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與禮儀培訓課件_第1頁
社交與禮儀培訓課件_第2頁
社交與禮儀培訓課件_第3頁
社交與禮儀培訓課件_第4頁
社交與禮儀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社交與禮儀 盧山冰第一章 禮儀與社會文明 1.人員素質與單位關系 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代表著部門行為。人們對單位的認知來自工作人員個人言談、活動、行為和外部活動。 各級工作人員的素養(yǎng)代表著部門和各級組織人員的基本素養(yǎng)。 工作人員個體思想和意識構成各個部門和各級組織的整體思想和意識。 .人員禮儀修養(yǎng)構成組織文化挖掘、培育、研究和建設禮儀文化成為各個部門的重要工作。 從個人禮儀、基本修養(yǎng)、素養(yǎng)入手培育文化是基礎性的工作。 內在環(huán)境:服務型管理要求人員的高素質。 外部環(huán)境:激烈競爭的人才市場促進著人員高素質的提升。 3.法律-道德-禮儀構成完整的社會文明鏈條 法律-使社會有秩序; 道德-使社會高尚;

2、禮儀-使社會和諧。 禮儀是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縮影。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必須倡導禮儀。第二章 生活中的基本禮儀 一、稱呼的禮儀 1.單位性質不同,稱呼也不同 例如:在學校(老師); 工廠(師傅); 機關(領導-職務); 文化事業(yè)單位(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劇團、文化館老師); 科研院所(老師-工程師-雷工); 公司(經(jīng)理)。 2.環(huán)境不同,稱呼也不同 在城市、農(nóng)村(老-)有所不同。 3.年齡、身份不同,稱呼也不同 對長輩(-老-老先生); 對學術長輩(錢學森錢老、何煉成何老、張老); 平輩(先生小張、李); 晚輩(小鬼、小同志); 小孩子(小弟弟-小妹妹)、嬰兒(寶寶)。 4.國際上通行

3、的稱呼 對教授、博士、法官、醫(yī)生、警官的稱謂,國際上通用。 5.不同文化下對男士、女士的稱謂 對男性稱呼“男士”、“先生”最標準,對男青年、對男孩子可以稱“大哥、大兄弟、小伙子”。 對女性稱謂“女士”最規(guī)范,稱呼“小姐”要注意對方可接受度。對女青年,對女孩可稱“大姐、大妹子、小妹妹”。稱呼大嫂要注意。 對德高望重的男士可以稱呼“先生”,對有很高社會影響的女性,也可以稱呼“先生”。 但是也要注意對方的接受度。 6.稱謂和“口氣”、“態(tài)度”等有關系 例如北方人稱小女孩,“小妮兒”是親切的可愛的稱謂,而電影里“小妮兒”、“小妞”則演變?yōu)閴牡罢{戲婦女時的壞話了。 記憶: 稱謂是有效交流的前提,和不熟悉

4、的人打交道的時候,嘴巴要甜一些,容易拉近距離。測試 1.在文化事業(yè)單位習慣稱呼:(1)老師;(2)職務 2.見到何煉成教授后,可以稱呼( )好!還可以稱呼( )好! 二、介紹的禮儀 介紹能夠顯示出自己的修養(yǎng)。 介紹分為“自我介紹”和“介紹他人”。 1.為一群人介紹 介紹順序: 先領導-身份高者-年長者-女士等嘉賓。 2.為兩個人介紹 把年輕人帶到領導辦公室或;領導跟前,介紹認識領導;把身份低的人叫過來,介紹認識領導。 把年輕人介紹過來,認識長輩。 3.被介紹的人要有禮貌地表示或反應 “很感高興認識您”或“一直想來拜訪您”、“久聞您的大名,一直沒有機會相見”。 臉上要有表情,目光要注視對方。 4

5、.介紹出特點 新來的朋友,要介紹出朋友的特點; 介紹新來的領導,要介紹出領導的突出成績和某些優(yōu)勢; 介紹外賓要介紹出外賓的基本情況。 5.介紹風土人情,一定要有文化感 所有的典故和文化,要有一定的出處,同時要有“完整的說辭”。 6.介紹的時候,介紹者何被介紹者要有適當?shù)膭幼骱捅砬?介紹者的手勢,手掌要放平朝上;不能用一個手指頭指人;被介紹者要起立,點頭、微笑、示意、或伸手握手。 7.在場的其他人應該注意聽介紹 不能交頭接耳,王顧左右,嬉笑打鬧。 介紹完畢后熱烈鼓掌。 記憶: 一定要把最重要的人先介紹出去,身份高低和被介紹的順序有直接關系。測試: 當有一群人的時候,應該先介紹:(1)年輕人;(2

