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四等水準測量控制測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測量外,還要進行高程控制測量。小區(qū)域地形測圖或施工測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準測量作為高程控制測量的首級控制。一、三、四等水準測量(leveling)的技術(shù)要求1、高程系統(tǒng):三、四等水準測量起算點的高程一般引自國家一、二等水準點,若測區(qū)附近沒有國家水準點,也可建立獨立的水準網(wǎng),這樣起算點的高程應采用假定高程。2、布設形式:如果是作為測區(qū)的首級控制,一般布設成閉合環(huán)線;如果進行加密,則多采用附合水準路線或支水準路線。三、四等水準路線一般沿公路、鐵路或管線等坡度較小、便于施測的路線布設。3、點位的埋設:其點位應選在地基穩(wěn)固,能長久保存標志和便于觀測的地點,水
2、準點的間距一般為11.5km,山嶺重丘區(qū)可根據(jù)需要適當加密,一個測區(qū)一般至少埋設三個以上的水準點。4、三、四等及五等水準測量的精度要求和技術(shù)要求列于表中二、三、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三、四等水準測量觀測應在通視良好、望遠鏡成像清晰及穩(wěn)定的情況下進行。一般采用一對雙面尺。1、三等水準一個測站的觀測步驟:(后-前-前-后;黑-黑-紅-紅)(1)照準后視尺黑面,精平,分別讀取上、下、中三絲讀數(shù),并記為(1)、(2)、(3)。(2)照準前視尺黑面,精平,分別讀取上、下、中三絲讀數(shù),并記為(4)、(5)、(6)。(3)照準前視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shù),記為(7)(4)照準后視尺紅面,精平,讀取中絲讀數(shù)
3、,記為(8)這四步觀測,簡稱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紅一紅)”,這樣的觀測步驟可消除或減弱儀器或尺墊下沉誤差的影響。對于四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允許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紅一黑一紅)”的觀測步驟。2、一個測站的計算與檢核:觀測記錄參看書本表7-11。視距的計算與檢核后視距(9)=(1)(2)X100m前視距(10)=(4)(5)Xl00m三等為75m,四等為100m前、后視距差(11)=(9)一(10)三等為3m,四等為5m前、后視距差累積(12)=本站(11)+上站(12)三等為6m,四等為10rn水準尺讀數(shù)的檢核同一根水準尺黑面與紅面中絲讀數(shù)之差:前尺黑面與紅面中絲讀數(shù)之差13)=(6)
4、十K(7)后尺黑面與紅面中絲讀數(shù)之差(14)=(3)十K三等才2mm,四等才3mm(上式中的K為紅面尺的起點數(shù),為4.687m或4.787m)高差的計算與檢核黑面測得的高差(15)=(3)(6)紅面測得的高差(16)=(8)(7)校核:黑、紅面高差之差(17)=(15)(16)0.100或(17)=(14)一(13)三等為3mm,四等為5mm高差的平均值(18)=(15)+(16)0.100/2在測站上,當后尺紅面起點為4.687m,前尺紅面起點為4.787m時,取十0.100,反之,取一0.100。3、每頁計算校核高差部分在每頁上,后視紅、黑面讀數(shù)總和與前視紅、黑面讀數(shù)總和之差,應等于紅、黑
5、面高差之和。對于測站數(shù)為偶數(shù)的頁:2(3)+(8)2(6)+(7)=工(15)+(16)=2工(18)對于測站數(shù)為奇數(shù)的頁:(3)+(8)2(6)+(7)=工(15)十(16)=2工(18)0100視距部分在每頁上,后視距總和與前視距總和之差應等于本頁末站視距差累積值與上頁末站視距差累積值之差。校核無誤后,可計算水準路線的總長度。(9)(10)=本頁末站之(12)上頁末站之(12),水準路線總長度=(9)+(10)4、成果整理三、四等水準測量的閉合路線或附合路線的成果整理,首先其高差閉合差應滿足表7-10的要求。然后,對高差閉合差進行調(diào)整,調(diào)整方法可參見第二章有關(guān)部分,最后按調(diào)整后的高差計算各
