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藥培訓課件_第1頁
中醫(yī)藥培訓課件_第2頁
中醫(yī)藥培訓課件_第3頁
中醫(yī)藥培訓課件_第4頁
中醫(yī)藥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醫(yī)臨床常用方劑(一)感冒中藥診療方案感冒1號方(風寒感冒): 適應癥:惡寒重、發(fā)熱輕或不發(fā)熱,頭痛、咽喉腫痛、周身不適咳痰、鼻塞或流清涕、無汗,舌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 治則治法:辛溫解表 方藥組成:荊芥穗9g防風12g羌活12g獨活12g前胡9g川芎12g杏仁9g桔梗12g甘草6g 杏仁 桔梗肺氣宣降(一)感冒中藥診療方案感冒2號方(風熱感冒): 適應癥:惡寒輕、發(fā)熱重,咽喉腫痛、口微渴、頭脹痛、汗出、咳嗽吐黃痰,舌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shù)。 治則治法:辛涼解表 方藥組成:金銀花15g連翹12g薄荷9g桑葉12g牛蒡子9g蘆根18g杏仁9g桔梗12g板藍根15g甘草6g(一)感冒中藥診療方案

2、感冒3號方(暑濕感冒): 適應癥:惡寒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痛瀉下,或頭重、頭痛、無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脈濡數(shù)。 治則治法:清熱、化濕和中 方藥組成:葛根18g黃芩12g黃連6g木香9g白芍15g蒲公英18g制半夏9g藿香12g甘草6g (一)感冒中藥診療方案感冒4號方(流行性感冒): 適應癥:高熱,惡風或惡寒,頭身痛、咽痛、口干、鼻塞、流涕、咳嗽,舌紅苔黃、脈浮數(shù)。 治則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組成:柴胡15g黃芩12g生石膏30g忍冬藤30g連翹15g葛根24g蘇葉12g桔梗12g蘆根30g板藍根18g甘草6g 氣(三)逍遙散組成:炙甘草6g 當歸12g 茯苓15g 白芍12 g白術 12g 柴胡

3、12g 薄荷、生姜各6g功用:疏肝解郁,養(yǎng)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脈弦而虛者。血柴胡(疏)白術、茯苓、甘草(補)當歸、白芍(四)五味消毒飲組成:金銀花20g 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g功用:清熱解毒,消散疔瘡。主治:疔瘡初起,發(fā)熱惡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以及癰瘍癤腫,紅腫熱痛,舌紅苔黃,脈數(shù)。(六)理中丸組成:人參9g 干姜9g 炙甘草9g 白術9g功用:溫中祛寒,補氣健脾。主治:1.脾胃虛寒證。脘腹綿綿作痛,喜溫喜按,嘔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潤,脈沉細或沉遲無力。2.

4、陽虛失血證。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質清稀。3.脾胃虛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兒慢驚等。(七)四君子湯組成:人參去蘆 白術 茯苓各9g 炙甘草6g功用: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證。面色萎白,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附方:異功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八)玉屏風散組成:黃芪24g 白術12g 防風15g功用:益氣固表止汗。主治:表虛自汗。汗出惡風,面色 白光 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異治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九)歸脾湯脾氣心血人參、黃芪、白術、甘草當歸、龍眼肉、茯苓、酸棗仁、遠志木香(辛散)(十)六味地黃丸組成:熟地黃24g 山萸肉9g 山藥1

5、8g 澤瀉9g 牡丹皮9g 茯苓12g功用:滋補肝腎。主治:肝腎陰虛證。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盜汗,遺精,消渴,骨蒸潮熱,手足心熱,口燥舌干,牙齒動搖,足跟作痛,小便淋瀝,及小兒囟門不合,舌紅少苔,脈沉細數(shù)。附方: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麥味地黃丸(肺腎)、都氣丸。(十一)酸棗仁湯組成:炒酸棗仁15g 甘草3g 知母 6g 茯苓6g 穹窮6g功用:養(yǎng)血安神,清熱除煩。主治:肝血不足,虛熱內擾證。虛煩失眠,心悸不安,頭目眩暈,咽干口燥,舌紅,脈弦細。(十二)血府逐瘀湯組成:桃仁12g 紅花9g 當歸9g 生地黃9g 川芎4.5g 赤芍6g 牛膝9g 桔梗4.5g 柴胡3g 枳殼6g 甘草

6、6g功用: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就不止,或內熱煩悶,或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入暮潮熱,唇暗或兩目暗黑,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弦緊。(十三)補陽還五湯組成:生黃芪120g 當歸6g 赤芍5g 地龍3g川芎3g 紅花3g 桃仁3g功用:補氣,活血,通絡。主治:中風之氣虛血瘀證。半身不遂,口眼斜,語言謇澀,口角流 涎,小便頻數(shù)或遺尿失禁, 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十四)牽正散組成:白附子 白僵蠶 全蝎去毒各等分,共為細末,每次3g,每日2-3次,溫酒送服。功用:祛風化痰,通絡止痙。主治:風中頭面經絡??谘坌保蛎婕〕閯?,舌淡紅,

7、苔白。(十五)消風散組成:當歸、防風、蟬蛻、知母、苦參、胡麻、荊芥、蒼術、牛蒡子各6g 生地12g 石膏24g 木通、甘草各6g功用:疏風除濕,清熱養(yǎng)血。主治:風疹、濕疹。皮膚瘙癢,疹出色紅,或遍身云片斑點,抓破后滲出浸水,苔白或黃,脈浮數(shù)。(十六)天麻鉤藤飲組成:天麻9g 鉤藤12g 石決明 18g 山梔、黃岑各9g 川牛膝12g 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各9g功用: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主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常用于高血壓病屬肝陽上亢者。(十八)八正散組成:車前子12g 瞿麥12g 扁蓄12g 滑石18g 梔子9g 炙甘草9g 木通6g 大黃9g功用:清熱瀉火,利水通淋。主治:濕熱淋證。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漓不暢,尿色渾赤,甚則癃閉不通,小腹急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