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雅閣動力轉向系統(tǒng)檢修_第1頁
本田雅閣動力轉向系統(tǒng)檢修_第2頁
本田雅閣動力轉向系統(tǒng)檢修_第3頁
本田雅閣動力轉向系統(tǒng)檢修_第4頁
本田雅閣動力轉向系統(tǒng)檢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田雅閣動力轉向系統(tǒng)檢修我們知道,當轉動汽車方向盤時,車輪就會轉向。 這是一種因果關系,不是嗎? 但是,為了使車輪轉向,方向盤和 HYPERLINK http:/auto.bowen/tire.htm 輪胎之間發(fā)生了許多有趣的運動。 兩種最常見的汽車轉向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 齒條齒輪式轉向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球式轉向系統(tǒng)。 當汽車轉向時,兩個前輪并不指向同一個方向,對此您可能會感到奇怪。 要讓汽車順利轉向,每個車輪都必須按不同的圓圈運動。 由于內(nèi)車輪所經(jīng)過的圓圈半徑較小,因此它的轉向角度比外車輪要大。 如果對每個車輪都畫一條垂直于它們的直線,那么線的交點便是轉向的中心點。 轉向拉桿具有獨特的幾何結構,可使內(nèi)

2、車輪的轉向角度大于外車輪。 齒條齒輪式轉向系統(tǒng)已迅速成為汽車、小型貨車及SUV上普遍使用的轉向系統(tǒng)類型。 其工作機制非常簡單。 齒條齒輪式齒輪組被包在一個金屬管中,齒條的各個齒端都突出在金屬管外, 并用橫拉桿連在一起。 小齒輪連在轉向軸上。 轉動方向盤時,齒輪就會旋轉,從而帶動齒條運動。 齒條各齒端的橫拉桿連接在轉向軸的轉向臂上(請參見上圖)。 齒條齒輪式齒輪組有兩個作用: 將方向盤的旋轉運動轉換成車輪轉動所需的線性運動。 提供齒輪減速功能,從而使車輪轉向更加方便。 在大多數(shù)汽車中,一般要將方向盤旋轉三到四周,才能讓車輪從一個鎖止位轉到另一個鎖止位(從最左側轉到最右側)。 轉向傳動比是指方向盤

3、轉向程度與車輪轉向程度之比。 例如,如果將方向盤旋轉一周(360度)會導致車輪轉向20度,則轉向傳動比就等于360除以20,即18:1。比率越高,就意味著要使車輪轉向達到指定距離,方向盤所需要的旋轉幅度就越大。 但是,由于 HYPERLINK http:/auto.bowen/gear-ratio.htm 傳動比較高,旋轉方向盤所需要的力便會降低。 一般而言,輕便車和運動型汽車的轉向傳動比要小于大型車和貨車。 比率越低,轉向反應就越快,您只需小幅度旋轉方向盤即可使車輪轉向達到指定距離。這正是運動型汽車夢寐以求的特性。 由于這些小型汽車很輕,因此比率較低,轉動方向盤也不會太費力。 有些汽車使用可

4、變傳動比轉向系統(tǒng),在此系統(tǒng)中,齒條齒輪式齒輪組的中心與外側具有不同的齒距(每厘米的齒數(shù))。 這不僅能提高汽車轉向時的響應速度(齒條靠近中心位置),還能減少車輪在接近轉向極限時的作用力。 動力齒條齒輪當在動力轉向系統(tǒng)中應用齒條齒輪時,齒條的設計會略有不同。 部分齒條包含一個中心有活塞的圓筒。 活塞連接在齒條上。 圓筒上有兩個油孔,分別位于活塞的兩側。 當向活塞的一側注入高壓液體時,將迫使活塞向另一側運動,進而帶動齒條運動,這樣便提供了輔助動力。 將在隨后介紹提供高壓液體的組件,它同時也能決定向齒條的哪一側供應這些高壓液體。 首先,來了解另一種轉向系統(tǒng)轉向器分為幾種類型。 最常見的是齒條齒輪式轉向

5、器和循環(huán)球式轉向器。 目前,眾多貨車和SUV上都在使用循環(huán)球式轉向系統(tǒng)。 其轉動車輪的拉桿與齒條齒輪式轉向系統(tǒng)稍有不同。 循環(huán)球式轉向器有一個 HYPERLINK http:/auto.bowen/gear5.htm 堝桿。 您可以將此轉向器想像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帶有螺紋孔的金屬塊。 此金屬塊外圍有切入的輪齒,這些輪齒與驅動轉向搖臂的齒輪相結合(參見上圖)。 方向盤連接在類似螺栓的螺桿上,螺桿則插在金屬塊的孔內(nèi)。 轉動方向盤時,它便會轉動螺栓。 由于螺栓與金屬塊之間相對固定,因此旋轉時,它不會像普通螺栓那樣鉆入金屬塊中,而是帶動金屬塊旋轉,進而驅動轉動車輪的齒輪。 螺栓并不直接與金屬塊上的

6、螺紋結合在一起,所有螺紋中都填滿了 HYPERLINK http:/auto.bowen/bearing3.htm 滾珠軸承,當齒輪轉動時,這些滾珠將循環(huán)轉動。 滾珠軸承有兩個作用: 第一,減少齒輪的摩擦和磨損;第二,減少齒輪的溢出。 如果齒輪溢出,則會在轉動方向盤時感覺到。而如果轉向器中沒有滾珠,輪齒之間會暫時脫離,從而造成方向盤松動。 循環(huán)球式系統(tǒng)中的動力轉向工作原理與齒條齒輪式系統(tǒng)類似。 其輔助動力也是通過向金屬塊一側注入高壓液體來提供的。 看一下構成動力轉向系統(tǒng)的其他組件。 在動力轉向系統(tǒng)中,除齒條齒輪機制或循環(huán)球機制外,還有幾個重要組件。 泵用于轉向的液壓動力由回轉式滑片泵提供(參見

7、上圖)。 此泵由汽車發(fā)動機通過傳送帶和皮帶輪進行驅動。 它包含一組在橢圓形泵室內(nèi)旋轉的伸縮式葉片。 當葉片旋轉時,這些葉片會從壓力較低的回流管吸入液壓油,并迫使其流向壓力較高的出口。 泵所提供的流量取決于汽車發(fā)動機的速度。 泵的設計必須能在發(fā)動機怠速時提供足夠的流量。 因此,當發(fā)動機加速運轉時,該泵提供的液體會遠遠超過實際的需要。 泵中含有一個減壓閥,用于確保壓力不會升得太高。當發(fā)動機高速運轉時,由于泵中吸入了太多液體,因而更需要減壓閥來降低壓力。 旋轉閥只有駕駛員對方向盤施加作用力(如開始轉向)時,動力轉向系統(tǒng)才會向其提供支持。 如果駕駛員沒有施加作用力(如沿直線駕駛時),該系統(tǒng)則不會提供任