6、水準點的高程。若為支水準路線,則滿足要求后,取往返測量結(jié)果的平均值為最后結(jié)果,據(jù)此計算水準點的高程。5、四等水準采用塔尺進行觀測的步驟如下:后(上、下、中)-前(上、下、中)改變儀器高前(中)-后(中)注:第2章2.3節(jié)介紹的圖根水準測量成果處理方法是一種近似的成果處理方法,他不能用于三、四等水準測量的成果處理。城市測量規(guī)范規(guī)定,各等級高程控制網(wǎng)(指一、二、三、四等水準網(wǎng))應采用條件平差或間接平差進行成果計算,條件平差或間接平差是符合最小二乘原理的嚴密平差方法,本書沒有介紹它們的內(nèi)容,所以,三、四等水準測量成果處理的方法已經(jīng)超出了本書的范圍。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專用平差計算軟件如武漢大學測繪學院
7、開發(fā)的“科傻”軟件或南方測繪公司的“平差易”軟件進行計算。7-8三角高程測量(trigonometricleveling)原因:1、丘陵地區(qū)和山區(qū),地面高低起伏較大2、水準點位于較高建筑物上。方法:測距儀三角高程測量(可以代替四等水準測量)、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經(jīng)緯儀三角高程測量(主要用于山區(qū)圖根高程控制)一、三角高程測量的原理已知:A點高程觀測:儀器高i、覘標高1、豎直角a、A、B兩點間的水平距離DAB則可求得A、B兩點間的高差hAB=DABtana+i-1上述公式?jīng)]有考慮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適合于兩點距離小于200m的高差計算。二、三角高程測量的等級及技術(shù)要求對于三角高程控制測量,般
8、分為兩級,即四等和五等三角高程測量,它們可作為測區(qū)的首級控制。其技術(shù)要求見表。三、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影響(球氣差改正數(shù))在做三角高程測量時,在一定情況下,還需要考慮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對所測高差的影響,即要進行地球曲率和大氣折光的改正,簡稱球氣兩差改正。1地球曲率的改正在用三角高程測量兩點間的高差時,若兩點間的距離較長(超過300m),則圖7-15中的大地水準面不能再用水平面來代替,而應按曲面看待,因此還應考慮地球曲率影響的改正,簡稱為球差改正,其改正數(shù)用f1表示。2、大氣折光的改正在觀測豎直角時,由于大氣的密度不均勻,視線將受大氣折光的影響而總是成為一條向上拱起的曲線,這樣使所測得的豎直角(
9、水平方向與視線的切線方向)總是偏大,因此,要進行大氣折光的改正,簡稱氣差改正,其改正數(shù)用f2表示3、三角高程嚴密計算公式的推導4、措施球氣兩差在單向三角高程測量中,必須進行改正。對于雙向三角高程測量(又稱對向觀測或直反覘觀測,即5、三角高程測量的觀測和計算先在已知高程的A點安置經(jīng)緯儀,在另一B點立覘標,測得高差hAB,稱為直覘。然后再在B點安置經(jīng)緯儀,A點立覘標,測得高差hBA,稱為反覘。若將直、反覘測得的高差值取平均值,可以抵消球氣兩差的影響,所以三角高程測量一般都用對向觀測,且宜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完成。、方法與步驟1、了解四等水準測量的方法雙面尺法四等水準測量是在小地區(qū)布設高程控制網(wǎng)的常用方法
10、,是在每個測站上安置一次水準儀,但分別在水準尺的黑、紅兩面刻劃上讀數(shù),可以測得兩次高差,進行測站檢核。除此以外,還有其他一系列的檢核。2、四等水準測量的實驗從某一水準點出發(fā),選定一條閉合水準路線。路線長度200400米,設置46站,視線長度30m左右。安置水準儀的測站至前、后視立尺點的距離,應該用步測使其相等。在每一測站,按下列順序進行觀測:后視水準尺黑色面,讀上、下絲讀數(shù),精平,讀中絲讀數(shù);前視水準尺黑色面,讀上、下絲讀數(shù),精平,讀中絲讀數(shù);前視水準尺紅色面,精平,讀中絲讀數(shù);后視水準尺紅色面,精平,讀中絲讀數(shù)記錄者在“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中按表頭表明次序記錄各個讀數(shù),(16)為計算結(jié)果:后
11、視距離=100X(1)-(2)前視距離=100X(4)-(5)視距之差(11)=-工視距差(12)=上站(12)+本站(11)紅黑面差(13)=+K-,(K=4.687或4.787)(二+K-黑面咼差(15)=-紅面咼差(16)=-高差之差(=(15)-(16)=(-(13)平均高差(18)=1/2(5+(16)每站讀數(shù)結(jié)束(),隨即進行各項計算(6),并按技術(shù)指標進行檢驗,滿足限差后方能搬站。(4)依次設站,用相同方法進行觀測,直到線路終點,計算線路的高差閉合差。按四等水準測量的規(guī)定,線路高差閉合差的容許值為20VLmm,L為線路總長(單位:km)。二、注意事項(1)四等水準測量比工程水準測
