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號線電動客車一次作業(yè)_第1頁
2號線電動客車一次作業(yè)_第2頁
2號線電動客車一次作業(yè)_第3頁
2號線電動客車一次作業(yè)_第4頁
2號線電動客車一次作業(y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鐵運營公司車輛二部三級文件2 號線電動客車一次作業(yè)標準文件號:WHDT-YYGS-ZY-02233/CX-028版 本:B/0生效日期:2012 年 10 月 1 日文 件 修 改 單項次修訂日期修訂前版本/次修改頁次修訂修改人批準人1范圍12規(guī)范性文件13相關說明14定義與職責15服務標準26作業(yè)安全37出退勤規(guī)定48列車出庫前整備作業(yè)59電動客車出庫(場、線)1410正線運行規(guī)定1511電動客車回段/場作業(yè)1812電動客車車段/場內(nèi)調(diào)車、調(diào)試作業(yè)規(guī)定1913電動客車自動洗車作業(yè)21目錄_Toc3407316322 號線電動客車一次作業(yè)標準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地鐵2 號線一期工程電動客車工作

2、的具體操作要求和工作程序。本標準適用于地鐵 2 號線一期工程電動客車在地鐵 2 號線一期工程電動客車中的操作。2規(guī)范性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nèi)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適用于本標準。3相關說明地鐵 2 號線于 2012 年 12 月全線開通,根據(jù) 2 號線的行車條件和行車設備功能、設備技術狀況,編制了本標準,作為 2 號線電動客車的指導性文本。本標準起草:地鐵運營車輛二部。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本標準版本號為第 1 版、第

3、 0 次修訂。本標準 2012 年 10 月 1 日發(fā)布。本標準從2012 年 10 月 1 日起實施。本標準由地鐵運營車輛二部負責解釋。本標準由地鐵運營標準化提出。本標準由地鐵運營標準化工作組歸口。4定義與職責4.1 定義4.1.1 電動客車具有地鐵運營頒發(fā)的電動客車駕駛證,具備獨立操作 2 號線電客車資格的電動客車駕駛,負責駕駛電動客車的安全。以下簡稱。4.1.2 調(diào)車作業(yè)是指車輛段、場內(nèi)除進出車場、段外的一切機車車輛(含電動客車、工程車、平板車、軌道打磨車、公鐵兩用車等)有目的的移動作業(yè)。4.1.3 調(diào)試作業(yè)是指正線、車廠內(nèi)任何信號、車輛的調(diào)試、試驗、測試工作(包括故障處理完畢后進行的試

4、驗工作),以及投入運營服務前所做的準備工作,調(diào)試工作負責部門必須派出技術跟車負責車輛狀態(tài)。4.2 電動客車職責4.2.1 嚴格執(zhí)行公司、相關部門及車間各項安全制度和安全規(guī)定,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切實把好行車安全關。4.2.2 嚴格遵守“指差作業(yè)”和“呼喚應答”制度,嚴格按要求做好電動客車整備作業(yè),確保出段、場電動客車狀態(tài)良好,及時消滅行車安全隱患和電動客車故障隱患。4.2.3 正線服務時,嚴格按運營時刻表和客運服務要求,動車前嚴格把好信號關、道岔關、憑證關,為乘客提供安全、準點、快捷、舒適的服務。4.2.4 車輛段、場內(nèi)調(diào)車作業(yè)時,嚴格把好計劃關、信號關、速度關、道岔關,確保車輛段、場內(nèi)的

5、安全。4.2.5 服從調(diào)度的指揮,嚴格執(zhí)行復誦制度,確保電動客車正常。4.2.6 當發(fā)生車輛故障時,嚴格按2 號線電動客車正線運營故障處理辦法、2號線電動客車正線運營故障處理程序的規(guī)定進行處理,確保列車安全運行,并盡可能地降低對運營的影響。5服務標準5.1 儀表儀容5.1.1 出勤前應按規(guī)定穿及勞動防護用品,上崗時著裝,要求衣著整潔,按規(guī)定佩戴領帶(結)、肩章、工號牌、黨徽或團徽等。5.1.2 留長發(fā)(頭發(fā)過耳 30cm)的女員工身著工作時,必須佩戴頭花,將頭發(fā)挽于頭花網(wǎng)內(nèi);男員工光頭、留長發(fā)、大包頭、大鬢角和長胡須。5.2 行為舉止5.2.1 列車運行中工作狀態(tài)應保持:坐姿端坐,不間斷了望,

6、左手置鳴笛按鈕處,右手置于主控手柄。ATO 模式不按壓警惕按鈕,人工駕駛模式按規(guī)定按壓警惕按鈕。5.2.2 出勤時要精神飽滿,舉止大方,行為。5.2.3 站臺立崗的要求:在按規(guī)定要求打開站臺側的車門后,確認所有車門打開后,在規(guī)定位置按立崗的要求立崗。6作業(yè)安全6.1 嚴格遵守各種規(guī)章制度,按照要求操作使用設備和正確執(zhí)行各項作業(yè)程序,確保電動客車運行安全。6.2 嚴格遵守交制度,堅持“有車必有人”。6.3在取得駕駛證并經(jīng)鑒定合格后,獨立駕駛電動客車;取得操作資格的學員必須在(師傅)的監(jiān)督下操作列車。6.4在電動客車站臺對標停穩(wěn)后,打開室門跨出室門一步,面向室門以立正的站姿立崗。6.5在駕駛電動客

