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大學生科研與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研 究 報 告項目名稱: 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制度之研究 指導教師: 尚琤 項目負責人: 張夢惠 項目負責人所在院、系: 法學院 目 錄論文摘要3關鍵字 3正文 3一、我國刑訊逼供現(xiàn)狀3二、刑訊逼供產生的各種因素4 (一)刑事訴訟法漏洞4(二)實踐中違背原則4(三)律師會見中的阻礙4(四)偵查人員一己之私4三、我國刑訴法對刑訊逼供的規(guī)定及漏洞5四、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制度5五、外國法律對舉證責任倒置的規(guī)定5六、舉證責任倒置制度必要性6七、舉證責任倒置弊端7八、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實施建議8 (一)提出控告8(二)受理控告8九、調查問卷分析8結語10參考文
2、獻11調查問卷12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制度之研究摘要:刑訊逼供由于嚴重干擾司法公正而被比喻為“毒樹之果”。所謂“毒樹”是指以非法手段得到的口供,“毒果”指的是以非法得到的口供為線索從而獲取的證據(jù)。“毒樹”的土壤理應清除,“毒果”理應堅決消滅。本文通過對導致刑訊逼供的因素進行分析,通過中外法學界關于遏制刑訊逼供的法律條文對比得出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制度的優(yōu)勢,再從反面剖析其劣勢,優(yōu)劣對比后得出實施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的必要性。 關鍵詞:刑訊逼供 舉證責任倒置 審訊全程錄音錄像“正義不僅要得到實現(xiàn),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得到實現(xiàn)。”這句諺語流傳已久,它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簡單,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
3、重要的原則實質正義與程序正義二者統(tǒng)一原則。這也是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每一個執(zhí)法人員、司法人員的基本要求,只有在這兩者結合的基礎上執(zhí)法、司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義。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殘忍的、非人道的、違背人類文明生活價值的權力行為在刑事偵查程序中源源不斷的涌現(xiàn),刑訊逼供早已不是鮮為人知的個案,作為一種有違人權的取證方法,一直為各國刑事法律所禁止,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也對刑訊逼供是明令禁止的,但是在當今社會,媒體報道聲中我們依然對刑訊逼供導致的冤假錯案不絕于耳,究其根本,不難看出在刑事訴訟法中對于刑訊逼供的規(guī)定仍不完善,可以說有些許漏洞,如何遏制刑訊逼供是當務之急,許多學者提出諸多辦法:律師在場權,沉默權
4、,加大檢察院的監(jiān)控力度等等用以維護程序正義,然而卻礙于種種原因,無一實現(xiàn)。我國刑訊逼供現(xiàn)狀表1 中國檢察機關披露的刑訊逼供案件數(shù)量從表1看出,每年刑訊逼供案件的絕對數(shù)量雖然不少,但相對于其他職務犯罪來說仍然是一個很小的數(shù)目(不到1)。如果分布到全國三千余個基層檢察院,則平均每10個檢察院才有一起刑訊逼供案件。以2003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的刑訊逼供案件來看,平均每個省不到兩件!刑訊逼供似乎并不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根據(jù)河南某市人民檢察院在1994年初的統(tǒng)計,該院從1990年到1994年共查處重大的刑訊逼供案件27起。注釋:力量博弈下的刑訊逼供 吳丹紅 發(fā)表日期2009年3月這令我們不禁感到震驚,
