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細菌教學課件_第1頁
植物病原細菌教學課件_第2頁
植物病原細菌教學課件_第3頁
植物病原細菌教學課件_第4頁
植物病原細菌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物病原物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細菌植物病毒寄生植物植物病原線蟲1植物植物病植物病植物寄生植物病1真菌鞭毛菌亞門子囊菌亞門半知菌亞門擔子菌亞門結合菌亞門2真菌鞭毛菌子囊菌半知菌擔子菌結合菌2真菌無性生殖有性生殖游動孢子胞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休眠孢子囊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擔孢子卵孢子3真菌無性有性游動胞囊分生厚垣休眠接合子囊擔孢子卵孢子3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概念 是指無真正的細胞核,遺傳物質(zhì)分散在細胞質(zhì)中,無核膜包被,僅形成一個圓形或橢圓形的核區(qū)的單細胞微生物,包括細菌、放線菌、藍細菌和菌原體等。4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概念4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比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大?。╩) 1-10

2、10 染色體數(shù)目 1 1 核膜 -+呼吸作用場所 原生質(zhì)膜 線粒體 核糖體 70S 80S 肽葡聚糖 +-DNA 環(huán)狀 線狀 繁殖 無絲分裂 有絲分裂 5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比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大?。╩) 結構示意圖6結構示意圖6革蘭氏染色先用結晶紫染色1分鐘后水洗,然后加革蘭碘液媒染一分鐘后用酒精脫色,再用稀釋石炭酸復紅復染,染色后除可以看到細菌形態(tài)外. 最初目的 未經(jīng)染色之細菌,由于其與周圍環(huán)境折光率差別甚小,故在顯微鏡下極難觀察。染色后細菌與環(huán)境形成鮮明對比,可以清楚地觀察到細菌的形態(tài)、排列及某些結構特征。還可將細菌分為兩大類,即不被酒精脫色而保留紫色者為革蘭氏陽性菌(G)。被酒精

3、脫色復染成紅色者為革蘭氏陰性菌(G)。 用以分類鑒定 陽性 耐鹽 不易被降解 對堿性染料敏感 陰性 細胞壁不光滑 營養(yǎng)簡單7革蘭氏染色先用結晶紫染色1分鐘后水洗,然后加革蘭碘液媒染一分植物病原菌細菌病害的數(shù)量和危害僅次于真菌和病毒,屬第三大病原物。大多具鞭毛,植物病原細菌都不產(chǎn)生芽孢,芽孢抗逆性強革蘭氏陰性8植物病原菌細菌病害的數(shù)量和危害僅次于真菌和病毒,屬第三大病原繁殖裂殖速度 20min 大腸桿菌變異 突變 重組9繁殖裂殖9分布和為害 凡有植物生長的地方都有細菌病害分布,但發(fā)生的種類則依不同氣候帶或不同生態(tài)區(qū)而 異。植物病原細菌中有的種類寄生?;詮姡荒芮秩疽环N植物,如水稻白葉枯,僅危害

4、水稻;棉角斑黃單胞菌只為害棉屬植物 。 有的種類寄生范圍較寬,可侵染多種植物,甘藍黑腐病黃單胞菌可以為害許多十字花科植物;如青枯病菌,最多的可達200余種,癌腫土壤桿菌,可以為害643種植物。 10分布和為害10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寄生性與致病性1 寄生性 多數(shù)非專性寄生,寄生性的強弱有所不同。少數(shù)如植原體,專性寄生。強寄生菌:侵染植物的綠色部分,自然孔口入侵弱寄生菌:侵染植物的貯藏器官或抵抗力較弱的部位。 11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寄生性與致病性112 致病性1)毒素 主要破壞寄主細胞的半透性,造成原生質(zhì)中不溶性物質(zhì)轉(zhuǎn)變?yōu)榭扇苄远鉂B,造成細胞水分、養(yǎng)分向間隙外滲,引起腐爛或斑點癥狀,初期水漬狀癥

5、狀。2)酶 果膠酶:分解細胞壁組織,引起崩解,引起的癥狀多半是腐爛。 蛋白酶:使寄主細胞失活,造成細胞壞死,引起壞死癥狀。 水解酶:分解碳水化合物造成細胞死亡,引起斑點。 122 致病性123)多糖類物質(zhì) 許多細菌可產(chǎn)生高分子量的多糖物質(zhì),阻塞導管,引起萎蔫。4)激素 引起畸形,癌腫。 133)多糖類物質(zhì)13侵染 植物病原細菌不象真菌那樣直接穿過角質(zhì)層或從表皮侵入。一)侵入途徑1 自然孔口(氣孔、水孔、皮孔、蜜腺)氣孔:如棉花角斑病。水孔:如水稻白葉枯病和甘藍黑腐病的病原細菌。蜜腺:梨火疫病。 14侵染142 傷口(wounds)以維管束病害為多。自然傷口:風雨、雹、凍害、昆蟲等造成。人為傷口