7、車過,必須堅持“指差”作業(yè),即手掌大拇指自然伸直,其它四指并攏,掌心向側面,擺向確認目標伸直,同時要做到“眼到”和“嘴到”,眼睛確認目標狀態(tài),并口述目標狀態(tài)。6.5.1 列車停站期滿,門關閉好后,在站臺“指差”作業(yè)內(nèi)容為:(1)手掌指向客室門方向,眼睛確認所有的客室車門關好,無夾人夾物,口述“門好”;(2)手掌指向車前端出站信號機,眼睛確認信號燈正確,口述“信號好”。6.5.2 列車站臺動車前,的“指差”作業(yè)內(nèi)容為:(1)手掌指向“門全關閉指示燈”,眼睛確認門全關閉指示燈點亮,口述“燈亮”;(2)手掌指向“DMI”,眼睛確認有正確的目標點、目標碼,口述“信號好”。6.5.3 在列車動車前或列車

8、行進中,遇到前方有道岔時,的指差作業(yè)內(nèi)容為:手掌指向前方道岔,眼睛確認道岔位置正確,口述“道岔位置正確”。6.6 操作各旁路開關前,必須確認符合安全條件,并取得行調(diào)的。6.7 在正線接到行調(diào)發(fā)布的口頭調(diào)度命令或行車指示時,必須認真逐句復誦命令內(nèi)容,在電動客車報單上,并嚴格按行調(diào)要求執(zhí)行;在車站或車輛段、場收到調(diào)度命令時,認真核對命令內(nèi)容,嚴格按命令要求執(zhí)行。6.8 出勤期間,私人通訊工具在非緊急情況下必須處于關機狀態(tài)。6.9 嚴禁擅自帶無關進入駕駛室,因工作需要登乘列車駕駛室時必須確認其登乘證和胸卡。7出退勤規(guī)定7.1 出勤準備:7.1.1 出勤前應充分休息,保證出勤期間有充沛的精力。7.1.

9、2 出勤前 6 小時服用影響精神狀態(tài)的藥物或飲酒。7.1.3 出勤前應按規(guī)定穿及勞動防護用品、佩戴工號牌,攜帶上崗證、員工安全手冊、行規(guī)、電動客車操作規(guī)程、軌道交通運營突發(fā)事件總體應急救援預案、電動客車正線故障處理程序、電動客車正線運營故障應急處理辦法、車場運作手冊、車站、列車廣播標準用語、及相關行車備品(綁扎帶或白布帶、絕緣膠布、手電筒)。7.1.4 乘務員出勤前應確認無線手持臺、手電筒電量充足。7.2 出勤規(guī)定7.2.1 按出勤規(guī)定時間提前 23 分鐘到達出勤地點(車輛段排班室排班員),認真聽取或閱讀值班員(排班員)傳達的各項通知并做好。7.2.2 出勤時不得出勤。7.2.3 領取列車、報

10、單、電動客車動車前檢車作業(yè)對照表、無線手持臺。7.2.4 正線在 2 號線循禮門站交室出勤,應在所接列車到達時間提前2 分鐘到 2 號線循禮門站臺,立崗接車,列車到達后與交車進行行車備品、技術狀態(tài)、行車組織及線路狀況、安全事項等交接。7.3 退勤規(guī)定7.3.1 做到對,交接無線手持臺、列車并查閱報單內(nèi)容,內(nèi)容包括:7.3.1.1 車輛技術狀況;7.3.1.2 運行情況及注意事項;7.3.2時必須口頭交接的內(nèi)容如下:7.3.2.1 車輛是否故障及故障現(xiàn)象,應注意什么;7.3.2.2 繼續(xù)有效的行車指示、命令及內(nèi)容;7.3.3 列車在段、場停到指定位置后,收車,填寫電動客車故障本,到車輛段排班室排

11、班員處辦理退勤手續(xù)。7.3.4 正線交班在 2 號線循禮門站站臺與辦理退勤手續(xù)。8列車出庫前整備作業(yè)8.1 整備作業(yè)注意事項:8.1.1 電動客車到達規(guī)定的股道后,確認車組號正確,三軌開關處于送電狀態(tài),客車兩端無“禁動”等警示標志,客車兩邊及底部無異物侵限。8.1.2 根據(jù)以下電動客車檢查走行線路圖,采用目視、手動、耳聽的方式,做好客車檢查和試驗作業(yè)。出庫整備時間為 30 分鐘(含出勤),其中每側車門試驗只做一次(開門、關門、重開門按鈕試驗結合在一起做)。8.1.3 發(fā)現(xiàn)電動客車故障時,應立即向車輛檢修調(diào)度并進行故障的處理。如發(fā)現(xiàn)電動客車不滿足電動客車出庫標準,嚴禁出庫。檢查順序說明:1、非出