8、何援助。 方向盤上用于檢測到這種作用力的設備叫旋轉閥。 旋轉閥的關鍵部位是扭力桿。 扭力桿是一根細金屬桿,在向其施加 HYPERLINK http:/auto.bowen/fpte4.htm 扭矩時,它會發(fā)生扭轉。 扭力桿的頂端連接在方向盤上,底端則連接在小齒輪或堝桿(用于轉動車輪)上,這樣扭力桿中的扭矩便等于駕駛員用來轉動車輪的扭矩。 駕駛員用來轉動車輪的扭矩越大,扭力桿扭轉的幅度就越大。 轉向軸中的輸入裝置形成了滑閥總成的內(nèi)部結構。 它也與扭力桿的頂端相連。 扭力桿的底端連接在滑閥的外側。 扭力桿還會轉動轉向器的輸出裝置,以使其與小齒輪或蝸桿相連,具體取決于汽車的轉向系統(tǒng)類型。 當扭力桿扭

9、轉時,它會使滑閥的內(nèi)側相對于外側旋轉。 由于滑閥的內(nèi)側也連接在轉向軸上(從而與方向盤相連),因此滑閥內(nèi)外側之間的旋轉程度取決于駕駛員在方向盤上所施矩的大小。首次轉動方向盤時旋轉閥內(nèi)發(fā)生的情況在未轉動方向盤時,兩個液壓管會向轉向器施加相同的力。 但是,只要轉動滑閥,就會打開閥口并向相應管路注入高壓液體。 事實證明,這種動力轉向系統(tǒng)的效率相當?shù)汀?下面,讓我們看看在未來幾年中將會出現(xiàn)的一些有助于提高效率的改進 動力轉向系統(tǒng)的一些問題及解決方法 1.動力轉向系統(tǒng) 動力轉向系統(tǒng)常見故障有:液壓傳動部分的泄漏;系統(tǒng)中滲進空氣;動力轉向油泵工作不良;動力轉向閥失效等引起轉向沉重;汽車行駛跑偏;轉向時有噪聲

10、及轉向盤抖動等。 1)轉向沉重 裝備動力轉向系統(tǒng)的汽車,轉向應該是很輕的。在行駛中突然感到轉向沉重,或轉向盤轉不動。 原因: -1儲油罐缺油、油液高度不足或濾網(wǎng)堵塞。 -2回油管路中有空氣。 -3動力轉向油泵磨損,內(nèi)部泄漏嚴重,或動力轉向油泵驅動皮帶打滑。 -4動力轉向油泵安全閥泄漏。 -5動務轉向器油缸或動力轉向閥密封圈失效。 -6動力轉向管路的接頭處有泄漏。 對上述故障,解決方法有;檢查驅動動力轉向油泵的皮帶是否打滑;如打滑,調(diào)整轉向油泵皮帶的張緊力。 檢查動力轉向閥、動力轉向油泵、動力轉向器油缸、各油管接頭處有無泄漏。從儲油罐檢查油質(zhì)及油平面。如油質(zhì)*應更換,若發(fā)現(xiàn)油中有泡沫時,說明油路

11、中有空氣。對此,頂起前橋或拆下轉向橫拉桿,起動發(fā)動機在急速運轉時,反復將轉向盤從一個極限位置轉到另一個極限位置,使動力轉向油缸在全行程往復運動,逐步排出油路中的空氣,最后將動力轉向油添加到規(guī)定的液面高度。 檢查動力轉向油泵安全閥、動力轉向器油缸是否正常工作,在系統(tǒng)中接入相應的壓力表和開關,接通后,將轉向盤轉到極限位置,起動發(fā)動機再低速運轉。這時觀察,若油壓表讀數(shù)達不到規(guī)定值,而且在逐漸關閉開關時,油壓也不提高,說明動力轉向油泵有故障。若油壓有所提高,說明動力轉向油泵良好,其故障可能發(fā)生在動力轉向器油缸或動力轉向閥方面。 2)汽車直線行駛時,轉向盤發(fā)飄或跑偏 原因: -1因油液臟污使動力轉向閥運

12、動受到阻滯。 -2由于動力轉向閥與閥體臺階位置偏移使動力轉向閥不在中間位置。 -3轉向泵流量控制閥卡住,使動力轉向油泵油量過大。此時應對動力轉向泵進行調(diào)整。 3)左右轉向力不一致 原因: -1動力轉向閥偏離中間位置。 -2動力轉向閥內(nèi)有臟物阻滯,使左右移動時阻力不一致。 對于這種故障多數(shù)是轉向油臟污所致,應換新油;如果油液良好,則應對動力轉向閥進行維修。 4)轉向時有噪音 原因: -1儲油罐中油面過低,動力轉向油泵在工作時吸油量不足,或動力轉向泵驅動皮帶過松。 -2油路中存有空氣。 -3濾網(wǎng)堵塞,或因其破裂造成轉向管路堵塞。 -4各管路接頭松動或油管破裂。 -5動力轉向油泵損壞或磨損嚴重。 5

13、)轉向盤抖動 當車速達到100km/h左右時,轉向盤抖動,這主要由于車輪動平衡量不正確,如新?lián)Q車輪后未做動平衡調(diào)整、平衡塊脫落丟失、車輪變形等。 這時應將車輪拆下重新進行動平衡;如仍然存在抖動,最好更換平衡好的新車輪及輪胎總成. 汽車上配置的轉向系統(tǒng),大致可以分為三類,(1)一種是機械式液壓動力轉向系統(tǒng);(2)一種是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3)另外一種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 一、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EPS) 1、英文全稱是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簡稱EPS,它利用電動機產(chǎn)生的動力協(xié)助駕車者進行動力轉向。EPS的構成,不同的車盡管結構部件不一樣,但大體是雷同。一般是由轉矩(

14、轉向)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電動機、減速器、機械轉向器、以及畜電池電源所構成。 2、主要工作原理:汽車在轉向時,轉矩(轉向)傳感器會“感覺”到轉向盤的力矩和擬轉動的方向,這些信號會通過數(shù)據(jù)總線發(fā)給電子控制單元,電控單元會根據(jù)傳動力矩、擬轉的方向等數(shù)據(jù)信號,向電動機控制器發(fā)出動作指令,從而電動機就會根據(jù)具體的需要輸出相應大小的轉動力矩,從而產(chǎn)生了助力轉向。如果不轉向,則本套系統(tǒng)就不工作,處于standby(休眠)狀態(tài)等待調(diào)用。由于電動電動助力轉向的工作特性,你會感覺到開這樣的車,方向感更好,高速時更穩(wěn),俗話說方向不發(fā)飄。又由于它不轉向時不工作,所以,也多少程度上節(jié)省了能源。一般高檔轎車使用這樣的

15、助力轉向系統(tǒng)的比較多。 二、機械式液壓動力轉向系統(tǒng) 1、機械式的液壓動力轉向系統(tǒng)一般由液壓泵、油管、壓力流量控制閥體、V型傳動皮帶、儲油罐等部件構成。 2、無論車是否轉向,這套系統(tǒng)都要工作,而且在大轉向車速較低時,需要液壓泵輸出更大的功率以獲得比較大的助力。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資源??梢曰貞浺幌拢洪_這樣的車,尤其時低速轉彎的時候,覺得方向比較沉,發(fā)動機也比較費力氣。又由于液壓泵的壓力很大,也比較容易損害助力系統(tǒng)。 還有,機械式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由液壓泵及管路和油缸組成,為保持壓力,不論是否需要轉向助力,系統(tǒng)總要處于工作狀態(tài),能耗較高,這也是耗資源的一個原因所在。 一般經(jīng)濟型轎車使用機械液壓

