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蕭山三中高考沖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蕭山三中高考沖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蕭山三中高考沖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蕭山三中高考沖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蕭山三中高考沖刺模擬生物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學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促紅細胞生成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使紅細胞數增加,改善缺氧,又能抑制肝臟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原(ESF原)的生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血漿是紅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B紅細胞具有接

2、收ESF的受體蛋白,從而改善缺氧CESF抑制肝臟中的ESF原的生成屬于正反饋調節(jié)DB細胞在骨髓中成熟,在細胞免疫中發(fā)揮重要作用2下列有關細胞核的結構及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A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容易被酸性染料染成深色B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樣的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C核孔是核質之間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其運輸具有選擇性D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有關,合成蛋白質旺盛的細胞核仁可能較多3研究發(fā)現,抑郁癥患者大腦中X細胞合成的FGF9(一種分泌蛋白)的含量遠高于非抑郁癥患者。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參與FGF9合成和分泌過程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BFGF9

3、的分泌過程屬于胞吐CFGF9的分泌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D抑郁癥患者大腦中有較多FGF9的根本原因是X細胞中合成該物質的酶的活性較高4下列關于生物進化描述錯誤的是( )A有利變異積累的主要原因是個體的繁殖B自然選擇能導致新物種的出現C一個遺傳平衡的大種群,若發(fā)生基因突變,其基因頻率保持穩(wěn)定D一個遺傳平衡的大種群,若發(fā)生基因突變,其基因型頻率經過一代隨機交配后才可以保持穩(wěn)定不變5下列關于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過程中,先通氣培養(yǎng),后密封發(fā)酵B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純種發(fā)酵C果醋制作過程中發(fā)酵液pH逐漸降低,果酒制作過程中情況相反D毛霉主要通過產生脂肪酶

4、、蛋白酶和纖維素酶參與腐乳發(fā)酵6中國借用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積極打造“一帶一路”,小麥原產西亞,后來沿著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傳入我國的小麥與原產地小麥的基因庫之間有區(qū)別B拓荒種麥,實現了群落的初生演替C麥田群落與森林群落相比,不存在空間結構D引入外來物種均會對本地原有物種的生存構成威脅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7(9分)閱讀下面材料并回答問題:瘧原蟲感染引起瘧疾。 瘧原蟲進入紅細胞后,消耗宿主細胞的血紅蛋白。 通常這種受損 的紅細胞被運送到脾臟,紅細胞被裂解,同時破壞瘧原蟲。 可是,瘧原蟲卻通過分泌把手形的蛋 白,穿透紅細胞表面并固定在血管內壁上來逃脫這一命運。幾天后,

5、感染者的免疫系統(tǒng)漸漸控制住了感染,可是一段時間內,一部分瘧原蟲改變了它們 的把手形蛋白,與那些引發(fā)免疫反應的瘧原蟲不同了。 感染這些瘧原蟲的細胞逃脫了免疫消 滅,接著引發(fā)感染。 科學家發(fā)現,瘧原蟲是通過抗原變異逃避被消滅的。 瘧原蟲每進行一次分裂大約有 2% 的 可變基因表達,這種不可思議的抗原變異速度,至今還沒有完全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實現的。 正處于研究中的一種以 DNA 為基礎的新型疫苗可能對這種疾病有效。 DNA 疫苗包括一個 質粒、來自病原體編碼內部蛋白的基因,該基因對病原體的功能很重要且不會改變。當質粒侵 入細胞時,它們攜帶的基因表達出蛋白質,但不會進入細胞核本身的 DNA。 病原體基

6、因表達的 蛋白突出在細胞表面,使它有標記,然后被 T 細胞消滅。在以后的真正感染時,免疫系統(tǒng)可以立 刻反應。 (1)瘧原蟲感染的紅細胞被脾臟中的_細胞裂解。 (2)根據文中信息解釋,免疫系統(tǒng)為什么不能徹底清除患者體內瘧原蟲? _。(3)短文告訴我們,新型疫苗的化學本質是_,注射該疫苗后,最終引起 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是_ 。 (4)新型疫苗與現行疫苗相比具有的優(yōu)點是_。 (5)機體感染瘧原蟲后,參與體液免疫的細胞有哪些? _。8(10分)在冬季部分城市出現霧霾,這與秸稈野外焚燒有-定關系。微生物學家試圖通過微生物降解技術使秸稈盡快腐爛,以增加上壤肥力并緩解環(huán)境污染。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7、(6)微生物學家試圖從富含纖維索的土壤中篩選出纖維素分解菌,應使用以纖維素為唯一碳源的培養(yǎng)基進行篩選,再采用_進行鑒定,為確定得到的是纖維素分解菌,還需要進行發(fā)酵產纖維素酶的實驗,發(fā)酵方法有_和_兩種。(3)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其中_可以將纖維素分解成纖維二糖,繼而在_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3)最終在培養(yǎng)基中篩選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兩種纖維素分解菌,其中降解纖維素能力較強的是_。菌種菌落直徑:C(mm)透明圈直徑:H(mm)H/C細菌663333細菌465066(4)若想將纖維素分解菌中的纖維素酶提取出來用于工業(yè)生產,需要先將其固定化,一般_(適宜或不適宜)采用包埋法,原因是_。9(10分)瓊脂

