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 5.1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 教學課件_第1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 5.1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 教學課件_第2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 5.1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 教學課件_第3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 5.1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 教學課件_第4頁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 5.1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 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與土壤5.1 主要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0.1mm的阿塔卡馬沙漠出現(xiàn)一片花海?其他沙漠會出現(xiàn)類似的現(xiàn)象嗎?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主要植被,說明其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KE CHENG BIAO ZHUN課程標準1.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說出主要森林植被的類型、分布、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地理實踐力)2.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說出主要草原植被的類型、分布、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地理實踐力)3.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說出主要荒漠植被的類型、分布、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地理實踐力)4.通過野外觀察

2、或運用視頻、圖像,結合不同區(qū)域的植被特點,分析其與環(huán)境的關系。(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目標導引新課導入:內蒙古自治區(qū)地處我國北部,東西橫跨經度約 29,自治區(qū)東部大興安嶺山地森 林茂盛,中部分布有大面積的肥美草原,西部則是一望無際的荒漠。1. 根據圖中照片,描述內蒙古自治區(qū)東部、中部、西部植被的特點。提示:東部山地以森林為主;中部高原地區(qū)以草原為主,分布有小面積荒漠;西部高原以荒漠為主。新課導入:內蒙古自治區(qū)地處我國北部,東西橫跨經度約 29,自治區(qū)東部大興安嶺山地森 林茂盛,中部分布有大面積的肥美草原,西部則是一望無際的荒漠。2. 想一想,為什么不同地區(qū)的植被會有如此大的差別?提示:首先,內蒙

3、古自治區(qū)東部、中部、西部地區(qū)的氣候特別是降水差異較大,降水量從東向西降水逐漸減少,植被類型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其次,人類的不合理生產活動,如中部草原地區(qū)的過度開發(fā)導致草場的退化,導致不同地區(qū)的植被會有較大的差別。一、主要植被所謂植被,指的是一個地區(qū)的各類植物群落的總稱。植被:可分為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天然植被:天然形成的植被。人工植被:人工栽培和經營管理的植被。植物群落在自然界,任何植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區(qū)域內,同種植物的全部個體形成種群;同一時間內生活在一定區(qū)域中各種植物種群的集合,構成植物群落。一般來說,在環(huán)境條件優(yōu)越的地方,群落結構復雜,組成群落的高等植物種類豐富;在環(huán)境條件嚴酷的地方

4、,只有少數高等植物能夠適應,群落結構相對簡單。 植物群落可以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如隨著降水量的增加,我國北部某些地區(qū)的半流動、半固定沙地逐漸固定,轉化為固定沙地,其植物群落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而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比如草原地區(qū)的過度開發(fā),可能導致草場的退化,植物群落的組成發(fā)生變化,進而發(fā)生荒漠化,草原退化成荒漠。01森 林Forest熱帶雨林(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和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板根莖花垂直結構復雜,有豐富藤本、附生植物各月都有花開終年高溫降雨豐沛植物茂盛種類豐富熱帶雨林是世界上發(fā)育最繁茂的植被類型,植物種類豐富,群落結構復雜。熱帶雨林全年呈深綠色,無明顯的季相(植物群落在不同季節(jié)表現(xiàn)的外貌)變

5、化。上層喬木樹干高大,樹基常有板狀根,老干上可長出花枝(莖花現(xiàn)象)。木質大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發(fā)達,林中常有絞殺植物附生。板狀根作用:可保證高大喬木穩(wěn)定,吸收更多的水分和養(yǎng)分垂直分層的原因:不同植物對光照的要求不同,上層喜光,下層喜陰大量藤本植物纏繞喬本一直到達喬木樹冠的目的是:獲取更多光照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和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無明顯干季。森林常綠,喬木多革質葉片,大部分花期集中春末夏初與雨林比,垂直結構較簡單,無莖花和板根現(xiàn)象落葉闊葉林(亦稱夏綠林,溫帶季風氣候區(qū)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降水適宜,溫暖生長季節(jié)46個月,冬季寒冷并延續(xù)34個月。喬木葉片寬闊,春季發(fā)葉,

