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3學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擬試卷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如圖甲所示為水的密度在010C范圍內(nèi)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圖乙為北方冬天湖水溫度分布示意圖,根據(jù)圖像及水的其它性質(zhì),下列分析判斷錯誤的是()A溫度等于4C時,水的密度最大B在04C范圍內(nèi),水具有熱縮冷脹的性質(zhì)C示意圖中從上至下A、B、C
2、、D、E處的溫度分別為4C、3C、2C、1C、0C D如果沒有水的反常膨脹,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時結(jié)冰,水中生物很難越冬2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 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以乙為參照物,甲向東運動C以甲為參照物,乙向東運動D經(jīng)過6s,甲在乙前面1.2m處3如圖所示,是某種物質(zhì)熔比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分析不正確的是()A從第1分鐘到第7分鐘,都是這種物質(zhì)的熔化過程B該物質(zhì)的熔點為48C該曲線一定是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D該物質(zhì)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4如圖所示,將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wǎng)膜,燭焰看作是
3、眼睛觀察的物體。拿一個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視眼鏡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A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B將蠟燭適當移近凸透鏡C將凸透鏡適當上移D將光屏適當移近凸透鏡或?qū)⑾灎T適當遠離凸透鏡5如圖所示,關(guān)于長度的測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人測量方法都正確,他們測同一物體的長度,測得的數(shù)值一定相同B兩個人測同一物體的長度,測得的數(shù)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測量方法是錯誤的C兩個人測同一物體的長度,測得的數(shù)值不同,兩個人的測量方法都正確D一個人測量方法正確,讀數(shù)是2.2cm;多次測同一物體的長度,測得的數(shù)值不一定相
4、同6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正確的是()A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3msB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C物體程第2s至第4s做勻速直線運動D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相等7關(guān)于溫度、熱量和內(nèi)能的正確說法是()A物體吸收熱量,它的溫度一定會升高,內(nèi)能一定增加B物體溫度升高,內(nèi)能增加,它一定是吸收了熱量C物體的內(nèi)能減少,它有可能是對外做功D物體的內(nèi)能減少,它不可能既對外做功,又放熱量8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和近視眼矯正后成像情況的圖分別是()A圖甲和圖丙B圖乙和圖丙C圖甲和圖丁D圖乙和圖丁9在“探究凸透
5、鏡的成像規(guī)律”時,把光屏移動到距離凸透鏡12cm處,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縮小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A5cmB10cmC15cmD20cm10下列圖像中,能正確描述電阻I-R關(guān)系的是()ABCD11實驗室中,常用的測量質(zhì)量的工具是A刻度尺B量筒C天平D彈簧測力計12下列估測最符合實際的是()A部智能手機的質(zhì)量約為1kgB小明在跳高比賽中的成績約為3mC正常人心臟跳動60次約1minD冬季我市室外最低氣溫約為13下列各運動中屬于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是( )A天空下落的雨滴B足球在地面上沿直線滾動至靜止C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D某同學從一樓沿樓梯勻速走到三樓教室14每年6月6日為全國的
6、“愛眼日”。小明同學感嘆由于長期沒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戴上了近視眼鏡,在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分別表示近視眼成像情況和矯正做法的是()ABCD15下列數(shù)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課桌的高度為8mB人體感覺舒適的氣溫為37C一位中學生的質(zhì)量為50kgD人步行的速度為6m/s16如圖所示,入射光線與平面鏡成30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射角是60B入射角是30C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60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變17如圖所示,下列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錯誤的是()A甲圖中的實驗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B乙圖中的噪聲強度顯示儀是用來降低噪聲的C丙圖中的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來傳遞信息的D丁圖中,在鐵道邊安裝
