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頁 衡陽珠暉區(qū)教師預測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一、單選題1下列有關生物工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植物細胞工程都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B.細胞工程中,可利用雙親細胞的特性篩選出雜種細胞C.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時,蛋白質的結構可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資料D.發(fā)酵工程可利用誘變育種、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方法選育菌種 答案:A解析:植物細胞工程包括植物組織培養(yǎng),植物體細胞雜交等,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 2關于群落的結構,以下理解錯誤的是( )。 A.竹林中不同種類的竹子高低錯落有致,其在垂直結構上有分層現象B.動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與食性有關,而與植物的分層現象無關C.淡水魚占據不同的
2、水層,出現的分層現象與各種魚的食性有關D.不同地段生物種類有差別,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層現象 答案:B解析:竹林中不同種類的竹子為不同物種,A項正確。動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與食性有關,而群落中的植物的垂直結構為動物創(chuàng)造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如森林中的鳥類,林冠層棲息著鷹、杜鵑等;中層棲息著山雀、啄木鳥等;林下層分布著畫眉等,B項錯誤。淡水魚的分層與陸地動物的分層原因是一樣的,與食性有關,C項正確。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質、水分、溫度、光照不同從而導致生物種類有差異,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別,D項正確。 3在做“制作并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實驗時,操作錯誤的是( )。 A.用滴管在干凈的載
3、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B.把撕下的洋蔥內表皮浸入載玻片上的水滴中C.把刮取的黃瓜果肉均勻涂抹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D.取一片苦草的幼嫩小葉放在載玻片上的水滴中 答案:A解析: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上滴加清水即可;制作動物細胞臨時裝片時,需在載玻片上滴加生理鹽水。 4旅客閉眼坐車時,也能準確辨析汽車行駛速度的變化,以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駛,接受這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A.鼓室和半規(guī)管B.前庭和半規(guī)管C.前庭和耳蝸D.鼓室和耳蝸 答案:B解析:鼓室內有空氣維持鼓膜兩側的氣壓平衡;半規(guī)管、前庭內有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位覺(平衡覺)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轉感覺,后者引起位置感覺和變速感覺。前庭及半規(guī)管
4、過敏的人,在直線變速及旋轉變速運動時,傳入沖動引起中樞有關部位過強的反應,導致頭暈、惡心、嘔吐、出汗等,這就是有些人暈船、暈車的原因;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感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因此旅客閉眼坐車時,也能準確辨析汽車行駛速度的變化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駛,是依賴位于前庭和半規(guī)管的感受器來傳遞刺激。 5下列關于“小鼠走迷宮”探究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不同小鼠熟悉迷宮的能力都一樣B.實驗目的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為C.小鼠一旦學會走迷宮就不會忘記D.小鼠“嘗試與錯誤”的次數遠少于蚯蚓 答案:D解析:知識點:動物的學習行為。小鼠屬于哺乳動物,蚯蚓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小鼠比蚯蚓高級,小鼠大約10次學會“走迷宮
5、”,蚯蚓大約200次才學會“走迷宮”,因此小鼠“嘗試與錯誤”的次數遠少于蚯蚓,D項正確。A項:不同小鼠熟悉迷宮的能力不一樣。與題干不符,排除。B項:實驗目的是探究小鼠的學習行為。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成長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若不加強,時間長了便會消失。與題干不符,排除。 6身體健康的人的原尿的成分不包括( )。 A.蛋白質B.水C.無機鹽D.尿素 答案:A解析:血液流經腎小球時,將除血細胞和蛋白質以外的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等物質過濾到腎小囊中形成原尿。當尿液流經腎小管時,腎小管將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無機鹽重吸收送回到血液中。若某人尿液中出現蛋白質,說明某
