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年級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考點研究復習教學ppt_第1頁
江西九年級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考點研究復習教學ppt_第2頁
江西九年級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考點研究復習教學ppt_第3頁
江西九年級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考點研究復習教學ppt_第4頁
江西九年級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考點研究復習教學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江(Jiang)西九年級化學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考點研究復習第一頁,共六十九頁。命題點1碳和碳的氧化物(6年4考)1. (江西13題3分)下列物質(zhì)(Zhi)用途與性質(zhì)(Zhi)對應關(guān)系合理的是()A. 金剛石用于裁玻璃硬度大B. 一氧化碳用于冶煉金屬氧化性C. 二氧化碳用于滅火能與水反應D. 活性炭用于凈水_A吸附(Fu)性第二頁,共六十九頁?!窘馕觥拷饎偸糜诓貌A抢闷溆捕却蟮男再|(zhì);一氧化碳用于冶煉金屬(Shu)是利用其還原性;二氧化碳用于滅火是利用其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zhì);活性炭用于凈水是利用其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第三頁,共六十九頁。3. 江西18(2)題

2、1分江西不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特色美食更是遍布各地,令各路“吃貨”流連忘返。(2)贛州“齋婆柚”汁多葉美,齒頰生津。柚子皮還(Huan)可以吸附室內(nèi)異味,寫出一種具有同樣性質(zhì)的化學物質(zhì)名稱_?;?Huo)性炭第四頁,共六十九頁。命題點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6年4考(Kao)5. (江西21題8分)請你根據(jù)下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第五頁,共六十九頁。(1)圖一中儀器B的(De)名稱是_。(2)實驗室欲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圖一中選用A、B與_(填序號)組合,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3)圖二是兩套干燥氣體的裝置,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_(填“甲”或“乙”),不能選擇另一套的原因是_。試(Shi

3、)管D、F甲二氧化碳能與堿石灰反應被吸收第六頁,共六十九頁?!窘馕觥?1)根據(jù)實驗室常見儀器可知該儀器是試管。(2)實驗室用大理石或(Huo)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發(fā)生裝置為固液不加熱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與水反應,不宜用排水法收集,故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應選用A、B與D、F進行組合;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 2HCl CaCl2H2OCO2。(3)二氧化碳能與堿石灰反應而被吸收,故不能用堿石灰進行干燥。二氧化碳不與硫酸反應,可用濃硫酸進行干燥。第七頁,共六十九頁。6. (江(Jiang)西25題6分)如圖是實驗室常用

4、的裝置。請據(jù)圖回答:(1)寫出儀(Yi)器的名稱:_。收集某氣體只能采用E裝置,由此推測該氣體具有的性質(zhì)是_ ;長頸漏斗能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第八頁,共六十九頁。(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Zhuang)置組合是_(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 。BC(或(Huo)BD)第九頁,共六十九頁。(3)實驗室制得的CO2氣體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氣。為了得到純凈、干燥的CO2氣體,除雜裝置的導(Dao)管按氣流方向連接順序是_(填選項)。A. abcdB. bacdC. cdabD. dcbaC第十頁,共六十九頁。【解析】(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應選擇固體加熱裝置,即B裝置;氣體收

5、集可選C裝置,用排水法(Fa)收集,也可選D裝置,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3)除雜裝置中,應將氣體干燥裝置放在最后,因此連接順序應選C。第十一頁,共六十九頁。命題點3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6年1考)7. (江西18題6分)工業(yè)上常用“碳捕捉(Zhuo)”技術(shù)將CO和CO2混合氣體中的CO2捕捉并回收CO,其基本過程如圖所示(部分條件及物質(zhì)未標出)。第十二頁,共六十九頁。(1)反應分離(Li)出的CO2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_。(2)反應在“反應分離室”內(nèi)進行。將NaOH溶液與CaCO3分離的操作是_。(3)“捕捉室”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人(Ren)工降雨過濾第十三頁,共六十九頁。(4)下列有關(guān)