7、隔音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18有一光電控制液面高度的儀器,它是通過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線反射到光電屏上的光斑位置來判斷液面高低的,如圖光路中,一束光與液面的夾角為 40,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該裝置利用了光的折射定律B反射角的大小為40C當液面升高時,光電屏上的光斑S將向左移動D當液面升高時,入射角會隨之減小19小明同學閱讀了如表后,歸納了一些結(jié)論,其中正確的是A同種物質(zhì)的密度一定相同B不同物質(zhì)的密度一定不同C固體物質(zhì)的密度一定比液體物質(zhì)的密度大D相同質(zhì)量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的體積較小20如圖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其物態(tài)變化屬于升華的是()A吉林冬天樹上的“霧凇”B水蒸氣在涼玻璃上形成水珠C冬季
8、,堆在戶外的“雪人”沒熔化卻變小D晾曬的濕衣服逐漸變干21在公共場所“輕聲”說話是文明的表現(xiàn),在課堂上“大聲”回答問題才能讓老師和同學們都能聽清楚這里的“輕聲”和“大聲”是指聲音的( )A音調(diào)B響度C音色D頻率22關(guān)于國慶60周年大閱兵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迎風招展的紅旗呈現(xiàn)紅色,是因為紅旗折射紅色光B整個隊列整齊劃一,觀眾是通過光沿直線傳播來判斷的C士兵帽子上的軍徽熠熠發(fā)光,是因為軍徽是光源D士兵響亮的口號,是通過超聲波傳入周圍觀眾耳內(nèi)的23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發(fā)加快的是()A將濕衣服晾在密閉的衛(wèi)生間內(nèi)B將弄濕的作業(yè)本子打開放在向陽的窗臺上C將用后的墨水瓶蓋擰緊D用保鮮袋將水果包好放在
9、冰箱內(nèi)2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B認真測量可以避免誤差C只要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測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誤差D誤差是由于測量時沒有遵守操作規(guī)則而引起的25空氣的密度是1.29kg/m3,一間15m2的臥室內(nèi)空氣的質(zhì)量相當于下列哪個物體的質(zhì)量A一支粉筆B一瓶礦泉水C一名中學生D一輛轎車26不同物體吸收太陽輻射能力不同,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guān),于是,他將幾個完全相同的物體涂上不同顏色放在太陽底下,測出相同時間內(nèi)物升高的溫度,就“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的顏色有關(guān)”這一環(huán)節(jié)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A猜想假設(shè)B提出問題C進行實驗D分析論證27下列說法正確是()A將一面五星
10、紅旗拿到月球上,其質(zhì)量變小B鐵塊磨掉一個角,質(zhì)量不變C將銅塊軋成銅片,其質(zhì)量不變D一杯水結(jié)冰,其質(zhì)量變大28光敏電阻的阻值會隨照射光的強弱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因此常利用光敏電阻的這一特性來自動控制路燈的通斷,光敏電阻通常是用下列哪種材料來做的()A半導體材料 B納米材料 C超導材料 D絕緣材料29下列運用科學方法的實例中錯誤的是()A通過熔化過程想象凝固過程,運用了逆向思考法B找出蒸發(fā)和沸騰的異同點,運用了類比法C對自制溫度計的不足進行逐步改進的過程,運用了缺點列舉法D研究聲音傳播需要介質(zhì)時,在真空罩鬧鐘實驗基礎(chǔ)上,通過理想化推理得到結(jié)論,運用了逐漸逼近法30c919是我國自行設(shè)計研制的大型噴氣客
11、機,它的機身和機翼均采用了極輕的碳纖維材料。這里“極輕”表明這種材料的優(yōu)點是()A質(zhì)量小B重力小C密度小D彈性大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寫道:“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彼匆姷奶端械聂~,實際上是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時發(fā)生折射而形成的_(選填“實”或“虛”)像,像的位置比實際魚的位置要_(選填“高”或“低”)一些。32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過去“呼風喚雨”的神話已成為現(xiàn)實在云層中播撒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實施人工降雨干冰_(填寫物態(tài)變化名稱)時_(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過程中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12、成水33水是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通過_態(tài)、_態(tài)和_態(tài)的變化,實現(xiàn)不停的循環(huán)。自然界一般的物質(zhì)都有三態(tài),它們處于何種狀態(tài)取決于它們的_。34如圖所示,用甲、乙兩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其測量結(jié)果分別為:甲測量的結(jié)果是_,甲尺的分度值是_;乙測量的結(jié)果是_,_尺測量較準確352016年2 月,人類首次宣布探測到引力波,而愛因斯坦早在100多年前就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此次探測到的引力波是來自于距離我們13億光年處的兩個巨大黑洞的“相撞”,則上文提到的光年是_(填寫物理量名稱)的單位。36如圖所示,OA、OB、OC是某一時刻一條射到空氣和玻璃界面上的光線分布情況,根據(jù)你所學知識判斷
