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質 量手 冊(治理體系認證) 版 本 號:07版發(fā)布 日 期:007. 05 5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治理體系認證質量手冊編委會編委會主任:李懷林編委會副主任:朱俊敏 車有高 王克嬌 劉常生編 委:吳玉平 謝肇煦 張京明 李博光 劉 平 劉彥斌 姜文博沈 烽 李 杰 陳之瑩 曾廣峰 李國振編 制策 劃:曾廣峰 李國振編制人(以姓氏筆畫為序):馬林 馬艷王松 王運才 王瑜 王叢笑 鄧云峰馮延珠 劉鋼 劉靜 劉馨蕾 劉彥龍劉立波 劉哲明 李國振 陸軍 沈濤 吳江云 張建國 張志賢 黃路意 陳鵬 陳仁智 金世燕 武麗婷楊凌 周地 周湘梅段玲侯博 徐少山 董華雨曾廣峰 繆潔 潘英 鈔票敏 楊勇 杜云雁韓青
2、 陸軍 謝肇熙審 核:朱俊敏公布令本質量手冊依據國家有關認證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國際通用的認證標準、導則和指南、認可機構認可規(guī)范要求、IQet治理文件,結合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機構宗旨、進展戰(zhàn)略,對原有各認證領域的治理體系文件進行了有機的整合,編制了第一版治理體系認證質量手冊,經治理委員會審定通過,予以公布。手冊是我中心從事各治理體系認證領域有關認證活動的運行準則,適用于總部及其分場所認證工作的治理,CC全體職員要認真學習、準確理解,并遵照執(zhí)行。手冊自公布之日起實行,過渡期一個月。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主 任:李懷林 日 期:07.0515質量手冊治理質量手冊是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知識產權。質量手冊由體系認證
3、治理處(以下簡稱體系處)策劃組織編寫,治理者代表審核,中心主任批準公布實施。質量手冊以電子媒體的只讀方式通過CC總部的網站、內部局域網方式傳遞給各分場所使用。總部體系處操縱質量手冊保持最新狀態(tài),從網絡或計算機下載的書面或其他載體的文件為非受控版本,不對其進行狀態(tài)治理。為了方便社會各界了解并監(jiān)督CC認證工作,特印制一定數量通過VI設計的精美手冊,這種手冊是正式手冊的濃縮形象版,這類手冊為非受控版本,不對其進行狀態(tài)治理。為保證質量手冊的適用性,可依照需要對手冊內容進行修改,必要時進行換版。質量手冊的解釋權歸CQC。文件和資料修改記錄修訂講明修訂頁數修訂日期批準目錄章節(jié)號標題頁碼質量方針1概述機構治
4、理篇2.組織機構22分包機構的治理2質量治理體系24內部審核與治理評審2.5文件操縱26記錄操縱2保密28認可及IQet同行評審2.9認證要求的變更20申訴、投訴與爭議3人員治理篇.1認證人員分類3.認證人員培訓3認證人員聘用4認證人員評價.5認證人員治理認證活動治理篇4.1認證申請4.審核實施4.審核報告4認證決定與批準5監(jiān)督和復評46批準、保持、擴大、縮小、暫停、恢復、注銷、撤銷認證和證書自動失效47認證證書轉換.8證書和標志的使用4認證領域和認證業(yè)務范圍的治理5附件篇附件1治理委員會組成名單附件2高級治理人員名單附件3部門職能對比表附件分包方清單附件5程序文件清單附件6公開文件清單附件認
5、證流程質量方針公正規(guī)范 誠信高效 優(yōu)質科學 創(chuàng)新卓越1概述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英文名稱:Cia uaiyCertifiation Cenre(簡稱C),是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設立,經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治理委員會(CN)批準,具有獨立事業(yè)法人資格的專業(yè)認證機構。歷史沿革: 1984年0月中國電工產品認證委員會(CE)成立,開展境內電工產品的強制性認證活動。 185年9月,CCE代表中國加入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工產品合格測試與認證組織(IEE)。 98年6月,CCE加入EE-CB體系。189年,原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成立進口商品安全質量許可制度辦公室(CQC前身之一),中國開始實施進口商品安全質量許可
6、制度(CCIB認證)。990年7月1日,國內開始實施電工產品強制認證。 992年,原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公布關于對實施安全認證的電工產品進行強制性監(jiān)督治理的通知,明確由CCE組織開展國內電工產品強制認證(CCE認證,或稱長城認證)。13年,原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設立中國出口商品生產企業(yè)質量體系評審中心,9年9月更名為:中國商檢質量認證中心(C前身之二)。195年1月,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質量認證中心,注冊為事業(yè)法人單位,開展治理體系認證業(yè)務和培訓業(yè)務,并組織實施進口商品安全質量許可的審查工作(CCIB認證)。 00年月,中國進出口商品質量認證中心更名為中國進出口質量認證中心。 20
7、02年3月,CE與CQ合并組建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英文簡稱CQ)。能力資源:新CQC成立后,大大擴展了其認證領域和認證范圍,豐富了人力資源和其他資源,完善了分支機構,增強了實力:認證領域和認證范圍:CQC目前從事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CC標志認證、治理體系認證、認證培訓業(yè)務、C認證等認證業(yè)務。在治理體系認證領域,CQC能夠開展質量治理體系(QM)、環(huán)境治理體系(MS)、職業(yè)健康安全治理體系(OSM)和食品安全治理體系(HACP)等審核和認證服務,以及相應的結合/一體化審核服務,覆蓋了廣泛的認證范圍,同時隨著市場的需要不斷研究開發(fā)新的認證領域和認證范圍,能夠為各類組織提供全面的服務。CC同