16、助力系統(tǒng)的比較多。 三、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 1、主要構件:儲油罐、助力轉向控制單元、電動泵、轉向機、助力轉向傳感器等,其中助力轉向控制單元和電動泵是一個整體結構。 2、工作原理:電子液壓轉向助力系統(tǒng)克服了傳統(tǒng)的液壓轉向助力系統(tǒng)的缺點。它所采用的液壓泵不再靠發(fā)動機皮帶直接驅動,而是采用一個電動泵,它所有的工作的狀態(tài)都是由電子控制單元根據(jù)車輛的行駛速度、轉向角度等信號計算出的最理想狀態(tài)。簡單地說,在低速大轉向時,電子控制單元驅動電子液壓泵以高速運轉輸出較大功率,使駕駛員打方向省力;汽車在高速行駛時,液壓控制單元驅動電子液壓泵以較低的速度運轉,在不至于影響高速打轉向的需要同時,節(jié)省一部分發(fā)動機功率

17、電控動力轉向系統(tǒng)(Electric Power System)用電能取代液壓能,減少了發(fā)動機的能量消耗氣該系統(tǒng)將轉向控制器、轉向油泵和儲罐集成于一體,其特點是轉向助力性能與轉向速度和行車速度密切相關。速度越低,轉向速度越高,助力性能越強。動力轉向裝置是現(xiàn)代汽車的重要裝備之一。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研究成功了多種電控動力轉向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能在低速時減輕操舵力,以提高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當汽車由低速擋換入高速擋時,電控系統(tǒng)能夠保證提供最優(yōu)傳動比穩(wěn)定的轉向手感,從而提高了高速行駛的穩(wěn)定性。目前奧迪A6豪華型轎車裝備了這項技術。一、電控動力轉向系統(tǒng)的組成(一)動力轉向的組成 電控式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以

18、下簡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是在機械轉向機構的基礎上,增加信號傳感器,電控ECU和轉向助力機構。 信號傳感器包括轉矩傳感器、車速傳感器及轉向角傳感器等。通過這幾個傳感器,獲取作用在轉向盤上的操縱力、轉向角及汽車車速信號,從而為確定助力控制命令提供信息。電控ECU包括檢測電路、微處理器、控制電路等。檢測電路將傳感器的信號進行整形放大后輸入微處理器,然后微處理器計算出最優(yōu)化的助力轉矩??刂齐娐穼碜晕⑻幚砥鞯碾娏髅钶斔偷诫姍C驅動電路。轉向助力機械包括助力電動機、電磁離合器及減速傳動機械。助力電動機一般采用直流電動機,其電流大小由微處理器來控制,可根據(jù)不同的車速得到相應的助力特性。通過減速傳動機構,

19、將電動機的動力傳給轉向器。電磁離合器則作為安全裝置確保系統(tǒng)在發(fā)生故障時,斷開電動機與減速傳動機構,中斷動力傳遞,使系統(tǒng)從電動助力轉向狀態(tài)轉入到人力一機械轉向狀態(tài)。(二)電控動力轉向系統(tǒng)的類型電控動力轉向系統(tǒng),根據(jù)轉向助力機構的安裝位置不同,其類型有三種:轉向軸助力式,如圖492所示,轉向助力機械安裝在轉向軸上。當駕駛員轉動轉向盤時,控制單元接受轉矩、轉動方向、車速等信號,控制直流助力電機的電流。電機的動力經(jīng)離合器、電機齒輪傳給轉向軸的齒輪,然后經(jīng)萬向節(jié)及中間軸傳給轉向器。轉向器小齒輪助力式,如圖493所示。轉向助力機械安裝在轉向器小齒輪處。與轉向軸助力式相比,可以提供較大的轉向力,適用于中型車

20、。其助力控制特性方面增加了難度。齒條助力式,如圖494所示。轉向助力機械安裝在轉向齒條處。電動機通過減速傳動機構直接驅動轉向齒條。與轉向器小齒輪助力式相比,可以提供更大的轉向力,適用于大型車。對原有的轉向傳動機械有較大改變。(三)電控四輪轉向系統(tǒng)(4WS)電控四輪轉向系統(tǒng)(4WS)則是在前輪轉向的同時,也主動地控制后輪進行適量的轉向(一般最大約為5)。后輪相對于前輪的方向,一般可分為同向轉向(后輪與前輪的轉動方向一致)和逆向轉向(后輪與前輪的轉動方向相反)。由于汽車在轉急彎時,通常以低速行駛,而在直線路段或較平緩的彎道上時,通常以高速行駛。因此,采用電控四輪轉向系統(tǒng)的汽車,電控ECU根據(jù)多個傳

21、感器提供的信號數(shù)據(jù),計算出后輪距目標轉角的差值,再進一步向步進電機發(fā)出指令使后輪偏轉。汽車低速行駛時,依據(jù)轉向盤的轉角值使后輪逆向轉動,以減小轉彎半徑;中速行駛時,可減小后轉向,以減輕轉向操舵的不自然感覺;而在高速行駛時,可使后輪實現(xiàn)同向轉向,以減少甚至基本避免車身橫擺,提高汽車行駛轉向穩(wěn)定性。二、電控動力轉向系統(tǒng)的故障診斷皇冠JZSl33型轎車采用電控轉向助力可變的漸進式動力轉向系統(tǒng)(PPS)該PPS動力轉向系統(tǒng)的電控部分有:車速傳感器、電控ECU(在駕駛室右側手套箱下方)和裝在轉向器內(nèi)的電磁閥等,其電路控制如圖495所示。(1)電控系統(tǒng)ECU端故障檢查PPS動力轉向系統(tǒng)常見故障有:低速或發(fā)

22、動機怠速時轉向沉重和高速行駛時轉向過度靈敏。在檢查電控系統(tǒng)之前,應先察看胎壓、懸架和轉向桿件及球形接頭的潤滑情況,檢查前輪定位、動力轉向泵油壓是否正常,各導線插接器是否連接牢靠,轉向柱是否彎曲等。電控系統(tǒng)ECU端的一般檢查方法是:打開點火開關(ON),察看ECUIC熔斷絲是否正常。如果燒毀,重新更換后又燒毀,表明此熔斷絲與電控單元ECU的+B腳之間短路。關斷點火開關(OFF),從電控單元ECU上拔下導線連接器線束插座,將電壓表正表筆接插接器。+B腳,負表筆搭鐵。再打開點火開關(ON),電壓表指示電壓應為(1114)V(蓄電池電壓)。如果無電壓,表明ECUIC熔斷絲與ECU的+B腳之間有斷路。將

23、電阻表正表筆接插接器插頭的GND(搭鐵)腳,負表筆仍接地,此時電阻值應為零,否則應對ECU的GND腳與車進行檢查。頂起一側前輪,將電阻表的正表筆接插接器SPD腳,負表筆接GND腳。然后轉動支起的車輪,電阻表值應在0之間交替地變化。否則,說明ECU的SPD端與車速傳感器之間有斷路或短路,或車速傳感器有故障。將電阻表的正表筆接插接器的SOL(-)腳,負表筆接GND腳。電阻表所顯示電阻值應為(無窮大),否則說明電磁線圈與GND腳之間的線路有短路或電磁閥有故障。將電阻表的正表筆接插接器的SOL(+)腳,負表筆接SOL(-)腳。兩腳之間的電阻應為(611),否則這兩腳之間的線路有斷路或電磁閥有故障。(2

