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6檢測試題(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編者選題表考點題號近代思想解放潮流1、2、3、4、5、6、7、8、9、10、11、15、21三民主義12、13、14、2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16、17、18、19、20、22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對應學生用書第331333頁)1.(2011江蘇一模)“其書羅列甚遠之國,指掌形勢,可謂奇書。”“方今急邊防,疲氓未息肩??嘈闹藭?搜討頗有年?!边@是對下列哪本書的評價()解析:B本題考查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jù)“其書羅列甚遠之國”,可排除C、D兩項,因為這兩部著作屬于明末清初的具有反封建思想的作品。根據(jù)“
2、苦心著此書,搜討頗有年”可排除A項,四洲志是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世界地理志而海國圖志在四洲志的基礎上增補了大量資料,明確而系統(tǒng)地闡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史學家郝延平在守舊與革新一文中談道:“中國對西方稱呼由(19世紀)60年代前的夷務,到七八十年代改稱洋務和西學為主?!痹撟兓从沉?)A.中國人對西方認識的逐步深入B.中國人由仇視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國中心到西方中心的變化D.對西方外交政策由對抗到和解解析:A從題目中看出“夷務”變成“洋務”和“西學”,改變了對西方的藐視,反映了中國人對西方認識的逐步深入。3.(2011南京模擬)下列言論屬于近代中國資產階級維
3、新派的是()A.“今君人者釋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則君反制于臣矣”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D.“秦以來之為君,正所謂大盜竊國者耳”解析:D本題的解題關鍵是準確理解各選項中文言文的真實含義。A項極力倡導法治,屬于戰(zhàn)國法家(韓非子)的思想;B項提倡“君權神授”,是西漢董仲舒的主張;C項把儒家的傳統(tǒng)思想“三綱五?!毙麚P成先天存在的道德規(guī)范,即天理,可見是程朱理學(朱熹)的主張;D項反對君主專制,屬于維新派(嚴復辟韓篇)的主張。4.據(jù)學者研究,甲午戰(zhàn)爭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譯中國書籍有129種之多,而中國翻譯日本書籍卻只有12種;但是之后的十幾年中,日本翻譯中國書籍僅
4、有16種,而中國翻譯日本書籍卻達到了958種,其中多數(shù)為政治、經(jīng)濟書籍。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馬關條約規(guī)定中國必須進口日本圖書B.日本為進一步侵略中國制造政治輿論C.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開放轉向封閉D.中國知識分子主張通過日本學習西方解析:D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之后,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作為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而且他們認為日本的君主立憲制是很適合中國的。5.一位現(xiàn)代學者在評論一部歷史文獻時說:“在這里,孔子已經(jīng)換上了西裝。”這一評論指的是()A.董仲舒筆下的孔子D.李贄筆下的孔子C.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筆下的孔子D.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筆下的孔子解析:C維新變法期間,康有
5、為把維新變法理論和儒家思想相結合,打著孔子的旗號宣傳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題干中的孔子換上了西裝,就是這層意思。故選C項。6.康有為說“中國人才衰弱之由,皆緣中西兩學不能會通之故”,故“夫中學體也,西學用也,無體不立,無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然而,“今世之學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徒相水火,難成通才”。這表明他實質上要求()A.改革我國社會風尚B.要向西方學習C.固守封建傳統(tǒng)文化D.承認西學比中學先進解析: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是對康有為語言的理解。抓住“中學體也,西學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今世之學者,非偏于此即偏于彼”說明康有為實質是要向西方學習。7.