8、時向社會提供各種認證培訓服務。培訓:C是經國家認可的注冊范圍最廣的專業(yè)培訓機構,培訓業(yè)務范圍包括:類不治理體系培訓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CCC)培訓SO900質量治理體系國家注冊審核員培訓S環(huán)境治理體系國家注冊審核員培訓OHSMS職業(yè)健康安全治理體系國家注冊審核員培訓HACCP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國家注冊審核員培訓ISO9000質量治理體系內審員培訓EMS環(huán)境治理體系內審員培訓OHS職業(yè)健康安全治理體系內審員培訓HACC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內審員培訓產品認證工廠檢查員培訓產品認證工廠內審員培訓產品認證工廠境外跟蹤檢查員培訓產品認證企業(yè)工程師培訓產品認證企業(yè)檢驗員培訓經CQC培訓合格者,由CQ頒發(fā)經CAT
9、認可的國家注冊審核員(SO900質量治理體系、EMS環(huán)境治理體系、OSMS職業(yè)健康安全治理體系)培訓課程合格證書,該證書可作為申請注冊成為國家審核員的培訓證明。人員:CC依照認證工作的類型、范圍和工作量配備充足的審核人員、治理人員和相關人員,他們都具有與所實施的工作相適應的必要的教育、培訓、技術知識和經歷,能夠為全國各地乃至全球的組織提供專業(yè)的服務。分支機構:在治理體系認證方面,CQC擁有完整的分場所,在國內外設立了31個評審中心(其中西北評審中心下設青海分中心和寧夏分中心)、1個分中心和相應的辦事機構,能夠為全球各類組織或產品提供便捷的服務。國際合作:01年9月,CQC正式加入國際認證聯盟(
10、IQet)。INet由33個國家地區(qū)的3個知名認證機構組成的,成員機構頒發(fā)的認證證書能夠互認;依照CQC與成員伙伴的協(xié)議,獲得CQC認證證書的組織,能夠申請換發(fā)成員機構的證書。CQC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認證機構,不同意社會各方任何形式的經濟贊助,財務收入來自認證審核和培訓收費,財務實行獨立核算,有穩(wěn)定的財務狀況和良好的財務監(jiān)督機制。具有認證制度運作所需的足夠各類資源,能夠在廣泛的認證領域和專業(yè)范圍為申請人提供中意的服務。治理體系:CQC遵守國家認證認可相關法律法規(guī)、CCA相關要求、CCAA相關要求、NAS認可規(guī)范、QNt同行評審要求、KBA認可規(guī)范,本著“公正規(guī)范,誠信高效,優(yōu)質科學,創(chuàng)新卓越”
11、的方針,建立認證制度和完整的治理體系,使對供方實施認證的能力得到信任,并監(jiān)督方針的實施。CQ建立保證公正性的組織結構并形成治理體系文件,以保證公正性。按治理體系文件的規(guī)定實施審核和認證,并作出認證決定。CQ的組織結構使緊密相關的各方均能參與制定有關認證制度內容和運作方面的方針和原則。CQC確定了對各項工作全面負責的治理層,具有與其認證活動相應的權利和職責,需要時QC授權委員會或個人代表治理層開展規(guī)定的活動,具有正式的規(guī)則和結構對所有參與認證過程的委員的指定和運行加以規(guī)定。CQC對申請人的治理體系審核遵循的準則是相應的治理體系標準或是與其職能有關的規(guī)范性文件所給出的要求。如需對這些文件在某特定認
12、證制度中的應用作出解釋時,則由相關的公正的委員會或具有必要的技術能力的人員進行講明,并由CQC公布。CQC及時將擬變更的認證要求通知各有關方面。在確定變更的方式和生效日之前,考慮有關利益各方的意見。變更決定公布后,CQC驗證每個獲證供方在合理的時刻內,是否對其程序實施了必要的調整,保證通過向審核托付方提供公開資料的方式向其提供,并給予合理的實施預備時刻,實施后應進行驗證。CQC對經審核合格的組織進行審批并頒發(fā)認證證書,列入認證名錄,并向國內外公布。公正信任:CC運作所遵循的方針和程序是非卑視性的,并以非卑視的方式對這些方針和程序加以實施。不使用違反本文件的程序來阻礙或阻止申請人的認證申請。C的
13、服務向所有申請人開放,沒有附加任何不正當的財務或其它條件。不以供方的規(guī)?;蚴欠袷悄骋粎f(xié)會或社團的成員以及獲證供方的數量作為申請和認證的限制條件。CQ僅在擬認證的范圍內規(guī)定認證要求、進行審核和作出認證決定。認證決定由獨立于實施審核的專業(yè)人員作出。CQ對本機構的有關批準、保持、擴大、縮小、暫停和撤消認證的決定負責,通過頒發(fā)認證證書和/或同意使用CQC認證標志的方式表示組織通過了CQ認證。CQC評價分析認證運作和/或活動中所引發(fā)的責任和風險,建立了充足的認證風險基金以承擔與CQC有關的認證責任。CQC及其各級人員和所有參與認證過程的委員會都不受可能阻礙認證結論的任何商業(yè)、財務和其它方面的壓力。為保證
14、Q認證的公正性,CC不提供:1、組織所從事的服務;2、獲得或保持認證的咨詢服務;3、設計、實施或保持質量治理體系、環(huán)境治理體系、職業(yè)健康安全治理體系、HCCP體系的服務。4、對供方的治理體系的內部質量審核;、職業(yè)健康安全治理體系方面的依據認證機構的規(guī)則在明確限定的次數和持續(xù)的時刻內進行的預審核,其目的僅為確定是否已做好認證預備;、職業(yè)健康安全治理體系方面的依據超過認可范圍以外的標準或規(guī)范進行的第三方審核。CQC的相關機構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jiān)督治理委員會。CQ辯識和分析了與相關機構的關系,確定在提供認證時可不能產生利益沖突,相關機構及其活動可不能對QC的
15、保密性、客觀性或公正性造成阻礙,不對本中心的財務、經濟等構成壓力。QC具有區(qū)分對供方認證和本機構其它活動的方針和程序;Q的培訓工作與認證單獨運行,同意CQ的培訓服務可不能使認證更簡單、更容易或更經濟。CQC具有完善的受理和處理來自供方或其他方面有關CC認證或其他相關事項的申訴、投訴和爭議的方針和程序,同意和配合行政主管部門的治理、認可機構的認可、QNet的同行評審和社會各相關方的監(jiān)督。QC對認證的組織履行保密的承諾,未經其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泄露其有關生產技術及經營等情況。QC總部地址:北京市南四環(huán)西路188號9區(qū) 郵編:0治理體系認證聯系電話:010838660,008886601申投訴電話:0