24、)電控部件故障的診斷電磁閥的檢查。關斷點火開關(OFF),拔下電磁閥(裝在轉向器處)上的線束插頭,用電阻表測量電磁線圈的電阻(插座上兩端子間),電阻應為(611) 。從轉向器內(nèi)拆下電磁閥,將蓄電池正極接電磁線圈的SOL(+)腳,負極接SOL(-)腳,這時針閥應縮回約2mm,否則應更換電磁閥。ECU的檢查。頂起汽車,拆下ECU,但不拔下ECU上的導線插接器,然后啟動發(fā)動機。在發(fā)動機怠速運轉的情況下,首先用電壓表測量ECU的SOL(-)和GND兩腳之間的電 壓(電壓表測筆從背面插入)。然后將變速器掛上擋,并使車速達到60kmh,仍按上述接法再測電壓,電壓應比原來增加(007022)V。如果無電壓或

25、電壓增值不對,則應更換ECU。凌志LS400型轎車電控動力轉向異常的故障診斷凌志LS400轎車使用的動力轉向機構,其控制系統(tǒng)是液力反應型漸進式動力轉向機構,只有啟動發(fā)動機,轉動方向盤便會感到特別輕盈,用一個手指撥動方向盤不感到費力。(1)故障特征該車不論在正常行駛時轉向,原地轉向時轉向盤明顯沉重,助力泵噪聲很大,同時在轉動轉向盤時,觀察油杯的液面變化不明顯。(2)故障診斷首先檢查輪胎氣壓、轉向系統(tǒng)的各球頭磨損、相關懸架懸臂部分、轉向器本身及相關管路滲漏狀況、油杯液面高度及油質(zhì)、轉向助力泵皮帶松緊度、前輪定位等各項參數(shù)都在正常技術規(guī)范范圍內(nèi)。該電控動力轉向電路控制如圖496所示。拔下電磁閥線束插

26、頭,測量動力轉向電磁閥阻值在10左右,基本符合標準。啟動發(fā)動機,轉動方向盤,用發(fā)光二極管測試燈連接電磁閥線束插頭兩線插口,試燈點亮;用數(shù)字萬用表電壓擋測量,電壓數(shù)值正常,說明動力轉向ECU、SOL(+)、SOL(-)之間的連接正常,說明動力轉向ECU本身無故障。在駕駛室內(nèi)方向盤下方找到動力轉向ECU,拆下ECU的線束插頭,用數(shù)字萬用表檢查ECU線束“+B”端輸入電壓正常,且該車發(fā)電機發(fā)電量正常,說明連接ECU的“+B”線路無問題。架起該車的后輪,然后用手轉動,同時用數(shù)字萬用表電阻擋檢查SPD端與GND端電阻值的變化,表的讀數(shù)在0之間不斷波動,說明車速傳感器信號輸入ECU是正常的。將車在四柱舉升

27、機上,再次拔下動力轉向電磁閥的線束插頭,用試燈連接線束插頭,同時左右轉動方向盤,試燈仍亮;用手晃動其電磁閥線束,并稍用力拉伸、打折,試燈熄滅了,說明此線束有折斷或虛接的地方。經(jīng)檢查,是SOL()到電磁閥間的線束有問題,重新接好SOL(-)到電磁閥間的線路后試車,轉動方向盤,明顯感覺輕多了,不管是在原地還是行駛時,左右轉動方向盤都有明顯的改善,但是仍然稍沉。有時感覺像轉向助力突然失效一樣,時沉時輕,說明動力轉向系統(tǒng)還存在故障。將動力轉向電磁閥從轉向機上拆下來,直接用12V電源驅動電磁閥,用時通時斷的方法來驗證其技術狀態(tài),檢驗結果電磁閥能發(fā)出“咔嗒”的工作聲,但聲音很小,給人感覺動作無力,懷疑該閥

28、可能發(fā)卡或開度不夠。更換新電磁閥后,故障得以完全排除。在原地轉動方向盤,用一個手指撥動感覺不費力,且在低速、高速等不同工況下都正常。廣州本田雅閣轎車動力轉向系統(tǒng)故障分析 廣州本田雅閥轎車采用常流式液壓助力轉向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主要由動力轉向裝置、轉向操縱機構和轉向傳動機構3部分組成。動力轉向裝置包括動力轉向器、動力轉向油泵、儲油罐、油液軟管和管路等。其動力轉向系統(tǒng)的故障包括一般故障、轉向噪聲和油液滲漏等。一般故障包括轉向沉重、轉向沖擊、轉向不靈和轉向回跳等。下面就該車因動力轉向裝置不良而引起的故障進行分析。 1 一般故障 1.1轉向沉重 1.1.1故障現(xiàn)象 行車轉向時,轉動轉向盤感到沉重。檢查轉向盤

29、的轉向動力時,其值大于30N。 1.1.2故障分析 a.檢查儲油罐是否缺油,動力轉向油泵驅動皮帶是否打滑。同時確認系統(tǒng)內(nèi)無空氣。 b.檢查動力轉向油泵的壓力。在壓力控制閥和截流閥全開的情況下測量怠速時靜態(tài)油壓,其值應等于或略小于1500kPa,否則應檢查動力轉向器與動力轉向油泵之間的進油和回油管路及軟管是否堵塞、老化或變形。若油管正常,則說明轉向閥有故障。 c.若被測動力轉向油泵的壓力正常,則在壓力控制閥和截流閥全閉的情況下,測量油泵在怠速時的卸荷壓力,其值應為7200kPa-7800kPa。若卸荷壓力過低,則應檢查流量控制閥與油泵總成是否正常。 d.若上述檢查的卸荷壓力正常,則檢查轉向盤向左

30、與向右轉動時的轉動力,兩者的差值應2.9N,否則應檢查油缸管路A與B是否變形或安裝不當。若油缸管路正常,則應檢查齒條軸是否彎曲變形,齒條導向螺塞調(diào)整是否過緊;若齒條導向螺塞調(diào)整正常,則說明轉向控制閥有故障。 e.若左右兩方向轉向盤轉向力的差值正常,則應檢查并調(diào)整齒條導向螺塞,若不能消除上述故障,則應更換動力轉向器;若齒條導向螺塞調(diào)整正常,則應檢查動力轉向裝置以外的下列零件是否存在下述故障:一是轉向軸相關零部件卡滯,轉動不自如;二是轉向軸萬向節(jié)故障;三是各球頭銷裝配過緊或缺油;四是轉向系統(tǒng)內(nèi)機件相互干涉。 1.2轉向沖擊或振動 1.2.1故障現(xiàn)象 當前輪達最大轉向角時,車輛出現(xiàn)沖擊或振動。 1.