6、)領導 ( ) 三、見面的禮儀 “許多公司有規(guī)定,只要在電梯里見到自己的同事,必須打個招呼, 見面的禮儀有:口頭語言、體態(tài)語言的要求。 1.日常生活中熟人見面應該“打招呼” 以前是“吃了么”,現(xiàn)在“您好”。 “運動了嗎”,也是時尚用語。 與外賓相處不能說“吃了么”。 2.下級見到上級,晚輩見到長輩都應該打招呼 必要時要停下來打招呼。 當然,如果領導很忙,也不必一定打招呼。 晚輩主動給長輩打招呼是一種教養(yǎng)和修養(yǎng),切記! 3.見到德高望重的人 要主動問候?!袄项I導好!”、“首長好”。 必要時要站好行禮,或讓路。 但是在領導接見基層人員時,領導先問候大家,“同志們好”! 4.學生見到老師 應該打招呼

7、,點頭、必要時需要“鞠躬”。 5.見到熟人 必要時都應該打招呼;當然,如果熟人旁邊有其他人,而明顯不想讓你打擾時,不打招呼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6.每天把打招呼,當作必做事情 每天在電梯里、在車站、在樓道、在辦公室等場合,見到之后要打招呼。打了招呼,會感到“一天處于好心情狀態(tài)”。 和諧企業(yè)關系與和諧社會關系,從“打招呼開始”。 7.與陌生人,必要時近距離的需要打招呼 “你好”、“需要幫忙嗎”、“有什么事嗎”等。 對游客、外地人表示友好,體現(xiàn)本地的文明水平。 8.有時不便打招呼,示意一下即可 可以笑一下、點個頭、或舉手示意等都可以,也表明看到你了。 記憶: 早晨起來和認識的人、遇到的人打個招呼,一

8、天好心情。 不管認識不認識,對方主動和你打招呼,你一般都要回個招呼。除非你感到對方是壞人,趕快離開。 測試: 你正在圖書館自習,一位高級領導前來視察工作。首長剛好站到你跟前,你需要怎么辦? 四、握手的禮儀 國際政治里有這樣一個故事,新中國剛成立時,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要求外交部的官員“不能和北京政府的人握手”,在日內外會議上,周恩來出席了,見到美國副國務卿,主動伸手,而副國務卿則把酒杯倒到右手上,用左手握了周恩來的手。1972年2月28日尼克松訪華時,一下飛機早早伸出手 握手的哲學意義: 1)手掌張開“公開”; 2)相握“合二為一”。 遠古的時候表明手上沒有拿武器,撫摸手表示友好。 1.誰先伸手

9、上級、長輩、女性伸手; 下級、晚輩、男性才能伸手。 2.握手時間 一般35秒鐘感覺最好。同時說兩句簡單的話。 3.握手力度 不熟悉的人,不要用力握對方的手; 比較熟悉的人,可以用力一握; 非常熟悉的人是不握手的。 4.握手位置 男士之間可以握住虎口; 與女士握手握女士手指為宜,而且要輕輕一握。 5.握手姿態(tài) 雙手,單手含義不同。 同級之間可以單手握手。 下級握上級的手,應該雙手去握; 上級與下級握手的時候,上級可以一邊握一只手拍對方的手。 6.握手時的忌諱 一是握著手不松開; 二是使勁搖手; 三是握手-松開-再握手-再松開,不停地重復; 四是與年輕異性握手,撫摸對方的手; 五是下級、晚輩、男士

10、帶著手套與上級、長輩和女士握手(而女士帶著裝飾性手套、或著禮服帶長袖手套與人握手則是允許的)。 記憶: 握手時體態(tài)要端莊;下級要謙恭,上級要體現(xiàn)對下級的體恤關心之情。測試: 合適的握手時間為:(1)10秒鐘;(2)35秒鐘 ( )。 五、打招呼、招手、鞠躬、拱手、合什的禮儀 “一個回國的同學”早晨跑步,碰到人打招呼,被認為“有病吶!” 打招呼: 這時最常見的禮儀之一。 1)見到領導、長輩必須要打招呼; 2)見到同事、同學、鄰居、熟人等應該打招呼; 3)打招呼可以有多種形式,如“您好”、“忙著呢”、“帶孩子呢”、“轉轉吶”、“好休閑吶”;也可以招招手、點頭笑一笑。 4)如果有人接你,見到后要說“

