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聽心理講座的心得體會聽心理講座的心得體會一今天聽了陳紀英老師關于在學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講座,盡管身上覺得疲累,但心理卻覺得如沐春風一般,在教學工作中所有過的困惑、郁悶都煙消云散,心里從內向外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清新、敞亮的氣息。陳老師以詼諧幽默的語氣解讀了屢屢發(fā)生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為我們找到在根源所在。陳老師在報告中說要了解學生的需要,走近學生,學生接受了你,你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白呓?、“走進”,看似只有微小的差別,或許在平時我們還會混用,但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卻有大大的不同。學生是有生命、有思想的個體,哪能容我們直通通的走進他們的內心,所以我們只能先走近他們。怎樣才能走近他
2、們,是不是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就能走近他們,其實不盡然。如果我們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想當然的認為學生需要而為之,往往會產生實得其反的效果。象陳老師說的一個小事例,在假期回來的第一節(jié)課先給學生35鐘的時間處理一下自己的事情,無非是同學幾天不見了,自己遇到的新鮮事想第一時間內跟同學分享,幾分鐘就搞定了,既滿足了學生交流的欲望,又同時給學生提了個醒兒,假期結束了。這樣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剩下的就是認真上課了?;叵胛覀兌鄶登闆r下所做的,往往是想當然的認為,學生的心跑野了,得在第一時間內把這韁繩勒緊了,而事實上就不那么當然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學生的需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方能找到打開學生心扉的
3、鑰匙。陳老師還講到師生關系是教育的生命線?,F在都說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我們都高舉平等的口號,又是否真正做到平等。陳老師在這也舉了個小例子,也是幾乎每天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學生沒寫作業(yè),“為什么沒寫”,“我忘了”,“你都能記住什么”。這樣的對話似乎在每一個老師身上都時有發(fā)生,接下來的談話就陷入僵局,談話這演變成了老師自己一個人的說教,學生要么低頭不語(這是好的),要么脖子一扭,臉一仰,不理你。這樣沉默的反抗讓老師覺得自己的師道尊嚴受到挑戰(zhàn),然后說教就變成了批評甚至諷刺挖苦,將學生推的又離我們遠一些?;仡^看看這其中的對話過程,我們又何曾給了學生與我們平等對話的權利,學生說什么我們堵什么,學生說
4、什么錯什么,反正你沒做作業(yè)就是錯了,再狡辯更是錯上加錯。學生沒有申訴的機會,我們也就無從了解學生沒做作業(yè)的真實原因。師生關系的構建需要交流、需要溝通,給學生說話的機會,滿足學生心理上的安全需要,讓我們蹲下身子,和學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對話,師生關系會在這樣的基礎上走向和諧。那么我們的教育也會成果累累,親其師而信其教,親其師而信其道嘛。在陳老師的講座中我還有很感觸,我會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xù)去領悟、去體驗、去實踐。聽心理講座的心得體會二前不久,學校組織教師觀摩聆聽名師講座,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課堂中,我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她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她身上所透露
5、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她對學生身心發(fā)展以及語文教育了解之廣、鉆研之深,讓我受益匪淺?,F在,我將學習的收獲與體會跟老師們進行探討和交流。一、用好教學資源網絡的迅猛發(fā)展,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大量的可學習資源,使我們的備課效率更高了。特別是名校名師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細致深刻的教材解讀和精巧的教學設計,給我們的備課提供了豐盈的源頭活水,讓我們的頭腦擁有了豐富的教學智慧。然而,任何一種資源,我們都不能采取拿來主義思想。因為任何一種思想,都打上深深的個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師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下,面對自己的教學對象所作的個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許會與喚起你的共鳴,但這種共鳴不可能
6、是教學實施時的成功之路。由于地域、語言習慣、知識底蘊、教學風格,甚至于教學條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來的內容在自己的班級無法實施。從這些意義上來看,再好的課堂也是無法克隆的。無論名師大家,還是我們身邊的同事學友,觀摹課堂或多或少給予我們教益。然而,你想克隆獲得好評的課堂,結果只能是東施效顰,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難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學生沒有別的班級出色,而是自己沒有對別人的經驗總結消化。一旦讓別人的經驗成為自己的營養(yǎng)了,那么你必然能獲得豐收的喜悅。二、要體現語文課堂的基本特點1、要有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強烈意識。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教材、教學理念、教學手段都有了很大的改變,課堂教學也確實出現了異彩