8、是制備固體培養(yǎng)基必需的材料,避免污染環(huán)境,實驗室使用過的廢棄固體培養(yǎng)基必須經細菌分解才能丟棄。糖蜜發(fā)酵廢液的黑褐色色素是造成河、湖色澤污染的原因之一,為了脫除這種黑褐色色素,某實驗小組從瓊脂生產廠附近的土壤中篩選到多株具有脫色能力的瓊脂分解菌,其能產生脫色酶,并通過氧化方式進行脫色作用?;卮鹣铝袉栴}:(1)為了篩選可分解瓊脂的細菌,在配制培養(yǎng)基時,應選擇以_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配制好的培養(yǎng)基需通過_法進行滅菌。(2)實驗小組可采用_法分離土壤浸出液中的瓊脂分解菌。鑒定瓊脂分解菌時,可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_,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發(fā)現培養(yǎng)基上形成圓形凹穴,其形成的原因是_;應選擇_的菌落

9、進行擴大培養(yǎng)。(3)進行污染物脫色時,需將瓊脂分解菌擴大培養(yǎng)以加速脫色,通過不斷增加營養(yǎng)物質的比例能否提高該菌的種群密度,并分析說明原因_(4)進行污染物脫色時,可提取瓊脂分解菌中的脫色酶固定化后用于脫色,固定化酶的優(yōu)點有_(至少答出兩點)。10(10分)為探究寡霉素和NaHSO3,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科學家針對某種水稻進行下列有關實驗,水稻分組后分別噴施蒸餾水、寡霉素和NaHSO3,24h后再分組進行干旱脅迫和非脅迫處理(脅迫指對植物生長和發(fā)育不利的環(huán)境因素),測得未脅迫和脅迫8h時的光合速率如圖甲所示。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圖乙b為ATP合成酶的作用示意圖

10、?;卮鹣铝杏嘘P問題:(1)本實驗中噴施蒸餾水組的作用是_。實驗中測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標是_。由圖甲可知:噴施寡霉素和NaHSO3,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響是_(填“相同”或“相反”)的,且_能減緩干旱脅迫處理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2)若圖乙為寡霉素作用于葉綠體的部位,則其上產生的產物還有_;若圖乙為寡霉素作用于線粒體的部位,則該膜代表的是_。(3)科學家還研究發(fā)現,水稻葉肉細胞中的類胡蘿卜素和葉綠素的比率(黃-綠比)與其P(光合作用)/R(細胞呼吸)值呈現一定的關系,這種關系如圖丙所示。在缺鎂的土壤中,水稻葉肉細胞的P/R值和黃-綠比的關系應位于圖中_點(用下圖中的字母表示),理由是_。11(1

11、5分)人類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肝硬化、肝癌多從乙肝發(fā)展而來。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下圖為“乙肝基因工程疫苗”的生產和使用過程。質粒中l(wèi)acZ基因可使細菌利用加入培養(yǎng)基的物質X-gal,從而使菌落顯現出藍色,若無該基因,菌落則成白色。(1)過程需要用到限制酶和_酶。根據質粒和目的基因所在DNA上酶切位點的分布情況,如果過程用一種限制酶應選_,如果用兩種限制酶應選_。(2)在該項目中青霉素抗性基因作為_基因;目的基因的具體功能是_。(3)在培養(yǎng)大腸桿菌的通用培養(yǎng)基中還應額外加入青霉素和X-gal,培養(yǎng)一段時間挑選出_(藍色/白色)的菌落進一步培養(yǎng)獲得大量目的菌。(4)血

