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zhèn)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城鎮(zhèn)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城鎮(zhèn)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城鎮(zhèn)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城鎮(zhèn)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城鎮(zhèn)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guī)程PAGE PAGE 9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城鎮(zhèn)供水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guī)程CJJ582007前 言根據(jù)建設部建標(2004)66號文件的要求,標準編制組在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并廣泛征求同行的意見,修訂了本標準。本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水質監(jiān)測;3制水生產工藝;4供水設施運行;5供水設備運行;6供水設施維護;7供水設備維護;8安全。本次修訂的重點和主要內容是:1、結合新發(fā)布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06的要求,對水質化驗指標提出新要求,特別是水質合格率的考核變?yōu)楣芫W水,而不是過去的出廠水。2、標準增加了預處理工藝方面的技術要求

2、。3、標準增加了活性炭、臭氧等處理工藝和設備方面的運行維護要求。4、標準增加了污泥處理方面設備設施的要求。5、標準增加了地下水處理方面設備設施的要求。6、標準對配電裝置的運行和維護的要求進一步細化,增加了防雷保護裝置、直流電源等裝置運行和維護的要求。7、標準增加了變頻設備的運行和維護的要求。8、標準增加了制水生產工藝自動化標準。綜上所述,本次標準的修訂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充分考慮了我國供水廠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按照能夠滿足各地的使用,爭取3-5年不落后的目標達到本次標準制修訂的目的。本標準由建設部負責管理,授權由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本標準主編單位:中國城鎮(zhèn)供排水協(xié)會、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本標

3、準參編單位:天津市自來水集團公司、上海市自來水市北有限公司、武漢市自來水集團公司、深圳水務集團公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員:劉志琪、呂士健、王歡、雷麗英、寧瑞珠、徐揚、劉永康、劉百德、趙順萍、舒復興、王富菊、趙桂芝、顧軍農、宋濤、梁再輝、徐巖、王寶林、韓硯萍、孫有春、田寶義、楊祖萍、鮑士榮、陸宇俊、范愛麗、盧宜新、曾卓、余少先本標準于1994年7月首次發(fā)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目 錄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172616103 1總則 PAGEREF _Toc172616103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04 2水質監(jiān)測 PAGERE

4、F _Toc172616104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05 2.1一般規(guī)定 HYPERLINK l _Toc172616106 2.2原水 HYPERLINK l _Toc172616107 2.3凈化水 HYPERLINK l _Toc172616108 2.4水質檢驗項目和頻率 HYPERLINK l _Toc172616109 2.5檢驗方法 HYPERLINK l _Toc172616110 2.6在線監(jiān)測 HYPERLINK l _Toc172616111 2.7凈水原材料 HYPERLINK l _Toc172616112 2.8質量控制 HYPER

5、LINK l _Toc172616113 2.9安全保障 PAGEREF _Toc172616113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14 3制水生產工藝 PAGEREF _Toc172616114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15 3.1一般規(guī)定 PAGEREF _Toc172616115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16 3.2工序質量標準 HYPERLINK l _Toc172616117 3.3制水生產工藝安全標準 HYPERLINK l _Toc172616118 3.4制水生產工藝自動化標準 HYPERLIN

6、K l _Toc172616119 4供水設施運行 PAGEREF _Toc172616119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20 4.1取水口 PAGEREF _Toc172616120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21 4.2原水輸水管線 HYPERLINK l _Toc172616122 4.3預處理 HYPERLINK l _Toc172616123 4.4混凝和消毒 HYPERLINK l _Toc172616124 4.5混合、絮凝 HYPERLINK l _Toc172616125 4.6沉淀 HYPERLINK l _Toc17

7、2616126 4.7澄清池 HYPERLINK l _Toc172616127 4.8濾池 HYPERLINK l _Toc172616128 4.9臭氧接觸池 PAGEREF _Toc172616128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29 4.10活性炭濾池 PAGEREF _Toc172616129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30 4.11臭氧發(fā)生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72616130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31 4.12臭氧發(fā)生器氣源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72616131 h HYPERLINK

8、 l _Toc172616132 4.13清水池 PAGEREF _Toc172616132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33 4.14污泥處理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72616133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34 4.15廠級調度 PAGEREF _Toc172616134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35 4.16地下水處理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72616135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36 5供水設備運行 PAGEREF _Toc172616136 h 1 HYPERLINK

9、 l _Toc172616137 5.1水泵 PAGEREF _Toc172616137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38 5.2電動機 PAGEREF _Toc172616138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39 5.3變壓器 PAGEREF _Toc172616139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40 5.4配電裝置 PAGEREF _Toc172616140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41 5.5低壓配電裝置 PAGEREF _Toc172616141 h 1 HYPERLINK l

10、 _Toc172616142 5.6防雷保護裝置 PAGEREF _Toc172616142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43 5.7電力電纜 PAGEREF _Toc172616143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44 5.810kv及其以下架空電力線路 PAGEREF _Toc172616144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45 5.9室內配電線路、電器及照明設備 PAGEREF _Toc172616145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46 5.10配電線路(架空線路、電纜線路)的異常運

11、行與事故處理 PAGEREF _Toc172616146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47 5.11直流電源 PAGEREF _Toc172616147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48 5.12變頻器 PAGEREF _Toc172616148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49 6供水設施維護 PAGEREF _Toc172616149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50 6.1一般規(guī)定 PAGEREF _Toc172616150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51

12、6.2取水口設施 PAGEREF _Toc172616151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52 6.3原水輸水管線 PAGEREF _Toc172616152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53 6.4預處理 PAGEREF _Toc172616153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54 6.5投藥設施 PAGEREF _Toc172616154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55 6.6混合絮凝設備 PAGEREF _Toc172616155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56 6.7沉淀(