5、僅僅一個市級人民檢察院4年的案件就有近30起,足以見得在上述圖表中所統(tǒng)計的案件數(shù)量是大打折扣的,真正的案件數(shù)量、真正的受到侵害的犯罪嫌疑人數(shù)量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注釋:力量博弈下的刑訊逼供 吳丹紅 發(fā)表日期2009年3月二、刑訊逼供產生的各種因素(一)刑事訴訟法漏洞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93 條規(guī)定了“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毙淌略V訟法第43 條規(guī)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jù)?!贝藘蓷l規(guī)定雖然意在保護犯罪嫌疑人的權益,但沒有像英美法系國家那樣賦予其沉默權,相反,刑事訴訟法第93 條規(guī)定了犯罪嫌疑人承擔供述義務,這條規(guī)定為偵查人員實施刑訊
6、逼供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據(jù)。當對于偵查人員提出的問題犯罪嫌疑人沒有如實回答或者沒有按照偵查人員所“期望”的答案進行回答時,偵查人員便可以此條為由,采取種種惡劣手段強迫犯罪嫌疑人按其意圖回答問題,因此不可避免地實施刑訊逼供。這條與英美法系沉默權相對立的規(guī)定,顯然與刑事司法國際標準大相徑庭,其消極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既不利于取證行為的合理化、合法化、文明化,又同時使得刑事訴訟活動中對犯罪嫌疑人口供的依賴性進一步增強,這一點無疑縱容了刑訊逼供行為的發(fā)生,為隨意侵害犯罪嫌疑人的權益提供了可能。(二)實踐中違背原則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有違“重證據(jù),輕口供”原則,在客觀上促成了刑訊逼供的發(fā)生。很多法院在處理
7、案子的時候并沒有按照“重證據(jù),輕口供”的規(guī)律,而是選擇“重口供,輕證據(jù)”在有口供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對證據(jù)不再進行審查,這對于在接受刑訊逼供下提供假口供的被告十分不利。此外,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guī)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jié)輕重的各種證據(jù)。”本條雖然規(guī)定十分明確,但卻有極低的操作性。因為被告人若要證明上述司法人員是否按法定程序收集證據(jù),是否刑訊逼供,是否以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jù)是非常困難的。有效的證據(jù)必須建立在其客觀性、關聯(lián)性和收集程序的合法性基礎上。被告人當庭翻供,而此時審判人員無法判斷偵查人員收集證據(jù)、錄制口供手段是否合法
8、的情況下,應當依照被告人當庭的供述作為其真實供述。然而在我國的司法審判實踐當中,這種方式幾乎沒有被采納過,當被告人翻供后,審判人員會問其原因,被告人由于舉證困難而只能說原來的供述是因為偵查人員的刑訊逼供而做出的,礙于沒有任何證據(jù)支持,審判人員僅以公訴人提交的偵查人員訊問筆錄作為證據(jù),進行前后供述的對比,但證明力十分微弱,不足以使法官形成對刑訊逼供的內心確信,因此便不了了之,使得被告人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這在客觀上促成了刑訊逼供的發(fā)生。(三)律師會見中的阻礙律師在偵查階段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難,且司法機關可派員到場的規(guī)定,更使律師的會見難以取得實際效果,律師很難在偵查階段獲取刑訊逼供的證據(jù)?,F(xiàn)行刑
9、事訴訟法之所以規(guī)定律師在偵查階段可以同在押犯罪嫌疑人會見,并可代理申訴、控告,無疑是為了加強對犯罪嫌疑人權利的保護,為了能對偵查機關刑訊逼供進行預防和監(jiān)督,但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實施的幾年中,可以說立法的初衷基本沒能實現(xiàn)。刑訴法第96條的規(guī)定,“受委托的律師有權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案件情況。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偵查機關根據(jù)案件情況和需要可以派員在場。涉及國家秘密的案件,律師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經偵查機關批準?!币蚱浔旧韮热莸幕\統(tǒng)和不可操作性及我國偵查人員長期以來對律師認識上的偏見,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對律師的抵觸,造成該條規(guī)定在實
