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課件_第1頁
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課件_第2頁
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課件_第3頁
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課件_第4頁
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訂版) 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 病,包括食物中毒。WHO 通過攝食方式進入人體內的各種致病因子引起的、通 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質的一類疾病。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致病因子非常廣泛,包括微生物(細菌、病毒、寄生蟲、海藻等)及其毒素、蕈類毒素、魚類毒素、重金屬、殺蟲劑以及其他化學污染物等 1984年,WHO將“食源性疾病”作為正式的專業(yè)術語替代“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訂版)

2、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食源性疾病主動監(jiān)測病例定義: 以腹瀉癥狀為主訴就診的門診病例,每日排便3次或3次以上,且糞便性狀異常(稀便、水樣便、粘液便或膿血便等)。食源性疾病專項監(jiān)測病例定義:1.單核細胞李斯特氏菌感染病例為以類似流感癥狀為主訴的門診和住院孕婦,或一個月內出現過類似流感癥狀而發(fā)生流產、早產和死產的就診孕婦;罹患化膿性結膜炎、腦膜炎、敗血癥的嬰幼兒和免疫缺陷患者。2.阪崎腸桿菌感染病例為以嬰幼兒配方食品和谷類輔助食品為主食,以腹瀉癥狀為主訴或罹患腦膜炎、敗血癥和壞死性小腸結膜炎的嬰幼兒門診和住院病例。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食源性疾病主動監(jiān)測病例定義: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1)接診了2

3、例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他們有共同飲 食暴露史(2)接診了1例及以上死亡的食源性疾病病例(3)雖然僅接診了1例食源性疾病病例,但經詢問病史, 患者敘述與其有共同飲食暴露史的人中另有人也發(fā)病 (未就診或到其他醫(yī)院就診)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4(1)接診了2例及以上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他們有共同飲 食源性食源性疾病腹瀉病飲 食 一定與飲食有關 不一定與飲食有關診斷依據必須有臨床表現+飲食暴露史 可僅憑臨床表現 監(jiān)測時間段 全 年 每年5-10月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5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5發(fā)病機制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6發(fā)病機制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6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 由于致病因素種類繁多,其發(fā)病機制

4、不一,其中主要有: 病原菌靠其侵襲力附著在腸粘膜或侵襲入粘膜下層,引起粘膜充血、白細胞侵潤、水腫、滲出等炎癥變化。典型的如沙門菌感染等。這些病原菌進入粘膜固有層后可被吞噬細胞吞噬或殺滅,釋放內毒素,刺激體溫調節(jié)中樞,引起體溫升高。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7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 由于致病因素種類繁多,其發(fā)病機制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病原菌產生腸毒素或類似毒素刺激腸上皮細胞,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或鳥苷酸環(huán)化酶,使環(huán)磷酸腺苷或環(huán)磷酸鳥苷升高,激活有關酶系統,改變細胞分泌功能,Cl-分泌亢進,抑制腸上皮細胞對Na+和水的吸收,導致腹瀉。常見的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8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

5、病原菌產生腸毒素或類似毒素刺激腸上皮細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菌進入腸道后,除侵入粘膜引起腸粘膜的炎性反應外,還產生腸毒素,引起急性胃腸道癥狀。這類病原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致病菌對腸道的侵入及與其產生的腸毒素協同作用引起。 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9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菌進入腸道后,除侵入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有些食物本身含有毒素,可直接作用于胃腸道,引起局部刺激作用,還可干擾細胞或細胞器功能,引起神經系統損傷(如河豚魚中毒等)。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0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有些食物本身含有毒素,可直接作用于胃腸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通過引起機體組織或器官缺氧而發(fā)病。如亞