31、2.2故障分析 a.檢查齒條導向螺塞的調(diào)整是否正確,并視情調(diào)整。若調(diào)整無效,則應更換動力轉向器。 b.若齒條導向螺塞調(diào)整正確,則應檢查動力轉向油泵驅動皮帶是否打滑,必要時進行調(diào)整其預緊力或予更換。 1.3轉向不靈或操縱不穩(wěn) 1.3.1故障現(xiàn)象 汽車直線行駛時感覺行駛不穩(wěn)。 1.3.2故障分析 a.檢查齒條導向螺塞的調(diào)整是否正確,并視情進行調(diào)整。 b.檢查動力轉向油泵驅動皮帶是否打滑,并視情調(diào)整其預緊力,必要時更換驅動皮帶。 c.檢查怠速轉速是否過低或怠速不穩(wěn)。在發(fā)動機怠速或車輛低速行駛時轉動轉向盤,若發(fā)動機熄火,則說明發(fā)動機怠速不正常,應予以調(diào)整。 d.檢查儲油罐是否缺油,檢查動力轉向系統(tǒng)內(nèi)是

32、否有空氣。 1.4轉向回跳 1.4.1故障現(xiàn)象 車輛轉彎時,轉向盤有回跳現(xiàn)象。 1.4.2故障分析 a.檢查動力轉向油泵驅動皮帶是否因打滑致使油泵瞬時停止工作而失去助力作用。若是,則調(diào)整皮帶預緊力,必要時應更換皮帶。 b.安裝動力轉向壓力表,在壓力控制閥和截流閥完全關閉的情況下測量油泵壓力。若油泵壓力超過500kPa,則應檢查流量控制閥是否正常。若正常,則應更換動力轉向油泵總成。 2 轉向噪聲 2.1系統(tǒng)噪聲 2.1.1轉向系統(tǒng)“嗡嗡”聲的故障分析 a.檢查噪聲是否因油液脈動而引起,若是,則屬正?,F(xiàn)象。 b.檢查噪聲是否因液力變矩器或ATF油泵工作不良而引起。檢查時可通過暫時拆下動力轉向油泵驅

33、動皮帶來判斷。若拆下皮帶后,噪聲仍存在,則說明液力變矩器或AFrF油泵工作不良。 c.檢查出油(高壓)軟管是否與其他機件相摩擦,若是,則應重新固定出油軟管。 2.1.2轉向系統(tǒng)“咔嗒”聲或振顫聲的故障分析 a.檢查轉向軸萬向節(jié)、橫拉桿及球頭銷是否松曠,必要時擰緊松動的緊固件或更換不良的零部件。 b.檢查轉向軸是否有明顯的擺動,若有,則應更換轉向軸總成。 c.檢查齒條導向螺塞調(diào)整是否正確,并視情進行調(diào)整。 d.若在發(fā)動機停機時,左右轉動轉向盤有“咔嗒”聲或振顫聲,這是由于轉向控制閥觸碰其限位器所致,屬正常噪聲。 2.2動力轉向油泵噪聲 2.2.1轉向油泵摩擦噪聲的故障分析該噪聲是由于油液中有空氣

34、而引起的,應進行下列檢查: a.檢查儲油罐的液位,同時檢查是否有油液滲漏現(xiàn)象,必要時加注油液或實施緊固、更換作業(yè); b.檢查油泵油封是否損壞,并視情更換。 2.2.2轉向油泵“吱吱”聲的故障分析 該噪聲是由于動力轉向油泵驅動皮帶打滑所致,此時應調(diào)整皮帶張緊力或更換皮帶。 2.2.3轉向油泵“咔嗒”聲或振顫聲的故障分析 此噪聲是由于動力轉向油泵皮帶輪松動而引起的,此時應擰緊該皮帶輪固定螺栓或更換皮帶輪。若皮帶輪軸松曠,則應更換動力轉向油泵總成。 2.2.4轉向油泵工作噪聲的故障分析 a.若在低溫條件下起動車輛2min-3min后油泵出現(xiàn)工作噪聲,屬正常現(xiàn)象。 b.若在正常溫度下油泵工作噪聲仍較高

35、,則應拆下油泵,檢查其是否磨損或損壞。 3 油液滲漏檢查轉向油罐、動力轉向器、動力轉向油泵、油泵進出油軟管及其接頭,以及動力缸管路及其接頭等處是否有油液滲漏現(xiàn)象。 用來改變或恢復汽車行駛方向的機構,稱為汽車轉向系。 轉向系可按轉向能源的不同分為機械轉向系和動力轉向系兩大類。1機械轉向系 機械轉向系以駕駛員的體力作為轉向能源,其中所有傳力件都是機械的。機械轉向系由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三大部分組成。(如圖1)l.轉向盤 2.安全轉向軸 3.轉向節(jié) 4.轉向輪 5.轉向節(jié)臂 6.轉向橫拉桿 7.轉向減振器 8.機械轉向器 圖1 機械式轉向系統(tǒng) 圖1是一種機械式轉向系統(tǒng)。駕駛員對轉向盤1

36、施加的轉向力矩通過轉向軸2輸入轉向器8。從轉向盤到轉向傳動軸這一系列零件即屬于轉向操縱機構。作為減速傳動裝置的轉向器中有1、2級減速傳動副(圖中所示轉向系統(tǒng)中的轉向器為單級減速傳動副)。經(jīng)轉向器放大后的力矩和減速后的運動傳到轉向橫拉桿6,再傳給固定于轉向節(jié)3上的轉向節(jié)臂5,使轉向節(jié)和它所支承的轉向輪偏轉,從而改變了汽車的行駛方向。這里,轉向橫拉桿和轉向節(jié)臂屬于轉向傳動機構。(1)轉向操縱機構 轉向操縱機構由方向盤、轉向軸、轉向管柱等組成,它的作用是將駕駛員轉動轉向盤的操縱力傳給轉向器。 1.輪圈 2.輪輻 3.輪轂 圖2 方向盤圖3 轉向操縱機構(2) 轉向器 轉向器(也常稱為轉向機)是完成由

37、旋轉運動到直線運動(或近似直線運動)的一組齒輪機構,同時也是轉向系中的減速傳動裝置。 目前較常用的有齒輪齒條式、循環(huán)球曲柄指銷式、蝸桿曲柄指銷式、循環(huán)球-齒條齒扇式、蝸桿滾輪式等。我們主要介紹前幾種。1)齒輪齒條式轉向器 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分兩端輸出式和中間(或單端)輸出式兩種。1.轉向橫拉桿 2.防塵套 3.球頭座 4.轉向齒條 5.轉向器殼體 6.調(diào)整螺塞 7.壓緊彈簧 8.鎖緊螺母 9.壓塊 10.萬向節(jié) 11.轉向齒輪軸 12.向心球軸承 13.滾針軸承 圖4兩端輸出式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 兩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如圖4所示,作為傳動副主動件的轉向齒輪軸11通過軸承12和13安裝在轉向器