12、庫端開始檢查客車室合列車激活開關,蓄電池投入司控器鑰錯誤 出庫 匙,將開關打至 ON 位,建端做室各功能試驗(含動車試驗);2、將“緊急牽引”開關打至閉合位,牽引制動手柄打至“0”位,按壓臺“保持制動緩解按鈕”緩解保持制動;3、下車檢查列車左側(相對于頭車)的走行部、設備箱體、截斷塞門、吊掛以及單元制動缸閘瓦間隙等;4、檢查尾端的電動客車前端;5、檢查列車右側(相對于頭車)的走行部、設備箱體、截斷塞門、吊掛以及單元制動缸閘瓦間隙等;6、檢查頭端的電動客車前端;7、上頭車室,撤端,檢查室設備及內(nèi)裝;8、從非出庫端室通過客室出庫端室,檢查客室內(nèi)裝、電氣柜門、客室設備等;9、到出庫端室建端,做室各項

13、功能試驗(含動車試驗),段、場信號樓,列車整備完畢,準備出庫;10、得到信號樓出庫指令后,下車檢查電動客車車下及兩側無異物侵限、地溝無人;11、返回出庫端室,查看三軌開關柜處于送電狀態(tài),狀態(tài)良好,軌道前端無異物侵限。駕駛電動客車出庫。8.2 出廠客車整備列車作業(yè)程序:8.2.1 車下檢查標準見表 1。表 1車下檢查標準序號主要檢查項目內(nèi)容及要求1車體外觀(包括受流器)無損壞,無變形;電動客車地鐵徽標、客車編組號8.2.2室檢查標準見表 2表 2室檢查標準8.2.3 客室設備檢查標準見表 3表 3客室設備檢查標準序主要檢查內(nèi)容內(nèi)容及要求序號主要檢查項目內(nèi)容及要求1控制器(開關、方向手柄、主控手柄

14、)均在“零”位,完整無缺,動作靈活無卡滯現(xiàn)象,警惕按鈕作用良好2客車無線電臺作用良好3HMI 彩色顯示屏無明顯損壞,信息顯示清晰、準確,功能良好4PIS顯示屏無明顯損壞,屏顯示正常、圖像清晰。5DMI 車載信號彩色顯示屏無明顯損壞,信息顯示清晰、準確,功能良好6室側門、室中門鎖閉良好,動作靈活,無明顯卡滯現(xiàn)象7各種儀表、指示燈外罩完整、顯示正確8各種按鈕開關、轉換開關、扳指開關位置正確、作用良好,保護蓋無缺失、破損9前窗玻璃清潔,無損壞,刮雨器完整無缺、狀態(tài)良好10電器柜(臺柜)各需要使用的電氣設備電源自動開關位置置于“閉合位”;旁路開關置于“斷開位”;各重要開關鉛封完好;柜門關閉良好11輔助

15、設備防護設備、行車備品、滅火器齊全,功能良好12室頂燈狀態(tài)良好13室風機安裝固定良好,功能良好14雨箱內(nèi)水量充足,無泄漏完整清晰;受流器碳滑板磨損未超限、無裂紋、無缺失。2頭燈、尾燈、行車燈,終點站顯示屏顯示齊全,外觀無破損3車鉤及緩沖裝置(包括自動車鉤,半自動車鉤、半牽引桿)無明顯損壞變形,電氣蓋板在鎖閉狀態(tài),電纜軟管無脫落,各塞門位置正確。4轉向架無損壞,無變形;空氣彈簧無破損(鼓泡)、無漏風5電氣設備箱外觀無變形,外罩齊全,箱蓋鎖閉良好6空氣管路系統(tǒng)塞門位置正確,無泄漏7兩車間電纜、插座無損壞、變形,插頭連接鎖閉良好8空氣壓縮機工作正常,油位在兩刻度之間9風缸(包括主風缸、空氣彈簧風缸)

16、各塞門位置正確,無漏風10制動電阻風機進出風口無異物覆蓋、堵塞11車間電源位置正確12主逆變器箱、輔助逆變器箱進出風口無異物覆蓋、堵塞13車體外觀(包括受流器)無損壞,無變形,客車標志(地鐵徽記、標志燈)完整清晰。8.2.4 電動客車試驗程序見表 4表 4 電動客車試驗程序序號項目試驗程序備注1.列車激活將室右側電氣柜(+115 柜)面板上的“列車激活(=72-S101)”開關轉至“合”停留 3 秒,直至蓄電池投入,然后松開,此時臺電池電壓表顯示在 DC85V 以上;如果 DC750V 電源正常,輔助逆變器即開始工作,有 AC380V 三相交流電輸出;終點站顯示屏,及車內(nèi)信息屏、LCD 路由屏

17、均應點亮,且正常工作。投入正線運營的客車應將“ATC”切除開關打在 “分”位。2.室占有將主控 主控 開關中并打至“開”位,方向手柄置于向前位,主控手柄置于“0”位,此時 HMI顯示屏開始點亮工作,畫面顯示“啟動畫面”,畫面中在激活 標有“”;列車開始初始化,司機臺有些指示燈開始點亮,狀態(tài)見下表:序號指示燈名稱代號狀態(tài)1所有制動 緩解=27-H02滅2所有門關 好=81-H101亮或滅3零速=81-H04亮4制動不緩 解=27-H01滅5停放施加=27-S01亮或滅6空氣制動 施加=27-H03亮或滅號1客室內(nèi)裝(地板、門窗玻璃等)清潔、無明顯損壞;拐角罩板鎖閉良好2照明照明良好3車門車門鎖閉

