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案部編版_第1頁
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案部編版_第2頁
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案部編版_第3頁
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案部編版_第4頁
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案部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案部編版三班級上學期語文教案部編版1 媽媽的賬單: 一、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就是同學、文本、老師之間對話的過程。要讓這個對話的過程更加流暢,布滿精彩,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間的共鳴點。喚醒同學生活中真實的體驗,激活生活的記憶是一個有效的策略。本課的教學,力圖實踐這個理念。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愿以償”等關鍵詞語。 2、學習借助關鍵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兩份賬單的比較,喚起同學生活體驗,補充媽媽的賬單,對小彼得心理活動的融情想象,體會母愛的無價、無私與無聲。 三、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檢查反饋 1、揭題直接導入。提示“賬”

2、的寫法,釋“賬單”。 2、初讀課文,隨文關注生字詞,用符號圈出來,難讀的語句多讀幾遍。 3、提示同學留意難寫的字詞,難讀的語句。 4、默寫:“索取酬勞”、“如愿以償”“慚愧萬分” (二)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1、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估計同學說得比較具體。 2、引導運用默寫的三個詞,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說簡練。 3、隨機引導“如愿以償”等關鍵詞語的意思 (三)比較賬單,喚醒生活的記憶,補充賬單 過渡:聽同學們說主要內容,都提到了課文中的兩份賬單,我們來好好討論討論。 1、媒體出示二份賬單 2、引導比較,發(fā)覺區(qū)分。(估計同學會發(fā)覺有如下區(qū)分:金額多少,勞動量大小,時間長短等)隨機解釋“芬尼”。

3、 3、補充媽媽的賬單。假如我們要把媽媽的賬單列得更具體些,賬單中應當列些什么? 老師引說: 十年的幸福生活啊!是多么的甜美。每一天,媽媽都為小彼得預備好潔凈舒適的衣服十年的吃喝中,有一杯杯香濃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飯菜每次,當小彼得生病時,媽媽總是那樣辛苦十年來,媽媽始終是那樣慈祥 (老師在點撥和評價中隨機引導同學聯系自己的生活,補充媽媽的賬單) 4、引導對比,體會無私、無價 這么多的事例,假如要計算金錢的話,該是多少芬尼? 而媽媽卻寫著“0”芬尼,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四、引導想象,補充小彼得的心理 1、引讀“小彼得讀著讀著,感到慚愧萬分。” 2、引導補白 “讀著讀著”說明什么? 老師引說:是啊!

4、小彼得讀了許多遍,心中洶涌澎湃,思緒萬千,確定也想了許多。 投影出示: 小彼得把帳單綻開讀了起來,他讀著讀著,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一天,媽媽總是準時送上香濃的牛奶,媽媽做的飯菜是那么香甜可口。媽媽的懷抱永久是自己暖和的港灣。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每一年的圣誕節(jié),媽媽 他讀著讀著,想起了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深更半夜,寒風咆哮,自己突然發(fā)起了高燒,媽媽 他讀著讀著,又想起了那次自己犯了錯 他讀著讀著,又想起了 請同學們選擇一個情景寫詳細(放背景音樂懂你) 3、溝通補白內容,老師隨機點撥,留意適當結合同學自己的生活實際。 4、哪些語句說明小彼得慚愧萬分?用橫線畫出。 5、反復朗讀,體會慚愧和改過。 6、

5、補充小彼得和媽媽的對話:小彼得撲在媽媽的懷里,會和媽媽說些什么話? (五)小結、布置作業(yè) 1、自主設計作業(yè)。學習課文,你想給自己布置什么作業(yè)?(老師隨機點撥,引導同學抒發(fā)真實的感受) 2、老師小結:同學們的作業(yè)都很實在,很孝順,也很感人。老師只想給你你們的溫馨作業(yè)前加上一個期限,那就是一輩子。 課后反思: 1、通過老師的引說,同學很快進入生活情景,“媽媽的賬單”補充得很精彩,并且大都能夠聯系自己的生活。 2、本節(jié)課的亮點是喚起了同學自己生活中的記憶,所以在補白賬單和小彼得心理活動的過程中很有感情,內容形象豐富且詳細。 3、三個默寫的詞語,為同學概括課文內容供應了關心,對孩子有肯定難度,以后類似