11、對不起,讓您久等了”。分手的時候要說“耽誤您的時間了”、“謝謝您了”、“給您添麻煩了”。招手: 注意手臂的幅度。 1)不便口頭招呼時,可以招手示意; 2)距離較遠時,可以招手; 3)接車和送行時,招手示意; 4)必要的時候,可以舉起雙臂、或揮舞雙臂 5)運動員出場比賽,舉手示意,既是規(guī)范動作,也是禮儀。 鞠躬: 手臂下垂,頭和上身前傾、彎下這時東亞國家最常見的禮儀。 1)學生見到老師,晚輩見到長輩,下級見到上級等都應鞠躬; 2)參加會議被介紹到時,應起立鞠躬; 3)演講、講話、表態(tài)之前,演講、講話、表態(tài)之后,都應該鞠躬; 4)演出結束謝幕時,或對大家熱烈鼓掌表示感謝時,應該鞠躬; 5)參加葬禮

12、儀式時,鞠告別儀式躬; 6)表示道歉時,可以深深鞠躬,以示誠意。 拱手: 這時中國最古老的禮儀。 1)祝賀開業(yè)大吉,“恭喜開業(yè)大吉”、“恭祝財源茂盛達三江”; 2)祝賀生日,祝賀壽筵,“祝壽比南福如東?!保白I湛鞓贰?; 3)祝賀新年,新年團拜,“祝新年快樂,新年發(fā)財” 4)拜托別人重要的事情,“孩子的工作問題就拜托你了”等; 5)討教別人的時候,“有一事討教您”,“請不吝賜教”。合什: 1)對別人的夸獎表示謙虛和客氣; 2)表示自己不能承受或擔當時,如喝酒喝敬酒時表示力不從心。 3)特定場合許愿,如生日宴會許愿,在寺廟里敬香許愿; 4)默默祈禱和祝福; 5)保持心情或情緒平靜時的動作。記憶

13、: 見面要和對方打招呼。 打招呼之前,要先考慮好:一是說什么?二是有什么樣的輔助動作或手勢。測試: 1.恭賀新年適合用:(1)招手禮;(2)拱手禮 2.表示謙虛、歉意的時候(1)鞠躬;(2)合什 六、拜訪與待客的禮儀 1)預約 拜訪別人一定要預約,不速之客是最令人討厭的事情,是對人的不尊重。 拜訪預約要注意: 一是預約選擇的時間時間,二是預約的時間。 2)家訪 一般在早晨8點以前,中午1點到2點之間,以及晚上9點以后預約和拜訪別人都是不合適的。8點前太早,中午人要休息,晚上9點后又太晚。 家訪和公事訪問別人,在11:30后和下午5:30后,都不合適,有蹭飯吃的嫌疑。一些管理很規(guī)范的企業(yè),嚴禁員

14、工在這個時間去拜訪客戶,以防不必要的麻煩。 來訪者如果初次見面,又是有求于人的話,從理解上講應該“準備一定的小禮物”,記住是小的禮物,這時潤滑劑。 在日本、韓國等國家,這時基本禮節(jié)。但禮物不能太貴重,否則對方可能不便收下,害怕難以回報。 3)待客 不管是在家,在辦公室,一般的禮儀是: 請進安排就座送茶,然后問明來意。 在古代,“上茶”或“看茶”有時是送客的意思 9(語氣?)。而現(xiàn)在則主要是客氣的意思。 4)客隨主便 一般家庭現(xiàn)在都裝修了,如果主人準備了拖鞋、鞋套,客人不能拒絕;而如果是重要客人、領導、長輩等前來家訪的話,不能要求人家換拖鞋或套上鞋套,否則是不禮貌的。 5)對長輩尊重 如果有長輩

15、、其他客人在場一定要給大家打招呼,顯示自己有禮儀。記憶: 拜訪之前要適當考慮:“時間” 、“理由”、“禮物的意義”。 接待客人要根據(jù)關系程度,安排時間長短。 測試: 什么時間不便給人打電話:(1)上午10點;(2)晚上10點 ( ) 七、饋贈禮品的禮儀 故事: 我國某化妝品在銷往北歐時品牌名為“紫羅蘭”,結果發(fā)現(xiàn)銷量很小,過后才知道,“紫羅蘭”在當?shù)厥且馕赌行孕怨δ艿拖碌囊馑肌?1)饋贈的禮物選擇 要根據(jù)具體目的而定。送領導、送長輩、送朋友、送同事、送男友、送女友、送小孩等都不一樣。 從禮儀角度講,送禮物是表示一個心意而已。不應賦予其他的內涵。 土特產(chǎn)紀念物品巧克力鮮花香水書籍自己制作的小禮品