13、澄清)設施 PAGEREF _Toc172616156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57 6.8過濾設施 PAGEREF _Toc172616157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58 6.9臭氧接觸池 PAGEREF _Toc172616158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59 6.10活性炭濾池 PAGEREF _Toc172616159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60 6.11臭氧發(fā)生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72616160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61 6.12臭氧

14、發(fā)生器氣源設備 PAGEREF _Toc172616161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62 6.13清水池 PAGEREF _Toc172616162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63 6.14消毒設施(不包括臭氧消毒設施) PAGEREF _Toc172616163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64 6.15污泥處理 PAGEREF _Toc172616164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65 6.16地下水處理設施 PAGEREF _Toc172616165 h HYPERLINK l _Toc172

15、616166 6.17排水設施 PAGEREF _Toc172616166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67 7供水設備維護 PAGEREF _Toc172616167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68 7.1一般規(guī)定 PAGEREF _Toc172616168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69 7.2水泵 PAGEREF _Toc172616169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70 7.3電動機 PAGEREF _Toc172616170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

16、71 7.4變壓器(含濾波電抗器) PAGEREF _Toc172616171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72 7.5高壓配電裝置 PAGEREF _Toc172616172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73 7.6高壓斷路器 PAGEREF _Toc172616173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74 7.7高壓隔離開關、負荷開關 PAGEREF _Toc172616174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75 7.8高壓熔斷器 PAGEREF _Toc172616175 h 1 HYPER

17、LINK l _Toc172616176 7.9高壓電壓、電流互感器 PAGEREF _Toc172616176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77 7.10電力電容器(含濾波電容器) PAGEREF _Toc172616177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78 7.11低壓配電裝置 PAGEREF _Toc172616178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79 7.12二次回路系統(tǒng) PAGEREF _Toc172616179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80 7.13防雷與過電壓保護裝置 PA

18、GEREF _Toc172616180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81 7.14接地裝置 PAGEREF _Toc172616181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82 7.1510KV及以下架空線路 PAGEREF _Toc172616182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83 7.1610KV及以下電力電纜線路 PAGEREF _Toc172616183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84 7.17變頻器 PAGEREF _Toc172616184 h 1 HYPERLINK l _Toc1

19、72616185 8安全 PAGEREF _Toc172616185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86 8.1氯氣、氨氣、氧氣及臭氧使用安全 PAGEREF _Toc172616186 h 1 HYPERLINK l _Toc172616187 8.2電氣安全 PAGEREF _Toc172616187 h HYPERLINK l _Toc172616188 條文說明 PAGEREF _Toc172616188 h 1總則1.0.1為加強城鎮(zhèn)供水廠水質管理、工藝管理、設備和設施管理,建立標準化的運營機制,確保安全、穩(wěn)定、優(yōu)質、低耗供水,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

20、于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為水源的城鎮(zhèn)供水廠。1.0.3城鎮(zhèn)供水廠的運行、維護及安全,除應執(zhí)行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法規(guī)和標準的規(guī)定。2水質監(jiān)測2.1一般規(guī)定2.1.1城鎮(zhèn)供水廠應設立水質化驗室,配備與供水規(guī)模和水質檢驗要求相適應的檢驗人員和儀器設備,并負責檢驗原水、凈化工序出水、出廠水和管網水水質。2.1.2城鎮(zhèn)供水廠選用地表水或地下水作為供水水源時,其水質應分別符合國家現(xiàn)行的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和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CJ3020)的要求。2.1.3當水源水質不符合要求時,不宜作為供水水源。若限于條件需加以利用時,水廠必須增加相應的處理

21、工藝,并加強對相關指標的監(jiān)測。2.1.4經凈化后的出廠水水質必須能使管網水達到國家現(xiàn)行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的規(guī)定。2.2原水2.2.1城鎮(zhèn)供水廠必須按照國家現(xiàn)行的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的規(guī)定并結合本地區(qū)的原水水質特點對進廠原水進行水質監(jiān)測。當原水水質發(fā)生異常變化時,應根據(jù)需要增加監(jiān)測項目和頻次。2.2.2以地表水為水源的城鎮(zhèn)供水廠宜在取水口附近或水源保護區(qū)內建立水質在線監(jiān)測及預警系統(tǒng),原水水質在線監(jiān)測及預警項目可根據(jù)當?shù)卦匦院蜅l件選擇。未建立原水水質在線監(jiān)測及預警系統(tǒng)的供水廠應在適當?shù)姆秶鷥葎澏ㄔ|監(jiān)測段,在監(jiān)測段內應設置有代表性的水質監(jiān)測點。2.2.3以地

22、下水為水源的供水廠應在匯水區(qū)域或井群中選擇有代表性的水源井、補壓井(或全部井)作為原水水質監(jiān)測點。2.3凈化水2.3.1城鎮(zhèn)供水廠應在每一個凈化工序設置水質檢測點。當生產需要、工藝調整或者水質異常變化,可酌情增加工序水質檢測點。2.4水質檢驗項目和頻率2.4.1城鎮(zhèn)供水廠開展的水質檢驗項目和頻率應符合表2.4.1的規(guī)定。表2.4.1水質檢驗項目和頻率水樣檢驗項目檢驗頻率水源水地表水、地下水渾濁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CODMn、氨氮、細菌總數(shù)、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每日不少于一次地表水國標(GB383中規(guī)定的水質檢驗基本項目、補充項目及特定項目每月不少于一次地下水國標(G