6、1913年7月1日,上海時報發(fā)表的考師范之笑話一文中刊載了一條消息,江蘇第一師范舉行的約有300多名中小學生(應試者)參加的問卷調查中,對孔子和孟子的崇拜遠遠大于對孫中山的崇拜,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直接原因是()A.辛亥革命對封建思想批判不徹底B.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順應民意C.袁世凱大搞尊孔復古逆流D.辛亥革命未充分發(fā)動人民群眾解析:C注意時間信息“1913年”,同時關注問卷調查的結果,此時,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勝利果實后,大搞尊孔復古逆流,由此判斷C項正確。8.(2011年江蘇單科,5)某思想家在20世紀初大聲疾呼:“吾寧忍過去國粹之消亡,而不忍現(xiàn)在及將來之民族,不適世界之生存而歸削滅也其不能善變而與
7、之俱進者,將見其不適環(huán)境之爭存,而退歸天然淘汰已耳!”從中可見,該思想家主張()A.打破保守觀念,為新文化營造空間B.剔除傳統(tǒng)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揚改革理念,為康梁變法造聲勢D.遵循進化理論,任憑自然選擇解析:A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解讀能力。解題關鍵“20世紀初”、“吾寧忍過去國粹之消亡不適世界之生存而歸削滅也,”故A項正確。B項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C、D兩項都屬于19世紀末,與本題20世紀初不符。9.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觀點:“德國大哲學家尼采把道德分為兩類:有獨立心而勇敢者曰貴族道德,謙遜而服從者曰奴隸道德。”并認為:“忠孝節(jié)義,奴隸之道德也?!痹撐牡淖珜懻咦钣锌赡苁?)A.梁
8、啟超B.陳獨秀C.孫中山D.毛澤東解析:B本題考查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根據(jù)題干“1915年”,對中國儒家所提倡的“忠孝節(jié)義”思想做了猛烈的批判,分析應該是在新文化運動中的觀點,因此應選B項。10.東方雜志某年2月發(fā)表文章說:“一年以來,社會主義的思潮在中國可以算得風起云涌了。報章雜志的上面,東也是研究馬克斯(思)主義,西也是討論布爾希(什)維克主義;這里是闡明社會主義的理論,那里是敘述勞動運動的歷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會主義在今日的中國,仿佛有雄雞一鳴天下曉的情景。”文中所說的“一年”是指()A.1915年B.1917年C.1920年D.1924年解析:C本題考查俄國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
9、義傳入中國的情況。十月革命發(fā)生在1917年11月,所以A、B兩項可排除;D項時間太晚也應排除。11.(2011福州模擬)以下是19171921年每周評論和新青年所發(fā)文章的主題統(tǒng)計,觀察圖例,結合所學知識,能夠得出的正確結論是()A.馬克思主義成為當時中國思想界的一股強大思潮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唯一途徑是報刊C.為每周評論、新青年撰寫文章的都是馬克思主義者D.每周評論和新青年最關心的主題是西方習俗禮儀解析:A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從圖表中獲取有效信息,理解歷史事實,分析歷史結論的能力。從圖表中可以看出,兩個刊物發(fā)表的文章,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最多,說明馬克思主義成為當時中國思想界的一股強大思潮。B項
10、表述錯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途徑除了報刊,還有發(fā)表文章、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與非馬克思主義者的論戰(zhàn)等。C、D兩項表述也錯誤,新青年一開始是傳播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陣地,新青年與每周評論最關心的主題是介紹馬克思主義。12.我國近代教育界泰斗蔡元培曾經(jīng)是一名辛亥革命的志士,他本字鶴卿,后改為孑民,表示為炎黃的孑遺之民。這反映了當時的思潮是()A.排滿興漢B.教育救國C.民主共和D.自由平等解析:A本題是一道情境選擇題,通過辛亥志士蔡元培改名一事考查學生對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思想的理解。依據(jù)題目中的“辛亥革命的志士”、“炎黃的孑遺之民”等信息即可做出正確判斷。13.孫中山選集下卷載“因此吾人欲
11、證實民族主義實為健全之反帝國主義,則當努力于贊助國內各種平民階級之組織,以發(fā)揚國民之能力。蓋惟國民黨與民眾深切結合之后,中國民族之真正自由與獨立,始有可望也”。材料反映的孫中山民族主義觀是()A.用暴力手段推翻滿洲貴族的專制統(tǒng)治B.改變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壓迫政策C.認識到工農才是中國革命的真正力量D.主張反帝謀求民族的真正自由與獨立解析:D從材料中“民族主義實為健全之反帝國主義”可以看出孫中山認為在當時中國民族主義最根本的是反對帝國主義,A、B兩項是處理國內民族關系的政策,與材料內容不符,C項不符合題意,故排除A、B、C三項。14.(2011沈陽模擬)胡繩在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中寫道:“說明了同