12、源性“乙型肝炎疫苗”是取用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用高速離心提純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之后再滅活,制成乙肝疫苗,具有一定的感染風險。用基因工程疫苗接種比血源性疫苗更安全,試從疫苗的結構特點解釋原因:_。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A【答案解析】血液是流動在人的血管和心臟中的一種紅色不透明的粘稠液體,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多細胞動物絕大多數細胞并不能直接與外部環(huán)境接觸,他們周圍的環(huán)境就是動物體內細胞外面的液體,叫做細胞外液,也稱為內環(huán)境,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細胞通過細胞膜直接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同時組織液又通過毛細血

13、管壁與血漿進行物質交換。血漿在全身血管中不斷流動,再通過胃腸、腎、肺、皮膚等器官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绢}目詳解】A、紅細胞生活在血漿中,通過紅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交換,A正確;B、根據題意分析,促紅細胞生成素(ESF)作用的靶細胞是骨髓造血干細胞,說明造血干細胞上有該信號分子的受體,而不是紅細胞有其受體蛋白,B錯誤;C、促紅細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組織,使周圍血液中紅細胞數增加,另一方面又反饋性的抑制肝臟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紅細胞生成素抑制肝臟中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原的生成這種反饋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這種機制保證生物體內物質含量的穩(wěn)定,不會造成浪費,C錯誤;D、B細胞成熟的場所在骨髓,

14、在體液免疫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D錯誤。故選A。2、A【答案解析】細胞核中有DNA,DNA和蛋白質緊密結合成染色質,染色質是極細的絲狀物,因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樣的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绢}目詳解】A、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容易被酸堿性染料染成深色,A錯誤;B、染色體和染色質是同樣的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B正確;C、核孔是蛋白質和RNA等大分子物質選擇性地進出細胞核的通道,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C正確;D、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而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因此合成蛋白質旺盛的細胞核仁可能較多,D正確

15、。故選A。3、D【答案解析】FGF9是大腦中X細胞合成的一種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進行粗加工內質網“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高爾基體“出芽”形成囊泡細胞膜,整個過程還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绢}目詳解】A、根據題意分析可知,參與FGF9合成和分泌過程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A正確;BC、FGF9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以胞吐方式分泌,其分泌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即具有一定的流動性,BC正確;D、抑郁癥患者大腦中FGF9含量遠高于正常人,其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FGF9的基因過量表達,D錯誤。故選D?!敬鸢?/p>

16、點睛】本題結合抑郁癥,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等相關知識,要求考生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4、A【答案解析】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蛲蛔兛梢援a生新的基因,從而形成新的基因型,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選擇選擇有利變異,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隔離的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包括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绢}目詳解】A、有利變異積累的主要原因是有利變異被選擇保留下來而不是個體繁殖,A錯誤;B、自然選擇可能會導致新物種的出現,B正

17、確;C、一個遺傳平衡的大種群,若發(fā)生基因突變,其基因頻率保持穩(wěn)定,C正確;D、一個遺傳平衡的大種群,若發(fā)生基因突變,其基因頻率保持穩(wěn)定,但基因型頻率經過一代隨機交配后才可以保持穩(wěn)定不變,D正確。故選A。5、B【答案解析】制作果酒的酵母菌的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兼性厭氧型,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屬于厭氧菌,只能在無氧條件下繁殖,制作果醋的醋酸菌的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養(yǎng)型;腐乳是用豆腐發(fā)酵制成,多種微生物參與發(fā)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種絲狀真菌具發(fā)達的白色菌絲。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以蛋白酶為主各種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绢}目詳解】乳酸菌是一種嚴格的

18、厭氧菌,有氧氣存在時,其發(fā)酵會受到抑制,因此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過程中,應一致處于密閉狀態(tài),否則會導致發(fā)酵失敗,A錯誤;家庭制作果酒、果醋與腐乳過程中所用的菌種均來源于自然環(huán)境,有多種微生物參與發(fā)酵過程,因此均不是純種發(fā)酵,B正確;果醋制作過程中,醋酸菌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漸降低;果酒制作過程中,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與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隨著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漸降低,因此果酒、果醋制作過程中溶液的pH都是逐漸降低,C錯誤;毛霉主要通過產生脂肪酶、蛋白酶參與腐乳發(fā)酵,D錯誤。6、A【答案解析】1、群落