13、,界面的_(選填“XX上”“XX下”“YY左”或“YY右”)邊是玻璃,若AOY增大。原因可能是_(選填“”“”“ ”或“”)減小。37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大約有5萬多人因溺水意外死亡,其中未成年人溺水的事件最為多見。造成類似溺水事故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光的_(填“直線傳播”“反射”或“折射”),使人感到“看到”的水深度比實際的_(填“深”或“淺”)。38已知水=1.0103 kg/m3,冰=0.9103 kg/m3,體積為1 m3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質(zhì)量為_kg,水凝固成冰后體積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事實表明,04 的水“熱縮冷漲”,高于4 的水“熱漲冷縮”,由此可知4水的_最大3
14、9如圖所示是小冰塊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可知冰的熔化過程共持續(xù)_min;冰在熔化的過程中,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_40如圖1所示,在探究光的色散現(xiàn)象時,看到白光經(jīng)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xiàn)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1)受此啟發(fā),在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時,如果用紅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個凸透鏡的主光軸入射,兩束光會經(jīng)過a點或b點,如圖2所示,_光測出的焦距較大。(2)紫色發(fā)光物體置于凸透鏡主光軸上某位置,在凸透鏡另一側(cè)得到一個與物體大小相等的倒立實像。若在原位置換上一個紅色發(fā)光物體,則通過此透鏡所成的像是_。A等大倒立的實像 B放大倒立的實像C縮小倒立的實像 D放大正立的虛像(3
15、)如圖3所示,相距很近的兩束平行的甲光和乙光,間距為d,斜射到玻璃磚的上表面,并從玻璃磚的下表面射出兩條出射光線,若甲為紫光乙為紅光,則這兩條出射光線在玻璃下表面的距離_d(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兩條出射光線_(選填“平行”或“不平行”)。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在圖“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1)請指出圖甲中實驗操作錯誤之處:_;(2)改正錯誤后,當水溫升高到80時,每隔1 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后再持續(xù)幾分鐘為止,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時間/min012345678溫度/808488929696969696第4min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
16、是_;圖丙中的_(選填“a”或“b”)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圖丁的小方格紙上畫出水的溫度T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_)(3)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則該地水的沸點為96,可能的原因是當?shù)氐拇髿鈮篲1標準大氣壓(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但水的溫度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5)如果要適當縮短加熱時間,可采取的措施是_。42小明用凸透鏡(焦距為10cm)、蠟燭、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如圖甲所示,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將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調(diào)到_。當蠟燭距凸透鏡的距離為30cm時,移
17、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_(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2)在甲圖所示的實驗過程中,蠟燭在燃燒中不斷縮短,導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動,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應將凸透鏡_(填“向上”或“向下”)移動。某一小組同學調(diào)整好器材,得到獨焰清晰的像后,將一同學的眼鏡片放在凸透鏡前(如圖乙所示),光屏上的像變模糊了,只向左移動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斷該同學是_(填“近視”或“遠視”)眼;(3)如圖丙所示,平面鏡前一發(fā)光點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恰好通過凸透鏡的焦點F,射到凸透鏡后再次發(fā)生了折射。請利用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和凸透鏡對光的作用,完成這一現(xiàn)象的光路圖。(_)四、計算題(每題
18、10分,共2題,20分)43某司機駕車前行,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有障礙物,司機從發(fā)現(xiàn)險情到踩剎車制動需要的反應時間為0.6s,剎車前以90km/h的速度在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了35m。(1)汽車減速過程行駛的路程是多少?(2)司機若飲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會變長,此時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了70m(假定兩次制動距離相等),飲酒后反應時間是多少?44小華家的曬谷場上有一堆稻谷,體積為4.5m3,為了估測這堆稻谷的質(zhì)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裝滿一桶稻谷,測得桶中的稻谷的質(zhì)量為10kg,再用這只桶裝滿一桶水,測得桶中水的質(zhì)量為9kg,求:(1)桶的容積是多少?(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保留小