12、盟會的革命綱領之后,河南洛陽嵩縣的綠林好漢們議論開了,有的人說:先殺洛陽知府,再殺河南巡撫,趕走北京皇帝,孫文坐了天下,我們都要當官,沒有人敢說我們是土匪啦!”由此可見,基層同盟會會員宣傳三民主義的突出重點和弱點分別是()A.民族主義,民權主義B.民權主義,民族主義C.民族主義,民生主義D.民權主義,民生主義解析:A“趕走北京皇帝”說明宣傳的重點是民族革命要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統(tǒng)治;“我們都要當官”說明對政治革命的目標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本質并不清楚。15.(2011濰坊質檢)1924年,孫中山說:“從前奮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沒有辦法,從此以后有了辦法,就要諸君擔負責任,拿這個辦法,去替國人發(fā)
13、生一個新希望?!薄斑@個辦法”是()A.武裝奪取政權B.聯(lián)合地方實力派C.建立責任內閣D.實行新三民主義解析:D本題主要從時間上判斷,1924年孫中山此時已經(jīng)接受了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新三民主義成為這個時期的指導思想。16.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研究專家羅斯特里爾說:“毛澤東是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東方道德標準的哲學家。”下列各項能支持這一觀點的是()開創(chuàng)“工農武裝割據(jù)”道路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發(fā)起“人民公社化”運動提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思想A.B.C.D.解析:A本題考查毛澤東思想的特點。毛澤東把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因此無法支持材料
14、觀點。17.(2012濰坊模擬)右圖漫畫烏鴉喝水新篇中的烏鴉可能受其前輩喝水傳說的影響,耐心地往瓶中投石子,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來對照的話,這違背了()A.一切從實際出發(fā)B.密切聯(lián)系群眾C.教條主義D.經(jīng)驗主義解析:A圖中烏鴉無視吸管存在的變化,應該屬于思想僵化的表現(xiàn),故A項最佳。C、D兩項是表現(xiàn),不符合“違背”要求;B項在材料中未體現(xiàn)。18.(2011莆田質檢)“革命失敗以后,革命的主觀力量確實大為削弱了。剩下的一點小小的力量,若僅依據(jù)某些現(xiàn)象來看,自然要使同志們(作這樣看法的同志們)發(fā)生悲觀的念頭。但若從實質上看,便大大不然這就是說,現(xiàn)在雖只有一點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發(fā)展會是很快的。它
15、在中國的環(huán)境里不僅是具備了發(fā)展的可能性,簡直是具備了發(fā)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澤東關于中國革命的論述發(fā)表于()A.國民革命時期B.井岡山時期C.延安時期D.過渡時期解析:B抓住材料中“革命失敗以后”以及材料內容可以判斷,毛澤東論述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19.從1978年到1992年,歷經(jīng)14年的探索和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明確方向。這里的“方向”指()A.對內進行改革同時對外開放B.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D.長期推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解析:C本題考查學生對鄧小平理論的有關知識的掌握能力。根據(jù)時間及相關知識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
16、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目標,從此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了明確方向。20.原廣州市政協(xié)主席陳開枝在回憶鄧小平的文章中寫道:“等于是一個已經(jīng)退役的老船長,當看著船的方向搖擺不定時,他又一次跳上船頭,把扭曲的方向擺正了?!辈牧现蟹从车臍v史事件是()A.十一屆三中全會B.南方談話C.“文革”時期全面整頓D.中共十五大解析:B本題解題的關鍵是理解“又一次跳上船頭,把扭曲的方向擺正”。“文革”時期的全面整頓并沒有結束“文革”“左”傾錯誤,所以并沒有擺正扭曲的方向。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可以說是第一次擺正方向,而1992年的南方談話則是又一次擺正方向。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其中21題16分,22題
