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教材分析 本單元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抽象出混合算式的過程,理解混合運算(兩步計算)的意義和運算順序,體會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二、教學目標1 知識與能力1.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抽象出混合算式的過程,理解混合運算(兩步計算)的意義和運算順序,體會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2.能初步學會借助直觀圖等方式,分析、表示數(shù)量關系,會用分步列式或者綜合列式解決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能有條理地敘述自己的思考過程,逐步積累、提高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能力。3.體會“先乘除后加減”的合理性以及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進行簡單的整數(shù)混合運算
2、(兩步),激發(fā)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2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逐步積累、提高解決問題的經驗和能力。三、課時安排小熊購物(1)小熊購物(2)買文具(1)買文具(2)過河(1)過河(2)練習課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課題小熊購物(1)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初步嘗試借助直觀圖表示乘加、乘減等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發(fā)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分步解決“小熊購物”問題的探索過程,感受畫圖策略的意義和價值,體驗混合運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2.會運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運算順序正確的進行計算。3.初步嘗試借助直觀圖表示乘加、乘減等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發(fā)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過程與方法結合分步解決“小熊購物”問題的探索過程,感受畫圖策略的意義和價值,體驗混合運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進行計算。教學難點理解混合運算算式表示的實際意義和運算順序的合理性。教學準備課件、食物面包、餅干、飲料的圖片。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情景創(chuàng)設出示“小熊購物”課件情境。談話引入:小熊壯壯有20元錢,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元?探究新知小熊壯壯拿20元錢,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錢?怎樣列算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組織學生全班交流展示。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乘加、乘減
4、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2.理解應用。全班匯報教師板書,作為答辯人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接受其他同學提問。(1)每一個算式分別解決什么問題?(2)混合運算的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觀察黑板上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3.(1)你知道這個算式解決什么問題嗎? 735 762(2)討論:在算式中既有減法又有乘法,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如果給你20元錢,你準備買什么?你還能提出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大家解決。你有什么收獲?三、鞏固練習課件展示教材P3練一練的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鞏固課堂知識。四、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解決。板書設計小熊購物(1)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
5、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課題小熊購物(2)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結合分步解決“小熊購物”問題的探索過程,感受畫圖策略的意義和價值,體驗混合運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會運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運算順序正確的進行計算。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分步解決“小熊購物”問題的探索過程,感受畫圖策略的意義和價值,體驗混合運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2.會運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運算順序正確的進行計算。3.初步嘗試借助直觀圖表示乘加、乘減等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發(fā)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結合分步解決“小熊購物”問題的探索過程,感受畫圖策略的意義和價值,體
6、驗混合運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進行計算。教學難點理解混合運算算式表示的實際意義和運算順序的合理性。教學準備課件、食物面包、餅干、飲料的圖片。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情景創(chuàng)設出示“小熊購物”課件。談話引入:上節(jié)課我們幫小熊胖胖解決了購物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幫小熊壯壯解決一下購物問題!探究新知提出問題:壯壯有20元,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元?快幫算算吧?。ㄐ〗M同學交流)(1)怎樣列算式?(2)每個算式分別求的什么問題?(3)如果把這兩個算式合在一起,就可以列一個綜合算式
7、20-34。2.小組討論:這兩個算式有乘法又有減法,先算什么?為什么?(1)選擇算式試算。(2)探究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 引導學生講一講思考過程,為什么先算乘法,后算減法?結合情境說清楚。再次體驗運算的順序在會書寫一個算式的基礎上,選擇另一個算式算一算。提問:6+3在情境圖中表示什么意思?通過與情境圖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運算順序的道理。(4)交流書寫體會(5)離開具體情境,掌握混合運算的一般方法。(6)總結計算方法。三、鞏固練習課件出示教材P4練習題。引導學生先讀懂每道題的題意,再列式計算,可以畫圖幫助理解。根據(jù)運算順序直接進行計算。板書設計小熊購物(2)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作業(yè)設計完成核
8、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課題買文具(2)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結合解決“買文具”問題的探索過程,感受畫圖策略的意義和價值,體驗“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解決兩步運算問題的合理性。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解決“買文具”問題的探索過程,感受畫圖策略的意義和價值,體驗“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解決兩步運算問題的合理性。理解并掌握除加、除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進一步學習借助直觀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會解決除加、除減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結合解決“買文具”問題的探索過程,感受畫圖策略的意義和價值,體驗“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解決兩步運算問題的合理性。
9、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體會除加、除減運算順序的合理性。教學難點理解數(shù)量關系,掌握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教學準備課件、實物圖片。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情景創(chuàng)設出示課件,觀察情境圖。1.提問:“原價每本3元”、“現(xiàn)價每本5元”和“現(xiàn)價5本10元”表示什么意思?2.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一:1.提出問題(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錢?)后,要求學生先獨立解決問題。討論交流,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怎樣列算式?這樣列你是怎么想的?方法一:在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每幅圖表示的意思,再引導他們說一說怎樣用算式表示; 還可以怎樣列式?