38、殼體5中,其上端通過花鍵與萬向節(jié)叉10和轉向軸連接。與轉向齒輪嚙合的轉向齒條4水平布置,兩端通過球頭座3與轉向橫拉桿1相連。彈簧7通過壓塊9將齒條壓靠在齒輪上,保證無間隙嚙合。 彈簧的預緊力可用調(diào)整螺塞6調(diào)整。當轉動轉向盤時,轉向器齒輪11轉動,使與之嚙合的齒條4沿軸向移動,從而使左右橫拉桿帶動轉向節(jié)左右轉動,使轉向車輪偏轉,從而實現(xiàn)汽車轉向。1.萬向節(jié)叉 2.轉向齒輪軸 3.調(diào)整螺母 4.向心球軸承 5.滾針軸承 6.固定螺栓 7.轉向橫拉桿 8.轉向器殼體 9.防塵套 10.轉向齒條 11.調(diào)整螺塞 12.鎖緊螺母 13.壓緊彈簧 14.壓塊 圖5中間式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 中間輸出的齒輪齒

39、條式轉向器如圖5所示,其結構及工作原理與兩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它在轉向齒條的中部用螺栓6與左右轉向橫拉桿7相連。在單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上,齒條的一端通過內(nèi)外托架與轉向橫拉桿相連。2)循環(huán)球式轉向器 循環(huán)球式轉向器是目前國內(nèi)外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型式之一, 一般有兩級傳動副,第一級是螺桿螺母傳動副,第二級是齒條齒扇傳動副。 為了減少轉向螺桿轉向螺母之間的摩擦,二者的螺紋并不直接接觸,其間裝有多個鋼球,以實現(xiàn)滾動摩擦。轉向螺桿和螺母上都加工出斷面輪廓為兩段或三段不同心圓弧組成的近似半圓的螺旋槽。二者的螺旋槽能配合形成近似圓形斷面的螺旋管狀通道。 螺母側面有兩對通孔,可將

40、鋼球從此孔塞入螺旋形通道內(nèi)。轉向螺母外有兩根鋼球導管,每根導管的兩端分別插入螺母側面的一對通孔中。導管內(nèi)也裝滿了鋼球。這樣,兩根導管和螺母內(nèi)的螺旋管狀通道組合成兩條各自獨立的封閉的鋼球流道。 轉向螺桿轉動時,通過鋼球將力傳給轉向螺母,螺母即沿軸向移動。同時,在螺桿及螺母與鋼球間的摩擦力偶作用下,所有鋼球便在螺旋管狀通道內(nèi)滾動,形成球流。在轉向器工作時,兩列鋼球只是在各自的封閉流道內(nèi)循環(huán),不會脫出。 圖6循環(huán)球式轉向器3)蝸桿曲柄指銷式轉向器 蝸桿曲柄指銷式轉向器的傳動副(以轉向蝸桿為主動件,其從動件是裝在搖臂軸曲柄端部的指銷。轉向蝸桿轉動時,與之嚙合的指銷即繞搖臂軸軸線沿圓弧運動,并帶動搖臂軸

41、轉動。圖7蝸桿曲柄指銷式轉向器(3)轉向傳動機構 轉向傳動機構的功用是將轉向器輸出的力和運動傳到轉向橋兩側的轉向節(jié),使兩側轉向輪偏轉,且使二轉向輪偏轉角按一定關系變化,以保證汽車轉向時車輪與地面的相對滑動盡可能小。 汽車轉向時,要使各車輪都只滾動不滑動,各車輪必須圍繞一個中心點O轉動,如圖d-zx-07所示。顯然這個中心要落在后軸中心線的延長線上,并且左、右前輪也必須以這個中心點O為圓心而轉動。 為了滿足上述要求,左、右前輪的偏轉角應滿足如下關系(如圖8):圖8左、右前輪的偏轉角關系圖1)與非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 與非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主要包括轉向搖臂2、轉向直拉桿3轉向節(jié)臂4和

42、轉向梯形。在前橋僅為轉向橋的情況下,由轉向橫拉桿6和左、右梯形臂5組成的轉向梯形一般布置在前橋之后,如圖9 a所示。當轉向輪處于與汽車直線行駛相應的中立位置時,梯形臂5與橫拉桿6在與道路平行的平面(水平面)內(nèi)的交角90。 在發(fā)動機位置較低或轉向橋兼充驅動橋的情況下,為避免運動干涉,往往將轉向梯形布置在前橋之前,此時上述交角90,如圖9 b所示。若轉向搖臂不是在汽車縱向平面內(nèi)前后擺動,而是在與道路平行的平面向左右搖動,則可將轉向直拉桿3橫置,并借球頭銷直接帶動轉向橫拉桿6,從而推使兩側梯形臂轉動。 1.轉向器 2.轉向搖臂 3.轉向直拉桿 4.轉向節(jié)臂 5.梯形臂 6.轉向橫拉桿圖9 與非獨立懸

43、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2)與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 當轉向輪獨立懸掛時,每個轉向輪都需要相對于車架作獨立運動,因而轉向橋必須是斷開式的。與此相應,轉向傳動機構中的轉向梯形也必須是斷開式的。(如圖10)1.轉向搖臂 2.轉向直拉桿 3.左轉向橫拉桿 4.右轉向橫拉桿 5.左梯形臂 6.右梯形臂 7.搖桿 8.懸架左擺臂 9.懸架右擺臂 10.齒輪齒條式轉向器 圖10 與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3)轉向直拉桿 轉向直拉桿的作用是將轉向搖臂傳來的力和運動傳給轉向梯形臂(或轉向節(jié)臂)。它所受的力既有拉力、也有壓力,因此直拉桿都是采用優(yōu)質(zhì)特種鋼材制造的,以保證工作可靠。直拉桿的典型結構如圖11所示。

44、在轉向輪偏轉或因懸架彈性變形而相對于車架跳動時,轉向直拉桿與轉向搖臂及轉向節(jié)臂的相對運動都是空間運動,為了不發(fā)生運動干涉,上述三者間的連接都采用球銷。1.螺母 2.球頭銷 3.橡膠防塵墊 4.螺塞 5.球頭座 6.壓縮彈簧 7.彈簧座 8.油嘴 9.直拉桿體 10.轉向搖臂球頭銷圖11 轉向直拉桿4)轉向減振器 隨著車速的提高,現(xiàn)代汽車的轉向輪有時會產(chǎn)生擺振(轉向輪繞主銷軸線往復擺動,甚至引起整車車身的振動),這不僅影響汽車的穩(wěn)定性,而且還影響汽車的舒適性、加劇前輪輪胎的磨損。在轉向傳動機構中設置轉向減振器是克服轉向輪擺振的有效措施。轉向減振器的一端與車身(或前橋)鉸接,另一端與轉向直拉桿(或

45、轉向器)鉸接。1.連接環(huán)襯套 2.連接環(huán)橡膠套 3.油缸4.壓縮閥總成 5.活塞及活塞桿總成 6.導向座 7.油封 8.擋圈 9.軸套及連接環(huán)總成10.橡膠儲液缸 圖12 轉向減振器類型汽車轉向系統(tǒng)分為兩大類:機械轉向系統(tǒng)和 HYPERLINK http:/ t _blank 動力轉向系統(tǒng)。 完全靠駕駛員手力操縱的轉向系統(tǒng)稱為機械轉向系統(tǒng)。 借助動力來操縱的轉向系統(tǒng)稱為動力轉向系統(tǒng)。動力轉向系統(tǒng)又可分為液壓動力轉向系統(tǒng)和電動助力動力轉向系統(tǒng)。 HYPERLINK http:/ 編輯本段機械轉向系統(tǒng)簡介機械轉向系以駕駛員的體力作為轉向能源,其中所有傳力件都是機械的。機械轉向系由轉向操縱機構、 H