10、踐中執(zhí)行起來非常困難。獲取刑訊逼供證據(jù)的困難及對策作者不詳 發(fā)表日期2009年9月 獲取刑訊逼供證據(jù)的困難及對策作者不詳 發(fā)表日期2009年9月 (四)偵查人員一己之私公安機關的刑事偵查人員希望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偵破案件,給社會公眾一個交代,于是開展積極調查,追捕嫌疑人。在將嫌疑人逮捕后又迫于輿論壓力,想盡快結案,于是逼迫嫌疑人錄制口供,進而引發(fā)刑訊逼供。還有一些偵查員有打擊報復之嫌,之前與之有過節(jié),就會被理所應當?shù)恼J定為真兇。另外,有的刑事偵查人員沒有取證的能力或者根本不取證,而犯罪嫌疑人拒絕按偵查人員的意思錄制口供,刑事偵查人員為了達到證明這些犯罪嫌疑人有罪并可以令其入獄,偵查人員采取的手
11、段只能是刑訊逼供。以上闡述的刑訊逼供產生的原因,其實僅為一部分,真正導致刑訊逼供因素還有很多,包括歷史因素、社會環(huán)境因素等等。針對諸多因素,一些法學家也提出過應對方法,筆者在此不予贅述。三、我國刑訴法對刑訊逼供的規(guī)定及漏洞對于刑訊逼供的取證行為,我國刑事訴訟法律是明確予以禁止的。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jù)?!贝藯l文本是一條禁止性規(guī)范,但是,由于沒有對其法律后果進行更進一步規(guī)定,所以該條文實際上不具有程序法的意義。由此可見這是一個立法方面的漏洞。為此,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十一條規(guī)定,“凡經查證
12、確實屬于采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jù)。”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有關規(guī)定也與此基本相同。因此,刑訊逼供獲取的證據(jù)是應當加以排除的。但是,其中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法律僅僅排除刑訊逼供獲得的言詞證據(jù),但是對于由刑訊逼供而獲取的物證,卻沒有加以排除,這樣的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是不徹底的,依然有漏洞,并且它實際上仍為刑訊逼供留下了一個實施的空間;其次,對于刑訊逼供的行為,雖然在刑法上對其罪行有所規(guī)定,但是缺乏程序性規(guī)則,刑訊逼供行為一旦發(fā)生,該如何進行程序上的調查,沒有提及;再次,是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本文將要談的問題是,在調查刑訊逼供的行為時,
13、應當由哪一方承擔舉證責任,需要證明到什么程度,我國刑事訴訟法中并沒有相關規(guī)定。由此可以看出,雖然法律上明令禁止了刑訊逼供的取證方法,但是其中仍然有很大的漏洞需要我們去填補。四、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制度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制度是指當出現(xiàn)刑訊逼供問題時,由公訴方舉證取代原來的由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舉證。對于這種讓公訴方承擔舉證責任的方式究竟是不是舉證責任倒置,學界曾有所爭議。“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明責任是是為了維持公平審判,維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制定的證明責任分配機制。這種舉證責任主要應用在民事訴訟領域,因為主體平等,沒有較大的優(yōu)劣勢之分,因此用此制度實屬公平。但是在部分侵權責任引起的訴訟以及行政
14、訴訟的時候,由于雙方在舉證機會和舉證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處于對被侵害人的保護,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由有優(yōu)勢的或者是加害人一方來承擔證明責任,實施舉證責任倒置。筆者在此論述的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是由公訴方承擔舉證責任,證明刑訊逼供不存在,但是有的學者認為這種情況不是舉證責任倒置,而是正常的“誰主張誰舉證”證明責任的體現(xiàn),因為在公訴案件中公訴方本來就有舉證責任,但是筆者認為,公訴方只是負有證明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并無證明被告人沒有受到刑訊逼供的義務,因為這不是其主張的權利。在被告人認為自己受到刑訊逼供后提出的主張是一個新的主張,此主張并不是公訴方提出,因此其本沒有舉證責任,但是由于此時令被害人