6、概括主要內容的教學片段對中班級同學來說要留意引導,降低難度。 三班級上學期語文教案部編版2 槐鄉(xiāng)五月: 版本:蘇教版語文(第六冊) 班級:三班級 教材分析:槐鄉(xiāng)五月是一篇散文。以美麗形象的語言,生動的描繪了槐鄉(xiāng)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表達了對漂亮迷人的槐鄉(xiāng)五月,對勤勞能干、熱忱好客、淳樸可愛的槐鄉(xiāng)孩子的寵愛。文章寫花又寫人,花與人交織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題自然的生發(fā)開去。 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五月的槐鄉(xiāng)處處盛開著槐花,婀娜多姿,香氣醉人。其次自然段寫被香氣熏醉的孩子們盡情享受槐花飯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寫孩子們用槐花裝扮自己,表示他們對槐花的寵愛之情。第四自然段總寫五

7、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課文的語言如詩般動人,對稱句式的錯落有致,描寫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現出較強的節(jié)奏感和濃濃的意境美,為豐富同學的語言積淀供應了很好的語言材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能寫出和白茫茫等詞語結構相像的詞語。 3、借助詳細的語言材料,感受槐鄉(xiāng)五月的漂亮景色,槐鄉(xiāng)孩子勤勞能干、熱忱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教學預備:錄音、掛圖、小黑板、同學每人預備一串槐花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實物槐花)同學們,這是什么?認真觀看,說說你觀看到了什么?(實物觀看

8、激發(fā)同學學習愛好,并且讓同學對槐花的美、香有個感性熟悉。)你知道槐樹幾月開花嗎? 2、板書課題 3、針對課題質疑: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同學可能提出的問題:槐鄉(xiāng)五月什么樣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樣子?) 二、初讀課文,解答剛才的疑問。(讓同學在發(fā)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學習。) 1、自由讀課文。 2、爭論溝通:從剛才的閱讀中,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溝通。 4、剛才讀課文的時候遇到了哪些“攔路虎”(生字詞)?想方法趕跑它。 5、同學默讀課文,依據自己的學習狀況,劃誕生字詞,并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生字。(選擇自己的喜愛的學習方法,有利于調動同學的學習愛好,是同學主體性的表現。) 6、(出示卡

9、片)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2)指名讀,齊讀 (3)指名理解詞語(聯系課文內容理解) (4)齊讀詞語 7、方法溝通: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詞的? 8、自由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9、分自然段指名讀,準時訂正。 10、理清課文脈絡。出示思索題: 課文的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同學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1、自由讀課文,看看自己喜愛哪一節(jié),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給同桌聽。 12、文中哪些地方你讀不懂,提出來溝通。 三、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其次課時 一、復習 1、讀生字新詞 2、聽寫詞語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聽讀評價

10、。 2、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什么?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溝通。(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同學對課文第一段的內容產生整體印象,把握主要內容。) 3、出示“槐鄉(xiāng)的山山洼洼”句,說說: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 指名答,明確:槐花多、美 哪些詞語表明槐花多、美? 想不想帶我們到槐鄉(xiāng)看一看?同學自由讀,指名感情朗讀。 4、出示“有的槐花”句。自由讀,思索: (1)這句話寫了什么?這兩句話中有幾個比方句,分別把什么比成什么? (2)讀一讀,從這比方句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3)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讀。 5、出示:“嗡嗡翁啪啪啪”句, 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聽到小蜜蜂在說什么?從小伴侶的腳步聲中你聽到了什么?

11、 指名答。 誰能讀出這種喜悅? 自由讀,指名讀,評議。(讓同學自己熟悉朗讀中的不足,自我訂正,自我提高。) 齊讀。 6、出示:中午這時候在香海中了。 齊讀:你聞到了什么?有幾種味道? 從“浸在香海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美讀:讀出這種香氣四溢的感覺。 7、范讀課文,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還想到了什么?(這幾個問題的設計,讓同學從課文生發(fā)開去,綻開想象的翅膀,聽弦外之音,會言外之意。) 8、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三、學習其次段 1、自由讀,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全班溝通。 2、指名讀第一層 (1)這一層是寫誰的?理解傻乎乎。小伴侶為什