6、硝酸鹽中毒使血紅蛋白轉化為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導致組織缺氧??嘈尤实群柽邦愂澄镏卸?,氫氰酸的氰離子與細胞色素氧化酶的鐵離子結合,使呼吸酶失去活性,氧不能被組織利用導致組織缺氧而陷于窒息狀態(tài)。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1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通過引起機體組織或器官缺氧而發(fā)病。如亞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通過抑制酶活力產生致病作用。如有機磷農藥中毒主要是抑制膽堿酯酶活性,使乙酰膽堿大量蓄積,引起一系列毒蕈堿樣、煙堿樣和中樞神經系統癥狀。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2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通過抑制酶活力產生致病作用。如有機磷農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其他。例如:安徽埠陽的“大頭娃娃”:主要是嬰兒長期服用劣質奶粉,

7、造成體內缺乏蛋白質,影響身體發(fā)育,變成頭大身小的“大頭娃娃”。 三聚氰胺毒奶粉導致的兒童泌尿系統疾?。喊l(fā)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三聚氰胺經口攝入后被血液運送到腎臟,造成泌尿管的組織增生,引起腎結石。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3食源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其他。例如:安徽埠陽的“大頭娃娃”:主按致病因子可分為以下幾類: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病毒性食源性疾病寄生蟲性食源性疾病有毒動植物性食源性(含真菌毒素)化學性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4按致病因子可分為以下幾類: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細菌性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病原性大腸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肉毒梭菌變形桿菌單增李斯特氏菌阪

8、崎腸桿菌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5細菌性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5病毒性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諾如病毒輪狀病毒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6病毒性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6寄生蟲旋毛蟲廣州管圓線蟲華支睪吸蟲豬(牛)帶絳蟲肝吸蟲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7寄生蟲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7有毒動植物性河豚魚曼陀羅毒麥含氰苷類桐油變質甘蔗霉變谷物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8有毒動植物性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8化學性食源性急性亞硝酸鹽中毒食源性急性有機磷中毒瘦肉精(鹽酸克倫特羅)三聚氰胺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

9、疾病診斷與報告19化學性食源性疾病分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9主要通過綜合分析下列三個方面的資料來進行診斷: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實驗室檢驗食源性疾病的診斷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0主要通過綜合分析下列三個方面的資料來進行診斷:食源性疾病的診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食物傳播食源性疾病是以食物為傳播媒介使致病因子進入機體引起的疾病,病人均有食用某種污染食物史,疾病流行波及范圍與污染食物供應范圍相一致,停止污染食物供應后,疾病流行終止。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1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食物傳播暴發(fā)性一起食源性疾病暴發(fā)少則幾人,多則成百上千人。在發(fā)病形式上,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數為集體暴發(fā),潛伏期較

10、長(6-39小時);非微生物食物中毒為散發(fā)或暴發(fā),潛伏期多數較短(數分鐘至數小時)。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2暴發(fā)性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食暴發(fā)案例2004年大頭娃娃事件,“重度營養(yǎng)不良”患兒100多名,死亡十數例。2006年12月,江西中醫(yī)學院由于學校小吃店廚師感染甲肝病毒,引起100多人的甲肝暴發(fā)。2006年湖南株洲新馬村土壤鎘污染事件,造成2人死亡,150名村民鎘中毒。2008年三鹿嬰幼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數十萬嬰兒進行體檢篩查。2010年四川海螺溝景區(qū)食物中毒事件,因酒店廚房員工將亞硝酸鈉誤當食鹽使用,造成43人中毒,一名游客死亡。2014年2月,浙

11、江嘉興多所學校由于飲用不潔桶裝水引起諾如病毒暴發(fā),導致500多人就醫(yī)。2015年3月,蘭州龍西村一村民舉辦宴會,因食物被沙門氏菌感染,導致上百人發(fā)生食物中毒。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3暴發(fā)案例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散發(fā)性化學性食物中毒和某些有毒動植物食物中毒多以散發(fā)病例出現,各病例間在發(fā)病時間和地點上無明顯聯系,如毒蕈中毒、河豚魚中毒、有機磷農藥中毒等。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4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散發(fā)性食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地區(qū)性某些食源性疾病常發(fā)生于某一地區(qū)或某一人群。例如,肉毒梭菌中毒在新疆、甘肅地區(qū)多見