16、108820傳真:10-8386641網址:htt:/HYPERLINK N:整理后ht:wqc.c.ww.cqc.(CC分場所的聯絡信息見公開文件)2機構治理篇.1組織機構.1.1組織機構圖治理委員會中心主任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治理者代表辦公室人事處財務處綜業(yè)務處技術處質量監(jiān)督處體系認證治理處產品認證七處產品認證六處產品認證五處產品認證四處產品認證三處產品認證二處檢查處培訓中心產品認證一處治理體系分場所產品認證分中心分包實驗室2.2治理體系認證質量治理構架中心主任治理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治理者代表辦公室人事處財務處綜合業(yè)務處體系認證管理處質量監(jiān)督處培訓中心關鍵場所一般場所注:關鍵場所通常指總部
17、在各地設立的評審中心、辦事處一般場所通常指各評審中心所設的辦事處CQC主任全面領導中心的工作,副主任協(xié)助主任工作,主任任命并授權治理者代表建立、實施、保持治理體系各認證領域的質量治理體系。CQC治理體系認證相關的質量治理構架由總部、關鍵場所和一般場所組成??偛吭O立辦公室、人事處、財務處、綜合業(yè)務處、培訓中心、監(jiān)督處、體系處??偛咳耸绿庁撠熢u審中心和辦事處設立的組織和實施;總部體系認證治理處是C治理體系認證業(yè)務的“治理中心、服務中心、質量中心、研發(fā)中心”,是評審中心和辦事處的業(yè)務和工作質量的主管部門;總部其他各部門都負有對評審中心和辦事處的指導、協(xié)調、監(jiān)督和服務的職能。CQC設立的評審中心和辦事
18、處見CQC網站。CQC在總部的最高層設立由各利益方均衡組成的治理委員會,以監(jiān)督中心在認證運作中的公正性。治理委員會名單見附件1,高級治理人員名單見附件2。2.3職責權限明確治理層及治理體系認證質量治理構架內各部門的職責權限,依據其職責權限劃分制定各部門職能對比表見附件3。治理層及治理體系認證質量治理構架內各部門的職責權限規(guī)定如下:21.3.1 治理委員會參與制定CQC認證的工作方針、工作原則,審議QC質量方針、目標,并監(jiān)督事實上施;審議和確認CQC認證領域的業(yè)務實施能力;監(jiān)督CQ認證業(yè)務工作和認證工作的財務收支狀況,對CQ認證工作的公正性進行監(jiān)督;受理和處理客戶向治理委員會提交的對CQC認證工
19、作的申訴投訴,對運作中違反法律的行為予以糾正或采取有效措施,必要時通知認可機構和有關部門。1.3.中心主任職責制定Q的質量方針和目標并保證其有效實施;全面負責CQ的認證工作,組織治理和協(xié)調CQC總部及分場所有關的各項工作;配置并治理運作認證工作所需的資金,維持財務狀況的穩(wěn)定;公布質量手冊,任命治理者代表;批準設立分場所,聘任Q各處室、各分場所負責人;主持CQC治理體系認證的治理評審;批準治理體系認證決定(包括批準、保持、擴大、縮小、暫停和撤銷等);向治理委會提供所有與認證有關的信息,包括所有重大決定活動的理由等;必要時授權以其名義進行規(guī)定的活動;21.3.3中心副主任職責協(xié)助主任實現CQC的質
20、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協(xié)助主任治理業(yè)務工作,必要時受主任托付批準治理體系認證;2.134治理者代表職責按照導則及認可規(guī)范的有關要求,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質量治理體系;為保證中心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行,協(xié)調與體系認證業(yè)務有關的各處室的工作;批準認證決定人員和專業(yè)能力評定人員的資格;批準年度內部審核打算;向主任報告質量治理體系運行情況,以便進行治理評審;向治理委會提交認證業(yè)務范圍的申請。2.35辦公室職責協(xié)助中心領導協(xié)調單位日常工作;負責擬定中心進展戰(zhàn)略和政策研究工作;負責與上級部門和地點有關部門的聯絡工作;負責起草和審核重要文件、打算和報告;負責文書、檔案的治理工作; 負責信息宣傳;負責安全、保密工作
21、;負責社會事務協(xié)調工作;負責行政后勤保障工作;負責中心所有資產治理工作 承辦中心領導交辦的其它事項。21.3.6人事處職責負責人員編制及分支機構設置治理和人事任免; 負責擬定人力資源進展規(guī)劃; 負責人事、勞動工資治理工作;負責職工考評、錄用、任免工作; 負責職工工資、社會保險治理工作; 負責職工職務晉升、處罰、獎勵工作; 負責技術職稱評聘工作;負責人事檔案工作; 負責職工崗位培訓工作;負責中心各崗位的工作分析工作;負責組織崗位評估工作;負責組織業(yè)績治理工作;負責外事工作。.1.3.7財務處職責負責擬定財務、會計和內部審計治理制度,編制年度預、決算;負責中心各項資金的收繳治理;負責會計核算及會計
22、治理;負責資產治理;負責下屬國內外分支機構及合資機構的財務監(jiān)督檢查;稽核下屬單位財務工作。綜合業(yè)務處職責負責擬定業(yè)務進展規(guī)劃和工作打算;負責中心計算機網絡的策劃、建設、維護及治理工作;負責認證業(yè)務統(tǒng)計分析;負責認證業(yè)務綜合協(xié)調工作;負責國際合作業(yè)務;負責認證工作法律事務及中心知識產權愛護工作;負責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的使用和治理工作;負責客戶服務工作;承辦管委會秘書處日常工作。2.13.質量監(jiān)督處職責負責受理認證申訴和投訴;負責中心內部質量體系運行有效性和符合性的日常監(jiān)督治理;負責組織調查處理分支機構、分包機構認證的違紀、違規(guī)工作;負責檢測機構、檢查機構、分支機構及內部認證工作質量和公正性監(jiān)督。
23、21.3.10培訓中心職責負責擬定審核員、檢查員、認證工程師、合格評定專家、技術專家的培訓進展規(guī)劃及實施組織; 負責審核員、檢查員的培訓、考試和聘用工作; 負責審核員、檢查員注冊申報工作;負責內審員、項目審核工程師、認證聯絡工程師和質量負責人培訓工作;負責認證培訓體系的運行和保持工作;負責師資培訓、聘用和治理工作; 負責培訓教材的編寫和注冊工作;負責有關的國際技術交流和合作事項。2.1.31體系認證治理處職責協(xié)助中心領導協(xié)調、治理、指導各評審中心的評審工作,并監(jiān)督其工作質量;負責治理體系認證質量體系運行和保持工作,治理體系內審實施工作;負責治理體系認證的認證決定工作;負責治理體系認證質量手冊、