18、良好,指示燈狀態(tài)正確,緊急裝置手柄位置正確,緊急裝置面板狀態(tài)良好4車頂通風通用隔柵完好5座椅清潔、無損壞,座椅下電熱罩板鎖閉良好;座椅下制動供風塞門 B11 位置正確6貫通道側墻板、頂板、底板鎖閉良好,完整無損壞(不良狀態(tài)是指各不在正常位置)7乘客緊急器無損壞,狀態(tài)良好8滅火器齊全,固定可靠9電器柜柜門鎖閉良好10安全錘齊全,面板無脫落、損壞11LED 顯示屏無明顯損壞,信息顯示清晰、準確12LCD 路由屏無明顯損壞,顯示信息清晰、正確13PIS 系統(tǒng) LCD 顯示屏無明顯損壞,圖像正常,音量適當、無雜音序號項目試驗程序備注7停放緩解=27-S02亮或滅8解鉤=72-S02滅9HSCB 合=2

19、1-S04滅10HSCB 分=21-S03亮11左門允許=81-H02滅12右門允許=81-H03滅13Tc 車空調(diào)開=61-S102滅14左門開=81-S105亮或滅15左門關=81-S107亮或滅16空調(diào)開=61-S103滅17空調(diào)關=61-S101滅18ATO 啟動=91-S102滅19ATO 啟動=91-S103滅20右門關=81-S108亮或滅21右門開=81-S106亮或滅22ATB 自動折返=91-S111滅23RM 模式=91-S110亮24EAM 模式=91-S114滅3.試燈按壓“試燈”按鈕,確認除以下指示燈不點亮外,都應該點亮:制動不緩解=27-H01; ATO 啟動=9

20、1-S102/=91-S103;ATB 自動折返=91-S111;RM 模式=91-S110;EAM 模式=91-S1144.無線電臺試驗按 “CS”鍵對整個系統(tǒng)進行自動檢測,顯示屏顯示如下信息:CS SHI XIAN。DENG HOU(等候),20 秒內(nèi)出現(xiàn):SHI XIAN OK(正常)。按 OK 鍵:車載臺向地面設備發(fā)出信息,及接收地面?zhèn)鱽淼男畔?,進行 ,顯示屏顯示:JIU XU OK(就緒 OK)。按呼叫鍵:向調(diào)度發(fā)出呼叫 ,聽到提示音,顯示信息:“CCI LIAN JIE OK”,利用話筒與信號值班員進行整備事宜聯(lián)系。5.空壓機打風試驗輔助逆變器開始工作,有 AC380V 輸出后,如

21、果總風壓力低于6.8bar,前后單元2 臺空壓機同時啟動泵風,直至總風壓力到9bar 停止;如果總風壓力高于6.8bar低于 7.8bar,1 臺空壓機啟動泵風(按日歷單日,一單元空壓機啟動泵風,雙日,二單元空壓機啟動泵風),直至總風壓力到9bar 停止;總風壓力高于7.8bar空壓機不泵風。按壓臺“強迫泵風(=34-S01)”按鈕,空壓機開始泵風,松開按鈕,強迫泵風停止??諌簷C泵風停機的瞬間,空壓機排污閥動作,將壓縮空氣中分離出的油、水等污物排出??諌簷C應工作正常,無異常機械雜聲列車廣 1、語音播站播系統(tǒng) (1)通過 HMI 進行操作。點擊 HMI 觸摸屏上的試驗8.序號項目試驗程序備注6.

22、緊急制動按鈕試驗方向手柄置“前”位,主控手柄置“0”位,按壓司機臺緊急停車按鈕(=22-S07),確認整列車緊急制動施加,制動缸壓力顯示為 3.0bar, 臺“空氣制動施加(=27-H03)”指示燈點亮,恢復緊急停車按鈕,確認制動缸氣壓降至約 1.3Bar(保持制動壓力),“空氣制動施加(=27-H03)”指示燈不滅。7.開關門試驗將臺“門模式(=91-S106)”開關置于“手動”位,進行手動開關門操作試驗。1、開左門操作。將臺“左門允許旁路(=81-S111)”開關轉至“旁路”位,按壓臺“左門開(=81-S105)”按鈕或左側墻“左門開(=81-S101)”按鈕,客室左側車門隨即打開,臺“左

23、門開(=81-S105)”指示燈點亮、“所有門關好(=81-H101)”指示燈熄滅。 2、關左門操作。按壓臺“左門關(=81-S107)”按鈕或左側墻“左門關(=81-S103)”按鈕,客室左側車門延時 6 8 秒后關閉,臺“ 左門關(=81-S107)”指示燈點亮、“所有門關好(=81-H101)”指示燈點亮。3、車門再開閉。重復關門試驗操作,在車門延時關閉前,按壓 臺“再開閉(=81-S110)”按鈕,未關閉車門即完全打開,然后重新關閉, 臺“所有門關好(=81-H101)”指示燈點亮。右側客室門試驗如上述程序進行。序號項目試驗程序備注4、(1)方向手柄置“向前”位,操作臺“頭燈(=51-

