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運動1.腦顱、面顱骨,顱底,側面觀:(1)腦顱:額、篩、蝶、枕、顳 2、頂 2;(2)面顱:上頜、顎、顴、鼻、淚、下鼻甲(成對),犁、下頜、舌。(3)篩孔:嗅神經(jīng)。視神 經(jīng)管:視神經(jīng)、眼動脈。破裂孔:巖大神經(jīng)(面神經(jīng)管內(nèi)分叉)??羯狭眩簞友邸⒒?、眼、展神經(jīng)。圓孔:上頜神經(jīng)。卵圓孔:下頜神經(jīng)。棘孔:腦膜中動脈。頸動脈管:頸內(nèi)動脈。頸靜脈孔:舌咽、迷走、副神經(jīng)。舌下神經(jīng)管:舌下神經(jīng)。頸靜脈孔:頸內(nèi)靜脈。內(nèi)耳道:、蝸神經(jīng)。枕骨大孔:脊髓、椎動脈、脊髓前后靜脈。(4)側面觀:顳下窩,翼腭窩,翼點。2.鼻旁竇:又名副鼻竇,是上頜骨、額骨、篩骨、蝶骨內(nèi)的骨腔,位于鼻腔周圍,并開口于鼻腔。共四對,均位于同
2、名骨內(nèi)。由于鼻旁竇黏膜與鼻腔黏膜相續(xù),故鼻腔炎癥可蔓延至鼻旁竇引起鼻竇炎。(1)上頜竇:位于上頜骨體內(nèi),開口于中鼻道,竇口高于直立不易。(2)額竇:位于額骨眉弓的深面,開口于中鼻道前部。(3)蝶竇:位于蝶骨體內(nèi),開口于上鼻甲后方的蝶篩隱窩。(4)篩竇:位于篩骨迷路,分前中后三群,前中開口于中鼻道,后群開口于上鼻道。3.椎骨結構,對比:(1)結構:a、椎體:內(nèi)為松質,表面致密,負重。b、:根(上下各有切跡,參與椎間孔);板(橫突,上下關節(jié)突、棘突各一對)。c、錐孔:各椎骨連成椎管,內(nèi)容脊髓及其被膜。(2)對比:a、頸椎(7),椎體小,錐、三角形,橫突有孔、椎 A、V 通過,棘突短、分叉、除寰錐和
3、第七頸椎。b、胸椎(12),椎體較大,錐孔小,橫突末端有肋凹、與肋骨相關節(jié),棘突較長、疊瓦狀。c、腰椎(5),椎體大,錐4.關節(jié):、三角形,橫突無明顯特征,棘突短寬、板狀、間隙較大,適合穿刺。A、顳下頜關節(jié):(1)顱骨滑膜關節(jié),由下頜骨下頜頭與顳骨下頜窩和關節(jié)結節(jié),關節(jié)表面是軟骨,關節(jié)腔內(nèi)有關節(jié)盤,關節(jié)囊松弛、前分薄弱。(2)運動:聯(lián)動關節(jié),兩側同時運動,上提(腰肌翼內(nèi)肌顳?。?、下降(舌骨上肌群)、前進(翼外肌兩側收縮)、后退(顳?。确竭\動(翼外肌單側收縮)。B、肩關節(jié):(1)肱骨頭和肩胛骨關節(jié)盂,特點頭大盂小,關節(jié)面差大,有關節(jié)唇加深關節(jié)窩,關節(jié)囊薄而松弛,有肱二頭肌長頭腱通過。(2)運
4、動:三軸運動冠狀軸屈(三角肌肱二頭肌喙肱?。?,伸(三角肌背闊肌大圓?。?;矢狀軸收(背闊肌大圓肌背闊肌大圓?。?,旋肱三頭肌長頭),展(三角肌?。淮怪陛S旋內(nèi)(肩胛下肌外(岡下肌小圓?。?。C、髖關節(jié):(1)股骨頭與髖臼,邊緣有髖臼春加深關節(jié)窩,關節(jié)囊堅厚,一端附于髖臼,一端達股骨頸(前壁包繞全長、后壁包繞內(nèi)側 2/3),附近有髂股韌帶限制過伸,關節(jié)囊內(nèi)有股骨頭韌帶和髖臼橫韌帶加固。(2)運動方式:三軸屈(髂腰肌縫匠肌股四頭肌),伸(臀大肌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收(長收肌短收肌恥骨肌骨薄肌),展(臀中肌梨狀肌臀小?。?,旋內(nèi)(臀中肌臀小?。?,旋外(臀大肌梨狀肌臀中肌髂腰?。?。D、膝關節(jié):(1)股骨內(nèi)