24、程序文件的制、修訂及操縱發(fā)放工作;協(xié)助中心領導組織治理體系認證治理評審的相關工作;負責擬定治理體系認證市場開發(fā)的整體目標和戰(zhàn)略;負責調動和協(xié)調各評審中心進行治理體系認證市場開發(fā);負責新領域、大集團、行業(yè)性認證客戶的開發(fā);負責與體系認證有關的國際技術交流和合作事項。21.32關鍵場所職責按照CQ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的要求負責評定本場所的治理體系認證審核員、技術專家、審核項目治理人員,并完成相關的備案和檔案保存工作;組織審核組辦理治理體系認證審核業(yè)務;同意審核托付方治理體系審核申請、簽訂評審合同并進行審核(含監(jiān)督、換證及復審);協(xié)助CQC總部對治理體系認證證書及標志進行治理;配合CC總部開展內部質量
25、審核與治理評審工作;受理審核托付方的申訴、投訴和爭議;負責關鍵場所人員的培訓;完成QC總部交辦的審核及其他任務。3辦事處職責承擔本地區(qū)治理體系認證推廣及聯絡;負責辦事處人員的培訓。2.1.1審核員職責受CQC各關鍵場所委派,按程序文件開展審核工作,定期向C培訓中心或關鍵場所填報有關個人審核工作考核評定資料。.15審核項目治理人員職責受各關鍵場所工作委派,依照申請方申請認證的治理體系的專業(yè)特點進行合同評審,確保委派的審核組具有專業(yè)能力的審核員,保管有關資料、記錄,完成審核工作的治理。2.1.16專業(yè)能力評定人員職責負責評定審核員、技術專家相應專業(yè)的專業(yè)技術能力是否滿足相應專業(yè)的條件。7 認證決定
26、人員職責 負責對審核對材料進行評定,并做出認證決定。4分場所的治理QC依照認證業(yè)務進展的需要,在有條件的地區(qū)按照分場所治理程序要求設立分場所,依其業(yè)務性質將分場所劃分為各認證領域的關鍵場所和一般場所。分場所的設立應考慮治理委會的意見,以保證認證公正性不受阻礙。分場所依據CC總部策劃的治理體系開展認證活動,并同意總部的統(tǒng)一治理,確保中心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和治理體系在分場所得到有效的實施。22分包機構的治理2.2.1 分包的分類:、CQC將治理體系審核任務分包給有條件的外部認證機構。B、CQ在實施治理體系審核時應認證申請方或獲證組織要求,與有條件的外部認證機構實施聯合審核。分包方清單見附件4.2
27、CQC在治理體系認證分包前,對相關的外部機構進行能力與資格評價,就有關事宜與外部機構簽署包括保密和利益沖突方面的書面協(xié)議,以確保分包機構與本中心完成的治理體系認證結果具有相同的可信性。.3CQC對分包工作全面負責,并保留對批準、保持、擴大、縮小、暫?;虺蜂N、注銷認證決定的責任。2.4 確保分包的機構或人員具備能力同時滿足有關要求,以及不直接參與或不通過其雇主參與有損CQC公正性的供方治理體系的設計、實施或保持活動;2.2. 治理體系認證任務的分包要征得認證申請方或獲證組織的同意。2.質量治理體系CQC主任指定質量治理體系認證治理者代表,負責建立、實施、保持質量治理體系,并向主任報告質量治理體系
28、實施情況以供治理評審并作為質量治理體系改進的基礎。.3.1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質量方針:CC最高治理者本著確保認證工作質量和認證的有效性,為社會各界提供一種信任,并為建立社會誠信體系作出貢獻為原則,制定CQ質量方針。經主任批準,QC質量方針規(guī)定如下:公正規(guī)范誠信高效 優(yōu)質科學 創(chuàng)新卓越質量方針的內涵:公正規(guī)范體現CC認證的宗旨。按認可規(guī)范、相關導則及國際標準的要求,建立獨立公正的組織結構,實施獨立公正的認證制度,排除有損獨立公正性的壓力,提供獨立公正規(guī)范的認證服務。誠信高效體現QC人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效率。用CC人的熱情、誠懇、嚴謹、高效、獨立、公正、規(guī)范、準確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風對待我們每一位客
29、戶,為消費者提供一種信任,并為建立社會誠信體系作出貢獻。優(yōu)質科學體現QC認證求真務實的工作質量,科學進展的治理理念。在機構治理、人員治理、系統(tǒng)評價、審核過程治理及與認證相關的其他過程中,樹立以標準為準繩、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注重客觀實際,幸免主觀臆斷,確保結論準確無誤。創(chuàng)新卓越體現QC認證持續(xù)改進不斷完善的精神。吸取國際先進的治理思想,結合認證行業(yè)的特點,運用過程方法的理念,以認證工作質量和認證的有效性為核心建立并實施治理體系,使與認證相關的各個過程得到有效操縱,并在持續(xù)改進的基礎上擴大認證的領域,提高認證的質量水平。通過每年的治理評審對方針的持續(xù)適宜性進行評審。通過會議、培訓、網絡等可能的方式
30、傳達到與CC認證有關的職員,使其理解并貫徹執(zhí)行本質量方針。為確保質量方針的順利實現應: 充分理解審核托付方的要求;以客觀、公正、非卑視的態(tài)度對待認證注冊中每一項工作,并以非卑視的方式對方針和程序加以實施; 以合理的成本、專業(yè)的水準,使審核托付方享受增值的服務; 培訓每一位職員并尊重他們的工作。2.3.1.質量目標:為了確保QC質量方針能夠有效達成,持續(xù)、有效地為社會、客戶提供優(yōu)質認證服務,結合CC進展規(guī)劃,特制定CQC長期、中期質量目標,經主任批準,規(guī)定如下:C長期質量目標:努力成為全球認證領域知名品牌之一,持續(xù)為客戶提供中意增值的認證服務。此目標是CQ近10年努力的方向,并確保在10年內能夠
31、成為世界三大認證知名品牌之一。CQC中期質量目標:確保認證工作質量和認證數量的領先地位;創(chuàng)C一流治理、一流質量、一流服務、一流人員。此目標是CQC近5年努力的方向,并確保在5年內穩(wěn)居國內認證工作質量和認證數量的領先地位,并創(chuàng)CQC一流的治理、一流的質量、一流的服務、一流的人員。在CQC長期、中期質量目標的框架下,結合C進展定位,制定CQC每年的質量目標。要求各評審中心在總部質量目標的框架下,結合自控資源的狀況,認證需求的分析分解本中心質量目標,并報QC體系處批準實施。通過每年的治理評審對質量目標的實施進行評審,依照進展的需要及時調整質量目標的要求。.3.2質量治理體系過程和文件QC質量治理體系