24、S01)”開關先后至“弱”和“強”位:室激活端頭燈“近光”和“遠光”先后點亮,尾燈熄滅,白色行車燈點亮;尾端頭燈熄滅,紅色尾燈點亮,紅色行車燈點亮。(2)方向手柄置“向后”位,室激活端紅色尾燈點亮,紅色行車燈點亮;尾端尾燈熄滅,白色行車燈點亮。操作尾端臺“頭燈(=51-S01)”開關先后至“弱”和“強”位,尾端頭燈“近光”和“遠光”先后點亮。10.車載無線電臺試驗1、操作車載無線電臺與“車輛段”和“中心”分別進行呼叫和通話,功能正常,語音清晰。11.停放制動試驗1、按壓臺“停放施加(=27-S01)”按鈕,“停放施加”黃色指示燈亮, “停放緩解”紅色指示燈滅,并車下伴有排氣聲,列車停放制動施加

25、。臺“所有制動緩解(=27-H02)”指示燈熄滅。2、按壓 臺“停放緩解(=27-S02)”按鈕,“停放緩解”紅色指示燈亮,“停放施加”黃色指示燈滅,并車下伴有充氣聲,列車停放制動緩解。主風缸壓力不低于 5Bar12.保持制動試驗1、將司控器主手柄置于“N”位,按壓 室電氣控制柜(+115 柜)面板上“保持制動緩解(=27-S105)”按鈕,保持制動緩解,2、將司控器主手柄撥離“N”位,保持制動施加,司機臺“所有制動緩解(=27-H02)”指示燈熄滅。檢查閘瓦間隙時必須緩解 保 持 制動。13.常用制動試驗1、方向手柄置“前”位,按壓主控手柄“警惕” 按鈕(“警惕” 按鈕反彈力應適宜且作用良好

26、)由“零”位推向“牽引”區(qū),制動缸壓力由 1.3bar(保持制動壓力)下降至零,伴有排氣聲,列車空氣制動緩解。 2、在“牽引”區(qū)松開主控手柄“警惕” 按鈕,氣制動壓力上升至約 1.3Bar,空氣制動“施加”紅色指示燈亮,所有制動“緩解”綠色指示燈滅。再次按壓“警惕” 按鈕,空氣制動緩解,空氣制動“施加”紅色指示熄滅,所有制動“緩解”綠色指示點亮。3、主控手柄自“牽引”區(qū)拉至“零”位,氣制動壓力上升至約 1.3Bar,列車保持制動施加。4、主控手柄自“零”位拉向 “全制動”區(qū),制動缸壓力隨手柄的位移逐漸上升,最高約 2.2Bar。5、主控手柄自“全制動”區(qū)推回至“零”位,制動缸壓力下降至約 1.

27、53ar,伴有排氣聲。6、方向手柄置“后”位,重復上述試驗。將臺 “ ATC 切除( =91-S105)”開關置于 “合”位,建立 ATP 切除模式。此時 臺“ RM 模式 ( =91-S110)”黃色指示燈熄滅。所有的門關好,臺“所有門關好( =81-H101)指示燈點亮。14.快速制1、主控手柄自“零”位快速拉至“快制”位,制動8.2.5 其他各項整備事項確認8.2.5.1 各電氣柜門鎖閉良好,柜內(nèi)帶鉛封和保護蓋的開關在正常位,鉛封無破壞。除“保持制動緩解(=27-S04)”在檢查閘瓦間隙時可以操作外,在正常情況下,其他的帶保護蓋和鉛封的開關不允許操作。8.2.5.2 電動客車出段時,臺的

28、“正線運營(=21-S05)”開關處于“分”位,到正線后將開關置“合”位,臺“母線短接(=21-H01)”紅色指示燈點亮。8.2.5.3 電動客車出段時,室通道門鎖閉良好。8.2.5.4 確認 PIS 系統(tǒng)電源開關投入,車載系統(tǒng)工作正常。8.2.5.5 在電動客車出段(庫、場)前,按照表 5 確認臺各開關、按鈕、指示燈的狀態(tài)。表 5 電動客車正線運營前臺按鈕、開關和指示燈狀態(tài)對照表名 稱代 號狀 態(tài)名 稱代 號狀 態(tài)刮雨器=73-S0 1一般置于“停止”位門模式=91-S1 06“全自動”位窗加熱=73-S0 3一般置于“分”位客室照明=52-S0 1“開”位客室采暖=62-S0 1一般置于“

29、0”位室燈=52-S0 2“0”位Tc 車空調(diào)開=61-S1 02一般指示燈熄滅右門關=81-S1 08指示燈點亮左門開=81-S1 05指示燈熄滅右門開=81-S1 06指示燈熄滅左門關=81-S1 07指示燈點亮頭燈=51-S0 1“弱”位序號項目試驗程序備注動試驗缸壓力上升至約 3.0Bar;2、主控手柄置“制動”區(qū)緊急制動不能緩解,氣壓保持 3.0Bar,推至“零”位后制動缸壓力下降至約 1.3Bar;3、方向手柄置“后”位,重復上述試驗。15.牽引點動試驗1、主控手柄置于“零”位,按壓臺“HSCB 合(=21-S04)”按鈕,合高速斷路器,確認“HSCB 合”綠色指示燈點亮,“HSC