46、YPERLINK http:/ t _blank 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 HYPERLINK http:/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轉向系統(tǒng)構三大部分組成。 轉向操縱機構轉向操縱機構由方向盤、轉向軸、轉向管柱等組成,它的作用是將駕駛員轉動轉向盤的操縱力傳給轉向器。 轉向器轉向器(也常稱為 HYPERLINK http:/ t _blank 轉向機)是完成由旋轉運動到直線運動(或近似直線運動)的一組齒輪機構,同時也是轉向系中的減速傳動裝置。 目前較常用的有齒輪齒條式、循環(huán)球曲柄指銷式、蝸桿曲柄指銷式、循環(huán)球-齒條齒扇式、蝸桿滾輪式等。我們主要介紹前幾種。 1)齒輪齒條式轉向器 齒輪齒條式轉向

47、器分兩端輸出式和中間(或單端)輸出式兩種。 兩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如圖4所示,作為傳動副主動件的轉向齒輪軸11通過軸承12和13安裝在轉向器殼體5中,其上端通過花鍵與萬向節(jié)叉10和轉向軸連接。與轉向齒輪嚙合的轉向齒條4水平布置,兩端通過球頭座3與轉向橫拉桿1相連。彈簧7通過壓塊9將齒條壓靠在齒輪上,保證無間隙嚙合。彈簧的預緊力可用調(diào)整螺塞6調(diào)整。當轉動轉向盤時,轉向器齒輪11轉動,使與之嚙合的齒條4沿軸向移動,從而使左右橫拉桿帶動轉向節(jié)左右轉動,使轉向車輪偏轉,從而實現(xiàn)汽車轉向。中間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如圖5所示,其結構及工作原理與兩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它在轉向

48、齒條的中部用螺栓6與左右轉向橫拉桿7相連。在單端輸出的齒輪齒條式轉向器上,齒條的一端通過內(nèi)外托架與轉向橫拉桿相連。 2)循環(huán)球式轉向器 循環(huán)球式轉向器是目前國內(nèi)外應用最廣泛的結構型式之一, 一般有兩級傳動副,第一級是螺桿螺母傳動副,第二級是齒條齒扇傳動副。為了減少轉向螺桿轉向螺母之間的摩擦,二者的螺紋并不直接接觸,其間裝有多個鋼球,以實現(xiàn)滾動摩擦。轉向螺桿和螺母上都加工出斷面輪廓為兩段或三段不同心圓弧組成的近似半圓的螺旋槽。二者的螺旋槽能配合形成近似圓形斷面的螺旋管狀通道。螺母側面有兩對通孔,可將鋼球從此孔塞入螺旋形通道內(nèi)。轉向螺母外有兩根鋼球導管,每根導管的兩端分別插入 HYPERLINK

49、http:/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轉向系統(tǒng)螺母側面的一對通孔中。導管內(nèi)也裝滿了鋼球。這樣,兩根導管和螺母內(nèi)的螺旋管狀通道組合成兩條各自獨立的封閉的鋼球流道。轉向螺桿轉動時,通過鋼球將力傳給轉向螺母,螺母即沿軸向移動。同時,在螺桿及螺母與鋼球間的摩擦力偶作用下,所有鋼球便在螺旋管狀通道內(nèi)滾動,形成球流。在轉向器工作時,兩列鋼球只是在各自的封閉流道內(nèi)循環(huán),不會脫出。 3)蝸桿曲柄指銷式轉向器 蝸桿曲柄指銷式轉向器的傳動副(以轉向蝸桿為主動件,其從動件是裝在搖臂軸曲柄端部的指銷。轉向蝸桿轉動時,與之嚙合的指銷即繞搖臂軸軸線沿圓弧運動,并帶動搖臂軸轉動。 轉向傳動機構轉向傳動機構的功用是將

50、轉向器輸出的力和運動傳到轉向橋兩側的轉向節(jié),使兩側轉向輪偏轉,且使二轉向輪偏轉角按一定關系變化,以保證汽車轉向時車輪與地面的相對滑動盡可能小。 1)與非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 與非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主要包括轉向搖臂2、轉向直拉桿3轉向節(jié)臂4和轉向梯形。在前橋僅為轉向橋的情況下,由轉向橫拉桿6和左、右梯形臂5組成的轉向梯形一般布置在前橋之后,如圖9 a所示。當轉向輪處于與汽車直線行駛相應的中立位置時,梯形臂5與橫拉桿6在與道路平行的平面(水平面)內(nèi)的交角90。 在發(fā)動機位置較低或轉向橋兼充 HYPERLINK http:/ t _blank 驅動橋的情況下,為避免運動干涉,往往將轉向

51、梯形布置在前橋之前,此時上述交角90,如圖9 b所示。若轉向搖臂不是在汽車縱向平面內(nèi)前后擺動,而是在與道路平行的平面向左右搖動,則可將轉向直拉桿3橫置,并借球頭銷直接帶動轉向橫拉桿6,從而推使兩側梯形臂轉動。 HYPERLINK http:/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轉向系統(tǒng)2)與獨立懸架配用的轉向傳動機構 當轉向輪獨立懸掛時,每個轉向輪都需要相對于車架作獨立運動,因而轉向橋必須是斷開式的。與此相應,轉向傳動機構中的轉向梯形也必須是斷開式的。 3)轉向直拉桿 轉向直拉桿的作用是將轉向搖臂傳來的力和運動傳給轉向梯形臂(或轉向節(jié)臂)。它所受的力既有拉力、也有壓力,因此直拉桿都是采用優(yōu)質(zhì)特種

52、鋼材制造的,以保證工作可靠。直拉桿的典型結構如圖11所示。在轉向輪偏轉或因懸架彈性變形而相對于車架跳動時,轉向直拉桿與轉向搖臂及轉向節(jié)臂的相對運動都是空間運動,為了不發(fā)生運動干涉,上述三者間的連接都采用球銷。 4)轉向減振器 隨著車速的提高,現(xiàn)代汽車的轉向輪有時會產(chǎn)生擺振(轉向輪繞主銷軸線往復擺動,甚至引起整車車身的振動),這不僅影響汽車的穩(wěn)定性,而且還影響汽車的舒適性、加劇前輪 HYPERLINK http:/ t _blank 輪胎的磨損。在轉向傳動機構中設置轉向減振器是克服轉向輪擺振的有效措施。轉向減振器的一端與車身(或前橋)鉸接,另一端與轉向直拉桿(或轉向器)鉸接。 HYPERLINK

53、 http:/ 編輯本段動力轉向系統(tǒng)使用機械轉向裝置可以實現(xiàn)汽車轉向,當轉向軸負荷較大時,僅靠駕駛員的體力作為轉向能源則難以順利轉向。動力轉向系統(tǒng)就是在機械轉向系統(tǒng)的基礎上加設一套轉向加力裝置而形成的。轉向加力裝置減輕了駕駛員操縱轉向盤的作用力。轉向能源來自駕駛員的體力和發(fā)動機(或電動機),其中發(fā)動機(或電動機)占主要部分,通過轉向加力裝置提供。正常情況下,駕駛員能輕松地控制轉向。但在轉向加力裝置失效時,就回到機械轉向系統(tǒng)狀態(tài),一般來說還能由駕駛員獨立承擔汽車轉向任務。 液壓式動力轉向系統(tǒng).其中屬于轉向加力裝置的部件是:轉向液壓泵7、轉向油管8、轉向油罐6 以及位于整體式轉向器4 內(nèi)部的轉向控