10、這樣列你是怎么想的?方法二:讓學生對應圖示,說說每部分表示的實際含義。方法三:結合情境說說思考的過程,以及每部分的實際含義。 怎樣書寫呢?有除法又有減法,先算什么?為什么?解決問題二:出示:每本算術本現(xiàn)價比原價便宜多少元?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你,必須知道哪些信息,需要先求什么獨立解決集體交流重點討論:為什么先算105,為什么3-要寫在105前面?有減法,又有除法,要先算什么?集體計算3-105。討論總結哪種做法對?讓學生說一說,選擇合適的方法判斷算式的正誤。適時追問:為什么這樣做是對的?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你有沒有好辦法介紹給大家。板書設計買文具(1)先算除法、再
11、算加減法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課題買文具(2)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理解并掌握除加、除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解決“買文具”問題的探索過程,感受畫圖策略的意義和價值,體驗“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解決兩步運算問題的合理性。理解并掌握除加、除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3.進一步學習借助直觀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會解決除加、除減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結合解決“買文具”問題的探索過程,感受畫圖策略的意義和價值,體驗“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解決兩步運算問題的合理性。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
12、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體會除加、除減運算順序的合理性。教學難點理解數(shù)量關系,掌握除加、除減的運算順序。教學準備課件、實物圖片。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情景創(chuàng)設出示課件,觀察情境圖。提問:“原價每支5元”、“現(xiàn)價4支12元”表示什么意思?2.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二、探究新知解決問題一:提出問題(淘氣買的鋼筆比現(xiàn)在文具店里的鋼筆每支貴多少元?)后,引導學生理解,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從情境中選擇哪些信息可以解決問題。2.要求學生先獨立解決問題。3.討論交流,總結解決問題的方法。 怎樣列算式?這樣列你是怎么想的?4.怎樣書寫呢?有除法又有減法,先算什么?為
13、什么?解決問題二:結合上面的情境說一說下面算式的意思,并算一算。讓學生說一說每個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法算是在情境圖中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然后完整的說說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即“買3支鋼筆和4支自動鉛筆,一共花了多少元?”三、鞏固練習課后練習3題、第4題。板書設計買文具(2)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課題過河(1)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理解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結合“過河”情境,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認識小括號,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14、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在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經驗,逐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結合“過河”情境,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認識小括號,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積累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經驗,逐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教學準備課件、小括號紙板、計算評比星。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情景創(chuàng)設二年三班的小朋友到公園游玩,他們要租船到河的對岸去,他們遇到了什么
15、需要解決的問題呢?出示主題圖,請同學提出問題。探究新知1.問題: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只船限乘9人,需要幾只船?2.解決問題:獨立列算式。想要先求出男女生總人數(shù)是多少,再計算需要幾只船。全班匯報。這樣列算式你是怎么想的?要想先算加法,就需要請小括號來幫忙:(29+25)9才能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加法。在混合運算的算式中,一般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有小括號的話,就先算括號里的。提出問題: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條船?你會做嗎? 引導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問題,進一步體會小括號的作用。思考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實際含義。小組討論: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三、鞏固練習1.有25個蘋果,吃了4個后,剩
16、下的平均放在3個盤子里,平均每盤放幾個?2.超市的蘋果和橘子都賣2元錢1斤,媽媽買了3斤蘋果,4斤橘子,共花了多少元?3.算一算(小組比賽)(24+25)7 (3016)2(10075)5 (9087)9板書設計過河(1)一個算式中,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課題過河(2)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理解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過河”情境,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認識小括號,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2.理解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3.