30、B 分”紅色指示燈滅,網(wǎng)壓表顯示在 500V900V 之間;2、方向手柄置“前”位,主控手柄推向“牽引”區(qū),但不得超過 20;3、待客車剛移動,立即將主控手柄拉回 “制動”區(qū)100處,列車停車;4、列車顯示屏應無故障顯示;動車試驗前應確認本班全體乘務員處于安全區(qū)域及客車車體下部無人作業(yè)。換端至另一端重復上述試驗。9電動客車出庫(場、線)9.1 電動客車整備完畢,狀態(tài)符合正線運營服務后,場/段信號值班員電動客車整備完畢,可以出庫。9.2 出庫前當乘將關閉,確認信號開放,開啟良好,確認無線手持臺和車載臺狀態(tài)良好;將電動客車動車前檢車作業(yè)對照表正確填寫后交與調(diào)車組。9.3 動車前要確認本股道兩側無異

31、物侵限,地溝內(nèi)無檢修作業(yè),主手柄“FB”位,確認車載信號設備工作正常,以 RM 模式動車;9.4前一度停車確認列車條件具備,平交道無后動車;9.5 場/段內(nèi)行駛要做到了望不間斷,嚴格控制限速(不大于 5km/h,庫外以左門允許 旁路=81-S1 11“分”位ATB 自動折返=91-S1 11指示燈熄滅空調(diào)開=61-S1 03一般指示燈熄滅RM 模式=91-S1 10指示燈點亮空調(diào)關=61-S1 01一般指示燈點亮EAM 模式=91-S1 14指示燈熄滅ATO 啟動 1=91-S1 02指示燈熄滅右門允許旁路=81-S1 12“分”位ATO 啟動 2=91-S1 03指示燈熄滅ATC 切除=91

32、-S1 05“分”位所有制動 緩解=27-H0 2指示燈熄滅慢行=22-S1 3“分”位所有門關 好=81-H1 01指示燈點亮解鉤=72-S0 2指示燈熄滅零速=81-H0 4指示燈點亮HSCB 合=21-S0 4指示燈點亮制動不緩 解=27-H0 1指示燈熄滅HSCB 分=21-S0 3指示燈熄滅停放施加=27-S0 1指示燈熄滅左門允許=81-H0 2熄滅空氣制動 施加=27-H0 3指示燈點亮右門允許=81-H0 3熄滅母線短接=21-H0 1備用正線運營=21-S0 5“分”位停放緩解=27-S0 2指示燈點亮備注:上表中標注“一般”的為需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操作的開關/按鈕/指示燈;“

33、正線運營”開關在段內(nèi)運行時為“分”位,進入正線運行時為“合”位;上表是所有空氣制動、停放制動緩解、保持制動施加的狀態(tài)。10-15 的速度運行,接近投入點時速度降至 10km/h 進行投入);過平交道時要連續(xù)鳴笛警示;9.6 到達轉換軌投入成功后在出場/段信號機前一度停車;(投入點為標記點與對應室門玻璃中心點平齊);9.7 與控制中心聯(lián)系,確認車載信號設備投入并工作正常,以規(guī)定模式進入正線運營;9.8 在車站調(diào)車時,列車要嚴格控制速度,嚴禁越過阻擋信號,停車后及時進行換向作業(yè),換向后須確認調(diào)車信號開放,進路正確,有目標點和速度碼,目測無、物品侵入限界后方可動車。 (此段跟行規(guī)有關,根據(jù)行規(guī)內(nèi)容進

34、行修改)10正線運行規(guī)定10.1 注意事項10.1.1 嚴格執(zhí)行呼喚應答制度,要求呼喚時先確認、后呼喚,用語準確清晰,嚴禁邊操作、邊呼喚。10.1.2 準確平穩(wěn),按圖運行,嚴守速度要求,加強信號、線路、道岔的了望確認,列車在運行中,做與行車無關的事情,不得無故打開,不得無故中斷了望等操作。10.1.3 進站時要注意站況和車站門狀態(tài),及時采取措施,保證運營安全。10.1.4 運營中報站正確無誤:正確及時地使用列車廣播系統(tǒng)報站,發(fā)生漏報后及時進行人工報站更正;當自動報站發(fā)生錯報時,停止自動改人工報站,使用人工報站時按車站、列車廣播標準用語要求執(zhí)行,并及時向駐站車輛檢修報修;10.1.5 運行中認真

35、執(zhí)行指差作業(yè)流程,指差作業(yè)動作要領:單手五指并攏,拇指扣于掌心,指尖、小臂、大臂在指差作業(yè)中始終保持三點一線;當具備關門條件時,先呼喚“信號好關門”,同時右手抬起指向出站信號機(注:島式站臺抬左手,抬起高度應與身體成 90)再進行關門作業(yè)。待全列車門關閉且車站門全關閉,無夾人夾物時,呼喚“門關好無夾人夾物”同時左手抬起指向列車尾端室門方向(島式站臺抬右臂)進入室檢查室側門關閉良好后,站在駕駛座右側抬起左手指向關門燈并呼喚“門好”,抬起的右手順勢平移指向出站信號機同時呼喚“信號好”,發(fā)車前呼喚“發(fā)車”再按“ATO 啟動”按鈕發(fā)車(MCS 模式推主手柄至牽引位發(fā)車)。待再次觀察監(jiān)視顯示屏,確認無人