6、該捕捉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有_。A. 捕捉到的CO2可制備其他化工產(chǎn)品,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B. “反應分(Fen)離室”中的反應要吸收大量熱C. 整個過程中,只有一種物質(zhì)可循環(huán)利用D. 能耗大是該捕捉技術(shù)的一大缺點AD第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窘馕觥?1)干冰可用于制造舞臺云霧效果、用于人工降雨或用作制冷劑等。(2)將液體與液體中沒有溶解的固(Gu)體分離開的操作是過濾。(3)從氫氧化鈉溶液的循環(huán)可知,捕捉室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4)該過程中氫氧化鈉溶液和氧化鈣可以循環(huán)利用,“反應分離室”中進行的反應是生石灰與水反應,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前者放出大量的熱,后者在常溫下進行,反應的條件是高

7、溫,所以該過程耗能較大。第十五頁,共六十九頁?;?Hua)學方程式梳理第十六頁,共六十九頁。_;_;_;_;_;_;_ ;_;(充分(Fen)燃燒)(不充(Chong)分燃燒)CaCO3 CaO+CO2第十七頁,共六十九頁。_;_;_;_;_;_;_;_。第十八頁,共六十九頁。 考點梳理碳單質(zhì)(高(Gao)頻)物理性質(zhì)及(Ji)用途化學性質(zhì)及用途金剛石石墨C60木炭、活性炭穩(wěn)定性可燃性還原性第十九頁,共六十九頁。金剛(Gang)石物理性質(zhì)及用途金剛石物理性質(zhì):無色透明、正八面體形狀的固(Gu)體,天然存在最_的物質(zhì)用途:用于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堅硬的金屬、作鉆探機鉆頭、裝飾品等石墨物理性質(zhì)

8、:深灰色,有金屬光澤而不透明的細鱗片狀固體,質(zhì)軟,有滑膩感和良好的_性用途:可用于制造鉛筆芯、石墨電極、電刷等硬導電物理性質(zhì)差異大的原因:_ _ _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第二十頁,共六十九頁。C60物理性質(zhì):以單質(zhì)形式存在的碳,分子構(gòu)成形似足球用途:廣泛應用于超導、催化、材料、醫(yī)學及生物等(Deng)領(lǐng)域木炭、活(Huo)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強的吸附性用途:可用于吸附色素、異味及有毒氣體等物理性質(zhì)差異大的原因:_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第二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碳單質(zhì)常溫下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如用墨 汁書寫的字畫能保存很長時間而不(Bu)褪色氧氣充足_(化學方程式,下同(Tong))氧氣不足_與二氧化碳反應

9、_與氧化銅反應_與氧化鐵反應_可用于冶煉金屬可燃性還原性穩(wěn)定性:化學性質(zhì)相似的原因: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第二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碳的(De)氧化物COCO與CO2的(De)區(qū)別與聯(lián)系CO2(高頻)物理性質(zhì):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 _溶于水、密度比空氣_化學性質(zhì)及用途【溫馨提示】物理性質(zhì)化學性質(zhì)用途:制取難小第二十三頁,共六十九頁?;瘜W性質(zhì)及(Ji)用途可燃性(Xing)還原性化學方程式: _現(xiàn)象:產(chǎn)生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作氣體燃料與CuO反應 _與Fe2O3反應 _11 12 13 用于冶金工業(yè)毒性: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jié)合,使之失去攜氧能力,造成人體缺氧

10、,嚴重時會危及生命第二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緶剀疤崾尽緾O有毒,在實驗室中應特別注意尾氣處理(Li),用煤等含碳燃料取暖時,一定要保持室內(nèi)通風,防止CO中毒物理性質(zhì): _色無味的氣體、 _溶于水、密度比空氣 _,固(Gu)態(tài)二氧化碳俗稱 _14 無能大干冰15 16 17 第二十五頁,共六十九頁?;瘜W(Xue)性質(zhì)a. 既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可用于滅火b. 與水反應:化學反應方程式 _(H2CO3能(Neng)使石蕊溶液變紅)c. 與堿反應d. 與碳反應:CO2+C 2COe. 參與光合作用18 第二十六頁,共六十九頁。與澄(Cheng)清石灰水與氫氧化(Hua)鈉與堿反應化學方程式: _現(xiàn)

