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讓生命與使命同行_第1頁
教育:讓生命與使命同行_第2頁
教育:讓生命與使命同行_第3頁
教育:讓生命與使命同行_第4頁
教育:讓生命與使命同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育:讓生命與使命同行關于學校工作的幾點思考湯俊文2017.8第一部分關于教育的思考一、教育:喚醒生命點亮心靈什么是教育(1)教育是生命對生命的喚醒教育賦予生命的應該是健康,是幸福,是溫暖,是向上的力量。教育是一種喚醒的活動,喚起生命的自我認知,發(fā)現生命的自我價值,點燃生命的澎湃動力。喚醒之義在于“喚”和“醒”:喚,要求教育者主動行為;醒,雖然受到外部的影響,但最終仍然要自醒。(2)教育是心靈和心靈的交融教育應該在人的心靈中播種愛心,播種美善,播種智慧,播種光明。只有心靈相通才能懂得理解,只有心靈交融才能影響和播種。教育是人類文明的薪火相傳,教育應該用文明火種點亮心靈,點亮希望,點亮未來。(3

2、)教育要解放心靈,使生命自由舒展解放心靈,舒展生命,就是順天致性,道法自然。自然分為自然界和自然律,自然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萬物成長,生機盎然。自然律:自然而來,本來如是,天地不失其位。春夏不易其節(jié),動物生息繁衍。萬物各有其性,無不順天而生。只有順應自然,方能得道而行。道法自然,就教育而言,就是效法自然之豐富性,追求教育生態(tài)的多樣化,就是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人的成長規(guī)律,解放心靈,舒展生命。解放心靈,舒展生命,就是順天致性,道法自然。自然分為自然界和自然律,自然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萬物成長,生機盎然。自然律:自然而來,本來如是,天地不失其位。春夏不易其節(jié),動物生息繁衍。萬物各有其性,無不順天

3、而生。只有順應自然,方能得道而行。道法自然,就教育而言,就是效法自然之豐富性,追求教育生態(tài)的多樣化,就是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人的成長規(guī)律,解放心靈,舒展生命。4)教育要點亮心靈,使人變得更好點亮心靈使人更好,就是陶鑄靈魂,萬法歸宗。萬法:理解為萬千法門,條條門徑,徑徑通達。歸宗:可理解為萬千法門,歸元不二,如百川聚海終歸宗。萬法歸宗:就教育而言,就是要敬天愛人,立德樹人。教育生態(tài)豐富多彩,教育方式林林總總,教育方法千變萬化。但無論何樣式的教育,都要以人的健康,幸福和成長為宗旨,喚醒生命,啟迪智慧,傳承文明,點亮心靈。雅斯貝爾斯說:“正如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教育就是一顆靈魂喚醒另一

4、顆靈魂。”當教育與人的生命融為一體的時候,生命教育就誕生了,當教育使人的心靈得以覺醒的時候,靈魂就自然誕生了。理想的教育是生命教育,真正的教育是靈魂教育。生命教育:舒展生命,為了生命的幸福和成長。靈魂教育:點亮心靈,為了心靈的覺醒和升華。教育的使命(1)為國育才:培養(yǎng)什么人?為何培養(yǎng)人?如何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人:有理想、會學習、能創(chuàng)新、樂生活、共發(fā)展培養(yǎng)胸懷祖國、理想遠大,有草原情懷的人;培養(yǎng)會學習善學習,用知識和能力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培養(yǎng)有創(chuàng)新精神,敢于創(chuàng)新的人;培養(yǎng)會生活,積極向上,樂觀幸福快樂的人;培養(yǎng)肯發(fā)展、能發(fā)展、會發(fā)展的人;培養(yǎng)與身邊和諧相處,組織團隊共同發(fā)展的人。這樣的學生是善良

5、、智慧、和諧的現代人,也是有素養(yǎng)、有良知、有力量的公民。為何培養(yǎng)人:為了人生的健康幸福,為了家庭的和諧發(fā)展,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人類的和平福祉。如何培養(yǎng)人: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重個性而尚靈明。不拘一格育人才,萬紫千紅總是情。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山水林田湖,盛放薩日朗。為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為了教育不忘初心,守正創(chuàng)新,面向世界,熔鑄中外,融通古今,創(chuàng)建中國脊梁、世界眼光的塞外名校,樹立內蒙基礎教育標桿。(2)關注生命教師的使命是喚醒生命,熱愛眾生,善待學生,應該是懷著愛心工作,用生命擁抱教育,應該用慈悲的心善待學生。畢業(yè)的學生討論恩師常常是:一老師的課博學,從容,