1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發(fā)生在沿海地區(qū);霉變甘蔗中毒多發(fā)生北方地區(qū);牛帶絳蟲病多發(fā)生在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習俗的地區(qū)。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5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地區(qū)性食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季節(jié)性某些食源性疾病在一定季節(jié)發(fā)病率升高。例如,細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夏秋季發(fā)病率最高;有毒蘑菇中毒易發(fā)生在春夏季生長季節(jié);霉變甘蔗中毒主要發(fā)生在25月。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6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流行病學特點季節(jié)性食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食源性疾病典型的臨床表現是胃腸道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但不同致病因子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有的可以表現為發(fā)熱

13、、神經系統癥狀(頭痛、麻木、感覺異常等)以及肝、腎功能不全等。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7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食源性疾病典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以急性胃腸道癥狀為主,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嘔吐較明顯,嘔吐物含膽汁,有時帶血和粘液,腹痛以上腹部及臍周多見,且腹瀉頻繁,多為黃色稀便和水樣便。侵襲型細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有發(fā)熱、腹部陣發(fā)性絞痛和粘液膿血便。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大部分病例大便呈血水樣。變形桿菌食物中毒還可發(fā)生顏面潮紅、頭痛、蕁麻疹等過敏癥狀。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8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病毒性

14、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病毒性食源性疾病與食物中毒特點不同,有人與人之間的傳染過程,其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可伴有頭痛、肌痛、低熱、發(fā)冷、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如諾如病毒感染);部分患者可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癥狀(如輪狀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患者可出現肝大、肝區(qū)痛、尿黃、鞏膜和皮膚黃疸等癥狀(如甲型病毒性肝炎)。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29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病毒性食源性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寄生蟲性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人感染寄生蟲的臨床表現復雜多樣,有些有畏寒發(fā)熱、頭痛、食欲不振、惡心、乏力、腹脹、腹瀉等癥狀,可伴有黃疸、肝大、肝硬化、腹水等(如華支睪吸蟲?。?/p>

15、也可出現肌痛、皮疹、斑丘疹、肺炎、心肌炎、腦膜炎、腦炎等表現(如旋毛蟲?。?。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0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寄生蟲性食源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化學性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化學物質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共同特點是發(fā)病與進食時間、食用量有關。一般進食后不久發(fā)病,常有群體性。剩余食品、嘔吐物、血、尿等樣品可測出有關化學物。但是不同化學物質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是不一樣的。 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1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化學性食源性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化學性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有機磷農藥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有以下三類:毒蕈堿樣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多汗、流

16、涎、視力模糊、瞳孔縮小等;煙堿樣癥狀:全身緊束感、肌肉痙攣、呼吸麻痹等;中神經性癥狀:頭昏、頭痛、乏力、煩躁、言語障礙、呼吸困難等。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2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化學性食源性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化學性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亞硝酸鹽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臨床表現:多食后1 3小時發(fā)病,主要癥狀是口、指甲及全身皮膚出現紫紺等皮膚缺氧的表現,伴有頭暈、腹脹等,重者可有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最后呼吸困難而死亡。另外,還有很多化學物質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臨床表現各不相同。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3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化學性食源性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有毒動物性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

17、河豚魚中毒主要是麻痹中樞神經。發(fā)病急,發(fā)展迅速。一般在食后數十分鐘內即出現中毒表現,出現劇烈嘔吐、腹痛、腹瀉、口唇麻木、失去知覺、肌肉癱瘓等,嚴重者語言不清、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昏迷等。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4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有毒動物性食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有毒動物性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進食草魚、青魚、鰱魚等魚類的魚膽有毒,魚膽膽汁含有組胺、膽鹽、氰化物,一般可引起腦、心、肝、腎等臟器損害。具體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腹瀉、肝臟腫大、黃疸、腹水、全省浮腫、頭痛、嗜睡、四肢發(fā)麻等,嚴重者可發(fā)生急性溶血、昏迷、尿毒癥等。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5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