12、么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呢?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3、齊讀其次層 (1)這一層是寫誰的?從中你知道槐鄉(xiāng)的孩子有什么特點嗎?你喜愛他們嗎,為什么?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其次段。 四、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 2、思索:這一段告知我們什么? 3、自由讀一讀,槐鄉(xiāng)的孩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想不想嘗嘗做槐鄉(xiāng)孩子的感覺?男同學扮演小小子兒,女同學扮演小姑娘,試一試。(在表演中實現師生與文本的溝通、互動。) 5、指導朗讀。 五、學習第四段 1、齊讀 2、說說五月為什么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小組爭論,全班溝通。 3、你喜愛槐鄉(xiāng)嗎?喜愛槐鄉(xiāng)的孩子嗎?為什么? 3、爭論

13、:最終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六、總結課文 1、老師小結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七、作業(yè) 1、練習四,照樣子寫重疊詞語。 2、背誦課文。 3、畫一畫:把課文中描繪的畫面選擇你最喜愛的一幅畫下來。 三班級上學期語文教案部編版3 路旁的橡樹: 本篇課文的是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課文主要講筑路工人們在修建一條大路,在這條路應當延長過去的地方直立著一棵橡樹。幾年過去了,這條筆直的大路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人們都贊美筑路的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本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從北方到南方的兩座城市之間,人們準備修建一條大路。 其次部分(第27自然段)講在筑路應當延長過去的地方,直立著一

14、棵橡樹。工程師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講幾年過去了,這條筆直的大路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坐車的人贊美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1、讀課文,想想這條筆直的大路為什么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2、體會筑路工人愛護橡樹、愛護植物的高尚的心。 3、培育同學思維力量。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筑路工人們正在修建一條大路。突然,他們停了下來,這是怎么回事呢? 2、板書課題:路旁的橡樹。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留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檢查自學狀況。 1、指名讀課文,訂正易瀆錯

15、的字音。 寬敞()挺立()楔()子 2、理解詞語。 延長:延長,伸展。 挺立:直立而高聳。 沉重:重量大;程度深。 責怪:批判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緘默不語:不說話。 3、提出自己的疑問。 (這條筆直的大路為什么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工程師和工人們都不說話,他們心里想什么?文中消失兩次嘆氣,各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人們贊美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四、再讀課文,思索同學提出的問題。 其次課時 一、導人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根據挨次來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二、指導閱讀其次至七自然段。 1、自讀課文其次至七自然段,思索:這條筆直的大路為什么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2、畫出描寫橡樹的句子,讀一

16、讀。 (在這條路應當延長過去的地方,直立著一棵高高的橡樹。它是那么粗大、牢固、挺立,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樣。) 3、看到這樣一棵高高的橡樹,筑路人有什么反應呢? (工人們停了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緘默不語。) 4、對上面的其次句話進行提問:工程師心里在想什么?工人們心里又在想什么?同學分組爭論。 (這么一棵粗大、挺立的橡樹,伐了它,真是惋惜。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 5、出示句子。 工程師為嘆了口氣。 工人們?yōu)閲@著氣。 6、體會工程師的話:現在誰也不會責怪我們了”的意思。 (我們不會由于完成不了筑路任務而受到上級領導的責怪,也不會由于砍伐了橡樹受

17、到路人的責怪。) 三、指導閱讀第八、九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2、思索:人們贊美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說明白什么?(贊美筑路人愛護橡樹、愛護植物的愛心。) 四、再讀課文,說說你讀后的想法。 三班級上學期語文教案部編版4 七顆鉆石: 教學目標: 使同學感受到文章體現的人物美妙的心靈 感受想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浩瀚的宇宙,總是布滿神奇,讓我們對它產生很多奇妙的遐想。當我們看到那皎潔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樣的神話故事?(同學: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那夜空中漂亮的銀河,又讓你聯想到什么呢?(同學:牛郎織女)雖然我們知道這些都不存在,但我們依舊為這些

18、漂亮的傳奇著迷。今日,讓我們走近刺眼的大熊星座,聽_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將一講它的動人故事。 二、教學過程: 1、自讀課文,留意語速,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故事內容。 2、你認為這個小姑娘是怎樣的人?畫出相關的語句做簡潔說明。 (同學:三次愛心行動;動詞等。) 3、小姑娘的小罐奇妙在哪里?為什么把水罐寫得這樣奇妙呢? 4、在故事中想歌頌什么?你從中受到什么教育呢? 5、體會下面句子表達了怎樣美妙的愿望? 那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熊星座 6、閉上眼睛試想,假如沒有愛心行動,世界會變得怎樣? 三、想象力訓練: 出示下列兩題:讓同學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題(體現自主性,差異