7、紛呈的新景象,可是,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們也面臨了很大的困惑,到底什么樣的語文課才是真正精彩的優(yōu)秀語文課呢?感覺到講得太多,會被認為是牽引太多,限制了學生,由學生發(fā)揮,又會腳踩西瓜皮,一堂課不知會滑向何處,而教材、教參也不像過去那樣有明確的要求,因此課堂上把握的度很難。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出,讓老師們重新反思我們的課堂該給孩子哪些有價值的指引,該怎樣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有真的學習、真的成長。2、要根據課標、教材、學生的情況,設計合理恰當的目標,并通過一堂課師生的共同努力,使目標最大限度地達成。目前,我們在設計目標時比較薄弱的是對學生特點的把握,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應該達到怎樣的教學目標,如設計提問、指導
8、朗讀、訓練說話、閱讀理解等方面,也應根據學生的年齡段特點進行設計與引導,使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有效地發(fā)展,讓學生進行有價值的思考,在教學目標設計上低估、高估學生,設定過深、過淺的教學目標,都會使學生的收獲打上折扣。3、要抓住要點,取舍得當。一堂語文課僅45分鐘,一篇課文中要圈要點的地方可能很多,我們不可能在有限的45分鐘內蜻蜓點水式的面面俱到,而是要想方設法找到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要點,這個要點或是一個核心問題,或是一個重點段落,或是一個訓練項目,總之,應該是這節(jié)課中最有教學價值的內容,然后從不同層面和角度去完成這個要點的學習,使學生學有所得。因此,要懂得課堂上的有舍有取,舍得才能取得。4、
9、要體現語文課的語文味。語文味表現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注、摘抄書作”的“寫味”,“品詞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我們在課堂上做到了“幾味”呢?在語文課中,古詩文的教學,更應體現濃濃的語文味來。教學設計和教學效果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但都有濃濃的語文味。像如何讓學生領悟古詩詞的意境?如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詩詞鑒賞能力,使他們熱愛古詩詞?教師的教學語言如何更有詩意和文味?文言文的教學只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意思嗎?學生要不要體會一下文言文的語言魅力何在?詩詞或文言文、現代文的朗讀指導上該如何體現某種語言的特點?語文課是海,很認同這個比喻,因為相對其他學科而言,語文課是最難把握的課。“衣
10、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相信有不少語文老師體會過為上好一節(jié)課所經歷的磨難。“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更相信,越來越多的語文老師體會到語文課的“真味”。三、要敬業(yè)、樂業(yè)從李三改老師和嚴文山老師的教學經歷中,我們不難看到:只有對教育事業(yè)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才會樂于獻身教育事業(yè),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才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因此,敬業(yè)和樂業(yè)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必備的要素,也是教育事
11、業(yè)對我們每一位教師提出的要求。聽武瓊講座心得體會 篇1如果說教育之路是一條漫漫長路,需要我們用大半輩子甚至是一生去走完它,那么專家的引領將是這漫漫長路中的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讓我們在這條路上少走一點彎路。很榮幸在10月3日、4日兩天聆聽了特級教師武瓊老師的示范課及對一完小、四完小四位年輕老師的點評課,一天半的時間雖說很短暫,但是我所接收到的新思想、新理念確實很豐富的。首先來談談四位年親的老師,他們雖然很年輕,教齡不長。但他們在課堂中所展現出的那種青春活力,那種過硬的基本素質,那種創(chuàng)新意識、自省反思的精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與他們相比我真是自嘆不如。從他們的身上我得出了這樣的感悟,那就是趁著年
12、輕,好好加強自身的基本功,好好“練功”。感謝四位老師的精彩講課,正如武老師所說的:正是有了他們的大膽嘗試,才會有我們的不斷進步,是他們?yōu)槲覀儎?chuàng)造了這樣的機會。接下來,我想說的當然是我們敬愛的老師了,與武老師接觸可以說這是第二次,第一次聽她講座時,她留給我映像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教學要關注“三本”即生本、文本、人本。今天她再一次的提及了這個話題。這句話讓我真真切切的明白了我們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這三本是缺一不可的,要將他們有機的融合起來。與上次的講座不同的是,武老師這次親自進行了示范課七律長征,還對四位與我們相仿的語文老師的課進行了細致入微的點評,講課及點評話語中無時無刻不滲透著當今的新課標、新理念