18、有毒動物性食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有毒植物性食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目前我國已發(fā)現的毒蕈約80多種,因其與食用蕈不易區(qū)別,常因誤食而中毒。其臨床表現大致分為四型:胃腸炎型,表現為腹瀉、腹痛等;神經精神型,如多汗、流涎、流淚、瞳孔縮小、肌肉僵直、痙攣、嗜睡、昏迷、精神錯亂等;溶血型,可引起貧血、肝脾腫大等;中毒性肝炎型,可引起肝、腦、心、腎等器官損害的表現,但以肝臟損害最為嚴重,有黃疸、轉氨酶升高、肝腫大、出血傾向等表現,部分病人出現煩躁不安、肝昏迷等。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6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臨床表現有毒植物性食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實驗室檢驗即對食品或與食品有關的物品或病人的樣品進行檢驗,包括對

19、可疑食物、患者的嘔吐物、糞便、血液等標本進行細菌學及血清學檢查、形態(tài)鑒定及毒素測定、病原學檢查、臨床檢驗等。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7 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實驗室檢驗即對食1.流行病學特點1.1經口食入非傷寒沙門氏菌污染的食品(主要為沙門氏菌污染的的畜肉類、禽肉、蛋類、奶類及其制品以及蔬菜水果等)。 1.2多發(fā)生在夏、秋季節(jié)(59月)。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非傷寒沙門氏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81.流行病學特點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非傷寒沙門氏菌病食源性2.臨床表現 潛伏期一般為6 48 h,偶爾長達4 d。人體攝入被沙門氏菌污染的食品后,沙門氏菌附著在腸粘膜或侵襲入粘膜下層,引起炎癥變化,釋放內毒素

20、,導致惡心、嘔吐、腹瀉、腹脹、腹痛、頭暈、頭痛、全身無力、飲食不振等,內毒素還可以刺激體溫調節(jié)中樞,引起寒戰(zhàn)、發(fā)燒等癥狀。重者可出現痙攣、脫水、休克等。急性腹瀉以黃色或黃綠色水樣便為主,有惡臭。以上癥狀可因病情輕重而反應不同。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非傷寒沙門氏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392.臨床表現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非傷寒沙門氏菌病食源性疾病3.實驗室檢驗 3.1由可疑食品、病人嘔吐物或腹瀉便中檢出血清學型別相同的沙門氏菌。如無可疑食品,從幾個病人嘔吐物或腹瀉便中檢出血清學型別相同的沙門氏菌也可。3.2有必要時可觀察分離出的沙門氏菌分離株與病人血清的凝集效價,恢復期應比初期有所升高(一般約升高

21、4倍)。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非傷寒沙門氏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403.實驗室檢驗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非傷寒沙門氏菌病食源性疾4.診斷4.1 符合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表現,由可疑食物中檢出與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或肛拭子中血清型別相同的沙門氏菌,可確診。 4.2 符合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表現,從幾個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或肛拭子中檢出血清型別相同的沙門氏菌,即使無可疑食品或未從可疑食物中檢出沙門氏菌,也可確診。 4.3 符合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表現,從可疑食物中檢出沙門氏菌,而患者嘔吐物或糞便或肛拭子未檢出沙門氏菌,則不可確診。 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非傷寒沙門氏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414.診斷常見食源性疾病

22、診斷之非傷寒沙門氏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5.鑒別1.傷寒副傷寒:主要表現為持續(xù)發(fā)熱、全身中毒癥狀(如反應遲鈍、腹脹、腹瀉或便秘)、肝脾腫大、玫瑰疹、相對緩脈。血清學試驗肥達反應陽性。2.霍亂:主要表現為劇烈的上吐下瀉,大便呈水樣,常伴有血液和粘液,有時會發(fā)生肌肉痙攣。由于過度的排除水分,常導致患者嚴重脫水,當液體得不到補充時,病人便會死亡。通過糞便培養(yǎng)或涂片后經熒光抗體染色鏡檢找到霍亂弧菌,即可確診。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非傷寒沙門氏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425.鑒別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非傷寒沙門氏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1.流行病學特點1.1引起本病食品主要為海產品(魚、蝦、蟹、貝類等及其制品)和直接