6、腎小球出現了問題。 7據新聞報道,在英國,一只剛失去幼崽的貓用自己的乳汁喂養(yǎng)了三只剛出生就失去媽媽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對貓的這種行為解釋正確的是( )。是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是由環(huán)境因素決定的 A.B.C.D. 答案:C解析:根據動物行為獲得的途徑不同,把動物的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失去幼崽的貓喂養(yǎng)狗崽的行為,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是先天性行為。 8刺繡工人不小心被針刺到了右手食指,她迅速縮回并感覺右手疼。以下對該反射的分析錯誤的是( )。 A.“針刺”是引起縮手反射的非條件刺激B.縮手反射的感覺器位于右手食指的皮膚內C.縮手反射并感覺到疼痛都是高級神經活動
7、D.上述反射活動說明脊髓有反射和傳導功能 答案:C解析:縮手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神經沖動由右手食指皮膚內的感受器經傳入神經傳導到脊髓神經中樞,又由傳出神經傳導到效應器,完成縮手反射,該過程屬于低級神經活動。脊髓神經中樞將神經沖動傳遞到大腦皮層,使人產生痛覺,這一過程屬于高級神經活動,且說明脊髓有反射和傳導功能。故C項說法錯誤。 9下列屬于原核生物的是( )。 A.乳酸菌B.酵母菌C.小球藻D.草履蟲 答案:A解析: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有無成形的細胞核。原核生物包括細菌、放線菌、藍細菌、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氏體,這些生物的細胞無成形細胞核。真核生物包括動植物、真菌以及原生生物(草履
8、蟲等),這些生物的細胞具有成形的細胞核。乳酸菌是細菌,屬于原核生物。小球藻是植物中的單細胞藻類,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草履蟲是單細胞原生動物,三者都屬于真核生物。 10在“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豐富學習資源,教師引導學生使用塑料瓶、氣球、塑料管、橡皮膜等制作了膈肌運動的模型。該模型屬于( )。 A.概念模型B.數學模型C.化學模型D.物理模型 答案:D解析: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來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質特征的模型,如對真核細胞結構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解釋模型等。數學模型是指用來描述一個系統(tǒng)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如種群的“J”型增長。物理模型是指以實物或圖畫形式
9、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特征的模型,如人工制作或繪制的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等。根據定義判斷,題干中的膈肌運動模型是運用實物進行制作的,故屬于物理模型。 11下列關于細胞的概念,最上位的是()。 A細胞都包含細胞膜、細胞核和細胞質B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構成具有流動鑲嵌的特點C葉綠體和線粒體是植物細胞中承擔能量轉換功能的細胞器D細胞是物質分子的有機結合體,細胞的各種結構既分工又合作 答案:D解析:上位是指比較概括的說法,下位是指比較具體的說法,這是相對的。A、B、C三項都是講細胞某一具體的功能特點,D項是對細胞特性總的概括屬于上位概念,因此答案選D。 12應用實例與必須采用
10、的生物技術搭配不正確的是( )。?A.制醋發(fā)酵技術B.培育抗凍西紅柿轉基因技術C.培養(yǎng)無病毒植株組織培養(yǎng)技術D.利用大腸桿菌生產人胰島素酶工程 答案:D解析:制醋技術的原理是利用醋酸菌在氧氣、糖源充足時,將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將乙醇變?yōu)橐胰┰賹⒁胰┳優(yōu)榇姿幔瑢儆诎l(fā)酵技術,A正確;將抗性基因導入到西紅柿細胞內,培育出抗凍西紅柿,屬于轉基因技術,B正確;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養(yǎng)無病毒部位的植物細胞,獲得脫毒苗,利用的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C正確;將人的胰島素基因導入到大腸桿菌細胞內,利用大腸桿菌生產人胰島素,應用的是轉基因技術,D錯誤。 13人們曾采用將輕癥天花病人的“痘漿”接種到健康人身上來
11、預防天花。這里所說的痘漿和這種方法分別屬于()。 A抗原、特異性免疫B抗體、特異性免疫C抗原、非特異性免疫D抗體、非特異性免疫 答案:A解析:抗體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組織液及外分泌液中。抗體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體。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這種免疫只針對一種或幾種病原體有免疫作用,如患過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病。輕癥天花病人的痘漿進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抵抗天花
