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葉》一文的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1頁
《最后的常春藤葉》一文的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2頁
《最后的常春藤葉》一文的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3頁
《最后的常春藤葉》一文的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4頁
《最后的常春藤葉》一文的教學設計與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后的常春藤葉一文的教學設計與反思分析“歐進程與方法經(jīng)過質(zhì)疑與探究,由分析討論學生的質(zhì)疑問題作為切入點賞析結(jié)尾特點及妙 性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人間真情,認識建立精神支點關于人生的重要性,懂得關愛他人,堅定人生信念,珍愛生命。教學重點:分析“歐教學難點:感悟人間真情,認識信念關于人生的重要性反思:學習目標與重點難點的確立依據(jù)有三:一是課程標準關于小說閱讀的要求;二是的感染力;三是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及關于本文的理解把握。設計的出發(fā)點是好的, 但實際的教學進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理解的最大難點在于瓊珊這個人物形象,而不是 “感悟人間真情,認識信念關于人生的重要性”。預習1、 初讀文章,讀準字音,試一試能否復

2、述故事情節(jié)。(用 200 字左右概括)2、 再讀文章,你認為作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節(jié)的設置方面有那些巧妙之處,還有那些地方存在疑問?(將自己的見解看法形成文字)反思:1、 預習題的設置推動了學生親密接觸文本2、 收集學生的預習成果可以了解學生在文章的整體把握,文章藝術特色理解方面的情況,為課堂目標的設置提供依據(jù)。3、 形成書面形式將無形的學習任務變?yōu)橛行?,關于學生是一種敦促,關于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有好處。教學進程: 導入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仗。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鄭重地關于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竟然,配帶寶箭的兒子

3、英勇非凡,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當勝利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 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箭囊里裝著一只折斷的箭。大家覺得結(jié)局會怎樣?是的,最后他的意志垮了。兒子死在了戰(zhàn)場。這樣的結(jié)局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與其說是一支斷箭,不如說是一個人的意志,既成就了一個人,也毀滅了一個人,今天我們也試圖經(jīng)過一片小小的藤葉,來反觀人的脆弱與堅韌,人間的無奈與溫情。反思:1、小故事作為導語可以引起學生聽課的興趣,用這個故事和文章中的主人公形成關于比,引起學生關于“信念”重要性的思考,幫助學生理解主題解讀文本概述故事情節(jié)要求你用兩句話概括,并且且兩句話里都

4、要囊括課文的題目“最后的常春藤葉”。明確:女畫家瓊珊因肺炎而生命垂危,她把生命維系在最后的常春藤葉上;老自己的生命。學生的興趣??偨Y(jié)歸納學生質(zhì)疑的問題這是怎樣一片神奇的葉子呀,它竟然治好了瓊珊的病,而這片葉子竟然是假 炎死去,這樣的結(jié)尾確實是意料之外的,是不是在情理之中呢?討論、交流明確:治好了瓊珊的病:1、 瓊珊把自己生的希望寄托在葉子上,而最后一片傲然挺立的常春藤葉給了瓊珊鼓舞,她重新有了生存的信念。2、 真的是這一片常春藤葉使瓊珊獲得了生命嗎?3、 從原文來看瓊珊是怎樣一個人?解析: 有藝術理想 3383423“3748去是個罪惡”曾經(jīng)失去關于生存的勇氣 3528小結(jié)瓊珊是怎樣一個人:有

5、藝術理想,熱愛生命,曾經(jīng)失去生存的希望,但在最后一片藤葉的鼓舞下重拾生活的信念的一位青年畫家。契合人物性格竟然是假的瓊珊沒有看出來距離太遠,只能臥床觀看(3418(3634伏筆 3740“墻上”46”543740契合生活真實 契合情節(jié)發(fā)展貝爾曼冒雨畫上去貝爾曼為什么會去畫,他是怎樣一個人? 老貝爾曼形象課文第 30 節(jié)(一生讀文章,其他人思考,在這一節(jié)中,貝爾曼有什么特點):初見貝爾曼:失意、暴躁、嘮叨、酗酒、(先用原文中的詞匯概括) 相貌怪異愛講大話 善良(為什么會酗酒? 失意苦悶 應該是自顧不暇的但他卻不遺余力的幫助別人)31-3633-35這兩個人稱,照應了上文的看家兇狗 稱瓊珊為“小瓊

6、珊”)5454小結(jié)貝爾曼是怎樣一個人明確:貝爾曼是一個平凡的甚至有點討厭的外表下有一顆火熱的、金子一樣的愛心。窮困潦倒仍無私關懷、幫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價的失意老畫家。(經(jīng)過前兩次的描寫,我們看到了貝爾曼的善良與無私,有舍己為人的舉動完全契合他的性格)染上肺炎死去(為什么會染上肺炎,為什么只有兩天就死去了)肺炎在藝術區(qū)蔓延 334“里,他的腳步卻放慢了?!必悹柭哪挲g和身體狀況 60 開外、酗酒、充血的眼睛總是迎風流淚貝爾曼在暴風雨中畫上的藤葉。(契合生活的真實,做足了情節(jié)上的鋪墊) 小結(jié)這個意料之外的結(jié)局契合生活的真實,契合人物性格,契合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在情理之中的。這也是歐亨利小說的一大特