17、在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運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經驗,逐步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結合“過河”情境,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認識小括號,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教學難點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有改變原來運算順序的作用。教學準備課件、小括號紙板、計算評比星。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情景創(chuàng)設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理解“限乘”是什么意思?探究新知提出問題:一共70人,先坐滿大車,剩下的坐小車,至少需要多少輛小車?學生獨
18、立思考解決問題全班交流: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結合情境討論,帶有小括號的算式所表達的含義及其運算順序??匆豢矗f一說,用(70-46)8還能解決什么問題? 三、鞏固練習書后練習 練習時引導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進行計算。板書設計過河(2)一個算式中,有小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二單元 觀察物體教材分析 本單元經歷觀察、想象、驗證的過程,逐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觀察一個物體最多看到3個面,并能根據(jù)具體的事物、照片、直觀圖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二、教學目標1 知識與能力經歷觀察、想象、驗證的過程,逐步體會從不
19、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觀察一個物體最多看到3個面,并能根據(jù)具體的事物、照片、直觀圖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在觀察、想象、猜想、驗證等活動中,初步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及空間想象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在與他人合作觀察交流的活動中,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體驗觀察和想象的樂趣,積極觀察物體的活動經驗。2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驗觀察和想象的樂趣。三、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看一看(一)第二課時 看一看(二)練習課第二單元 觀察物體課題看一看(一)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在實物觀察、空間想象和推理等活動中,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角度)觀察物體,每次最多能看到三個面,積累觀察物體的活動經驗。
20、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能根據(jù)照片或直觀圖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在實物觀察、空間想象和推理等活動中,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角度)觀察物體,每次最多能看到三個面,積累觀察物體的活動經驗。在想象、推理、觀察、驗證的活動中,初步發(fā)展合情推理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簡單描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觀察結果,體驗觀察的樂趣。過程與方法在想象、推理、觀察、驗證的活動中,初步發(fā)展合情推理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簡單描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觀察結果,體驗觀察的樂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能根據(jù)照片或直觀圖辨認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簡單物體。
21、教學難點 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長方體,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教學準備課件、長方體實物、學生從家中帶的小動物玩具等。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情景創(chuàng)設出示主題情境圖,說一說圖中小朋友們都在做什么? 他們分別站在什么位置?從哪個角度觀察長方體紙箱的?探究新知觀察情境圖,獨立想象判斷。(1)出示問題中的三幅圖,讓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分別是哪個小朋友看到的?連一連。(2)完成后組織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3)組織集體交流:這三幅圖分別是誰看到的,你是如何判斷的?引導學生說清楚在哪個位置能看到幾個面。 教師要適時的找學力有困難的學生觀察實際物體,進而排除難點。站
22、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幾個面?分析提問的意思,“每次最多能看到幾個面”是什么意思?先引導學生不看,想一想: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的面有什么不同?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看一看,觀察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幾個面?先觀察紙箱驗證自己之前的猜想是否正確,再讓小組內同學模擬主題圖中的情境,站在與圖中相符的位置輪流觀察,互相說一說自己看到了幾個面?分別是哪幾個面?說一說,討論:為什么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鞏固練習出示觀察小熊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四名同學都是站在什么位置觀察小熊的?出示問題下面的四幅圖,讓學生嘗試獨立判斷分別是誰看到的。也可以借助實物觀察。集體交流?;顒有〗Y:通過剛才的觀察活動,你發(fā)
23、現(xiàn)了什么?板書設計看一看(一)站在不同位置觀察 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二單元 觀察物體課題看一看(二)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經歷從不同角度觀察兩個物體的活動過程,進一步體驗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間的相對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據(jù)物體的相對位置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經歷從不同角度觀察兩個物體的活動過程,進一步體驗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間的相對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據(jù)物體的相對位置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2.在想象、推理、觀察、驗證的活動中,初步發(fā)展合情推理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3.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簡