23、B/T1484中規(guī)定的所有水質檢驗項目每月不少于一次沉淀、過濾等各凈化工序渾濁度及特定項目每一至二小時一次出廠水渾濁度、余氯、pH在線檢測或每小時一至二次渾濁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余氯、細菌總數(shù)、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CODMn、每日不少于一次國標(GB574規(guī)定的表1、表2全部項目和表3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質每月不少于一次國標(GB574規(guī)定的全部項目以地表水為水源:每半年檢驗一次以地下水為水源:每年檢驗一次管網水色度、嗅和味、渾濁度、余氯、細菌總數(shù)、總大腸菌群、CODMn(管網末梢水)每月不少于兩次管網末梢水國標(GB574規(guī)定的表1、表2全部項目和表3中可能含有的

24、有害物質每月不少于一次注:表中詳見本條條文說明2.4.2城鎮(zhèn)供水廠水質檢驗工作可由水廠化驗室單獨完成或與其所屬單位的中心化驗室共同承擔完成。2.4.3水質檢驗項目和頻率可在表2.4.1的基礎上根據(jù)條件和需要酌情增加。2.4.4對于部分檢驗頻率低、所需儀器昂貴、檢驗成本較高的水質指標,無條件開展檢驗的單位可委托具有相關項目檢驗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2.5檢驗方法2.5.1檢驗方法依次為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行業(yè)標準及國際標準。2.5.2尚無標準方法的,可采用其它非標方法,但應經過方法確認。2.6在線監(jiān)測2.6.1城鎮(zhèn)供水廠應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渾濁度、余氯、pH等水質在線監(jiān)

25、測儀表,并根據(jù)經濟發(fā)展水平選擇配置其它水質在線儀表。2.6.2在線監(jiān)測儀器設備應達到所需的靈敏度和準確度,并符合相應檢驗方法標準或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2.6.3水質在線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應及時傳遞到控制中心進行監(jiān)控和處理。2.6.4在線儀表數(shù)據(jù)不能傳遞到控制中心的水廠,其運行管理人員應定期查看、記錄并反饋在線儀表數(shù)據(jù)。2.6.5在線儀器設備要有專人定期進行校準及維護。當儀表讀數(shù)波動較大時,應增加校對次數(shù)。2.7凈水藥劑及原材料2.7.1城鎮(zhèn)供水廠在選用各類涉水產品(凈水原材料、輸配水設備、防護材料、水處理材料)時,應選用具有生產許可證和衛(wèi)生許可證企業(yè)的產品,并執(zhí)行索證(生產許可證、衛(wèi)生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及化

26、驗報告)及驗收制度。2.7.2城鎮(zhèn)供水廠采用的水化學處理劑、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在首次使用前應分別按照生活飲用水化學處理劑衛(wèi)生安全性評價(GB/T1721和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1721進行衛(wèi)生安全評價,評價合格方可投入使用。2.7.3每批凈水原材料在新進廠和久存后投入使用前必須按照有關質量標準進行抽檢;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2.7.4主要凈水原材料的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表2.7.4的規(guī)定。表2.7.4凈水原材料的檢驗項目和檢驗方法原材料種類原材料名稱檢驗項目檢驗方法標準混凝劑、絮凝劑聚合氯化鋁氧化鋁的質量分數(shù)、鹽基度、密度、水不溶物的質

27、量分數(shù)、pH、氨態(tài)氮的質量分數(shù)、砷的質量分數(shù)、鉛的質量分數(shù)、鎘的質量分數(shù)、汞的質量分數(shù)、六價鉻的質量分數(shù)水處理劑聚氯化鋁GB15892硫酸鋁氧化鋁的質量分數(shù)、pH值、不溶物的質量分數(shù)、鐵的質量分數(shù)、鉛的質量分數(shù)、砷的質量分數(shù)、汞的質量分數(shù)、鉻(六價)的質量分數(shù)、鎘的質量分數(shù)水處理劑硫酸鋁HG2227硫酸鋁鉀硫酸鋁鉀含量、重金屬(以Pb計)含量、鐵含量、砷含量、水不溶物含量、水分工業(yè)硫酸鋁鉀HG/T2565氯化鐵氯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氯化亞鐵的質量分數(shù)、不溶物的質量分數(shù)、游離酸(以HCl計)的質量分數(shù)、砷的質量分數(shù)、鉛的質量分數(shù)、汞的質量分數(shù)、鉻(六價)的質量分數(shù)、鎘的質量分數(shù)水處理劑氯化鐵GB44

28、82硫酸亞鐵硫酸亞鐵的質量分數(shù)、二氧化鈦的質量分數(shù)、水不溶物的質量分數(shù)、游離酸(以H2SO4計)的質量分數(shù)、砷的質量分數(shù)、鉛的質量分數(shù)水處理劑硫酸亞鐵GB10531聚合硫酸鐵密度、全鐵的質量分數(shù)、還原性物質(以Fe2+計)的質量分數(shù)、鹽基度、不溶物的質量分數(shù)、pH、砷的質量分數(shù)、鉛的質量分數(shù)、汞的質量分數(shù)、鉻(六價)的質量分數(shù)、鎘的質量分數(shù)水處理劑聚合硫酸鐵GB14591聚丙烯酰胺(PAM)外觀、固含量、丙烯酰胺單體含量、溶解時間、篩余物水處理劑聚丙烯酰胺GB17514氧化劑、消毒劑高錳酸鉀高錳酸鉀含量、鎘含量、鉻含量、汞含量、流動性、粒度工業(yè)高錳酸鉀GB/T1608二氧化氯二氧化氯(ClO的