12、量有更嚴格的技術(shù)規(guī)定,要求達到更高的精度,其關(guān)鍵在于:前后視距相等(在限差以內(nèi));從后視轉(zhuǎn)為前視(或相反)望遠鏡不能重新調(diào)焦;水準尺應完全豎直,最好用附有圓水準器的水準尺。(2)每站觀測結(jié)束,已經(jīng)立即進行計算和進行規(guī)定的檢核,若有超限,則應重測該站。全線路觀測完畢,線路高差閉合差在容許范圍以內(nèi),方可收測,結(jié)束實驗。四等水準測量外業(yè)記錄表日期:年_月_日天氣:儀器型號:組號:觀測者:記錄者:司尺者:二、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訓測點后尺下前尺下軸.方向和尺號水準尺磁數(shù)(m)K+黒-紅(tnni)高差中數(shù)5)備注上上編編前視距黑商紅聞葺號規(guī)喬差d(1)(5)(13)K7-4.G87(7)(11)Kii-
13、4.787(10)刖15;(17)(18)后-刖U1)BillL.ti9L0.758L.70ti乩39501L52-50390.S70.574乩36L011H11S36.60036.8001.1341.03-101.1340Jn前21T1200-0.200Z1N7-ld0.8672.3307.31U2I3130后80.6165.3301Hll743.30044.2001.S84L9H6-21.8850-o.yoo-1.100N040.8491.773乩!站1IL5020318后了0.5845.372-131Hll851.10053.L.SHllL.18L072L.180Z3L000-0.100
14、3Z21Z3-2.0431.5025-1.100L000O849O31853.1-0.100前飛后前1.7730.5&4i.l&d6.1595.3721.0S71-12L.180Z3L167LE5770.9115.販20.655L155后81.4166.1021451.20052.00前7后前-0.505-4).伽1-0.5055HM2-1.000-1.100=185.2LHil5)+L(16)-3,7015總?cè)尾?(18)=3.7015-E-駆乩3Y.-+(4)1=3.791檢-1.1E(T+(8)=25.3fi3末站門幻=1.17.403*1/2=3.7015總視距二Z9)+12(10)-
15、371.5a奇差的計算和檢核按黑而讀數(shù)和紅而讀數(shù)測得的高差分別為:(15)=(3)-(7)C16)-兩而的焉差之差口J按下式計算,二100為兩尺常數(shù)K之羔(17)-(15)-C16)100-C13)-(14)對于四等水準測量,兩血自左之并不大干5mm,二等不大于3mm四計算平均高差(1JO-1/2(5)+(16)100(五人總的計算和檢核毎一測段.完成丿二應作如下檢核;(IX視距計算檢核:末站的(12)=Z-Z(10)總視距+L(10)奇差的計算和檢核當測站為偶數(shù)時,總高去二匸18)=1/2rLlb)+L(16)1=1/2-ET(3)+(4)-+當測姑為偶數(shù)時,總焉左=(18)=1/2L(lb
16、)+E(16)100建筑工程測量課內(nèi)指導書測量實驗須知測量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技術(shù)基礎課,測量實驗是測量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只有通過實驗和對測量儀器的親自操作,進行安置、觀測、記錄、計算、寫作實驗報告等,才能真正掌握測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因此,必須對測量實驗予以充分重視。(一)測量實驗的一般規(guī)定實驗前,必須閱讀測量學的有關(guān)章節(jié)及測量學實驗的相應項目。實驗時,必須攜帶測量實驗,便于參照、記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和計算。實驗分小組進行,組長負責組織和協(xié)調(diào)實驗工作,辦理所用儀器、工具的借領和歸還手續(xù)。憑組長或組員的學生證借用儀器。實驗應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進行,不得無故缺席或遲到、早退;應在指定的場地進行,不得