19、性),然后全班溝通。 1、童話說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著了。假如小姑娘這時候做了個夢她會做一個怎么樣的夢呢?發(fā)揮你的想像說說夢中的情景。 2、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要討水喝假如你是,你會如何續(xù)寫下去呢?給故事續(xù)寫一個結尾。 四、課堂小結: 小姑娘的愛心,就想天空中的七顆鉆石,閃閃發(fā)亮,照亮每個人的心靈。這堂課的學習是否也在閃光的東西留在你的心里了呢?談談你的一堂課的收獲吧。(同學回答) 五、課后探究: 收集關于宇宙中事物的神話傳奇,出一期小報,一個禮拜后交。 三班級上學期語文教案部編版5 教學目標: 1.熟悉“壩、漢”等10個生字;通過找近義詞、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會

20、寫“早晨、穿戴”等21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畫面。能找出課文中有新奇感的詞句,與同學溝通自己的理解,并積累運用。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學?!碧厥獾牡胤?。能借助提示,說出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教學重點: 找出課文中有新奇感的詞句,與同學溝通自己的理解,并積累運用。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大青樹下的學?!碧厥獾牡胤健D芙柚崾?,說說自己學校生活的某個場景。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篇章頁”,明確學習目標。 (一)課件出示“篇章頁”。 (二)引語:同學們,打開三班級的語文書,你會發(fā)覺:與以往一、二班級的語文書相比,在每個單元前多了這么一頁學習提

21、示。我們管這一頁叫篇章頁。 1.指名讀。 2.老師引導概括。適時板書:校內生活,關注有新奇感的詞句。 二、看圖片說場景,引發(fā)閱讀期盼。 (一)看圖片,說場景。 1.課件出示同學生活、學習的圖片; 2.同學描述場景; 3.揭題,板書課題; (二)設疑,引發(fā)閱讀期盼。 這所學校與我們學校相比,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三、默讀課文,初步感受其特殊之處。 (一)依據要求,同學再讀課文。 要求:邊讀邊找出你認為這所學校比較特殊的地方,用“”劃下相關句子。 (二)反饋預習作業(yè),以學定教,學習生字詞。 1.學習生字; 2.學寫難寫的字; (操作步驟:反饋預習同學觀看、溝通老師范寫同學練寫評價) 3.運用“七彩

22、云南風光片”介紹云南,關心同學熟悉不熟識的事物。 【云南省位于我國西南邊的云貴高原上,那兒四季如春,景色宜人。這里的竹子,形同鳳尾,我們把這種竹子叫做鳳尾竹;在山與山之間,這里有大片大片寬敞平坦的空地,這就是坪壩;這里的山貓,有豹般的花紋,叫做山貍;這里的銅鐘洪亮而悅耳。云南還是一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國56個民族中,云南就有52個?!?(三)溝通反饋,這所學校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1.同學反饋; 2.老師引導,漸漸形成如下板書: 上學路上,絢麗多彩,多民族學校 上課時,寧靜,小動物們聽課 下課時,喧鬧,動物們看喧鬧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聚焦“新奇”,感受其表達效果。 (一)默讀第一自然段,劃

23、出有新奇感的句子,老師巡察指導。 (二)匯報溝通。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很多學校生。 1.同學自由說說帶給你新奇感的地方; 2.引導比較; 原句: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很多學校生。 改句:早晨,很多學校生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 比較不同; 引導思索:把表示地點的3個詞語放在句子的前面有什么用意? (把3個表示地點的詞語放在句首,強調了學校生是從四周八方走來的。) 3.想象:同學還會從什么地方走來;(預設:田野里、公路上、小溪邊) 4.引導思索:這個句子還有沒有你認為比較新奇之處呢? 同學溝通; 思索:連用了四個“有的”用意是什么? (連用4個“有的”突出了這是一個多民族的學校。) 5.遷移運用 _(時間),從_,從_,從_,走來很多學校生,有_的,有_的,有_的,還有_的。 6.想象畫面 老師范讀。 同學溝通看到的畫面。 示例:我看到了在一座郁郁蔥蔥的山坡上,在一片綠油油的坪壩里,一群群孩子穿著絢麗多彩的民族服裝,有的蹦著跳著,有的唱著歌兒,有的津津有味地聊著,還有的翻著跟頭向學校走去。 齊讀。 (三)齊讀第一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