19、數(shù)點后兩位小數(shù))(3)這堆稻谷的總質(zhì)量約為多少噸?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C【詳解】A由圖甲水的密度-溫度圖像可知,水在4C時的密度最大,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由圖甲水的密度-溫度圖像可知,在04C范圍內(nèi),密度是逐漸增大的,在質(zhì)量一定的情況下,根據(jù)可知,體積逐漸變小,所以水在04C范圍內(nèi),水具有反膨脹的特點,即熱縮冷脹的性質(zhì),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當湖面結(jié)冰時,冰接觸的湖水的溫度即為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C,故示意圖中從上至下A、B、C、D、E處的溫度是逐漸變大,應該是0C、1C、2C、3C、4C,故C錯誤,符合題意;D因為水的反膨脹,使得較深湖底的水有可能保
20、持4C,水底的生物能夠度過冬天,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2、B【詳解】A、由圖象知甲乙的st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所以甲乙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象知v甲=0.2m/s,乙的速度v乙=0.1m/s,v甲v乙,故A錯誤BC、因為v甲v乙,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甲在乙車的前面向東運動,兩物體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以乙為參照物,甲是向東運動的,故B正確,以甲為參照物,乙向西運動,故C錯誤;D、讀圖可知,經(jīng)過6s,甲運動了1.2m,乙運動了0.6m,為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此時甲在乙前面1.2m0.6m=0.6m處,D錯誤故選B3、A【詳解】BC由圖像可知
21、,固體熔化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在48不變,則該物質(zhì)是晶體,且熔點為48,故該圖像為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故BC正確,BC不符合題意;AD晶體在第3min開始熔化,到第6min結(jié)束,即3-6min處于熔化過程,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故A錯誤,D正確,A符合題意,B不符合題意。故選A。4、B【詳解】將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時,由于近視眼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所以會使得像推遲會聚,即像應該成在原來像的后方,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成在光屏前,可以將光屏前移或減小物距以增大像距的方法使燭焰清晰的像承接在光屏上。故選B。5、B【解析】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保持平行,
22、不能歪斜所以B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不正確,A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正確認讀刻度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所以物體的長度為2.20cm.故選B6、B【詳解】A利用物體的路程和時間的比值計算速度為v ,A不符合題意;B根據(jù)圖像,物體在前2s和后2s的路程-時間圖像是直線,說明物體在做勻速直線運動,B符合題意;C物體在第2s至4s時,路程沒有增加,處于靜止狀態(tài),C不符合題意;D前2s的速度是 后2s的速度是, 速度不相等,D不符合題意故選B.7、C【詳解】A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體的熔化和液體的沸騰過程,溫度不變,但內(nèi)能一定增加,故A錯誤;B物體的溫度升高,物體內(nèi)能增加
23、,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它做了功,故B錯誤;C物體內(nèi)能減少,可能是放出了熱量,也可能是它對外界做了功,故C正確;D物體內(nèi)能減少,有可能對外做功,也可能是放出了熱量,也可能既放出熱量,又對外做功,故D錯誤。故選C。8、A【詳解】近視眼由于晶狀體太厚,折光本領(lǐng)太強,光線過早會聚,像成在視網(wǎng)膜之前,圖甲是近視眼成像情況。近視眼的矯正應佩戴對光具有發(fā)散作用的凹透鏡,圖丙是近視眼矯正后成像的情況。故選A。9、B【詳解】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縮小清晰的像,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可知,這時像距,即解得故選B。10、C【詳解】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故選C。11、C【分析】掌握物理中天平、量
24、筒、密度計、彈簧測力計、電流表、電壓表、電能表、刻度尺、溫度計、壓強計測量的物理量即可解答【詳解】實驗室中,刻度尺是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量筒是測量液體和固體體積的工具;天平是測量物體質(zhì)量的工具;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工具,即只有C符合題意,故選C12、C【詳解】A一部智能手機的質(zhì)量約為100g,故A不符合題意;B男子跳高世界紀錄是2.45m,故B不符合題意;C正常人心臟跳動60次約為1min,故C符合題意;D冬季我市室外最低氣溫約為零下18,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3、C【解析】A天空下落的雨滴,其速度不斷增大,因此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A不符合題意;B足球在地面上沿直線滾動至靜止,其速度不