11、象:澄清石灰水 _應用:實驗室常用該反應檢驗 二氧化碳氣體化學方程式: _應用:實驗室常用該反應吸收或除去二氧化碳19 20 21 變渾濁實驗視頻二氧 化碳的性質(zhì)探究第二十七頁,共六十九頁。用途: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De)原料、作滅火劑、干冰用 于人工降雨、作氣體肥料、化工產(chǎn)品的原料等制(Zhi)取工業(yè)制法:高溫煅燒石灰石(化學方程式,下同) _實驗室制法(詳見實驗突破欄目): _22 23 第二十八頁,共六十九頁。CO與CO2的區(qū)(Qu)別與聯(lián)系CO與CO2在一定條件 下可以(Yi)相互轉(zhuǎn)化:CO2與CO化學性質(zhì)不同的原因: _24 分子構(gòu)成不同第二十九頁,共六十九頁。CO2對(Dui)生活

12、和環(huán)境的影響自然界(Jie)中的CO2循環(huán):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二氧化碳無毒但不能供給呼吸;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超過正常含量時,會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影響,如氣悶、頭昏等溫室效應低碳生活【特別提醒】原因危害緩解措施概念做法第三十頁,共六十九頁。原因:一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燒;二是森林資源的不斷減少危害: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引起氣候反常、土(Tu)地沙漠化、生態(tài)環(huán)境被破壞、生物物種減少等第三十一頁,共六十九頁。緩解措施:減少對 _、 _和 _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開發(fā)新能源(Yuan),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促進節(jié)能產(chǎn)品和技術(shù)的進一步開發(fā)和普及;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人工

13、吸收二氧化碳;推廣無紙化辦公;減少使用一次性筷25 26 27 煤(Mei)石油天然氣第三十二頁,共六十九頁。概念:日常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 以降低碳的排放量,特別是CO2的排放量做法:使用清潔能源、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提倡(Chang)紙張雙面使用、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減少私家車的使用等【特別提醒】二氧化碳增多會導致“溫室效應”增強,使全球氣候變暖,但二氧化碳不是空氣污染物重難點突破第三十三頁,共六十九頁。 重難點突破一 碳單質(zhì)例 1(云南)金剛石、石墨和C60的化學(Xue)性質(zhì)相似,物理性質(zhì)卻有很大差異。其原因是()A. 構(gòu)成它們的原子大小不同B. 構(gòu)成它們的原子數(shù)目不同C

14、. 金剛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種原子構(gòu)成D. 金剛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第三十四頁,共六十九頁?!窘馕觥拷饎偸?、石墨由碳原(Yuan)子直接構(gòu)成,C60由C60分子構(gòu)成,三種物質(zhì)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導致三者物理性質(zhì)有很大差異,D正確。第三十五頁,共六十九頁。針對訓練1. (江西樣卷二)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構(gòu)成的單層片狀結(jié)構(gòu)的新材料(如圖所示),它是一種透明的良好導體(Ti)和最薄、最硬的納米材料。下列關(guān)于石墨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白色固體B. 硬度較大C. 具有良好的導電性D. 燃燒能生成二氧化碳A 第三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窘馕觥扛鶕?jù)石墨烯是透明的材料,A錯誤;石墨

15、烯是最硬的納米材料,硬度較大,B正確;石墨烯是良好的導體,即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導電性,C正確;石墨烯由碳原子構(gòu)成,所以燃燒能生(Sheng)成二氧化碳,D正確。第三十七頁,共六十九頁。2. (永州)物質(zhì)的用途與性質(zhì)對應關(guān)系不合理的是 ()A. 石墨做電池電極導電性B. 焦炭冶煉金屬可(Ke)燃性C. 金剛石切割玻璃硬度大D. 活性炭除異味吸附性B 第三十八頁,共六十九頁?!窘馕觥渴哂袑щ娦?,可以做電池的電極,A合理;焦炭具有還原性,可以冶煉金屬,B不合理;金剛石硬度(Du)大,可以切割玻璃,C合理;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異味,D合理。第三十九頁,共六十九頁。3. (成都節(jié)選)(