32、的要緊過程包括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制定、組織結構及其職能分配、分場所的治理、內審和治理評審、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的操縱、文件和記錄的治理、保密治理、申訴、投訴和爭議的處理、認證領域擴大縮小治理、人員聘任和培訓治理、認證申請受理、審核、認證決定、監(jiān)督和復評的操縱、機構間證書轉換、證書和標志使用的治理等。對質量治理體系所涉及的過程,編制CQC質量治理體系認證質量手冊、程序文件、治理性作業(yè)文件和技術性作業(yè)文件、實施方案、記錄等。2.3信息交流QC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包括內部信息交流和外部信息交流,以確保內外信息暢通。2.3.1 內部信息交流CQ體系處負責跟蹤國際標準動態(tài),定期收集和更新各認證領域相關的法
33、律法規(guī)、產品標準的要求,建立法規(guī)、標準數據庫,并及時反饋到各評審中心。中心總部和各分場所在部門和崗位之間,以會議、網絡、電話、文件等方式,就標準、動態(tài)、認證工作質量、資源等方面的信息進行溝通和協(xié)調,以保證各項認證活動順利進行。外部信息交流總部綜合處設專人收集和匯總信息,按要求向國家認證認可主管部門和認可機構通報有關中心的機構和認證工作的信息,包括認可后的變化、分場所的變化等情況。總部體系處與國際認證的合作機構、互認機構、Net,通過網絡、信函、文件交換等方式進行溝通和相互通報有關信息。總部體系處和各分場所負責以公開文件形式向客戶傳遞認證信息,收集和處理客戶反饋的質量體系變更的信息,并保持日常的
34、客戶聯絡,以客戶調查、研討會等形式收集顧客的要求和意見,必要時由總部監(jiān)督處與相關部門協(xié)商處理。2.3.過程的監(jiān)視和測量總部各部門和各評審中心對認證過程各時期的輸出進行監(jiān)視和測量。由總部體系處和各評審中心對審核材料進行審查,體系處對審核材料進行審定。體系處以審核檔案抽查或派觀看員觀看審核過程等方式監(jiān)視認證工作質量和認證的有效性,2.5客戶中意度調查為確保認證工作質量和認證的有效性,持續(xù)改進CQC質量治理體系,在總部監(jiān)督處的統(tǒng)一組織下,在體系處、培訓中心、評審中心和辦事處的參與和配合下,采納經常性和系統(tǒng)性的方式調查客戶對認證服務的中意程度:a)每次在審核首次會議上,由審核組長給客戶發(fā)放對認證服務中
35、意程度調查表,由總部監(jiān)督處收集和分析,按季度提出分析報告,對不中意的信息按投訴處理。b)總部監(jiān)督處組織體系處、培訓中心、評審中心和辦事處采取自行調查、托付社會機構調查等方式,應用書面、電話和網絡等形式,每年一次對客戶中意度進行系統(tǒng)的調查和分析,向治理評審提交調查分析報告。c)國家認證認可主管機關、認可機構、相關社會團體開展的對認證機構客戶中意度調查的結果也是評價CC治理體系客戶中意度的一個重要指標。2.4內部審核與治理評審為確保CQC各項審核、認證活動持續(xù)地符合治理體系認證質量手冊的規(guī)定,中心制定并實施內部審核及治理評審程序。2.41 內部審核CC總部每年組織一次覆蓋中心總部、各評審中心和辦事
36、處的內部審核,以驗證治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兩次相鄰的內部審核日期間隔不超過12個月。內部審核員應具備規(guī)定的能力要求,并不參加所在部門的內部審核。治理者代表組織分析不符合的阻礙范圍,要求相關部門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內部審核結果形成內部審核報告,并作為治理評審的輸入。各評審中心能夠依照本機構實際需要,自行組織完整的或部分內容的內部審核。2.4. 治理評審為確保CQC各項審核、治理體系認證活動能持續(xù)有效地滿足國家與認證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SOIEC導則的要求、認可規(guī)范的要求,具有實現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能力。CQC每年進行一次治理評審,兩次相鄰的審核日期間隔不超過12個月。治理評審由中心主任主持或以
37、其名義組織,治理者代表提出治理評審打算,經主任批準后組織各部門做好治理評審輸入材料的預備。治理評審結果形成治理評審報告,經主任批準后發(fā)給總部各部門和各評審中心。2.4.3 不符合操縱和糾正措施與預防措施為使中心存在的不符合項得到及時糾正,防止不符合再次發(fā)生,Q體系認證治理處負制訂和實施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操縱程序。2.3.1不符合項的識不:a)內部質量審核和治理評審中發(fā)覺的不符合項;)申訴、爭議和投訴處理中發(fā)覺的不符合項;c)CQC治理體系運行中通過過程的監(jiān)視和測量發(fā)覺的不符合項;d)認證評定時發(fā)覺的不符合項;e)CN監(jiān)督/復評認證審核記錄見證評審有關人員的專項評審中發(fā)覺的不符合項。f)IQNe
38、t同行評審發(fā)覺的不符合項)客戶中意度調查發(fā)覺的不符合項)A組織的專項稽查發(fā)覺的不符合項2.32不符合項的關閉a)采取糾正;b)制定相應的糾正措施,并評審其有效性;c)必要時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并評審其有效性;)必要時將有關結果通知相關方。2.文件操縱2.5.1文件的治理CQ制訂和實施文件操縱程序,明確文件編寫、審核、批準和修改的職責和要求,規(guī)定文件的標識、發(fā)放、存檔、廢止、回收和銷毀的治理方法,以確保中心的所有崗位能夠得到所需要的有效版本文件。2.5.2公開文件及其公布方式CQ將有關認證的最新信息、認證申請方和獲證組織的權利和義務、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的使用規(guī)定、申訴、投訴和爭議處理、獲證組織向
39、認證機構通報治理體系變更的要求、IQNt及認證合作活動簡介等形成公開文件,并在C網站上公布。公開文件清單見附件2.6記錄操縱2.6.1記錄治理的方法建立并保持記錄治理程序,對記錄的標識、填寫、收集、編目、分類、歸檔、貯存、保管和處理進行操縱,以確保記錄能夠用于證實認證過程的完整性、有效性; CQ記錄的治理應符合保密工作治理程序中有關規(guī)定;為便于追溯和分析,應規(guī)定記錄的保存期限。26.2記錄治理的范圍1)認證受理、審核、認證決定等認證過程記錄;2)認證人員的聘用、培訓、能力評價和考核等記錄;3)內部審核、治理評審、文件和記錄治理等治理性記錄;)治理委員會會議、辦公例會、溝通會等會議記錄.7保密C