23、或間接被本菌污染的其他食品。1.2經口食入含有副溶血性弧菌的食物而致病。1.3多發(fā)生在夏、秋季節(jié)(59月)。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副溶血性弧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431.流行病學特點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副溶血性弧菌病食源性疾2.臨床表現發(fā)病急,潛伏期短。人體攝入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后,副溶血性弧菌侵入腸粘膜引起炎性反應,產生腸毒素,引起急性胃腸道癥狀。發(fā)病初期為腹部不適,上腹部疼痛或胃痙攣,惡心、嘔吐、發(fā)熱、腹瀉,之后劇烈腹痛,臍周陣發(fā)性絞痛為本病的特點。腹瀉多為水樣便,重者為粘液便和粘血便。有時出現無惡心嘔吐的患者。 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副溶血性弧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442.臨床表現

24、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副溶血性弧菌病食源性疾病診3.實驗室檢驗3.1 由可疑食物中檢出105cfu/g數量的副溶血性弧菌。 3.2 患者糞便/肛拭中檢出副溶血性弧菌。 3.3 由加工器具檢出副溶血性弧菌。 3.4 可疑食物中檢出與患者糞便/肛拭中相同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 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副溶血性弧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453.實驗室檢驗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副溶血性弧菌病食源性疾病4.診斷4.1 符合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表現,由可疑食物或加工器具中檢出與患者糞便/肛拭中相同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可確診。 4.2 符合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表現,不同患者的糞便/肛拭樣品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相同,可確

25、診。 4.3 符合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表現,由可疑食物中檢出105cfu/g數量的副溶血性弧菌,即使患者糞便/肛拭中未檢出副溶血性弧菌,也可確診。 4.4 符合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表現,患者糞便/肛拭中檢出副溶血性弧菌,也可確診。 4.5 符合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表現,從可疑食物、加工器具中檢出副溶血性弧菌,而且發(fā)病初期與恢復期的患者血清凝集效價比在1:4以上,也可確診。 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副溶血性弧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464.診斷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副溶血性弧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5.鑒別急性菌?。杭毙云鸩。话銗盒?、嘔吐較少,常有發(fā)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糞便多混有膿血,每次排便量少,呈粘

26、液膿血樣,糞質少,下腹部及左下腹部壓痛明顯,鏡檢發(fā)現糞便中有紅細胞、膿細胞及巨噬細胞,糞便培養(yǎng)可有痢疾桿菌生長。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副溶血性弧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475.鑒別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副溶血性弧菌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1.流行病學特點1.1 發(fā)病季節(jié):本病一年四季均有發(fā)生,冬季高發(fā),有時在夏季也會出現發(fā)病的小高峰。 1.2 發(fā)病原因:主要經口傳播。包括生食受污染的貝類或食用的貝類未經煮透,食品加工者感染的病毒經食品傳播給食用者等。也可以通過污染的水源、物品、空氣等傳播。 1.3 致病食品: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為貝類。除此之外,受污染的沙拉、水果、三文治、蛋糕、冰霜、冰塊等也能引起食物中

27、毒。 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諾如病毒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481.流行病學特點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諾如病毒病食源性疾病診2.臨床表現2.1 發(fā)病急,潛伏期一般為24 h48 h,少數在18 h內或 72 h 后發(fā)病,個別患者潛伏期僅10 h 左右。 2.2 諾如病毒感染后,侵入空腸上段,引起腸腔內滲透壓上升,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兒童患者嘔吐普遍,成人患者腹瀉為多,4h 內腹瀉 48 次,糞便為稀水便或水樣便,無粘液膿血,糞檢白細胞陰性。原發(fā)感染患者的嘔吐癥狀明顯多于續(xù)發(fā)感染者,有些病人僅表現出嘔吐癥狀。此外,頭痛、輕度發(fā)熱、寒顫和肌肉痛也是常見癥狀,嚴重者出現脫水。2.3 本病預后