6、藝術;二是老師的愛心和價值觀:a不以成績取人b談幾次話c交朋友d問問題e關心生活f被遺忘和拋棄(敬重他什么)教師重要的品質是善良,教師的心應該是慈悲和寬容的。教師沒有了慈悲,教育就是沒有了道德,教師沒有了寬容,教育就沒有了和諧。給軟弱的孩子以堅強,給自卑的孩子以信心,給無望的孩子以希望,給苦惱的孩子以喜歡,給孤獨的孩子以溫暖,給不幸的孩子以幸福,給幸福的孩子以激勵。善良的教師,以一顆善良的心對待學生,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話語一個舉動,都能給學生以溫暖,慰藉和鼓勵,都能傳達給學生以愛。教育是人與人心靈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觸。美國心理學博士吉諾特說:“在學校當了若干年教師后,我得出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

7、教育成功與失敗,“我”是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式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的情境的主因。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啟發(fā)靈感的媒介;我能讓學生丟臉,也能讓他們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一場危機之惡化或解除,兒童之是否受到感化,全部決定在我?!保?)點亮心靈心靈教育:播種真善美,生長真善美。有兩種事物,我們越思索它就越感到敬畏,那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實踐理性批判)德立而百善從之,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教育應該使人更美好,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正其心,關鍵是正其念,重點致良知。途徑是養(yǎng)成良好習性,重點是砥礪美好的

8、品格。心正則行正,心美則身美。美好的心靈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從美好的心靈中才能流出美德的泉水,育其心、動其心、正其心、凈其心、美其心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心靈是田地,播種什么生長什么。如美德、智慧、愛心、真善美。道德修養(yǎng)從心開始。教育應該使人構建一種美好的生命藍圖,在心靈中播種真善美的種子。精心培育,使之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美德是幸福的種子,成長的根苗,人生的根本。古往今來多少世家,無非積德;天地人間第一人品,唯有德成。幸福存在于健康的身體中,和諧的心靈中,美好的德行中。德光普照,智光慧朗,美德之光能凈化心靈,開啟智慧,和諧身心,提升境界;照亮世界、照亮未來,成就夢想,圓滿生命。欲成大材,必修大德。

9、“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人生最大的學問在于使心中光明的道德更加光明,在于日新其德,日新其身。在于達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且止而不退。格物致知,誠意正信,終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切以修身為本。德為邦本,價值引領。習近平總書記說:“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法治、敬業(yè)、誠信、友善,傳承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寄托著現代以來中國人民上下求索、歷經千辛萬苦確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載著我們每個

10、人的美好愿望。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在價值觀形成確立的時期,這就像衣服的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就會扣錯,人生的扣子一開始就要扣好。立德樹人,童蒙養(yǎng)正。啟蒙教育相當重要,年輕時期形成的觀念將會影響一生,因此年輕人首先應該是美德和智慧的聲音,才能呼吸健康的空氣成長,沐浴著陽光雨露,接受美好事物的熏陶,美德和智慧的靈光,照進青春的心靈。(4)心有定力,傳承美德教育傳統(tǒng)文化中的有德行,即道德高尚,高尚的道德指為人要做到仁義忠恕。釋文很多,具體說:“仁”,把人當人看待,第一是敬愛父母,進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兼善天下?!?/p>

11、義”,做應當的合適的正義事“忠”,辦事盡心竭力,是律已。推而言之:盡心竭力為他人,為集體,為民族,為國家,愛崗敬業(yè)就是忠,為人民服務是大忠?!八 笆峭埔鸭叭?,是待人。修身仁義忠恕,這是做人的最基本和最高的道德準則。培養(yǎng)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人,旨在培養(yǎng)成為有道德,有學問之人。在德育方面,要使受教育者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具有傳統(tǒng)君子人格和精神。同時又要與時俱進,崇尚民主科學,具有現代意識。在育才方面,要使受教育者繼承文化傳統(tǒng),讀書行路,具有中華文化精神。同時又學貫中西,與世界齊步。在當下學歐美和潮流涌動下,我們要做到心有定力,站穩(wěn)腳跟,不隨波逐流,既有國際視野,借鑒國際教育之精華,同時又有文化自信,繼

12、承自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是正道,才是基礎教育的出路。我校校本課程論語中國傳統(tǒng)文化諸子經典正靜悄悄改變學生的言行舉止,氣質人格。二、教師:修煉心靈,提升精神境界1、價值引領信念驅動習近平在2014年教師節(jié)就倡導廣大教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為發(fā)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貢獻。教育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yè)。為人師者,首先應該把自己的生命塑造好,把自己的心靈修煉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切皆以修身為本。修身先修心:教師除了提高教育教學能力之外,還要提升心靈的境界。教師之修心,尤其應該修養(yǎng)仁愛之心、寬容之心、真誠之心、平