40、QC建立并實施保密治理程序,規(guī)定保密范圍、保密措施和違反保密規(guī)定的處理,以保證CQC的各級人員(包括治理委員會成員、認證技術委員會成員、分包方、聯合審核方參與工作人員等)對認證活動過程中所獵取信息保密。有關認證申請方和獲證組織的特定產品或信息未經組織授權人書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透露。當法律要求將信息提供給第三方時,應將法律所要求提供信息通知認證申請方和獲證組織,或事先通過公開文件向認證申請方和獲證組織講明清晰。2.8認可及IQNt同行評審2.8 認可為積極穩(wěn)妥地逐步開拓新的認證領域,擴大認證業(yè)務范圍,C建立并實施認證領域擴大/縮小治理程序。依據國家有關認證法律法規(guī)、認可機構有關的認可規(guī)范,由體
41、系處牽頭組織認證市場調查,方針政策和實施可行性研究,進行風險評價,人力資源分析,確定新的認證領域、擴大認證業(yè)務范圍的關鍵場所和一般場所,制定認證方案和實施步驟,通過試點和總結經驗,按認可規(guī)則的要求向認可機構提出認可申請。積極配合認可機構定期組織的監(jiān)督評審、復評,并對評審中發(fā)覺的不符合項按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操縱程序實施。2.8.2IQet同行評審CQC積極開展治理體系認證國際合作,進展雙邊和多邊合作關系。CQ作為國際認證聯盟(Ie)的正式成員機構,為維持成員資格每年同意一次IQt同行評審。同行評審由IQt同行評審與成員資格委員會負責組織并委派評審組執(zhí)行,涉及C總部、部分分場所(抽樣),包括辦公室
42、評審及企業(yè)見證。評審依據IS19011:202、IIE導則6和導則6以及IA指南文件,側重于評審CC治理體系與IQNet章程、細則、治理手冊、程序及相關文件規(guī)定的符合性,同時對CQC治理體系的持續(xù)改進以及深入進展提供改進意見和關心。2.認證要求的變更緊密跟蹤、獵取、更新各認證領域的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政策及相關技術要求的信息;國際標準、導則、指南的動態(tài);認可機構和國際認證合作組織對認證要求的信息等。針對認證要求的變更,提出認證要求變更的方案,包括:做好相應的文件修改、認證人員培訓、在合理的時刻段內對獲證組織滿足認證變更要求的驗證、以及必要時換發(fā)或注銷/撤銷認證證書。認證要求變更方案經治理委員
43、會審議和CQ主任批準后,通知相關的獲證組織,并通過CQ網站向社會公告。2.10申訴、投訴與爭議為保證CQC開展認證工作的公正性、準確性,維護托付方和獲證組織的正當權益,QC制訂并實施申訴、投訴和爭議操縱程序。在程序中,規(guī)定了申訴、投訴和爭議的范圍,參與處理人員的獨立性和保密責任,申訴和投訴方對處理結果不中意時的申訴和投訴渠道。應保存所有與認證有關的申訴、投訴與爭議及補救措施的記錄,針對可能存在不符合的信息源,按不符合項及糾正措施操縱程序實施。3認證人員治理篇為確保認證人員都有資格和能力勝任CQC的認證工作,以符合OEC導則62、SO/IE導則6及相應的AF指南、S19:2002、認可機構有關認
44、可規(guī)范文件、CN審核員注冊、評價準則,CC制訂并實施認證人員治理程序和培訓工作治理程序。31認證人員分類:審核員取得CCA注冊資格從事相關治理體系審核的級不審核員(其中:特不行業(yè)認證項目的審核員在其指定的機構注冊)。技術專家具備相應專業(yè)特定知識或技術的人員。認證決定人員參與作出認證決定的人員,負責對審核材料進行評定,并作出認證決定。專業(yè)能力評定人員負責對相關認證人員的專業(yè)能力進行評定的人員。審核項目治理人員對認證項目進行申請評審及審核方案治理的人員。見證人對相關認證人員活動進行見證和能力驗證的人員。內審員從事CC內部審核的審核員。培訓指導與治理人員負責收集、識不、分析及匯總培訓需求,提出培訓方
45、案并實施;同時負責對本中心的認證人員實施有效的治理。級不審核員審核員和高級審核員。認證人員包括QC的審核員、技術專家、認證決定人員、專業(yè)能力評定人員、審核項目治理人員、見證人、內審員、培訓指導與治理人員等。3.2認證人員培訓中心依照不同領域認證工作的需要,對認證人員治理能力、專業(yè)能力和持續(xù)培訓等必要的培訓,以確保認證人員的素養(yǎng)和能力能勝任認證工作的需要。3.3認證人員聘用為對認證人員進行有效的操縱,中心對有關認證人員進行選擇、評價、聘用,并關于認證人員進行治理。3認證人員評價為滿足不同認證領域相關認證范圍的需要,中心制定對有關認證人員評價的準則,并實施相關的評價。.5認證人員的監(jiān)督治理為滿足認
46、證人員勝任不同領域認證工作的需要,對認證人員進行監(jiān)督治理。為保證認證工作公正性,對有關認證人員的行為限制做出規(guī)定。對認證人員就中心有關信息、審核托付方有關信息的保密做出規(guī)定。4認證活動治理篇41認證申請4.1.1認證信息的公布C通過公開文件的形式向外界公布認證信息,詳細講明審核和認證程序,包括認證要求和描述獲證組織權利與義務的規(guī)定等,要求認證申請方和獲證組織始終遵守認證的有關規(guī)定,并在認證受理時確定認證申請方已對此作出承諾。4.12 認證申請的受理、評審和批準認證托付方按照CQC申請受理與審核程序的要求填寫治理體系認證托付書,并提交所要求的附件材料。各評審中心審核項目治理人員對認證申請文件的完
47、整性;對認證托付方的要求;對認證托付方是否具備認證申請的條件;對評審中心是否具備認證實施的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審,在決定受理認證托付前,與認證托付方在對認證要求和程序的理解上的差異應得到解決。經CC主任授權,簽署認證合同書。4.2審核實施4.2.1審核預備41各評審中心依照認證項目對審核能力的需求進行分析,指定組長,選擇審核組,并下達審核任務書,審核組的組成應征得受審核方同意;4.1.2在對受審核方的現場審核前,審核組長或托付符合要求的審核員對受審核方提交的文件進行審查,保持對文件審核的記錄并形成文件審核報告;審核組長或及其指定人員編制審核打算,提早提供給受審核方確認。4.21.4審核組獵取審核工
48、作文件和記錄表格,需要時,審核員編寫核查記錄表,并由專業(yè)審核員或技術專家對生產流程和產品標準做簡要的專業(yè)培訓。4.2.2審核實施4.221審核組按照審核方案策劃結果,對組織治理體系進行審核,以確認滿足認證條件。對需要分為兩個時期審核的認證項目,應按照每個時期審核目的,完成規(guī)定的審核任務。一般第一時期審核應確認組織的治理體系文件已符合認證標準的要求,治理體系已正常運行,具備實施第二時期審核的可行性。第二時期審核應是完整的、系統(tǒng)的審核,以確認組織的治理體系滿足認證標準的所有要求。.22.審核組在審核期間,應按照GB/9011-03標準的要求,通過查閱文件和記錄、與相關人員面談、現場觀看實際操作、重