15、(原案中被告人)提出證明被侵害的證據(jù)比由加害人提出自己沒有對其進行加害困難,而讓公訴方承擔證明責任,因為此時的主張者(原案中被告人)和舉證責任方(公訴方)已經分離,所以符合舉證責任倒置的規(guī)則。五、外國法律對舉證責任倒置規(guī)定對于刑訊逼供行為規(guī)定舉證責任倒置,是很多法學家提出的,向英美法系、大陸法系國家借鑒的一種能夠有效遏制刑訊逼供的措施。根據(jù)英美法系國家認為刑訊逼供的是違反程序正義的,因此由刑訊逼供而獲得的證據(jù)一并加以排除,堅決不予采納。當法庭上對被告人自白是否出于自由意志發(fā)生爭執(zhí)時,美國各法院均認為應當由檢察官負擔舉證責任,而在證明標準上,多數(shù)趨向于嚴格的證明,即認為檢察官提出的證據(jù),必須達到
16、“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英國是一個以判例法為傳統(tǒng)的國家,但是,近年來在刑事訴訟方面卻頒布了許多成文法,其中對于刑訊逼供舉證責任的規(guī)定,見于1984年警察與刑事證據(jù)法。該法第76條明文規(guī)定:“對被告人采用壓迫的手段,或者實施在當時情況下可能導致被告人的供述不可靠的任何語言或行為,法庭應當不得將之作為對被告人不利的證據(jù)而提出,除非檢察官能向法庭證明該供述并非以上述方式取得,并且,要將此證明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大陸法系國家雖未直接規(guī)定自白任意規(guī)則,但從其立法實踐來看,對以刑訊逼供手段獲取的口供也是加以排除的。如德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如果就刑訊逼供發(fā)生爭議,被告人有權通過律師告到法院。法院要中止審
17、理,立即開庭審理刑訊逼供是否發(fā)生,要不要排除;且舉證責任倒置,由檢察官來承擔證明刑訊逼供沒有發(fā)生的責任,并且證明標準要達到優(yōu)勢證據(jù)。如果刑訊逼供被排除了,還要給被告人一次機會再申訴,由上級法院審理。日本,對于自白,在被告人提出異議的時候,檢察官有義務向法庭證明其確屬出于自由意志??傮w來說,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國家在舉證責任歸屬的問題上,都傾向于保護被告人。雖然在證明標準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分歧,但規(guī)定由作為控方的檢察機關承擔舉證責任上,卻完全一致。刑訊逼供行為舉證責任的檢討與重構 刑訊逼供行為舉證責任的檢討與重構 樓縉東 應志標 發(fā)表日期2010年6月六、舉證責任倒置制度必要性 “在我國司法制度中,
18、刑訊逼供從來都是被禁止的,在刑法中刑訊逼供甚至被作為犯罪加以確認。但是,我們在司法實踐中看到的現(xiàn)實卻是刑訊逼供屢禁不止,并且大有蔓延之勢,成為“頑癥”,這與我國司法制度中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缺陷有關。雖然刑訊逼供在當今的司法實踐中具有一定普遍性,但是卻很少被認定。這一方面和一些司法機關在辦案中對這種行為采取了默許甚至縱容的態(tài)度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刑訊逼供舉證困難有關,因為很少有涉案嫌疑人想到保留證據(jù),也沒有機會保留證據(jù)。應實行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制度,由辦案人員和辦案機關負責舉證,證明自己沒有刑訊逼供?!?陳興良 對于以上陳興良教授所講我們不難看出為了加大對刑訊逼供的查處力度,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制度
19、無疑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讓刑訊逼供者承擔舉證責任符合現(xiàn)代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精神,保護弱者的權益和限制政府權力,在此基礎上不斷縮小雙方差距。同時,實行刑訊逼供案件的舉證責任倒置還可以有效的促使偵查人員采取措施積極調查案件真相,以正當方法搜集證據(jù),因此不僅是對被害人的一種事后救濟,對于防止刑訊逼供的發(fā)生也起到相當大的作用。由于被刑訊逼供者一般都處在沒有自由和孤立無助的弱勢地位, 完全被偵查機關所控制, 其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必然使其難以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jù)。另外, 偵查階段在案情復雜的情況下有的長達幾個月, 至偵查結束, 受害人被刑訊逼供所造成的傷也基本痊愈, 除非被刑訊致殘或致死。在刑事訴訟法中確立舉證
