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隋朝的統(tǒng)一與滅亡》教學設計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隋朝的統(tǒng)一與滅亡》教學設計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隋朝的統(tǒng)一與滅亡》教學設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頁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隋朝的統(tǒng)一與滅亡教學設計一、課程標準內容要點:知道隋朝的統(tǒng)一,了解科舉取士制度的創(chuàng)建和大運河的開通。認知提示:說明隋朝滅亡的原因,知道隋朝是一個有作為但很短命的王朝。解讀:隋朝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在隋朝存在的37 年中,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均有所發(fā)展,特別是隋朝創(chuàng)建了影響深遠的科舉制度,開通了舉世聞名的大運河。隋朝的建立結束了數(shù)百年的分裂割據(jù)狀態(tài),開創(chuàng)了國家再度統(tǒng)一的新局面,為后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但很快,它因暴政而滅亡。二、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了解隋的統(tǒng)一、開通大運河、開創(chuàng)科舉取士制度和隋朝的滅亡等基本史實,思考和認識歷史現(xiàn)象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通過

2、引導學生分析隋煬帝的功過,培養(yǎng)學生全面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過程與方法:識讀隋朝大運河示意圖和相關歷史材料,獲取有效歷史信息,正確評價大運河在歷史上的作用;閱讀相關材料,通過梳理、比較古代的選官制度,理解科舉制創(chuàng)立的進步意義。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隋朝的統(tǒng)一,結束了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長期分裂的局面,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民族交融和國家的統(tǒng)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大運河的開通,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三、教材分析本課涵蓋隋的統(tǒng)一、開通大運河、開創(chuàng)科舉取士制度以及隋朝的滅亡四個子目的內容。四部分內容以隋朝的興衰為主要線索,中間插入隋朝所做的兩件大事:科舉制度的開創(chuàng)與大運河的開通。兩者實際上講的

3、是隋朝的治理。學習這四部分內容,首先要了解隋朝建立前后中國分裂與統(tǒng)一的歷史狀況以及古代選官制度的發(fā)展變化。從東漢末年開始,封建割據(jù)勢力一直占有巨大優(yōu)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分裂,戰(zhàn)亂頻繁。這期間盡管出現(xiàn)過西晉統(tǒng)一、北魏與北周統(tǒng)一黃河流域,但或者時間短暫,或者只限于局部統(tǒng)一。589年,隋文帝結束長期分裂局面,再次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因此,隋的統(tǒng)一具有劃時代意義,成為隨后持續(xù)300多年統(tǒng)一局面的起點,為中國封建社會進入鼎盛時期奠定了堅實基礎。在中國古代,地理環(huán)境是分裂出現(xiàn)的重要因素。中國大陸地勢西高東低,大河一般自西向東流入大海,因此南北之間的交通甚為不便。秦朝時期修筑靈渠,將珠江流域與長江流域聯(lián)系

4、起來,而大運河將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連在一起。這樣,中國長城以南幾大水系全部連接起來,不僅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也有利于維系國家統(tǒng)一。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廣泛搜羅人才,漢朝通過察舉制由下而上推薦人才為官。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選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以門第家世來選官,有才學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難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隨著世家大族的沒落,依靠門第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無法繼續(xù)下去。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通過考試方式把普通地主吸收到政權中來;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形成。這一制度為后世歷朝沿用,影響深遠,成為國家興盛的基石。四、課時安排:1課時五、教學

5、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視頻大隋風云主題曲,營造學習氛圍。(PPT呈現(xiàn))百家講壇的蒙曼說:“隋朝就像流星一樣,瞬間摧殘,瞬間毀滅,勃興速亡,魅力十足!”隋朝37年,二世而亡。隋文帝和隋煬帝,到底做對了什么,又做錯了什么?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流星王朝隋朝。(二)新課教授1.平陳立業(yè)隋的統(tǒng)一出示任務:學生閱讀教材“隋的統(tǒng)一”一目,說出隋朝建立的時間,建立者,都城分別是什么?何時統(tǒng)一全國,統(tǒng)一的標志是什么,統(tǒng)一有何意義?反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最后再次強調與歸納學生的回答。小結:隋朝建立,國家統(tǒng)一,社會相對安定,這為隋朝的發(fā)展與繁榮奠定了基礎,那隋朝的國力發(fā)展如何呢?出示任務:PPT

6、呈現(xiàn)有關隋朝經濟富庶的史料。請同學們回答:隋朝的經濟為何如此繁榮?反饋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自主學習與交流。(1)發(fā)展經濟;(2)編訂戶籍;(3)統(tǒng)一南北貨幣和度量衡制度;(4)加強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教師設疑:這些措施的實施又給隋朝帶來怎樣的結果?學生結合教材及PPT呈現(xiàn)的“柱狀圖”進行交流。師生共同總結:隋朝實施這些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迅速恢復和發(fā)展,人口數(shù)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度增長,隋朝成為一個疆域遼闊,國力強盛的王朝。小結:俗話說,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隋朝取得如此大的發(fā)展,是因隋文帝“治國有方”,有一批優(yōu)秀人才為國“出謀劃策”,那“優(yōu)秀人才”如何選拔呢?2.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科舉制出示任務:

