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深埋還田新技術探研_第1頁
秸稈深埋還田新技術探研_第2頁
秸稈深埋還田新技術探研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秸稈深埋還田新技術探研_秸稈還田機宿城區(qū)共有耕地面積56萬畝,年產農作物秸稈總量在 33.5萬噸左右。在農作物秸稈做燃料和堆漚農家肥還田逐步 由煤和化肥替代后,將閑置的秸稈進行綜合利用己是當務之 急,秸稈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是秸稈直接還田,但其常規(guī)還田 工藝復雜,機具投入多,作業(yè)成本高,僅秸稈粉碎、深耕覆 蓋、整地、小麥播種等每畝每次作業(yè)成本就達750元之多,農 民難以接受,為了及時收獲,播種下季作物,只好就地將秸稈 焚燒,既燒毀樹木,污染環(huán)境,影響交通,又給國家和人民生 活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為禁止秸稈焚燒,每年政府三令五申, 采取出動警力、經濟處罰等多項措施無法完全都制止,針對秸 稈還田存在的

2、問題,在宿遷市宿城區(qū)多家蔬菜生產基地進行了 實施應用,進行了秸稈深埋還田新技術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綜 合效益,為宿城區(qū)秸稈綜合利用開辟了一條新途徑,為了便于 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現(xiàn)將該技術要點總結如下:技術要點:第一步開溝:在壟下開溝,深4045厘米、寬度視栽培 作物而定(一般為5060厘米);第二步鋪秸稈:每畝用秸稈 34噸,底部鋪放整秸稈,上面放碎秸稈,鋪完后踏實,厚 2030厘米,溝兩端露出10厘米秸稈茬,便于空氣進入;第三步撒菌種:將預處理好的菌種按總量平均分配后均勻撒在秸 稈上,輕拍使之與秸稈充分接觸;第四步覆土:將開溝土回填 于秸稈上,厚2025厘米,隨覆土起壟;第五步澆水:澆水以

3、濕透秸稈為宜,澆水后34天整平壟面,覆土保持20厘米 厚;第六步打孔:在壟面上打三行孔,行距2530厘米、孔距 20厘米,孔深要穿透秸稈層;第七步定植:按正常栽培技術 進行定植,一般不澆大水,可按穴澆水。定植后高溫期3天、 低溫期56天澆一次透水。生長期內每月打孔12次,每次孔 位要錯開。經過幾年研究發(fā)現(xiàn),秸稈在深埋條件下,一年后秸稈腐解率達到90%以上,土壤有機質年均增加0.11%, 日光溫室應用該技術每畝需要秸稈34噸,菌種5公斤。反應 期間,提高地溫46笆,提高室溫23笆,產品提早上市20天 以上,畝增產30%左右。同時可大幅度減少化肥、農藥用量, 降低亞硝酸鹽含量和農藥殘留,豐富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改善 產品品質??蓛?yōu)化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加土壤有機質,連續(xù)應 用23年,可大幅度改良土壤,尤其是在克服日光大棚蔬菜生 產連作障礙方面成效特別明顯。宿城區(qū)擁有豐富的秸稈資源,同時擁有七萬畝大棚蔬菜基地,如因勢利導,兩者有機 結合,在全區(qū)冬暖式蔬菜大棚中推廣該模式一“秸稈深埋-有 機肥-蔬菜種植”,一方便可以為我區(qū)的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一 條新的途徑,解決我區(qū)秸稈利用的難題,緩解秸稈禁燒的壓 力,優(yōu)化我區(qū)農材環(huán)境,另一方面為我區(qū)的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提供 新的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