16、1)C60的發(fā)現(xiàn)使人類了解到一個全新的碳世界,根據(jù)圖文回答下列問題:C60屬于_(填(Tian)“單質(zhì)”或“化合物”)。C60這種物質(zhì)是由_(填“分子”或“原子”)構(gòu)成。C60與金剛石、石墨具有相似的_(填“化學”或“物理”)性質(zhì)。足球可由橡膠制成,橡膠屬于_(填“無機”或“有機”)物。單(Dan)質(zhì)分子化學有機第四十頁,共六十九頁。二 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例 2下列(Lie)是驗證CO2有關(guān)性質(zhì)的實驗,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A實(Shi)驗說明CO2具有的性質(zhì)是_。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_第四十一頁,共六十九頁。(2)B實驗中的現(xiàn)象(Xiang)為_,能觀察到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_。該過程

17、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3)C實驗說明CO2具有_的性質(zhì),該性質(zhì)在生活中的應用是_。(4)D實驗的目的是 _ ,該實驗驗證的是CO2的_(填“物理”或“化學”)性質(zhì)。小(Xiao)氣球逐漸膨脹起來 CO2與加入的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使錐形瓶內(nèi)壓強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使得小氣球膨脹起來能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制作碳酸飲料驗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物理第四十二頁,共六十九頁?!窘馕觥?1)A實驗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下層蠟燭先熄滅,上層蠟燭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Zhi)是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2)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得錐形瓶內(nèi)部的氣壓小于外部的大

18、氣壓,觀察到小氣球膨脹起來。(3)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會與溶液中的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該原理在生活中可用于制作碳酸飲料或汽水等。(4)D實驗驗證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的物理性質(zhì)。第四十三頁,共六十九頁。針對訓(Xun)練1. (江西樣卷二)如圖所示實驗中,、為用紫色石蕊溶液潤濕的棉球,、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實驗現(xiàn)象是:比先變紅,、不變紅。由此可得出CO2的相關(guān)性質(zhì)有()A. 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B. 能與水反應C. 能與氫氧化鈣反應D. _B 密度大于(Yu)空氣第四十四頁,共六十九頁。三 CO與(Yu)CO2的鑒別和除雜考向1CO與C

19、O2的鑒別依據(jù):兩種氣體的性質(zhì)不同。鑒別(Bie)的方法及現(xiàn)象第四十五頁,共六十九頁。例3下列方法中(Zhong)能區(qū)分CO和CO2的是()通過灼熱的氧化銅觀察顏色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伸入燃著的木條聞氣味通入澄清石灰水A. B. C. D. C 第四十六頁,共六十九頁?!窘馕觥?通過灼熱的氧化銅(Tong),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可以和氧化銅(Tong)發(fā)生反應,可觀察到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二氧化碳不能和氧化銅(Tong)反應,可區(qū)分;兩者均為無色的氣體,觀察顏色并不能區(qū)分;二氧化碳溶于水顯酸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一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無現(xiàn)象,可區(qū)分;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氣體,伸入燃著的木條會燃燒

20、,而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木條會熄滅,可區(qū)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為無味氣體,聞氣味無法區(qū)分;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而一氧化碳沒有現(xiàn)象,可區(qū)分。故選C。第四十七頁,共六十九頁??枷?CO與CO2的(De)除雜第四十八頁,共六十九頁。例4(株洲)除去二氧化碳氣體中混有的少量一(Yi)氧化碳,最合理的方法是()A. 使混合氣體通過氫氧化鈉溶液B. 將混合氣體點燃C. 使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D. 使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焦炭C 第四十九頁,共六十九頁?!窘馕觥砍s時應遵循三個原則,即不增、不減、易分離?;旌蠚怏w通過氫氧化鈉溶液時,NaOH和二氧化碳反應,與一氧化碳不反

21、應,A錯誤;二氧化碳不燃(Ran)燒也不支持燃(Ran)燒,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很難被點燃(Ran),B錯誤;CO和灼熱的CuO反應生成CO2氣體,二氧化碳不發(fā)生反應,C正確;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焦炭時,CO2與C反應生成CO,D錯誤。第五十頁,共六十九頁。針對訓練1. 現(xiàn)有CO和CO2的混合氣體(Ti)。采用如圖實驗裝置可以:檢驗CO2氣體,分離CO和CO2混合氣體,干燥CO和CO2氣體。實驗所需的試劑有:稀鹽酸、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第五十一頁,共六十九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甲中盛放澄清石(Shi)灰水B. 乙中盛放氫氧化鈉溶液C. 丁中盛放稀鹽酸D. 分離時,先得