6、:耕作、施肥、嫁接、移栽、疏芽、疏果、打頂、收獲、運輸?shù)仍斐伞淖匀豢卓谇秩氲募毦话愣寄軓膫谇秩?,反之不一定。蔬菜軟腐病只能從傷口侵入,很少從自然孔口侵入?152 傷口(wounds)153 葉毛(leaf hairs)梨火疫病菌可經(jīng)由未受傷的葉毛侵入。 163 葉毛(leaf hairs)16二)決定侵入途徑的因素1 寄生性的強弱:寄生性弱的細菌一般都是從傷 口侵入;寄生性強的細菌,較能適應寄生的生活,就不一定要從傷口侵入。2 引起葉斑、葉枯癥狀的病原細菌,多可從自然孔口侵入,而引起萎蔫、腐爛和瘤腫等癥狀的則多是從傷口侵入。 17二)決定侵入途徑的因素173 不同分類地位的細菌侵入途徑

7、有所不同。 如假單胞菌屬和黃單胞菌屬,自然孔口侵入為主; 土壤桿菌屬、棒形桿菌屬和歐文氏菌屬的以傷口侵入為主。183 不同分類地位的細菌侵入途徑有所不同。18三)侵入后的擴展1 侵染薄壁細胞組織病害:病菌先在薄壁組織的細胞間隙蔓延,當寄主細胞受到損傷或死亡后再進入細胞內(nèi)。 原因: 分泌果膠酶,產(chǎn)生酸性物質(zhì),擠向四周使細胞死亡或由于膠狀物質(zhì)滲透壓高,使四周細胞產(chǎn)生質(zhì)壁分離而死亡; 分泌毒素,使四周細胞中毒而死。 19三)侵入后的擴展192 維管束組織病害:通過薄壁組織或水孔后再進入維管束,在木質(zhì)部或韌皮部擴展。 稻白葉枯病菌在薄壁細胞中蔓延很慢,形成局部的枯斑,進入維管束組織后,蔓延加快,形成長

8、條形葉枯癥狀。 202 維管束組織病害:通過薄壁組織或水孔后再進入維管束,在木3 瘤腫或其它畸形病害: 病菌不深入到內(nèi)部,它們在表皮細胞間擴展,很少破壞寄主的細胞和組織。但是組織中產(chǎn)生的少量的激素類物質(zhì),刺激寄主形成瘤腫等畸形癥狀。 213 瘤腫或其它畸形病害:21四)侵染來源 病害的發(fā)生一定程度取決于接種體的數(shù)量,由于病原細菌繁殖速率極快,少量的細菌很可能在短期內(nèi)造成病害的大流行。植物病原細菌不產(chǎn)生休眠孢子,但可以在種子、土壤、多年生寄主植物、植物殘體、昆蟲等上存活。 多年生木本植物:病原細菌在枝條或樹干上越冬,成為下年初侵染來源。 22四)侵染來源22 一年生草本植物: 1種子或其它繁殖材

9、料:一二年生植物主要侵染源,多經(jīng)系統(tǒng)侵染進入。種子上的細菌可以長期存活。如菜豆萎蔫菌可在菜豆上存活5-24年。2土壤: 一般存活期較短,少數(shù)較長,如青枯菌、冠癭菌,但只是保持生活力,不能繁殖,致病力下降。在土壤種存活長短與土壤溫度、濕度、深度、土質(zhì)、土壤微生物、pH等有關。 23 一年生草本植物: 233病株殘體:是田間重要的來源,許多病原細菌可以在殘體組織中長期存活。如:桃穿孔菌X. campestiis pv. pruni, 可在枝上病斑內(nèi)越冬,再傳至葉片、果實、新枝上引起病害。4雜草或其它作物:個別寄主范圍寬的細菌,出現(xiàn)生活史中寄主的交叉。5昆蟲:較少。如玉米萎蔫病菌,玉米葉甲體內(nèi)越冬。