16、。 在國外,自己烤制的面包蛋糕等都可以。 如果是單位禮節(jié)性贈送的話,單位可以制作一些小的禮品,以贈送客人和友人。 南京一家傳播公司,給客人送一個橙子,“誠心誠意”,記憶深刻。 2)不同國家在饋送上不同講究 顏色(白色黑色黃色紅色等意義不同); 鮮花的不同講究(康乃馨玫瑰牡丹百合紫羅蘭等的意義是不同的)。 3)接受禮品的講究不同 外國人講究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看看送的禮物,還要夸贊一番;中國人一般不打開看,等人走了以后再看,當然現(xiàn)在也有當面打開看看的習慣了。 4)送的禮一般不要重復使用 重復使用是對人的不尊重,例如在演出或紀念館,送塑料花,重復用,就很不好。 當然,如果是很有意義的禮物,也可以轉贈重

17、要的人。 5)禮物再轉贈別人要仔細查看 如果是別人送自己,自己又轉送別人的話,一定要把有別人標記的東西去掉,最好再包裝一下。 如果是食品,要注意是否過期了,水果籃里是否有爛的水果,禮品里是否夾帶原來的紙條等。記憶: 送小禮品是正常的,是“潤滑劑”。 單位里應該準備必要的小禮品,最好有企業(yè)的標志,有紀念意義。測試: 中國元素的色彩:(1)紅色;(2)白色 ( ) 中性色調為:(1)白色;(2)黑色;(3)紅色;(4)藍色 ( ) 八、與長輩相處的禮儀 1)注意稱謂 可以順著自己輩份的人稱呼長輩。尤其是到農(nóng)村,非常講究這些,一旦你稱呼錯了的話,會被人笑話,怎么辦?找一個和自己同輩的人,讓他帶著你,

18、他叫什么,你稱呼什么。 2)尊重長輩 包括尊重長別的意見、想法、觀點、見解等。 晚輩要記著:“以順為孝”,順著長輩,是一種修養(yǎng),尤其對于年齡大的的長輩,不要搶他(她)的話頭,隨便打斷,或批評迂腐、沒見識等。 3)照顧長輩 倒水先為長輩倒水;吃飯先為長輩盛飯;水果先給長輩;要雙手遞給長輩,而不能一個手給長輩; 送家什么的也要注意,比如送剪刀、筷子等,要注意。 包括出門,年輕人要照顧長輩,下樓、上樓攙扶、引路、開著門、打傘、叫出租車等。 天冷,把圍巾圍給長輩也顯示一種修養(yǎng)。 4)以長輩為核心 不要冷落長輩,要尊重長輩,維護長輩的形象和地位。 當然,作為長輩也要注意,給年輕人以他們的時間和空間,以休

19、息一會為理由,適當回避,讓孩子們玩得開心,玩得高興,也是長輩的明智之舉。 5)適當給長輩隔三差五買點衣服、送點零花錢是讓長輩高興得事情,也顯得晚輩懂事。 見長輩不能空者手。如果長輩讓帶什么東西的話,晚輩也不要過分推辭,當然,搶索取是讓老人很傷心的事情?!靶列量嗫鄮资?,一下來了還鄉(xiāng)團,吃了拿了還嫌嫌”。 切記:“有長輩是?!?。記憶 在農(nóng)村輩分很重要,不能弄混。 對長輩要尊敬,這也是對自己未來的尊重。測試 1.吃飯時先給誰盛飯:(1)長輩;(2)孩子 ( ) 2.給長輩遞東西,最好是:(1)單手;(2)雙手 ( ) 九、與異性相處的禮儀 人際距離: 美國人際距離與社會關系學家愛德華T霍爾,經(jīng)過調

20、查研究認為: 044cm親密距離;44120cm熟人距離;120370cm社交距離;370以上為公眾距離。 所以,與異性交往要注意彼此之間的空間距離。否則會令人不舒服。 1作為男性與女性相處 首先國際上流行的禮儀是“女士優(yōu)先”。 就是說男士在于女士相處的時候,要對女士照顧和關心。因為男士和女士相比,很顯然女士居于弱勢位置,男士尊重女士和照顧女士是一種風度,也是一種修養(yǎng)。 其二,男性與女性交往一般要謙讓。 由很多時候謙讓不是軟弱,可能是修養(yǎng)是美德。 其三,男性在事情面前要有一定的擔當。 2作為女士與男性相處 首先,應該體現(xiàn)女性角色,處理事情細心,考慮事情周到。盡管現(xiàn)在講究男女平等,這是指社會地位