24、單描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觀察結果,體驗觀察的樂趣。過程與方法在想象、推理、觀察、驗證的活動中,初步發(fā)展合情推理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與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簡單描述自己的思考過程和觀察結果,體驗觀察的樂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能根據(jù)物體的相對位置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教學難點發(fā)展合情推理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教學準備課件、觀察用實物。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在觀察一個物體時,站在不同位置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找同學到前面演示,其他同學說一說她看到的是物體的哪個面?探究新知情境一,出示情境圖。下面兩幅圖分別是
25、誰看到的?引導學生說說這三個小朋友分別是從哪個角度觀察桌子上的牙膏盒和茶杯的,他們看到的畫面應該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觀察奇思和淘氣的相對位置,以及他們兩個看到物體的位置關系。討論淘氣和奇思看到的兩幅圖有什么不同。笑笑說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說的對嗎?先說說笑笑看到的畫面應該是什么樣的?再討論笑笑能否看到牙膏盒。小組合作模擬觀察。情景二:淘氣從窗外看到的情景會是下面哪幅圖?引導學生看清笑笑在桌子的哪一邊?出示四幅畫面,從中選擇哪幅圖是從窗外看到的。組織學生集體交流選擇的結果和思考的過程。課堂小結1.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和同伴說一說。2.同伴合作,模擬練習題中的情景,做一做,說一說你看到的物體是什
26、么。 再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會解決嗎?板書設計看一看(二)當前面物體比后面寬、高的時候,后面的物體會被擋住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三單元 加與減教材分析 本單元會借助簡單的直觀圖等分析理解數(shù)量關系,并能運用三位數(shù)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逐步積累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經驗。二、教學目標1 知識與能力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連加和連減法的意義,感受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在實際中的應用。會借助簡單的直觀圖等分析理解數(shù)量關系,并能運用三位數(shù)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逐
27、步積累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經驗。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shù)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逐步養(yǎng)成認真傾聽、勇于表達、反思質疑、細心計算、及時驗算的學習習慣。2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養(yǎng)成認真傾聽、勇于表達、反思質疑、細心計算、及時驗算的學習習慣。三、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捐書活動第二課時 運白菜第三課時 節(jié)余多少錢第四課時 里程表(一)第五課時 里程表(二)練習課第三單元 加與減課題捐書活動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捐書活動”的情境,經歷從表格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連加法運
28、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的連加法。2.能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3.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和方法,初步發(fā)展估算意識,逐步養(yǎng)成認真計算的好習慣。過程與方法結合“捐書活動”的情境,經歷從表格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連加法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的連加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逐步養(yǎng)成認真計算的好習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探索連加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教學難點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準備課件、投影,學習卡片和答案。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集體指導1創(chuàng)
29、設“捐書活動”的情境,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以圖表形式呈現(xiàn)兩個年級捐書的情況:三年級捐書情況班級數(shù)量/本三(1)班118三(2)班104三(3)班95四年級捐書情況班級數(shù)量/本四(1)班103四(2)班109四(3)班982.哪個年級捐的書多一些?根據(jù)以上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請大家試著估一估,哪個年級捐的多?說說你估算的方法。二、小組和個別學習1.獨立完成學習卡片。2.小組交流并匯報。三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1)運用前面學習過的知識,思考連加法該如何計算?(2)嘗試著獨立完成學習卡片,可以寫出多種方法。(3)小組交流,組員要輪流介紹方法,各自發(fā)表意見,最后挑選出一種