13、等之心。仁者,愛人;寬者,容人;真者,感人;平者,得人。教師要以崇高的信念將每一天的生活照亮,教師要由從業(yè)而敬業(yè),由敬業(yè)而樂業(yè),將自己的幸福和學生的幸福緊密相連,將自己的成功與學生的成功有機結合,在與學生的交流中體會到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快樂,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提升自己的德識才學,要以崇高的信念將每一天的生活照亮。優(yōu)秀教師是信念驅動的教師。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正確的教育信念,為信念而工作。美國教師凱倫道森的信念是“幫助學生走出迷茫,發(fā)現自我?!绷硪晃幻绹處熣f:“每一個人都有價值,每一個人差異的存在都值得慶賀?!蔽覀?yōu)槭裁醋鼋處煟康谝?,為了促進學生的健康與發(fā)展,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14、,使學生變得更好,更有價值,更加幸福;第二,也要實現自身的健康與發(fā)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使自己變得更好、更有智慧、更加幸福;第三,通過對學生的教育,使學生對社會產生良性影響,從而為人類的進步、世界的和諧盡一點綿薄之力。總而言之,即自立而立人,自育而育人。立人必先立德,育人必先育心。教師的心靈影響學生的心靈。俄國教育家烏斯斯基說:“使學生對教師尊重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教師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健康的行為?!眱?yōu)秀教師是有人格魅力的教師,他的人生是道德化的。在德化的人生中,升華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升華學生的精神追求。他是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和促進者,是學

15、生的良師益友。2、熱愛專業(yè)終身學習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源于對學生、對教育以及專業(yè)的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充滿激情,勇于創(chuàng)造,樂于奉獻。對優(yōu)秀的教師而言,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節(jié)課都是一種新態(tài)。他用生命擁抱事業(yè),熱情的迎接每一天的到來;他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他舍得用功,不計得失,堅持努力,終成正果。優(yōu)秀教師是終身學習、不斷發(fā)展的教師。他有過硬的功夫,深厚的功底,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他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善于創(chuàng)新;他有較好的悟性,從教育實踐、文化典籍和自己心靈中不斷汲取智慧的源泉;他注重行動學習,在行動中研究,在行動中感悟,在行動中成長,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學習而逐步成長起來。學習是教育生命的源

16、頭活水。優(yōu)秀教師用力工作,用腦工作,更用心工作。用力工作的教師是勤奮的,用腦工作的教師是聰敏的,用心工作的教師是崇高的。優(yōu)秀的教師:能夠將工作的意義浸融與教育人生之中,對事業(yè)具有深刻體驗和感悟;能夠以寬厚仁愛的心關懷學生、以高尚的精神引領學生,他的心與學生在一起。教師學術功底和專業(yè)功底,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根本,是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先決條件。一中的師傅對新教師手把手指導課堂教學,也有班主任口傳心授班級管理體會,“達標課”“基本功”不同層次的舞臺等著去綻放光芒。教師發(fā)展規(guī)劃為卓越教師奠定了基礎。3、同伴互助,共同發(fā)展美國學者威爾遜指出,有效的教師發(fā)展必須具備的關鍵特征:教師的發(fā)展應該是被激發(fā)的,而

17、不是被灌輸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發(fā)生于“學習共同體”之中,同伴互助是以合作、探究為主要形式,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師在自我反思的同時,要注重在課改、課程實施中的專業(yè)切磋,互相學習,共同成長。我校的學術委員會、教師發(fā)展學校、名師工作室、大師+團隊、以“任務驅動”為特征的項目攻堅小組、361教學模式都是共同體的產物。好的學校是智慧的組織、學習的共同體;好的學校是學生成長的搖籃,也是教師成長的搖籃;好的學校尊重教師、關懷教師、激勵教師、發(fā)展教師;好的學校,為教師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搭建平臺,使教師實現人生價值和事業(yè)成功;好的學校是文化場,使生活其中的人,呼吸著文化的氣息成長,與之同化,與之共遠。三、學