13、、新思想。這對我們參加活動的所有語文老師來說無疑不是一頓營養(yǎng)大餐。因為她有理論、有實踐,讓我們聽的明白,聽的入心。就拿武老師的這節(jié)示范課來說吧,她的設計思路是那樣的清晰、視角是那樣的獨特、方法是那樣的與眾不同。武瓊老師精巧而又不露痕跡的問題設計,循循善誘又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充分展示了教育名家駕馭教材、調控課堂的深厚功力,整節(jié)課自然如行云流水,一氣呵成,讓聽課老師不禁拍手稱快,更深刻體會到武老師教育無痕、潤物無聲的教育藝術和名家風范。她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在課堂上武老師不僅注重知識的學習,而且強調方法的傳授。她啟發(fā)學生要學會思考、學會發(fā)現、學會學習。一堂課上再高明的老師傳授的知識也是有限的,
14、但老師教給學生的方法其影響卻是深遠的。方法的指導帶來的是自主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才能給學生一把學習的鑰匙,打開無限豐富的學問的殿堂。語文教學既有人文性又有工具性,二者不可偏廢。扎扎實實培養(yǎng)學生讀寫的能力與培養(yǎng)學生情感價值觀緊密結合,才能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生動性,讓學生真正受益。我們教語文不僅僅是為了教會孩子那點僅有的課本知識,是為了提高他們語文學習的能力和整體的語文素養(yǎng)。武老師的課堂讓我們懂得了我們教給學生的應該是遣詞造句、朗讀、概括文意精心研讀文本的能力,扎扎實實的教孩子,一步一個腳印地夯實基礎,培養(yǎng)能力。學生掌握不好的地方,有意識放慢教學的節(jié)奏,讓學生真正弄懂。而且在誦讀、人物形象的賞析中,
15、通過聯(lián)想想象,創(chuàng)設情境,還原文本,讓學生真實的感受人物的心情、神態(tài),自然地領會文章的妙處,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典小說的興趣,激發(fā)對歷史人物、民族文化的熱愛,工具性與人文性有機統(tǒng)一。語文教育不能沒有人文性,人文性如同語文教學之魂,失去了魂,語文就失去了生命力,而工具性是語文教學之根,失去了根,魂也就失去了依托。武老師在課堂上非常關注學生。她認為學生的需求是教學的起點。啟發(fā)學生,為他們排憂解難。武老師認為一定要捕捉學生的需要,而不是按我們的需要上課。有效性在哪里?一定是在學生那里,這才是真正的有效。哪些是學生已經讀懂的,那些是未讀懂的,學生面臨的真正困、挑戰(zhàn)是什么,教師一定要明了。發(fā)現學生在哪兒有問題,
16、一定停下來,慢點走,幫他們度過難關,“順學而教,順勢而導”。反之,如果眼中沒有學生,只是按自己的教學流程走,那就成了走教案,一節(jié)課下來,教學任務看似完成了,但學生卻是一頭霧水,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這樣一節(jié)課一節(jié)課的走馬觀花,所有的知識都是浮光掠影,學生所得也就非常有限了。當然,在武老師的課上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還有很多,最值得我們沉下心踐行的就是吃透課標,吃準年段標準,把每一節(jié)課與課標相聯(lián)系,使每一件事都在課標上找到落腳點。吃透課標,精讀文本,不斷研究學生,研究教法、學法,積淀學養(yǎng),一點一點把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培養(yǎng)、情感的陶冶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中,實現真正的教學相長??傊兄x這次的培
17、訓。專家的指導只是給了我們一個方向,但真正的踐行與否還在于我們自己。老師們,讓我們在專家的帶領下做我們該做的事,教我們該教的知識。11月9日上午,又一次聽到了武瓊老師那極具感染力的聲音。因為學員的強烈要求,培訓班今天又播放了武瓊老師的視頻。武老師的講座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她舉了大量的鮮活的例子來談朗讀訓練的技巧,今天上午雖然還是因為授課老師未開講臨時播放的,只是短短的二三十分鐘,但卻頗受啟發(fā),尤其是武老師提出的對學生進行“提前量”的訓練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判斷孩子的朗讀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吳老師說,朗讀一定是在充分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下的活動,而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一定是借助文本來體會的。如再見了親人。
18、這篇課文中老師們往往把重點放在前三段的指導,而忽略了后三段。后三段說的是告別,那么朗讀該怎么指導?老師們的處理往往是一段比一段高,吳老師說,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感受文章所描寫的場景,列車開動前志愿軍戰(zhàn)士和朝鮮人民在哪兒,是怎么在話別,走進車廂后呢?列車開動了以后呢?應該說,聲音是漸行漸遠,隨著場景的變化,聲音是越來越小,而不是與越來越大、越來越響,所以說,朗讀一定是清晰的認識課文。驚弓之鳥這篇課文的重點是訓練更羸的四句話,說了什么意思,之間是什么關系,最后是朗讀訓練。中年級學生存在段間不連貫,朗讀就是訓練讓他把句子連起來,通過讀讓學生建立這種聯(lián)系。而有的老師為了引導學生自我學習、感悟,往往會采