5、外側髁,脛骨內(nèi)外側髁以及髕骨,屬滑車關節(jié)。關節(jié)囊堅韌,韌帶 內(nèi)韌帶有前后交叉韌帶(防止前后移位)、囊外前方髕韌帶,內(nèi)側脛側副韌帶,外側腓側副韌帶,后方腘斜韌帶。關節(jié)腔內(nèi)有兩塊半月板,外側 O 內(nèi)側 C。(2)運動方式:主要是屈(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縫匠?。?,伸(股四頭?。?,可稍作旋轉(旋外:股二頭肌。旋內(nèi):縫匠?。、踝關節(jié):(1)由脛骨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車,關節(jié)面前寬后窄,關節(jié)囊前后松弛,兩側有副韌帶加強(內(nèi)側:三角韌帶;外側:外側副韌帶)。(2)運動方式:屈(跖屈,腓腸肌趾長拇長脛骨后肌比目魚?。?;伸(脛骨前肌姆長伸肌趾長伸肌)。G、橈腕關節(jié):橈骨腕關節(jié)面、關節(jié)盤、舟骨月骨三角骨。5.肌肉
6、綜合:(1)呼吸?。盒苯羌?、膈肌、肋間內(nèi)肌、肋間外肌。(2)頸部?。盒劓i乳突肌(肌性標志,一側收縮時頭向同側屈,臉側并上仰,兩側收縮使頭后仰)。(3)使舌頭外伸:頦舌肌。(4)股四頭?。汗芍奔」赏鈧燃」蓛?nèi)側肌股中肌。(5)膈肌的三個裂孔:a、主動脈裂孔,第 12 胸椎體前方,主動脈和胸導管穿過。b、食管裂孔,平對第十胸椎,食管迷走神經(jīng)穿過。c、腔靜脈裂孔,平對第八胸椎,下腔靜脈穿過。內(nèi)臟1.三對唾液腺:(1)腮腺:位于外耳道前下方,位于咬肌后緣及下頜后窩內(nèi),開口對上頜第二磨牙的頰粘膜。(2)下頜下腺:位于下頜骨體內(nèi)面,開口于舌下阜。(3)舌下腺:位于口底黏膜深面,開口于舌下襞、舌下阜。2.食管
7、的三個狹窄:(1)食道起始部,平對第六頸椎下緣,距中切牙 15cm。(2)與左主 支氣管交叉處,平對第 45 胸椎之間的高度,距中切牙 25cm。(3)穿過食管裂孔處,平對第十胸椎,距中切牙 40cm。3.胃的形態(tài)位置:大部分位于肋區(qū),小部分位于腹上區(qū)?;拘螒B(tài)呈曲頸瓶狀,分為前后兩壁;上下兩緣(其中上緣較短,凹向右上方,稱為胃小彎,最低處為角切跡;下緣較長,凸向左下方,稱胃大彎);賁門接食道,出口幽門通十二指腸,幽門前方可見幽門靜脈是確認油門的標志;四部:賁門部、胃底、胃體、幽門部(胃竇,又分幽門竇和幽門管)。4.肝臟:(1)肝臟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區(qū)和腹上區(qū),小部分位于肋區(qū)。不規(guī)則楔形,有兩面
8、(膈面臟面),四緣,膈面被 韌帶分為左右兩葉。(2)肝的體表投影:肝上界與膈一致,在右鎖骨中線與第五肋相交;在正前中線與劍胸結合線相交;在左鎖骨中線與第五肋間隙相交;下界與肝前緣一致,右側與右肋弓一致,中部在劍突下約 3cm,左側被肋弓掩蓋。(3)臟面解剖結構:有 H 形溝, 溝(前部肝圓韌帶、后部靜脈韌帶)、右縱溝(前部為膽囊窩容納膽囊;后部是腔靜脈溝,有下腔靜脈通過,其上端肝左中右靜脈注入下腔靜脈稱為第二肝門)、橫溝(有肝管、門靜脈、肝固有動脈、淋巴管和神經(jīng)出入,稱為肝門),肝臟面分四葉,左右葉,、尾狀葉。(4)膽汁產(chǎn)生:由肝膽汁左右肝管肝總管膽囊管膽囊();膽囊收縮,肝胰括約肌舒張膽囊管
9、膽總管肝胰十二指腸頭十二指腸。6.腎:(1)形似蠶豆,分為上下兩端,內(nèi)外側緣,前后兩面。內(nèi)側緣中間凹陷稱為腎門,是腎盂、神動靜脈、淋巴管、神經(jīng)的出入處。出入腎門的結構腎蒂(從前向后靜動盂、從上到下動靜盂)由腎門深入腎實質的凹陷稱為腎竇。(2)位置:位于脊柱兩旁,緊貼后腹壁,左腎上11 胸椎下緣,下2 腰椎下緣;右腎上12 胸椎上緣,下23 腰椎間;12 肋斜過左腎后面中部右腎后面上部。7.輸尿管狹窄:(1)上狹窄位于腎盂輸尿管移行處;(2)中狹窄位于盆骨上口,輸尿管跨過髂處;(3)下狹窄位于輸尿管的壁。全場可分為腹部、盆部、壁。尿道狹窄:(1)內(nèi)口;(2)膜部;(3),彎曲:凸向下后方的恥骨下
