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七年級上冊電子課件:第15課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_第1頁
歷史七年級上冊電子課件:第15課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_第2頁
歷史七年級上冊電子課件:第15課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_第3頁
歷史七年級上冊電子課件:第15課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_第4頁
歷史七年級上冊電子課件:第15課 兩漢的科技和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15課兩漢的科技和文化1、了解造紙術的發(fā)明2、了解張仲景和華佗對中醫(yī)學的貢獻3、掌握司馬遷撰寫史記的基本史實4、了解道教和佛教等基本史實學習目標甲骨絲帛竹木簡在紙張出現(xiàn)以前,我們祖先曾使用以下材料作為書寫的載體笨重昂貴、書寫不方便、不易推廣 列舉這些書寫載體的局限性: 西漢時有一個叫東方朔的大文學家,此人真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據(jù)說有一次,他向漢武帝上一奏本,說起來還真是嚇人一跳,這個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簡,需要兩個人才能抬動,漢武帝足足看了一個多月,那個累啊,真是難以形容??!左面實物圖是在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繪有地圖的紙,是西漢早期用麻做的紙,也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最早的紙。論從史出一、

2、一個發(fā)明你能從以上史料中獲取哪些有效信息?紙的發(fā)明與改進:西漢時期 人們已經懂得了造紙的基本方法。東漢時期 宦官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蔡倫改進造紙術原料: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植物纖維優(yōu)點:紙的質量大大提高,原料易找,價格便宜,易于推廣作用:紙的使用日益普遍,成為人們廣泛使用的書寫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傳造紙術的發(fā)明漢代造紙工藝流程圖傳播路線公元4世紀(朝鮮)公元7世紀(日本) 公元8世紀 (阿拉伯國家)公元12世紀(非洲)公元12世紀(歐洲)公元19世紀(大洋洲)公元16世紀(美洲)造紙術由我國傳遍世界,有利于人類文化的傳播 。造紙術的發(fā)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影響今

3、天人們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紙”和節(jié)約紙張有什么重要意義?1、減少污染,保護環(huán)境;2、節(jié)約資源。造紙術給人類文化傳播帶來了方便,同時也給環(huán)境帶來了污染。請你想一想,采用哪些辦法可以減少污染?歷史與現(xiàn)實: 名醫(yī)檔案整理姓名:生活時代:身份:醫(yī)學家成就:張仲景 東漢末年 著傷寒雜病論,被稱為“醫(yī)圣”。 名醫(yī)檔案整理姓名:生活時代:身份:醫(yī)學家成就:華佗東漢末年擅長針灸、湯藥;外科手術;制“麻沸散”;創(chuàng)“五禽戲”體操。二、兩個名醫(yī) 傷寒雜病論發(fā)展了中醫(y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總結了各種疾病的癥候,提出在診斷上要辯證分析病情,然后對癥治療;還提出了“治未病”理論,提倡預防疾病。傷寒雜病論的價值:材料研讀:相關

4、史事后漢書華佗傳記載:華佗對他的學生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銷,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終不朽也。”他還傳授吳善“五禽之戲”,吳普長期堅持,“年九十余,耳日聰明,齒牙完堅”。 名人檔案整理姓名:生活時代:身份:史學家成就:司馬遷漢武帝時期著史記三、一部史書1.它是一部什么體裁的書?記述了什么時期的歷史?2.魯迅先生評價史記一書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學價值文學價值請你說出史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史記秉筆直書,對中國史學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史記文筆優(yōu)美,在文學史上有崇高的地位。材料研讀:內容: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3000年的史事。體裁:中國第一部紀

5、傳體通史。紀傳體和編年體的比較編年體以時間為中心,按年、月、日順序記述史事紀傳體以為人物立傳記的方式記敘史實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指本紀,按年編寫帝王的傳記及國家大事指列傳,以傳記的方式紀錄各類人物司馬遷于公元前104年開始編寫史記,其間因“李陵之禍”觸怒漢武帝,遭受“酷刑”,直到55歲時,才完成史記的編寫,前后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司馬遷在命運的災難面前卻堅忍不拔地寫出歷史巨著,他的這種精神對我們有什么教育意義?司馬遷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嚴謹修史的態(tài)度。他堅定志向絕不動搖、堅持真理絕不妥協(xié)、堅持探究絕不輕信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司馬遷采訪史跡派別發(fā)源地時間創(chuàng)立者教義信奉民眾道教佛教 印度東漢末

6、年西漢末年張角太平道張陵五斗米道 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下層民眾貧苦民眾尊奉黃帝和老子及神仙方術人生很苦,要熄滅欲望和煩惱,才能得到解脫;眾生平等中國(土生土長)檔案整理四、兩種宗教敦煌莫高窟西游記通過以上圖片和材料,思考佛教傳入的影響。佛教的傳入,豐富了中國文化,在社會、思想、文學以及建筑、雕刻、繪畫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千手觀音論從史出按佛教的說法:人死后能夠轉生來世。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難,虔誠地信佛,那么,來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而道教呢?主張修身養(yǎng)性,煉制丹藥,以求得道成仙,這迎合了統(tǒng)治者追求長生不老的欲望,所以也受到受到推崇。這種說法迎合了統(tǒng)治者害怕人民反抗的心理,因此受到了大力扶植。

7、1、符合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2、勞動人民的精神寄托。材料研讀:思考:宗教為什么能得以發(fā)展和傳播?課堂小結兩漢的科技與文化時代成就地位蔡倫張仲景華佗史學宗教東漢改進造紙術東漢末年東漢末年麻沸散、五禽戲神醫(yī)、外科圣手醫(yī)圣傷寒雜病論西漢末年,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qū)。東漢時,道教在民間興起。主張煉丹以求長生和成仙。漢武帝時,司馬遷著史記。此書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1在古代四大發(fā)明中,影響最為久遠,且對文明發(fā)展作用最為顯著的是 A指南針 B造紙術 C印刷術 D火藥2我國一些地方曾發(fā)生H7N9禽流感。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參考古代“醫(yī)圣”的醫(yī)學著作是 A.本草綱目 B.千金方 C.唐本草 D.傷寒雜病論3、下列哪一項是華佗的醫(yī)學成就 A.望、聞、問、切四診法 B.唐本草 C.傷寒雜病論 D.麻沸散CDD隨堂作業(yè)4、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紀傳體通史是 A漢書 B后漢書 C史記 D資治通鑒5、“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