25、斷減小,因此不是勻速直線運動,故B不符合題意;C 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速度不變,路線是直線,屬于勻速直線運動,故C符合題意;D從一樓沿樓梯勻速走到三樓教室的同學,速度不變,但是路線不是直線,因此不屬于勻速直線運動,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4、B【詳解】近視眼的成因是眼球晶狀體的曲度過大,遠處物體反射過來的光線通過晶狀體折射后形成的物象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造成近視眼,由圖可知,是近視眼的成像情況,因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所以近視眼應該配戴凹透鏡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是近視眼的矯正圖像。故選B。15、C【詳解】A成年人的身高一般在1.6m左右,課桌的高度約為人高度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
26、不符合實際;B人體正常體溫為37,而感覺舒適的氣溫為25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C一般成年人體重在60kg左右,中學生比成年人略輕,質(zhì)量約為50kg左右,故C符合實際;D人步行的速度約為1m/s,達不到6m/s,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C。16、A【詳解】入射光線與平面鏡夾角為30,則可得入射角為60,由反射定律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為60,反射光線與鏡面夾角為30,入射角與反射角始終相等,則入射角增大時反射角也增大17、B【詳解】A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振動的物體都在發(fā)聲,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噪聲強度顯示儀是用來檢測噪聲等級的,不能降低噪聲,故B錯誤,符合題意;C汽車安裝的倒車雷達是利用
27、超聲波回聲定位的原理制成的,即利用聲音獲得信息,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鐵道邊安裝的隔音板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傳播,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18、C【詳解】A該裝置利用的是光的反射定律,故A錯誤;B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的大小為:90-40=50,故B錯誤;C當液面升高時,反射面向上平移,入射光線的方向不變,反射光線將向左平移,光電屏上的光斑S將向左移動,故C正確;D當液面升高時,入射光線的方向不變,入射角不變,故D錯誤。19、D【詳解】A.由密度表可知,水和冰是同種物質(zhì),但密度不同,故A錯誤。B.煤油和酒精是不同物質(zhì),但密度相同,故B錯誤。C.鋁、銅都是固體,水銀是液體,但鋁、銅的密
28、度比水銀的密度小,故C錯誤。D.由可知,質(zhì)量相同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的密度比鋁的密度大,銅塊的體積較小,故D正確。故選D。20、C【詳解】試題分析:A選項中的霧凇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成的冰晶,不符合題意;B選項玻璃上的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題意;C選項冬季,堆在戶外的“雪人”沒熔化卻變小,是固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屬于升華現(xiàn)象,符合題意;D選項晾曬的濕衣服逐漸變干,屬于汽化現(xiàn)象,不符合題意。故選C。21、B【詳解】聲音的特征有音調(diào)(聲音的高低)、響度(聲音的大小或強弱)、音色(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特征);題目中的“輕聲”和“大聲”都是指聲音大?。磸娙酰?,也就是聲音的特征之
29、一響度;22、B【解析】A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顏色與它相同的光,所以迎風招展的紅旗呈現(xiàn)紅色,是因為紅旗反射紅色的光,故A錯誤;B整個隊列整齊劃一,即后面士兵反射的光線都被前面的士兵擋住了,所以觀眾是通過光沿直線傳播來判斷的,故B正確;C士兵帽子上的軍徽熠熠發(fā)光,是因為軍徽反射太陽光,故C 錯誤;D士兵響亮的口號,是通過空氣傳入周圍觀眾耳內(nèi)的,故D錯誤;故選B。23、B【詳解】蒸發(fā)的快慢和溫度有關(guān),溫度高則蒸發(fā)的快,和表面積有關(guān),表面積大蒸發(fā)的快,和空氣流動的速度有關(guān),空氣流動越快蒸發(fā)越快A密閉的衛(wèi)生間減慢了空氣流動,蒸發(fā)減慢,A錯B放在向陽的窗臺上,溫度高空氣流動快,所以蒸發(fā)加快,B對C擰緊瓶蓋
30、減緩了空氣的流動蒸發(fā)變慢C錯D用保鮮袋將水果包好放在冰箱內(nèi)使得溫度低而且空氣流動慢,減慢了蒸發(fā),D錯24、A【詳解】A在測量物體時,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故A正確;B誤差不可避免,認真測量可以減小誤差,故B錯誤;C只要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測量工具就可以減小誤差,故C錯誤;D測量錯誤是由于測量時沒有遵守操作規(guī)則而引起的,故D錯誤。故選A。25、C【詳解】臥室的高約是3m,則臥室內(nèi)空氣的體積V=15m23m=45m3根據(jù)=m/V可得,空氣的質(zhì)量m=V=1.29kg/m345m3=58.05kgA一支粉筆的質(zhì)量大約是0.004kg,遠小58.05kg,不符合題意;B一瓶礦泉水的質(zhì)量大約是0.