36、車站門關好、無夾人夾物后方可動車。此時應繼續(xù)保持站立,并繼續(xù)通過監(jiān)視顯示屏觀察站臺情況,直到看不到監(jiān)視顯示屏時,方可坐下。在運行過,遇道岔時,應提前抬起右手平舉指向前方道岔并且呼喚“道岔位置正確”;遇通過車站時,應提前確認出站信號機正確顯示信號并抬起右手平舉指向前方信號機同時呼喚“信號好”。10.1.6 運行中認真確認和監(jiān)護列車前方進路的情況,身體正直坐于座椅上,右手放于的牽引制動手柄上,左手放于電笛按鈕上,嚴禁做與行車無關的事情;10.1.7 運行中按季節(jié)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使用客室空調(diào)和采暖設備;文明禮貌待客,使用普通話,規(guī)范用詞:您好、請講、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再見;列車是根據(jù)調(diào)度命令和信號運

37、行的,請諒解;接受乘客問訊時要注意形象,保持自然的微笑和熱情,對乘客有些無法回答要禮貌地告訴乘客請向車站有關服務詢問或輕軌服務,并保持站立的標準;做到罵不還口,打不還手,有理,有節(jié),并及時與車站站臺保安、站務員或車站聯(lián)系,確保列車正常運營;10.1.8 采用 ATP 保護人工模式駕駛(MCS 模式)時,根據(jù)列車收到的目標點和速度碼手動駕駛;10.1.9 運營中列車發(fā)生故障應嚴格執(zhí)行車輛部正線電動客車故障處理程序的相關規(guī)定。10.1.10 列車在正線運行過,為防止人為的誤操作,“門模式(=91-S106)”選擇開關置于“全自動”位,站臺停車列車停穩(wěn)后,視情況轉為“半自動”位或“手動”位。列車運行

38、期間,“左門允許旁路(=81-S111)”和“右門允許旁路(=81-S112)”開關置于“分”位。10.1.11 值乘遇身體不適,應及告行調(diào)轉告派班員,請求協(xié)助,避免影響正線服務。10.2 站臺作業(yè)10.2.1 列車站臺停穩(wěn)后,應站在站臺上通過側墻開關門開關開門,監(jiān)護乘客上下,直線站臺應站立于室門口,(第一塊地磚,曲線站臺第四塊地磚),站立時面對室,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垂于身體兩側,向左扭頭 90通過站臺門玻璃監(jiān)視乘客乘降。10.2.2 在人工駕駛模式(RM/MCS 模式)時,需進行手動開關門作業(yè)。列車在站臺對標停穩(wěn)后,將“門模式”開關轉至“手動”位,站臺側門允許開關轉至“合”位,通過室側墻

39、開關門開關進行開關門作業(yè)。在關門作業(yè)完畢,準備發(fā)車前,將“門模式”開關恢復至“全自動”位,將“門允許開關”恢復至“分”位。在手動開關門的過,必須選擇正確的門側,嚴格避免開錯非站臺側的車門。10.2.3 在自動駕駛模式(ATO/EAM 模式)時,可以選擇“全自動”或“半自動”進行開關門作業(yè)。建議在客流量比較小的車站和客流量非常大的車站,采用“半自動”模式,進行自動開門、手動關門,以便保證在乘客乘降完畢后能夠及時手動關門。10.2.4 站臺停車、立崗和發(fā)車嚴格執(zhí)行 10.1.6 中相應的規(guī)定。10.2.5 在門聯(lián)動故障時,如車地通信正常的情況下(系統(tǒng)狀態(tài)黃燈亮),將站臺 PSD 開關打至旁路位再手

40、動操作站臺 PSL 盤開關門。如“車地通信”中斷的情況(系統(tǒng)狀態(tài)黃燈不亮),將情況行調(diào)及車站確認“維修模式”建立后,再將 PSD 開關打至旁路位,手動操作 PSL 盤開、關門。10.2.6 列車停穩(wěn)后通過前上方的監(jiān)視顯示屏和門玻璃監(jiān)護乘客上下車,觀察發(fā)車到計時牌,在乘客基本上下完畢后抓住時機及時關門,確認無夾人夾物門關閉良好后,再次確認監(jiān)視顯示屏方可啟動列車。10.2.7 如列車故障或其它原因需臨時停車,或列車站臺扣停時,可通過列車緊急廣播或人工廣播安撫乘客。10.3 折返作業(yè)10.3.1 列車到達終點站后,及時打開車門,接車應該提前 2 分鐘站立于到達列車的操作端,列車到達后及時從操作端室門

