉和寄生曲霉代謝產生的一類結構相似的化學物,可使多種動物誘發(fā)實驗性肝癌。除長期慢性作用誘發(fā)癌瘤外,還有所謂的“沖擊量”致癌。黃曲霉毒素不僅可誘發(fā)動物肝癌,還可誘發(fā)其它部位腫瘤,如胃腺癌、腎癌、直腸癌及乳腺、卵巢、小腸等部位腫瘤。 黃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糧油及其制品如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第8頁,共25頁。 3.多環(huán)芳烴族化合物 是食品污染中的又一類致癌因素,目前已鑒定出數百種,其中對苯并(a)芘研究的最早,資料最多。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食物中多環(huán)芳烴族化合物與癌癥發(fā)病率有關。多環(huán)芳烴主要由各種有機物,如煤、柴油、汽油、原油及香煙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的。食物中多環(huán)芳烴的主要來源有食物在烘烤或熏
6、制時直接受到污染;食品成分在烹調加工時經高溫熱解或熱聚而形成;植物性食品吸收環(huán)境中污染的多環(huán)芳烴;食物加工中受機油、包裝材料污染等。第9頁,共25頁。 4.雜環(huán)胺類 是從烹調食品的堿性部分提取的主要成分,為帶雜環(huán)的伯胺,對嚙齒類動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多數雜環(huán)胺類化合物致癌的主要靶器官為肝臟,此外部分雜環(huán)胺類還可誘導血管內皮肉瘤和結腸癌。 5.農藥 如重鉻酸鹽、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農藥以及某些增效劑、熏蒸劑和除草劑等都具有致癌作用,這些農藥可由于使用不當而殘留在食品中。第10頁,共25頁。 (二)膳食結構和某些特殊飲食習慣與癌癥發(fā)生的關系 在膳食影響癌癥發(fā)生的過程中,除食物中的致癌
7、物起著重要作用以外,食物結構和某些飲食習慣對癌癥的發(fā)生也同樣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1.高脂肪膳食 流行病學證據顯示高脂肪膳食能顯著增加結腸、直腸癌的發(fā)病率,可能機制為脂肪攝入增加可促進膽酸分泌至腸道,從而影響腸道微生物菌群組成并刺激次級膽酸產生,結果促進結腸癌的發(fā)生。還有研究結果發(fā)現乳腺癌的發(fā)生與脂肪酸組成有關,不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另外脂肪的攝入量可能還與前列腺癌、膀胱癌、卵巢癌等發(fā)生有關。第11頁,共25頁。 2.高膽固醇膳食 對一些乳腺癌和結腸癌的研究表明,膳食膽固醇可增加其危險性,但這些危險性通常遠遠低于由脂肪所引起的,因此多被忽略。近年來曾有報道,人群調查發(fā)現
8、膳食膽固醇可增加患肺癌、膀胱癌和胰腺癌的危險性,但目前還缺乏動物實驗資料證實膳食膽固醇與這些癌癥的關系。 3.高能量與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膳食除脂肪因素外,高能量攝入可能與癌癥危險性增加有關。第12頁,共25頁。 4.某些特殊飲食習慣 已有大量流行病學資料和動物實驗證據表明,某些特殊飲食習慣,如喜食腌制、發(fā)酵、熏烤加工的熟食品與癌癥的發(fā)生有著密切關系。另外喜食高鹽食品的人群胃癌發(fā)病率明顯增高,已證實氯化鈉有促癌作用。此外飲酒與結腸直腸癌、原發(fā)性肝癌及乳腺癌的發(fā)生也存在某些關系。第13頁,共25頁。 常見的營養(yǎng)相關性癌癥 1.食管癌:調查研究發(fā)現缺少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缺少鉬、鋅、鎂、
9、硒等微量元素,進食腌制和霉變食物,喝酒同時吸煙等都可使食管癌的發(fā)生率顯著上升。 2.胃癌: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胃癌的發(fā)生可能與下列飲食因素:食物在熏烤過程中大量產生的多環(huán)芳烴化合物及蛋白質在高溫下分解產生的雜環(huán)胺類物質;飲水及糧食中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偏高;喜食腌制食品;霉變食物中含有霉菌毒素;酗酒。第14頁,共25頁。 3.肝癌:肝癌的發(fā)生要與食物受黃曲霉毒素的污染有關。此外,酗酒可明顯損傷肝臟,導致肝硬化和肝癌。 4.結腸、直腸癌:其發(fā)病與高脂肪膳食、膳食纖維不足等飲食因素有關,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降低大腸癌的發(fā)生率。 5.乳腺癌:很多資料證明,高脂肪與高能量的飲食與乳腺癌的發(fā)生呈正相關
10、。 6.其它:肺癌病人常與缺乏維生素A和硒有關;高脂肪飲食可能與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膽囊癌的發(fā)生有關;喉癌、口腔癌與吸煙、酗酒有關;甲狀腺癌與飲食中缺碘有關;鼻咽癌與食品的亞硝基化合物(如亞硝胺)污染有關等。第15頁,共25頁。 二、食物中的抗癌因素 (一)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植物性食物中耐人體消化酶的一類化合物,是極為復雜的大分子聚合物。增加膳食中纖維,如蔬菜、水果及全成分谷物等的攝入,可通過影響腸蠕動和機體雌激素的生物利用率而降低患結腸癌和乳腺癌的風險,甚至也能降低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胃癌、前列腺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的患病危險。第16頁,共25頁。 1.膳食纖維對腸蠕動的影