29、質量分數(shù)、密度、pH值、砷的質量分數(shù)、鉛的質量分數(shù)穩(wěn)定性二氧化氯溶液GB/T20783漂白粉有效氯、水分、總氯量與有效氯之差、熱穩(wěn)定系數(shù)漂白粉HG/T2496過濾(吸附)材料無煙煤濾料、石英砂濾料、高密度礦石濾料、礫石承托料、高密度礦石承托料破碎率、磨損率、密度、含泥量、密度小于2g/cm3的輕物質含量(石英砂濾料)、灼燒減量(石英砂濾料)、鹽酸可溶率、篩分、明顯扁平、細長顆粒含量(承托料)、密度大于1.8g/cm3的重物質含量(無煙煤濾料)、含硅物質(石英砂濾料)水處理用濾料CJ/T43木質活性碳碘吸附值、亞甲基藍吸附力、強度、表觀密度、粒度、水分、pH值、灰分木質凈水用活性碳GB/T138

30、03.2煤質顆?;钚蕴客庥^、孔容積、比表面積、漂浮率、pH值、苯酚吸附值、水分、強度、碘吸附值、亞甲基藍吸附值、灰分、裝填密度、粒度凈水用煤質顆?;钚蕴縂B/T7701.42.8質量控制2.8.1城鎮(zhèn)供水廠應建立健全包括水質、凈水原材料、實驗室質控在內的質量控制體系。2.8.2對水質可實行運行生產單位、職能部門兩級管理,班組、水廠化驗室和中心化驗室三級檢驗。2.8.2各級化驗室應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方式進行內部質量控制與管理,并貫穿于監(jiān)測活動的全過程。2.8.3中心化驗室應進行計量資質認證。2.8.4中心化驗室每年至少參加一次由國際、國內或地區(qū)有關機構組織的實驗室比對或能力驗證活動,不斷提高實驗

31、室檢驗技術水平。2.8.5實驗室所用的計量分析儀器必須定期進行計量檢定,經檢定合格,方可使用。計量分析儀器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應定期進行校驗和維護。2.8.6凡承擔城鎮(zhèn)供水廠水質檢驗工作、報告數(shù)據(jù)的人員,必須經專業(yè)培訓合格,持證上崗。2.9水質安全保障2.9.1城鎮(zhèn)供水廠應建立完善水質預警系統(tǒng),制定水源和供水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進行應急演練,當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時,水廠應按預案盡快上報并迅速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2.9.2當發(fā)生突發(fā)性水質污染事故,尤其是有毒有害化學品泄漏事故時,檢驗人員必須攜帶必要的檢驗儀器及安全防護裝備盡快趕赴現(xiàn)場,立即利用快速檢驗手段鑒別、鑒定污染物的種類,給出定量或半定量的檢驗

32、結果?,F(xiàn)場無法鑒定或測定的項目應立即將樣品送回實驗室分析。根據(jù)監(jiān)測結果,確定污染程度和可能污染的范圍,并按要求及時上報水質有關情況。2.9.3在水質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期間,城鎮(zhèn)供水廠必須加大水質檢測頻率,并根據(jù)需要增加檢驗項目。2.9.4對于突發(fā)性水質污染事故,當我國頒布的標準監(jiān)測分析方法不能滿足要求時,可使用國內外其它先進的分析方法。2.9.5城鎮(zhèn)供水廠進行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或檢修施工之前,必須制定水質保障措施;用于供水的新設備、新管網投產前或者舊設備、舊管網改造后,必須嚴格進行清洗消毒,經水質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9.6城鎮(zhèn)供水廠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對其管理的供水設施定期巡查和維修保養(yǎng)。

33、2.9.7城鎮(zhèn)供水廠直接從事制水和水質檢驗的人員,必須經過衛(wèi)生知識和專業(yè)技術培訓,并按照當?shù)匦l(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持證上崗。3制水生產工藝3.1一般規(guī)定3.1.1供水廠應按本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制定符合自己制水生產工藝特點的工藝規(guī)程、操作規(guī)程和安全規(guī)程,作為組織水廠制水生產的依據(jù)。3.1.2制水生產工藝應保證供水水質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和企業(yè)自己制定的水質管理標準。3.1.3制水生產工藝應保證連續(xù)地向城市供水管網供水,符合當?shù)卣贫ǖ南嚓P規(guī)定,保證管網末梢壓力不應低于0.14Mpa。各地自來水廠還應服從城市規(guī)劃對供水壓力的要求。3.1.4根據(jù)制水生產

34、工藝要求,投入運行的設施與設備應符合工藝系統(tǒng)運行整體上安全、優(yōu)質、高效、低耗的要求。3.1.5對制水生產工藝中的主要工序必須進行工序參數(shù)檢測和動態(tài)控制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凈水各工序的水質檢測,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2章的規(guī)定。根據(jù)工序質量檢測點的需要,可對濁度、余氯、氨氮、pH值、堿度等主要水質項目,配置在線連續(xù)測定儀,并根據(jù)檢測結果進行工序質量控制。2、對制水生產工藝中各工序的水位、壓力等主要運行參數(shù)應配置在線連續(xù)測定儀,并根據(jù)檢測結果進行工序質量控制,對檢測儀表應定期進行校準,以保證檢測數(shù)據(jù)的準確。3、進廠原水和出廠水流量必須計量。流量計檢測率達95%以上。制水工藝過程應根據(jù)需要配置流量計。流量

35、計應按其等級要求,定期進行校準。4、凈水藥劑必須計量投加,制水工藝系統(tǒng)優(yōu)先選擇計量泵便于進行自動控制,根據(jù)計量泵或計量裝置的特性定期進行校準,以保證水處理效果。5、制水生產過程的電量消耗,應按工序分別進行計量。進、送水泵組應按單機組分別配置電量表,并應依據(jù)當?shù)赜嬃坎块T量值傳遞的要求,定期對其進行檢測,以保證計量的準確。6、必須對制水生產中的主要設施、設備的運行情況及其運行中的動態(tài)技術參數(shù),制定和實施點檢制度,并對其主要技術參數(shù)進行控制。3.1.6凈水廠的生產排水及其處理系統(tǒng)應與相應的制水生產能力相匹配,并能滿足制水生產工藝的要求。3.1.制水系統(tǒng)及其構筑物一般不得超設計負荷運行。特殊情況超負荷