20、責任倒置制度, 明確規(guī)定在被告人提出有刑訊逼供的案件中由被告人即實施刑訊逼供的偵查人員承擔舉證責任, 如果其不能用充分的證據(jù)證明自己并沒有實施刑訊逼供, 就應讓其承擔刑訊逼供的法律責任, 這對于切實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對刑訊逼供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主要理由有:一、被控告人自己最清楚自身有無過錯,由其舉證符合人類的認識規(guī)律;二、被控告人身為執(zhí)法者負有尊法守法之義務,應當就其執(zhí)法情況,對事實和法律負責;三、執(zhí)法人員應有忠于事實、忠于法律、忠于人民利益的職業(yè)道德;四、有利于提高辦案效率,節(jié)約訴訟成本;五、有利于約束執(zhí)法人員的履職行為,督促其依法辦案、文明執(zhí)法;六、符合司法公正的價值
21、取向,符合辦案的客觀規(guī)律,對刑訊逼供實行舉證責任倒置乃大勢所趨;七、有助于與國際社會法制文明進程接軌,體現(xiàn)司法平民化的親民思想,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權力,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八、與加入WTO、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維護社會穩(wěn)定,創(chuàng)造良好法制環(huán)境。七、舉證責任倒置弊端筆者通過調查走訪,了解到對于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制度并非完美無缺,在實踐中仍有些許弊端。按照現(xiàn)行的刑事訴訟法關于證據(jù)的規(guī)定, 在刑訊逼供案件中, 控訴方是檢察機關, 被告人是有刑訊逼供嫌疑的司法工作人員(主要指偵查階段的偵查人員) ,被害人是被刑訊逼供的原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據(jù)現(xiàn)行舉證責任的規(guī)定, 控訴方應承擔證明被
22、告人有刑訊逼供事實的舉證責任, 被告人(偵查人員) 不承擔舉證責任。然而學者認為現(xiàn)行法律中舉證責任如此分配的結果是: 刑訊逼供犯罪在實踐中往往因為證據(jù)問題而難以追究。學者們認為如果規(guī)定了刑訊逼供的舉證責任倒置, 則刑訊逼供案件的舉證責任由刑訊逼供案件的被告人(偵查人員) 承擔, 一旦被害人提出了曾遭受過刑訊逼供的情況時, 偵查人員必須舉出足夠的證據(jù)來證明其在訊問過程中沒有采取刑訊逼供行為, 否則應當承當不利的法律后果。但是, 刑訊逼供案件中能夠起到證明作用的證人要么是其他偵查人員, 要么是和被害人同樣處于受追究地位的其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這兩種人員都是與原案件有著直接利害關系的人, 他們
23、的證言的證明力度有多大值得懷疑。具體的案件中偵查人員完全可以找到一大批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采取刑訊逼供行為的同事, 因為過幾天他也有可能成為其同事涉嫌刑訊逼供案件的證人。鑒于偵查階段的秘密性和偵查行為的特殊性, 訊問中是否有刑訊逼供行為就只能是成為永久的秘密了,這樣也只有其他偵查人員或者其他犯罪嫌疑人能夠成為證人了, 要求刑訊逼供的被告人(偵查人員) 提供其他證據(jù)證明沒有實施刑訊逼供行為幾乎不可能了。在我國未建立羈審場所分離、審訊錄音錄像、審訊律師在場等制度以前, 要求刑訊逼供的舉證責任倒置沒有任何意義。有學者提出, 刑訊逼供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倒置不同于行政訴訟法中的舉證責任倒置, 它是有前提的,
24、其前提條件是: 指控要有一定的證據(jù), 如被害人的陳述、傷情鑒定和其他能夠證明有刑訊逼供行為發(fā)生的證據(jù)。其實這個歸納并不全面, 刑訊逼供案件中的舉證責任倒置與行政訴訟法中的舉證責任倒置并不僅僅是前提條件的不同, 更主要的是案件中原告人或者稱為被害人對訴訟后果的期盼不同。行政訴訟中原告人一旦勝訴, 也就是法庭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或者變更原行政裁決; 而刑訊逼供案件中的被害人一旦勝訴, 則意味著不僅僅是刑訊逼供案件的勝訴, 還意味著原案件中證據(jù)的效力值得懷疑甚至應當被推翻, 這樣被害人不需要作出什么特別的努力就可以實現(xiàn)對原案件“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可以說, 刑事司法實踐中除了極少數(shù)主動認罪的犯罪嫌
25、疑人、被告人外, 大多數(sh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會提出偵查人員有“刑訊逼供”行為的請求, 特別是在法庭庭審過程中尤甚, 這種現(xiàn)象我們也稱之為翻供現(xiàn)象, 其實, 被告人翻供現(xiàn)象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不應當排除被告人利用庭審機會擾亂視聽的可能。因為隨著刑罰的步步逼近, 趨利避害的本能可能會促使被告人推翻庭前的真實供述。換言之, 被告人的庭上供述不一定是真的, 其庭前供述也不一定就是假的。舉證責任倒置能遏制刑訊逼供嗎 王進喜 法制日報 發(fā)表日期2001-02- 10.發(fā)生這種情況怎么辦呢? 按照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的規(guī)定, 是否有刑訊逼供行為的舉證責任就應當由偵查人員承擔了, 正在審理的案件必然要