10、彎和凸向前上方的恥骨前彎。男女比較:長細彎,開口頭,有排尿作用;短寬直,開口8.女性 彎曲,為位于小骨盆,只有排尿功能。綜合:(1)分布:部、峽、部(較粗、壁薄而部位);(2):單一肌,壁厚腔小,前后稍扁的倒置梨形。,下接,底在骨盆平面下方,頸在坐骨棘平面稍上方。有闊韌帶、圓韌帶、主韌帶、骶韌帶加固。分為底、頸(下端狹窄的部位,是癌腫瘤的好發(fā)部位,下 1/3 突入稱為部,上 2/3 稱上部)、體、峽(體與頸之間的部分,非妊娠期長約 1cm,妊娠期逐漸伸展變長,可達 711cm 形成子宮下段)。(3)穹:上端與部之間形成的環(huán)形腔隙。:位于兩側之間的裂隙;前部有,后部有口,左右導管的開口。2.腹腔
11、干分支:胃左 A、肝總 A(分為肝固有 A-胃右/左支/右支膽囊動脈;胃十二指腸 A-胰十二指腸上 A/胃網(wǎng)膜右 A)、脾動脈(分為胃網(wǎng)膜左 A、胃短 A、胰支、脾支)。頭靜脈走行:起自手背靜脈網(wǎng)撓側前臂橈側肘窩肱二頭肌外側三角肌與 之間 鎖骨下方穿過腎筋膜注入腋靜脈。大隱靜脈走行:足背靜脈弓內(nèi)側內(nèi)踝前方 1cm 處沿小腿內(nèi)側隱神經(jīng)上行膝關節(jié)內(nèi)側股骨內(nèi)側髁后方大腿內(nèi)側大腿前面恥骨結節(jié)下方 34cm出穿過篩筋膜注入股靜脈。頸總動脈分支和分布:(1)頸外 A:a、甲狀腺上動脈,喉和甲狀腺上部。b、舌動脈,舌、舌下腺等。c、面動脈,下頜下腺、面部、腭扁桃體。d、顳淺動脈,腮腺等。e、上頜動脈,耳道、
12、中腦、硬腦膜。f、腦膜中動脈,鼻腔、口腔、咀嚼肌。(2)頸內(nèi) A,在頸外 A 后外側上升頸外 A 內(nèi)側顱底,經(jīng)頸動脈管進入顱腔:a、眼動脈,視神經(jīng)管入眶。b、大腦前 A,進入大腦縱裂。c、大腦中動脈,大腦半球外側面大部分。d、后交通動脈,與大腦后 A 吻合。e、脈絡叢前 A,腦室脈絡叢。體表可觸摸到那些動脈搏動及其位置:顳淺 A:外耳門前上方或耳屏前方顴弓根部。面動 脈:腰肌前緣與下頜骨下緣交界處。頸總 A:胸鎖乳突肌前緣、喉的環(huán)狀軟骨高度相平。鎖骨下 A:鎖骨中點上方鎖骨上窩處。腋 A:腋窩內(nèi)。肱 A:的肱二頭肌內(nèi)側溝內(nèi)或肘窩的肱二頭肌肌腱內(nèi)側。橈 A:前臂遠側,橈側腕肌腱橈側,手背鼻煙壺處
13、。指 A:指根部兩側。股 A:韌帶中點下方稍內(nèi)側。腘 A:腘窩中部。脛后 A:內(nèi)側踝后方。足背A:足背、內(nèi)外踝連線的中點處,拇長伸肌腱外側。6.肝門靜脈:(1)肝門靜脈由腸系膜上靜脈和脾靜脈在胰頭后方會和而成(或腸系膜上、下靜脈、脾靜脈三者)。(2)走行:自胰頭后方上升十二指腸上部后方肝十二指腸韌帶內(nèi)(肝固有 A 和膽總管后方)肝門分支為左、右支。(3)屬支:脾 V、腸系膜上下 V、胃左 V、胃右 V、膽囊 V、附臍 V 等。(4)收集范圍:腹腔不成對臟器(除肝外)的血液,然后經(jīng)肝靜脈離開肝臟匯入下腔 V。7.胸導管:(1)由左右腰干和腸干,起始于乳糜池。行程:乳糜池與主動脈伴行穿膈的主動脈裂
14、孔胸腔,食管后方,脊柱前方上行胸廓頸部呈弓狀彎曲左靜脈角匯入上腔靜脈。(2)是全身最粗最長的淋巴管,起始處收集腸干、左右腰干;注入左靜脈角前,接納左支氣管縱隔干、左鎖骨下干、左頸干的淋巴液。下半身及左側上半身淋巴液。8.腋淋:是上肢最大的一組淋,分五群(1)外側淋,沿腋 V 排列,接受上肢的淋巴。(2)胸肌淋,位于胸外側周圍,接受胸壁、的淋巴。(3)肩胛下淋,沿肩胛下排列,接受背部淋巴。(4)淋,在腋窩脂肪內(nèi),接受上述三群淋的輸出液。(5)尖淋,沿腋 V 近側段排列,接受上述四群淋的輸出液,輸出管組成鎖骨下干,注入胸導管或右淋巴導管。9.脾:位于肋區(qū),胃底與膈之間,911 肋深面,長軸與 10