12、病毒的抗體,抗體把天花病毒消滅后,抗體仍然存留體內(約60年),以后就不再患天花病了。因此痘漿屬于抗原,這種免疫方法屬于特異性免疫。故本題選擇A選項。 14園藝師使用某種技術讓同一株仙人掌上長有不同顏色的仙人球,這種技術是( )。A.扦插B.嫁接C.壓條D.組織培養(yǎng) 答案:B解析:知識點:植物嫁接。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嫁接的方式分為枝接和芽接。嫁接是利用植物受傷后具有愈傷的機能來進行的。B項正確。A項:扦插也稱插條,是一種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梢约羧≈参锏那o、葉、根、芽等(在園藝上稱插穗)
13、,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壓條是將植物的枝、蔓壓埋于濕潤的基質中,待其生根后與母株割離,形成新植株的方法。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植物組織培養(yǎng)概念(廣義)又叫離體培養(yǎng),指從植物體分離出符合需要的組織。器官或細胞,原生質體等,通過無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以獲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產具有經濟價值的其他產品的技術。 植物組織培養(yǎng)概念(狹義)指用植物各部分組織,如形成層、薄壁組織、葉肉組織、胚乳等進行培養(yǎng)獲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養(yǎng)過程中從各器官上產生愈傷組織的培養(yǎng),愈傷組織再經過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與題干不符,排除。 15
14、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方法的是( )。A.花粉管通道法B.分子雜交技術C.抗原一抗體雜交D.抗蟲或抗病的接種實驗 答案:A解析:花粉管通道法是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受體細胞的方法,不能用作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16圖1為人體部分細胞分化過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胚胎干細胞的分化程度最低B.神經干細胞分化成神經細胞的過程可逆C.造血干細胞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進行無絲分裂D.皮膚干細胞分化成皮膚細胞是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 答案:A解析:知識點:干細胞的分化。胚胎干細胞的全能性最高,分化程度最低,A項正確。B項:細胞分化過程不可逆。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造血干細胞進
15、行有絲分裂。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皮膚干細胞分化成皮膚細胞是細胞核中基因選擇性表達引起的。與題干不符,排除。 17著名呼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稱雖然SARS已經過去多年,仍不清楚其最終源頭。SARS病毒與動物細胞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沒有生命特征B沒有蛋白質C沒有遺傳物質D沒有細胞結構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病毒和動物細胞的區(qū)別。病毒是一種特殊的生物,沒有細胞結構,只由有蛋白質外殼和里面的遺傳物質組成,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生活,可以利用寄主細胞內的物質進行繁殖,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18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水循環(huán)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它具有()。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騰作
16、用D吸收作用 答案:C解析:綠色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將大量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送人大氣,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這些降水一部分滲入地下,一部分流人海洋湖泊,還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經蒸騰作用再返回大氣。 19用3H標記的胸腺嘧啶核苷酸參與果蠅的細胞分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若是精原細胞進行減數分裂,則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有4條染色體具有放射性B若是體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則后期有16條染色體具有放射性C果蠅的消化道上皮細胞也會大量利用3H標記的胸腺嘧啶核苷酸D若用3H標記的尿嘧啶核苷酸,各種細胞利用該核苷酸的量不同 答案:C解析:果蠅體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在減數第一分裂時,染色體數目減半,所以在
17、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只有4條染色體具有放射性,A正確。在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加倍,所以有16條染色體具有放射性B正確。只有DNA復制過程會用到胸腺嘧啶核苷酸,而轉錄和翻譯都不會用到。消化道上皮細胞是高度分化細胞,失去分裂能力,不進行DNA的復制,所以不能利用它,C錯誤。尿嘧啶是RNA特有的堿基,利用尿嘧啶核苷酸產生RNA是轉錄過程,不同功能的細胞,轉錄活動的強弱不同,所以該核苷酸的利用量也不同,D正確。 20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設置了大量的課外閱讀欄目,以擴展學生視野,幫助學生認識生物學的價值。下列不屬于課外閱讀欄目的是()。 A科學技術社會B科學家的故事C與生物學有關的