19、用表演的方式幫助理解,但是,脫離孩子認知基礎的表演恰恰會適得其反。晏子使楚,讓孩子分組表演,學生表演的像唐僧,不倫不類,這樣的表演是不能幫助學生理解到文章內涵的,因為學生不理解文本,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所以表演起來語氣不符合情境,我們讓學生表演的目的是什么?你注意到了什么,你要通過表演達到什么等等。學生表演不出來是因為難,不理解才難。所以朗讀不是簡簡單單地要求學生讀出語氣、神態(tài),一定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讀。不同的文章朗讀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對于一些說明性文章,如新型玻璃,朗讀的重點是要注意停頓。朗讀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體驗。武老師舉了一個例子,說有一次聽一位老師講瀑布,其中有一段寫得特別美“如煙,如
20、霧,如塵”老師先進行了范讀,讀得聲情并茂,入情入境,然后說:“誰能模仿老師的語氣來讀一讀?”學生讀得跟老師的語氣有所不同,老師就不滿意,說“誰再來時試一試?”這里,有一個問題要思考“孩子為什么給老師讀得不一樣?”成人看瀑布看起來是仙境,而孩子看起來是好玩,水珠在孩子眼里是靈動的、有趣的,所以學生讀起來的節(jié)奏就跟老師不一樣,他讀得是快樂的,站在孩子的角度,進入到孩子的世界去判斷:在理解和感受上,哪些是可以認同的,哪些是需要商量和交流的?“你為什么這樣讀?”當孩子的體會確實有偏差時,可以跟他商量、討論,“是不是可以試著這樣讀?”這才是真正的教學民主、談到朗讀的速度,武老師說,朗讀要根據課文的內容掌
21、握速度。一般情況下,朗讀比說話稍慢點。一種情況是內容不同節(jié)奏不同。情調不一樣,速度不一樣。第二種情況是學生年齡不一樣,速度不一樣。第三種情況是教學過程的起止不同,速度不一樣。剛開始朗讀和結課時朗讀速度是不一樣的。朗讀技巧在于學生的“提前量”,“提前量”指的是朗讀時看的比讀的要提前。孩子認字,要告訴他看詞讀詞如“安全”,這樣對學生進行提前量的訓練。生讀,實際眼睛是看的后面的字,根據提前量調整語速。單單一個朗讀背后竟蘊藏著這么多的知識,吳老師不僅僅是在在告訴我們朗讀指導的技法:文本不同,學生年齡不同,朗讀指導亦不同;更讓我明白了朗讀指導貴在得法,指導得法貴在用心。聽陳琴講座心得體會今天上午有幸去工
22、人文化宮聆聽了中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之一陳琴的“素讀”報告。在此之前,“陳琴”、“素讀”對我來說,是陌生的名詞。遺憾自己曾經的孤陋寡聞,慶幸自己今天的心靈觸動。陳琴,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語文教師。十余年致力于小學語文“素讀”經典的探索。她的學生在小學畢業(yè)前基本能達到“背誦十萬字,讀破百部書,手寫千萬言”的目標。素讀-一個陌生的新名詞今天我對它有了新的認識,純粹的讀,不追求理解所讀內容的含義。她說,如果我們沒有過人的天賦,那么,就請時間賜予我們力量。小學生達到的讀書目標,慚愧的是我卻遠遠不及。消遣之類的書籍偶爾還是讀一下的,從什么時候開始,真正的讀書成了時間的奢侈品。是瑣碎的、多余的工作占用了太
23、多的精力?是生活的壓力剝奪了讀書的心境?還是教一群懵懂無知的孩子根本就無需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同樣瑣碎的工作,陳琴老師被磨礪得光芒四射,而我卻被收拾得倦怠無力。時間是最公正的,它不會多給任何人一分一秒。時間會賜給有心人力量推動他前進,我也在此希望,時間賜給我蘇醒的心靈以力量。學淺難以為師,不要用自己不適合教育的借口來搪塞自己的不思進取,不管是工作選擇了你,還是你選擇了工作,成為一個幼兒教師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既然從事了這一職業(yè),就要力求做得最好。堅持讀書吧,做一個高素質的教師,不求做得最好,但求做得更好。我是相信自己沒有過人的天賦的,只能請求時間賜予我力量。 最后,用舒婷的也許來鼓勵自己:也許我們的心事 總是沒有讀者 也許路開始已錯 結果還是錯 也許我們點起一個個燈籠 又被大風一個個吹滅也許燃盡生命燭照黑暗 身邊卻沒有取暖之火 也許淚水流盡 土地更加肥沃 也許我們歌唱太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十六通道溫度巡檢控制儀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玻璃清洗干燥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溫變防偽技術數據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自動電源轉換開關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激情熱感按摩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展會條碼管理系統(tǒng)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項目匯報報告范文分享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課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第二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教案部編版必修2
- 學生五四愛國演講稿(3篇)
- 2025年度購物中心店面租賃合同
- 2022版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附課標解讀)
- 《鍛造安全生產》課件
-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含答案)30篇
- 文化產業(yè)管理專業(yè)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書
- DSM-V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
- 文獻的載體課件
- 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長出一地的好蕎麥》解析
- 混凝土強度回彈檢測方案
- 歷年中考地理生物變態(tài)難題
- 研學旅行課程標準(一)-前言、課程性質與定位、課程基本理念、課程目標
-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