19、演替是指一個植物群落被另一個植物群落所代替的現象。群落演替的類型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發(fā)生在火山灰、冰川泥和裸露的沙丘上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2、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外來物種入侵會導致生物多樣性的下降。【題目詳解】A、傳入我國的小麥與原產地小麥存在地理隔離,由于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和不同自然條件的選擇作用,導致它們的基因庫之間存在區(qū)別,A正確;B、在人們拓荒種麥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B錯誤;C、麥田群落與森林群落一樣,都存在空間結構,C錯誤;D、外來物種引進后若能大量繁殖,才會對本地原有物種的生存構成威脅,D錯誤。故選A。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

20、題7、效應T 瘧原蟲通過分泌把手形的蛋白,穿透紅細胞表面并固定在血管內壁上來逃脫被運送到脾臟裂解而不被破壞 重組DNA 病原體內部蛋白 不具有“病毒”疫苗的危險性;生成成本低;穩(wěn)定性好、便于保存 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記憶細胞、漿細胞 【答案解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分子手術刀”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限制酶)、“分子縫合針”DNA連接酶、“分子運輸車”載體。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有四步:目的基因的獲取,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3、體液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除少數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外,大多數抗原被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

21、;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再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2)反應階段: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3)效應階段:漿細胞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绢}目詳解】(1)瘧原蟲感染的紅細胞會被當做靶細胞,被脾臟中的效應T細胞裂解。 (2)根據文中信息:瘧原蟲通過分泌把手形的蛋白,穿透紅細胞表面并固定在血管內壁上來逃脫被運送到脾臟裂解,則不能破壞瘧原蟲,所有不能徹底清除患者體內瘧原蟲。(3)根據短文信息可知:DNA 疫苗包括一個質粒、來自病原體編碼內部蛋白的基因,故新型疫苗的化學本質是重組DNA;注射該疫苗后,最終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

22、應的物質是重組DNA指導合成的病原體內部蛋白。 (4)現行普通疫苗是滅活的病毒,病毒需要用活細胞才能培養(yǎng),新型疫苗與現行疫苗相比具有的優(yōu)點是不具有“病毒”疫苗的危險性;生成成本低;穩(wěn)定性好、便于保存。 (5)機體感染瘧原蟲后,先被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 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細胞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漿細胞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fā)揮免疫效應,故參與體液免疫的細胞有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記憶細胞、漿細胞。【答案點睛】本題考查了基因工程和免疫調節(jié)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驟,識記基因工程的操作

23、工具,能夠結合圖示以及所學知識準確答題。8、剛果紅染色法 固體發(fā)酵 液體發(fā)酵 C6酶、Cx酶 葡萄糖苷酶 細菌 不適宜 酶分子很小,容易從包埋材料中漏出 【答案解析】6、纖維素的單體是葡萄糖,纖維素酶能夠將纖維素范圍葡萄糖。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包括C6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纖維素分解菌可以用剛果紅染液進行鑒別,能夠產生透明圈的菌落就是纖維素分解菌。剛果紅可以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當纖維素被纖維素酶分解后,紅色復合物無法形成,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我們可以通過是否產生透明圈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3、微生物常見的接種的方法平板劃線法:將已經熔化的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制成平板,接種,劃線

24、,在恒溫箱里培養(yǎng)。在線的開始部分,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待分離的菌液經過大量稀釋后,均勻涂布在培養(yǎng)皿表面,經培養(yǎng)后可形成單個菌落。3、可以通過稀釋涂布平板法或顯微鏡計數法進行統(tǒng)計計數?!绢}目詳解】(6)纖維素分解菌可以用剛果紅染色法進行鑒別,能夠產生透明圈的菌落就是纖維素分解菌。為確定得到的是纖維素分解菌,還需要進行發(fā)酵產纖維素酶的實驗,發(fā)酵方法有固體發(fā)酵和液體發(fā)酵兩種。(3)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包括C6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C6酶、Cx酶可以將纖維素分解成纖維二糖,繼而在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3)分析表格

25、數據可知,細菌的H(透明圈直徑)/C(菌落直徑)較細菌,故細菌降解纖維素能力較強。(4)固定化酶不適宜采用包埋法,原因是酶分子很小,容易從包埋材料中漏出。【答案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土壤中能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及其應用價值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結構的異同點,識記纖維素酶的種類及其專一性,掌握微生物分離與培養(yǎng)的一般步驟,并能夠對相關實驗進行修訂與評價。9、瓊脂 高壓蒸汽滅菌 稀釋涂布平板法、平板劃線 糖蜜發(fā)酵廢液的黑褐色色素 瓊脂分解菌分解瓊脂出現凹穴 凹穴大且周圍透明圈大 否,營養(yǎng)物質濃度增高,滲透壓也升高,會導致細菌滲透失水,不利于其生長 既能與反應物接觸,又能與產物分離;