31、5kg,遠小58.05kg,不符合題意;C一名中學生的質(zhì)量大約是50kg,與臥室內(nèi)空氣的質(zhì)量比較接近,符合題意;D一輛轎車的質(zhì)量在1000kg左右,遠大于空氣的質(zhì)量,不符合題意。26、A【分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shè)制定計劃(或設(shè)計方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jù)解釋與結(jié)論反思與評價拓展與遷移,據(jù)此結(jié)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詳解】小明認為它可能與物體顏色有關(guān),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猜想假設(shè)。故選A?!军c睛】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發(fā)展不只是記住有關(guān)的探究步驟就能解決的,必須在探究實踐中不斷積累。27、C【詳解】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質(zhì)量,質(zhì)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其大小不隨物體形狀、狀態(tài)、位置的變化而變
32、化。A將一面五星紅旗拿到月球上,位置改變,質(zhì)量不變,故A錯誤;B鐵塊磨掉一個角,所含物質(zhì)減少,故質(zhì)量減小,故B錯誤;C把銅塊軋成銅板,形狀改變,質(zhì)量不變,故C正確;D一杯水凝固成冰,狀態(tài)變化,質(zhì)量不變,故D錯誤。故選C。28、A【詳解】光敏電阻的阻值隨光照強度的不同電阻不同,所以屬于半導體材料。故選A。29、B【詳解】A熔化和凝固是物態(tài)變化的互逆過程,通過熔化過程想象凝固過程,運用了逆向思考法,故A正確,A不符合題意; B蒸發(fā)和沸騰的異同點,采用的是比較法,故B錯誤,B符合題意;C對自制溫度計的不足進行逐步改進,制作出常用溫度計,這種物理研究方法叫做缺點列舉法,故C正確,C不符合題意;D研究聲
33、音傳播需要介質(zhì)時,在真空罩鬧鐘實驗基礎(chǔ)上,通過理想化推理得到結(jié)論,運用了逐漸逼近法,又叫科學推理法,故D正確,D不符合題意。故選B。30、C【詳解】C919大型噴氣客機,它的機身和機翼均采用了極輕的碳纖維材料,“極輕”表示體積一定時,材料的質(zhì)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故選C。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虛 高 【詳解】12魚反射的光線斜射到水面發(fā)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魚的像在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成的是虛像,位置在真實魚的上方。32、升華 吸收 熔化 【解析】干冰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在常溫下會吸熱迅速的升華變?yōu)槎趸細怏w,升華吸熱,使空氣中水蒸氣放出熱量迅速凝華成小冰晶或
34、液化成小水滴小冰晶在下落過程中,遇到溫暖的空氣又會吸收熱量熔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33、固態(tài) 液態(tài) 氣態(tài) 溫度 【詳解】1234物質(zhì)的三種狀態(tài)是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并且它們所處的狀態(tài)與它們的溫度有關(guān),溫度不同所處的狀態(tài)不同。34、2.8cm 1cm 2.80cm 乙 【分析】(1)刻度尺讀數(shù)時注意分度值和物體兩端與刻度尺刻線對齊的位置,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鄰最近刻線間的長度;(3)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測量結(jié)果越準確【詳解】(1)圖中甲刻度尺最小刻度值為1cm,甲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是:5.0cm2.2cm=2.8cm;(2)圖中乙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