36、量應視池型和系統(tǒng)運行要求確定,超負荷運行時,應以保證出水水質符合控制標準的下限值為最大負荷量。3.2質量控制3.2.1預處理工序質量控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生物預處理技術應根據(jù)水源、水質、水溫變化,依據(jù)設計要求,控制水力停留時間、運行水位,沖洗周期、氣水比、生化水力負荷和排泥周期等工藝參數(shù)。2、粉狀活性炭技術應根據(jù)原水水質和出水要求,嚴格控制粉末活性炭投加量、投加點和投加方式應符合下列要求: = 1 * GB2 投加點:應考慮粉末活性炭與其它藥劑相互抵消和協(xié)同作用的影響,合理確定粉末活性炭的投加位置。由于粉末活性炭對氯等氧化劑的吸附有極強的優(yōu)先選擇性,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點應與氯等氧化劑的投加點保持

37、一定的安全距離。投加點的設置還應保證足夠的吸附時間。 = 2 * GB2 投加方式:必須有防粉塵爆炸措施。干式投加時,以粉末活性炭在水中快速均勻分散開,減少結團,提高粉末利用率為原則。濕式投加一般要有專用設備,先配成漿狀,攪拌均勻后再投加。 = 3 * GB2 投加量:根據(jù)原水水質進行攪拌試驗做出的等溫曲線為依據(jù),合理確定投加量。3、預氧化技術包括預氯化、高錳酸鹽預氧化和預臭氧化。其投加量應根據(jù)水源水質和試驗結果確定藥劑投加量、投加方式和投加點。同時要定期監(jiān)測消毒副產物的影響,對于副產物有超標現(xiàn)象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高錳酸鹽預氧化時,應根據(jù)原水特點和出水要求適量投加,避免過量投加造成出水色度

38、、錳指標的超標。前臭氧量不宜過大,應結合當?shù)卦|通過試驗確定投加量。4、高濁度水預沉淀,當原水濁度較高時,預沉淀應使?jié)岫冉档匠R?guī)工藝可接受的標準。5、結合水源PH值和生產混凝劑種類或去除目標污染物時,通過實驗調整水源PH值,使混凝劑藥效或目標污染物去除效果達到最佳值。3.2.2常規(guī)處理工藝、工序質量控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凈水藥劑投加工序質量控制凈水藥劑的投加量,一般應以當日原水進行的混凝攪拌試驗推薦值為參考數(shù)據(jù)進行投加。并依據(jù)其混凝效果進一步調整,確定合理的加注率。投加凈水藥劑的濃度,應按制水生產工藝、藥劑種類和計量裝置的需要進行配置,計量投加。凈水藥劑的投加點,應根據(jù)不同藥劑的特點和對混

39、合強度的要求及其在制水工藝中的作用,調整適宜的投加點?;炷齽釉诨旌系淖罴烟?,有機高分子凈水劑一般加在混合工序之后,絮凝工序的始端。2、混合工序質量控制混合強度應滿足投加的凈水藥劑快速均勻擴散到水中。利用進水泵進行混合的工藝,藥劑投加點不得設在水泵的吸水管路上,防止因帶入氣體而影響水泵及其后序的工作質量。3、絮凝工序質量控制應按設計要求和實際生產水量,通過調整絮凝工序設施、設備運行數(shù)量控制進出口流速、運行水位、停留時間等工藝參數(shù)。對絮凝效果進行控制,可采用對加藥混合的水樣做燒杯實驗和對絮凝池出口形成的絮體通過觀察其形態(tài)和與水體的分離度來判斷絮凝效果,調整絮凝劑的投加量。應定期排除絮凝池的積泥

40、。4、沉淀、澄清、氣浮工序質量控制應嚴格控制其運行水位。對于沉淀池根據(jù)原水水質情況控制連續(xù)排泥時間和排泥周期。對于澄清池應根據(jù)泥渣的沉降比控制回流量、排泥和排泥時間。對于氣浮池應根據(jù)浮渣厚度和出水水質確定清渣時間和周期。 = 2 * GB2 應定期停池清理池中死區(qū)積泥。嚴格控制沉淀、澄清出水水質符合工藝規(guī)程的要求。5、過濾工序質量控制應按生產實際情況,依據(jù)設計要求,控制濾池濾速、運行水位、沖洗周期、沖洗時間、沖洗強度等工藝參數(shù)。嚴格控制濾后水質,符合工藝規(guī)程的要求,一般濾后水濁度應優(yōu)于出廠水濁度標準。應定期對濾池濾床、承托層進行相關技術參數(shù)的測定。如:濾料層厚度、承托層平整度、濾床沖洗膨脹率、

41、濾料級配、濾料含泥量等。并對測定參數(shù)進行分析,對測定的技術參數(shù)嚴重偏離設計要求的應對濾池進行維修以保證濾池的運行效果。濾池沖洗后,應采取措施控制投入運行時濾池的初濾水濁度。6、消毒工序質量控制化學法消毒劑的投加量應以消毒試驗推薦值為參考數(shù)據(jù)進行投加。并依據(jù)處理水量、水的pH值、水溫和接觸時間等參數(shù)調整投加量。一般氯氣消毒,可采用一點加氯法或多點加氯法。并應嚴格控制游離氯與水體的接觸時間大于30分鐘。嚴禁將液氯向水體中直接投加。并必須具備安全可靠啟動有效的氯氣吸收或中和的設施。采用次氯酸鈉消毒時,應將有效氯在水體中的濃度作為消毒的控制指標,有效氯與水體的接觸時間應大于30分鐘。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時