17、擅自改變地點。必須遵守實驗室的“測量儀器工具的借用規(guī)則”。應該聽從教師的指導,嚴格按照實驗要求,認真、按時、獨立地完成任務。測量記錄應該用正楷書寫文字和數(shù)字,不可潦草,并在規(guī)定表欄中填寫。記錄應該用2H或3H鉛筆。記錄者聽取觀測者報出儀器讀數(shù)后,應向觀測者回報讀數(shù),以免記錯。記錄數(shù)字若發(fā)現(xiàn)有錯誤,不得涂改,也不得用橡皮擦拭,而應該用細橫線劃去錯誤數(shù)字,在原數(shù)字上方寫出正確數(shù)字,并在備注欄內(nèi)說明原因。若一測回或整站觀測成果不合格(觀測誤差超限),則用斜細線劃去該欄記錄數(shù)字,并在備注欄內(nèi)說明原因。根據(jù)觀測結(jié)果,應當場作必要的計算,并進行必要的成果檢驗,以決定觀測成果是否合格,是否需要進行重測(返工
18、)。應該當場寫的實驗報告也應寫好。實驗結(jié)束時,應把觀測記錄和實驗報告交指導教師審閱。經(jīng)教師認可后,方可收拾儀器和工具,作必要的清潔工作,向?qū)嶒炇覛w還儀器和工具,結(jié)束實驗。(二)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測量儀器歷來屬于比較貴重的設備,尤其是目前在向精密光學、機械化、電子化方向發(fā)展而使其功能日益先進的同時,其代價也更為昂貴。對測量儀器的正確使用、精心愛護和科學保養(yǎng),是從事測量工作的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和應該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證測量成果的質(zhì)量、提高測量工作效率、發(fā)揮儀器性能和延長其使用年限的必要條件。為此,特制訂下列測量儀器使用規(guī)則和注意事項,在測量實驗中應嚴格遵守和參照執(zhí)行。1儀器工具的借用以實
19、驗小組為單位借用測量儀器和工具,按小組編號在指定地點憑學生證向?qū)嶒炇胰藛T辦理借用手續(xù)。借用時,按本次實驗的儀器工具清單當場清點,檢查實物與清單是否相符,器件是否完好,然后領出。搬運前,必須檢查儀器箱是否鎖好,搬運時,必須輕取輕放,避免劇烈震動和碰撞。實驗結(jié)束后,應及時收裝儀器、工具、清除接觸土地的部件(腳架、尺墊等)上的泥土,送還借用處檢查驗收。如有遺失或損壞,應寫出書面報告說明情況,進行登記,并應按有關(guān)規(guī)定賠償。2儀器的安裝先將儀器的三腳架在地面安置穩(wěn)妥,安置經(jīng)緯儀的三腳架必須與地面點大致對中,架頭大致水平,若為泥土地面,應將腳尖踩人土中,若為堅實地面,應防止腳尖有滑動的可能性,然后開箱取儀
20、器。儀器從箱中取出之前,應看清儀器在箱中的正確安放位置,以避免裝箱時發(fā)生困難。取出儀器時,應先松開制動螺旋,用雙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輕輕安放到三腳架頭上,一手握住儀器,一手擰連接螺旋,最后擰緊連接螺旋,使儀器與三腳架連接牢固。安裝好儀器以后,隨即關(guān)閉儀器箱蓋,防止灰塵等進入內(nèi)。嚴禁坐在儀器箱上。3儀器的使用儀器安裝在三腳架上之后,不論是否在觀測,必須有人守護,禁止無關(guān)人員撥弄,避免路過的行人和車輛碰撞。儀器鏡頭上的灰塵,應該用儀器箱中的軟毛刷拂去或用鏡頭紙輕輕擦去,嚴禁用手指或手帕等擦拭,以免損壞鏡頭上的藥膜,觀測結(jié)束后,應及時套上物鏡蓋。在陽光下觀測,應撐傘防曬,雨天應禁止觀測;對于電子測量儀
21、器,在任何情況下,均應撐傘防護。轉(zhuǎn)動儀器時,應先松開制動螺旋,然后平穩(wěn)轉(zhuǎn)動;使用微動螺旋時,應先旋緊制動螺旋(但切不可擰得過緊);微動螺旋不要旋到頂端,即應使用中間的一段螺紋。儀器在使用中發(fā)生故障時,應及時向指導教師報告,不得擅自處理。4儀器的搬遷在行走不便的地段搬遷測站或遠距離遷站時,必須將儀器裝箱后再搬。近距離或在行走方便的地段遷站時,可以將儀器連同三腳架一起搬遷。先檢查連接螺旋是否轉(zhuǎn)緊,松開各制動螺旋,如為經(jīng)緯儀,則將望遠鏡物鏡向著度盤中心,均勻收攏各三腳架腿,左手托住儀器的支架或基座,右手抱住腳架,穩(wěn)步行走。嚴禁斜扛儀器于肩上進行搬遷。遷站時,應帶走儀器所有附件和工具等,防止遺失。5儀
22、器的裝箱實驗結(jié)束后,儀器使用完畢,應清除儀器上的灰塵,套上物鏡蓋,松開各制動螺旋,將腳螺旋調(diào)至中段并使大致同高。一手握住儀器支架或基座,一手旋松連接螺旋使與腳架脫離,雙手從腳架頭上取下儀器。儀器放入箱內(nèi),使正確就位,試關(guān)箱蓋,確認放妥(若箱蓋合不上口,說明儀器位置未放置正確,應重放,切不可強壓箱蓋,以免損傷儀器)后,再擰緊儀器各制動螺旋,然后關(guān)箱,搭扣,上鎖。清除箱外的灰塵和三腳架腳尖上的泥土。清點儀器附件和工具。6測量工具的使用(1)使用鋼尺時,應使尺面平鋪地面,防止扭轉(zhuǎn)、打圈,防止行人踩踏或車輪碾壓,盡量避免尺身沾水。量好一尺段再向前量時,必須將尺身提起離地,攜尺前進,不得沿地面拖尺,以免