21、的平等,但是由于女性的性別認知和角色定位,男女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 其次,女士不能總是把自己放到弱勢的位置,所謂的弱勢,可能更多的是指身體的弱勢,沒有男士有力量,在心理上不一定自己也是弱勢。 其三,要有一定的女性意識。現(xiàn)在都在講女權意識,女人和男人要平等,薪水、工作、地位等,結果是“中性化趨勢很明顯”。有的女領導走路像男人,習慣像男人,抽煙一根接一根,喝酒一杯接一杯,可能不一定是好的習慣。 其四,朋友聚會時,適當?shù)馗顿M,也是一種好的習慣和禮儀。 3異性同事交往不能冷落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當有家人在場,有好朋友在場的時候,關心和照顧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是自己的第一要務,否則給人“重色輕友”的感覺。記憶

22、 與異性交往要平等、謙讓和擔當。 要相互尊重。男士一般要多承擔責任和義務。 “女士優(yōu)先”是國際流行規(guī)則。測試 和一般朋友談話的距離(1)044厘米;(2)44120厘米;(3)120370厘米;(4)370以上 ( ) 十、日常交談的禮儀故事: 有一個剛從國外回來的朋友講,第一代華人在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比較難融入到當?shù)刂髁魑幕校瑸槭裁矗?主要原因是溝通上存在一些習慣和差異,比如,中國人在一起談談老家,談談成功人士,而外國人呢,可能談的是某個交響樂團的演出,談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或者是某個畫家的藝術風格等。 1)以中性話題為宜 天氣(冷熱)、氣候、季節(jié)(春、夏、秋、冬)、足球(巴西足球、英超

23、聯(lián)賽、德甲聯(lián)賽、西甲)、NBA、奧運會等。 2)忌諱“私人領域” 諸如“年齡、體重、身高、收入、財產(chǎn)、家庭、婚姻”等。 關心人家的家庭,本來是一種關系密切的表現(xiàn),但如果不熟悉的話,不要顯示的有很高的熱情。 在傳統(tǒng)的農(nóng)村社會里,關心你的“私人領域”體現(xiàn)了一種友好和善意,這一點要注意。 3)國外許多國家忌諱拿領導人開玩笑 尤其是君主制國家,對王室成員還是比較尊重的,無端議論被認為那是缺乏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 4)忌諱旁若無人、滔滔不絕 禁止喊叫、吆喝。大喊大叫是沒有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高聲大氣說話,在任何時候是一大忌諱。 5)忌諱談論低級趣味,或毫無價值之事 一些熟人在一起愛說段子,熱鬧一下當然沒什么。但是如果有

24、不熟悉的人在場的話,顯得自己沒有修養(yǎng),尤其是當有領導、長輩在場時,最好閉嘴。 6)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增廣賢文中就要這樣的話,其意是不要說是非。記憶 日常交談要注意對方的習慣、習俗;當不熟悉的時候,可以從天氣、體育談起。不要武斷地批評別人的習慣。測試 下列屬于“私人領域”問題:(1)身高;(2)天氣 ( ) 十一、口頭語的禮儀故事: 小張駕車違章了,接到罰單后,他到指定的銀行繳罰款,辦完手續(xù)要離開時,銀行工作人員站起來說了句:“歡迎下次光臨”。小張一下愕然。 口頭語是經(jīng)常掛在口頭上的語言,好的口頭語體現(xiàn)人的修養(yǎng)和水平,不好的口頭語也顯示出個人的低素質。 “你好”、“您好”、“謝謝”、“對不起

25、”、“請原諒”、“給您添麻煩了”、“再見”、“請走好”、“歡迎下次再來”。 1)晚輩見到長輩 晚輩應該主動打招呼,“阿姨早上好”,“叔叔早上好”,“爺爺好!奶奶好!” 這是一個禮儀、禮貌,也是晚輩的修養(yǎng)和教養(yǎng)。 2)學生見到老師 應該說,“老師好”,學校職員見到校長,應該說“校長好”;研究生見到導師“教授好,導師好!”“詹姆斯博士好”。 3)公司里面員工見到同事 應該說“早晨好,你好”。 見到自己的領導“主任好”、“張總好”、“老板好”。 見到后勤服務人員“王師傅好”、“王哥好”、“李大姐好”。 對人尊重是一種很好的教養(yǎng)和素質。 4)在政府機關見到同事 見到同一級別的人“你好”、“辛苦了”。