11、響 膳食中的不溶性纖維可以通過吸收水分增加糞便體積,增加腸蠕動力,稀釋潛在的致癌物,縮短食物有毒代謝產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加速其排出體外。 2.膳食纖維對能量攝入的影響 水溶性膳食纖維吸水后粘度增大,其作用之一是使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增加,抑制胃和胰蛋白酶及脂解酶的活性,使分解三大能量物質的速度減慢;其作用之二是體積增加,產生飽腹感,有利于減少攝入更多的食物,從而減少攝入更多的能量。 第17頁,共25頁。 3.膳食纖維可減少次級膽汁酸的生成 膳食纖維可螯合腸道內的膽汁酸,減少次級膽汁酸的生成,減少其可能的致癌危險。 4.膳食纖維可降低血脂 膳食纖維可在腸道中螫合一定量的脂肪酸將其排出體外或抑制脂
12、肪酸的吸收。第18頁,共25頁。 (二)維生素 1.維生素A 維生素A具有抑制惡性腫瘤的作用,動物實驗結果顯示,在灌胃亞硝胺、黃曲霉霉毒素等致癌物的同時大量補充維生素A,動物腫瘤發(fā)生率降低。維生素A的重要作用是控制上皮組織分化,維持上皮組織細胞正常形態(tài)。機體缺乏維生素A時上皮細胞角質化,演變?yōu)轺[狀細胞乃至發(fā)展為癌。另外,維生素A還具有將已經向癌細胞分化的移形細胞恢復正常的特殊作用,已發(fā)現幾乎所有起源于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如皮膚癌、食管癌、胃癌、肺癌、結腸癌、直腸癌、膀胱癌等的發(fā)生都與維生素A缺乏有關。 第19頁,共25頁。 2.維生素E 維生素E具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機體游離自由基的形
13、成,保護細胞的正常分化,阻止上皮細胞過度增生角化,減少細胞癌變。臨床研究證實,維生素E與某些抗癌藥物合用可增強療效,同時維生素E還可以減輕化療的毒性反應。維生素E的衍生物,如維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einate,VES)也可抑制人白血病細胞、鼠B-16黑色素瘤細胞、人前列腺癌細胞、人乳腺癌細胞和鼠EL4T淋巴瘤細胞等多種腫瘤細胞的生長,其機制為阻滯腫瘤細胞周期、抑制腫瘤細胞DNA合成、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并促進腫瘤細胞分化等。第20頁,共25頁。 3.維生素C:維生素C具有很強的防癌、抗癌作用,它可以阻斷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促進淋巴細胞的形成,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可通過影響能量
14、代謝直接抑制癌細胞生長。 4.B族維生素:大多數B族維生素作為機體酶的輔助因子參與細胞內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分解以及相互轉化。維生素B1,缺乏時可使腫瘤形成及生長速度加快;維生素B2可抑制黃曲霉毒素的活性,減少肝癌的發(fā)生;維生素B6可抑制膀胱癌的進展和轉移;維生素B12缺乏可增加胃癌和白血病的發(fā)病率,但過量則會使病情惡化。第21頁,共25頁。 (三)礦物質 1.鈣:鈣離子參與上皮細胞增殖和分化的全過程,機體鈣水平是直腸癌病因學因素之一。在常規(guī)膳食時腸內的鈣濃度就可以抑制結腸上皮生長,降低腸粘膜鳥氨酸脫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活性,而ODC在有絲
15、分裂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其活性反映細胞增殖速度。臨床研究表明,結腸內的離子鈣可結合膽汁酸,形成不溶性的鈣復合物,間接影響其對結腸粘膜細胞的增殖作用。第22頁,共25頁。 2.硒:硒可以改善機體免疫功能,還可以通過調整細胞分裂、分化及癌基因表達等使癌細胞行為向正常方向轉化。另外,硒還具有促進正常細胞增殖和再生的功能。 3.鍺:鍺可以誘發(fā)機體產生干擾素,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4.鋅和鉬:鋅和鉬能阻斷亞硝胺類致癌物在機體內合成,具有間接抗癌作用。第23頁,共25頁。 (四)植物化學物 谷類、豆類、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物除了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含有豐富的植物化學物。幾乎所有的植物化學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腫瘤作用,其具體作用詳見第二章第一節(jié)。所以大量食用蔬菜和水果對癌癥的預防具有積極的作用。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糖尿病飲食護理指導
- 四年級數學幾百幾十數乘以一位數自我檢測練習題大全附答案
- 胰島素泵護理方法
- 生長激素缺乏性矮小癥的健康宣教
- 托班課程《我愛喝水》教案
- 頸動脈海綿竇瘺的健康宣教
- 混合痔相關知識
- 胸腔積液的護理查房
- 心臟病患者的護理常識
- 貴州省安順地區(qū)重點名校2023-2024學年中考押題數學預測卷含解析
- DL∕T 5767-2018 電網技術改造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
- 03D201-4 10kV及以下變壓器室布置及變配電所常用設備構件安裝
- 基于plc的步進電機控制系統(tǒng)設計
- 衛(wèi)生統(tǒng)計學題庫+答案
- 帕金森病-課件
- MOOC 通信原理-南京郵電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中國綜合設施管理(IFM)市場發(fā)展現狀和未來五年前景分析
- 煙道改造居民同意協議書
- 2023年《房屋建筑學》考試復習題庫大全(含答案)
- 征地拆遷培訓班課件
- 2024年江蘇城鄉(xiāng)建設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