26、停止而來進行刑訊逼供案件的審查起訴活動。對于原案件的被告人而言, 提出“某年某月某日偵查人員對其刑訊逼供了”是非常容易的, 因為偵查人員隨時會對其進行訊問, 而偵查人員要證明沒有對其進行刑訊逼供除了同事的證言外, 很難找到其他證據(jù)證明, 畢竟我國沒有實行訊問時的錄音錄像制度。這在很大程度上延誤了原案件的審理, 造成了訴訟資源的浪費。舉證責任倒置能遏制刑訊逼供嗎 王進喜 法制日報 發(fā)表日期2001-02- 10.綜上所述,雖然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制度也存在弊端,但是通過前述可以看出利遠遠大于弊,并且有些弊端可以通過一些其他方法加以克服,因此若想讓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制度更好的得以實現(xiàn),還必須有其
27、他配套制度的輔助。例如在近期提出的刑事訴訟法修改草案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羈押以后,偵查人員對其進行訊問,應當在看守所內進行。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對于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錄像。并應當全程進行,保持完整性和連續(xù)性。然而筆者認為修改草案的規(guī)定仍不完善,應當不分罪責輕重均進行全程錄音錄像,只有這樣才能最大力度保障犯罪嫌疑人權益,并且對于舉證責任倒置中的偵查機關來說,錄音錄像的視聽資料無疑是最有力的證明其沒有實施刑訊逼供的證據(jù)。另外,一直以來,由于我國刑事訴訟法對證據(jù)保全沒有規(guī)定,公檢機關作為追訴方往往更注意收集證明被追訴
28、人有罪、罪重的證據(jù),而不太注意收集證明被追訴人無罪、罪輕的證據(jù)。現(xiàn)實中,證據(jù)的損毀滅失是難免的,證據(jù)如若滅失,它所記載的案件事實則可能無法再現(xiàn)。因此,賦予當事人以證據(jù)保全申請權,使其自愿積極主動發(fā)現(xiàn)、提供和申請保全證據(jù),必然會對案件事實的發(fā)現(xiàn)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構建我國刑事證據(jù)保全制度的若干思考參考資料: 1 馮桂娟, 李井華. 刑訊逼供罪應適用“舉證責任倒置”構建我國刑事證據(jù)保全制度的若干思考參考資料: 1 馮桂娟, 李井華. 刑訊逼供罪應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 檢察日報2003- 12- 01. 2 曾亞杰. 論刑事辯護制度的改革與完善2003- 12- 28. 3 陳海平, 楊開拓.
29、刑訊逼供事實的舉證責任分配研究兼論刑訊逼供的防范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3. 4 王進喜. 舉證責任倒置能遏制刑訊逼供嗎 法制日報2001-02- 10. 5 左衛(wèi)民, 周長軍. 刑事訴訟的理念 法律出版社1999. 6 司欽山. 論刑訊逼供的證據(jù)價值 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公共安全研究2000. 7 韓旭. 構建我國刑事證據(jù)保全制度的思考 J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09, ( 9) . 8 張麗卿. 刑事訴訟法理論與運用 M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附件: 調查問卷1.刑訊逼供主要是指司法工作人員為了獲取口供和證據(jù)線索,在審訊的過程中對犯罪
30、嫌疑人或被告人施加的各種肉體或精神上的痛苦、折磨,如捆綁、垂吊、毆打、不讓睡覺、不給吃喝、長時間站立、輪番審訊、故意冷凍等。對此,您是否知道? A.知道 B.不知道2.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構成犯罪。您知道我國刑法有這個規(guī)定嗎? A.知道 B.不知道3.一名被告在法庭上突然翻供,稱在偵查階段訊問時,辦案警察曾在飯菜里加入糞便,讓犯罪嫌疑人可以選擇吃或者不吃。您認為辦案警察的這種做法是否屬于刑訊? A.屬于 B.不屬于4.司法工作人員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致人傷殘、死亡的,要依故意傷害或故意殺人罪從重處罰。您知道我國刑法有這個規(guī)定嗎?