30、簡潔并易于理解的方法,準備全班交流。建議時間:8分鐘;教師巡視,對遇到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3.小結:豎式計算應注意的問題。用豎式計算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三、個別學習1.檢測診斷學習結果四年級一共捐書多少本?2.引導檢測卡有錯誤的同學改錯,全部正確及改完錯誤的同學繼續(xù)做發(fā)展卡。3.做完發(fā)展卡,提醒學生到答案區(qū)對答案,引導發(fā)展卡有錯的同學改錯,理解有困難的題可以在組內交流也可以求助老師。板書設計捐書活動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三單元 加與減課題運白菜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進一步結合加減混合運算的現(xiàn)實背景,積累從多角度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活動經驗,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時目
31、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運白菜”的情境,進一步認識小括號的作用,能進行簡單的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兩步)及其驗算。2.進一步結合加減混合運算的現(xiàn)實背景,積累從多角度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活動經驗,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與同伴交流不同算法的過程中,初步體會計算及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養(yǎng)成精心計算、及時驗算的好習慣。過程與方法結合“運白菜”的情境,進一步認識小括號的作用,能進行簡單的整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兩步)及其驗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養(yǎng)成精心計算、及時驗算的好習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探索連減的具體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教學難點運用連減等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準備課件、投影,學習卡片
32、和答案。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集體指導 出示書中“運白菜”的情境圖。提問: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提問: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二、小組和個別學習1估算解決問題:還剩多少棵白菜?提問:你能試著先估計還剩多少棵白菜嗎?說一說自己估算的過程與方法學生獨立計算出示學習指南: 學習指南1.運用前面學習過的知識,思考連減法該如何計算?2嘗試著獨立完成學習卡片,可以寫出多種方法。3. 小組交流,組員要輪流介紹方法,各自發(fā)表意見,最后挑選出一種簡潔并易于理解的方法,準備全班交流。 建議時間:8分鐘4.小組交流并匯報5.小結:豎式計算應注意的問題。6.算一算、再
33、進行驗算。讓學生嘗試獨立計算1000-372-210集體交流。三、個別學習檢測診斷學習結果1.完成檢測卡,到教師處進行批閱。(合格的同學進入到練習卡片的學習,沒合格的同學需要改正錯誤后才可以進入到練習卡片的學習。)2.練習卡片完成后到相應的答案區(qū)對答案,改正錯誤時,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與同學討論或請老師幫助。3.完成練習卡后進入發(fā)展學習。板書設計運白菜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三單元 加與減課題節(jié)余多少錢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進一步理解畫直觀圖理解數(shù)量關系的直觀性,體會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策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節(jié)余多少錢”的生活情境,經歷分析問題和
34、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2會運用加減混合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進一步理解畫直觀圖理解數(shù)量關系的直觀性,體會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策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過程與方法結合“節(jié)余多少錢”的生活情境,經歷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多種策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探索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教學難點探索加減混合計算的方法,并能解決一些問題。教學準備課件、投影,學習卡片和答案。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
35、合作探究教學過程集體指導觀察主題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和個別學習出示問題1“亮亮和奶奶8月份花了745元,8月份節(jié)余了多少元?”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組織集體交流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算式中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還有其他不同的解決方法嗎?說一說。算式中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還有其他不同的解決方法嗎?說一說。出示問題2“九月份節(jié)余260元,十月份節(jié)余的錢比九月份少30元,兩個月一共節(jié)余了多少元?”提問:求兩個月一共節(jié)余了多少元需要知道哪兩個信息?哪個信息已經知道?不知道的信息是什么?通過哪兩個信息能求出來?獨立解決,可以畫一畫,做一做。集體交流,全班匯報。260為什么用了兩次?試一試:平均每個月
36、節(jié)余225元,估一估幾個月節(jié)約的錢可以買一臺洗衣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算組織集體交流三、個別學習檢測診斷學習結果1.出示學習指南,組織學生獨立完成檢測卡。教師巡視,對遇到困難的同學給予幫助。2.引導檢測卡有錯誤的同學改錯,全部正確及改完錯誤的同學繼續(xù)做發(fā)展卡。3.做完發(fā)展卡,提醒學生到答案區(qū)對答案,引導發(fā)展卡有錯的同學改錯,理解有困難的題可以在組內交也可以求助老師。板書設計節(jié)余多少錢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三單元 加與減課題里程表(一)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初步嘗試借助直觀圖和線段圖理解題意、表示數(shù)量關系,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火車里程表”,經