23、磨損尺面刻劃甚至折斷鋼尺。鋼尺用畢,應將其擦凈并涂油防銹。(2)皮尺的使用方法基本上與鋼尺的使用方法相同,但量距時使用的拉力應小于使用鋼尺時的拉力,皮尺沾水的危害更甚于鋼尺,皮尺如果受潮,應晾干后再卷入盒內(nèi),卷皮尺時,切忌扭轉(zhuǎn)卷入。使用水準尺和標桿時,應注意防止受橫向壓力,防止豎立時倒下,防止尺面分劃受磨損。標桿更不能作棍棒使用。小件工具(如垂球、測釬、尺墊等)用完即收,防止遺失。實驗一、目的與要求水準儀的認識和使用1.認識水準儀的基本結(jié)構(gòu),了解其主要部件的名稱及作用。練習水準儀的安置、瞄準與讀數(shù)。練習用水準儀讀水準尺的方法及計算兩點間高差的方法。每5人一組,觀測、記錄計算、立尺輪換操作。二、
24、儀器準備DS水準儀1臺,水準尺1把,記錄板1塊,測傘1把。3三、實驗步驟安置儀器安置儀器于兩點之間。先將三腳架張開,使起高度適當,架頭大致水平,并將架腳踩實;再開箱取出儀器,將其和腳架連接螺旋牢固連接。認識儀器各部件,并了解其功能和使用方法準星和照門;目鏡調(diào)焦螺旋;物鏡調(diào)焦螺旋;制動螺旋;微動螺旋;腳螺旋;圓水準器;管水準器等等。粗略整平先用雙手同時向內(nèi)(或向外)轉(zhuǎn)同一對腳螺旋,使圓水準器泡移動到中間,再轉(zhuǎn)動另一只腳螺旋使氣泡居中。若一次不能居中,可反復進行。旋轉(zhuǎn)螺旋時應注意氣泡移動的方向與左手大拇指或右手食指運動方向一致。瞄準轉(zhuǎn)動目鏡調(diào)焦螺旋,使十字絲分劃清晰;松開制動螺旋,轉(zhuǎn)動儀器,用準星
25、和照門瞄準水準尺,擰緊制動螺旋;轉(zhuǎn)動微動螺旋,使水準尺位于視場中央;轉(zhuǎn)動物鏡調(diào)焦螺旋,使水準尺清晰,注意消除視差。詳述參見教科書內(nèi)容。精平與讀數(shù)眼睛通過位于目鏡左方的符合氣泡觀察窗觀看水準器泡,右手轉(zhuǎn)動微動螺旋,使氣泡亮端的半影像吻合(成圓弧狀),即符合氣泡嚴格居中,用十字絲橫絲在水準尺上讀取四位數(shù)字,讀數(shù)時應從小往大讀,m、dm、cm、mm的次序,一次報出四位數(shù)。四、注意事項三腳架安置高度適當,架頭大致水平。三腳架確實安置穩(wěn)妥后,才能把儀器連接于架頭。調(diào)節(jié)各種螺旋均應有輕重感。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操作應輪流進行,每人操作一次,嚴禁幾人同時操作儀器。第二人開始練習時,改變一下儀器的高度。豎立水
26、準尺與A點上,用望遠鏡瞄準A點上的水準尺,精平后讀取后視讀數(shù),并記入手薄;再將水準尺立于B點上,瞄準B點上的水準尺,精平后讀取前視讀數(shù),并記入手薄。計算A,B兩點的高差HAB=后視讀數(shù)前視讀數(shù)。改變儀高,由第二人做一遍,并檢查與第一人所測結(jié)果是否相同。讀數(shù)前水準管氣泡必須居中,讀數(shù)后一定要檢查氣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則必須重新讀取讀數(shù)。認真學習“測量實驗須知”實驗二普通水準測量一、目的與要求1練習等外水準測量的施測、記錄、計算、閉合差調(diào)整及高程計算方法。2熟悉閉合水準路線的施測方法。3路線高差閉合差的限差值。各項操作輪流進行,每人至少作一個測站的觀測。二、儀器準備DS3水準儀1臺,水準尺2把,記
27、錄板1塊,尺墊2個。三、方法與步驟場地布置:選一適當場地,在場中選1個堅固點作為已知高程點A(假定為一整數(shù)),選定B,C,D三個堅固點作為待定高程點,進行閉合水準路線測量。由水準點到待定點的距離,以能安置23站儀器為宜。安置水準儀于A點和轉(zhuǎn)點TP1大致等距離處,進行粗略整平和目鏡對光。水準測量水準儀安置與水準尺距離示例后視A點的水準尺,精平后讀取后視讀數(shù),記入手??;前視TP1點上的水準尺,精平后讀取前視讀數(shù),記入手薄。并計算兩點間高差。沿著選定的路線,將儀器搬至TP1點和B點大致等距離處,仍用第一站施測的方法進行觀測。依次連續(xù)設站,經(jīng)過C點和D點,連續(xù)觀測,最后回至A點。計算檢核:前視讀數(shù)之和