18、校:解放心靈,使生命自由舒展學校是為人而存在著的。學校一要對人好,二要使人更好,教育的要義就是為了人的健康、幸福與發(fā)展。學校是人成長的地方。學校是師生共同依存的命運共同體、學習共同體、成長共同體。教育關懷人,解放人。關懷人的幸福,解放人的心靈。是人獲得和諧自主,全面而個性的發(fā)展。學校是文化的場所。好的學校是生命幸福、青春洋溢、美美與共的精神家園。教育要以人為本、合乎人性,要尊重人的個性、珍愛人的靈性、提升人的德性、培養(yǎng)人的創(chuàng)造性。教育應該讓人過自在的生活,過有意義的生活。1、共生校園:包容生命、和諧生命、激活生命、成全生命學校的魅力在于文化。學校應該是充滿詩意的地方,能夠走向遠方的地方。學校應

19、該讓人感受到一種溫馨、一種鮮活向上的力量。學校應該帶給生活于其中的人以幸福和美感;學校應該向人傳遞生命的氣息,使每一個生命自由舒展。這樣的校園中,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得以彰顯,每一個生命得到尊重,每一個生命都有一種尊嚴,生命與生命和諧相處。學校的智慧在于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和衷共濟,和諧共生。好的學校應該使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共生共美。學校的治理在于激勵:激發(fā)善良,激發(fā)正氣,激發(fā)潛力,激發(fā)能量,激發(fā)動力,激發(fā)活力。好的學校應該凝心聚力,匯集智慧,是智慧的組織。2、心智課堂: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加拿大教育家史密斯先生說:在課堂上要追求三個真理,一是個人的真理,二是共享的真理,三是回

20、家的真理。心智課堂:點燃激情,激發(fā)興趣,享受學習。把學習熱情注入孩子的心靈深處。讓課堂成為學生夢寐以求的學習勝地,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功。教師最關注的應該是學生。學生的聲音是被聽取和被尊重的。學生應該是積極投入,充滿熱情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課堂應該是充滿魅力的。當教師和學生在教室里的時候,除了積極探求新知,其他的一切應該消失。心智課堂:探求真知,積極主動,學會學習;建立夢想,樹立信念,終生學習;啟迪心智,文化潤澤,價值引領。3、順應天性:使每一個生命自由舒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稟賦,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發(fā)展路徑,教育應該順應人的天性,尊重人的個性,追求個性化,努力創(chuàng)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育。例

21、如,學校對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在學生的內心深處埋下一顆種子,搭建各類平臺,使生命綻放精彩。第二部分關于學校工作的思考一、學校管理1.基本觀念和要求學校管理者的基本操守是:心在學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學校,何必爭多爭少。做事要求:高層做正確的事,中層正確的做事,基層把事情做正確。教職工基本要求:服務意識成自覺,遇事歸零做成事,預議在先成好事。理解工作水平提升三層次目標:第一層次:態(tài)度決定一切(起點方向)第二層次:細節(jié)決定成敗第三層次:觀念決定擁有。高效工作在于實現三層次。2.工作思路為了促進學校有效管理,要遵從一個意識“預議在先”兩個法則“二八法則、非哈利法則”五個原理,推進達成三個維度的管理要求。

22、(1)一個意識:預在先、議在先,就是要有預期籌劃,別忘調研在先,從交流中思考過程細節(jié),從預判中看到事物變化的勢頭。(2)兩個法則:二八法則(省時省力的二八法則,意大利帕累托定律)抓住問題的關鍵,在20%行為中收到80%的效率。非哈利法則就是否定哈利法則:盡最大可能地用能人而非庸人,盡可能調動層級。哈利法則:如果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為99%,他會雇傭相當于自己能力99%的人即:綜合能力的絕對值只有98%,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企業(yè)的最高層領導者是具備99%能力的人,那么企業(yè)中第四層雇員的能力絕對值是不低于92%的人。但是,如果最高領導者的綜合能力只有90%,根據哈利法則,他將雇傭相當于自己能力90%的人

23、即:這些人的絕對能力為81%,而這些絕對能力為81%的人所雇傭的人,其絕對能力為66%,因此,企業(yè)第四層雇員的綜合能力絕對值只有43%數學題100%*90%*81%*72%=53.14490*81*72*65=34.87%多做一點點100%*101%*102%*103%=106%再多一點點100%*102%*104%*106%=112%(3)協(xié)同運用五個原理遇事面對歸零原理。制定行動方案時,首先要有歸零、回到起點的意識,不可簡單直接運用以往經驗,因為時下政策變了,事物對象變了,學校環(huán)境變了,于是首先須“重新再來即歸零”。借鑒以往的經驗不足、擬定時下的應對方案,方能消除潛在的危機。方案選擇盲人摸