15、 肋一致,正常時肋弓下不能觸及。實質,質軟而脆,可分為兩面兩緣兩端。膈面光滑隆凸;臟面凹陷,近處有神管進出脾門。下緣鈍厚;上緣較銳,有 23 個脾切跡。后端鈍圓,前端較闊。臨床上,脾切跡是鑒別脾與腹內(nèi)腫塊的標志,脾有儲血、造的功能。除衰老紅細胞和進行免疫應答神經(jīng)1.脊髓:(1)位置:位于椎管內(nèi),上枕骨大孔與延髓相連,下第一腰椎體下緣。(2)形態(tài):有兩個膨大頸膨大(4 頸節(jié)至 1 胸節(jié),及發(fā)出臂叢的節(jié)段,支配上肢),腰骶膨大(2 腰節(jié)至 3 骶節(jié),及發(fā)出腰骶叢的節(jié)段,支配下肢);6 條溝:前正中裂,后正中溝,前外側溝 2,后外側溝 2;31 對脊神根運動、后根感覺。(3)薄束、楔束:在第五胸節(jié)以
16、下,薄束占據(jù)全部;第四胸節(jié)以上,薄束占據(jù)內(nèi)側部,楔束位于外側。薄束傳導同側下半身的本體感覺和皮膚精細觸覺;楔束傳導來自同側上半身的本體感覺和皮膚精細觸覺。(4)脊髓丘腦束:分為側束和前束。側束位于外側縮前半部,傳導身體對側12 節(jié)以下區(qū)域的痛、信息。前束位于前索,傳導身體對側 12 節(jié)以下區(qū)域的粗觸、壓覺信息。(5)皮質脊髓側束:位于脊髓外側索后部,主要支配肢體遠端小肌肉的運動神經(jīng)元,控制骨骼肌運動。5.面神經(jīng):(1)主干行程:由兩個根組成,較大的運動根自腦橋小腦三角、延髓腦橋溝外側部出腦顱后窩內(nèi)耳門內(nèi)耳道面神經(jīng)管莖突孔顱外。(2)管內(nèi)分支:a、鼓索,穿鼓室顳下窩并入舌神經(jīng),含味覺(舌前 2/
17、3 味覺)和副交感神經(jīng)(下頜下腺、舌下腺)。b、巖大神經(jīng),經(jīng)巖大神經(jīng)裂孔破裂孔翼腭窩,副交感神經(jīng),控制淚腺、鼻、腭黏膜腺分泌。c、鐙骨肌神經(jīng),支配鐙骨肌。(2)顱外分支:顳支(3 支)支配枕額肌額腹和眼輪匝肌。顴支(34 支)支配眼輪匝肌和顴肌。頰支(34 支,腮腺導管上下方走行)支配頰肌、口輪匝肌和其他口周圍肌。下頜緣支,沿下頜緣前行,分布于下唇諸肌。頸支,在下頜角附近下行與頸闊肌深面,支配該肌。6.三叉神經(jīng):(1)為最粗大的混合性腦神經(jīng),軀體運動(咀嚼?。┖蛙|體感覺(面部皮膚、眼、口、鼻腔黏膜、牙齦等)。(2)主要分支:眼 N:感覺性,眼裂以上皮膚、眼球、副眼器、鼻腔粘膜。上頜 N:一般軀
18、體感覺,眼裂與口裂之間的皮膚、上頜竇、上頜牙牙齦、腭、鼻腔粘膜等處。下頜 N:混合性。(3)下頜神經(jīng)分支,前干(支配咀嚼肌)和后干:耳顳 N:感覺性,分布于耳屏前、外耳道、顳區(qū)皮膚。頰 N:頰部皮膚和黏膜。舌 N:感覺性,口底、舌前 2/3 黏膜。下牙槽 N:下頜牙齒牙齦頦部、下唇皮膚黏膜,二腹肌前腹、下頜舌骨肌。咀嚼肌 N:運動性,支配腰肌翼內(nèi)肌顳肌翼外肌。7.頸叢和膈神經(jīng):(1)頸叢是第 14 頸神經(jīng)(C14)前支和第五頸神支的一部分交織。分為皮支(枕小 N,枕部。耳大 N,C2,3,耳廓周圍。頸橫 N,C2,3,頸前部。鎖骨上 N,C3,4,肩部)和肌支(主要是膈 N 組成)。(2)膈神