26、見到比自己高級別的人,要主動打招呼“處長好”、“局長好”,省略的話可以“李局好”、“張隊好”。處座、局座盡管有點調侃,但是屬于好稱謂。 上級見到下級,也要回應下級的問好。 5)在服務場合工作人員的口頭禮儀 “歡迎下次光臨”、“再見”,“請走好”等都是常用的口頭語。 醫(yī)院的禮儀,叫號:11號針掛完了,說成“你完了”。用“掛好了,OK了”,會更好。 餐廳里服務員最惡劣的是:“馬上就好”,她看都沒看。 在醫(yī)院,不能說“再見”。 5)不要有不好的口頭語 例如:“他媽的”、“那狗日的”。記憶 口頭語體現(xiàn)個人家教、修養(yǎng)、教養(yǎng)水平。平時要注意自己口頭語的訓練和培養(yǎng)。測試 醫(yī)護人員送客人的時候,應該說:(1)

27、歡迎再來;(2)請走好 ( ) 十二、書面語的禮儀 1)文件起草 需要上級審批的文件,要空三行,或空1/3。 2)請柬 時間;地點要附有地點圖、環(huán)境圖、簡單交通圖;目的要簡明扼要;邀請人或邀請單位,單位要有公章,才算數(shù)。 a.在請柬右上方或下方注上“to remind”(提醒); b.請柬上一般用法文縮寫“R.S.V.P.”(請答復); c.請柬上注有“Regrets only”(因故不能出席請答復)。 3)邀請信與邀請函 一般的人為“邀請參加”;重要的領導或貴賓為“請出席”。 在大會上非常重要的領導講話為“指示”;重要的領導講話叫“致詞”,一般領導叫“講話”,普通代表叫“發(fā)言”。 4)請人題

28、字、題詞 請留下“墨寶”,請您“為我們題個字”吧。 5)送人書畫題詞 雅正,惠存,斧正,念存,留念,批評,指正等都可以用。 6)一般書信 信封表面不要寫“父親”、“母親”、“大人”收,這樣對郵遞員不禮貌。 信的內文,稱呼要頂格寫,獨成一行,以示禮貌。講老禮的人給父母寫信開頭多為“父母親大人膝下”,人幼時常倚于父母膝旁,家書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對父母的親愛、眷依之情,很感人! 對于德高望重的女士可以稱呼“先生”,這是敬語,例如“慶齡先生”、“楊絳先生”等。 在這里只介紹祝詞:對尊長:“恭叩、恭訟、敬叩、敬祝、敬頌、敬稟等”;對老師:“教祺、教安、誨安”;對平輩:“恭請、敬上、謹啟、頓首

29、、親筆”等;對晚輩:“順祝、字、手復、手諭”等。 英文一般會用Dear XX ,親愛的什么人,結束的時候也要用“yours XX”,或者是誠實的、忠誠的什么人。你千萬不要多心,因為這是西方人的一種習慣而已。 十三、體態(tài)語的禮儀故事: 古代有一個有名的裁縫,手藝很好,很得各色人等的喜愛,口碑傳得很好,主要原因就是他很善于觀察來做衣服的人的體態(tài)語言。 1)臉部表情 微笑是一張很好的名片;點頭是一個很好的拉近距離的禮儀。 2)手勢 OK手勢,在中國表示0,在日本表示錢,在地中海和拉美國家有時是表示同性戀; 大拇指翹起,一般表示夸贊或敬佩,而歐美國家(英、美、新西蘭、澳大利亞等)表示想搭乘便車,而在希臘則表示夠了;大拇指倒下,是貶低意思; V是丘吉爾發(fā)明的,手掌要向外,意為勝利、必勝的意思,在證券交易所則是買進的意思,向外則是買出的意思,而在英國各種場所手心向內則是猥褻的意思; 翹小指,女性色彩較強; 用手指指人很不禮貌,而用中指,則更不禮貌,是侮辱人的意思,; 前幾年臺灣的倒扁運動中就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手勢。 3)盤腿、交叉腿與蹺二郎腿 在日本和韓國,年輕人要跪著,長輩可以盤腿坐著。當然對于外國人,可以隨意一些,因為你是外國人。 女士著裙裝時,坐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