22、到CO2,后得到COD 第五十二頁,共六十九頁。2. 下列方法能用來鑒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氣體的是()A. 分別向兩個集氣瓶中倒入無色酚酞溶(Rong)液B. 聞氣味C. 分別向兩個集氣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D. _C 將氣(Qi)體分別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第五十三頁,共六十九頁。 實驗突破 實驗二氧化碳的實驗室(Shi)制取實驗用品:錐形瓶(或試管)、長(Chang)頸漏斗(或分液漏斗)、雙孔橡膠塞、玻璃導管、膠皮管、集氣瓶、玻璃片、火柴;大理石(或石灰石)、稀鹽酸、澄清石灰水。() 實驗視頻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第五十四頁,共六十九頁。解讀:藥品的選擇:(1)不能用濃鹽酸代替稀鹽酸,因為濃

23、鹽酸具有揮發(fā)性,使制得的氣體不純,生成的CO2中混有氯化氫氣體。(2)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因為稀硫酸與碳酸鈣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或石灰石)表(Biao)面阻礙反應的進行。(3)不能用碳酸鈉(或碳酸鉀)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為碳酸鈉(或碳酸鉀)是粉末狀固體,與稀鹽酸接觸面積大,反應劇烈,不利于控制反應速率及氣體的收集。第五十五頁,共六十九頁。2. 反應原理:_。3. 發(fā)(Fa)生裝置的選擇(1)選擇依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2)發(fā)生裝置第五十六頁,共六十九頁。A裝置便于添加藥品且產(chǎn)生的氣體量大,但無法控制反應速率;B、C裝置便于添加藥品并能控制反應速率,還(Hu

24、an)有利于節(jié)約藥品;D裝置可以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解讀:組裝儀器時若使用長頸漏斗,則長頸漏斗要伸入液面(Mian)_,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_逸出。以下長頸漏斗口第五十七頁,共六十九頁。4. 收集裝置的選擇(1)選擇依據(jù):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2)收集裝置由于二氧化碳能_,且密度比空氣_,所以采用_法收集,收集裝置如(Ru)圖E所示。還可選用如圖F裝置收集,氣體由“a”端進入,在“b”端驗滿。解讀:收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應正放在桌面上。溶(Rong)于水大向上排空氣第五十八頁,共六十九頁。5. 操作步驟(1)連:連接儀器。(2)查:檢查裝置氣密性。(3)裝:往錐形瓶(或試管)中裝入大

25、理石(或石灰石),向長頸漏斗(或分液漏斗)中滴加稀鹽酸。解讀:裝藥品時根據(jù)制取二(Er)氧化碳的多少決定加入大理石(或石灰石)的量,稀鹽酸可先加入少量,不足時再補充。(4)收:收集二氧化碳。(5)驗: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滿。第五十九頁,共六十九頁。6檢驗和驗滿(1)檢驗(如圖(Tu)G):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_,則證明生成的氣體是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變(Bian)渾濁第六十頁,共六十九頁。解讀:不能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收集的氣體是否為二氧化碳。因為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CO2,還有可能是N2等氣體。(2)驗滿(如圖H):將燃著的木條放在(Zai)集氣瓶_,不能伸入集氣瓶_,如果木

26、條熄滅,證明氣體已收集滿。瓶(Ping)口內(nèi)第六十一頁,共六十九頁。7. 實驗拓展:CO2的干燥與凈化用稀鹽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CO2時,由于反應過程放出熱量,會揮發(fā)出少量HCl氣體,應該用飽和的NaHCO3溶液除去該氣體,然后用AgNO3溶液檢驗HCl是否除盡,最后再(Zai)用濃H2SO4干燥,得到干燥、純凈的CO2氣體。其常見的裝置如下:第六十二頁,共六十九頁。8. CO2體(Ti)積的測量將反應生成的CO2氣體通入上圖裝置a端,量筒內(nèi)水的體積即為生成的CO2的體積。其中在水上面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可避免CO2與水接觸部分溶解(Jie),減少測量誤差。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jié)果沒有影響?!緶剀疤崾尽坑嘘P(guān)其他制氣的知識詳見P90。第六十三頁,共六十九頁。例 (吉安六校聯(lián)考改編)已知二氧(Yang)化碳既不溶于NaHCO3溶液,也不與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