26、可反復使用,降低成本 【答案解析】1、選擇培養(yǎng)基是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相應的特殊營養(yǎng)物質或化學物質,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長,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長。2、微生物常見的接種的方法平板劃線法:將已經溶化的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制成平板,接種,劃線,在恒溫箱里培養(yǎng)。在線的開始部分,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稀釋涂布平板法:將待分離的菌液經過大量稀釋后,均勻涂布在培養(yǎng)皿表面,經培養(yǎng)后可形成單個菌落?!绢}目詳解】(1)為了篩選分解瓊脂的細菌,在配制培養(yǎng)基時,應選擇以瓊脂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yǎng)基進行培養(yǎng)。配制好的培養(yǎng)基通過高壓蒸汽滅菌法進行滅菌。(2)可通過稀釋涂布平板法

27、、平板劃線法分離土壤浸出液中的瓊脂分解菌。由于糖蜜發(fā)酵廢液的黑褐色色素是造成河、湖色澤污染的原因之一,篩選出來的微生物應具有脫除這種黑褐色色素的能力,故鑒定瓊脂分解菌時,可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糖蜜發(fā)酵廢液的黑褐色色素,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發(fā)現培養(yǎng)基上形成圓形凹穴,是因為瓊脂分解菌分解瓊脂出現凹穴造成的;可選擇凹穴大且周圍透明圈大的菌落進行擴大培養(yǎng)。(3)由于營養(yǎng)物質濃度增高,滲透壓也升高,會導致細菌滲透失水,不利于其生長,所以不能通過不斷增加營養(yǎng)物質的比例提高該菌的種群密度。(4)固定化酶的優(yōu)點有既能與反應物接觸,又能與產物分離;可反復使用,降低成本。【答案點睛】本題考查微生物分離、擴大培養(yǎng)和鑒

28、定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10、對照 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的CO2吸收量(每秒每平方米的CO2吸收量) 相反 NaHSO3 氧氣、NADPH 線粒體內膜 b 鎂是合成葉綠素的必需元素,缺鎂會引起葉綠素含量下降,從而使P/R值下降,黃-綠比升高(寫出鎂是合成葉綠素的必需元素就給分) 【答案解析】光反應與碳反應的反應式如表所示。光反應碳反應水的光解:H2OH+O2+e-CO2的固定:CO2+RuBP三碳酸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三碳酸的還原:三碳酸三碳糖NADPH的合成:NADP+H+能量NADPHRuBP的再生:三碳糖RuBP能量

29、轉化:光能電能ATP、NADPH中活躍的化學能能量轉化:ATP、NADPH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題目詳解】(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寡霉素和NaHSO3,噴施蒸餾水組作為對照。從圖中可知,實驗中測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標是單位時間單位葉面積的CO2吸收量(每秒每平方米的CO2,吸收量)。由圖甲可知:無論是脅迫下還是未脅迫下,與蒸餾水組相比,噴施寡霉素對水稻的光合作用起抑制作用,噴施NaHSO3對水稻的光合作用起促進作用,因此兩者對水稻光合速率的影響是相反的。比較脅迫和未脅迫條件下光合速率的差值可知,NaHSO3差值更小,說明NaHSO3能減緩干旱脅迫處理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2)若圖乙

30、為寡霉素作用于葉綠體的部位,圖乙能產生ATP,為光反應階段,則其上產生的產物還有氧氣、NADPH。線粒體內膜參與電子傳遞鏈(需氧呼吸第三階段),若圖乙為寡霉素作用于線粒體的部位,則該膜代表的是線粒體內膜。(3)鎂是葉綠素的必需元素,缺鎂葉片偏黃,光合速率下降,所以應為b點。【答案點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兩大重要的代謝活動,凈光合作用是常見的考點也是難點,對于光合作用的考查,通常結合圖形、實驗來考察,要注意對圖形信息的處理能力的培養(yǎng)。11、DNA連接 BamHI BamHI和EcoRI 標記 控制病毒蛋白外殼的合成 白色 該疫苗不含遺傳物質,不會出現病毒感染和增殖 【答案解析】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1)目的基因的獲?。悍椒ㄓ袕幕蛭膸熘蝎@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