42、,一般在使用現(xiàn)場制備,應嚴格控制制備原料的稀釋濃度,制備車間禁用火種、具有良好的通風換氣設施。同時應對水中二氧化氯含量建立快速、靈敏、適合現(xiàn)場操作的檢測方法。實現(xiàn)對二氧化氯消毒工藝的有效控制。 = 5 * GB2 出廠前加氨的工藝系統(tǒng),應嚴格控制氯、氨的投加比為34:1。并應具備安全可靠啟動有效的氨氣吸收的設施7、清水池工序質量控制根據(jù)設計和生產實際的要求,應嚴格控制清水池的水位。嚴禁超上、下限(最高、最低水位)運行。應裝有在線連續(xù)檢測水位計和固定式水尺。當送水量低于最高設計負荷時,清水池應在24小時內有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運行過程,以防止池內滯留區(qū)存水時間過長。清水池的通氣孔、檢修人孔,均應

43、有衛(wèi)生和安全防護措施。應定期對清水池進行清洗,地下水池排空時應按設計要求對其抗浮采取相應的措施。3.2.3深度處理工序質量控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生物活性炭的反沖洗不宜采用含氯水,宜采用專用沖洗水池或水箱。2、活性炭濾池進水,應嚴格控制濁度小于1NTU。3、應根據(jù)生產實際情況,依據(jù)設計要求控制活性炭濾池濾速、接觸時間、反沖洗強度等工藝參數(shù)。4、活性炭失效的評價指標不能僅依據(jù)活性炭性能指標降低程度,而應同時依據(jù)處理后水質能否穩(wěn)定達到規(guī)定的水質目標為依據(jù)。5、活性炭經評價失效后,需再生處理或更換。3.2.4凈水廠污泥處理工序質量控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經濃縮、脫水后的污泥干固率應22%。2、洗池水經沉

44、淀后上清液和污泥濃縮上清液回用時,其沉淀、濃縮過程加注的有機絮凝劑為陰離子聚合物方可回用?;赜玫乃|經與原水摻混后符合三類水體的標準。3、污泥脫水后的脫水液禁止回用,當排入下水道時應符合排放標準,脫水液中殘留有機絮凝劑不應對下水道造成影響。3.2.5地下水處理工序質量控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取水構筑物應布置長期觀測設施,監(jiān)測地下水開采動態(tài)。長期觀測網、長期觀測孔的設置應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2、地下水水源水質監(jiān)測,應按GB/T14848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3、地下水水源保護區(qū)、構筑物的防護范圍,應根據(jù)水源地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質條件、供水量、開采方式和污染源分布。4、在單井或井群保護區(qū)范圍內,不得使用工業(yè)廢

45、水或生活污水灌溉,不得修建滲水坑,不得堆放廢渣或鋪設污水管道,不得從事破壞深層土層的活動。5、地下水水質應符合GB/T14848的要求。若限于條件限制需加以利用時,針對超標的水質項目,應設置相應的處理設施,處理后水質應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對于超標的水質項目,應每日檢測原水和處理后的水。6、地下水凈水處理設施應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操作規(guī)范運行。對于設計好的處理工藝,必須設計單位提供運行操作規(guī)范。7、地下水處理采用的氧化劑、消毒劑、吸附劑、阻垢劑、濾料等所有涉水產品不應對水質產生污染。8、地下水鐵錳去除工藝質量控制程序自然氧化法除鐵錳:在生產運行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曝氣量,運行效果好

46、壞與水中的有機物、堿度、還原性物質、水溫有關。一般采用較細的濾料、較厚的濾層和較低的濾速。接觸氧化除鐵錳:在生產運行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曝氣量,一般可在濾速較高的條件下運行。氧化法直接過濾除鐵錳: = 1 * GB3 氧化劑投加量直接關系到處理效果,因為水中含有還原性物質,實際需要量要高于理論值,具體投加量需要進行實驗室試驗。 = 2 * GB3 液氯、次氯酸鈉作為氧化劑,要考慮消毒副產物和剩余氯量,避免出廠水余氯太大,影響用戶使用。 = 3 * GB3 高錳酸鉀作為氧化劑,需控制投加量,避免過量投加造成出水色度、錳指標的超標。 = 4 * GB3 臭氧作為氧化劑,需考慮氧化后水中余臭氧問題。 =

47、 4 * GB2 濾池的運行管理符合本規(guī)程4.8.1的規(guī)定9、地下水石灰軟化工藝質量控制程序:水的pH值和藥劑投加量是該技術的關鍵。通常通過燒杯試驗、模型試驗進行確定。投加石灰后,出廠水的pH值會較高,出廠水應進行酸中和。10、地下水膜處理工藝質量控制程序為了防止膜污染,采用超濾膜、微濾、砂濾作為納濾設備的前處理工藝,以去除水中鐵錳、粘泥等,降低膜污染。在膜系統(tǒng)停止運行時,不能使膜變干,必須對膜進行定期清洗,防止微生物的繁殖。納濾膜處理過程中出現(xiàn)以下的情況,應進行沖洗。 = 1 * GB3 當進水水質一定,處理水電導率增加明顯時; = 2 * GB3 高壓泵壓力增加8%10%以上,才能保證膜通

48、量不變時; = 3 * GB3 進水量一定的情況下,膜裝置的進出口壓差明顯增加時。11、地下水氟處理工藝質量控制程序絮凝沉淀法工藝:氟離子絮凝沉淀法常用的絮凝劑為鋁鹽。硫酸鋁除氟混凝最佳pH為6.47.2,投加量大(100300mg/L)。聚鋁絮凝沉淀的pH范圍為58,使用鋁鹽混凝劑除氟,要定期檢測出水中溶解鋁。吸附過濾工藝:用于除氟的常用吸附劑主要有活性氧化鋁、斜發(fā)沸石、活性氧化鎂、磷酸三鈣、骨炭、活性炭。不同吸附劑,對氟的吸附容量也不同。12、消毒工序質量標準應符合本規(guī)程3.2.2.中第六款的規(guī)定。13、清水池工序質量標準應符合本規(guī)程3.2.2.第七款的規(guī)定。3.3制水生產工藝安全3.3.