7、色。這樣結(jié)尾有什么好處?情節(jié)上 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人物形象 得以豐滿,品質(zhì)得以提升,使我們發(fā)現(xiàn)了貝爾曼粗魯?shù)耐獗硐掠幸活w善良的心,前后的關于比更震撼人的心靈。主題 得以升華:瓊珊從絕望到希望的逆轉(zhuǎn)讓我們體悟到堅強的信念是生命賴以延續(xù)的精神支柱。貝爾曼的死與瓊珊的生,讓我們體會到普通人患難與共的人間真情。(讀一讀,記下要點)在小說中問某一段文字的好處,我們可以從以上三個方面去考慮。反思:1、“這是怎樣一片神奇的葉子呀,它竟然治好了瓊珊的病,而這片葉子竟然是假的,這假的葉子竟然是貝爾曼冒雨畫上去的,貝爾曼竟然因為畫這片葉子而染上肺炎死去,這樣的結(jié)尾確實是意料之外的,是不是在情理之中呢?”這是本

8、課的主干問題,因為它是關于學生質(zhì)疑問題的概括和集中,學生比較感興趣,有利于將學生與文本聯(lián)系起來,推動學生反復閱讀文本,進一步引領學生理解文章。2、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進程中就會涉及到老貝爾曼和瓊珊兩個人物形象,所以賞析,文章主旨的初步理解貫穿在一起,學生既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體會暢所欲 言,老師又可以依據(jù)問題有效的控制課堂節(jié)奏。3、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進程中,遇到有爭議的地方,我就導致學生找到相應的文本反復揣摩,整個進程都緊密聯(lián)系文本,采取各種讀的形式,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老師絕不多言。學生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老師也注意導致的進程,而不急于展示答案。比如有的學生認為瓊珊是一個軟弱、悲觀的人,我就讓學生找到

9、文章中和瓊珊有關的句子,并且將這些句子聯(lián)系起來分析。最終師生達成共識:瓊珊是一個有藝術理想,熱愛生命,曾經(jīng)失去生存的希望,但在最后一片藤葉的鼓舞下重拾生活的信念的一位青年畫家。4、本課的第一主人公是貝爾曼,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形象時又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所以在課堂設計上,老師是偏重于這個人物的,而實際上學生理解這個人物形象并且沒有難度,學生理解有分歧的是瓊珊,這就提醒我們既要注意到文本本身的重點,更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合理調(diào)整課堂,注意預設也注意生成。深入理解主旨假如,貝爾曼沒有畫這最后的常春藤葉,瓊珊會不會死去? 小結(jié)不論答案是什么,我們的分析應該契合生活真實、契合人物性格、契合情節(jié)的發(fā)展1、

10、會,3373524起了瓊珊生存的意志。如果沒有貝爾曼的幫助,瓊珊很可能會失去生命。由此可 見,關愛他人是多么的重要,而自己的信念更是生命賴以延續(xù)的精神支柱。2、 不會,從前面的分析看,瓊珊本質(zhì)上是一個熱愛生命,而又有理想的人, 還有蘇艾無微不至的照顧,醫(yī)生盡心竭力的治療,她可能會找到其他精神支點而活下去。由此可見,自己的信念才是生命賴以延續(xù)的精神支柱。信念與愛之于我們,猶如水之于花,陽光之于萬物。反思:1、“假如,貝爾曼沒有畫這最后的常春藤葉,瓊珊會不會死去?”經(jīng)過這個問題導致學生進一步探討文章的主題:一是普通人之間無私的關愛,一是精神支柱關于人生的重要性。2、這種假設的問題形式,極大的激發(fā)了

11、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從教學實踐來看,學生的反映比預期的更好,他們熱烈討論,積極發(fā)言,看的出,大家在思想上關于愛與信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結(jié)束語回到我們開始的故事,慈愛睿智的父親試圖告訴兒子什么?力量不是來自什么寶箭,而是源于自己,可兒子沒有懂,也許斷箭本應該有另一種結(jié)局,因為,我們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堅韌,若要它鋒利,若要它百步穿楊,就只有用堅強的信念鍛造它!信念與愛之于我們,猶如水之于花,陽光之于萬物。反思:當時這個結(jié)束語純粹是為了課堂本身的首尾呼應,沒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太多,這種設計的出發(fā)點是不科學的,但如果在客觀上能夠強化一下學生關于斷箭這個故事的理解,從而加深關于文本的理解,那就沒有耽誤學生的時間。作業(yè)選擇 1:賞析本文結(jié)尾的妙處。選擇 2:本文哪個人物,怎樣的舉動觸動了你的心靈,你有怎樣的感悟?反思:這個作業(yè)的設計注意了選擇性,作業(yè)一是關于課堂內(nèi)容的歸納總結(jié),作業(yè)二是關于課堂的延伸和補充。附:板書設計最后的常春藤葉歐亨利契合 人物性格 特點 意料之外 妙處 情節(jié)情節(jié)發(fā)展 人物生活真實 情理之中 主題反思: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基礎老師能盡快順其自然而又盡快條理的板書本課學習重 點,關于學生閱讀是有指導意義的。寫在最后:今天的培訓中提到有很多水平非常高的老師,敢于采用讓學生當堂提問當堂解決的授課方式。我自己認為這種方式有不少弊端,且不說關于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