28、良好。一般無死亡病例。脫水是諾如病毒胃腸炎的主要死因。 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諾如病毒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492.臨床表現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諾如病毒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3.實驗室檢驗由可疑食品、病人嘔吐物或糞便/肛拭中檢測諾如病毒核酸陽性,可供參考。4.診斷符合本標準的流行病學特點與臨床表現,由患者可疑食品或嘔吐物或糞便/肛拭中檢出諾如病毒核酸陽性,實驗室常規(guī)檢測結果排除常見細菌和其他腸道病毒導致的感染性疾病的可能,可確診。 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諾如病毒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503.實驗室檢驗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諾如病毒病食源性疾病診斷5.鑒別甲型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現為發(fā)熱、乏力和納差、惡心、

29、嘔吐或者腹脹、便秘等消化道癥狀。肝臟腫大,伴有觸痛或叩痛,鞏膜、皮膚黃染等癥狀。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總膽紅素明顯升高。輪狀病毒感染:臨床表現基本相同,需依靠實驗室特異性血清學、病原學檢查鑒別。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諾如病毒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515.鑒別常見食源性疾病診斷之諾如病毒病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

30、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明確了法定職責: 第一百零四條醫(yī)療機構發(fā)現其接收的病人屬于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應當按照規(guī)定及時將相關信息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報告。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60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明確了法定職責:食源性疾病診斷報告時限:單例病例:24小時內(當日診斷當日報)網絡報告。暴發(fā)事件:2小時內網絡報告同時電話報告當地衛(wèi)生計生行政部門。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61報告時限: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61報告電話:中心院區(qū):公共衛(wèi)生科 6229(正常工作時間) 行政值班 6000(節(jié)假日、中午及夜間)東 院:公共衛(wèi)生科

31、2169(正常工作時間) 行政值班 3000(節(jié)假日、中午及夜間) 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62報告電話: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62在門診醫(yī)生工作站接診界面上如下“腸炎”、“急性胃腸炎”、“感染性腹瀉”、“細菌性痢疾”等的診斷時即可觸發(fā)出食源性疾病的報告界面,完善有關信息后點擊上報。在辦公平臺:公衛(wèi)管理疾病預防管理食源性疾病管理食源性疾病主動監(jiān)測管理進行上報。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63在門診醫(yī)生工作站接診界面上如下“腸炎”、“急性胃腸炎”、“感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64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641234管理體系工作方法監(jiān)測結果工作體會技術手段5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234管理體系工作方法監(jiān)測結果工作體會技

32、術手段5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工作管理體系1(體系架構)檢驗科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工作管理體系1(體系架構)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專家組工作會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工作管理體系2(體系組成1)“疑似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工作領導小組”?!笆吃葱约膊≈鲃颖O(jiān)測工作領導小組”“食源性疾病專項監(jiān)測領導小組”“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工作領導小組”“疑似食源性異常病例/異常健康事件會診專家組”?!笆吃葱约膊”O(jiān)測工作專家組”“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工作專家組”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領導小組專家組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工作管理體系2(體系組成1)“疑公共衛(wèi)生科專人負責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工作管理體系3(體系組成2)公共衛(wèi)生科

33、負責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工作的全面管理。 專人負責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病例的信息、各種數據的上報及督導管理。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公共衛(wèi)生科專人負責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工作管理體系3(體系組成2)1234管理體系工作方法監(jiān)測結果工作體會技術手段5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234管理體系工作方法監(jiān)測結果工作體會技術手段5食源性疾病2工作方法1.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 2.注重宣傳培訓,提升工作能力3.強化督導考核,保證工作質量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702工作方法1.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 2.注重宣傳培訓,山東省立醫(yī)院食源性疾病 監(jiān)測報告工作相關文件山東省立醫(yī)院食源性疾病 監(jiān)測工作方案制定工作方案 明確工作職責1