28、減前視讀數(shù)之和應等于高差之和。高差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當時成果合格,否則必須返工重測。則將閉合差反號按測站數(shù)或距離成正比例的原則調(diào)整各段高差。調(diào)整數(shù)算至毫米。調(diào)整后計算改正高差及各點高程。根據(jù)A點高程和各點間改正后的高差推算B、C、D、A四個點的高差,最后算出得的A點高差應與已知值相等,以資校核。四、注意事項1嚴格遵照水準測量的操作步驟,嚴防水準尺和尺墊同時移動。2要選擇好測站和轉(zhuǎn)點的位置,盡量避開人流和車輛的干擾。3觀測過程中嚴防尺墊移動,水準尺必須保持豎直。4尺上讀數(shù)不宜過大過小,即讀數(shù)位置距尺端不宜小于0.3米。5水準點(或假定的臨時水準點)上不能用尺墊,在轉(zhuǎn)點用尺墊時,水準尺應放在頂點
29、。6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觀測者一定不能離開儀器,遷站時先松開制動螺旋,而后將儀器抱在胸前,所有儀器和工具均隨人帶走。7記錄計算必須在規(guī)定的表格中邊測、邊記、邊算,不得重新轉(zhuǎn)抄記錄數(shù)據(jù)有錯時,嚴禁用橡皮涂改,或“字改字”,或連環(huán)涂改。8計算一定要步步校核一一高差改正數(shù)之和等于負的高差閉合差;改正后的高差之和等于零。推算出的終點高程等于起點高程。實驗三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一、目的與要求認識水準儀各軸線之間應該滿足的條件。掌握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的方法。每3人一組,輪流操作。二、儀器準備DS3級1臺,水準尺1根,尺墊1個,記錄板1塊。三、方法與步驟1圓水準器的檢驗與校正檢驗方法:先調(diào)節(jié)腳螺旋使圓水準氣泡居
30、中,然后將望遠鏡旋轉(zhuǎn)180,如果氣泡仍然居中,表明圓水準軸平行于豎軸。否則兩者不平行,需要校正。校正方法:先調(diào)節(jié)腳螺旋,使氣泡向中心退回偏離量的一半,再用校正針撥動圓水準器下面的校正螺絲,使氣泡退回另一半。重復以上步驟,直至氣泡完全居中。2十字絲橫絲的檢驗與校正檢驗方法:整平儀器后,用十字絲橫絲的一端瞄準一個固定點,將制動螺旋旋緊,轉(zhuǎn)動微動螺旋。在轉(zhuǎn)動過程中,如果該點始終在橫絲上移動,表明橫絲垂直于豎軸。否則需要校正。校正方法:旋下望遠鏡目鏡端的十字絲環(huán)護罩,松開十字絲環(huán)的四個固定螺絲,輕輕轉(zhuǎn)動十字絲環(huán),至橫絲水平。擰緊固定螺絲,上好十字絲環(huán)護罩。3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的檢驗與校正檢驗方法:如
31、圖示,在相距6080m的平坦地面上選擇兩點A.B,水準儀置于A、B兩點的中間(I位置),用變更儀高法測定A、B兩點間的高差(兩次高差之差W3mm時,取平均值作為正確高差)。再將水準儀置于距A點35m處(II位置),精平儀器后讀取近尺A上的讀數(shù)a,計算遠尺B上的正確讀數(shù)b(b=a-h)。在瞄準遠尺B,精平儀器后讀取遠尺B上的讀數(shù)b,若b=b,則表明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若bHb,則由公式b=iXDAB/p(其中b=bz-b,iW土20,p=206265)計算Ab的容許值,如Ab超限時,進行校正。校正方法:調(diào)節(jié)微傾螺旋,使中橫絲對準B尺上的應讀數(shù)b,此時符合水準氣泡不再居中,用校正針撥動水準管端部
32、的上、下兩個校正螺絲,將該端升高或降低,使氣泡居中。四、注意事項1撥水準管校正螺絲時,要先松后緊,松緊適當,校正工作應反復進行。2需要校正部分,應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不得隨意撥動儀器的各個螺絲。實驗四測回法觀測水平角一、目的與要求1掌握測回法觀測水平角的觀測與計算方法。2進一步熟悉經(jīng)緯儀的操作。每人對同一角度觀測一個測回,兩個半測回的較差不超過土40。每3人一組,每人測一個測回。二、儀器準備DJ6級經(jīng)緯儀1臺,記錄板1塊。三、方法與步驟在一個指定的點上安置經(jīng)緯儀,進行對中和整平。選擇兩個明顯的固定點作為觀測目標。盤左:先瞄左目標,讀取平盤讀數(shù),順時針旋轉(zhuǎn)照準部,再瞄右目標,讀取平盤讀數(shù),計算半
