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質體的 產狀及其接觸關系_第1頁
第一章 地質體的 產狀及其接觸關系_第2頁
第一章 地質體的 產狀及其接觸關系_第3頁
第一章 地質體的 產狀及其接觸關系_第4頁
第一章 地質體的 產狀及其接觸關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地質體的產狀 及其接觸關系第一節(jié) 地質體及地質體的產狀 一、地質體的概念地質體:人們觀察和研究的具有一定體積的天然(地質)巖石單元。二、地質體的類型(根據(jù)單文瑯等,1987)三、地質體的產狀面狀構造線狀構造產狀的概念產狀是指構造面或構造線在空間的位態(tài)。通常用構造面、線與水平參考面及地理方位的關系來表示。 (一)面狀構造的產狀 及表示方法 1、面狀構造的產狀要素走向線走向傾斜線傾向線傾向傾角向限角法: 走向+傾角+傾向(N30E, 45 SE)方位角法: 傾向+傾角(45 30 )2、面狀構造產狀的表示S(180)3、視傾向與視傾角(二)線狀構造的產狀及表示方法傾伏:傾伏角+傾伏向側伏:

2、側伏角+側伏向/構造面產狀如:20,N30W在構造面N30E,45 SE 伏為20S 第二節(jié) 巖層的原始產狀及水平巖層一、巖層的原始產狀1、巖層的原始產狀是水平或近水平的2、在大陸邊緣、海島周圍、水下潛山附近,有原始傾斜二、水平巖層及其出露特點1、地層時代:老下新上溝谷老,山脊新CambrianLower OrdovicianMiddle OrdovicianUpper Ordovician二、水平巖層及其出露特點2、水平巖層的露頭線與地形等高線平行或重合二、水平巖層及其出露特點3、巖層厚度:為頂、底層面標高差4、出露寬度:受地形和巖層厚度影響第三節(jié) 傾斜巖層及其出露特點一、傾斜巖層的基本特征

3、1、露頭界線成條帶狀,與地形等高線相交2、(正常層序)沿傾斜方向,由老到新3、巖層出露寬度受厚度、傾角、坡度影響4、巖層露頭形態(tài)遵守V字型法則二、傾斜巖層及其出露特點“V”字型法則傾斜巖層的露頭界線(v字型法則):巖層露頭界線的形態(tài)影響因素:巖層產狀、地形坡度和巖層傾向與地形坡向之間的相互關系。“V”字型法則“V”字型法則(1)1、相反相同“V”字型法則(2)2、相同相反“V”字型法則(3)3、相同相同4、直立巖層的露頭形態(tài)4、直立巖層的露頭形態(tài)傾斜巖層的厚度巖層的厚度(真厚度)、鉛直厚度和視厚度三、傾斜巖層的厚度與埋深三、傾斜巖層的厚度與埋深傾斜巖層的厚度真厚度(h)=鉛直厚度(H)cos真

4、厚度永遠小于或等于鉛直厚度視厚度(h)=鉛直厚度(H) cos真厚度永遠小于視厚度傾斜巖層的埋藏深度三、傾斜巖層的厚度與埋深四、傾斜巖層的露頭寬度在垂直巖層走向的剖面上,巖層出露地表的水平投影寬度,稱為露頭寬度。第四節(jié) 地層的接觸關系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一、整合接觸1、概念:兩套巖層之間產狀一致、中間不缺失地層(沉積是連續(xù)的)。這種接觸關系叫做整合接觸2、 基本特征(鑒別標志)1)上下巖層產狀一致;2)不缺失地層;3)古生物連續(xù);4)巖性和巖相是連續(xù)的;5)構造變形(強度、樣式)一致;6)變質程度、變質相帶是漸變過度的;7)具有統(tǒng)一的巖漿活動模式3、整合接觸關系的形成過程地殼(沉積盆地

5、)連續(xù)下降、接受沉積的過程二、平行不整合(假整合)接觸關系1、概念:兩套相鄰地層之間產狀一致,但是中間缺失某一時代的地層(有沉積間斷),這種接觸關系叫做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2、平行不整合的基本特征(鑒別標志)1)兩套相鄰地層之間產狀雖然一致,但是之間存在一個風化剝蝕面(不整合面)從而缺失某一時代的地層。A、沖刷現(xiàn)象;B、底礫巖、古風化殼;C、沉積巖脈;D、風化礦產等;2、巖性、巖相不連續(xù);3、古生物不連續(xù);4、3、平行不整合的形成過程地殼(沉積盆地)下降、接受沉積上升、遭受風化剝蝕再下降、接受沉積三、角度不整合1、概念:上下兩套地層產狀不同,中間缺失某一時代的地層。這種接觸關系叫做角度不整合接觸

6、關系;2、角度不整合的基本特征(鑒別標志)1)相鄰兩套巖層的產狀不一致;2)中間缺失某一時代地層;3)古生物不連續(xù);4)巖性、巖相突變;5)構造強度、構造樣式不一致;6)構造上的不連續(xù);7)變質相、帶不連續(xù);8)巖漿活動不一致;9)同一時代的新地層與不同時代的老地層接觸3、角度不整合的形成過程地殼(沉積盆地)下降、接受沉積構造運動、巖漿活動、甚至變質作用,上升、遭受風化剝蝕下降、接受沉積剖面圖和地質圖上的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的形成過程?四、超覆不整合五、不整合的研究意義理論意義:反映上、下地層空間的相互關系和時間上的發(fā)展順序及構造變形時期的重要依據(jù);構造層劃分的重要標志;巖石地層和生物地層單元

7、劃分的重要參考;有助于古地理環(huán)境,古構造演變的研究。實際意義:不整合面與礦產關系密切鐵、錳、磷、鋁土礦,巖漿熱液型礦床,石油、天然氣六、不整合的研究內容不整合的確定形成時代類型及其空間變化七、不整合形成時間的厘定地層缺失:注意“缺”與“失”?不整合面上沉積物的定年研究。注意結合區(qū)域地殼演化綜合分析。第五節(jié) 侵入體與圍巖的接觸關系一、侵入接觸侵入接觸關系具有下列特征:(1)巖體穿切圍巖,可有冷凝邊、烘烤邊或接觸變質和蝕變現(xiàn)象。(2)巖體內往往有圍巖的捕擄體。(3)與侵入體有關的巖墻、巖脈穿切圍巖。第五節(jié)、侵入體與圍巖的接觸關系二、沉積接觸沉積接觸關系具有下列特征:(1)巖體與上覆圍巖的接觸帶沒有冷凝邊、烘烤邊和接觸變質或礦化蝕變現(xiàn)象;(2)巖體內的定向排列的原生構造或巖脈、礦脈被截切; (3)在巖體頂部有風化剝蝕面和古風化殼,同時,在上覆巖層的底部有巖體成分的碎屑和礫石。其它特征與角度不整合關系相似。 本章要點水平巖層與傾斜巖層的特點“V”字型法則不整合的形成過程和構造意義不整合的識別及研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