18、職業(yè)D課外實踐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生物教材編寫特點,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設置了四個系列的課外閱讀欄目:科學技術社會、科學家的故事、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yè)、生物學與文學。而課外實踐欄目雖然也是課外活動,但不屬于課外閱讀欄目,故本題選擇D。21關于DNA和RNA的敘述,正確的是()。 A.DNA有氫鍵RNA沒有氫鍵B.一種病毒同時含有DNA和RNAC.原核細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都含有DNA 答案:C解析:【知識點】本題考查DNA和RNA的分布以及空間結構。 【答案】C?!窘馕觥吭趖RNA中,也存在氫鍵,故A項錯;一種病毒只能含有一種核酸。要么是DN
19、A要么是RNA,故B項錯;核糖體是由核糖體蛋白質和核糖體RNA組成的,不含有DNA,故D項錯。據此可知正確答案為C。 22仙人掌適宜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影響它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B.溫度C.土壤D.空氣 答案:A解析:【知識點】本題考查環(huán)境因素的相關知識。 【答案】A?!窘馕觥凯h(huán)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huán)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環(huán)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生物。水分影響生物的生長和發(fā)育,并決定陸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中的仙人掌,葉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的散失,適應干旱缺水的沙漠環(huán)境;在溫暖潮濕的
20、環(huán)境,由于仙人掌的葉片退化成刺,空氣濕度又大,仙人掌的蒸騰作用較弱。影響了水的吸收和水分無機鹽的運輸。從而導致生長不良。故正確答案為A。 23馬蜂遭到襲擊時蜂群共同向侵犯者發(fā)起攻擊,從個體和群體的角度來看。其行為應屬于( )。A.攻擊行為和社會行為B.防御行為和社會行為C.取食行為和社會行為D.學習行為 答案:B解析:攻擊行為是指同種動物個體之間由于爭奪食物、配偶、領域、巢區(qū)而發(fā)生相互攻擊或戰(zhàn)斗,特點是雙方的身體不受到傷害,失敗者表示出屈服,勝利者就停止攻擊。社會行為是指營群體生活的動物,不同成員之間分工合作、共同維持群體生活,它們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動物社群行為。防御行為是動物保護自己、防御敵害
21、的行為,對動物維持個體的生存和延續(xù)種族是十分重要的,是不可缺少的。取食行為是動物獲得食物的行為。馬蜂遭受到襲擊時,蜂群共同向侵犯者發(fā)起攻擊,從個體角度說是動物的防御行為,從群體角度說,是動物的社會行為。故本題選B。 24按含氧量的不同區(qū)分,血液可以分為動脈血和靜脈血。圖3為人的心臟內部結構示意圖。圖的結構名稱及其中的血液類型對應此項符合題干要求的是( ) A.-右心房,動脈血B.-右心室,動脈血C.-左心房,靜脈血D.-左心室,動脈血 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心臟的結構與血液類型。A項,-右心房,靜脈血,A項不符合題干要求;B項,右心室,靜脈血,B項不符合題干要求;C項,-左心房,動脈血,C項不
22、符合題干要求;D項,-左心室,動脈血,故D項正確。 25圖2表示科學家利用小鼠的皮膚細胞培養(yǎng)血細胞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進行過程a導入基因時,常用農桿菌轉化法B.iPS與皮膚細胞在形態(tài)與功能上有差異,但遺傳物質沒有差異C.iPS、造血干細胞、血細胞的全能性依次降低D.將由iPS制備的血細胞給其他小鼠輸入,不會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 答案:C解析: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時,常用農桿菌轉化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時,常用的方法是顯微鏡注射法,A項錯誤。因為iPS是小鼠的皮膚細胞導入基因后培育而來,所以iPS與皮膚細胞在遺傳物質上有差異,B項錯誤。iPS、造血干細胞、血細胞的分化程度越
23、來越高,全能性依次降低,C項正確。將由iPS制備的血細胞給其他小鼠輸入,對其他小鼠而言,這些血細胞屬于抗原,可能會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D項 錯誤。 26顯微鏡下葉片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是表皮細胞,富含葉綠體 B是柵欄組織細胞,主要起支持作用 C由可知,該葉片可能是黑藻的 D結構的開關與的水勢有關 答案:D解析:圖中為上表皮細胞,為葉肉細胞,為葉脈,為保衛(wèi)細胞,為氣孔。表皮細胞通常 不含葉綠體,外有角質層,可防止水分散失并起保護作用,A 項錯誤。葉肉由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構成,其細胞內 含有大量的葉綠體,主要功能是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拷媳砥?,細胞呈圓柱狀,排列緊密的是柵欄