35、為1mm;末端刻度值為5.80cm,物體長度為5.80cm3.00cm=2.80cm;(3)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故乙刻度尺更準確一些35、長度【詳解】光年表示光在一年內(nèi)通過的距離,所以是長度單位。36、YY右 【詳解】1光發(fā)生折射時,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如另一種透明介質(zhì)時發(fā)生折射,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再根據(jù)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入射角的規(guī)律,可知CO是入射光線,OB是反射光線,OA是折射光線,所以界面的YY右邊是玻璃;2在光的折射中,折射角隨入射角增大而增大,若AOY增大,則折射角減小,由此可知入射角應該減小,由圖可知入射角為。37、折射; 淺。
36、【詳解】12由于光線從水中通過空氣折射進入了人的眼睛,我們看到的水底,實際是水底的虛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水底的實際位置要比看到的位置要深。38、1000 變大 密度 【解析】解答:(1)體積為1m3的水質(zhì)量為m水V水1.0103kg/m31m3103kg;水結(jié)冰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質(zhì)量不變,仍然為103kg;由m/V,可得Vm/知:在質(zhì)量一定時,體積與密度成反比,水結(jié)冰質(zhì)量不變,密度變小,所以體積變大;(2)事實證明,04的水“熱縮冷漲”,高于4的水“熱漲冷縮”,由此可知水在4時密度最大39、6 不變 【詳解】由圖像知,冰從第4min開始熔化,到第10min完全熔化完,
37、所以熔化過程經(jīng)歷了10min-4min=6min;冰是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40、紅 B 大于 平行 【詳解】(1)1根據(jù)三棱鏡對光線的偏折,可以得出,紅光被偏折的程度小,紫光被偏折的程度大。當紅光和紫光分別平行射向相同的凸透鏡時,紅光的會聚點,也就是紅光的焦點距離透鏡遠,而紫光的焦點離透鏡近,所以紅光的焦距大。(2)2紫色發(fā)光物體置于凸透鏡主光軸上某位置,在凸透鏡另一側(cè)得到一個與物體大小相等的倒立實像,說明物距等于二倍焦距。若在原位置換上一個紅色發(fā)光物體,偏折程度將會減小,物距小于2倍焦距,所以將會成倒立的放大的實像。(3)34光線通過平行玻璃磚時,要發(fā)生兩次折射,因為玻璃磚上下兩個表面平行,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根據(jù)光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扇形統(tǒng)計圖》(教學設(shè)計)-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
- DB41∕T 1766-2019 平菇瓶栽工廠化生產(chǎn)技術(shù)規(guī)程
- 任務(wù)認識常用勘察手段課件
- 人為因素范疇和航空界對人為因素的需求人為因素與航空法規(guī)
- 2017上半年北師大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五章《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的第二節(jié)《蒸騰作用》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
- 認識危險貨物貨運值班員課件
- 任務(wù)計算基底壓力基底壓力分布圖課件
- 2025宏源藥品公司購銷合同范本匯編
- 2025電子產(chǎn)品采購銷售合同范本
- 2025年探討合同執(zhí)行問題 助力施工企業(yè)提升管理效率
- 2024年江西省職業(yè)院校技能大賽(研學旅行賽項)備考試題庫(含答案)
- 人教版九年級數(shù)學復習教案全冊
- 【建筑專業(yè)】16J914-1公用建筑衛(wèi)生間(完整)
- 小學數(shù)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中期報告
- DL∕T 1654-2016 磷酸酯抗燃油氧化安定性和腐蝕性試驗方法
- DL∕T 1098-2016 間隔捧技術(shù)條件和試驗方法
- 腦鈉肽BNP幻燈片
- 青島超銀中學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階段性調(diào)研地理試題【帶答案】
- 甲狀旁腺功能減亢進的護理
- (高清版)JTG 3370.1-2018 公路隧道設(shè)計規(guī)范 第一冊 土建工程
- 《生理學》-血液循環(huán)-選擇題(A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