31、 A.知道 B.不知道5.您覺得,在我國現(xiàn)階段,刑訊逼供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況? A.個別現(xiàn)象、偶爾發(fā)生 B.普遍現(xiàn)象、經常發(fā)生6.您對刑訊逼供的存在怎么看? A.不正常,司法工作人員執(zhí)法要文明 B.正常,自古以來審訊都是這么弄7.某甲趁您不備搶走了您的包并最終逃脫,而負責掩護其犯罪的同伙某乙被抓住了。如果包里裝有您所有的證件、銀行卡以及手機等重要財物,為了追回自己的東西,您主張對這個同伙犯乙實施刑訊嗎? A.應當實施刑訊逼供 B.堅決不能實施刑訊逼供8.您認為司法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的時候,如果實施刑訊逼供,會不會造成冤假錯案? A.會 B.不會9.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
32、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您知道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有這項權利嗎? A.知道 B.不知道10.您認為刑訊逼供到底是各司法人員自行其是,還是得到了主管領導的明示或默示同意? A.司法人員自行其是 B.得到了主管領導的明示或默示同意11.您認為如果沒有犯罪嫌疑人的口供,能夠偵破案件嗎? A.能夠 B.不能夠12.您認為審訊過程中采取全程錄音、錄像監(jiān)控的做法能完全有效地遏制刑訊逼供嗎? A.能夠 B.不能夠13.您知道刑訊逼供的舉證責任(誰來提供證據(jù)證明有無刑訊逼供的事實發(fā)生)是由哪方承擔么? A.知道 B.不知道14.您知道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是什么意思么?
33、A.知道 B.不知道15.您認為讓犯罪嫌疑人自己證明曾受到刑訊逼供和讓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證明自己并未實施刑訊逼供,兩者哪個有更有利于查清事實真相? A.讓犯罪嫌疑人自己證明 B.讓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證明八、刑訊逼供舉證責任倒置制度實施建議(一)、提出控告 在法院審理過程中,如果被告人認為自己在偵查階段曾受到偵查人員的刑訊逼供,應首先提出相關的表面證據(jù)。這里的表面證據(jù)是只不用對對方行為合法、違法進行舉證,僅僅需要證明自己受到了傷害,并在這種傷害情況下提供了口供。具體來說,被告人可以提出的證據(jù)包括筆錄矛盾、身體上的傷痕、證人證言等證據(jù)證明很可能有刑訊逼供發(fā)生。如果被告人沒有提出這些表面證據(jù),應推定
34、刑訊逼供沒有發(fā)生,法院不得中止審理。此種證明程度不應當過高,只要達到讓法官認為可能發(fā)生即可。(二)、受理控告在審理時被告翻供,在其提出表面證據(jù)后,法官應當中止審理案件,轉而對刑訊逼供案件當庭調查。在實踐中很多法院在遇到被告當庭翻供并提出受到刑訊逼供的情況下并不及時中止原案件的審理,有的甚至將刑訊逼供案件擱置不聞不問,這就導致許多冤假錯案的發(fā)生。因此法官中止審理原案件應當由法律對此作出強制規(guī)定,不能由法官任意決定。另外,在刑訊逼供的證明責任問題上,由刑訊逼供案的被告負擔舉證責任。在我國不少刑訊逼供的案件中都出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即當刑訊逼供發(fā)生,法院審理時,有關機關出具沒有實施刑訊逼供的證據(jù)僅僅是該機關的
35、一紙證明書,而法院就此接受,則令刑訊逼供案件因為有所謂“強有力證據(jù)”而終止審理。因此筆者所稱的舉證責任倒置應當是由偵查機關出具的相關錄音錄像、與案件無關人員的證人證言等,只有這些證據(jù)才能有利于案情真相大白。當然,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實踐中可能會存在犯罪嫌疑人故意誣陷的可能,審訊人員也可能會覺得這個規(guī)則不公平,但如果我們把遏止刑訊逼供、實現(xiàn)司法文明、保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放在首位,就應向這方面傾斜。九、調查問卷分析為了了解普通民眾對于刑訊逼供以及舉證責任有多少認識,筆者進行了民意調查(見附件)。此次調查共發(fā)出100張問卷,以下是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第一題63%選擇A,37%選擇B。第二題68%選擇A,32%選擇
36、B。第三題81%選擇A,19%選擇B。第四條59%選擇A,41%選擇B。第五題31%選擇A,69%選擇B。第六題81%選擇A,19%選擇B。第七題36%選擇A,64%選擇B。第八題100%選擇A。第九題63%選擇A,37%選擇B。第十題36%選擇A,64%選擇B。第十一題59%選擇A,41%選擇B。第十二題32%選擇A,68%選擇B。第十三題32%選擇A,68%選擇B。第十四題36%選擇A,64%選擇B。第十五題36%選擇A,64%選擇B。第一題側重于對刑訊逼供定義的概括理解,此題與第三題是從不同方面對刑訊逼供定義的考查,多數(shù)被調查者對此比較了解,但是仍有少部分被調查者不了解具體含義,很多人認