37、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讀常見的火車里程表,解決里程表中的數(shù)學問題,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2.初步嘗試借助直觀圖和線段圖理解題意、表示數(shù)量關系,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3在與他人交流時,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過程與方法結合“火車里程表”,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讀常見的火車里程表,解決里程表中的數(shù)學問題,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與他人交流時,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能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會讀常見的火車里程表,解決里程表中的數(shù)學問題。教學難點能用直觀圖或線段圖表示
38、數(shù)量關系。教學準備課件、投影,學習卡片和答案。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集體指導二、小組和個別學習1.出示行車路線圖和里程表。找出表格中的每個數(shù)據(jù)在路線圖上分別是哪一段?并指一指。2.出示問題:保定到石家莊有多少千米?有沒有其他的表示方法?有什么異同?集體試著畫一畫。你能試著獨立解決這個問題嗎?集體交流匯報3.解決:保定到鄭州有多少千米?結合行車路線圖和里程表,在圖上找一找、畫一畫、說一說。813-689求的是哪兩個城市之間的路程?“直觀圖和線段圖”是如何幫助你解決問題的?三、個別學習檢測診斷學習結果1.練一練:25頁第1題。225頁2題。325頁3題。板書設計里程表
39、(一)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三單元 加與減課題里程表(二)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初步學習借助直觀圖和線段圖理解題意、表示數(shù)量關系,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汽車里程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讀常見的汽車里程表,并解決里程表中的數(shù)學問題,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應用意識。2.初步學習借助直觀圖和線段圖理解題意、表示數(shù)量關系,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3.培養(yǎng)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事物的好奇心,能傾聽別人的意見,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過程與方法結合“汽車里程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讀常見的汽車里程表,并解決里程表中的數(shù)學問題,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應用
40、意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事物的好奇心,能傾聽別人的意見,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快樂。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會讀常見的火車里程表,解決里程表中的數(shù)學問題。教學難點能用直觀圖或線段圖表示數(shù)量關系。教學準備課件、投影,學習卡片和答案。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集體指導二、小組和個別學習1.回顧交流:我們昨天是怎樣學習“火車里程表”這節(jié)課的?2.怎樣利用線段圖來理解題意的?3.出示問題情境和汽車里程表。獨立讀題,想一想、說一說你知道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4.淘氣根據(jù)題意畫了一個圖,你能看懂嗎? 圖中的35千米是什么意思?星期一的160千米包括哪兩個數(shù)據(jù)?在圖中星期一表示的是
41、哪部分?實際上行駛多少千米?嘗試畫一畫直觀圖或線段圖。怎樣計算每天行駛的路程呢?5.哪一天行駛的里程數(shù)最多? 你有什么好辦法能比較出來?集體交流匯報6.通過學習“里程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思考? 還能提出哪些新的問題?三、個別學習檢測診斷學習結果1.練一練:27頁1題。227頁2題。327頁4題。板書設計里程表(二)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四單元 乘與除教材分析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2)通過嘗試,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二、教學目標1 知識與能力(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
42、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2)通過嘗試,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3)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2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三、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小樹有多少棵第二課時 需要多少錢第三課時 豐收了第四課時 植樹練習課第四單元 乘與除課題小樹有多少棵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通過課前表內乘法的復習,促進學生自主探索,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
43、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2)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1)通過課前表內乘法的復習,促進學生自主探索,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2)經歷與他人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在與同伴交流,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能夠認真傾聽與質疑,不斷反思自己的思維歷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認真觀察、主動思考,能夠積極地參與數(shù)學的研究活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
44、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教學難點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教學準備學具模型、課件、學習卡片。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集體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學校想在教學樓周圍種一些樹來綠化校園,給同學們創(chuàng)設一個優(yōu)美的學習環(huán)境,學校購買了一些樹苗,請看主題圖。出示學習任務,組織學生探究思索。學習任務: 3捆一共多少棵?1.獨立學習(建議2分鐘)(1)運用剛剛學習“問題一”的收獲,嘗試獨立解決問題二,列出算式并計算結果。(2)記錄計算過程,準備在小組內交流。2.小組交流(建議2分鐘)(1)小組成員輪流說一說自己計算的方法;(2)在小組內解決組內成員困惑的問題,準