34、(工作方法1)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山東省立醫(yī)院食源性疾病 監(jiān)測報告工作相關文件山病例信息的上報、協調與督導管理。臨床醫(yī)生食源性疾病病例的發(fā)現與報告,檢測項目的開具。檢驗科標本的收集、保存及部分項目的檢測。公共衛(wèi)生科制定工作方案 明確工作職責2(工作方法1)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病例信息的上報、協調與督導管理。臨床醫(yī)生食源性疾病病例的發(fā)現 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病例報告及檢測流程制定工作方案 明確工作職責3(工作方法1)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 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病例報告及檢測流程制科內培訓醫(yī)院培訓健康教育宣傳欄參加國家、省市、區(qū)上級部門組織的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培訓。各科室結合工作實際,進行科內專項培訓。注重宣傳培訓

35、 提升工作能力(工作方法2)上級培訓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科內培訓醫(yī)院培訓健康教育宣傳欄參加國家、省市、區(qū)上級部門組織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1(工作方法3)一、督導考核1.利用疫情監(jiān)控小組督導管理各臨床科室均設立疫情監(jiān)控小組 。 疫情監(jiān)控小組組成:科主任、護士長、疫情監(jiān)督員。負責本科室疫情監(jiān)督工作。(公共衛(wèi)生工作)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1(工作方法3)一、督導考核各臨床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2(工作方法3)2.利用信息系統實時督導公共衛(wèi)生科 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2(工作方法3)2.利用信息系統實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4(工作方法3)3

36、.定期與檢驗科溝通 核查監(jiān)測科室標本送檢情況,發(fā)現有血培養(yǎng)、腦脊液培養(yǎng)等標本,但科室未作為食源性疾病專項監(jiān)測病例上報,與臨床科室及時反饋溝通,如確認屬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病例,進行補報。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4(工作方法3)3.定期與檢驗科溝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3(工作方法3)4、現場督導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3(工作方法3)4、現場督導食源性5.省、市、區(qū)衛(wèi)生行政部門、疾控中心來院督導檢查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5(工作方法3)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5.省、市、區(qū)衛(wèi)生行政部門、疾控中心來院督導檢查強化督導考核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來院督導檢查強化督導考

37、核 保證工作質量6(工作方法3)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來院督導檢查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6(工作公示質控上報 質控反饋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7(工作方法3) 督導考核結果納入我院質 控管理體系,與科室綜合目標 掛鉤。二、納入醫(yī)院質控管理綜合目標考核細則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公示質控質控強化督導考核 保證工作質量7(工作方法3) 1234管理體系工作方法監(jiān)測結果工作體會技術手段5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1234管理體系工作方法監(jiān)測結果工作體會技術手段5食源性疾病 為保障我院食源性疾病主動監(jiān)測工作的開展,我們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2013年4月,在我院信息網絡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在我院的

38、“疾病預防管理系統”中新增了“食源性疾病主動監(jiān)測模塊”,2014年又新增了“食源性疾病專項監(jiān)測模塊”,保障了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工作的開展。 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模塊的研發(fā):技術手段信息化管理1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 為保障我院食源性疾病主動監(jiān)測工作的開展,我們積極推 “疾病預防管理系統”功能架構:技術手段信息化管理2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 “疾病預防管理系統”功能架構:技術手段信息化技術手段信息化管理3食源性疾病報告模塊功能報告卡報告卡審核 登記簿統計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技術手段信息化管理3食源性疾病報告模塊功能報告卡報告卡審核 醫(yī)生工作站食源性疾病主動監(jiān)測上報提示界面技術手段信息化管理4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 醫(yī)生工作站食源性疾病主動監(jiān)測上報 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報告卡技術手段信息化管理5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 食源性疾病監(jiān)測報告卡技術手段信息化管門診醫(yī)生工作站食源性疾病專項監(jiān)測上報界面門診病例 醫(yī)生工作站上報界面技術手段信息化管理6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門診醫(yī)生工作站食源性疾病專項監(jiān)測上報界面門診病例 醫(yī)生工作站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89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89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90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90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91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91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92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92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93食源性疾病診斷與報告93 食源性疾病專項監(jiān)測報告卡技術手段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