7、PPT呈現(xiàn)“舉子看榜圖”,讓學生閱讀教材“開創(chuàng)科舉取士制度”一目,說出隋朝在選官上有何創(chuàng)新?原因如何?反饋指導:小組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概括學生的回答。隋朝統(tǒng)一后,國家的建設與發(fā)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之前魏晉南北朝時期,選拔官吏主要看門第,不問才華,弊端明顯。所以隋文帝即位后,廢除了前朝選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學識,開始進行分科考試,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到隋煬帝時,設立進士科,憑考試成績錄取選拔,標志著科舉制度的正式確立。教師設疑:這種新的選拔官員的制度科舉取士最受哪些人的歡迎?有什么積極作用?PPT呈現(xiàn)史料,學生結合史料與教材知識,小組交流,回答問題與此前的用人制度相比較,科

8、舉制結束了魏晉以來憑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體現(xiàn)的在考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世族官僚在人才薦舉和考察時的營私舞弊,士人經由考試而入仕,為庶族知識分子開辟了廣闊的入仕道路??婆e制度間接擴大了教育范圍,打破了豪門貴族壟斷教育的狀況,刺激了官學和私學的發(fā)展,促進了學校數(shù)量的增加,也擴大了學習的內容,除四書五經外,有詩賦雜文,也有經史典籍,還有策論。師生共同總結: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立,最受門第不高的讀書人歡迎。這是中國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門第不高而有才學的人可以參政,有利于鞏固統(tǒng)治,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fā)展。此后科舉制不斷“完善”,成

9、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續(xù)了1300多年。小結:經過隋文帝的“治理”,隋朝社會繁榮,國力強盛。隋煬帝繼位后,急于建功立業(yè),利用手中的錢、糧、權開始大興工役。3.煬王急業(yè)開通大運河出示任務:請同學們結合材料與教材“開通大運河”一目,指出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什么?(PPT呈現(xiàn)以下材料)從公元604年11月發(fā)詔,第二年2月正式啟動“開鑿大運河”。旨在加強南北的經濟文化聯(lián)系。袁剛君王的比較和隋煬帝的事功與暴政反饋指導: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605年,隋煬帝的一聲令下,僅用了六年的時間,大運河就開通了。出示任務:PPT呈現(xiàn)大運河圖,學生根據(jù)教材完成填空,并勾畫出大運河簡單示意圖

10、。反饋指導:學生自主填空、畫示意圖,教師展示部分同學的成果,進行點評。大運河全長2000多千米,三點四段五河流,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依次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教師設疑:有人說大運河“功在千秋,罪在當時”,你覺得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學生小組內,小組間交流,自由發(fā)言。師生共同總結:從地圖上看,中國江河大都東西走向,造成南北交通不便,大運河的開通溝通南北,加強了南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為祖國的長遠發(fā)展立下汗馬功勞。古人語“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天下轉漕,仰此一渠?!彼哉f大運河“功在千秋

11、”。不過,隋朝為開大運河動用了幾百多萬人,占當時全國人口的將近十分之一,男丁不夠,婦女也被征調去。百姓對此不滿,隋煬帝便用高壓手段鎮(zhèn)壓,規(guī)定凡是反抗者,不管罪行輕重,一律處斬,且無需上報。古人語:“千里長河一日開,亡隋波浪九天來?!彼哉f大運河“”罪在當時”。(提示總結,評價歷史事件必須“一分為二、全面客觀”。)教師設疑:既然大運河是“罪在當時”,請同學們?yōu)樗鍩坶_通大運河支招,如何做才能既開了大運河,又不至于“罪在當時”?學生交流,自由發(fā)言。(答案不要拒于統(tǒng)一,任憑學生自由想象,只要合情合理就對學生進行肯定。)小結:隋煬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縱情享樂,奢侈無度,從而造成了“天下死于役”的慘

12、象,民變四起,致使隋朝像流星一樣,瞬間璀璨,瞬間隕滅。4.隋“贈”遺產隋朝的滅亡出示任務:學生閱讀教材“隋朝的滅亡”一目,回答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反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在教材上適當標注,歸納回答。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煬帝的殘暴統(tǒng)治,濫用民力。他每年都征發(fā)大量的勞動力,去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修筑長城和馳道;多次巡游,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三次征遼。兵役勞役繁重,破壞了生產。人民忍無可忍,發(fā)動起義。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殺害,身死國滅。小結:隋煬帝因實行“暴政”,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我們要全面地看待這些歷史事件,客觀評價隋煬帝。出示任務:PPT呈現(xiàn)

13、:征吐谷,討高麗,用兵力既勞民力,固才冠諸王,然禍及百姓。若雄才兼安宇內,后世論名,可與漢武齊功;建東都,修運河,享獨樂不與眾樂,雖罪在當代,但利延千秋。如恩澤能至斯民,今朝評績,當和禹王同輝。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你如何正確看待隋煬帝?反饋指導:隋煬帝雖說是公認的暴君,可他通音律,善詩賦,治軍旅,絕非一般昏君可比,而且他開運河,修馳道,建東都也都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運河就“功在千秋”,而且他還創(chuàng)立進士科,使科舉制度正式確立,影響深遠。所以我們在看待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時一定要全面客觀公正。小結:隋朝,因隋文帝而勃興,因隋煬帝而速亡,為我們后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出示任務:請同學們回答:對比下面兩則材料,我們可以從中吸取怎樣的經驗教訓?PPT呈現(xiàn):百役繁興,六軍不息,竭盡國力,大興工役,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