33、測回角值。盤右:先瞄右目標,讀取平盤讀數(shù),逆時針旋轉(zhuǎn)照準部,再瞄左目標,讀取平盤讀數(shù),計算半測回角值。成果校核,盤左盤右兩個半測回的較差不超過土40時,取兩個半測回的平均值作為一測回的角值。當進行n個測回的觀測時,需將盤左起始方向的讀數(shù)按180/n進行度盤的配置。四、注意事項如果度盤變換器為復測式,在配置度盤時,先轉(zhuǎn)動照準部,使讀數(shù)為配置度數(shù),將復測扳手扳下,再瞄準起始目標,將扳手扳上;如果為撥盤式,則先瞄準起始目標,再撥動度盤變換器,使讀數(shù)為配置度數(shù)。在觀測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氣泡移動一格時,應重新整平重測該測回。每人獨立觀測一個測回,測回間應改變水平度盤位置。實驗五豎直角觀測及豎盤指標差檢驗一、
34、目的與要求熟悉經(jīng)緯儀豎盤部分的構(gòu)造;并掌握確定豎直角計算公式的方法。掌握豎直角觀測、記錄、計算及指標差的檢驗方法。3每三人一組,輪換操作。二、儀器準備DJ6級經(jīng)緯儀1臺,記錄板1塊,測傘1把,拔針1根。三、方法與步驟1在某指定點上安置經(jīng)緯儀。2以盤左位置使望遠鏡實現(xiàn)大致水平??簇Q盤指標所指的讀數(shù)是90或0,以確定盤左時的豎盤起始讀數(shù),記著L;同樣,盤右位置看盤右時的豎盤起始讀數(shù),記著R。一般情況下:=L土180始始始3以盤左位置將望遠鏡物鏡端抬高,當視準軸逐漸向上傾斜時,觀察豎盤注記形式是增加還是減少,借以確定豎直角和指標差的計算公式。當望遠鏡物鏡抬高時,如果豎盤讀數(shù)逐漸減少,豎直盤注記形式為
35、順時針,則豎直角計算公式為:=LL左始讀=RR(舉例:如L=90,貝U右=90-L,;若R=270,貝U=R始左讀始右-270)讀豎直角:=(+)豎盤指標差:或當望遠鏡物鏡抬高時,如豎盤讀數(shù)逐漸增大,豎直盤注記形式為逆時針,貝豎直角計算公式為:=L-L左讀始=R-R(舉例:如L=90,貝U=L、-90;若R=270,貝U=始左讀始右270-R)讀豎直角:=(+)豎盤指標差:或不管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注記的度盤均可按計算豎盤指標差。(3)注意:豎盤指標差X值有正有負。盤左位置觀測時用=X來計算就能獲得正確的豎直角;而盤右位置觀測時用=-X計算才能夠獲得正確的豎直角。eqoac(0,4)4用上述公式
36、算出的豎直角,如果符號為“+”時,貝為仰角;如果符號為“-”時,貝為俯角。4用測回法測定豎直角,其觀測程序如下:1)安置好經(jīng)緯儀后,盤左位置照準目標,讀取豎盤的讀數(shù)L。記錄讀者將讀數(shù)值L記入豎直角測量記錄表中。讀2)根據(jù)以上所確定的豎直角計算公式,在記錄表中計算出盤左時的豎直角。3)再用左盤右的位置照準目標,并讀取其豎直度盤的讀數(shù)R。記錄者讀將讀數(shù)值R記入豎直角測量記錄表中。4)根據(jù)所定豎直角計算公式,在記錄表中計算出盤右時的豎直角。右5)計算一測回豎直角值和豎盤指標差。四、注意事項1觀測過程中,對同一目標應用十字絲中橫絲切準同一部位。每次讀數(shù)前應使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2計算豎直角和指標差應注
37、意正、負號。實習六:全站儀測量及點位放樣一、實習目的和要求:(1)了解TOPCON全站儀的構(gòu)造和原理。(2)掌握TOPCON全站儀的測角測邊測三維坐標的功能。(3)掌握TOPCON全站儀放樣三維坐標點的功能。二、儀器設備:每組TOPCON全站儀1臺、小鋼尺1把、帶腳架棱鏡2個、單棱鏡1個、記錄板1個。三、實習任務:每組完成2個水平角、2段水平距離、2個點的坐標測量及2個坐標點的實地放樣任務。四、實習要點及流程:(1)要點:全站儀各鍵操作,不要死記,要注意按英文提示的狀態(tài)。(2)流程:用TOPCON全站儀的測角模式進行水平角、豎直角測量;距離測量模式進行平距、斜距測量;坐標測量模式進行點的三維坐
38、標測量;主菜單模式進行點的平面位置放樣,并標出填挖高度。實驗七四等水準測量一、實習目的和要求1掌握用雙面尺進行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記錄、計算方法。2掌握四等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shù)指標,測站及水準路線的檢驗方法。高差的閉合差應W6mm(山地),或W20mm(平地)。4每四人一組,輪換操作儀器。二、儀器準備由儀器室借領:DS3級水準儀一臺,雙面尺2根,記錄板1塊,尺墊2個,測傘1把。2自備工具:計算器、鉛筆、小刀、計算用紙。三、方法與步驟1選定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其長度以安置46個測站為宜。沿線標定待定點(轉(zhuǎn)點)的地面標志。2在起點與第一個待定點分別立尺,然后在兩立尺點之間設站,安置好水準儀后,按以下順