19、經(jīng):C35 前支組成,行程:前斜角肌前面鎖骨下 AV 之間心包外側膈。其運動支配膈肌運動;感覺分布于胸膜、心包、膈下的部分腹膜;右膈 N 感覺還分布到肝、膽囊、肝外膽道漿膜。8.臂叢和鎖骨下分支:(1)由第 58 頸神支和第 1 胸神經(jīng)(T1)前支大部分。分為外側束、內(nèi)側束、后束三部分。(2)鎖骨上分支:胸長 N(前鋸肌和),肩胛背N(菱形肌肩胛),肩胛上 N(肌岡下肌肩關節(jié))。(3)胸背 N(C68 后束):分布背闊肌。(4)腋 N(C56 后束):三角肌小圓肌肩部皮膚。肌皮神經(jīng)(C57 外側束),穿喙肱肌至肱二頭肌深面。分支:肌支-前臂肌群,皮支-前臂外側皮膚。正中神經(jīng)(C6T1 內(nèi)外側束的內(nèi)外兩根),沿二頭肌內(nèi)側溝,肱動脈外側前面內(nèi)側穿旋前圓肌指淺、深之間橈側腕與掌長肌之間腕管掌腱膜深面。分支:肌支-臂前(除肱橈肌尺側腕)第 1,2 蚓狀?。环抵?魚際?。ǔ词占。黄ぶ?掌心、手掌橈側三個半手指掌面、大魚際皮膚。損傷:猿掌。(7)尺神經(jīng)(C8T1 內(nèi)側束),肱動脈內(nèi)側臂中點穿內(nèi)側肌間隔臂后肱骨內(nèi)上髁與鷹嘴之間尺側腕與指深之間豌豆股外側、腕橫韌帶淺面手掌。分支:肌支-尺側腕指深尺側半;掌深支-小魚際肌拇收肌骨間肌 3,4 蚓狀??;掌淺支-手掌尺側一個半手指掌面,小魚際肌皮膚;手背支-手背尺側半及尺側兩個半手指背面皮膚。損傷:股骨內(nè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四年度中小企業(yè)適用勞動合同法免除條件協(xié)議書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水利工程鋼管腳手架搭設及質量保障合同4篇
- 個人交易知識產(chǎn)權許可使用合同(2024版)3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器密封打膠工程合同書4篇
- 中醫(yī)師專屬2024聘用協(xié)議模板版
- 二零二五年度高性能玻璃鋼GRG、FRP制品采購合同2篇
- 2025年度農(nóng)戶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基金借款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員工心理素質培訓合同
- 基于2025年度目標的農(nóng)業(yè)品牌營銷合同3篇
- 2025版高效農(nóng)業(yè)合作社股份買賣合作協(xié)議4篇
- 完整版秸稈炭化成型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油氣行業(yè)人才需求預測-洞察分析
- 《數(shù)據(jù)采集技術》課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5年河北省單招語文模擬測試二(原卷版)
- 高一化學《活潑的金屬單質-鈉》分層練習含答案解析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觀質量評定規(guī)程
- 2024年內(nèi)蒙古中考英語試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 2024年電工(高級)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評估與分級
- 儲能電站火災應急預案演練
- 人教版(新插圖)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 第4課時用“進一法”和“去尾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