49、復驗證等方式收集審核證據,形成審核發(fā)覺,預備審核結論,對發(fā)覺的不符合應寫出不符合報告,征得受審核方對不符合事實的書面確認。4.223通報審核的結果,并給受審核方針對審核結果及其依據提出質疑的機會。在審核期間采納會議或其他適當方式在審核組內部以及審核組與受審核方之間進行必要的溝通。4.2. IQNet認證發(fā)證程序(僅限于QMSEMS/HS體系中CNA認可的業(yè)務范圍)a)已通過CQ認證的客戶,依照自身意愿,申請Net證書,CQ驗證其所持證書為有效證書的情況下,增發(fā)IQNet證書。b)立即通過CQC認證的客戶,在頒發(fā)CQ證書的同時頒發(fā)IQNet證書。4.2. IQN托付審核IQnet成員機構托付另一
50、成員機構對某一個審核項目進行審核,托付方承認受托付方審核員資格,審核按照托付方的程序要求實施。審核結束后,受托付方審核員按托付方審核報告格式提交審核報告,為托付方認證批準提供審核依據,認證批準后,托付方方法其證書。4.3 審核報告審核組長在末次會議上報告受審核方的文件審查和現場審核結果,闡明受審核方的治理體系滿足認證標準的情況,不符合綜述及其驗證的時刻期限和方式,審核結論和推舉認證注冊意見。審核報告應經CQC授權人批準,發(fā)給受審核方。4.4認證決定與批準CQC制訂并實施認證決定程序,使治理體系認證項目的審定和批準工作高效、規(guī)范、有序地進行。體系處負責組織認證決定的審定工作,審定結論作為CQC治
51、理者是否準予組織認證注冊和頒發(fā)認證證書的依據。認證決定的審定結論經主任批準后,關于批準、保持、擴大、縮小認證決定的向組織頒發(fā)或換發(fā)認證證書,關于暫停、恢復、注銷、撤銷認證決定的向組織發(fā)放相應的書面通知。QC綜合處將認證決定的結果編制認證名錄,在網站公告,并實施動態(tài)治理。4.5監(jiān)督和復評對獲證組織實施定期的監(jiān)督和復評,以驗證獲證組織的治理體系持續(xù)滿足認證要求。通常兩次審核的時刻間隔不超過2個月,季節(jié)性產品宜在生產季節(jié)監(jiān)督審核或依照實際需要確定監(jiān)督的時刻。治理體系認證的復評時刻間隔一般不超過3年。關于QMS在一段時期內持續(xù)表明有效的獲證組織,經與該組織協(xié)商一致后,可按照高級監(jiān)督和復評程序(ASR)
52、治理作業(yè)指導書實施個性化的監(jiān)督和復評方案。監(jiān)督和復評審核結論認為獲證組織的治理體系持續(xù)滿足認證要求的,將給予保持認證資格,假如監(jiān)督和復評時發(fā)覺的不符合未在限期內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將視其嚴峻程度,縮小認證范圍、暫?;虺蜂N認證資格。對獲證組織保持信息溝通和日常監(jiān)督,采取適當方法跟蹤獲證組織的治理體系持續(xù)有效情況,必要時進行回訪。對獲證組織向中心通報的最新的治理體系變更和其他可能阻礙其符合性的更改等信息,中心將及時作出適當處理。收到對獲證組織的投訴或獲悉其顧客或相關方對獲證組織的投訴信息后,將及時向獲證組織傳遞信息,并向獲證組織調閱對投訴處理的記錄,必要時采取后續(xù)措施。46批準、保持、擴大、縮小、
53、暫停、恢復、注銷、撤銷認證和證書自動失效按照國際標準、導則、指南和認可規(guī)范的要求,制定并實施批準、保持、擴大、縮小、暫停、恢復、注銷、撤銷認證和證書自動失效治理程序,規(guī)定批準、保持、擴大、縮小、暫停、恢復、注銷、撤銷認證和證書自動失效的條件和程序,并作為公開文件公布,確保認證運作的公正、透明和規(guī)范。以公開文件的方式要求獲證組織向中心通報治理體系變更,以及其他可能阻礙其符合性的變更。4.7認證證書轉換只有由EA、P、IAAC、IF ML的簽約機構所認可的QS或EMS認證證書、由認可機構認可的OHSS或HACC認證證書的組織,能夠向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申請轉換為CC認證證書,經評審符合規(guī)定要求后,頒發(fā)
54、帶認可標志的CQ認證證書,一般不同意已知被暫停的或有可能被暫停的認證證書轉換。具體執(zhí)行機構間證書轉換治理程序C與IQet成員機構在雙方都獲得認可的業(yè)務范圍內可實現認證結果互認,包括認證證書的相互轉換、認證證書的等效性聲明和其他認證合作活動。.8證書和標志的使用制定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治理程序,規(guī)定CQC認證證書內容和格式、認證標志圖案和講明,Nt認證標志的使用,使用認可機構認可標志和I國際互相認標志的規(guī)則,明確了認證標志的使用場合、使用要求和監(jiān)督治理規(guī)則以及誤用和偽造所引發(fā)的法律責任,并以公開文件的方式發(fā)給獲證組織。獲證組織在得到CQC的授權許可后,能夠在同意的場合正確使用CQC認證證書和認證標
55、志、IQNe認證標志、認可機構認可標志和國際互認標識,并同意CQC的監(jiān)督治理。4.認證領域和認證業(yè)務范圍的治理針對認證業(yè)務范圍的治理,制定并實施建立和實施能力分析和評價系統(tǒng)的治理程序,并配備相應的資源。能力分析和評價系統(tǒng)至少包括以下活動:1)業(yè)務范圍專業(yè)特點的分析與風險評估,確定認證業(yè)務范圍的分類;2)對不同認證業(yè)務范圍,認證人員治理能力和專業(yè)能力需求分析和資格準則的確定;3)針對不同認證業(yè)務范圍,相關認證人員治理能力和專業(yè)能力培訓需求分析;4)針對不同認證業(yè)務范圍,專業(yè)審核指導性文件編制的需求分析;5)相關認證人員治理能力和/或專業(yè)能力的評價、培訓和監(jiān)督的實施;6)認證實施過程中的治理能力和
56、專業(yè)能力的治理;7)認證業(yè)務范圍的擴大和縮小的治理;8)認證機構的相關利益方對認證業(yè)務范圍進展的意見。Q在認證策劃和預備過程、認證實施過程、分場所認證領域和認證業(yè)務范圍的確定等方面實施專業(yè)治理。4.9.1認證策劃和預備過程的專業(yè)治理在新開拓認證領域和擴大認證業(yè)務范圍時,或對專門專業(yè)的行業(yè)和認證項目,研究編制專業(yè)審核指導文件的需求,必要時組織編制相應專業(yè)的審核作業(yè)指導書,對審核過程提供專業(yè)性技術指導和有利于審核結果的一致性的有效性。對審核員和技術專家提出專業(yè)能力要求,并依據其教育、學歷、工作經歷和審核經歷評定其專業(yè)能力。依照對審核人員專業(yè)能力評定結果,建立相應的清單。在向認可機構申請擴大認可業(yè)務