45、備向全班同學匯報學習卡上的問題。3.全班交流(建議5分鐘)(1)運用前面學習的表內乘法知識,嘗試獨立探索計算“203”的結果。記錄計算過程,準備在小組內交流。(2)小組交流(建議3分鐘)小組成員輪流說一說自己計算的方法;在小組內解決組內成員困惑的問題,準備向全班同學匯報學習卡上的問題。(3)全班交流(建議5分鐘)組織全班交流,介紹不同的口算方法。引導學生說明,理解不同的口算方法。出示學習任務,組織學生探究思索。學習任務:園林工人運走了3車樹苗,一共多少棵?板書設計問題一:3捆一共多少棵? 問題二:園林工人運走了3車樹苗,一共多少棵? 20360(棵) 50031500(棵) 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
46、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四單元 乘與除課題需要多少錢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過程與方法(1)通過嘗試,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2)經歷與他人交流、合作;經歷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在與同伴交流,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能夠認真傾聽與質疑,不斷反
47、思自己的思維歷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教學難點探索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教學準備課件、學習卡片。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一、集體學習星期天,甜甜、淘淘和明明一起來到海邊,仔細觀察圖,他們在做什么呢?你能從中獲得那些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出示學習任務,組織學生探究思索。學習任務: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1.獨立學習(建議3分鐘)(1)運用前面學習的乘法知識,獨立探索用不同方法計算“123”的結果。(2)記錄計算的過程,準備小組內交流。2
48、.小組交流(建議3分鐘)(1)小組成員輪流說一說自己計算的方法;(2)在小組內解決組內成員困惑的問題,準備向全班同學匯報 學習卡上的問題。3.全班交流(建議5分鐘)組織全班交流,介紹不同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說明,理解不同的計算方法。出示學習任務,組織學生探究思索。二、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學習任務:小皮艇的價錢是皮球的4倍,一個小皮艇多少元? 1.獨立學習(建議2分鐘)(1)運用剛剛學習“問題一”的收獲,嘗試獨立解決問題二,列出算式并計算結果。(2)記錄計算過程,準備在小組內交流。2.小組交流(建議2分鐘)(1)小組成員輪流說一說自己計算的方法;(2)在小組內解決組內成員困惑的問題,準備向全班同
49、學匯報學習卡上的問題。3.全班交流(建議5分鐘)板書設計問題一: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12336(元) 問題二:小皮艇的價錢是皮球的4倍,一個小皮艇多少元? 18472(元) 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四單元 乘與除課題豐收了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2)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1)通過課前表內除
50、法的復習,促進學生自主探索,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2)經歷與他人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在與同伴交流,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能夠認真傾聽與質疑,不斷反思自己的思維歷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認真觀察、主動思考,能夠積極地參與數(shù)學的研究活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教學難點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教學準備學具模型、課件、學習卡片。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集體學習創(chuàng)設
51、情境,問題導入。獨立探索“602”的口算方法。仔細觀察主題圖,你能從中獲得那些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出示學習任務,組織學生探究思索。1.獨立學習(建議3分鐘)(1)運用前面學習的除法知識,在課堂練習本上嘗試獨立探索 計算“602”的結果。 (2)記錄計算的過程,準備小組內交流。2.小組交流(建議3分鐘)(1)小組成員輪流說一說自己計算的方法;(2)在小組內解決組內成員困惑的問題,準備向全班同學匯報 學習卡上的問題。全班交流(建議5分鐘)組織全班交流,介紹不同的口算方法。引導學生說明,理解不同的口算方法。出示學習任務,組織學生探究思索學習任務 1.獨立學習(建議3分鐘)(1)運用剛剛學到
52、的除法計算方法,在數(shù)學書P34,獨立解決 山羊伯伯的問題。 (2)記錄計算的過程,準備全班交流。 2. 全班交流(建議3分鐘)板書設計問題:平均每只小兔能得到多少根胡蘿卜? 60230(根)山羊伯伯要把這些白菜運回家,需要運多少次? 160820(次) 作業(yè)設計 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四單元 乘與除課題植樹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能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2)結合具體情境,能用除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過程與
53、方法(1)通過嘗試,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2)經歷與他人交流、合作;經歷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在與同伴交流,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能夠認真傾聽與質疑,不斷反思自己的思維歷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2)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及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教學難點探索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教學準備課件、學習卡片。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過程集體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仔細觀察主題圖,他們在做