24、組織, 含大量葉綠體;靠近下表皮,細胞排列疏松且不規(guī)則的是海綿組織,含少量葉綠體。圖中所指上半部分為柵欄組 織細胞,下半部分為海綿組織細胞,B 項錯誤。葉脈內有導管和篩管,主要起支持和輸導作用。黑藻是一種常見的 單子葉多年生沉水植物。多年生沉水植物的葉肉組織中沒有明顯的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的分化,同時葉脈中沒有明 顯的機械組織和導管的發(fā)育與分化。該圖中為葉脈,其含有機械組織以及導管,故該葉片不是黑藻的,C 項錯誤。 保衛(wèi)細胞的外壁厚(靠近氣孔的一側)、內壁薄(背氣孔的一側),細胞吸水后較薄的壁膨脹較多,于是細胞弓起來, 氣孔張開;細胞失水時,細胞失去膨脹狀態(tài),氣孔關閉。故氣孔的開關與保衛(wèi)細胞的水
25、勢相關,D 項正確。 27圖3表示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當反應溫度由t1調到最適溫度時,酶活性上升B.圖中t1和t2對酶活性的影響有區(qū)別C.酶活性在t2時比t1高,故t2時更適合酶的保存D.正常人體細胞內酶活性一般不隨外界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變化 答案:C解析:高溫和低溫都會使酶活性降低,最適溫度的條件下酶活性最強。t1低溫條件下抑制酶的活性,但不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而t2高溫條件下,可能會導致酶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從而使酶失活。因此t1時,更適合酶的保存。B項正確、C項錯誤。A項,由圖中曲線可知,當反應溫度由t1調到最適溫度時,酶活性上升。A項正確。D項,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指
26、內環(huán)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質均處于動態(tài)的平衡。人體體溫保持恒定,因此正常人體細胞內酶活性不會隨外界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變化。D項正確。 28分別提取種植于室內普通光照和室外強光光照下的同種植物葉片的葉綠體色素,用紙層析法分離,結果如圖2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室內植物葉片偏黃B.室外植物葉片偏綠C.室外植物葉片胡蘿卜素含量葉黃素含量D.室內植物葉片葉綠素a含量葉綠素b含量 答案:D解析:提取綠色葉片的葉綠體色素,用紙層析法分離,濾紙條上從上到下四條色素帶分別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從圖中可以看出室內植物葉片含葉綠素較室外的多,說明室內植物偏綠、室外植物葉片偏黃,A、B兩項錯誤。
27、室外植物葉片胡蘿卜素含量小于葉黃素含量,C項錯誤。室內植物葉片葉綠素a含量大于葉綠素b含量,D項正確。 29導致白血病的根本原因是( )。?A.DNA改變B.基因重組C.染色體加倍D.染色體缺失 答案:A解析: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導致白血病的根本原因是造血干細胞基因突變?;蚴蔷哂羞z傳效應的DNA片段,故本題選A。 二、問答題30某教師“DNA分子的結構”的教學片段: (1)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看似麻花卷的DNA為什么能成為高科技的標志 它是怎么儲存遺傳信息的 又是怎樣決定生物性狀的 (2)出示資料,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問題1: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前人的哪些經驗和科學成果 這對你理解生
28、物科學的發(fā)展有什么啟示 問題2:他們在建構模型的過程中出現過哪些錯誤 他們是如何對待和糾正這些錯誤的 問題3: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他們發(fā)現DNA雙螺旋結構的過程,作為科學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學界傳為佳話。他們的這種工作方式給予你哪些啟示 其對DNA分子結構具有什么意義 (3)出示課本的結構模式圖,引導學生讀取圖中的信息,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問題1:觀察DNA由幾條鏈構成 這兩條鏈的位置關系如何 它們的方向一致嗎 它具有怎樣的立體結構 問題2:DNA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質構成 分別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問題3:什么是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堿基位于DNA的什么位置 問題4:脫氧核苷酸的三個組成成分怎樣
29、連接 脫氧核苷酸間又是如何連接的 (4)模型建構,四人小組自備材料合作構建模型,組內、組間合作與交流,及時反饋學習效 果,引證所學概念,并引發(fā)新的問題探究。 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 問題1:發(fā)現組員出錯時有什么感受 你對你們的成功(不成功)的經驗有什么感想 問題2:每個小組的DNA相同嗎 DNA之間的差異主要在哪里 問題3:大家的組裝方式有什么不同嗎 問題4:你覺得細胞在形成新的DNA分子時會以哪種方式進行 回答以下問題: (1)圍繞上述材料內容,談談該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目的與作用。 (2)材料中提到的建構DNA雙螺旋模型,屬于哪一種模型 請結合高中生物教材內容,列舉兩種同類型的模型實例。 解析:【知