54、制閥及轉向動力缸5 等。當駕駛員轉動轉向盤1 時,通過機械轉向器使轉向橫拉桿9 移動,并帶動轉向節(jié)臂,使轉向輪偏轉,從而改變汽車的行駛方向。與此同時,轉向器輸入軸還帶動轉向器內(nèi)部的轉向控制閥轉動,使轉向動力缸產(chǎn)生液壓作用力,幫 HYPERLINK http:/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轉向系統(tǒng)助駕駛員轉向操作。由于有轉向加力裝置的作用,駕駛員只需比采用機械轉向系統(tǒng)時小得多的轉向力矩,就能使轉向輪偏轉。 優(yōu)缺點:能耗較高,尤其時低速轉彎的時候,覺得方向比較沉,發(fā)動機也比較費力氣。又由于液壓泵的壓力很大,也比較容易損害助力系統(tǒng)。 電動助力動力轉向系統(tǒng)簡稱電動式EPS或EPS(Electro

55、nic Power Steering system)在機械轉向機構的基礎上,增加信號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和轉向助力機構。 電動式EPS 是利用電動機作為助力源,根據(jù)車速和轉向參數(shù)等因素,由電子控制單元完成助力控制,其原理可概括如下:當操縱轉向盤時,裝在轉向盤軸上的轉矩傳感器不斷地測出轉向軸上的轉矩信號,該信號與車速信號同時輸入到電子控制單元。電控單元根據(jù)這些輸入信號,確定助力轉矩的大小和方向,即選定電動機的電流和轉動方向,調(diào)整轉向輔助動力的大小。電動機的轉矩由電磁離合器通過減速機構減速增矩后,加在汽車的轉向機構上,使之得到一個與汽車工況相適應的轉向作用力。例如,??怂沟腅HPAS電子液壓系統(tǒng)由

56、電腦根據(jù)發(fā)動機轉速、車速以及方向盤轉角等信號,驅動電子泵給轉向系統(tǒng)提供助力。助力感覺非常的自然。因此很多人對??怂狗较虻母杏X相當不錯,轉向操控感覺可以說是隨心所欲。有些車也號稱采用電子助力,但是只是電機助力,沒有液壓輔助,容易產(chǎn)生噪音。助力效果也遠不如??怂惯@一類型的電子助力。 優(yōu)缺:能耗低,靈敏,電子單元控制,節(jié)省發(fā)動機功率,助力發(fā)揮比較理想 HYPERLINK http:/ 編輯本段設計要求1)汽車轉彎行駛時,全部車輪應繞瞬時轉向中心旋轉。 2)轉向輪具有自動回正能力。 3)在行駛狀態(tài)下,轉向輪不得產(chǎn)生自振,轉向盤沒有擺動。 4)轉向傳動機構和懸架導向裝置產(chǎn)生的運動不協(xié)調(diào),應使車輪產(chǎn)生的擺

57、動最小。 5)轉向靈敏,最小轉彎直徑小。 6)操縱輕便。 7)轉向輪傳給轉向盤的反沖力要盡可能小。 8)轉向器和轉向傳動機構中應有間隙調(diào)整機構。 9)轉向系應有能使駕駛員免遭或減輕傷害的防傷裝置。 10)轉向盤轉動方向與汽車行駛方向的改變相一致。 正確設計轉向梯形機構,可以保證汽車轉彎行駛時,全部車輪應繞瞬時轉向中心旋轉。 轉向輪的自動回正能力決定于轉向輪的定位參數(shù)和轉向器逆效率的大小.合理確定轉向輪的定位參數(shù),正確選擇轉向器的形式,可以保證汽車具有良好的自動回正能力。 轉向系中設置有轉向減振器時,能夠防止轉向輪產(chǎn)生自振,同時又能使傳到轉向盤上的反沖力明顯降低。 為了使汽車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能,

58、必須使轉向輪有盡可能大的轉角,其最小轉彎半徑能達到汽車軸距的22.5倍。 轉向操縱的輕便性通常用轉向時駕駛員作用在轉向盤上的切向力大小和轉向盤轉動圈數(shù)多少兩項指標來評價。 轎車轉向盤從中間位置轉到第一端的圈數(shù)不得超過2.0圈,貨車則要求不超過3.0圈。 HYPERLINK http:/ 編輯本段發(fā)展趨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迅猛。作為汽車關鍵部件之一的轉向系統(tǒng)也得到了相應的發(fā)展,基本已形成了專業(yè)化、系列化生產(chǎn)的局面。有資料顯示,國外有很多國家的轉向器廠,都已發(fā)展成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專業(yè)廠,年產(chǎn)超過百萬臺,壟斷了轉向器的生產(chǎn),并且銷售點遍布了全世界。 HYPERLINK http:/ 編輯本段

59、現(xiàn)代汽車轉向裝置的設計趨勢適應汽車高速行駛的需要從操縱輕便性、穩(wěn)定性及安全行駛的角度,汽車制造廣泛使用更先進的工藝方法,使用變速比轉向器、高剛性轉向器?!白兯俦群透邉傂浴笔悄壳笆澜缟仙a(chǎn)的轉向器結構的方向。 HYPERLINK http:/ o 查看圖片 t _blank 轉向系統(tǒng)充分考慮安全性、輕便性隨著汽車車速的提高,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非常重要,目前國內(nèi)外在許多汽車上已普遍增設能量吸收裝置,如防碰撞安全轉向柱、安全帶、安全氣囊等,并逐步推廣。從人類工程學的角度考慮操縱的輕便性,已逐步采用可調(diào)整的轉向管柱和動力轉向系統(tǒng)。 低成本、低油耗、大批量專業(yè)化生產(chǎn)隨著國際經(jīng)濟形勢的惡化,石油危機造成經(jīng)

60、濟衰退,汽車生產(chǎn)愈來愈重視經(jīng)濟性,因此,要設計低成本、低油耗的汽車和低成本、合理化生產(chǎn)線,盡量實現(xiàn)大批量專業(yè)化生產(chǎn)。對零部件生產(chǎn),特別是轉向器的生產(chǎn),更表現(xiàn)突出。 汽車轉向器裝置的電腦化汽車的轉向器裝置,必定是以電腦化為唯一的發(fā)展途徑。 HYPERLINK http:/ 編輯本段現(xiàn)代汽車轉向裝置的發(fā)展趨勢現(xiàn)代汽車轉向裝置的使用動態(tài)隨著汽車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轉向裝置的結構也有很大變化。汽車轉向器的結構很多,從目前使用的普遍程度來看,主要的轉向器類型有4種:有蝸桿肖式(WP型)、蝸桿滾輪式(WR型)、循環(huán)球式(BS型)、齒條齒輪式(RP型)。這四種轉向器型式,已經(jīng)被廣泛使用在汽車上。 據(jù)了解,在世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