10、 梨火疫?。好鄯?、螞蟻帶菌。243病株殘體:是田間重要的來源,許多病原細菌可以在殘體組織中傳播 1 非介體雨水飛濺:雨水可以沖刷、分散粘液狀細菌,使細菌便于流動,同時使植物充水,使植物體內(nèi)外形成一個連續(xù)的水膜,為細菌通過自然孔口、傷口及侵入后的擴展提供了條件。雨水是植物病原細菌最主要的傳播途徑。風:細菌不產(chǎn)生孢子,不能直接由風傳播,但風可以吹走小水滴,可以在植株體表造成傷口,大風可以帶走土粒、植物殘體等。流水:農(nóng)事操作:整枝、打頂、切刀(馬鈴薯環(huán)腐)25傳播 252 介體 無壁菌門 螺原體(蜜蜂) 植原體(葉禪、飛虱)262 介體 26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診斷(一)癥狀識別 1 菌原體病害的癥狀

11、特點 病株矮化或矮縮,枝葉叢生,葉小而黃化。因此叢生、矮縮、小葉與黃化相結合是診斷菌原體病害癥狀時必須掌握的關鍵。 2 細菌病害的癥狀特點 病植物表現(xiàn)的癥狀類型主要有壞死(水漬裝葉斑)、萎蔫、腐爛和畸形等4類,褪色或變色的較少;有的還有菌膿溢出。27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診斷(一)癥狀識別272828病征(細菌的菌膿)29病征(細菌的菌膿)29病征(細菌的菌膿)30病征(細菌的菌膿)30(二)顯微鏡檢查噴菌現(xiàn)象(bacteria exudation,BE):電鏡觀察:螺原體、植原體。 31(二)顯微鏡檢查313232分類薄壁菌門(Phylum Gracilicutes)厚壁菌門(Phylum Fi

12、rmicutes)軟壁菌門(Phylum Tenericutes)疵壁菌門(Phylum Mendosicutes)原核 生物界通常分為4個門,7個綱,35個組群。33分類薄壁菌門(Phylum Gracilicutes)33分類特征:1 形態(tài)特征和培養(yǎng)性狀:菌體形狀與大小、鞭毛、莢膜、芽孢、在固體和液體培養(yǎng)中的形態(tài)特征和色素的產(chǎn)生。2 生理生化性狀:革蘭氏染色反應和抗酸染色反應等;細胞壁結構與組分,色素和毒素的生化性狀、抗原性、代謝類型、對碳原、氮原和大分子物質(zhì)的利用能力與分解產(chǎn)物等。3 遺傳性狀:DNA中G+C mol%、核糖體核苷酸序列、DNA-rRNA同源性等。34分類特征:34353

13、5薄壁菌門1 根癌土壤桿菌(A. tumefaciens): 模式種。寄主廣泛,可侵害90多科300余種雙子葉植物,尤以薔薇科為主,引起桃、蘋果、葡萄、月季的根癌病。癌腫是由病菌產(chǎn)生的激素引起的。 36薄壁菌門1 根癌土壤桿菌(A. tumefaciens):3植物根癌病 又稱冠癭病,各大洲都有分布,寄主范圍很廣,對核果類果樹為害尤重,近年在中國局部地區(qū)的桃、葡萄、啤酒花等栽培植物上嚴重發(fā)生。 37植物根癌病37 根癌土壤桿菌的致病因子是細菌細胞中的質(zhì)粒,稱為Ti 質(zhì)粒(Tumer inducing plasmid), 引起發(fā)根癥狀的質(zhì)粒稱為Ri 質(zhì)粒(Root inducing plasmi

14、d)。 38 根癌土壤桿菌的致病因子是細菌細胞中的質(zhì)粒,稱為Ti 質(zhì)粒(2 歐文氏菌屬(Erwinia)1920,Winslow 菌體短桿狀,0.6-1.0 x1.5-3.0m, 多雙生或短鏈狀,鞭毛周生多根;兼性好氣性;G-, 無芽孢;菌落圓形,隆起灰白色;G+C 50-58mol% 該屬大多數(shù)種是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壞死、潰瘍、萎蔫、流膠、葉斑及軟腐癥狀。 392 歐文氏菌屬(Erwinia)1920,Winslow39常見種:菊歐文菌(E. chrysanthemi)引起多種亞熱帶植物和觀賞植物軟腐病。胡蘿卜歐文菌(E. carotovara): 俗稱大白菜軟腐病菌,寄生范圍很廣,包括十