54、什么呢?你能從中獲得那些數(shù)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獨立探索“363”的計算方法。1.獨立學習(建議3分鐘)(1)運用前面學習的除法知識,獨立探索用不同方法計算“363”的結果。 (2)記錄計算的過程,準備小組內交流。2.小組交流(建議3分鐘)(1)小組成員輪流說一說自己計算的方法;(2)在小組內解決組內成員困惑的問題,準備向全班同學匯報 學習卡上的問題。全班交流(建議5分鐘)組織交流口算“363”的方法組織全班交流,介紹不同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說明,理解不同的計算方法。獨立探索出示學習任務,組織學生探究思索。1.獨立學習(建議2分鐘)(1)運用剛剛學習“任務一”的收獲,嘗試獨立解決“任務二
55、”,列出算式并嘗試用多種方法計算結果。(2)記錄計算過程,準備在小組內交流。2.小組交流(建議2分鐘)(1)小組成員輪流說一說自己計算的方法;(2)在小組內解決組內成員困惑的問題,準備向全班同學匯報學習卡上的問題。3.全班交流(建議5分鐘)板書設計平均每班分到多少棵樹苗? 36312(棵) 三(1)班共有48人參加植樹,每4人一組,可以分成幾組? 48412(組)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五單元 周長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生將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二、教學目標1 知識與能力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
56、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2、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2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三、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什么是周長第二課時 多邊形周長第三課時 長方形周長練習課第五單元 周長課題什么是周長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2、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3、能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過程與方法結
57、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教學難點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準備課件、米尺、樹葉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提問,師生討論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1、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請大家欣賞老師收集到的各種各樣的樹葉圖片,欣賞一下。拿出一張紙,選擇一片最喜歡的樹葉,用彩色筆沿著樹葉的邊一筆描出它的輪廓。學習任務:(1)獨立學習,自己選擇喜歡的圖形沿著邊畫一圈。
58、說出從哪里開始畫,在哪里結束的。(2)小組學習,小組內輪流說說你畫的圖形的周長。(3)用筆畫出樹葉的邊,匯報,指出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4)自己選擇你喜歡的圖形,用一筆描出來它的周長。2、解決問題(1)學習新知。找出身邊的自己喜歡的圖形,量一下它的周長。(2)量生活中的物體的周長。如:腰圍、褲子長度等小結:通過前面的學習,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善于觀察,愛動腦筋,所以想要請同學們參加下面的闖關比賽。讓學生找出情境圖中的每段的距離,然后求出周長是多少米。找一找,摸一摸。從我們身邊找一個例子說一說什么是周長。3、能夠自己測量周圍物體的周長。4、根據(jù)情境圖,探索求平面圖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二、鞏固練習診
59、斷學習結果闖關比賽。書中P46練一練。板書設計什么是周長作業(yè)設計完成核心課堂/一本好卷本節(jié)課習題。第五單元 周長課題多邊形周長課型新授課內容分析結合具體情境,探究并掌握多邊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且會用簡便方法計算多邊形的周長,根據(jù)周長的意義,應用數(shù)的運算的知識解決簡單圖形的周長問題。課時目標知識與能力1、結合具體情境,探究并掌握多邊形周長的計算方法。2、會用簡便方法計算多邊形的周長。3、能根據(jù)周長的意義,應用數(shù)的運算的知識解決簡單圖形的周長問題。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情境,探究并掌握多邊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且會用簡便方法計算多邊形的周長,根據(jù)周長的意義,應用數(shù)的運算的知識解決簡單圖形的周長問題。情感態(tài)度
60、價值觀使學生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用簡便方法計算多邊形的周長。教學難點應用數(shù)的運算的知識解決簡單圖形的周長問題。教學準備課件教學媒體選擇PPT教學活動提問,師生討論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導入。師:我們大家是不是休息的時候都會去公園散步呢?那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一個圖片,你能嘗試自己算出圖中小公園的周長嗎?(課件出示教材第46頁“試一試”第1題)二、探究新知學生嘗試獨立解答。師:現(xiàn)在誰想起來說一下他自己的解答方法呢?生1:計算小公園的周長,實質就是計算這條環(huán)繞小公園的小路的長度和。我們可以依次把這些小路的長度相加240+410+200+190+560=1600(米)。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除數(shù)是整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二) 西師大版
- 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第1課時 東西南北 北師大版
- 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設計-1.6集郵北師大版
- 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7.2 圖形與位置 ∣蘇教版
-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5.5 求簡單的經過時間丨蘇教版
- 2025年房地產經紀公司補充協(xié)議反饋 副本
- 2025年學習雷鋒精神62周年主題活動實施方案 (3份)
- 湖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學?!緦凇空猩荚嚒編煼额悺繉I(yè)【綜合知識】試題及答案
- 3-乘法-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晚春》歷年中考古詩欣賞試題匯編(截至2023年)
- 船模航模車模社團教案
- 幼兒園小班學情分析案例及分析
- 2024年社區(qū)工作者考試題庫及答案
- 無人機紅外技術培訓
- 2024中考英語1500詞匯默寫匯總表練習(含答案)
- 麥琪的禮物全面英文詳細介紹
- 銀行前端工作總結
- 初中數(shù)學代數(shù)式
- 數(shù)字資產培訓課件
- 2023年山東棗莊滕州市魯南高科技化工園區(qū)管理委員會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共500題)答案詳解版
- 制程無有害物質識別及風險評估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