30、識點】本題考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作用、生物教學模型。 【參考答案】 (1)第一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設置懸念的方式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同時幫助學生形成DNA分子結構的初步印象。 第二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感悟DNA分子結構發(fā)現過程的科學探索精神和思維方法。了解組成DNA的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的連接方式。 第三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進一步探究DNA的平面結構和空間結構。通過此處設置的一系列問題可以讓學生注意到DNA分子結構的關鍵點并形成有關DNA的具體清晰的結構圖。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空間想象能力。 第四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通過問題1,學生能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問題2,學生可以比較理解遺傳信息、DNA分子多
31、樣性和特異性的知識:通過問題4,可引發(fā)學生對下一課時DNA的復制的期望。為構建更完整的知識體系提供幫助。 材料中強化了問題情景創(chuàng)設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既保證了課堂提問的數量和質量也保證了問題情境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廣度從而引發(fā)學生對DNA結構本質的深層探究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的多角度、多樣化和創(chuàng)新性,感悟科學家的科學探究精神,有效地落實了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 (2)屬于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指以實物或圖畫形式直觀地表達認識對象特征的模型,物理模型既包括靜態(tài)的結構模型,如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等;又包括動態(tài)的過程模型,如教材中學生動手構建的減數分裂中染色體變化的
32、模型、血糖調節(jié)的模型等。 31材料: 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 呈現實驗方案:將兩株大小相同的天竺葵放在暗處23天后。分別放置在2個相同規(guī)格的密閉容器中,其中一容器裝氫氧化鈉溶液,另一個容器中裝等量水。放陽光下照射幾小時后,分別取下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里,水浴加熱,溶去葉綠素,滴碘酒,觀察葉片顏色。 呈現實驗結果:甲中的葉片未變成藍色;乙中的葉片變成了藍色。 問題:本實驗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生1:乙中植物進行著光合作用。 生2:甲中植物沒有淀粉。 生3:氫氧化鈉吸收了二氧化碳,所以甲中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師:導致實驗結果不同的是哪一變量不同引起的 生:氫氧化鈉溶液與清水。 師:回
33、答得不錯,設計方案時,放入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生:去除二氧化碳。 師:那么同學們思考我們能不能將氫氧化鈉溶液換成氫氧化鉀之類的物質 生:可以。 師:所以設計氫氧化鈉溶液只是控制變量的一種選擇。那么,導致實驗結果不同的本質原因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氣體的多少(有無)。 師:設計本實驗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 生: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師:很好,結論的概括應結合實驗中收集和整理的相關證據,并緊密圍繞研究的問題進 行。請同學們再次概括出研究的結論。 生4: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之一。 生5:必須有二氧化碳參與,綠葉才能在光下制造淀粉。 生6:植物的光合作用離不開二氧化碳。 問題: (1)如何才能使教師語言具有啟發(fā)性 (10分) (2)本材料運用了提問技能,提問的要點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污水井合同范本
- 科技教育助力青少年成長發(fā)展
- 科技產品營銷在電商平臺上的策略探討
- 科技與運動結合打造未來趣味體育課
- 持干股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國葡甲胺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船釣卷線輪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科技企業(yè)面試指南簡歷制作與面試技巧
- 二零二五年度自駕旅游交通工具免責協議
- 2025年度智慧物流系統(tǒng)融資合同
- 會計法律法規(guī)答題答案
- 《建筑基坑工程監(jiān)測技術標準》(50497-2019)
- 數字經濟學導論-全套課件
- 幼兒繪本故事:奇怪的雨傘店
- 鋼琴基礎教程教案
- 糖基轉移酶和糖苷酶課件(PPT 111頁)
- 屋面網架結構液壓提升施工方案(50頁)
- (語文A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件跳水 (2)
- 第6章向量空間ppt課件
- 醫(yī)療機構聘用(返聘)證明
- 【單元設計】第七章《萬有引力與宇宙航行》單元教學設計及教材分析課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