39、序進行觀測:照準后視尺黑面,進行對光、調(diào)焦,消除視差;精平(將水準氣泡影象符合)后,分別讀取上、下絲讀數(shù)和中絲讀數(shù),分別記入記錄表(1)、(2)、(3)順序欄內(nèi)。照準前視尺黑面,消除視差并精平后,讀取上、下絲和中絲讀數(shù),分別記入記錄表(4)、(5)、(6)順序欄內(nèi)。照準前視尺紅面,消除視差并精平后,讀取中絲讀數(shù),記入記錄表(7)順序欄內(nèi)。照準后視尺紅面,消除視差并精平后,讀取中絲讀數(shù),記入記錄表(8)順序欄內(nèi)。這種觀測順序簡稱為“后-前-前-后”,目的是減弱儀器下沉對觀測結(jié)果的影響。3測站的檢核計算計算同一水準尺黑、紅面分劃讀數(shù)差(即黑面中絲讀數(shù)+K紅面中絲讀數(shù),其值應W3mm),填入記錄表(
40、9)、(10)順序欄內(nèi)。(9)=(6)+K(7)(10)=(3)+K(8)計算黑、紅面分劃所測高差之差,填入記錄表(11)、(12)、(13)順序欄內(nèi)。(11)=(3)(6)(12)=(8)(7)(13)=(10)(9)計算高差中數(shù),填入記錄表(14)順序欄內(nèi)。(14)=(11)+(12)0.1002計算前后視距(即上、下絲讀數(shù)差X100,單位為m),填入記錄表(15)、(16)順序欄內(nèi)。(15)=(1)(2)(16)=(4)(5)計算前后視距差(其值應W5m),填入記錄表(17)順序欄內(nèi)。(17)=(15)(16)計算前后視距累積差(其值應W10m),填入記錄表(18)順序欄內(nèi)。(18)=上
41、(18)本(17)4用同樣的方法依次施測其它各站。5各站觀測和驗算完后進行路線總驗算,以衡量觀測精度。其驗算方法如下:當測站總數(shù)為偶數(shù)時:工(11)+工(12)=22(14)當測站總數(shù)為奇數(shù)時:2(11)+2(12)=22(14)0.100m末站視距累積差:末站(18)=2(15)2(16)水準路線總長:L=2(15)+2(16)高差閉合差:=2(14)高差閉合差的允許值:=20或=6,單位是mm,式中L為以公里為單位的水準路線長度;N為該路線總的測站數(shù)。如果算的結(jié)果是V,則可以進行高差閉合差調(diào)整,若,則應立即進行重測該閉合路線。四、注意事項1每站觀測結(jié)束后應立即進行計算、檢核,若有超限則重新
42、設站觀測。全路線觀測并計算完畢,且各項檢核均已符合,路線閉合差也在限差之內(nèi),即可收測。2注意區(qū)別上、下視距絲和中絲讀數(shù),并記入記錄表相應的順序欄內(nèi)。3四等水準測量作業(yè)的集體性很強,全組人員一定要相互合作,密切配合,相互體諒。4嚴禁為了快出成果而轉(zhuǎn)抄、涂改原始數(shù)據(jù)。記錄數(shù)據(jù)要用鉛筆,字跡要工整、清潔。5有關(guān)四等水準測量的技術(shù)指標限差規(guī)定如下表等級視線高度(m)視距長度(m)前后視距差(m)前后視距累積差(m)黑、紅面分劃讀數(shù)差(mm)黑、紅面分劃所測高差之差(mm)路線高差閉合差(mm)四三0.2W80W5W10W3W520實驗八經(jīng)緯儀測繪法測圖一、實習目的和要求1掌握選擇地形點的要領。2掌握用經(jīng)緯儀測繪法進行大比例尺地形圖的測繪方法。3測圖比例尺為1:500,等高距為1m。4每小組56人,其中觀測1人,記錄1人,繪圖1人,計算1人,立尺1人,每人測繪數(shù)點后再交換工作。二、儀器準備I.由儀器室借領:dj6級經(jīng)緯儀I臺,測圖板(或小平板)I塊,視6距尺1根,皮尺1盒,鋼卷尺1盒,小竹竿3根(或三角小鐵架),測傘1把,三角板1副,量角器1個,記錄板1塊,繪圖紙1張,刺點針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wifi覆蓋工程合同范本
- 充電樁充電合同范本
- 化肥 購銷合同范本
- 公司增資合同范例
- 勞動薪酬合同范本
- 出售新地磅合同范本
- 勞務派遣簡短合同范本
- 公司代理財務記賬合同范本
- 生活用水水箱清洗施工方案
- 農(nóng)村礦山出租合同范本
- 《社會服務機構(gòu)》課件
- 2025年研究生考試考研法律碩士專業(yè)基礎(法學397)試題及解答參考
- 《消費者行為分析》全套課件
- 中建建筑電氣工程施工方案
- 復變函數(shù)論 鐘玉泉 第四版 課后習題答案詳解解析
- 焊接與熱切割作業(yè)實操培訓
- 《學習地圖》課件
- 尿源性膿毒血癥護理
- 日本留學中介簽約合同
- 《地區(qū)智能電網(wǎng)調(diào)度技術(shù)支持系統(tǒng)應用功能規(guī)范》
- 框架借款協(xié)議書(2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