6、秋冬季落葉亞寒帶針葉林(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亞寒帶地區(qū))夏季短促溫和,冬季漫長寒冷,發(fā)育了以松、杉類植物為主的針葉林,樹葉縮小為針狀,以抗寒抗旱草原草原草原一般分布于半濕潤、半干旱的內陸地區(qū),可分為熱帶草原、溫帶草原等。熱帶草原位于干旱季節(jié)較長的熱帶地區(qū),是以旱生草本植物為主,星散分布著旱生喬木、灌木的植被。熱帶草原具有極其獨特的群落外貌。溫帶草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通常以叢生禾草植物占優(yōu)勢,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結構,如葉面積較小、葉片內卷等。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均具有明顯的季相變化,思考其原因是什么?荒漠溫帶荒漠景觀,以旱生灌木為主,具有忍耐長期干旱的形態(tài)和結構非旱生短生命植物,有合適降水既能完

7、成生命周期,如智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熱帶與溫帶荒漠 短生植物:生命周期很短的植物,如一些沙漠中的花。短生植物是適應干旱地區(qū)的一種特殊類群,在沙漠中短暫的雨季,迅速完成發(fā)芽、生長、開花、結果、成熟的生命全過程,以種子度過嚴酷的旱季。 駱駝刺:是豆科,屬半灌木,植株矮小,最高可達40厘米。主要枝上多刺,葉小、長圓形,花粉紅色,6月開花,8月最盛根系一般長達20米。是一種自然生長的耐旱植物,因為這種植物莖上長著剌狀的很堅硬的小綠葉,故叫駱駝剌。溫帶荒漠中的駱駝刺駱駝刺的根系智利沙漠中的花海 閱讀圖片和資料,說說駱駝刺和短生植物是如何適應荒漠環(huán)境的?問題探究: 1. 讀圖 5-9、圖 5-10,查閱相關

8、資料,扼要描述這些植被類型的群落特征。提示:熱帶季雨林的群落結構較復雜,喬木存在上下分層,有部分種類旱季無葉,有板狀根、莖花;木質藤本和附生植物比較發(fā)達,林下灌木稠密,種類豐富。亞熱帶常綠硬葉林的群落結構相對較簡單,只有喬木和灌木,少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植物耐旱性強,具有厚的革質硬葉,一般株高較矮、樹干粗壯,樹皮的木栓層特別發(fā)達。問題探究: 2.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猴面包樹又叫波巴布樹,是非洲稀樹草原中一種非常奇特的常綠喬木。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樹”的稱呼由此而來。猴面包樹樹干粗大,直徑可達 9 米,最粗的樹干基部圓周達 50 米,為世界上

9、最粗的樹木之一。猴面包樹還是著名的長壽植物,樹齡長達 5 000 余年。在巴西高原東北部,紡錘樹特別引人注目,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巨型的紡錘插在地里。紡錘樹樹干粗大,上下兩端較小,最粗的地方直徑可達 5 米。紡錘樹疏松柔軟的木質部是一個特殊的“儲水室”,一棵大樹可儲水 2 噸左右。旱季來臨,綠葉紛紛凋零,紅花競相綻放,這時,紡錘樹就好似插著紅花的特大花瓶。(1)說出猴面包樹、紡錘樹分布地區(qū)的氣候特征。提示:猴面包樹、紡錘樹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其特征為:熱帶草原分布地區(qū)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降水集中;信風帶控制時期,干旱少雨。問題探究: 2.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10、。 猴面包樹又叫波巴布樹,是非洲稀樹草原中一種非常奇特的常綠喬木。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樹”的稱呼由此而來。猴面包樹樹干粗大,直徑可達 9 米,最粗的樹干基部圓周達 50 米,為世界上最粗的樹木之一。猴面包樹還是著名的長壽植物,樹齡長達 5 000 余年。在巴西高原東北部,紡錘樹特別引人注目,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巨型的紡錘插在地里。紡錘樹樹干粗大,上下兩端較小,最粗的地方直徑可達 5 米。紡錘樹疏松柔軟的木質部是一個特殊的“儲水室”,一棵大樹可儲水 2 噸左右。旱季來臨,綠葉紛紛凋零,紅花競相綻放,這時,紡錘樹就好似插著紅花的特大花瓶。(2)議一議,猴面包樹