15、字花科、禾本科、茄科等20多科的數(shù)百種果蔬和大田作物。玉米細菌性枯萎?。‥. stewartii)和梨火疫?。‥. amylovara)梨火疫病,主要發(fā)生在西歐和北美,為害梨、蘋果等,有細菌火之稱,是毀滅性的細菌病害,中國尚未發(fā)現(xiàn)此病。 40常見種:40Stewarts wilt, corn, (Erwinia stewartii)41Stewarts wilt, corn, (Erwinia3假單孢菌屬(Pseudomonas) 菌體短桿狀或略彎,0.5-1.0 x1.5-5.0m, 鞭毛1-4根或多根,極生;兼性好氣性;G-, 無芽孢;菌落圓形,隆起灰白色;G+C 58-70mol% ,有

16、熒光反應。 該屬大多數(shù)種是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葉斑或者和莖稈潰瘍癥狀。 423假單孢菌屬(Pseudomonas) 菌體短桿狀或略彎AgrobacteriumErwiniaPseudomonas43AgrobacteriumErwiniaPseudomona丁香假單胞菌菜豆生致病變種暈斑病44丁香假單胞菌菜豆生致病變種暈斑病44丁香假單胞菌流淚致病變種45丁香假單胞菌流淚致病變種454 布克氏菌屬(Berkholderia)Yabuueni,1993 是從假單胞菌屬第2組獨立出來的。G+C 64-68mol%。 模式種是引起洋蔥腐爛病的洋蔥布克氏菌(B. cepacia).464 布克氏菌屬(

17、Berkholderia)Yabuueni, 洋蔥腐爛病47 洋蔥腐爛病475 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1939,Dowson 菌體直桿狀,0.4-0.7x0.7-1.8m, 單極生鞭毛;絕對好氧;G-;菌落一般為黃色、光滑或粘稠;產(chǎn)生黃單孢菌色素(Xanthomonadins);G+C 63-71mol%。 絕大多數(shù)成員為植物病原細菌。Vanterin(1995)歸屬20個種,120個致病變種。 485 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1939,Dowso 野油菜黃單胞菌(X. campestris)模式種,俗稱甘藍黑腐病菌。 野油菜黃單胞菌禾草致病變種(X. c. Pv.

18、graminis):引起禾谷類黑穎病。 野油菜黃單胞菌柑桔致病變種(X. c. pv. citri)柑桔潰瘍病。 稻黃單胞菌(X. oryzae pv. oryzae): 侵染水稻引起水稻白葉枯病。 49 野油菜黃單胞菌(X. campestris甘藍黑腐50甘藍黑腐50在中國,水稻白葉枯病(X. oryzae pv. oryzae )于70年代初連續(xù)3年在長江流域大流行,每年發(fā)病面積約133.3萬公頃,重病稻田一片枯焦。51在中國,水稻白葉枯病(X. oryzae pv. oryza6 勞爾氏菌屬(Ralstonia) 從假單胞菌屬中分離出,普通細菌培養(yǎng)基上菌落隆起、光滑、濕潤、灰白色至白色

19、。有些菌株在培養(yǎng)基上可分泌一種水溶性褐色素而使培養(yǎng)基變褐色。在滅菌的馬鈴薯塊上,則能使其變深褐色至黑色。 引起植物特別是茄科植物的青枯病茄青枯勞爾氏菌(R. solanacearum) ,各大洲都有發(fā)生,但主要在熱帶、亞熱帶及部分溫帶地區(qū)溫暖、酷熱、潮濕、多雨的條 件下嚴重為害。中國的黃河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均有發(fā)生,但以長江流域以南為害最重。526 勞爾氏菌屬(Ralstonia) 從假單胞茄科植物的青枯病53537 韌皮部桿菌屬(Liberobacter) 電鏡下觀察菌體梭形或短桿狀,G-。 不能人工培養(yǎng),存在于韌皮部,稱為韌皮部難養(yǎng)菌(Phloem fastidious bacteria,

20、PFB)或韌皮部局限菌(phloem-limited bacterium,)。 過去稱為類細菌。 547 韌皮部桿菌屬(Liberobacter)54包括兩個種: L. asaticum 引起柑桔黃龍?。–itrus Huanglongbing (HLB))。引起黃梢和青果。 L. africanum 引起青果病(citrus greening)。 55包括兩個種:55亞洲橘虱56亞洲橘虱56 厚壁菌門棒形桿菌屬 (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 sepedonicum ) 馬鈴薯環(huán)腐病(C.michiganense subsp. sepedonicum ),在歐洲、北美發(fā)生普遍。在中國馬鈴薯主要栽培區(qū)都有發(fā)生,以北方一季作區(qū)和南方冷涼山區(qū)較重。無毒種薯生產(chǎn)可減輕為害。 57 軟壁菌門1 螺原體屬(Spiropl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