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學教學課件:出凝血監(jiān)測_第1頁
危重病學教學課件:出凝血監(jiān)測_第2頁
危重病學教學課件:出凝血監(jiān)測_第3頁
危重病學教學課件:出凝血監(jiān)測_第4頁
危重病學教學課件:出凝血監(jiān)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出凝血監(jiān)測 出凝血的臨床監(jiān)測 出凝血的實驗室監(jiān)測 出凝血監(jiān)測在圍手術期的應用第一節(jié) 出凝血監(jiān)測的分類 主要是通過對病史的了解以及癥狀和體征的判斷,初步分析原因,確定下一步實驗室檢查方案一、臨床監(jiān)測出血情況出血部位出血狀況出血誘因 過敏史職業(yè)史用藥史家族史既往史體檢(一)出血原因局部損傷出凝血機制異常所致血管因素血小板功能與數(shù)量異常凝血因子缺乏纖維蛋白溶解亢進:DIC(二)出凝血機制異常的分析1.血管因素的出血 常表現(xiàn)為皮膚淤點、淤斑、粘膜的出血2.血小板計數(shù)異?;蚬δ苋毕?皮膚淤點、淤斑最常見,粘膜的出血次之3.凝血因子缺乏 關節(jié)腔出血、肌肉與內臟出血,手術或外傷后出血不止4.纖維蛋白溶解亢進

2、 大片狀皮下出血、肌肉等深部組織出血(三)病情動態(tài)監(jiān)測1. 出血部位的監(jiān)測2. 凝血功能實驗指標監(jiān)測3. 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4. 警惕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二、實驗室監(jiān)測(一)血管壁的試驗 :BT、CFT(二)血小板試驗 : BPC、PF4(三)血液的凝固機制 : PT 、KPTT 、Fg、ACT(四)纖維蛋白溶解的試驗:TCT、3P test、FDP 1.出血時間(BT): 指皮膚被刺破后出血至出血停止所需的時間。 主要反映血小板是否能迅速粘附、聚集成微栓堵塞血管。2.毛細血管脆性試驗(CFT) 束臂試驗:肢體加壓的方法使靜脈充血并使毛細血管受到一 定壓力,根據(jù)出血點數(shù)量和大小估計毛細血管的脆性。 正常男

3、性0-5個,女性0-10個(一)血管壁和血小板相互作用的試驗(二)檢查血小板的試驗血小板計數(shù):(100300)109/LPF4:反映血小板激活的指標(2.89-3.2ug/L)(三)檢查血液凝固機制1. 激活全血凝固時間(ACT) 又稱硅藻土激活凝血時間,常用于監(jiān)測肝素抗凝效果 正常值90130S。 凝血酶原時間(PT) 反映外源凝血系統(tǒng)缺陷。正常值:121S,較正常值延長3S以上診斷價值。 PT延長見于:、的單獨或聯(lián)合缺乏;嚴重的肝??;阻塞性黃疸;DIC;口服抗凝劑過量3.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KPTT) 反映內源性凝血因子活性。正常值32-42S,較對照延長10S有診斷價值。 常見于凝

4、血因子、缺發(fā)所致的甲、已、丙型血友??;DIC;纖維蛋白原嚴重減低。4. 纖維蛋白原定量(Fg):2-4g/L Fg降低: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纖溶期、重癥肝病 Fg增高:血液高凝狀態(tài) (四)檢查纖維蛋白溶解的試驗1. 凝血酶時間(TT) 正常值16-18S,比正常對照延長3S以上有診斷意義。 TT延長見于:血液FDP增多;血中肝素含量或肝素樣物質 增加;纖維蛋白濃度降低;DIC。2. 血漿魚精蛋白副凝固試驗(3P test): 正常人3P試驗陰性,陽性常于DIC早期。3. 血清FDP測定: 正常值16mg/L。當FDP20 mg/L有診斷意義。多見于 原發(fā)和繼發(fā)纖溶等,陽性是DIC診斷的輔助條

5、件。(五)血栓彈性圖(TEG) 原理:動態(tài)觀察離體血液凝固時的物理狀態(tài)的變化,分析血小板和凝血功能1.反應時間(r):被檢樣品中尚無纖維蛋白形成2.凝固時間(k):被檢樣品中開始形成纖維蛋白3.最大凝固時間(m):凝固時間至最大振幅的時間4.血栓最大幅度(MA):血栓形成的最大幅度血栓彈力圖幾種凝血病的圖解第二節(jié) 出凝血監(jiān)測在圍手術期應用一、術前對凝血功能的評估 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病史和篩選實驗) 若有異常,是什么樣的異常? 是否影響麻醉的選擇和手術的進行。 術前是否需要糾正或治療(一)血小板數(shù)量與質量的評估 1. 血小板量的異常: 正常100109/L。若小于5 0109/L,椎管內麻醉禁

6、忌 ,術前須積極治療 2. 血小板功能異常: 阿司匹林和非甾類抗炎藥物不可逆抑制血小板環(huán)氧合酶, 從而抑制TXA2形成。需停藥7-10天才能使出血時間恢復(二)凝血因子評估先天性的凝血因子缺乏獲得性的凝血因子缺乏二、術中術后出血分析麻醉因素手術因素大量輸血輸液體外循環(huán)對凝血的影響肝臟移植三、彌慢性血管內凝血(DIC) (一)DIC的常見原因感染手術和創(chuàng)傷產科的病理情況:羊水栓塞癌腫與白血病其他如休克、壞死性胰腺炎廣泛的微血栓形成與纖溶亢進并存1. 原發(fā)病2. 臨床表現(xiàn):1)多發(fā)性出血2)微循環(huán)衰竭休克3)多發(fā)性微血管栓塞的癥狀和體征(二)診斷標準3. 實驗室檢查(以下指標三項以上異常) 血小板降低(PLT100109/L) 纖維蛋白原進行性下降(Fg 1.5g/L) 3P試驗陽性或血漿FDP 20mg/L 凝血酶原時間縮短或延長 纖維蛋白原含量及活性降低 AT-含量及活性降低(三)DIC監(jiān)測原發(fā)病變化全身出血狀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