11、、紡錘樹為什么都長有粗大的樹干?提示:猴面包樹、紡錘樹生長地區(qū)有明顯的干季和濕季。粗大的樹干和疏松的木質部,有利于雨季時貯存大量水分。問題探究: 2.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 猴面包樹又叫波巴布樹,是非洲稀樹草原中一種非常奇特的常綠喬木。當它果實成熟時,猴子就成群結隊而來,爬上樹去摘果子吃,“猴面包樹”的稱呼由此而來。猴面包樹樹干粗大,直徑可達 9 米,最粗的樹干基部圓周達 50 米,為世界上最粗的樹木之一。猴面包樹還是著名的長壽植物,樹齡長達 5 000 余年。在巴西高原東北部,紡錘樹特別引人注目,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巨型的紡錘插在地里。紡錘樹樹干粗大,上下兩端較小,最粗的地方直徑可達 5

12、 米。紡錘樹疏松柔軟的木質部是一個特殊的“儲水室”,一棵大樹可儲水 2 噸左右。旱季來臨,綠葉紛紛凋零,紅花競相綻放,這時,紡錘樹就好似插著紅花的特大花瓶。(3)你還了解哪些奇特的植物?向同學介紹這些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是如何適應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提示:駱駝刺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的沙漠和戈壁。駱駝刺地下根系十分發(fā)達,能在大范圍內尋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上部分又有效地減少了水分蒸騰,使駱駝刺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來。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對植被的影響熱量多0熱帶植被溫帶植被寒帶植被少水分:由沿海向內陸遞減荒漠森林草原多少40N植被的分布主要決定于氣候條件在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決定于氣候

13、條件,特別是其中的熱量和水分條件,以及兩者的組合狀況。由于太陽輻射提供給地球的熱量,有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規(guī)律性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氣候帶。受氣候的影響,植被形成帶狀分布。在中緯度地區(qū),從沿海到內陸,各地水分條件不同,植被分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由森林依次變?yōu)椴菰?、荒漠。植被隨海拔升高而發(fā)生變化在中尺度上,受地形的影響,植被隨海拔升高而發(fā)生變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區(qū),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隨著海拔的增加而變化,形成山地垂直氣候帶。與此相應,植被出現(xiàn)垂直分帶現(xiàn)象。植物物候節(jié)律隨著氣候條件按時間有規(guī)律地變化,植物也按一定順序度過它的發(fā)育期:從開始積極的生命活動,經出蕾、開花、結實、營養(yǎng)期結束,直到休眠。這

14、種現(xiàn)象叫作植物的“物候現(xiàn)象”。 同期物候的空間變化,可反映溫度的空間分布趨勢。如在我國東南部早春,從廣東沿海至 26N 附近的福建福州、江西贛州一帶,緯度每北移 1,桃樹始花日期平均推遲 10 天。同期物候在山區(qū)的垂直分布,可直觀地反映山區(qū)氣候的垂直變化。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直觀地體現(xiàn)了從九江到廬山上物候的垂直分布梯度。植被與自然環(huán)境植被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涵養(yǎng)水源、保育土壤、累積營養(yǎng)物質固碳釋氧防風固沙,減輕災害問題探究: 2.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保和島位于菲律賓中部,深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當地森林茂密。但是,島上 1 000 多座高度在 401

15、20 米的石灰?guī)r小山丘上卻只長草不長樹,形似草堆。每年熱季,“草堆”干枯,轉為褐色,猶如一排排巧克力擺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的稱謂由此而來。(2)討論巧克力山只長草不長樹的原因。提示:巧克力山所在地區(qū)是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豐富。巧克力山是由石灰?guī)r形成的小山丘,風化殼厚度小,形成的土層較薄,這種土層在熱帶季風氣候的強降水條件下易被沖毀流失;故當地因土層薄,而難以生長樹木。問題探究: 2.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任務。保和島位于菲律賓中部,深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當地森林茂密。但是,島上 1 000 多座高度在 40120 米的石灰?guī)r小山丘上卻只長草不長樹,形似草堆。每年熱季,“草堆”干枯,轉為褐色,猶如一排排巧克力擺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的稱謂由此而來。(3)巧克力山的最佳觀賞時間為每年 5 月份。結合區(qū)域氣候特征,分析其原因。提示:(1)每年的35月是熱帶季風氣候的干季,降水少。(2)5月是當地一年中太陽高度最大的時期,氣溫高,蒸發(fā)旺盛,所以草類干枯,轉為褐色,是最佳觀賞時間。問題探究: 3. 讀圖 5-16,完成相關任務。(1)據圖歸納植物體的增長與氣溫的關系。提示:植物體的增長取決于光合作用產生的有機質的數量和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機質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