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檢測與傳感》課程簡介和教學大綱_第1頁
《光電檢測與傳感》課程簡介和教學大綱_第2頁
《光電檢測與傳感》課程簡介和教學大綱_第3頁
《光電檢測與傳感》課程簡介和教學大綱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4光電檢測與傳感課程簡介課程編號:02034906課程名稱:光電檢測與傳感/ Optical Detection and Sensing學分: 2學時: 32 適用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無機專業(yè)建議修讀學期:7先修課程:材料科學基礎等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標準:開卷考試,由考試80%、平時成績20%教材與主要參考書目:江曉軍 編著: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HYPERLINK /view/156089.htm t _blank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內容概述: 中文:第1章介紹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第2章介紹光的表征及常見光電檢測器件的工作原理與特性;第3章主要

2、介紹光電檢測方法及系統設計;第4章主要針對由紅外探測器、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及基于虛擬儀器技術構成的檢測系統及設計進行講解;第5章介紹激光傳感與檢測技術在風力發(fā)電、半導體及虛擬儀器領域中檢測系統的設計;第6章主要介紹壓力、溫度、振動等檢測方面的光電檢測系統設計;第7章介紹光柵傳感與檢測技術在線位移和角位移測量中的應用;第8章介紹光電圖像檢測、故障診斷、紅外熱成像檢測、紅外氣體檢測網絡與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介紹現代測試和控制中重要的光電檢測技術的原理方法和技術。使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光電檢測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了解科技的新動向,以便于在今后的科研和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英文C

3、hapter 1 introduces the photoelectric sensor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Chapter 2 describes the common characterization of light and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device work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3 introduces the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des

4、ign; Chapter 4 focuses infrared detectors,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s and detection systems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and design to explain constituted; Chapter 5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testing of laser sensing technology in wind power, and virtual instruments in the field of semic

5、onductor detection system; Chapter 6 introduces the pressure, temperature, vibration detectio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ystem design; Chapter 7 describes the grating sensing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online displacement and angular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application; Chapter 8 describes the applica

6、tion of optical image detection, fault diagnosis, infrared thermography, infrared gas detection networks and networking technology. The main task of this course is to introduce the principles of modern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mportant test and control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technology. It should en

7、able students to grasp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methods, and to learn about new trend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in the next practice.光電檢測與傳感教學大綱課程編號:02034906課程名稱:

8、光電檢測與傳感/ Optical Detection and Sensing學分: 2學時: 32 適用專業(yè):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無機專業(yè)建議修讀學期:7先修課程:材料科學基礎等課程性質、目的與任務【課程性質】光電檢測與傳感是材料物理專業(yè)的專業(yè)課程。結合本校材料物理專業(yè)的特色方向,重點介紹光電檢測與傳感原理,結合檢測和傳感的光源、元器件的介紹,通過典型光電檢測系統講授光電檢測的過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充分了解光電檢測與傳感對于材料科學領域的重要地位,了解在材料研究領域常用的光電檢測系統;使學生熟練掌握常見光電檢測系統的組成部分、元器件、光電轉換原理;通過課程講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學思

9、維?!窘虒W目的與任務】教學目標:光電檢測與傳感講授的是利用現代光學技術與現代電子技術,涉及光、電、自動控制、機械和材料等多種領域,研究光與物質材料相互作用,實現信息檢測、調制、處理等的一門課程。學習這門課程要求學生能夠了解常用的光電檢測系統,尤其在材料檢測領域常用的光電檢測系統;掌握光電檢測系統的各個組成元件、光源和信號處理等方面的知識,可以深入了解其中元件的材料以及材料特性;增強學生對于交叉學科認識,通過光、電等知識傳授,讓學生開闊科學研究眼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本課程目標分為課堂教學和課程討論兩部分。 1課程教學活動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安排 本課程課堂教學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光電檢測與傳感的理論基礎

10、,掌握光電檢測與傳感系統組成結構,學習各部分元器件的組成。 2課程討論部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文獻檢索查閱相關資料,結合小組討論,針對一套光電檢測系統,探究其功能,構造,并提出改進方案,通過學期論文的形式提交?!緦厴I(yè)要求】對應畢業(yè)要求:1.4:能夠應用專業(yè)知識解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復雜工程問題。3.1:能夠設計針對新材料的研發(fā)、應用和工藝改進等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6.1:能夠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對專業(yè)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合理性進行分析。6.2:能夠評價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二、教學內容及學時分配(按章節(jié)列出內

11、容要求學時等,實驗上機項目要列在課程內容一欄)光電檢測與傳感總學時數為32學時,其中理論教學為32學時,實驗教學為0學時;課程教學共有五章,具體內容及學時安排等如下表所示:課程內容教學要求重點()難點()學時安排實驗學時上機學時備注第一章 緒論41.1 光電傳感技術概況B21.2光電檢測技術概述B2第二章 光電檢測技術基礎102.1輻射度量與光度量A22.2光電檢測器件的物理基礎B42.3 光電檢測器件的工作原理與特性A4第三章 光電檢測系統83.1光電檢測系統概述B23.2光電檢測方法及系統設計A43.3光電信號調制與解調A2第四章 光電傳感與檢測技術84.1紅外傳感與檢測技術B24.2激光傳感與檢測技術B24.3光纖傳感與檢測技術B24.4光柵傳感與檢測技術C2第五章 光電新技術與應用25.1光電圖像檢測C15.2 激光、納米技術光電應用C1(教學基本要求:A-掌握;B-熟悉;C-了解)三、建議實驗(上機)項目及學時分配無四、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五、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標準課程考核成績采用平時成績+期終考試成績相結合的方式,平時成績占課程考核成績的40%,平時成績考核采用作業(yè)、報告相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