24、象原理,猴子理論。事物認識有多個角度,多個切入口。“橫看成嶺側成峰”則必有多個方案的選擇,至少要有兩三個方案。其中必須對“最壞方案”的思考,自然對適合的方案選擇,方能達到優(yōu)良的效果與事物發(fā)展趨勢。事件駕馭萬花筒原理。處理事物需究復雜性從何生來,繁從簡中來?!爸练睔w于至簡”,“問渠那得清如許”自然將問題處理變的清晰、容易、有效。例如,程月云老師水平提升大我原理。處理事務需考慮本然的空間。首先的,也是必須的,給別人留有空間,收縮個人的,可能占有的空間,從而讓自己擁有更大的活力生長空間。眾人的智慧大于任何個體的智慧,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每個人可擁有兩個思想,這樣可以讓我們處理事

25、情大度從容,游刃有余。成功態(tài)度半半原理(即提高一點點原理)平常心,提高一點點,積少成多,輝煌處處。1.01365=37.81.02365=1377.4從而達到三個維度的要求:基于教育管理民主、科學、創(chuàng)造基于師生生長和合、學識、超越基于社會公民關愛、責任、創(chuàng)新傳承精細,守望規(guī)范,不斷超越。到位即超越,規(guī)范即高度,激情即成績二、教學研究和管理1.教育生長觀教育即生長,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杜威衡量教育成效的標準應是受教育者天性和能力的健康成長(周國平)。好的學校是一方池塘。高中教育兩項基本要求:1、教學是思維的教學。2、教學是高效率的教學。教學如何教:教生成,教生長,用達成生長的觀念事實施教學。教什

26、么:教生長的學科內容,這是教學的實然要求,應是體現發(fā)現過程的教學,應是暴露思維的教學,應是學生體驗生長的教學。這是一個在文化培養(yǎng)基上所實施的具有優(yōu)化選擇傾向的自然向上態(tài)勢的教學。它是由二元基本作用因子角度和高度耦合而構成的生態(tài)動力系統(tǒng)因高度的變化J也就必冃込到曰懷拆干貼LHTJQ表達了匡效靱學的要求。而合薙的優(yōu)化的選擇乜是人芥思維的根本表現|思維的教學為前提。生長過程截面圖2.基本思路生長教學觀要求我們的教學應關注學生每天提高一點點,“無限成就起源于點滴”。JX_8“怎樣教學是有效的?”除了模式361帶來結構流程、任務驅動的同時,還要考慮關注班級全體的有效教學,即:低起點小步子(樹信心)引方法

27、勤反饋(上臺階)最后達到教思維、提效能的目的。低起點:可以引導人們突破原有的高難度教學中對起點認識的偏差。以為起點選擇一定有實在的高度,其實它應是可能躍升的高度之下的起點。因為低趨于平坦之處,亦如在山腳下,當你決定爬山時,則需要一個向上的方向,但在向上爬的過程中遇到險阻或困難,那么回到低起點處調整方向。(1)符合人的心向的,從時序角度看,它是人的心智階段化發(fā)展的起點,每個人都期望在較容易的或者較低水平的起點向上大攀升。(2)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原理。(3)滿足“彈弓原理”:拳頭、彈。(4)遵從學科知識發(fā)展思路的。小步子:要求教學不能一次性的大跨進、大坡度,應該有緩沖地帶。有利于教者、學習者,“和合”

28、優(yōu)化的調整方向,引發(fā)學習者形成多向思維的習慣,學會優(yōu)化選擇。相對的,其步幅與步數即思維的躍度及呈現過程長度要根據個體與群體的已有水平確定。樹信心:信心是需要樹立的和不斷加強的?!靶判氖莿恿Α保瑢W習動力持續(xù)的長久,依賴于學習者學習的信心是否擁有是否充足。“低起點,小步走”的貫徹有助于學習者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增強學習者自我學習的能力,形成自然向上的延伸傾向。引方法:如何使學習者獲得最優(yōu)化的提升呢?用思想方法引領(引方法),教學中要有高屋建瓴的觀念,引領學生輕松前行,愉快躍升。用方法可以正本清源、明辨來路、預見態(tài)勢。引領人們“居高臨下”,易于教者選擇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路徑。簡單的說,引方法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特點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包括思維能力、探究能力,習慣了它就成為了思維方式。勤反饋:就是每一步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融合知識內容,善于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反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知識運用的有效性,及時調整學習的方向,解決問題的方向,反思此處涉及的問題和其他問題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上臺階:教學過程經由“低起點、小步子、引方法、勤反饋”的動力板塊的結合、融突、和合構成了不竭能量,持續(xù)之盈的“信心躍升”的生態(tài)動力系統(tǒ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