17、24分,共40分)(對應學生用書第333334頁)21.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茍有新民(指經(jīng)過思想啟蒙和教育培植而具有公民權利責任意識的新國民),何患無新制度?無新政府?無新國家?非爾者剝繭今日變一法,明日易一人,東涂西抹,學步效顰,吾未見其能濟也。梁啟超新民說(1902年)材料二吾國之社會,其隆盛耶?抑將亡耶予所欲涕泣陳詞者,惟屬望于新鮮活潑之青年,有以自覺而奮斗耳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謹陳六義自主的而非奴隸的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三、進取的而非退隱的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五、實利的而非虛文的六、科學的而非想象的。陳獨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材料三欲改造吾國民之無知,
18、使之脫胎換骨,恐使其染于專制時代之余毒,他者吾無望矣,惟在涉毒較少之青年,其或有以自覺此之所以專對去菁菁茁茁之青年,而一陳其忠告也。高一涵共和國家與青年之自覺(1915年10月)(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三位作者提到“新民”與“新青年”的原因。(6分)(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陳獨秀期望培育的“新青年”“新”在哪里,體現(xiàn)了怎樣的時代精神?(4分)(3)根據(jù)以上材料,概括梁啟超“新民”理念與陳獨秀“新民”的主要區(qū)別。(6分)解析:本題考查了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第(1)問要注意材料中標注材料出處的時間,然后結合材料的內容可推斷出三人是對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失敗的反思總結。第(2
19、)問抓住材料二中“自主的”“進步的”“科學的”等關鍵信息回答;第(3)問根據(jù)材料可以總結出梁啟超強調了國民素質的提高與國家興衰的重要關系,陳獨秀更強調培養(yǎng)青年人對社會的重要作用。答案:(1)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失敗(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有名無實),使他們意識到,以舊國民、舊心理駕馭新制度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必須通過思想啟蒙改造國人意識,培育新的國民為社會變革奠定基礎。(6分)(2)“新”在成為自主的、進步的、務實的、開放的,富于進取和科學精神的新青年,集中體現(xiàn)了民主與科學的時代精神。(4分)(3)梁啟超提出要建立新國家必須先培植新國民,突出了國民素質與國家興衰、社會進步之間的重要關系。陳獨秀繼承發(fā)
20、展了梁啟超的“新民”思想,將思想目標鎖定在新青年上,更符合實際。(6分)22.哲人們認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一個擁有偉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擁有不斷前進的動力。閱讀下列材料和圖片,回答問題:材料一孫中山手書材料二全國都堆滿了干柴,很快就會燃燒成烈火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絕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種空的東西。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正是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三(1)材料一中的圖一孫中山所寫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據(jù)材料一中的圖二指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裝修店鋪貸款合同范本
- 生鮮凈菜合同范本
- 專項施工方案與普通施工方案
- 2025年幼兒園標準教案大班科學標準教案《動物的語言》
- 有機硅修復伸縮縫施工方案
- 金礦施工方案
- 2024年12月2025年全國工商聯(lián)直屬單位公開招聘(9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1
- 蘑菇保鮮庫施工方案
- 河北體育學院《內科護理學(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力學與機械元件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質量部架構圖
- 結構化學-第1章講義課件
- 粉塵防爆安全管理臺賬-全套
- 廣州退休申請表范本
- 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法及應用
- 傳媒侵權法介紹
- 麥茬花生高產栽培技術
- 玉米制種技術
- 中國旅游資源概述
- 高一下分科文科班第一次主題班會
- 初中數(shù)學代數(shù)式部分的文本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