49、1制水生產工藝及其附屬設施、設備應保證連續(xù)安全供水的要求,關鍵設備應有一定的備用量。設備易損件應有足夠量的備品備件。3.3.2制水生產工藝應保證出廠水水質的安全,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供水廠應根據(jù)各自的水源流域內可能的污染源,制定相應的水源污染時期的水處理技術予案和生產指揮預案。2、一般水廠均應具備臨時投加粉末活性炭和各種藥劑的應急設備與設施。3.3.3供水廠應針對突發(fā)事件,如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大面積傳染病流行期可能給水廠生產帶來的影響,制定安全生產預案。3.3.4為保證制水生產過程的安全,對于有害氣體、壓力容器、電器設備的安全使用應符合相關規(guī)范及各專業(yè)的安全要求。3.4制水生產工藝自動化標

50、準3.4.1水廠自動化運行應建立如下系統(tǒng),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建立廠級集散型計算機輔助調度系統(tǒng)(SCADA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進、凈、送制水生產全過程的工藝與水質的檢測與數(shù)據(jù)采集。2、建立廠級集散型控制系統(tǒng)(DCS系統(tǒng)),至少實現(xiàn)藥劑制備與加藥混凝、消毒劑制備與消毒、過濾與反沖洗等控制水質的工藝過程自動化控制。有條件可以建立送水泵站調壓、調流自動化控制、污泥處理自動化控制。3、建立廠級制水工藝全過程的運行管理系統(tǒng)(MIS系統(tǒng)),包括源水、制水過程、出廠水水質信息管理系統(tǒng)(LIMS系統(tǒng)).4、宜建立加藥混凝消毒過濾等關鍵工藝部位的廠級工業(yè)電視系統(tǒng)(CATV系統(tǒng)),包括安全保護防范系統(tǒng)。5、上述系統(tǒng)應

51、整合到一個計算機網絡平臺、數(shù)據(jù)信息共享,按等級按權限使用,使用率要求達到99.8%。6、水廠自動化系統(tǒng)的可靠性,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8760小時?,F(xiàn)場自動化設備平均無故障MTBF5000h。7、水廠自動化系統(tǒng)的可用性Ap98%。8、儀表出現(xiàn)故障時,不得隨意變動已布設的檢測點。9、應根據(jù)生產工藝的要求及時對相關的運行參數(shù)的設定值進行調整。3.4.2水廠控制室、工業(yè)控制計算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供水廠應制定自動化系統(tǒng)運行管理制度,保證運行維護工作的正常進行。2、控制室建立工作日志,注明故障發(fā)生時間、故障現(xiàn)象、處理經過、參加檢修人員等。3、定期檢查網絡設備工作狀態(tài),網絡速度、運行參數(shù)應與設計一致。

52、4、嚴格執(zhí)行票證制度,對控制系統(tǒng)中測量點的連鎖值、報警值、量程、正反作用方式等信息修改時應先辦理操作票,經分管技術人員簽字確認后方可實施。5、自動化系統(tǒng)應采用口令登錄系統(tǒng)來控制對SCADA/PLC系統(tǒng)內的數(shù)據(jù)和控制點的訪問。設置不同權限級別的用戶名和口令,用戶級別不同操作權限不同。6、工控機使用的系統(tǒng)安裝盤、驅動程序、監(jiān)控軟件防病毒軟件等必須是正版軟件同時存儲備份。7、操作員站(監(jiān)控計算機)只允許對系統(tǒng)設備進行監(jiān)視、控制調節(jié)和參數(shù)設置等操作,嚴禁修改或測試各種應用軟件。8、重要數(shù)據(jù)定期備份。9、中央控制室內的空氣應潔凈,其凈化要求宜為塵埃小于0.2mg/m3(粒徑小于10m);H2O小于10p

53、pb;SO2小于50ppb;Cl2小于1ppb。噪聲不應大于55db(A),應采取防靜電措施??刂剖业臏囟?、濕度及其變化率要求見表:表3.4.2控制室溫度、濕度、相對濕度變化率名稱溫度冬夏溫度變化率相對濕度相對濕度變化率DCS2022625/h50%10%6%/h計算機2225/h40%50%6%/h3.4.3水廠PLC現(xiàn)場監(jiān)控站符合下列規(guī)定。1、PLC現(xiàn)場監(jiān)控站應覆蓋全部生產過程。2、供水廠關鍵生產工藝段現(xiàn)場監(jiān)控站宜采用熱備冗余配置。同時要求重要設備宜具有帶電插拔、故障自診斷功能。3、定期檢查供電電源,波動應符合要求,否則應采用穩(wěn)壓電源。4、定期檢查PLC,各項指示應正常,線頭、螺絲無脫落松