41、上車(遇特殊情況未能及時上車時,本班應在站臺立崗),到達等待站務員清客完畢后,關閉列車車門,確認信號開放,操作列車進行折返作業(yè),列車在停站過離開工作崗位。10.3.2從室上車后,與到達進行交接有關事項,并跟隨列車進行折返,通過室通道門、客室進入尾端室。10.3.3 人工折返。列車折返按規(guī)定駛入相應站臺進行折返作業(yè),折返時嚴格控制速度,停車點以“停車標”與相應室門側玻璃中心點平齊為準;進入折返線停穩(wěn)后,交按規(guī)定檢查前后室臺各開關、按鈕位置正確;交班按規(guī)定迅速換端,確認換端完成后,按規(guī)定程序順序(先擰再建立模式)進行建端作業(yè)。10.3.4 自動折返(站后折返)。列車在終點站站臺對標停穩(wěn)、清客完畢、

42、關閉列車車門,確認進路開放后,向中心申請“ATB 自動折返”模式,中心同意使用該模式后,DMI 上相應的圖標會點亮,此時將司控器手柄回“制動”位,方向手柄回“0”位,轉動開關回“關閉”位,臺按下“ATB 自動折返”按鈕,“ATB 自動折返”按鈕黃色指示燈閃爍,建立“ATB 自動折返”模式。同時按下臺兩個“ATO 啟動”按鈕,進行自動折返。在自動折返過,前向的負責瞭望,緊急情況下按下“緊急制動”按鈕。自動折返完成后,交班從列車尾部室側門下車,將開關轉至“開”位,建立要求的駕駛模式后。10.3.5 值乘離開室必須將各種取出并隨身攜帶(含存車線、折返線及車場備用車)。11電動客車回段/場作業(yè)11.1

43、 回場/段的電動客車清客完畢后關閉列車的客室照明,打開應急照明(夜間);如開空調(diào)的電客車,須將客室空調(diào)關掉,打開“Tc 車空調(diào)”,進行回場/段前的準備作業(yè)。11.2與中心確認進路正確、信號開放后,操作列車以 ATO 或 MCS 模式運行至回段/場前最后的一個車站停車。11.3 電動客車回常青花園車輛段作業(yè)11.3.1與中心聯(lián)系列車回段,請求中心開放回段進路。跟中心確認進路正確、信號開放后,操作列車以 ATO 或 MCS 模式運行至車輛段轉換軌入段信號機前停車。11.3.2與車輛段信號樓聯(lián)系確認停放股道和進路情況,以 ATC 切除模式憑調(diào)車信號顯示限速 10km/h 行車至運用庫前一度停車標前一

44、度停車。11.3.3確認開啟良好,平交道無,股道兩側無異物侵限,關閉頭燈,以 5km/h 速度對標停車。11.3.4 待列車停穩(wěn)后,填寫列車故障本,登記當天行車公里數(shù)后,將司控器手柄回“N”位,方向手柄回“0”位,若為當天全天沒有參加運營的備用車,還須斷開蓄電池收車,方可下車到派班室退勤。11.4 電動客車回中山北路停車場作業(yè)11.4.1與中心聯(lián)系列車回場,請求中心開放回場進路。跟中心確認進路正確、信號開放后,操作臺“正線運營”開關轉至“分”位,將母線重聯(lián)斷開,以 MCS模式運行至停車列檢庫前一度停車標前一度停車。11.4.2確認開啟良好,平交道無,股道兩側無異物侵限,關閉頭燈,以 5km/h

45、 速度對標停車。11.4.3 待列車停穩(wěn)后,填寫列車故障本,登記當天行車公里數(shù)后,將司控器手柄回“N”位,方向手柄回“0”位,若為當天全天沒有參加運營的備用車,還須斷開蓄電池收車,方可下車到派班室退勤。11.5 派班室退勤。12電動客車車段/場內(nèi)調(diào)車、調(diào)試作業(yè)規(guī)定12.1 電動客車調(diào)車、調(diào)試作業(yè)整備作業(yè)流程如下。操作端非操作端調(diào)車方向序號說明:12.1.1 從操作端進入室,激活列車、泵風,進行制動及動車試驗;12.1.2 檢查列車端部及兩側的走行部、車下箱體及吊掛、塞門;12.1.3 進入調(diào)車方向端駕駛室向段/場調(diào)列車整備完畢,可以調(diào)車。信號開放后,下車查看列車兩側、列車下部及端部無異物侵限后

46、,調(diào)車。12.2 檢查標準見下表。走行部、車下箱體及吊掛檢查標準12.3 試驗程序按 8.2.4 中的表 4 規(guī)定執(zhí)行,僅作如下功能試驗:列車激活試驗;室占有試驗;空壓機打風試驗;緊急制動試驗;保持制動試驗;常用制動試驗;牽引電動試驗。12.4 電動客車在段、場內(nèi)進行調(diào)試、調(diào)車作業(yè)時,嚴格遵守車輛段、場手冊的相關規(guī)定。12.5 試車線列車運行速度要求12.5.1要嚴格按照試車線行車信號、標志要求,嚴格控制速度運行。調(diào)試列車序號檢 查 項 目檢 查 要 求1車體外觀無明顯損壞2轉向架無損壞,無變形;空氣彈簧無破損(鼓泡)、無漏風;單元制動缸緩解間隙正常3自動車鉤,半自動車鉤,無明顯損壞變形,電纜軟管無脫落,塞門位置正確4氣路折角塞門、空氣彈簧各塞門位置正確(開啟狀態(tài)),空氣彈簧無明顯破損漏氣5電氣設備箱及吊掛箱蓋在鎖閉狀態(tài),吊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