57、范圍之前,適用時可請治理委員會對擬擴大認可的認證范圍進行審議,在審議時,治理委員會中有相應專業(yè)背景的委員。49.2認證實施過程的專業(yè)治理在合同評審時期,由審核項目治理人員識不其認證領域、范圍的專業(yè)分類及對審核的專業(yè)能力的需求;在審核組組建時期,由審核項目治理人員選擇具有相應專業(yè)能力的審核人員組成審核組,確保審核組的整體專業(yè)能力和分工能滿足審核任務的需要;當審核一個以電子化(“ebsed”)過程和文件為主的治理體系時,應考慮審核組所需的能力。在認證決定時期,由審定治理人員選擇具有相應專業(yè)能力的認證決定人員或請技術專家提供必要的專業(yè)支持。.9.3確定分場所的認證領域和認證業(yè)務范圍依照各分場所自控人
58、力資源的現狀、各專業(yè)范圍的風險等級以及完成關鍵活動所需最低人力資源要求劃分分場所的認證領域和認證業(yè)務范圍;依照各分場所自控人力資源的變化情況,對各分場所業(yè)務范圍和地域范圍進行動態(tài)治理。附件 治理委員會組成名單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治理委員會成員名單序號姓名管委會職務工作單位所代表部門姜永濤主任原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局局長,現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政府部門代表郭懷成副主任北京大學環(huán)境科學院社會公眾(需方)代表王前虎副主任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與法律事務部社會公眾(需方)代表倪健中副主任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社會公眾(需方)代表楊鐵生委員進展和改革委員會環(huán)資司政府部門代表劉毓華委員商務部世貿
59、司政府部門代表劉霜秋委員國家標準化治理委員會政府部門代表張 斌委員勞動部培訓就業(yè)司政府部門代表申聯星委員總裝備部綜合打算部一局社會公眾(需方)代表楊啟明委員中國電器行業(yè)協(xié)會社會公眾(需方)代表靳 捷委員中國惠普有限公司認證(供方)代表王亞力委員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認證(供方)代表張宇川委員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認證(供方)代表馮星野委員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認證(供方)代表孫克文委員中央電視臺 新聞評論部認證(供方)代表高洪飛委員匯源果汁認證(供方)代表李博光秘書長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綜合處認證機構代表李 杰委員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培訓處認證機構代表陳 偉委員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產品一處認證機構代表曾廣峰委員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體系處認證機構代表附件 高級治理人員名單姓名部 門職 位資 歷李懷林CC 主 任研究員朱俊敏C副主任經濟師車有高QC副主任高級經濟師王克嬌CQC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劉常生CC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吳玉平辦公室主 任經濟師李 永辦公室副主任助理工程師謝肇煦人事處處 長高級工程師張京明財務處處 長會計師李博光綜合處處 長經濟師劉 平綜合處副處長高級工程師劉彥賓技術處副處長工程師姜文博技術處副處長工程師沈烽監(jiān)督處副處長編輯吳曉龍檢查處副處長高級工程師、審核員李 杰培訓中心主 任正高級工程師、高級審核員陳之瑩培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貨架搬運車租賃合同書
- 2025年東陽市綠葉蔬菜買賣合同
- 2025年二手車輛性購買與銷售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年公交車輛養(yǎng)護維修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官方羽毛球比賽場地租賃合同
- 足球提高腳內側傳接球能力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體育與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 2025年石化航空煤油購銷合同
- 2025年制造業(yè)廢水處理外包服務合同
- 集裝箱運輸合同范本2025
- 2025年企業(yè)車輛租借策劃合同范本
- 第十七屆山東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機器人系統(tǒng)集成應用技術樣題1學生賽
- 血管通路的介入治療
- 臨床三基考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qū)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 無人售貨機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校園直飲水機供貨安裝及售后服務方案
- 個人保證無糾紛承諾保證書
- DB51T10009-2024DB50T10009-2024康養(yǎng)度假氣候類型劃分
- 華文版六年級下冊書法教案
- 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檢查表(根據住建部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2版)編制)
- 期末模擬測試卷(試卷)2024-2025學年六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