54、動,接地良好。5、PLC控制柜應定期除塵,及時更換PLC內置電池和損耗性器件。3.4.4水廠不間斷電源及蓄電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主機環(huán)境通風良好,定期檢查排熱風扇工作狀態(tài),清理風扇外部過濾網。2、應每月檢查一次UPS的輸入、輸出電源接線端子及電池接線端子,應無松動。3、每半年檢查一次UPS的輸出電壓、充電電壓,應符合設計要求。4、不同容量、不同類型、不同制造廠家的電池嚴禁混合使用。5、定期清理電池灰塵。6、定期檢查電池組充電器是否完好,避免電池長期處于過充電或不完全充電狀態(tài)。7、應避免電池過度放電。8、如果在半年之內電池從未放過電,應對電池做一次維護性放電。長期停用的電池應定期充放電。3.4

55、.5.水廠自動化水質質量控制儀器儀表、傳感器、檢測單元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按周期進行探頭清洗;量程與精度、零點漂移、溫度漂移的標定;更換過濾器;更新內置電池;整機維護等,并作好記錄。2、應儲備至少兩個周期的清洗劑、標準標定液、過濾器、檢測器等關鍵材料。3、信號輸出優(yōu)先采用標準RS232RS485通訊接口,總線接口,DC420mA.模擬信號方式,并定期進行校驗調整。3.4.6、.水廠自動化過程控制儀器儀表、傳感器、檢測單元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按周期進行量程與精度、零點漂移、溫度漂移的標定;更新內置電池;電源檢查與整機維護等,并作好記錄。2、信號輸出優(yōu)先采用標準RS232RS485通訊接口,總線接

56、口,DC420mA模擬信號方式,并定期進行校驗調整。3.4.6水廠自動化運行執(zhí)行器、驅動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廠自動化運行執(zhí)行器、驅動器的動力源一般分為電動、氣動、液壓三種,為保證自動化系統(tǒng)的可靠運行,其動力源宜設置雙源冗余。2、應按周期進行量程輸入輸出信號、開關動作進行校驗調整.3、信號輸入輸出優(yōu)先采用標準RS232RS485通訊接口,總線接口,DC420mA模擬信號,0/1狀態(tài)信號方式,并定期進行校驗調整.4、定期對執(zhí)行器、驅動器的動作開關、執(zhí)行機構進行檢查、調整與維護,保證其完好可靠。3.4.7防雷與防電磁涌流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為了防止雷擊電磁脈沖、開關電磁脈沖和靜電放電等原因對電子設備

57、造成的破壞.應執(zhí)行IEC61312及GB500571994:2000標準規(guī)范.2、在導線進入室內到達信息系統(tǒng)前,應根據(jù)設備耐沖擊電壓電涌保護器保護水平電網最高波動電壓的原則,采用多級保護,轉移浪涌電流從而有效降低過電壓.3、水廠計算機自動化系統(tǒng)的防雷與防過電壓浪涌應分為電源與信號輸入/輸出兩種通道分別設置.4、水廠計算機自動化系統(tǒng)電源一般是按不同工藝部位分別引入的,應分別設置一級或多級防雷與防電涌保護器。5、信號輸入/輸出通道分為數(shù)字信號通道、模擬量信號通道、狀態(tài)量信號通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宜全部或重要通道設置防雷與防電涌保護器。6、每年進入雷雨季節(jié)前必須檢查與測試各類接地器(極)接地電阻,

58、經常檢查防雷與防電涌保護器.發(fā)生事故后必須查明原因重新測試及時更換損壞或有問題的接地器(極)與保護器.7、定期對保護器進行檢查調整與維護,保證其完好可靠.檢查內容包括:有無接觸不良、漏電流是否過大、絕緣是否良好,發(fā)現(xiàn)故障,應及時排除。8、保持各類保護器運行時有良好的環(huán)境。3.4.8工業(yè)電視與安全保衛(wèi)系統(tǒng)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水廠一般在加藥混凝、消毒、過濾與變配電站等關鍵工藝部位以及安全保護防范系統(tǒng)需要觀察監(jiān)視的部位設工業(yè)電視系統(tǒng)(CATV系統(tǒng))。2、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一般由攝像、傳輸、顯示、錄制存儲四部分組成,同時配置主動式紅外探測裝置,與報警主機聲光報警器聯(lián)動,從而構成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與安全保衛(wèi)系統(tǒng)。3、

59、系統(tǒng)技術指標一般要求:圖象水平清晰度:彩色480線,黑白500線。攝像機端輸出圖象信噪比均不小于48db。系統(tǒng)圖象制式為PAL制式,每楨600行,楨頻25Hz、場頻50Hz。圖象訊號為合成視頻訊號,幅度1.0V。系統(tǒng)可以24小時連續(xù)運行,同時可以定制錄象時間。其余指標均應符合國家及行業(yè)相關的具體規(guī)定。4、定期對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與安全保衛(wèi)系統(tǒng),進行檢查、調整與維護,保證其完好可靠。4供水設施運行4.1取水口4.1.1地表水取水口防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在國家規(guī)定的防護地帶內上游1000m至下游100m段(有潮汐的河道可適當擴大),定期進行巡視。2、汛期應組織專業(yè)人員了解上游汛情,檢查取水口構筑物的完

60、好情況,防止洪水危害和污染。冬季結冰的取水口,應有防結冰措施及解凍時防冰凌沖撞措施。4.1.2.固定式取水口的運行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取水口應設有格柵,并應設專人專職定時檢查,有雜物時,應及時進行清除處理。2、清除格柵污物時,應有充分的安全防護措施,操作人員不得少于2人。3、藻類、雜草較多的地區(qū)應保證格柵前后的水位差不超過0.3m。4、應24小時巡視一次,對預沉池和水庫等的巡視宜至少每8小時一次。5、上游至下游適當?shù)囟螒b設明顯的標志牌,在有船只來往的河道,還應在取水口上裝設信號燈。4.1.3移動式取水口的運行,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取水頭部應符合本規(guī)程4.1.2第3條的規(guī)定。2、為防沖擊,應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