37、為刑訊逼供只是身體上進行毆打,卻不知道精神虐待也為刑訊逼供的一類。第二題和第四題是對刑訊逼供罪的理解,多數(shù)被調查者知道此罪而少數(shù)不知道,說明刑訊逼供在一些民眾看來并不是犯罪,根本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這也不難看出為何一些受到過刑訊逼供的犯罪嫌疑人并沒有控告該罪行,不是由于畏懼公檢機關,而是因為缺乏法律常識,因此對于前述刑訊逼供的案件真實數(shù)量不敢恭維。第五題不禁讓人不寒而栗,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刑訊逼供是普遍現(xiàn)象,而只有少部分認為是偶爾發(fā)生的個別現(xiàn)象,這說明我國的刑訊逼供案件通過媒體傳播,已經在民眾心中形成了一個普遍概念,造成了對公檢機關惡劣印象。第六題多數(shù)被調查者認為刑訊逼供是不正常的社會現(xiàn)象,司
38、法工作人員要文明執(zhí)法,而少部分認為這是正常社會現(xiàn)象,自古以來就如此,雖然大部分人的觀點是社會所積極倡導的,刑訊逼供終究還是一種不正常并且是惡劣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如果認為其是正常的,那就說明在此部分人心中社會已經嚴重扭曲,只有不刑訊逼供才是不正常的,同時也說明刑訊逼供的惡果已經深入人心,如若不解決將會愈發(fā)嚴重。第七題是針對受害者心理進行的一項測試,如果被調查者為受害者那么他們會不會同意公檢機關實施刑訊逼供。結果表明大多數(shù)被調查者還是十分理智,堅決不能刑訊逼供,即使自己是受害者,而仍有部分被調查者認為此時應當實施刑訊逼供,這點反映出在現(xiàn)代社會依然有人持有舊時社會的觀念,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顧法律所禁
39、止,這也正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環(huán)境下之所以不能完全做到人人知法、懂法、守法的根源所在。作為受害人尚且鼓勵司法工作人員進行刑訊逼供,更不用說司法人員本身,為了盡快偵破案情,不免會觸犯法律。對于第八題,所有被調查者都選擇刑訊逼供會導致冤假錯案的發(fā)生,這點證明社會大眾對于刑訊逼供所造成的惡果還是有共識的,這也有助于執(zhí)法機關及時認識并改正錯誤行為,也督促立法者加強此處立法以減少錯案發(fā)生。第九題是考查對于刑事訴訟法關于偵查階段聘請律師問題,雖然律師在此處并非辯護人,但是仍有權利向嫌疑人提供幫助,甚至變更羈押措施,取保候審等等,有助于維護嫌疑人權益,但如果犯罪嫌疑人想避免刑訊逼供,僅有這一法律條文并不夠,我國并沒有將律師在場權納入刑事訴訟法中,這點對于嫌疑人很不利。第十題絕大多數(shù)人認為刑訊逼供是執(zhí)法機關認可后的行為就說明其認為承擔責任的并不是實施刑訊逼供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基于RNA-seq和BSA-seq分析鑒定菜心開花時間性狀基因
- 基于深度學習的復雜場景下交通標志識別方法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包子店轉讓與區(qū)域市場品牌推廣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保健用品物流配送與市場拓展及品牌合作合同
- 仿制抗眼部感染藥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溜冰鞋企業(yè)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中藥材質量認證與標識管理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國開《管理方法與藝術》形成性考核1-4
- 2025年航空鋼繩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安徽省建筑安全員考試題庫附答案
- 退市新規(guī)解讀-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同證券
- 教育部中國特色學徒制課題: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背景下中國特色學徒制治理體系與資源配置研究
- 外墻真石漆施工方案
- 森林防火安全生產工作
- 護理工作十四五規(guī)劃
- 產后抑郁癥講課課件
-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職五育并舉的人才培養(yǎng)研究
- 汽車行業(yè)維修記錄管理制度
- 老年護理團隊建設方案
- 公務員2022年國考申論試題(行政執(zhí)法卷)及參考答案
- IQC檢驗作業(yè)指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